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有大量的有关性的笑点,比较典型的美国喜剧,有点像之前的美国派,不过美国派更暴露,这比美国派要稍微含蓄一点,可惜的是,没有戳中我的笑点,所以只给了三分,这个应该不怪电影,只是文化差异。
开头的杀人剧情,我觉得是全剧最搞笑的部分,女的在一堆东西中选择了香蕉,却没有选择枪或者刀,然后又选择了死路,最后最搞笑的是杀手刺向她的胸部的时候,居然是假的胸。
其实还不错不能叫好看只能说拍得太贱了什么都拿来开涮什么不可能都变成可能有几处相当搞笑比如那个wazaa(注意杀手的表情)还有表示恐惧时突然拉近的镜头直接杵到了脸了神父之间的互呕恶搞非常嫌疑犯(这可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再有四里模仿百万宝贝的那段实在是笑得我不行了有人说不好看估计是多数原著都没看过我觉得不推荐大家都去看不过如果自认对多数电影浏览的还不少的话可以一试看过不会多什么体会但至少可以轻松一个小时多点(如果你觉得还是浪费时间的话开个两倍速也没关系)不管五是好看还是不好看都会去看的
这是我看过的最经典的恶搞。
完全契合了我那根莫名其妙的BT神经。
很多人说无聊,其实里面对于种族歧视的嘲讽,热点影片、社会现象的解构都是很值得体会的,恶俗的台词有不少双关语,相信看过很多电影特别是恐怖片的人,每看到一个被篡改的面目全非的熟悉场景都会无奈地会心而笑。
大年初一,看点无厘头的吧…来自于2000年的问候,这个系列,没有什么理由,只是笑一笑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吧。
故事用当时很火的几部恐怖电影作为架构,惊声尖叫,怪物弗莱迪,这些让人想起来就害怕甚至都快要有心灵阴影的恐惧片,都被拆解开来…出乎意料的故事走向,让我们可以看出来自哪里的恐怖故事,却又没想到这样被调侃…离不开屎尿屁的各种夸张,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生理不适,所以适当的有一点心理准备…故事前后逻辑连不上,但是分开每一小段可以让人笑的停不下来…演员们信念感很强,让整个故事看起来一本正经却又无厘头十足…总得来说,看不了恐怖片,看不得恐怖片的,可以看这样的,祛魅了恐怖片的恐怖氛围,让恐怖片营造的氛围变得不再恐怖,没有了杀伤力,当初那几部恐怖片一定会觉得很无奈吧,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作品可以出现,也一定会有原因,其中某些梗更是对于二十多年后的如今,是不可以触碰的,当然啦,时代的进步与时代的不同,也算是一种值得感慨和思考的,个人评分8.0分,推荐指数四星。
大概是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看过《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那时明珠台译为《旧年暑假仲有鬼》。
情节模模糊糊地还记得,印象中那时看很恐怖很刺激。
今天无意找到这部《Scary movie》,以为是从前看过的《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想重温一下。
可是看的时候觉得很不对劲,一点也不恐怖刺激,情节乱七八糟,无厘头得很,片中的美国青年的生活也乱得可以。
后来在豆瓣搜索才知道这部影片不是我小时候看的那部,影片恶搞了很多其他的影片。
居然还拍了很多部。
真是无聊透顶了。
看第一遍的时候,每个镜头转折都让我震惊,梗密集且讽刺性极强。
看第二遍却免疫了,只觉得吵闹。
这部电影想传达的只有恶搞吗,不见得吧,还是恶搞的层面下潜藏着对事物的一些失望,通过营造搞笑去掩饰疯狂。
到底什么是正常世界,什么是不正常世界,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在哪里?
这部电影好像在告诉我们,对这个世界里的正常不用太认真,正常过头就会不正常,在那些离谱的事情里才是现实世界。
以发疯的精神状态看别人,才发现别人比自己更疯,有那种好装可怜的,以装可怜博得同情,还有那种说会爱上AI的,真搞笑,不就是因为ai不会对你发脾气,舔着你,供着你,还在那装什么神圣的爱神,恶心。
现实世界的疯子一点不比电影里的少,我也是其中一个,但好在我有自知之明,内心拥抱这种疯狂,不至于让疯狂毁掉自己,也不屑于得到他人的理解,冷眼看着这些人装疯卖傻,暗自鄙视。
“我想看看你里面有没有料。
”“那就翻到第55页。
”你接受辅导级画面吗?
