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但它却从人离去后开始爱开始。
宾克斯活着,但跟死了没什么区别。
这一点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检讨自己的人生,还好庆幸在这个年龄反省了一下,不是离去之后再遗憾。
影片的前半部分让我有快进的欲望,差点以为又是个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各种不同情况下元素阻碍”好莱坞电影。
但到电影的后半段我慢慢发现这部电影的深意,真爱没有那么容易,它要经历很多才会出现,误解、人性污点、时间的磨砺甚至生死两边。
但电影结局是好,现实可不这么客气,它真有可能让你去了就不再回来。
所以珍惜现在吧,我们都有哪一天,别有遗憾,或者说让遗憾少一点。
套用两句电影里的话“挺住宝贝!
”“只有为他人而活才是有意义的。
”
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一部鬼题材的电影会深深的打动了我,看过以后,到现在差不多一年过去了,一年中看过了N多部电影,欢笑和悲伤,激昂或感动,都没有让我忘记这部曾经让我眼睛湿润的鬼片,其实,根本没有鬼,那是一些人类最珍贵的情感的交汇,各种真爱交汇,爱人、母女、父子、朋友...特别是那个年轻的父亲说,帮他儿子找到心爱的玩具,看到这个玩具,儿子就像看到父亲一样...我们都是做了父亲的人了,感情如此真挚,让人感同身受,很难自禁,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更加珍惜现在,失去之后再去弥补是一种遗憾之美,那么为什么不从现在就把一切做到最好呢?
只是弯腰拾起一个玩具,只是提醒别人一个小事,只是帮别人送一件礼物,就能让一个人从抱憾一生到心有牵挂,这样的小事对一个人来说意义却有那么的大。
那些幽灵得到解脱的那一刻,男主灵魂也得到了升华,于是这件小事对他也有了重要意义。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自然不做作而又发人深省的片子,不多
总的来说片子不错。
本来以为会有点恐怖元素,原来一点也没有。
爱情轻喜剧又有了创新,和闹鬼结合得满好,很不错。
还顺手教育了我们一个道理:要乐于助人,不要太自私。
快到最后的部分导演还玩了我们一把,主角又死了一回!
那一瞬间我简直以为这是实验电影。
事实再次证明主角都是小强体质,并且提醒我们商业片最终都是要大团圆的。
主角成长之前那些刻薄的评论其实也满聪明,很有趣,大可以一笑。
看片名会以为是鬼片,其实只是部温馨喜剧。
牙医先生生活枯燥,没有生气,整日郁郁寡欢,有一天动了一个肠子手术,死了7分钟,于是看见鬼。
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未了心愿的孤魂野鬼,求着牙医先生帮忙,真是不堪烦扰,在一鬼魂弗兰克的威逼哄骗下,决定帮助他赶走前妻的未婚夫,故事平淡地发展下去,前妻与牙医互有好感,但是有误会,牙医一度抑郁,但是通过帮助鬼魂完成未了愿,重拾了生活的真谛,也与前妻有了新的发展。
此片有一总结:趁活着的时候多做一点事。
PS:台词有够话唠,没有一个俊男美女。
自从看过去年的艾美奖颁奖典礼之后,我就拜倒在Ricky Gervais,这个满口伦敦腔笑起来还很乡的矮胖子的石榴裤下。
那一句“look at that stupid face”,别人说出来平淡无奇,可是他就能化平淡为神奇,让我笑到喷饭。
于是我鸡冻滴下载了他的扬名之作,英国版的《office》第一季,结果,我却着实闷到了。
习惯了快节奏加华服美景加俊男美女的美剧,看这么一出场景简陋人物趣怪台词又有巨大文化差异的英剧,还真不习惯,我完全不能领会剧中台词里的微妙幽默感,Ricky Gervais的表演,看上去也有些太过夸张。
然而我并不气馁,我越挫越勇的下载了他的著名podcast《The Ricky Gervais Show》,可惜我的英语听力还只停留在能大概听懂内容的范围,离享受笑话还相去甚远。
于是,这位肥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走出了我的视线,但我一直没有忘记他。
随着我放假无事在电驴里搜罗各种过往电影的机会,竟然无意间发现了去年拍摄的这部电影,看到了海报里的这张胖脸,念及旧情,我还是下载了。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异常明智。
我几乎是从头笑到尾,Ricky Gervais再次展露出他无敌的幽默感。
这种电影正合我胃口:没有洒狗血的煽情镜头,没有催人泪下的企图,感情不过分渲染,都是点到为止,各种有烂情倾向的危险关头都以沉默或是幽默取代。
人物没有弱智化的角色,一切都成熟老到,水到渠成。
这是一部为他度身定做的电影,三等残废的身材,引得女主角对他钟情的幽默感……角色的设定、性格和说话的风格都无法被其他演员所代替。
里面很多地方我怀疑是他的即兴发挥,比如他说他不喜欢sting,说他的教养都体现在了他的歌词里(为了反对这个观点,我改了一首sting的歌名,来作为标题)。
这部片还有另外一个看点,那就是典型的纽约男鬼frank和他贯穿到底的对比。
