看了两遍,还看哭了,摄影很美,服装很美!
喜欢💕 《九阴白骨爪》,讲的是《射雕英雄传》里梅超风的副线故事。
在整个《射雕》里其实有许多副线都可以挖掘,这是金庸特别厉害的地方,每一个人物都自带一个“域”,都给你感觉有故事可挖,简直无穷无尽。
但其中最有戏、最有张力,想象空间也最大的,还是黄药师一系的桃花岛的故事。
不知道你们赞不赞同。
历史上副线衍生剧里个人觉得最成功的一版,是当年姜大卫的《九阴真经》,气质诡异又冷艳。
下面我想说《九阴白骨爪》里让我觉得比较意外、可以加分的一点。
这里就涉及一点剧透了,就是让梅超风指着冯蘅对黄药师说:“原来你娶她,就是为了《九阴真经》?
”就因为冯蘅记性好,过目不忘,可以背诵经文,梅超风倔强地认为师父是娶了个录音笔。
注意就是这一句。
这就成了。
有了这一句,梅超风盗经就可以解释了,她的动机链条也完整了——如果师父你娶冯蘅是为了爱情,那我没什么好说的。
我愿赌服输。
插叙倒叙的叙述方式没有把剧情清晰地梳理给观众,拍出来有点混乱。
有几个镜头拍的很晃…摄像师扣鸡腿…。
但是,比较喜欢几个角色的人设塑造,还有剧情。
黄药师不是完美的神,也会有愧于心,在道德与真心中徘徊,亦正亦邪让他更像个“人”。
一瞬心动是否比得过无上荣耀,万人景仰或是天下第一?
在影片结尾,他告诉了观众答案。
梅超风是一个身世悲惨的少女,因为她曾经的经历,让她更加叛逆,争强好胜,敢爱敢恨,自尊心很强(经常emo)但是她也聪慧勤奋有天赋。
也是因为早期经历,她一生喜欢过的两个男人,都是带她脱离苦海的人。
(可能就是女汉子也希望有人保护…)除了爱情,师门情谊也带给她温暖,所以至始至终,她都心系同门;陈玄风像现实生活中一直陪伴的朋友,总有他这样的人,不计回报地付出爱,还好,真心换得真心。
爱情虽然不能讲究公平,但是付出是会有回报的。
很喜欢b站看到的一段“她不要师兄掌心的桃花簪,她想要最灼灼其华的那个人。
”按道理来说,有师父和师兄宠爱梅超风,她不会落得凄惨结局,唯一的意外就是爱情让人失去理智,奋不顾身。
电影以黄老邪喜爱的桃花,碧海潮生曲为隐喻,将梅若华与桃花相联,黄老邪夜夜吹奏的曲子究竟是思念谁?
还有那段梅超风赢得玉笛来讨奖励,而黄老邪却说他只在乎那被折断的桃花。
也许暗示了影片的结尾:所有人都对天下第一趋之若鹜,可是追逐至高无上的权力让人付出巨大代价。
如果重来,我不想要天下第一的武功,我要的,是你在我身边。
其实这个电影挺好的,只不过是现在观众被网络大电影给恶心吐了,基本随手都是一星痛骂一顿后就走,实际上这部电影我觉得值六分。
首先,严屹宽的黄药师确实很出彩,黄药师真是一个幸运角色,不管是曾江,苗侨伟,黄秋生,都各有特色。
梅超风,这个小演员99的确实嫩,其实她也不是83版吓坏小朋友的魔女,不错,新修版初登场时候梅超风20多岁。。。
旧版三联版是40多。。。
而且,新修版中不仅是黄药师,几乎所有弟子都对梅超风产生了情愫,陆乘风说她温柔对自己好。。。
那剖析一下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情愫吧,这是一定有的,新修版改了很多,写诗,超风只练弹指神通等细节,黄药师也没像三联版一样给梅超风下附骨针,而梅超风还抓着黄药师的衣袖像幼年一样撒娇。
包括梅超风临死前黄药师伤心,叫她乖乖地听话,这些足以证明二人感情的不同。
而黄药师确实再礼教大妨这关上不如杨过,这也为后续黄药师支持杨过埋下了伏笔。
梅超风喜欢黄药师,是少女怀春,对师父是喜爱,对长辈的尊敬和敬爱都有,黄药师对超风,应该是徒弟的疼爱加上一些男女情愫,而黄药师再遇到冯衡时候,就一心一意爱着冯衡了,对超风只是像以前对徒儿的疼爱,这也有证明,比如新修版里黄药师对冯衡爱的发痴,甚至想殉情的话一句话没减。
这个电影最后若能重来,有些过分夸大,有些过度解读,画蛇添足了,原著党甚为不喜。
以上多是新修版的改动,可能是老爷子年老后对情爱有又有了新的理解吧,不过其实读三联时候我也觉得梅超风是个可怜人,一样讨厌嘴强王者江南七怪和全真七废,七怪至少守信,尤其是丘处机把杨康教成那样,神雕侠侣里赵志敬更不谈。。。
要不改天网大拍拍他们???
