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伯纳德行动

Die Fälscher,伪钞风暴(台),伪钞制造者,伪钞风云,伪术大师,造假币的人,The Counterfeiters

主演:卡尔·马克维斯,奥古斯特·迪赫,大卫·史崔梭德,Martin Brambach,Veit Stübner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奥地利语言:德语,俄语,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07

《伯纳德行动》剧照

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1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2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3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4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5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6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13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14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15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16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17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18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19伯纳德行动 剧照 NO.20

《伯纳德行动》剧情介绍

伯纳德行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30年代,二次大战如火如荼。而萨利(Karl Markovics卡尔•马克维斯 饰)凭借一手高超的伪造技巧春风得意,佳肴美女信手拈来,好不自在。但是他的好日子并为持续多久,很快他便因为遭罪被逮捕,随后投入毛特豪森集中营。 时德国纳粹图谋制造大量假币,以扰乱同盟国的经济。萨利的才能得到发掘,他成了这个秘密伪钞制造小组的头目,但良心却促使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本片根据阿道夫•博格(Adolf Burger)原著《魔鬼工厂》(The Devils Workshop),书中所述为作者亲身经历,影片荣获20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2007年德国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Devid Striesow)。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控制中心羽毛耳环皇上命我来选妃怪奇验尸官:病害疑云鬼同你有缘之阴尸路光晕4:航向黎明号情迷假期恋爱之瘾致我的星星第二季谢谢光临死里逃生血量子小小飞虎队阿斯达年代记无血无泪残酷青春白狐暗芝居第八季枪口之下最不情愿的转换富豪刑警Balance:UNLIMITED小机械师奔向爱情黑皮记事本外星邻居第一季拳脚之路鬼驱人设得兰谜案第七季掠骨者追踪

《伯纳德行动》长篇影评

 1 ) 真实的历史,深刻的反思

二战,人类历史上一段沉痛的时光,在最沉沦的黑暗里却最能彰显人性的光辉。

表现二战的片子不少,可惜大多都大同小异。

《伪钞制造者》无疑是其中极为出彩的一部,无论是情节架构还是演员对那种挣扎的完美诠释,也或许是因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才显得格外真实、动人。

当然,其出彩之处不止于此,作为德国人拍摄的电影,他如实的还原了历史,没有掩饰,只有坦然的正视与深刻的反思,这是非常难得的。

片子讲述了二战期间德军为了扰乱敌军金融市场同时为自己提供资金来源而大批量制作伪钞的事件,而故事的主人公萨利正是因为高超的制作伪钞的技术而被征用,也因此保住一命,甚至过上了相对集中营其他人优渥的生活,但被征用印钞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一旦战争结束,他们将被灭口。

然而在那样一个惨无人道的地方,所有人想到的只是 “多活一天赚一天”,他们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将对战争局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可是在自己的生命岌岌可危之时,他们无暇顾及他人。

萨利如此,其他人更是如此。

然而总有人例外,伯格自认维护真理,对伪钞的制造做出了种种破坏。

萨利不愿出卖同伴,处处掩护伯格,默许了他的行为。

事实上,伯格是盲目自大的。

他为了他所谓的正义而不顾同伴的生死,相比之下,萨利显得更为睿智。

他尽力保全双方,拖住了战争的进程,也保住了同伴的性命。

集中营的生活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没有尊严,没有自由,除了无边无尽的恐慌便只剩挥之不去的绝望。

这样的环境却没有磨灭萨利等人的人性,在这惨绝人寰的地方,萨利尽力救赎自己与他人,或许他是战前的罪犯,是战前利用可耻方式牟取自身利益的人,然而在集中营中,他是救赎者,是众人的希望。

倘若没有他与荷索的斡旋,或许这群人并不能支撑到战争结束。

他审时度势,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没有盲目的起义断送性命,也没有懦弱的任人欺压,他尽全力保住仅存的尊严。

而尊严,恰恰是战争期间最奢侈的事物。

萨利的怜悯之心并不仅限于同伴,在战争结束之时,他本能击毙荷索,却最终放过了他,对所有人的仁慈才是真正的悲悯者,对对手的宽容才真正彰显了萨利的大度。

影片的最后是萨利故意在赌场上输掉假钞,独自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沉思。

萨利作为战后幸存者或许真正体会到了生命、尊严和信仰,而在集中营所经历的,所看到的一切对他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或许,面对大海,他所能做的仅仅是反思吧。

影片没有多余的镜头,没有冗长的铺垫,一切都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反战的意义与自我民族的反思,是不可多得的好片。

 2 ) 哪有什么好人坏人,我只想做个活人。

什么是战争?

