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主夫带来的是希望!
2023年来临之际,大家想喜闻乐见的跨年方式,更多的是在电影院里选一部喜剧电影跨年。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部喜剧电影绝望主夫,关于喜剧的笑点,在这里有几点看法。
首先笑点很多,有哭有笑,让人笑得合不拢嘴,停不下来,他并不是很做作的那种去恶搞来,吸引观众欢笑。
更多的是那种感同身受的那种无厘头风格的搞笑。
关于电影的立意以及情感方面,我也是有一两句话要说的。
在整部电影的基础情感上面,他们讲述了非常之多的一些男女关系婚姻关系,以及现在这个时代节奏太快所带来的一些爱情观念,以及恐婚恐育等等。
一起开心吐槽的下层塑胶属性,就是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现代社会是10分之难得的一件事情,正有一些评论家所说,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中,我们忙于996忙于每天的工作,应接不暇,哪里还有时间一起坐下来一起开心吐槽的下层社交属性。
而绝望主夫这部电影,它更多的是很好的掌握了这个年轻人大家所必须面对也直接面对的一个问题,拍了一个很好的喜剧电影,让大家可以一起开心的吐槽,没有所顾忌的去说,去讨论,这是带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意义以及下沉的社交属性。
喜剧照进现实的笑有所思,从吐槽抵制大男子主义行为,延伸新型年轻人的婚恋观,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十分值得推荐他对于我来说,在电影上面做出了很多创新,也是比较搞笑比较欢乐的一个电影,是十分推荐在跨年这段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观看的。
在一个打女权的社会,现实是男权的社会,拍一部表面女尊,里子充斥着男权的片子,这不是让人打女权,让男权社会中男人不爽吗,两头不讨好。
这部片子相当于一天世界上男女互换样貌呗,甚至不是互换身体(毕竟这样会有喜剧效果,而这部片子看不出来),实际上如果这世界男女突然互换是个相当有趣的话题,但这部片子完全没有体现,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不如知乎上这个问题的高赞),当然这部片子也并不是一次勇敢的尝试,毕竟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魔幻了,男女关系方面更是个不能碰的话题,而这部片子,它选择了探讨这个问题吗,没有,一个换皮游戏罢了,不想承受更多的非议只会承受更多的谩骂,这部片子本质还是个男权社会,甚至连现实中的男权社会还不如(片中现实社会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吧),如果“男性”在里面收到的委屈对应女性几千年来的付出,但要么你就拍的更现实残酷,要么就正常普通些,(里面这种大男子主义现实中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可不是这样,普通男女也有普通男女的幸福,痛苦不尽然是生活),甚至直接只拍喜剧,彻底娱乐至死,本人更倾向于清欢,而不是嘻嘻哈哈,把痛苦当玩笑,又不敢直面血淋淋的现实,两头不想得罪就注定两头不讨好。
所以教育意义无,喜剧效果无,不够彻底,害怕改变,但喊喊口号,做些形势上的改变也算点进步吧。
从坏变好的过程中可能会变得更坏,但我愿意相信,虽然浪费我一个夜晚的前奏。
因为要打跨年炮的缘故,想看看喜剧开心些,但不够尽兴,不过也没影响兴致,上床(床上)需要的是交流而不是教育,社会风气不影响个人准则,今夜我们多温存些。
最让我无法理解的也是影片的最大设定——性别调转。
先不说这个设定多么老套,我明白性别调转的意义是要让男主体会女性的生存困境,以求共情。
但作为观众的我实在是无法共情,我始终相信电影的一重魅力是视听语言的魅力,真正打动我的反而是性别调转之前的那个世界,展现女主忙于家庭失去自我的那个短暂的片段。