那骂的就挺对了!
没有抱多大期望点进去看的,结果惊喜不断,看哭多次,特别是生死离别后的“天下第一,何及真心真意”。
多少年没有出过像样的武侠片,拍的这么好,不要带有色眼睛鸡蛋里挑骨头,说不好看的赶紧把眼睛捐了吧,演员演技在线,剧情着实感人,背景音乐大赞,居然是唯一一部听着片尾曲看完片尾字幕的电影,强烈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一定不会失望,豆瓣评分越来越不靠谱了,对金庸感兴趣的赶紧去看。
因为女神阮巨,我觉得简直就是天生丽质的美人呀!
阮巨虽然是生面孔,但是演技杠杠的,我没忍住刷了两次影片,梅超风的造型我太喜欢了演技太炸裂了,后生可畏,你要相信一个聪明的人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绝境,不会再没有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力挺爱冯衡如果是为了武功就是要去追梅超风啊!
👍影片的最后给我看哭了,梅超风倒下的时候躺在水里的时候真的挺美,最后的片尾曲也很加分哦!
推荐大家来看看《射雕英雄传之九阳白骨爪》
很精彩的一部电影!
梅超风这个角色真的是活灵活现,真的很受喜欢啊。
很是喜欢梅超风的飒飒的,太酷了啊。
但却因为因师弟陆乘风、飞天蝙蝠柯镇恶兄弟等人追杀远走大漠,在和江南七怪的激战中,梅超风被柯镇恶暗算而双目失明。
那一刻真的好心疼呀。
梅超风舍命为恩师挡了欧阳锋一击而死,这也看出梅超风的大恩大义,懂得人情世故
在金庸宇宙的人物图谱中,有一类“恶女”,他们无恶不作,或狠毒,或阴险,无一例外都给主角团造成了不尽磨难。
但恶女之中再次细分的话,其中一类,则是“可恨却可悲,可恶却可悯”,譬如李莫愁,譬如梅超风。
在近期,一部改编自《射雕英雄传》的网络电影赶在端午之前在网路播出,正是以梅超风为主角的《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
影片不是很长,一百分钟,观影初印象,更像是黄、梅、陈三人的爱情纠缠。
不独独是我,与我类似看法的人们占了大多数。
但很快,两个朋友不经意间的吐槽反而提醒了我:A说,搞什么,弄个石碑刻名字,桃花岛名单吗?
表演太夸张了,哭什么咯.B说,刻上名字说明她进了桃花岛,后来名字划掉代表逐出师门,懂乜?