有人要死,有人要损失利益,这就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所有战争最大不同并不是范围广,而是它是法西斯试图征服世界的一个危险开始。

但这场战争又是和千千万万战争相似的:有些人想要别人去死,想要别人损失利益。

反犹太人的思维哪里都有,中世纪的欧洲人为了结束黑死病把犹太人定义为罪恶者被处死;二战前的英美法波大部分欧洲国家都不怎么待见犹太人。

至于苏联,从始至终统治者都保持对犹太人的不信任态度。

朋友听完这些话问我,这和你的标题又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反犹思潮的盛行让法西斯有了最初在欧洲站住脚的根基。

当欧洲犹太人、特别是社会地位较好的犹太人被大批量逮捕时,当地民众觉得这是为他们腾出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是个好事所以他们没什么反对的必要。

当这些犹太人转而被送去集中营进行无偿奴隶生产工作时德国军人和资本家们更不会反对了。

按照我的价值观,他们是坏人。

没有谁有权利无条件剥夺一个正常犹太人的性命。

可问题恰恰就在此。

和平时期的萨利是伪造证件货币的犯罪者,被判刑被释放开战之后又被逮捕的犹太人。

他是好人吗?

朋友说他犯罪了啊,当然不是。

犯罪者进入了集中营,发现纳粹已经把排犹升级成屠犹了,他如果不做点什么就只能和好的犹太人坏的犹太人一起成为死掉的犹太人。

那他选择了什么呢?

他选择用自己的一手好绘画手艺给士兵长官们画肖像画宣传画换取一份能生存下去的食物。

虽然他还是被当成畜生对待,但生活改善了,在奴隶里变成了白领奴隶。

纳粹管理集中营犯人的社会分层制度坏吗?

朋友和我一起看完片子告诉我,这只是激励制度的一个变种罢了,资本主义社会从来都是这样。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没什么好人坏人,大家天下乌鸦一般黑呢。

但当萨利卷入赫尔佐格的伪币制造计划里的时候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他要带领几十个同样有一技之长的犹太白领奴隶为纳粹提供战争资金、同时还可以让敌人们经济出点毛病。

做了这些事情,他们就有弹簧床干净的被褥与淋浴洗漱——完全看不出是被人奴役的状态。

萨利问了问自己,看了看别人,嗯,好像这么做也没什么,和平年代我也是犯罪,现在犯罪我能多活一天是一天,还能救一群狱友。

这是好人吗?

朋友说造点假币而已,英国人的本土经济信用早就崩溃了,全靠殖民地输血。

想来也是,那算半个好人吧!

给肺结核狱友求药治疗、庇护反抗份子的贸然之举,到最后纳粹军官主动找上门来告诉他其实他也只想活下去,纳粹要完蛋了,他要个伪造的护照溜之大吉。

看到这里,一切利益昭然若知。

人是自私的,活在纳粹思想下的德国人如此,活在自由民主当道的美利坚也是如此。

萨利并没有拒绝,他也明白在这个时候是他掌控了纳粹的处决权,谁也左右不了我。

可现在萨利选择了放他一马,为什么?

萨利对内心是尊重生命的。

刽子手杀人如麻,可他不配让萨利违背自己的操守。

从进入集中营的那天起,被玷污的道德和名誉,就已经让萨利在心里给纳粹判了死刑。

在对同胞被待价而沽随意处死的麻木后他达到了这层境界。

战火战火纷飞到最后,狱友悲愤诉苦,萨利何尝不是在矛盾与煎熬中痛苦的活着?

