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科幻作品往往能给人带来多层面的思考和解读,而不仅是针对某一特定角度的演绎,实际上,所有传世的艺术作品都具有此特性。
在我看来,“深空失忆(Pandorum)”就是这样一部异常出色的电影。
除了是小成本制作,视觉效果可能为人诟病外,这应该是一部被纳入cult片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剧本其实很严谨,前后之间有很多互相呼应的细节,但由于很多背景内容都是一带而过,容易错过,从而导致对电影理解不足;再加上某些版本的中文字幕很操蛋,所以很有必要首先介绍一下电影情节,我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介绍。
时间点一:2053年,地球人口已接近崩溃,资源争夺战迫在眉睫。
这时,发现了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Tanis星球,地球发出无人探测器进行实地探测。
时间点二:约2150年,主角7岁左右,无人探测器发回的信号进行全球直播,Tanis星球上有高级生物,适合人类居住,直播画面令主角印象深刻,充满幻想。
时间点三:2174年,主角30岁左右,作为飞船技师登上Elysium号飞船,该飞船满载了6万精心挑选的具备较高生殖活力的人类及其他地球生物物种启程飞往Tanis行星移民。
由于这一飞行将持续123年,因此飞船上的绝大部分人将进入冬眠仓,只留一组技师驾驶飞船。
所有技师分为若干组,每组3人,根据计划,在每组技师操作飞船一段时间后(十年?
),即进入冬眠仓,同时唤醒换下一组技师来操作。
时间点四:21**年,地球发动全面资源争夺战,有可能是由于全面核战争爆发,地球最终被完全摧毁。
此时Elysium号飞船的当值技师是年轻的Gallo所在的小组,地球毁灭前向Elysium号发送了最后的消息,告诉他们飞船上的人是全部剩余的人类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当值技师们不知所措,面对3个仅存的活人和6万冬眠的人类,Gallo彻底精神崩溃。
他杀死了其他2个技师后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
他随意唤醒了一些人,并猎杀他们以及让他们相互猎杀,并以此取乐,甚至(有可能在幻觉中)一次性将5000个冬眠仓弹射到太空中。
在这样玩了十几年后,他终于感到腻味了,于是启动了随机唤醒程序,锁闭了驾驶仓,自己则进入了一个名叫Payton的人的冬眠仓睡觉去了。
最先被唤醒的一批人有不少并没有被杀死,而是藏匿于飞船中,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小型封闭的人类社会。
时间点五:2297年,飞船如期飞到Tanis行星,由于无人驾驶,飞船落到了海底。
而那个小型人类社会则已经繁衍了几代人了。
有可能是由于冬眠需要而注射的生物试剂的副作用,这一特殊人类在繁衍过程中逐渐变异,他们变得白皙、眼睛变大,身手更加敏捷,变得嗜血,语言能力退化。
他们主要以猎食新唤醒的人类为食,当然,自己同类的尸体也不会放过。
但在此过程中,可能始终有少数人在变异人的追杀中存活了下来,并将真相流传了下来。
时间点六:约3080年,某黑人被唤醒,他从其他幸存者那里听到了关于飞船历史的传说,并将这些刻在他居住的密室墙上。
他一直在密室躲藏着,可能也以杀死其他人类为食。
时间点七:飞船降落800年后,3097年早些时候,最早被唤醒的应该是某波霸女,然后是某东方农民,他们分别在躲避变异人猎食的过程中锻炼出一身好功夫。
其中波霸女是生物小组成员,负责保持地球生物物种延续。
时间点八:3097年,即影片中情节的现在时,最后被唤醒的是主角Bower和“上帝”Gallo,由于刚被唤醒时的失忆和幻觉症状(即Pandorum),Bower(以下简称主角)以为Gallo(以下简称BOSS)就是自己的上司Payton,而BOSS自己也这样以为。
由于飞船能源即将被用尽,主角被派去寻找驾驶仓重新启动备用能源,接下来的过程和RPG游戏差不多了,即在不断遭受异人追杀的过程中,先后加入东方农民、波霸女和黑人,具体无非是不打不相识的情节,就不罗嗦了。
在这一过程中,主角得知BOSS的作为,并回想起自己的上司Payton其实不是BOSS那个长相。
于是在重新启动能源成功后,主角和波霸女来到驾驶仓与BOSS进行最终对决,由于被BOSS刺激,再次出现幻觉症状的主角将船体当作变异人进行射击,但正是这一行动改变了战局——反弹的碎片将驾驶仓的玻璃击碎,海水涌入飞船。
主角和波霸女跑进冬眠仓,并启动了弹射程序。
飞船内剩余的所有1213人全部被弹射出海面,他们承担了人类延续的新希望,这一年被定义为Tanis元年。
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故事是cult片呢?
