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未了
Mientras dure la guerra,While at War
导演: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主演:卡拉·埃莱哈尔德,爱德华·费尔南德斯,桑蒂·普雷戈,娜塔莉·波萨,路易斯·贝尔梅霍,费尔南多·巴尔维德,帕特里夏·洛佩斯·阿奈斯,英玛·奎瓦斯,卡洛斯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阿根廷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德语年份:2019
简介:西班牙1936年夏。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决定公开支持有望肃清国家混乱局势的军事起义。 他即刻被共和党政府解雇,不再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与此同时,弗朗哥将军设法将他的部队加入反叛阵线,并私下着手准备成为战争的总指挥。面对冲突带来的血腥,同事遭受的监禁,乌纳穆诺开始质疑起自己最初的立场与原则。弗朗哥将总部搬到..详细 >
绝妙的光影和演技造就了这部伟大的欧洲电影。
西班牙内战题材是西班牙电影人的执念,但用这个角度谈论内战显得过于陈旧了。看着累,没兴趣看下去,中途弃剧了。
一个社会需要有敢于说不的人,面对一帮狂热分子,乌纳穆诺挺身而出。他曾经迷茫过、懦弱过、不愿意承认自己,所以导致他无法在众人面前讲话。可是他最后做的演讲,确实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以说不是信仰造就了殉道者,而是殉道者造就了信仰。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Antipatria, no existe." 双线叙事,佛朗哥上位史与乌纳穆诺的内心斗争;他们都抱有某种理想,内战是左右的分歧引发的集体自杀;面对面孔模糊的听众们盲从的口号,乌纳穆诺最终超越了一体两面的分界,良知是不会沉默的。
3.5。一部基于真实的西班牙历史,以及撰写过《生命的悲剧意识》的西班牙存在主义作家米格尔·德·乌纳穆诺在大环境里的电影。不知道是我对作家的滤镜还是他们特有的气质,即便是拿着手杖敲门,都优雅到极致。里面的配乐很棒,但史诗级的节奏都没有把坐在我旁边的日本小哥吵醒,他睡得太香了。
感谢塞万提斯学院图书馆,可以租借到这部电影,没放西语字幕多少影响了一点理解。但是,Miguel这个小老头的微表情还是很到位的!冲着导演来看的电影,也在电影中没有看到导演的一贯风格,还挺意外!西班牙内战的电影看挺多的,都很深刻,豆瓣上说西班牙人对内战的反思不多,不能苟同,每个民族都有反思历史的意义,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也不是说天天挂在嘴边,反而是尊重历史,不再走回头路更重要!
战争没有正义,走了豺狼来了虎豹。怜我世人的人往往悲惨。
独裁者必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好看
文学家救不了国家。
精彩的结尾,悍卫了作为一个哲人的尊严。
终于还是做了一个知识分子该做的
电影一般。不禁感叹:全世界到处都有傻逼,还是大多数!
这个电影的激辩还挺适合这几天发生在国内的各种声音的争论 民主本就是喧嚣吵闹的 凹凸堆在一起就是一个平面的理论还挺有趣的
一部普通人的片子,乌拉穆诺是普通人,弗朗哥也是。虽然这么说,但是整个影院的西班牙人在笑的时候茫然不知所措的我在这写短评实在没有底气。。
身处动荡时代但没有亲历战争,要如何对环境进行一个准确的判断。作为人物传记,电影可能是属于慢热的,但历史变化的感觉逐渐涌现,变化也不是在一瞬间发生。
“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提的多了,仿佛已经成了一个很轻巧就能说出口的词组和一顶很容易就可以给一类人扣上的帽子,可是一个人经历的苦痛与挣扎,与历史一样,又岂是一个词组能够简单概括得了的?
The naivety of philosopher is what makes him vulnerable and strong
影片着重刻画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在西班牙内战中的生活、内心转变等等,以至于过于无聊了。客观而言,影片没啥问题,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如此节奏温吞、叙事散乱的作品。
【西 内战】资源很少,好在找到了一个翻译相对准确字幕注释详细在线观看的小网站。 以叙事性手法演绎的影片,以个人为主线讲述的反独裁,演员表演和摄像剪辑很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