影片希望男性反思的目的昭然若揭,但性别调转的这个手法真的有些低劣并且无效。
因为调转之后展示的世界更像是一个宣言:你看,这次让你们女性当家作主了,不还是不平等吗。
这也是让我觉得可怕的点,本身女权已经在被扣上各种帽子,而最大的一顶帽子便是女权的目标是反身压榨男性,而这部影片主部所展现的便如此。
我不知道这会再次加重多少人对女性主义的误读。
让我最不适的是对刻板印象的再次固化。
即便性别调转,女性仍然代表着顺从和陪同,母亲仍然代表着奉献,父亲仍代表着霸权,怀孕女性仍代表无限猜忌,成功男性仍代表着不忠。
如果是影片试图展现女性主义甚至想以女性主义为核心,那么女性主义的一重点便是打碎刻板印象,而影片却反身再次固化了性别间的刻板印象。
无论是调转之前和调转过后除了大男子主义男性和受压榨的女性,剩下所有的存在都消失了——尊重的女性的男性,已经寻求出走的女性,还有各种性少数都消失在影片构建的二元对立的性别结构中。
最后是喜剧化的处理。
这么严肃的问题反而运用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方式,我理解影片是想营造出“笑中带泪”的反思效果,但我没笑,也觉得无趣,说实话我也愿意一个空洞无物的笑话以寻求纯粹的快感,但这次没法将我逗笑,并且影片极力证明自己言之有物并非无物。
影片大部分笑点是将各种神话寓言或者名人名言中的性别结构反转,如片名一样:主夫、孕夫、白雪王子……影片几乎所有的包袱都是再这些语言台词上。
而说到台词,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每个人物都充满了口号,几乎所有对主题的表达都是人物说出来的,感觉是为了让别人截取这段台词而写的台词,而不是人物自身说出来的话。
自身感觉主题大于内容,并且主题在电影一开始便明确告诉所有人。
其次伪善,在渴求为女性发声的假面背后反而是另一种声音。
不得不说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让我这么如坐针毡想尽快立场,就算是空洞的商业大巨片也有其剧情逻辑和核心价值,能让我安心跟着剧情做一个梦。
最后我想说一下女性主义不应该成为卖点,这部电影更遑论女性主义电影。
胡铁男,成功学教授,普信男心目中的偶像。
实际上却是一个将大男子主义刻入骨髓的顽固分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成功穿越到了一个“异时空”。
在那里周围的人都没变,兄弟,妻子,岳父还是那些人,可是社会地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温柔贤惠的妻子化身成了霸道女总裁,岳父变成了把岳母奉为皇帝的妻管严,兄弟变成闺蜜。
最最离谱的是,还有一个“主夫学院”,在里面学习“相妻教子”料理家务。
开玩笑,这简直颠覆了胡铁男的三观和认知了好不好?
在“主夫学院”里学习的过程对胡铁男来说就是不停天人交战。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毕业典礼上,他的直男癌的毛病彻底被治愈了。
刚刚说的就是12月31日上映的电影《绝望主夫》,想象一下常远将一个兼具钢铁直男和温柔贤惠于一身的角色,在矛盾和颠覆中自我改造,这过程一定能让人捧腹大笑。
不过笑过之后还是要感谢主创团队给我们这样一部对女性群体特别关注的电影,让我们边看电影边学会互相理解和体谅。
更多的细节和笑料,就等大家去电影院慢慢发掘吧。
所有的付出都是因为爱,致敬我们的另一半。
这是绝望主夫结尾的一段话,我觉得挺贴切。
毕竟在现代婚姻观念中,男女地位平等挺重要的。
特别是男人如果太大男子主义,巨婴的话,女性地位的提升很重要,特别是很多女性独立成为女强人之后。
我感觉《绝望主夫》中这种换性别,比起羞羞的铁拳中单纯的换性别更有意义。
毕竟片中有不少童话故事性别的转换,灰姑娘改成灰小子,小蝌蚪找妈妈改成小蝌蚪找爸爸。
蒙娜丽莎的画像换成魏翔诸如此类的。
男性娘化,自己怀孕(捉妖记既视感),做饭,特别让我惊喜和开心。
李成儒的娘化是特别让我开心和快乐。
我觉得他这次演绎真是挺精彩,也是这次《绝望的主夫》最亮眼的表现。
娘化的家庭主夫真是被他狠狠拿捏了。
常远也是贡献了精彩的演绎,以前拍喜剧电影是单纯搞喜剧效果,现在有了前后的层次变化。