媒体只想采访最无知的人。
“留长发,樱桃小嘴,俏屁股?
”“没错,就是她!
”“不,我说的是史蒂夫。
”既然杀了他,就顺便洗劫了吧。
你以为我们在演恐怖片吗?
丁丁这么小可以算残疾了。
“妈妈说我戴了警徽,你就得尊敬我。
”“妈妈也叫你别用吸尘器吸小弟弟!
”“您干哪行?
”“没什么,到处砍人。
”我就知道他有问题,因为他看起来太完美了。
当我清理房间时,别来烦我!
警方给了我们一些安全准则:1、待在灯光明亮的地方。
2、不要独自外出。
3、卫生纸由前往后擦。
4、不要相信别人,尤其是想帮你刮毛的人。
人有时会做些不光彩的事,有些人为了钱,有些人为了测试自己的极限。
这就是部电影,收音师在那,工作人员都在。
缺少性的满足,会导致变态行为。
看电视节目不会造就变态杀手,取消电视节目才会。
打劫超市的生存法则:1、动作要快。
2、别跌倒。
3、别回头看。
百度上看来的。
这位哥们真心NB,恶搞片被他当悬疑片看的1【阿呆是真傻,当阿呆进了女记者的车去互相了解时其实是和杀手帅哥了解阿呆来模仿他。
留意女记者的一句话,阿呆留着口水说自己忘记咽下去了,女记者说“我记住了”】2【辛迪第一次被**叫进办公室时,假阿呆说自己将大便拉在裤子上。
**要阿呆离开并去换条内裤。
借此假阿呆有了去浴室给那个JJ小的男人警告。
】3【在警察局2个警察耍阿呆的时候,说当你变成男人时你就懂了,然后阿呆便反整2个警察。
此举就证明此时的阿呆有智商是假阿呆】4【更重要的是当帕妃来到警局叫阿呆回家时,阿呆说我“正在扮演警察”,但阿呆第一次遇见记者的时候说自己是个特别警探。
假阿呆用常人的用语说漏了。
】5【辛迪从警察局出来,打了记者一拳,假阿呆很专业的出来用衣服盖住了辛迪的头并拉开了辛迪,又是正常人的表现。
】6【辛迪来到帕妃家,阿呆穿着警服给辛迪送冰袋,并提到那个杀人的事情。
之后一分钟不到,辛迪接到杀人狂的电话,妈妈去叫阿呆,阿呆却是穿着居家服,拖拉着吸尘器并内裤坚挺的出来。
表示此时家里有2个阿呆,一真一假。
】7【结尾部分阿呆拿着面包边吃便给警察资料,走前向辛迪道别,辛迪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感觉阿呆的发音与之前的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阿呆要吃着东西进来,就是因为吃着东西说话可以掩盖发音。
假阿呆关上门的眼神那个犀利啊。
】8【帕妃和格瑞是芭比和小雷杀的。
如果阿呆杀人狂,但毕竟血浓于水,所以不会去杀自己的姐姐。
其次为什么不会是假阿呆杀的呢?
答:在芭比与辛迪激情后,芭比说“你以为是我杀了帕妃和格瑞?