它能够做哪些解读呢?
首先,在背景设置上,站在科幻角度,这部电影的宏大取材和其魄力是远超一般科幻作品的。
一般科幻作品无外乎是讨论人与机器人、人与外星生物、人与未来,而“深空失忆(Pandorum)”的背景则设定为地球彻底毁灭,人类即将灭绝,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其文明延续的希望只有1213人。
这个设定绝对是够悲观,够冷酷。
虽然电影最后的结局看似光明,但实际上,人类引以为傲的全部文明已经被彻底摧毁,这1213人要从原始社会干起,还不谈他们将要面对的群体冬眠幻觉症状和不可知的外星生物,他们能够成功延续“人”这个种群么?
这个话题要探讨下去可就深了,再写下去就是另一部人类史了。
第二,飞船内的生态其实是地球生态的类比,即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封闭空间内,人类自由发展的最终结局就是人吃人,最终文明彻底毁灭,其实处理成变异人我认为还是为了恐怖的效果和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其实我觉得直接处理成人类自相残杀也是符合逻辑的。
在飞船里,资源是极其有限的,为了生存,不是你死就是我忘,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争夺有限资源最理想的人类社会模型就是非洲的小型部落,部落中一部分人负责猎杀其他部落成员,一部分人负责保护自己部落成员,另一部分人负责养育下一代人,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地球看似很大,还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但如果任由人口无限增长,资源任意消耗,最终突破资源消耗与资源产生的平衡临界点后,毫无疑问,也会进入和飞船生态一样的“人吃人”阶段,虽然不一定以真的吃人的形式表现,但战争其实对于资源战来说甚至比吃人还可恶,至少被吃的人进入了食物链,其剩余能量被充分利用了,而战争则完全是加速消耗资源——影片中地球上虽然有240亿人口,却在短短几年的战争中就被全部消灭了,而飞船上的原始人吃人生态却延续了800多年。
如何让地球生态良性发展?
人类这个物种究竟能不能够永久地延续?
如果人性无法被改造,那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这个话题又可以被无尽地探讨下去了,计划生育or飞出地球,这是一个问题。
第三,人性层面上,当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再也没有任何羁绊,没有法律,没有制裁,也没有人来评判你,而你面对6万睡眠中一无所知的同类则拥有生杀予夺的最高权利,你会想什么?
你会做什么?
你内心深处那些被压抑的龌龊的小想法会不会拿出来实践一下?
人性到底是由善主导,还是由恶主导?
亦或是象片中表现的那样,恶产生于无限制的权利,而善产生于个人面对生存压力而不得不相互妥协的现实。
这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哲学话题,古往今来已有太多争议,这部电影的观点大家仁者见仁吧。
第四,关于进化论,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则认为生物有根据环境主动进化的本能,并通过一些实验统计数据证明在环境改变时,生物的下一代里,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的可能性总是要高于其他的变异可能性。
当然这一现象目前还没有被进行科学的解释,毕竟,这一现象如果被证明是科学和普遍的,那无疑要在人类社会里引起巨大的震荡。
影片里通过800年时间里,人类经过过40代人的变异,几乎完全变成另一种生物,虽然说影片提到了生物试剂的感染,但生物试剂只有第一代人被注射,其后的40代人都是自然繁衍的。
因此只有二种可能,一是这一变异过程与生物试剂无关,而是人类主动适应环境的进化表现;二是这一变异是生物试剂导致的,那么这样会导致一个很悲观的结局,即最后1213人的后代都会是变异人,人类将全面退化为动物。
无论哪种解读,都是令人浮想联翩的,我个人倾向于前一种解读,因为片中最后在发动机仓里大量变异人窝在一起的场景里,似乎有处于不同变异阶段的人形出现。
电影想探讨的内容很多,但能够表现的东西又很有限,因此很多东西是需要观众自己思考的。
这部片子是一部优秀的终极硬科幻作品,由于其内容之深度和广度超过一般大众关注的范畴,《2012》在这部片子面前完全成了软科幻作品了。
唯一的遗憾是一流的故事配上了二流的制作,注定了这部电影只能成为小众电影,不过,可以寓言的是,10年甚至20年后,这部电影的地位会获得它应有的地位,上升为cult级影片,正如当年的《异次元骇客/The Thirteenth Floor》。
其具备成为cult片的潜质还包括很多隐匿的细节,每个细节后面都能挖掘出更多的文章,为影迷所津津乐道。
例如冬眠仓上的名字,1213这个数字本身,刻在手臂上的编号,黑人密室墙上的画等等,都有待尽一步被发掘。
在影片最后,男主角一行到了他一直想去找女朋友(因为没法确定是否结婚了)的飞行员家属舱时,在这里他回忆起他是因为被女朋友甩了才应征上船的之后有一段台词: 男主角:我想起来了 女主角:什么?