重获和平的他大摇大摆的走进赌场,肆意挥霍不真实的美钞,重获美女的青睐。

在他人眼里他重新找回了风流的公子范,却不知道他内心独白:哪有什么好人坏人,无非只想做个活人罢了。

 3 ) 《伪钞制造者F?lscher, Die》:谋生 偷生

影片有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个欣慰的结尾,不过不失的中间部分。

开场:豪华酒店、上乘制衣、赌场、香槟美女,主人公享受着伪钞打点的生活;结局:赌场,主人公把所有的伪钞换成筹码,乱押一气,输光所有的钱,净身出门走向海边;中段:伪钞的故事,主人公从谋生到偷生的经历。

制造伪钞、伪造证件是主人公萨利的谋生手段,在大战之前,这门手艺为他带来丰厚的收入,还有“伪钞大王”头衔。

后来萨利被柏林警局伪钞部逮捕,这次逮捕完全出于打击恶性经济犯罪的目的。

大战爆发,监狱变成集中营,萨利从经济罪犯变成犯有严重罪行的犹太佬,继续坐牢。

萨利的身份有点意思,他是一个俄裔德籍犹太人。

犹太人说明他蹲集中营不冤枉;俄裔德籍,会说俄语而不说,说明他跟共产主义祖国划清了界限,没有做革命分子的基因。

所以,后来在集中营,面对革命宣传,"现在我活着,我不可耻"的话并不意外。

复杂的背景让人物没有牵绊,没有归属感,自己为自己着想,用尽一切手段活、活好。

蹲监狱的时候,萨利机灵地展示自己的绘画技巧,当初赚大钱的手艺,现在能让他比别的犯人吃得好,挨打比别人少。

从便签纸画到油画布,从半个苹果到火腿面包,还是这门手艺帮助萨利在监狱里谋生。

真正重大的转变从萨利走进集中营开始。

危如累卵的第三帝国要大量伪造盟国货币,打击盟国经济,一帮来自不同集中营的印刷工、制版工组成了“伪钞课题小组”,而“伪钞大王”萨利当上了技术总监。

这一刻起,伪钞成了战场上的炮弹,萨利的手艺被插入战争序列。

面对纳粹的死亡威胁,萨利的妥协、合作不再是为了一餐一饭,对纳粹的忍就是对“人民”的罪,谋生变成了偷生。

被隔离起来的课题小组日以继夜的研发伪钞,一墙之隔,每天都有大批犹太人被送进毒气室。

有人知道妻儿的死讯,意图自杀;有人看清纳粹的目的,消极怠工,策动暴动,在狱友和凶残的纳粹之间,萨利是一面墙。

面对狱友,他安抚盲目的,鼓励绝望的,稳住愤怒和激进的,面对纳粹,他迎合,用工作进度和纳粹做交易,换取药品、保证狱友的安全。

萨利的努力是被动,效果可想而知。

课题小组始终没有形成一股合力,与纳粹进行真正意义的抵抗。

仅有的成果,是这种缺乏合力的无序,阻碍了研发的进程,无意间减少了伪钞对同盟国经济的破坏。

面对绝症,有积极疗法,也有保守疗法,积极疗法有速生速死的风险,保守疗法是循序渐进的期待,想必更多人愿意给自己留下期待。

在影片结尾,萨利在赌场上散尽所有的伪钞。

海滩上,女孩对萨利说,“那是很多钱啊”,萨利回答,“对啊,我们还可以造新的。

”手艺还是手艺,它还会是萨利谋生的手段,萨利把从集中营带出的伪钞扔进赌场,是因为那上面印满了偷生的印记,扔掉它,是扔掉偷生的过去。

战争、疾病如此残酷,人性如此脆弱,脆弱让人难分清谋生与偷生的区别,就在一瞬间,两者发生了转变。

不愿偷生的是英雄,做英雄太难。

从偷生后的小小安逸中醒悟过来,摆脱偷生命运也不容易,萨利做到了。

 4 ) 天才与革命家

一个是对原则的坚持,一个是对“艺术”的执着。

当然背景是在二战集中营里。

那些穿着条纹睡衣带着编号的囚犯,枪声,毒气房。

穿着衣服是"second hand"。。。

伯格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对于那些没有原则的人“这就是为什么纳粹会这样如火如荼”,而萨利“你到底是怕死,还是只是想证明你会制作伪钞”。

萨利,“囚犯也能成为朋友??