我忽然想到,是啊,刻个名字,又不是黄药师发爱的号码牌,梅超风哭什么咯。
带着这个疑问,第二次刷的时候,我确定是我误会了梅超风,也误会了这部网大,这个故事说的并非是爱情,或者说,爱情仅仅是一层外衣。
(以下涉及剧透)对于一部给人物立传的电影,核心人物的身份属性,至关重要。
我们看下梅超风的身份转变:梅超风的出场,身份是乞丐,居无定所,浪迹江湖。
她的生命中只有一个命题:生存。
梅超风的谢幕,身份和乞丐无差,虽暂居杨康家中,但同样无家无业,生命中仅有的意义是:复仇。
一头一尾,都是“流落江湖”的低角色身份,中间有两次身份转变:第一次是从乞丐转为桃花岛弟子,第二次是从桃花岛弟子转为陈玄风的妻子,最后又从妻子转为乞丐(或者说类比乞丐)。
她的人生,是一个大大的抛物线,起点和落点一致,都是“失去归宿”,中间的两个身份则是“找到归宿”。
第一次归宿,是黄药师带来的。
她在登上桃花岛的那一刻,有了家。
但她心中始终有不安全感,尤其是发现家里的成员名字都刻在石碑上,她没有,家里的孩子名字中都有风,她也没有。
所以她无比渴求得到“一家之主”的认同,用尽手段在争夺玉箫的比赛中获胜,她的愿望不是师傅爱我一次,而是改名、刻名字——这不是什么爱情,而是梅超风的第一次身份认同。
在她发现名字已经改好了、刻上去了,她才在潜意识里彻底接纳桃花岛,彻底的成为家里的成员,第一个归宿,get。
改名之前,她的生活就是练功;偷看师父练功,被发现后立刻离开;她和陈玄风课堂上被抓包,她的表现是拘谨的,表达意愿是严肃的“师父我要叫梅超风,我要超过他们所有人”。
改名之后,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她开始敢于和师父撒娇,甚至表达好感。
她说我的愿望不算数,我要再提一个,我要学碧海潮声曲;她偷听黄药师和欧阳锋对话,被抓到后也豪不心虚——因为在桃花岛的这段前尘往事是插叙,所以很难看出二者的对比,但如果单独来看这段陈年往事,对比是很明显的。
所以单独看十几年前桃花岛的故事,这根本不是三角恋,也不是师徒恋,而是一个流浪小女孩找到家,并在家里混得如鱼得水的治愈系成长故事。
直到黄药师带冯蘅归来,打破了她的第一个归宿。
陈玄风劝她,我们习武这么多年,也到了闯荡江湖的时候,不如一起走。
这是陈玄风在暗暗的劝她,人家已经成双成对了,咱们找个借口走呗。
陈玄风很温柔,没有直说,而是选了一个不会让梅超风伤面子的表达。
但梅超风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子就炸了。
但她的台词是什么?
不是师父如何如何对不起她,不是师父怎么能爱上别人,不是我为爱付出这么多年……这里的台词很有意思,她脱口而出的是“桃花岛是我家”,什么意思呢?
这里是我家,凭啥冯蘅一来,我就得走?
这是我家!
在她的潜意识里,冯蘅的到来,确实是抢走了师父,但更是抢走了我的家。
那么黄药师在其中又是什么角色?
梅超风对黄药师确实是爱,但这个爱动机不纯——对梅超风来说,黄药师身上被赋予了太多角色,不仅仅是师父,更是“家”的象征。
黄药师是桃花岛的灵魂,梅超风认可了桃花岛是她的心灵归宿,她的具象表现就是爱上黄药师。
第二次归宿,是陈玄风带来的。
陈玄风对梅超风的表白,始终不是我爱你,不是心悦君兮君不知,而是我陪着你,我永远在你身边,我们一起离开桃花岛,一起去江湖历练,一起去浪迹江湖,我们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陈玄风给予的爱,最核心的表达就是家。
