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月
Lúa vermella,Red Moon Tide
导演:路易斯·帕提诺
主演:卢比奥·德卡米尔,阿娜·马拉,卡门·马丁内斯,皮拉尔·罗德罗斯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加利西亚语年份:2020
简介:故事发生在加利西亚海岸的一个村庄,这里的时间似乎停滞了。当自然和动物自由活动时,每个人都处于反射性的瘫痪状态。然而,我们仍然可以听到人们的声音,就好像他们在另一个平行的维度。这种感觉就像置身于一个充满幽灵的地狱。三个女人出现了,她们似乎能够在这两个维度之间移动。这些女性正在寻找卢比奥,此人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潜水者,..详细 >
7. 人類學元素
感觉去影院看还是会不错的 在家看非常催眠
???
#SIFF2020#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一个有力的姿态确立了前提:环境描写(包括人物的存在形态:困囿于荒村的“游魂”,被科斯塔式光影及声音层次充分渲染);及对自然的本体性恐惧(援引《反基督者》:Nature is Satan's church.)。余下露怯,几乎只是在安全区徘徊,未能开启有力表达,既无力转向“启示录”叙事,也未有打开时间维度(“月亮是怪兽,因为它吞噬时间”)抵达湮灭本身。以及,前段旁白是致命的,太过明确,近乎中断了影像的韵律。离科斯塔和阿彼察邦距离尚远。
还是适合电影院,视听蛮有意思但是美学的精度稍微没那么有趣
氛围恐怖片,视听俱佳。睡前看,应该会做一个光怪陆离的梦。深海恐惧症患者可能会受不了。
当作优美养眼的壁纸秀来看就可以了,两星。
很奇怪,既然能在单一镜中看穿静止中的不和谐但生动的运动,或者框取的元素也能够构成逻辑空间,甚至有时依靠升格镜头就可以揭示事物全新的面貌,为什么还要用一些廉价特效制造塑料感十足的所谓神秘主义气氛(星光的闪烁竟然也需要被制造)?
疫情过后第一场,妥妥的视觉艺术,行为艺术。如果不是憋久了,估计我也撑不住。第一撑不住这么慢节奏,第二撑不住这么棒的精致的画面。导演对气氛的拿捏真的厉害,并且十分懂得用声音凸显感觉,神秘主义的基调太喜欢了。刚开始一场高能惊吓也让人精神了一下,开始沉浸在这场安静的神话之中。
看短评以为误入网易云
一部适合在影院观看的电影,声效非常骇然而庞博,以某种想象中的宇宙「白噪音」将观者包裹,机械且具有生物形态的环境音几乎全程跟随,契合“人类是大海的梦”,一个远古的梦;这个超出人类认知范围的梦境,由蛰伏在深海的未知恐惧源操纵,「红月」是其被唤醒、呼应、升腾的催化剂,潮汐的节奏涌动着蜕变的预兆。这种节奏也暗合色调的变化,从暗铁锈红逐渐洇染成残阳如血,杀气指数的悄然升级;影像基调与文本诉求的高度一致。局部光源的聚焦形成特殊构图,大块浓郁黑色层层围住叙事核心,再次见证佩德罗·科斯塔附身。
4.2 不认为这种静存在表现力,具体可参考《撒旦探戈》中部分人物的静态
真心看不懂啊… 看得懂的大神能给我解析一下么 拜托了,这是我上影节第一部 看的一头雾水啊
+,听觉王国,凝滞的白床单宗教,而死者的世界是红色的,不要以为这离我们很远,叠化时刻在暗示它可以被我们感知,时空折叠
SIFF
疲惫与停滞是神的切分音,时间用层层叠叠的原生质体赠与每一个人类予死亡
3…
6.6 自然音与步调的共振是最美丽的时刻,镜头是如此美妙地追踪着鬼魂,然而越往后面越能感觉到影像空间及想象力的枯竭,归根到底这种完全的凝滞状态是很难构建起完整的语法体系的,需要变调来加强语气。
故弄玄虚大于影像本身的魅力
令人发怵的影像,已然能够想象在影院中观赏泄洪的震撼,静态图像蜕然新生后的动态张力,用听觉空间引导未知视点的游走,论坛单元的又一部硬片。像是乐符最后的截止拖曳,却又未曾凝滞在任一刻。夜、星空、月亮,需要容器去装载承受,需要眼睛去观察闪烁亮点,必须用高度仪式感的场所方式来打开(因其本就是仪式),居家观影效果大打折扣。非连贯非私密的供述,从打开的那一瞬感觉就是对的,倾泻而出的水坝洪流,海底深处的回声。我的眼睛已经被迷乱,我的思绪已经被清扫,我的感知就此启程。无需专注捕捉,用视觉来唤醒机能的运作,类同佩德罗·科斯塔的黑暗之魅,不过这里换做了黄昏时的红雾——那接近黑暗的深红色。任何释义在这类影像面前都是贫瘠且虚伪的,它生来就不该存在于电子荧屏上。悬于高空之上的红月也在破晓时刻向世人昭告着重生和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