男主角:佩顿的妻子玛丽安 男主角:我想起来了这时候男主角走到了一个睡眠舱,并给了舱门一个特写画面,门上面写着:M.PAYTON(佩顿) 注意,门上并没写佩顿妻子的全名,所以这时,男主角的记忆应该回复的差不多了,他想起来假佩顿的相貌并不是他认识的那个佩顿,然后又从那个怪老头讲的故事,推论了出假佩顿的身份
前面的部分一直暗了吧唧的,就男主跟上级两个人,节奏还慢得很。
要不是女主的身材吸引我看下去,我差点把电脑关了,好在是坚持下去了,后面渐入佳境。
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
世界人口:36亿2009年,发射开普勒望远镜,寻找类似地球的星球。
世界人口:67.6亿2153年,P-17太空探测器,降落在坦尼斯星球。
世界人口:243.4亿,食物和水经常短缺2174年,地球的有限资源接近耗尽的临界点,发射极乐号太空船,飞船载满6万名精心挑选的的人类及地球的基因库前往坦尼斯星球移民。
3097年,极乐号飞船远行923年后,坦尼斯元年。
人口1213人。
电影提到了一个名词:Pandorum,在这里其实是指深空飞行生物副作用的一种,称作深眠后遗症,指太空船员在深度睡眠后醒来失忆的并发症,进而演化成妄想并导致疯狂。
男主Bower和上尉Paython相继从昏暗飞船的休眠舱醒来,两人也都因深眠后遗症暂时失去了记忆。
两人因生存的本性,想要重启飞船。
上尉远程指导,男主走上了探索的道路。
接下来Bower受到了变异人的追杀,并且遇到了亚裔农民与女主大来来。
随后一行三人遇到了一个黑人老头,了解到了飞船上的真相。
原来极乐号太空船驶离地球后,地球便发生了对于资源的争夺战,地球完全毁灭。
当时在飞船当值的三位飞行员,面对幽闭的太空与突如其来的噩耗,精神崩溃,相互厮杀。
只剩下年轻飞行员Gallo活了下来,他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随机唤醒一些船员,让他们互相残杀,以此取乐,最后他随机进入一个休眠仓继续休眠下去了。
而被唤醒的人类,由于起飞时注射的进化剂的影响,在900年的时间发生了变异,形成了一个新的种群,变异人。
Bower的记忆渐渐地恢复,原来Paython上尉并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上尉。
男主在重启飞船后回到了驾驶舱。
此时在驾驶舱的上尉救了一个年轻人,二人一番争斗之后,年轻人将冷静剂注入了上尉的体内。
年轻人与上尉的身影开始重合,上尉的记忆恢复了,他就是当年飞船当值的那个年轻人Gallo。
在最后男主与Gallo的战斗中,出现幻觉的男主将船体当做变异人进行了射击,船体玻璃碎裂,海水涌入了船舱,原来飞船900年前就已到达坦尼斯星球,并且沉入了坦尼斯的海底。
男主与女主躲进了休眠仓,启动了弹射程序,到达了海面,飞船也自行启动了应急程序,将飞船仅剩的1213人弹射而出。
这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为坦尼斯元年。
看完这部影片推翻了我之前的想法,我看到了异形的身影,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种优秀的太空惊悚科幻电影了,整个背景与故事,充满了毁灭与幽闭,悲观又冷酷,但好在最后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这个世界里曾经有一个悲剧,好像是叫做伊甸计划。
当年的一次太空远行,因为太空幽闭而精神崩溃的船长发疯了,将几千人发射到太空里去。
希望电影来个前传,感觉这也能拍成一个好故事。
PS. 1.31.06 穿帮了,喷到男主脸上的血没有了 坦尼斯星球也是一个蓝色星球
科幻片的设定不是你找BUG的理由1 电影就是一个小格局。
设定三人机师为一组,肩负重任。
其他组休眠轮转。