故事最开始,梅超风就明确表示了“家”的诉求,在两个人躲避欧阳锋的桥段:梅超风说她小时候居无定所,去了桃花岛后,她以为自己有了家。
借着梅超风的讲述,拉开了曾经的故事,也开始整部电影。
只是师徒恋的噱头拉走了观众们所有的注意力,使得这句台词被忽视了。
同样在这个地方,陈玄风说我们一起建立一个家,梅超风也说如果这次侥幸不死,那我们就在一起。
可以说家和归宿的概念,始终围绕着梅超风一生的情感追求,最终她放弃了风一样的男子黄药师,选择了能时刻陪在身边的陈玄风,求得就是心灵归宿。
江南七怪并不仅仅是杀死她的丈夫,更是毁去她的家。
第二个归宿烟消云散。
她的人生开始开始急速下降。
这里说一个很有意思的桥段:梅超风瞎眼之后再回桃花岛。
这个建议是陈玄风主动提出的(和师兄在一起多好),但陈玄风的意思不是送妻子回老情人身边,他担心的是“你眼瞎了要被人欺负了”,他给梅超风的这个归宿已经没有了,他要让梅超风回去以前的归宿——家,是遮风挡雨的地方,陈玄风希望桃花岛能再次为双目失明的妻子遮挡风雨。
梅超风听了。
她回到了以前的家,回家的第一个情节,就是划去了名字的石碑。
(石碑,再次出现,后面再说石碑的意义)所以我说,这部戏不仅仅是爱情。
时隔多年,梅超风重返桃花岛,她回忆的是曾经和大家一起的快乐时光,而不是她和师父单独相处;她摸到的是石碑,而不是其他具有黄药师个人属性的东西。
后面黄蓉的话令她彻底断了回去的念头,也不是因为黄药师,而是因为她害惨了大家,注意哦,这个大家包括冯蘅。
小黄蓉说,黄药师每次吹这首曲子就是在思念冯蘅,很多观众说,其实是在想梅超风。
但我更倾向于,黄药师想到的是曾经桃花岛的时光。
梅超风回忆的也是往日时光,大家畅想十年之后咱们桃花岛如何如何……却因梅超风而烟消云散。
所以梅超风偷偷离开桃花岛,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桃花岛这个归宿,已经名存实亡,而且是被她亲手打破。
在失去了两个归宿全部失去后,梅超风的状态是浑浑噩噩,连街头的混混都能欺负她。
而杨康最终收留了她——或者说是交易,用教授武功换取容身之地。
说完了“归宿”这个命题,我们再来谈谈,爱情。
刚才提到,对于梅超风来说,黄药师身上被赋予了很多角色:桃花岛的象征、给与生存本领的师父、救命之恩,更是一位强者。
梅超风是有慕强心理的,基本上从小内心不安全感爆棚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慕强心理。
多重向往集合在一起,形成了梅爱上黄的逻辑。
但在梅超风的人生中,陈玄风的存在感其实并不弱于黄药师。
第一次救梅超风的,其实是陈玄风,但陈玄风是从一群路人甲的手中救人,黄药师是从欧阳锋手中救人。
前后一对比,难免被黄药师抢了风头。
后面也是陈玄风和梅超风的谈话吸引了欧阳锋、黄药师的注意,才引出拜师这个话题。
接着进入桃花岛后,也是陈玄风作为导游,领梅超风逛桃花岛。
……等等,可以说,陈玄风的爱情底色,就是默默陪伴和守护。
如果但从爱情的角度看,两个人都代表了归宿,都代表了一种爱情身份。
师父是红尘繁华,师兄是旋转木马;师父是天上明月,师兄是人间烟火;师父是不可捉摸白月光,师兄是转角遇到爱……梅超风的爱情经历,就像是我们自己,曾经向往轰轰烈烈、冲破世俗,但最终我们选择了相濡以沫、静水流深。
最后提一下更细节的一些象征:1、石碑。
石碑象征的是桃花岛。
这个石碑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入岛,梅若华登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到了石碑和石碑上的名字。