”“你永远不能背叛你的队友”,到底是因为一碗菜汤,还是一个馒头。

他也在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一些原则。

其实这些在平常看来都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是当前提是二战,是纳粹集中营,在每个人都只奢望多活一天,或者不被因为食物,医疗所有的短缺而被放入毒气房,变成从《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面的烟囱中飘出来的一股腐臭味。

在这个前提下,所谓的一点点坚持就变得尤为伟大了。

最终德国战败了,集中营被推翻,饱经沧桑与苦难的人们,听到留声机里放出的音乐而泪流满面。

也许这个时候也只有男人的眼泪才能表现出那种心情。

 5 ) 我能想到的彻底自甘堕落的方法。

说来很囧- -一年半后和JOJO再在一起看的电影,居然是反纳粹题材的。。。

其实我还是想念华纳的,无奈是在德基楼上的影城。

挺好看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好看,也许是身边坐了人的缘故。

自己一个人也出去看过电影,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喜剧片,却总是从心底里迸发出某种悲伤的小失落,孤独的小感觉。

事实上,承认虽然我和他已经不再相爱了,但是有个朋友陪着看电影也是件趣事。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不一定非要用一辈子的厮守来获得。

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不一定非要用爱情来证明。

我想是这样的。

不是爱情片,却有咖啡和午后红茶的味道。

夜晚的城市,我们走过了多少条街,与多少旧时的回忆擦肩而过。

我们有过去,有现在,却没有未来,这种绝望仿佛与生俱来。

纵然再多的拥抱和深吻,我却终是没能舔到他切开的牙龈。

同样的,无论压过多长的马路,他也没能把我推倒在酒店的床上。

我能想到的彻底自甘堕落的方法。

点只烟?

酩酊大醉后和旧情人ONS?

还是夜半飙车上山等日出?

买一大瓶广西特产的辣椒拌着豆腐吃?

虽然很不良家,但是或许能让我起死回生。

不管怎样的心情,他用8个钟头救了我的命,还是想说谢谢。

好也罢,坏也罢,让我的生命里重新又出现了一种东西,叫情绪。

 6 ) 《伪钞制造者》:绝境中的人性沉浮

人类发展史上,诸如种族灭绝这样的事情大致都源自少数人内心深深的仇恨和憎恶。

这些仇恨的来源最简单,源于无尽的私欲。

在某个人私欲未成形之前,可能只是生活中的某种无所谓的章节。

而当他拥有权利和时运时,一个人的命令会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

纳粹德国曾经占领大部分欧洲,曾经毫无顾忌的灭绝一个种族。

当邪恶帝国覆灭后,余下的德国人又如何正视自己的历史和这些罪恶呢?

当地球上恐龙主宰世界的时候,冰河期来临前的逃亡和努力是不是没有任何意义?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都会象一个人一样凭借本能去寻找出路。

这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正视自己。

诸如德国,经历的时代变迁造成的民族伤痛和尴尬让人难以正视。

从天堂进入地狱的心理落差,曾经至尊无上与被全世界唾弃形成的巨大反差,完全可以形成一种具备优势的事实——他们更有机会认真审视自己,直面一切。

反之,某个被人类文明宣扬的文化国度史上接二连三的投降过,到现在却还一直鼓捣所谓的自由。

德国电影近年来围绕民族之痛制作的影片堪称理性主义的经典。

这些影片将自己民族曾经的罪恶如此认真坦率的展示给世人,仅仅这种勇气就需要赞美肯定。

能够认真直面自己的过去,才能更好的振兴,这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总比抱着老祖宗的余韵止步不前,抑或厚颜到维护全世界要好。

所以说,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是全人类通用的真理,是人一生必须去面对的事实。

只是你面对某些错误时是什么态度?

《伪钞制造者》一如既往,通过独立个体的战争遭遇形成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影片通过纳粹集中营中所谓的专业人士制造伪钞参与二战时期德国经济战争的事实还原了战争的荒谬和无情,以及个体在绝境时刻的种种人性表现。

其中以罪犯主人公萨利、纳粹军官赫尔佐格和红色犯人阿道夫为典型代表。

这三人的种种行为颇为值得深思。

纳粹军官赫尔佐格是典型的投机者和物欲追求者。

对于赫尔佐格来说,适时的投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需求。

这个人对于权利有着游戏般的认识,作为纳粹军官的身份,是为了获取荣华富贵。

本质上讲,他获取权利是为了贪图物质。

很简单,纯种日耳曼血统和精于算计就完全可以成为一名有用的纳粹军人。

即使是违背伦理道德,即使成为刽子手,他自我认定的核心是投机的成功。

随着纳粹逐步消亡,他对萨利的态度也在变化。

在这个稍嫌滑稽的人物内心,其实他将自己归属为与萨利同类。

而事实上,有些无知的他只是这个国家的战争牺牲品。

在太平盛世,他可能是残酷的商业精英,可能利欲熏心的投机者,为了金钱和物质而活着。

萨利的搭档阿道夫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即使在绝境中同样会为信守信念而坚持,并为此不惜付出死亡的代价。