事实上你可以说这样设定除了可以节约物资外没有其他必要。
三人甚至很难保证同时航行和检修工作。
检修小组至少都得几个人。
而且两年中的健康医疗问题等等,三人有个头疼脑热或者突发事件,看起来实在是不够用。
但是电影就是这么设定的。
从而引发了更大的问题。
2 异型中人工智能系统MOTHER强悍无比,多次救人与水火之中。
深空中人类造出了可以容纳六万人口和数不清物种的宇宙飞船,飞行数千年的动力,即使掉入深海中多年内部毫无察觉的科技,已经超越了异形中设定的科技水准。
然而这么大的东西就靠三个人一班开着。
没有制约的自由是疯狂的,所以人工智能系统如果存在于本片设定中,将大大削弱人类的疯狂属性。
3. 弹射睡眠舱的设定。
在各类科幻片种,弹射睡眠舱这种设定绝对是需要几道权利共同拍案才能交付AI执行的危险或者由AI在危险时刻自行判断的如图电影结局,岂能随便给你射着玩4. 没有军方人员。
这不可想像,实际又是这么设定的。
只有防暴枪。
5.而就是防暴枪。
居然能走火打碎船体。
这个就不计较了。
总结:在这样一艘六万人的巨大堡垒里。
如果没有安排数十人的主控驾驶团队,没有一个独立管理政治素质过硬的军事战斗组织常年醒着,没有AI的手动档驾驶和判断,是对不起这么大一艘船的。
如果都有了,还有这电影给你看?
就你小子聪明???
非常棒的一部片子,可惜总有些看不懂装懂的SB乱给恶评,让这部片子的分数变得这么低。
总之,如果你不爱看书不爱思考只爱好言情剧偶像剧诸如此类东西的话,那么你可以毫不犹豫的把它Ps掉了,反正看了也是白看,省得又连累这部片子得到一堆恶评。
打分的时候我给了4星,比较保守,但实际上我事很喜欢这个电影的,虽然全是堆砌的商业元素,飞船+猛男+大波妹+嗜血怪物 看似没什么新意,但在那种比较成功的气氛塑造和新概念的宇宙逃亡环境下绝对给观看者带来不一般的心理刺激,我看到中间的时候特别伤感,呵呵,因为故事发展的过程中观众也不知道这个飞船到底怎么了,一直在解谜(这个解迷过程安排是个极大的亮点),中间我也在脑子里帮助主角推测这个飞船事怎么了,我一度以为这个飞船已经迷失了航向,以为这些人永远着陆不了,他们只能活一天是一天,当时突然觉得这些人事特别可悲....出发就代表了要死亡,里面的人物不多,而且每个人都像是这个的世界面临毁灭时一种反应的片段、缩影,这些片段拼凑出的景象就十分绝望,感觉人类在毁灭面前原来那么可怕,求生的欲望可以让人堕入地域,成为恶魔。
其中有一段解释什么叫做深空失忆,貌似那个音译叫潘朵姆,意思是因为长时间在一个空间中行进,让人产生了一种自我迷失的状态,直白说就是憋疯了,这导致在电影虚构的历史中的一次事故,一个船员因为深空失忆把飞船上5万名正在休眠仓中的沉睡的人(也有醒来的)弹射出飞船,5万名休眠的人就这样装在”棺材“里在无边际的太空中等待死神的降临,因为我不剧透了所以只解释这么一个名词的概念(注释:开始我误解了,以为这个飞船是地球唯一派出的一艘飞船,其实应该不是的,根据潘朵姆事件,可以判断其实人类一直在派出殖民飞船向地球外的星球进行殖民)。
总结就是这个电影的亮点不是在它的题材,而是在对人类绝境中的反应和解谜过程的塑造。
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你有没有过这样一个梦境?
当你从深睡中醒过来,周围遍布了一层又一层的管线。
舷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你看不到水蓝色的地球,也看不到鲜红炙热的太阳。
你的眼中尽是奇形怪状的恒星,他们丝毫没有生命的印记。
终于,你意识到自己身处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内,旁边安静的不剩下一点点声音。
没有此刻的坐标,没有经纬的参照,也没有其他人类的存在,飞船正漫无目的的驶向未知的宇宙。
如此,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是生存吗?