”此时辛迪以及警方都还不知道这两个人已经死的事情。
由此可以说明假阿呆没有杀帕妃和格瑞。
而芭比和小雷这两个SB杀人是毫无动机的。
正如他们说的他们没有真正的杀过人,因为格瑞是被电影院观众弄死的,帕妃是自己投入演技自残死的。
】总结:整部影片的凶手就是那个帅哥和记者。
目的就是辛迪等一行人抛尸大海的报复。
而辛迪最后的车祸,则要告诉观众一个道理:人在做,天在看。
其实还有更多剧情可以证明我所说的真假阿呆的观点,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大家现再可以抱着我给大家的思路再去看一遍,就会发现更多的真相。
久闻这部电影的声名,很多人都喜欢。
今天看了以后,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看武林外传。
需要背景知识啊。
呜呜
《惊声尖笑》系列的第一部,在我的观影史中,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恶搞惊悚片的电影。
它以《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为主线,恶搞了多部恐怖片,桥段新奇而好笑。
这样轻松的打着恐怖招牌的喜剧片,很快便成为了一种流行套路,之后该片也拍摄了多部的续集。
这部最搞得地方就是情节的颠覆,我甚至觉得它的情节要比《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还要好,尤其是结尾的设置。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结尾是几个人撞到的人并没有死而回来复仇,而《惊声尖笑》中,结尾揭示了杀手的真实面目:表面看起来是白痴其实是大帅哥的阿呆。
这种荒诞的恶搞与戏谑,让片子里一些色情擦边球都成为了介于恶心和幽默之间的重要元素——它们甚至会慢慢成为这类恶搞喜剧的核心。
三星半//真的是SCARY MOVIE 屎尿屁+无厘头//电影院那一段我太爱了 希望不文明观影者可以引以为戒 不然是会被砍死的
BD可以奉为恶搞经典了 哈哈哈哈哈笑点:看出惊声尖叫系列杀手 阿呆 黑客帝国朱儿逃跑不拿武器,选择死路,在喷水草地卖弄性感,被刺出硅胶胸老黑“暗”gay 在厕所gloryhole被dick入耳贯穿大脑杀手一直哈🌿警长拿出背部填充物gang塞……
恶搞尖叫,相当一般,烂。最后来搞了一手非常嫌疑犯,哈哈哈哈哈
怀着批判态度的恶搞还是很讨人喜欢的,也有太多低俗的屎尿屁让人恶心。对电影套路的吐槽、电影院集体捅人、和武侠风打斗最好玩
和同系列的的其他几部相比,这部真的没法看。一点都不恶搞。
密集玩梗,各种吐槽恐怖片手法和美丽国当下之怪现状,亮点之一是对比《尖叫1》加入了好几个黑人角色,只是时隔四年政治正确就已经迫在眉睫不得不面对了,试问美丽国当下影视作品没有黑人角色的能走几部,当政治正确成为道德绑架代表的是给思想自由戴上枷锁,当政治正确变为形式主义所丧失的不仅仅是政治正确的初衷,也同时孕育着深层次矛盾的积累
没看过惊声尖叫,好多恶搞看不出味, 不过有的地方还是值得一笑的~~
好像这个系列也就看过第一部,虽然很早以前看的,但是几个镜头真心印象深刻,就不打分了
对恐怖片本身的恶搞不够多,其他的所谓笑点我也无法get,没有边界,感觉为了搞笑什么都无所谓。丝毫没有逻辑的话,那么恶搞的意义是什么呢。
not so my type of movie w/ funny moments~
杀手和黑人一起抽大麻那段真牛逼,笑死了。
以前中午吃饭总喜欢看一小段,反正不用动脑
里面恶搞的我基本都看过。。。
以前看过,最近在某平台看了删减版了,删了不到10分钟吧,有点遗憾。说回来,这真的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了,极尽无厘头与反讽之能事,把一票恐怖片恶搞了一遍。之后再靠这个打响热度的,怕是要等到《林中小屋》了。不过这一些列故事要看得爽还有个前提就是看的恐怖片足够多,不然只会觉得莫名其妙
各种排泄物大乱炖的强行往烂片上拍却有着较好内核的,嗯,还是烂片。各种经典影视作品的梗虽然是恶搞但是配上那句“电视节目不会让人变态,没有电视节目才会让人变态”竟有了《头号玩家》般的情怀和致敬。影片似乎在用一大堆恶心得不行的桥段在示威,对,我是很恶心,但是要是没了我,这世道会更恶心。
经典恶搞片,先看过“惊声尖叫”系列前两部之后再看此片效果更佳。结尾的呆哥真帅。
太烂了。。。看了20分钟就没兴趣了。。。。奇葩的笑点。。。太低俗。。。
没人觉得Anna Faris长得有点像懒妮吗?
把那些恶心的屎尿屁去掉可以有五星的。不是我不理解美式幽默但是看到阿呆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口水横流女主播的鼻涕大特写实在不适合吃着零食观看!
看的第二片了,考虑到他是2000年的电影,其实是部不错的电影,恶搞片的开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