他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而这种反抗精神是必须被正面肯定的。

相对于精明的生存者萨利来说,阿道夫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代表,尤其是在死亡集中营的高度恐怖中度日。

假设,阿道夫这样的人不曾存在、不能存活,对于生存在惨绝人寰环境中的人必然会失去一种支撑。

可是对于阿道夫来说,盲目的坚守原则导致同伴们直接面对死亡的行为却又值得反思。

这种出于政治形成同伴的死亡,从某种意义上讲,盲目自大是他的真秉性。

人只有在这种自大中,才不会顾忌他人的性命。

为政治孤注一掷,貌似伟大,其实有待商榷。

影片围绕着萨利作文章。

他是战前的罪犯,与政治毫无关联,而且相互抵触对抗。

但他的确是一个鲜明的个体,一个被卷进人类战争的单纯人类。

他具备强烈的求生欲和人性智慧的本能。

他务实,相信走一步算一步,相信稳定可能生存的关键点,相信最终存活是集中营生活的第一准则。

这些想法,放在正常社会中,就是他赖以生计的生存法则,放之四海皆准。

萨利通过洞察力可以分辨体系中的种种漏洞,面对危险真的可以缩头乌龟,面对政见不同的质问可以不理不问,面对强势人群的讨好同样如此。

他聪明的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聪明的知道自己的目的所在。

在罪犯生涯中,他是牟取者,而在高度生存危机中,他是拯救者。

通过这种反差可以看到,他的同情心与生存法则同在。

如同商人辛德勒,他通过种种手段和计谋获取大家的平安。

令人伤感的是,这种力量却是在被纳粹军官羞辱后的自尊受创和目睹自己的保护对象被消灭后的内心恐惧而最终爆发的。

他与赫尔佐格的关系一直有些猫捉老鼠的味道,同类中人,相互利用而已。

他与阿道夫的矛盾是原则上的冲突,意识形态严重对立。

而萨利本人,属于人类中的生存精英,具备来自蛮荒的强者印象。

影片通过这个人物在集中营中的行为鲜明对比了政治的荒谬、战争的无稽以及民族的刺痛。

任凭你具备鲜明的政治倾向,最终的拯救者竟然是太平盛世时的一名罪犯,原来是大众的唾弃者。

更具讽刺意义的是,这个伟大的拯救者最终面对赫尔佐格的讨饶竟然放下了武器。

于是,战后用大量乱真的假钞刻意输钱的萨利最终面向大海无语。

也许那一刻,他感受了什么。

《伪钞制造者》的价值依然在于高度的反战和最自我的民族反思,导演斯黛芬卢佐维茨格所展示的影片世界深得人类生存体系的终极体现,这部电影可能为所有纯粹个体重现了被剥离政治后的人性全部。

罪犯萨利独坐海滩的时刻,他内心一定一片空荡,因为他自身也只是侥幸存活而已,因为他依旧是一个没有被承认的人。

其实最让人绝望的是,他已经从他的经历中获取了他凭借一己之力却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和悲凉,他的生存准则被彻底颠覆。

面对缺乏信仰的自己,他如同孤魂。

与其说他对世界绝望,不若说他对自己的民族绝望。

而这一切,完全是错误政治和荒谬战争所导致的。

 7 ) 卑微而高贵的生命

卑微的生命他一直在寻求尊重。

在每一个集中营,他都以自己独特的才能,赢得了舒适的生活。

甚至,享有某些“特权”。

然而,物质上的特殊对待,并不能改变精神上的凌辱。

高傲的雅利安党卫军们,在利用着他的才能的同时,仍然因他的犹太血统,肆无忌惮地对他百般凌辱。

这是一个民族的命运。

一个无法洗刷的欲加之罪。

正因是欲加之罪,所以无从洗刷。

尊重,作为一个“人”,所应得到的基本的尊重,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竟然成为了一种遥不可及甚至愚不可及的奢求。

所以,他就这样卑谦地存活着。

逆来顺受,一言不发,尽力地去做着那些他并不愿意,却只能赖之为生的事情。

别无选择。

每一个人,他的狱友,医生,看管他的党卫军,以及后来接见他的官员。

每一个人,都别无选择。

他们都只是庞大的国家机器下的一个蝼蚁。

看似贵贱分明,却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如同《他人的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看似有无数的选择,但实际,除了尊崇党的指令而苟且偷生外,其余任何的选择都指向死亡。

生命是如此的卑微,卑微到一个简单的命令便可使之终结。

======================================================高贵的生命原则与生命,究竟孰轻孰重?