前面的大男子主义,巨婴表现对比之后相妻教子思维让常远他演的角色领悟到妻子的辛苦,生孩子养孩子的痛心。
虽然没有最后复合,但我想俩人是相爱的吧。
反正李嘉琦演的女主也是挺厉害的,我觉得是李老师第一次见到的银幕大秀(之前都是综艺),特别牛逼,演绎了女性在人生中三种不同的状态。
许薇薇在现实那个时空中,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得不到丈夫理解,还要天天照顾这个巨婴。
母系社会的她却又是一个霸气侧漏,特别强势的女强人(这角色好适合她,可以演职场剧了都)。
结尾离婚后又成了阳光潇洒,开开心心的女人。
喜剧效果也是十足的。
除了之前的所提到的童话故事性别转换之外,还有相妻教子中泼夫和孕夫的段子。
最喜欢的桥段就是那个叫你当家庭主夫那个学院,特别好玩,搞笑,学习绣花,主夫礼节啥的。
总之,这部影片真是诠释了现代夫妻观念里必不可少的爱与理解,相互扶持相互理解。
感觉现实里还要残酷的多,因为有家暴男啥的。
希望元旦大家可以去影院支持一下《绝望主夫》,促进一下夫妻情感。
编剧三观崩坏,娱乐化家暴问题和生育过程,性别翻转的世界里面男性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不务正业,女性风花雪月喝酒泡K人均家暴,所以在编剧脑子里的现实女性和男性就是这样的?
表面是在讨好女性,实际上既丑化了男性又丑化了女性,为恶习开脱。
全片充满说教意味,作为喜剧一点笑点都没有,剧情老套,镜头混乱。
总结是:一无是处。
本来吧,跨年夜,准备开开心心的看个开心麻花的喜剧乐呵一下,所以连题材和简介都没看就直接去了,开头就觉得有点不太妙,看完了之后真的是整个人都有点生理上的不适,第一次在电影院感觉时间这么漫长首先作为一个喜剧片,本片可以说是完全不好笑,全剧的笑点基本上都集中在男女反转后,男主和周围的男性娘化的反差上,单从故事上来说,基本上是那种你一看就能猜到发展的那种,尤其是在故事的后段割裂感更是十分严重,一个极端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经过了所谓男德学院的培训,就变成了和反转世界其他娘化的男人一样,这样一个极端的人转变来的太过容易,更是把什么捉奸、车祸、二保一这种经典桥段短时间统统的搬了上来,叙事严重混乱,也确实只有结尾能稍微拿出手一点。
那么关于他的内容方面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呢?
遗憾的是我认为同样没有,看上去好像是教育男人尊重女性,平等付出,实际全篇充斥着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剧中将男权极端化,几乎出场的男性基本上全都是陋习的化身,大男子主义不顾家的胡铁男,两个朋友,一个家暴,一个满嘴骚话,将极端的行为都集中表现在了剧中,而对男主做到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奋斗过程,吃过的苦只字不谈,好像成功是大风刮来的一样。
同样对女主塑造成了一个做什么事情都要看男主脸色的家庭主妇,一个家里这么大,有这么多钱的一个家庭,难道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吗?
不能请保姆吗?
洗衣做饭都要一手包揽吗?
有钱人家的女主人生活就过的这么悲惨吗,难道不应该是美容spa逛街下午茶吗,其实也是,如果不这么做就无法制造出矛盾和冲突,也没办法营造出两性对立的话题。
至于反转之后进入的女权社会就更好笑了,看上去是女性当家作主,实际上是极端男权社会换了个皮,女性梳着大背头,抽着烟斗,说着骚话,找男人唱歌,力量比男性更强所以成为了主导力量,那么请问这里面的女性和极端男权又有什么区别,我认为的平权应该是人格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形式上的平等,哪怕你导演让男主穿越到一个女性各式各样,能自由的展现自己的美,中性的、古典的、裙子的、西装的女权社会我都觉得你是真的想向观众传达点东西,而不是把所有女性都弄的五大三粗,都穿西装,说话虎了吧唧的。
里面的男性则是被描绘成了导演眼中女性的模样,只能洗衣做饭带娃,甚至搞笑的是一个家庭矛盾,警察居然会介入,代表着国家意志的警察把不遵守男德的男人们全部抓到男德学院?