第二次是改名,代表她彻底归心此家。
第三次是重返桃花岛,名字被划去,被逐出师门只是最浅的一层,真正象征的是桃花岛群英消散,家不成家。
2、桃花。
很多人说桃花岛的象征应该是桃花,其实不是,桃花象征的是梅超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梅超风的每一次重大转折,都有桃花相伴。
入岛见桃花、拿到玉箫改名字时踩断了桃花、结婚有假的桃花、死亡时桃花零落。
3、玉箫。
玉箫象征的是黄药师,名贵非凡品,但不伦之情易碎,比赛改名之后,梅超风内心认可了桃花岛的归宿,不伦之恋露苗头,所以在比赛的时候玉箫被磕碎了一角。
梅超风本想送师父新的玉箫,他们的关系也可以重新定义,但黄药师拒绝了,离岛远走,回来之后已经有冯蘅相伴,梅超风藏起了自己新买的玉箫,并在叛逃时抛入水中。
4、木簪。
木簪代表的是陈玄风,朴素却实用。
我仔细看了最后,梅超风到死头上带的似乎都是这个木簪,可见在陈玄风死后,她给自己的身份是陈玄风的妻子,而并非黄药师的徒弟。
可惜后来这个细节并没有提及。
以上是我对这个故事的解读。
我相信这不是我作为观众的过度解读,毕竟,主创们暗搓搓的埋下了很多东西,总不能说这全部是巧合吧。
这个故事的明线,是一个女人的爱情,但隐藏在爱情之下的,这部剧的核心命题,其实是一个江湖伶仃女子寻找内心归宿的故事。
创作团队将故事线打散,通过倒叙和插叙的方式,淡化了“归宿”这个主题,强化了爱情。
虽然我个人更喜欢归宿这个主题,但导演和编剧的选择我也是理解的。
个人猜测应该是考虑到市场的偏好和演员本身。
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线,在相当大一段时间,黄药师都无法出场,这囊括了陈梅叛岛、遭遇欧阳锋、远赴蒙古成亲、陈死梅瞎、重返桃花岛遇黄蓉、杀人时偶遇杨康、王府花园PK欧阳克。
制片方好不容易请到了严屹宽,自然要多多给戏份,作为观众是理解的,只是作为金庸的书迷,难免遗憾“归宿”这个主题被很大程度的掩藏了。
总之,整体来看,作为一个改编的网络电影,基本能满足我的观影需求,纵有一些遗憾,也可以作为留白供我YY,仍然不失为一部较为不错的网大作品。
梅超风挺好看的,开篇部分以为黄蓉呢。
属于是大型文艺爱情片吧,把黑风双煞的无奈和忠贞在电影中表现出来,严宽好久没出现了,一看到他就想到秦琼,几位配角都是明星,这个挺难得啊,柯镇恶竟然是这大哥演的,以为是喜剧了。
九阴白骨爪在这里的设定是升级前的金刚狼,还得发功才能出。
欧阳锋太二了,学会了控蛇术了。
郭靖和黄蓉都有露脸,老一辈的恩怨啊。
毕竟情节大家都太熟了,能拍成这样也算有心意了,支持一下吧。
一直对网大没太大兴趣,难得见到一部诚意之作,且并不卖弄前6分钟卖点,可以看见导演想好好讲一个故事的初心。
文本在原作的基础发挥想像,挖掘了反派人物有其可悯之处,尤其新婚之夜的丧夫之痛,还是令我感动。
许多评论提及的表演稚嫩,在我看来是自动忽略的,可能是本来对网大的包容,又或者是情感点能够打中。
一出戏剧,不是让人笑就是让人哭,这个作品做到了。
对于青年演员,我并不会有太多要求,平心而论,反倒觉得演员已经超乎想像的尽力,青春时的任性,魔化后的偏执,并未失分。
许多短评中提到的插叙问题,我反倒觉得是聪明的,因为大多观众已知这个人物关系的前因后果,于是插叙变成了一种节奏的掌握,我认为这是导演明智之举,在一个已经知名的人物与故事基础,利用打乱叙事节奏来引领观众,我赞赏这点。
假使顺叙来说这个故事,一定会特别无趣。
已经知道结果,你还顺叙讲,有意思吗?