一个永远得不出答案的问题。

我崇敬英勇赴义的烈士,崇敬他们的勇气。

然而质疑,他们是否值得。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活着,便有可能看到理想成真的一天。

但是如果死亡,虽然改变不了邪恶,却可组织它呢?

这样的死亡,值得吗?

我迷惑了。

如果这个问题更加复杂一点,一个人的原则,和一群人的生命,谁更重要?

是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的生命呈现出怎样的价值。

然而,谁有资格替别人选择?

如果一个人的原则,要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样值得吗?

在最后的一刻,这个卑微的人,这个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在做着令自己和他人而不齿的勾当的人,拯救了所有人的生命。

这个人,靠着自己的卑微所换取的些许“特权”,一直在拯救着所有人的生命。

这样的生命,不可谓不伟大。

=======================================================黑暗与光明导演终是不忍心让整部电影沉重到最后。

最终,仍是一个光明的结局。

他们的生命,等到了自由,等到了和平,甚至等到了平安奢华的生活。

然而,在希望之中,我却看到绝望。

他抱着同伴的尸体走出集中营,周遭已是满目苍夷,所见皆是呆滞的目光。

那些无辜遭受牢狱之灾的可怜人,他们的所有人格所有希望早被践踏得支离破碎。

如果人一定要有一种精神支撑才能活下去,那支持他们活下去的,只是对死亡的恐惧。

当这种恐惧瞬间消失,他们的精神便彻底坍塌。

过去的生活踪影全无,过去的家人杳无音信。

有多少人,在这片废墟之中,能看到未来的路?

还有多少人,甚至没有看到这一片废墟?

我不想去讨论战争对人类的伤害那样宏大的命题。

我只想说,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无论行为是怎样的卑微,也一定要保持精神的高贵。

否则,就像在黑屋关太久的人一样,看到光明反而失明了。

 8 ) 个体生命的集体价值

制造伪钞你就能活着,但同时你制造的伪钞将可能影响战争的进程,从而引起更多的人丧失生命。

该如何选择?

这是一个洛克自由主义与黑格尔国家集体主义的选择。

从牺牲精神来说,显然不制造伪钞是一个可以享受烈士荣誉的选择,也是普遍宣扬的共产主义精神。

电影中的克罗版印刷工显然持有此种思想。

而主人公萨利的选择确实耐人寻味,他选择了印刷,然而,他没有因为印刷工的破坏而告密,而且,一直关心着在一起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

显然,在自己力所能及或可控的范围内,他尽量关心集体价值。

对两者是非的判断,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无论从生命的价值,还是普世的救世价值,不同价值观的人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是非判断。

电影的结局,萨利重操旧业,以个人身份经营违法的伪钞勾当,把所有的道德批判甩在脑后。

不过我以为最理想的结局,应该是集中营赢弱不堪的犯人,对这帮同在集中营中,但生活相对优越,生命相对保障的伪钞制造者的屠杀。

那么一切就蒙上一层难以言尽的阴影。

展示人性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脆弱不堪,难以回首。

个体生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所有的选择都应该由个体生命做出,所谓的道德评价、高尚情操,往往在生命面前不堪一击。

当然,在社会环境的不同价值观博弈中,结果往往难以预言。

而社会集体意识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抉择。

如果,集体意识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操纵,结果必然是人类的悲剧。

 9 ) 即使在自己看来再崇高的事业,是否有权力用他人的生命来为之冒险?

一个制伪钞的天才,乐观的现实主义者,见证的纳粹对犹太人的侮辱和迫害。

苟且偷生与反抗牺牲,自利与利他,极端的现实拷问着主人公的道德,在痛苦两难的环境中作出选择。

即使在自己看来再崇高的事业,是否有权力用他人的生命来为之冒险?

即使对他人的选择再愤怒不齿,是否仍需要尊重?