我看到这里精神确实有点恍惚了,原来确实大清已经亡了这么多年了。
最后男主生孩子的一段就不说了,看完了只能说感受到了导演满满的恶意以及想要通过这个敏感话题捞钱的决心,全片看似是教育两性走向和谐不要极端,实际上暴露的是导演内心本质的歧视和偏见,以及傲慢,可悲的是,我同样明白很多人会为他叫好
性别互换的毫无意义是因为这种互换的本质是没有互换。
依然是以挣钱为名的趾高气昂,顾家教子的低三下四,生孩子的无人照料,而事不关己的花天酒地。
女性的处境应该引起人们反思,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性别,而是因为他们的处境。
电影中所表现的世界,基本上是完全的两性换位,也就是让一群男人去演女性,而另一群女人去演男性。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表达方式,取悦的不是那些为争取平权而奔走疾呼的人,相反却是那些希望将性别红利牢牢抓在手里的人。
胡铁男说,谢谢你给我生了孩子,这次换我给你生。
但在这两个世界里在生孩子的毫无意外都是弱势性别一方。
你把这当做公平么,不是,这是double的不公平。
重新回来的胡铁男是刚刚生下十月怀胎的孩子的,而他明白过来后的第一反应依然是兴奋的大叫,我回来了。
而后知后觉对于孩子的惋惜,更像是演给观众看的做作行为。
你还是能明显感到主创对于强势性别一方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恰恰体现在姿态放低的方式上。
那种我已大彻大悟,特来普度众生的姿态上。
如果准确打分的话 我大概会给5.9~6.7首先,立意和出发点真的不错,反应女性处境,没有扭曲诋毁,台词和情节非常、非常典型。
然后,演员演技和细节也比较到位。
在男女地位颠倒的世界,女主等一众女性对于原世界男性行为的再现,男主决心离婚开车离开婆家的衣着(帆布鞋),另外女主在两个世界的气质对比很不一样。
还有一点很打动人心,即穿越世界中男主为儿子读睡前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经典童话的性转翻版。
导演和编剧着实用心了。
最后,电影结尾没有落俗套。
女主一句“想干啥干啥”和与男主渐行渐远的身影让我内心熨帖。
算是OE吧。
比女主不分青红皂白的原谅终于过上美好生活的HE结局好多了。
有些缺点:节奏掌握不太行,不够紧凑。
观影过程中让人屡次走神。
情节较为单一,看见开头大概猜到过程和结尾,比较普。
看几分钟开头我就猜到女主必然会在男主穿回来时提出离婚等等。
某些情节过渡比较生硬。
比如使男主了解到自己来到另一个相反世界的情节,广告屏幕、传单等因素的使用有些突兀,没有很好地融入电影整体。
再有男主女主之间的相处这一点。
男女性之间的相处和社会对男女性之间的差别对待是两性电影题材的重头戏,可惜本影片对前者的展现粗略浅显短少,性转世界女主的性格很典型,但表现力不够,不比真实世界的性与力量主导者所带来的压抑(也可能是出于喜剧这一题材的考虑,有意淡化)。
存在刻板印象。
典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于男性女性都存在刻板印象(或许是为了在电影中有更好地表现吧),对于两性行为的观察不够深入,人物性格不明晰。
具体表现为兰花指,烹饪课等。
结局的运镜很奇怪,感觉结束在女主背对男主渐行渐远这一画面就够了,但是又来侧面运镜和大景,导致有些混乱。
窃以为,评分低还有一大原因在于结尾。
这同时也是本影片有些高开低走的起因和表现。
过于理想化的结尾——男主悔改。
于此,男主性格与行为的转换有待商榷。
男主只是身临其境地体会了妻子的处境,但并不代表他的思维模式更新换代。
可以看得出,他没有彻底的改变。
面对妻子的离婚请求,或许是出于对妻子和女儿的爱,他说我怎么办,菲菲怎么办。
这是一种隐形的非强硬性胁迫。
他一厢情愿地想用自己以后的悔改行为弥补妻子,他仍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的。
他缺失对于妻子真正想要的东西的思考。
他见过相反世界中助理李虹对弱势性别的温柔与体贴,所以回到在原世界后他对助理态度大变。
他也改变了对周围女性的态度。