反倒是特效的大蛇,特效似乎是网大必备的元素,在这个电影里,反而有些突兀,似乎没必要出现这个大蛇,也许是另一招的呈现方式,我也没想到该是如何,但没有这个特效,扎实的打,可能更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特效也许是网大需求,或其他原因,不得而知,网大特效无法与院线电影比拟,但国内院线电影也无法与好莱坞比拟。
于是我看见一条道路,网大或许可以像导演的初心一般,好好的讲一个故事,讲人物的内在。
不需要假把假式的去搞特效,我相信观众也不会多惊奇,也不是那个时代了。
翻找网文,得知导演是美术出身的电影人,可以肯定美术与道具的讲究,喜好由人论断,但美感统一性是完整的,细节不怕深究,这可比一般网大好的太多。
看见一种网大的可能性,开始深究人物,深究情感,熟悉题材的新挖掘,武侠当中的爱情,这是优点,更是改编的好角度。
但凡有想法,都是值得鼓掌,只怕对著观众要什么而拍什么,那才可怕。
前几日与朋友聊天,说起什么是最好的爱情,我们都会认为,那些能留在记忆里的被叫做所谓意难平的部分,都是一段又一段的爱而不得。
刚好看到《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故事补充了一段金庸未曾在原作品当中表现的内容,是梅超风“美强惨”过往的爱情故事,她的人生全部被《九阴真经》束缚并毁灭,但那执念其实全部来自她终生未可得的爱情。
也许是小时候受到香港电视剧的影响太深,对于梅超风的印象始终都是邋遢凶狠的老太婆。
而在这部电影里,故事却以梅超风的视角,在她最美好的年纪,表现出一种唯美浪漫江湖故事的新奇感。
江湖门派的大背景仍然是东邪与西毒,但江湖儿女的恩怨,却又因此纷争展开误会,伴随一生。
尽管是网络电影,但是全程看下来,制作细节的水准已经比过去同类影片有明显的提升。
在美术场景方面,细节的设计很有“江湖感”,自然元素的选取,摄影角度、剪辑、特效等都具备情节内容的表达。
少女梅超风原本是个小乞丐,认了师父之后,跟随他前往桃花岛,远景俯视镜头拍摄一叶扁舟在水面前行,预示了即将随波逐流无助孤苦的梅超风的未来。
武打场面的设计能够看的出花费了很多心思,每一场都可圈可点。
丰富的机位设置,可以多角度呈现动作片的艺术美感,剪辑的节奏感将场景中的人物表达和命运的紧张感强调到位。
印象最深的是梅超风与陈师兄在山林中大战巨蛇。
美术层面上来说,人物和环境背景都是蓝黑色的冷色调,巨蛇是暗红色,以及最后出现的人血也是艳红,一冷一热的对比强烈,视觉观感体验十分细腻。
特效与镜头的剪辑配合也十分加分,在激烈的打斗中,镜头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来展示眼前的画面内容,不只是主人公视角,也有带有红色变形画面的巨蛇视角,带来紧张的心理感受。
整体人物的服装造型及色彩设计,对于剧情也有暗示点题的作用。
女主角梅超风在桃花岛时候的服装是舒适的墨绿色,带着希望与生机,当她出逃之后,则穿着蓝色服装,暗示着离开师父的悲伤与忧郁;双眼被刺瞎后,大雪中她也是穿着蓝色衣服孤独离开。
最为鲜亮的颜色只存在于她的新婚之夜,身着红色,但是人物面部光则是冷色调,隐喻明确,尽管是欣喜的氛围,但危险临近的感觉却久久跟随,人物命运的巨大转折也紧随其后。
场景方面的细节,也与氛围状态相照应。
全片当中,桃花岛盛开的桃花,则是她想要去未可得的爱情,在岛上学艺中,桃花随处可见。
但她在离开之后,处处场景荒凉又萧瑟,与她的心境也紧密相关。
与君离别后,再无桃花飞。
最后,梅超风死在师父的怀中,眼前桃花再次飞起,但这一场凋落,也是生命的终点。
一场爱情,一部经书,却以曲折孤苦一生相抵。
严屹宽虽然老了,颜值还是赏心悦目啊。按理应该是个烂片,我为什么还看哭了,还觉得挺好看的,挺喜欢这种调调的。就是女主的颜值挺拖后腿的。
没有想象中的差,可能因为是几十年金庸迷的关系,深感总算有一部能正面讲梅超风的作品,江湖不是非黑即白,梅超风的结局也是因为自己为情所困
槽点太多。严屹宽的脸已经宽了,胡子造型还行。女主很美,陈玄风出乎意料的造型演技都还不错。别的乏善可陈。对梅若华挖掘的不够深入,也就是原著主线之外的补完,相当的没新意。另外女主至死都是处女,恶。4.5分不能更多了。