大约距今150年后,地球人口膨胀至极限,数量超过240亿人。
食物和水资源已经极度匮乏。
地球被开采过度,气候恶劣到无以复加,动植物开始迅速消亡。
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公元2174年,代表着人类最后希望的超级宇宙飞船,“极乐世界”号剑拔弩张的向一个名为坦尼斯的类地星球正式开拔。
在飞船行驶途中,三位掌舰人收到了一则让人崩溃的消息:因为资源抢夺,地球发生了涵盖全球范围的核战争。
我们的地球陨灭了,人类最后的火种就是在飞船上的这6万人。
祝你们好运。
而此刻知道这则消息的人,只有他们三个。
其余乘客均在冷冻仓中深眠不醒......飞船再次行驶了很多年后,工程师鲍尔被唤醒。
他很快意识到“极乐世界”号的反应堆出现了致命故障,如果不及时修复,飞船会在不久之后彻底分崩离析。
鲍尔开始了横跨太空梭找寻反应堆的工作,他此刻还不得知,在飞船的深处已经有一群嗜血多年的怪物正等着他投怀送抱。
他们不但嗜血狂暴,面目丑陋,并且体魄坚实,速度敏捷。
如同来自地狱的使徒一般轻易收割残存人类的性命,并以此为食。
鲍尔绞尽脑汁也想不通为什么在飞船没有任何损坏的情况下受到了这些不明生物的袭击。
三位舰长也不知所踪,他甚至不知道现在的飞船是否还航行在预定的轨道上。
这一切的谜底,包括人类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鲍尔一个人身上。
生存下去对鲍尔来说已经不再是生物本能,而是一个文明所有的存在意义。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是7.2分,我认为这个分确实给低了。
《深空失忆》作为一部现在还算比较冷门的小众科幻电影,它的剧本堪称一流制作。
从人性的毁灭到文明的存在,从物种的意义到巨大的脑洞,基本上都可以自圆其说。
比之《2001太空漫游》和《星际穿越》这样的经典科幻电影,导演选择的表达方式更加容易让观众接受。
就好比一首伟大的交响曲,第一遍虽然听不懂,但是你绝对可以听出来,高潮是精彩的,之后才能慢慢体会其中的美妙滋味。
那滋味关于文明,关于物种,关于存在。
说到科幻,就不能不提这两年炙手可热的科幻作品《三体》。
基本上可以说,作者刘慈欣仅凭一人之力将中国的科幻小说一下提高到了世界级水平,大刘本人也因此荣获了2015年的科幻作品最高奖项:雨果奖。
我是在最近才补完了这部作品,除了惊叹于大刘广袤无垠的脑洞和对未知宇宙规则的猜想外,我更加佩服他对文明存在意义的解读。
大刘用了洋洋洒洒近100万字,只为阐述清楚一个词,生存。
在三体文明战胜地球文明时,大刘借三体人的口吻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生存在宇宙中,本身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你们有了这样一种幻想,认为生存是唾手可得的,这就是你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人类败亡。
我们被三体文明囚禁在地球一个角落,我们相互残杀,互以为食。
这手法像极了曾经我们虐杀动物的方式,茹毛饮血,不曾心疼。
我们是上帝的宠儿,何其幸运的统治着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存在与消亡。
而实际上,我们只是广袤宇宙中最渺小而普通的存在,我们活下来,不是因为我们独一无二,只是因为自然的恩宠,仅此而已。
所以活下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们不得不低头弯腰,不得不伪装的面目全非,甚至不得不侵吞同类。
鲁迅说翻开人类的历史,到处都是吃人的痕迹,这一点不假。
因为生存并不只是对于一个文明才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个体来说,生存下去更加是一等一的大事。
无论多么艰难,无论前路多么渺茫,老祖宗都告诉我们,好死不如赖活着,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在上万物种中脱颖而出,在上百人种分支中获得最后的生存权利,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一个文明超乎想象的韧性。
举个俗气的例子,在《中国有嘻哈》里,有一个参赛选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入骨髓,他就是黑历史多到吓人的gai爷。
他从中学开始就混社会捅刀子进号子。
后来唱嘻哈,欠人钱被群殴。
为了跟着红花会吃肉喝汤,掏心掏肺的被人灌酒灌到吐,他曾经是嘻哈圈子里最卑微的笑话。
他的生命就像野火烧不尽的草芥,遇到强者就认怂,遇到弱者就毫不犹豫的将其击溃。
最终,他站上了冠军的位置,那一刻我看到的是生命顽强的胜利。
人,是应该为了活着保持一个生物最基本的欲望和天赋。
就像《三体》里很有名的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看更多精彩影评,请移步公众号:毛咕咕的维度
莫名其妙宇航员就醒了,莫名其妙怪物就出现了,莫名其妙地球就毁灭了,莫名其妙人就疯了,莫名其妙人类就陷入绝死危机了,莫名其妙就弹射了,莫名其妙就又进入新纪元了!