由此可知,他对于两性问题的思考有,但是不足够,没有触及根本。
他最后写出的新书是《女人背后的男人》,这和影片始他的《男人背后的女人》一书是同样的逻辑思维所著成的。
《怎样不喝酒谈成一门生意》是他为男性所著的书,但是浅显。
他只知道怎么做——不要让女人屈居于男人身后,不要辜负女人。
不过,他不知道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如何内涵如何光景,他不会谈“女性的处境”,也不清楚女性的平等是女性应该拥有什么。
他还没有参悟,他仍然软弱愚昧。
假若换成另一个世界,人类性别多样化,不再以男女划分,而是采用其他的方式,那么,倘若男主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性主导者,那么他仍然会贯彻类似大男子主义的利己思想,吃遍红利;倘若他成为性中弱势方,他会被同化,逐渐忘记反抗,在社会环境的束缚、性主导者的压迫下放弃争取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拥有的正当权利。
如同影片中一样。
经典的喜剧中总是蕴含悲剧。
本影片是含有悲剧因素的,女性处境本身就含有悲剧色彩。
然而,还不够。
私以为,更加发人深省的结局可以是男主回归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沉浸在自己仍然是社会结构中的获利者的狂喜,不用承受生育之苦与社会环境明里暗里的束缚打压,他依旧颐指气使,大男子主义不改,他会更清醒地意识到并且享受作为男性的性别红利,甚至因为另一个世界被女性压迫触底反弹,继而报复性地对待周围的女性甚至妻子。
面对妻子的离婚请求,他可能借着离婚冷静期一拖再拖,磨磋妻子的自由意志,利用当下社会赋予的优势与妻子展开拉锯战,直至妻子放弃自由回归家庭,继续做他背后的女人。
或者,男主同意离婚,与支持他讲座的黄衣女人结合,黄衣女人已经被男主的“男人背后的女人”的观点洗脑,她会成为下一个女主,成为男主家中的物件,周而复始。
不过,作为轻松喜剧向,影片结局也不能被大肆批判,毕竟轻松喜剧总要给出一个令人开怀、积极向上的结局。
以上对于电影缺点属于个人主观判断,希望同类题材电影能够越来越好。
电影还没上映前,我看了一些官方放的预告片,一眼就发现是翻拍了法国的一部电影《男人要自爱》,剧情设计都差不多,一个事业有成且不尊重女性的作家撞到电线杆上后就穿越了,新世界里男人们穿着短裤、浓妆艳抹着吸引女性的注意,那些刻板印象里的男性职业比如警察或消防员则都由女性充当。
这部电影目前在豆瓣的评分是7.6分,虽然不算很高的评分,但也是个还算优良的分数。
而反观《绝望主夫》的评分,已经一降再降到了4.4分,甚至有些影视up主把它评为2022年最烂的电影。
我忍不住想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烂到值得荣登烂片榜首?
看完部分高赞影评,有些人的理解是为什么穿越到了新世界,依然是由雄性的性格来主宰世界,比如女人穿男衣,抽烟,粗鲁等。
男人的弱则用现有世界雌性的刻板印象如温柔、胆小、懦弱来展现。
那么新世界无非是把男人和女人换了个,掌权的依然是雄性。
其实这些被吐槽的点原本是原著电影里很重要的笑点,利用这样的反差来得到男扮女装的搞笑或是讽刺。
在法国这样女权主义高地的国家,大家反而是以一种图个乐子的肥皂剧心态在看,因为男扮女装和女扮男在大部分文化中都是一个全民觉得搞笑的桥段。
甚至国内也有大量男扮女的搞笑UP借此火遍全网。
电影编剧其实挺不容易的,要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让观众快速进入情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取一个大家日常生活中其实就存在的东西,比如近年国产剧小三绿茶基本稳定出现,而且基本都是出来充当拉动情绪火力的关键工具人。
所以,如果电影撇开这些部分,这个电影应该如何让观众快速进入情境呢?
一个新世界里,当雌性为尊,婚姻的戏剧冲突还存在吗?
人类的历史上存在过母系社会,那时候的男性更像是个送种对象,没名没份送完你就可以滚了。
什么婚姻?