策划思路是好的,用金庸经典IP的经典角色来拓展故事,但改编落地的太差了,不顾故事逻辑和人物深度,很简单庸俗的“网大”化了。虽然奇情+特效+IP招牌足够有效能赚回分账票房,但可惜糟蹋了一锅好原料。
IP很大的网络电影,只有严屹宽小有名气其他都是不知名,这电影就是利用大IP加小成本小制作的方式来骗钱,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社会其他不重要利益资本才是第一,毁经典不毁经典的也已经不重要了。不管什么理由,杀无辜的人总归是不对的,九阴白骨爪是不是阴邪暂且不论,两星半
故事留白当然可以浮想联翩,但是这改编真是又无聊又狗血……
太执着的人总是难得到幸福 不如躺平 第一次这么心疼梅超风
这,不得不说金庸老爷子后期修改的内容还挺带感。//这个梅超风还挺可爱的,严宽老年造型有点帅。黄梅恋我能get,但如果那句“是为师错了”之后的台词不那么直白就好了,留点空间给观众感觉会舒服很多。//剪辑问题稍大,每次转场都非常突然哈哈哈哈哈。//cctv6
还行吧,第一部没快进的网大。视角算是新奇,女演员发量感人。严宽还是老天爷赏饭吃啊,不服不行
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黄药师救小乞丐梅若华带回桃花岛 自行改名梅超风 学文学武学吹箫 欧阳锋想联合黄药师得到九阴真经被拒 梅超风爱上黄药师送箫 黄药师离开带回师娘冯衡和半本九阴真经 梅超风认为黄药师为真经娶师娘被打 陈玄风用死尸头骨修炼 江南七怪前来 柯镇恶眼睛被梅超风射瞎 梅超风与陈玄风修炼九阴真经 欧阳锋意念控制巨蛇被梅超风杀死 陈玄风山洞娶梅超风 七怪找到二人 梅超风杀老五眼睛被射瞎 小郭靖杀陈玄风 梅超风回岛遇到小黄蓉 师兄们被逐出岛 小杨康见梅超风杀歹人拜师 黄药师助梅超风伤欧阳克 陆乘风归云庄梅超风战七怪 欧阳锋抓黄蓉 梅超风保护黄药师被欧阳锋打死
四颗星,其中一颗星是给严宽的颜值,一颗星给梅超风悲惨的身世。#其实到最后,黄药师已经亲口承认,当年没跟她在一起,一是因为人伦,二是因为要九阴真经。
我觉得还可以,比续集《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好太多,毕竟是有公映许可证的。
梅超風致死也不會背叛黃藥師,只因她的情感已經超越了師徒之情。
金老的故事核在,前面可写的太多了。严宽太帅了,但不是黄药师的邪帅。
第一印象是有点香港武侠电影的感觉,制作精良,人物造型设计和妆容、服装道具都比较精美,拍的也很古风意境,很多画面都堪称唯美!但多了一些儿女情长,少了一点江湖气氛。剧情应该是以金庸最终修订版的人物关系设定为基础的,着重讲黄药师和梅超风的情愫纠葛,和最初小说设定有出入,但也确实很凄美感人!个人认为算是近些年来让人眼前一亮的武侠电影了。
很不错的《梅超风传》,如果可以不换角色一直拍系列就好了,但演员感觉还差点火候,拍不出像《陆小凤》那样的感觉。但要说还原原著程度,可以说90%吧,原著有的你都能看到,没有的当然也演绎了不少,总体来看,从梅若华到梅超风到九阴白骨爪,叙述内容很丰富,梅超风的羁绊也很直白,就是她和黄药师的那段情感,这是金庸在《射雕》新修版里明确写明的,电影围绕这个展开,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如果你稍微有点射雕的背景知识,就会发现基本剧情都踩在点上,即便剪辑有问题、演员不成熟,但在金庸世界观里,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务实的,美中不足的是结局略显仓促,不过我还是可以融入到结局的剧情中的,代入感没问题,通篇出戏的点也不多,整体上在我眼里还是挺不错的一部金庸武侠网大,如果导演继续拍这个系列,我想我会期待滴。
梅超风照着黄蓉的路子演想法不错。挺漂亮的。
没有这个欧阳克应该还能多一分
这同人片绝了,竟然还真的有点意思!不过严宽怎么沦落到去拍这种片子了呢???
若相遇,几世岁月几世相许,凡尘里,月落乌啼。我执意在流年之前缓缓落笔,在心上刻着你。清风起,轻抚肩上一颗雨滴,故事里,段段是你。若问情,此情百转缘不知所起,这相思可会来生再相聚。叹人间,易相逢,难相惜。那年是你随我寻觅这天地,也曾寥寥几笔。终将执念烙印在我心里,再回不去人世的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