电影引导我思考并解决了这些问题。

 10 ) 与苟且偷生无关

今年的熬死喀最佳外语片又给了德语片,去年《窃听风暴》,今年《伪钞制造者》,去年是东德的秘密特工,今年是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天才,都是发生在柏林的事,一样地压抑,一样地人性扭曲,一样都是无法抹去需要正视的历史。

活着还是为纳粹的战争服务?

故事很吸引人,造假钞的犹太天才,没有人性的纳粹,恐怖的集中营,面对生死的抉择,保护自己还是牺牲性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没有谁对谁错,与苟且偷生无关。

影片的节奏很快,音乐也很不错,剪辑的节奏很简洁很跳跃,大量镜头是手持拍摄的,没有架子,也没有升降机,没有丝瘫泥糠,摄影风格有点纪录片的感觉,画面的颗粒也很粗,应该不是偶的显示器的问题,这样显得很有历史感,也比较容易营造纳粹集中营的压抑气氛。

造假钞的天才萨利和反对给纳粹生产美元的布尔科尔吵架那段好像严重穿帮了,被布尔科尔推倒的床在下一个镜头中自己又恢复了原状。

纳粹的集中营很容易让人想起南京大屠杀,有关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经典电影不少,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还没有,希望《黄石的孩子》和《南京 南京》能够向《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还有这部《伪钞制造者》看齐,真实细腻感人也不失深刻。

《伯纳德行动》短评

好残酷,该怎样活下去。

8分钟前
  • 大智若鱼
  • 推荐

任何一個國家的鈔票如果能夠被模仿到以假亂真還能成為該國的鈔票嗎!這樣的出發點未免太過天真,電影重點反而以傳統的德國殘害猶太人為主軸,偽鈔製造只是外衣,情節上並無特殊過人之處。

11分钟前
  • 月窺人
  • 较差

钞票背后的二战

14分钟前
  • 推荐

又是二战,又是纳粹,又是集中营,又是犹太人,又是救世主……但直撞人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17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还行

三星半。除了男猪脚,其他人的性格塑造都太片面了。

21分钟前
  • 猱困困
  • 还行

从以往不同的角度去看纳粹,什么人叫伟大,什么叫卑琐,或许真没有答案。(到前几天,才知道,这是纪德的小说改编而来的。)

26分钟前
  • 尹智龙
  • 还行

时隔十年又看了一遍,感觉摄影令人非常不适。各种手持摄像的晃动,超特写,近焦距,还有突然变焦给特写,真的看得人恶心。至于剧本,除了那个叫博格的其他人有抵抗么?主角等人能活下来只是运气好。除了流水账,我看不出这片子表现了什么勇气。

27分钟前
  • grqx
  • 较差

另类集中营片

29分钟前
  • 铁皮骑士
  • 推荐

看的时候精神不好,有点昏昏欲睡,精神好了再看一遍。

33分钟前
  • 小有™
  • 还行

奥斯卡片子看来真的不适合我。全片铺直叙没有任何高潮。开始在一个轮船上赌博。没多久切到二战的战场上,然后男主人公被抓到集中营,在这里开始做伪钞。后来集中营的人崛起,控制了监狱,又开始反击,就这么个故事,前后都没死几个人。看的索然无味,战斗的刺激和残酷丝毫没展现出来。

38分钟前
  • 毛罗大人
  • 较差

我会像那个共产党一样…

40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沉稳飞扬,镜头没什么大特色,但是从容不迫

45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主角的表演不错,虽然一直是张死人脸,把压抑和热情都渲染得很充分。可惜整部片子结构平平,还有些脸谱化

50分钟前
  • 飘叶随风
  • 还行

这里几乎看还到残酷,但残酷却就在眼前.

53分钟前
  • 傲慢与偏见
  • 力荐

这个世界上心地善良的很多很多人

55分钟前
  • 小米子
  • 推荐

又是一部反映二战集中营生活题材的作品 角度不同眼界自然不同 但在相似题材的电影中远不算最为出色的

60分钟前
  • Bill
  • 推荐

人生的价值

1小时前
  • 风月四
  • 推荐

战争与生存。

1小时前
  • Bengo
  • 推荐

你是传记呢,还是叙史呢,还是言情呢,还是肥皂呐

1小时前
  • 失眠麦
  • 较差

又是种两难的境地

1小时前
  • celalia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