不存在的!
那时候都是无父无夫。
所以如果按照母系社会的逻辑写,确实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相互不体谅的矛盾了,怀上孩子后就没男人啥事了,压根来不及存在矛盾和冲突。
都没有矛盾和冲突了,这电影该咋编?
一个男人穿越到母系世界,发现自己没身份没社会地位,但有几个走婚对象,睡完回自己家打鱼捕猎吃饭干自己想干的事,不用养育孩子也不用给对象买礼物提供情绪价值。
等等,为什么感觉这生活是《绝望主夫》里那个男主原本的理想生活状态呢?
照着这个方向是不是有点编不下去?
要说男主本来是个大渣男,去了趟男德学院就反转了,非常莫名。
其实我觉得他是被孩子触动了,孩子因为他被关学习班而受到同学嘲讽,他是真的心疼的,而且他后来也说自己明白了,这是报应,他在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而买单,于是顺从了。
当然,没有要替电影洗地的意思,只是这电影虽然称不上优秀的电影,但感觉也没糟到值得荣登烂榜。
要说我其实还是从电影里看出一些教育内涵的,比如:我虽然依旧不懂婚姻里的大权到底该握在男性还是女性的手里?
但姐妹们一定要记住——母系社会的消亡,就是从女性所擅长的陶瓷、火种保留、编织和家务不再是社会主要经济动力开始的。
所以,婚姻大权在哪里根本不重要,婚姻里明明可以通过经济劳动获得社会尊重的人,却需要仰赖伴侣生活,任由对方束缚,那么ta本身应有的权利就是被ta自己送出去的。
如电影中一样,无论是正常世界的男性主宰还是新世界的女性主宰,都是以叫嚣自己对家庭的经济贡献作为终极恐吓。
希望姐妹们记住,伴侣有钱就不让对方出去工作是一种真正的婚姻cpu,因为无论男人或是女人,错过的职业生涯黄金期是很难弥补或衔接的。
什么?
你说你的梦想就是嫁/娶个有钱人然后躺平到死?
哦,那没事儿了,感情好时做好财务储备,万一有别人也看上了这个梦想,没有工作履历,咱总得留点财务备手不是?
剧本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
令人绝望
汽车影院没啥可选的,就这个,竟然把万万吓哭了。literally吓哭了。
制片、拍片、审片的一干人等,都极度的表脸。。。
2022年看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整体效果还可以,常远越来越好笑,快快乐乐迎新年喽。
跟爸妈老公一起看的 背景意义不错 很适合爸爸大男子主义看
打着男女平等旗号实则不痛不痒流于表面。尊重女性难道仅仅只是不反对出去工作顺便帮帮忙做做家务煮煮饭带带娃?大龄未婚女性在职场中的年龄歧视;已婚未育女性职场中家庭事业两难;已婚已育女性重返职场的困难以及面临的抉择有做过深层次思考?全片仅仅只是导演在男性角度下片面单一凝视与自嗨,这也叫男女平等?
立意还不错
看见这类片子就烦
哈哈哈,这帮代笔看上拳师这口饭了,但是无奈这口饭真不好吃
那个老爷们不能上桌的时候我觉得还挺好笑的啊,那些女的都好霸气
看得我生理不适😅
好久没看电影了,跨年档挑了这部电影还是很让人期待的。搞笑一如既往,难得的是还探讨了很多话题
敢讲性别不平等,值得一个五星
作为已婚已育女性为了题材打个三分,不过剧情设置比较一般,穿越回去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感觉没进入节奏,还没开始体验多少主妇生活就开始强行煽情,改造回去之后还比较有意思哈哈。
反转后的世界就是你觉得女性独立的样子么?
竟然有点可看性,蒋诗萌宋木子,喜剧大赛搁这开会呢!要不原地开个下季呗,咱想看捏
常远新电影给我笑的不行,开心麻花演员阵容还是熟悉的配方,搞笑这块还是OK的。
我觉得虽然没有挖掘出深层次的男女不平等,但是前半部分男女互换社会描写的挺好的,有一种荒诞与滑稽,一眼就看出来与现实的不同
魏翔是独立的,未来也将成为独立的喜剧演员担当,大隐隐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