很好的idea.想起太空堡垒。
可惜这是一个适合拍长篇电视剧集的构思,拍电影就太可惜了,有些仓促。
豆瓣上能说清楚剧情到底怎么回事情的不多。
这也是唯一一部自己有冲动想重新Post正确的剧情说明的片子:片子让人有冲动,想搞清楚what happen?!关于人类毁灭与重生的主题,也是人们永恒的思考主题。
我喜欢这个深空殖民的背景,发挥想象,会发生什么,基本上,人是人的掘墓者。
这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虽然场面并不算宏大,情节也并不算多么曲折和吸引人,但这却是我看过的美国科幻片中最有深度的一部:深透着对人类的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一方面,这是一部很切合实际的对未来畅想的片子。
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和科技的发展速度,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的增长将远远超过线性增长。
地球上有限的资源还能维持多久,可能几十年,上百年,但不会太长。
人类要么开发出新的能源,高效地利用新能源,要么去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存空间。
美国和欧洲已经开始盘算着类似的计划。
一个没有天敌的物种要么过渡繁殖,在有限的空间内最终走向灭亡;要么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直到遇到“天敌”,也就是比自己更高级的生物。
另一方面,影片不仅是对未来科技以及人类发展方面的想象,更是对一个社会形成,对人性的形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当地球上传来最后的信号,告诉飞船上的人,核战争爆发,飞船上的人已经是仅存的人类的时候。
一个曾经存在的文明体系连同这个体系中存在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以及法律规定都随之湮灭。
而面对其余沉睡着的几千人,处于苏醒状态的三个驾驶员可以彻底摆脱原有的思想和行为的束缚,重新定义整个社会的规则,标准。
于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形成了,人类开始了向一个全新的方向进化。
这个简单的团体,看似扭曲的过程也许在引导人们去思考任何一个社会形成的过程。
一种失去一切制约,一切束缚的假设,真正引导人们去探究什么才是人们心底最真实的需求,什么才是道德准标准,和行为准则形成的基础。
人是不是可以杀死自己的同类,甚至捕食同类,是竞争占主导还是协作占主导,社会组织的形式,个体优劣的评判标准,性以及婚姻的形式……等等等等。
当一个人获得绝对的自由时,如何去思维,如何去行为。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所认同的思想,是真的认同还是仅仅保持并沿袭一种习惯。
剧情没看明白,老了
幽闭太空船科幻恐怖片,节奏氛围都不错,结局有点意思。此类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太空船内部一定要修建的有生活情调环境温暖舒适,对着冷冰冰的机械几百年不疯才怪
垃圾至极
仅以此片深深怀念伟大的字幕组。
海报很有feel
没什么好看的
黑暗侵袭太空版
剧本纰漏太多了 伍迪哈里森表演好无力 好在小本还是好风骚
剧情弱,剪辑差,睡着了N次。
真是好片子,真心觉得可以生活在满是人类的地球上是件幸福的事了
最后无数救生舱在海面上弹开罩门的时候,我就在想,难道没有人被这种无差别乱飞的门K死的么?囧
故事还不错,恐怖元素做的很到位,给我感觉很像死亡空间,最后有一些迷乱,结局还算没有丢掉希望。可是我在想,人类生还了之后呢?好像什么都没了。。
既然都到了还人性道德纠结个毛啊 不说印第安小孩么 吊人胃口却不给个合理解释或干脆不解 二逼舰长二逼剧情 男猪太丑 norman酱油稳稳的!
最后依然是不变的希望,即使这样也不能掩饰其剧情的混乱,还有那些怪物毫无创意的窠臼(我想到了《黑暗侵袭》《铁血战士》,不好意思,和《异形》差太远了)
我被小怪物给萌住了~
什么烂片子哦!
没有任何亮点
这也能算科幻? 跳着看的.
呃,PPS上的评分那么高??
黑洞频率老爹精神分裂我会乱说?影片最高潮——那1000多个救生舱弹出水面。你,也感受到生的力量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