一个夸夸其谈,一个少言寡语;一个衣着简朴,一个over dress的象宾馆服务生;一个一口伦敦腔,另一个是大舌头的美式英语。
两个男人的对手戏竟然毫不沉闷,除了演技,剧本的细腻更是重要。
Ricky Gervais的角色,正像女主角所说,“古怪而实际”,冷漠嘲讽的言语下,有一颗单纯而质朴的心,当然,最重要的,还要有大量的幽默感,这样才招人爱嘛。
瞧矮胖子那对水汪汪的大眼睛。
http://understrange.ycool.com/
基本就是《鬼语者》的电影版:牙医伯特伦在一场医疗事故后,发现自己能看到鬼魂,其中的一位用尽办法让他拆散在世的老婆的爱情,当然,不可免俗地,牙医在此过程中爱上了这个女人。
说实话,本片就是个很俗套的喜剧,角色年龄偏大、故事也编得一般——牙医为什么非要帮这一个,给出的理由实在勉强。
好在主角选了长相实在普通(甚至可以说难看),但内功非同一般的里奇•格威斯,这位靠《办公室》热起来的英国演员堪称本片的救星。
本来没啥笑点的场面经他那么愣头愣脑地一演,你就觉得又冷又逗——比如他去看病人家问问题一段,简直就是说相声么。
什么爱情、人性复苏的主题都不说也罢,倒是灵魂离去那一刻闪现的光芒拍得很美,曼哈顿的风景拍得很美,配乐很美。
温情也好,人鬼情未了也好,这部片子的亮点绝对是Ricky Gervais, 而Ricky Gervais的亮点,两个字:够贱。
完全无视其他角色,虽然女猪脚还是有几分姿色,但怎样都难抵Ricky这个从office走出来的超mean形象 - cock punk wank,虽然听起来觉得不爽,毕竟说的国人,不过这就是贱,就是风格,何况低俗玩笑哪个泡妞不开一下?
OK..说完,不错的电影,顶一下。
其实从一开始,p先生的自私、封闭、漠然、尖刻就已经预告了,这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只是不知道改变从什么地方开始。
有的时候,明知道事情是假的,但如果它触动了心中那不可承受之轻,假的也不再那么假了。
所以当p穿着牙医装,用他那刻意的微笑去自然而不自然的说着英国腔的牙医笑话时,我还是挺开心的。
在印度牙医终于成功的让他看到了爱因斯坦的那句话的时候,Only a life lived for others is worth living,我的内心也被触动了。
尽管我这个无神论者对里面所编出来的,小孩子都能戳破(也许不能?
)的天堂神话从刚开始就嗤之以鼻,却还是在路灯点亮的一刹那眼眶湿润了。
因为,HOPE。
对英国腔其实有一点点的迷恋,这和我重复的看《历史系男孩》如出一辙。
这个曾经尖酸刻薄的牙医佬如今开始微笑,我却一直在回味他的伦敦音。
和前两天评论过的不速之客相似,英国医生需要改变。
自私、刻薄、孤独、愤世嫉俗。
所以改变就来了。
难怪奥巴马领导会获胜,change,的确是很多人的需要。
带来改变机会的是一次医疗意外,因为经历了短暂的死亡,醒来后却具有了可以看到鬼魂的特异功能,麻烦接踵而来。
看到了很多带着未解心愿而在人间滞留的鬼魂,他们让我们感到了生命和感情的美好,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态度。
多余句废话,为什么美国人的眼睛里死亡后还会有这样的温情,鬼马小精灵、人鬼情未了,飞跃来生缘等很多,而我们的鬼片基本除了咒怨就是人间惨剧,这确实是两种对待生死的基本观点。
如果他们信仰的宗教让他们有这样健康和积极人生观的话,那我觉得还是比信仰受苦修行的佛教或者我们现在无数人心里没有信仰而变得寒冷在结果上要好。
活着,就要幸福;死了,感情不会终结,而且去天堂更幸福。
这个逻辑多么的应该正确。
扯远了。
电影不错,4颗星。
配乐非常好。
藉由幫助其他鬼,自己也改變了..翻版的出竅情人+花田少年..
boring!!!女主角的肌肉太发达了。
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性格偏执的人呢?
热维斯现在是不是不行了啊
不易获得的真爱!(第一次评论)第一次我给了三星,这次我第二次看,看到男主在给那些鬼魂还愿的时候就扛不住了,最后男主在说噩梦的时候又中标了一次。老美能把如此平淡的事拍得如此感人,牛B。
情节老套
男一男二都不讨喜
节奏很好,剧本很好,演员很好。不拖沓不造作。没多大期望。算是个小惊喜。
除了Ricky Gervais的演技之外就没什么看的了
一般一般。。。有点看不明所以
主演是不是该去当编剧?不过那就变成重口味了~
很奇特的故事……
so boring,一开始被众鬼跟踪还挺有意思,后面太俗套了。
Ricky演社恐也太压抑天性了吧。。完全不值得浪费时间
评分虚高 蛮无聊的
老桥段了
麻烦的人死了变成鬼也是一样麻烦呐。原来我们每次打喷嚏可能都是因为有个鬼跟我们擦身而过。美国公交车司机真牛逼,一部片子撞死两个人。喜欢电影最后那段,灯光亮起,鬼魂们满足了最后的愿望慢慢消失,活着的人微笑着留下眼泪。我们在死的时候多少都会有遗憾未完成的。
Oh Come'n Ricky! you can do better!
很好个创意但是没有写好,诶。人物还可以,就是故事设计一般般,能看出来演员已经极力富裕角色魅力了,但是。。。。。诶,可惜了
温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