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身在海外无意间看到这部电影,我是真的被感动到了!!!早餐粉的情有独钟,小时候的玻璃球,滚铁圈……我现在还是历历在目!
看到了@何打发的评论我终于忍不住注册了豆瓣,我决定把这个推荐给几个认识的老朋友,看看他们的反应。
同时对于差评的人,有些是网络上不喜欢叫兽的,有些是故意要打压,我们不需在意,但确实日本人和其他国家的人对我们中国人的研究和认识高于我们对他们的了解!
我们的喜怒哀乐大多都在小时候的环境里塑造的大同小异,就连兴趣爱好都是相当的类似,像这种表达真性情的平和的手法就像沙拉健康味道gentle,我们习惯了战狼的热血就像每天吃超重口味饭菜,网评也就可想而知!
可每天火锅加烧烤,就算再强的胃,时间长啦,也会出事!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小蔬菜让大家看到,选择吃什么,自己决定吧……补一下,不是很多人的中学生活都像电影里的那样,而是很多代人的生活……
打四星,少一颗星是因为不太喜欢第三个故事。
还好没有先看豆瓣再来评论,那样我可能会被豆瓣主流的观点带偏。
开始看的时候不知道是国产剧,日漫的人物脸确实比较突兀。
但是因为影片里有太多中国的元素,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
最喜欢第一个故事,然后是第二个,最后是第三个。
我不是湖南人,但是第一个故事很让我感动。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从现在回忆过去,现在的都市是灰暗色调的、下着大雨的。
高楼大厦,完全流水线式的产品、甚至人也是标准化生产的。
无数的人麻木地行走着,就这样一天一天地重复。
只有在回忆里,在老家,生活才是有色彩的。
主人公的童年太过美好,一碗碗米粉承载着他的满足与快乐,米粉将他童年的很多元素串接在一起,有奶奶,有米粉店的师傅,有暗恋的女孩。
随着他慢慢长大,这些事物也慢慢变迁,远离他的生活。
最后主人公的奶奶去世了,时间过地可真快啊。
而他也明白,他的彩色世界,已随着奶奶,一起消失了。
第二个故事也很真实。
模特的行业在我们眼中看起来光鲜靓丽,但是这个故事线让我们看到了每个行业的挣扎。
姐姐为了维持美丽,会低血糖晕过去;工作的安排要订很多个闹钟,不能迟到;职场里勾心斗角,会担心自己的另一半是否还是忠心,担心自己容颜老去而新鲜的面孔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出来。
姐妹的关系描述也很真实,会因为一两句话就闹地不愉快,但是在碰到大的事件面前总是对方最坚强的后盾。
第三个故事线也还可以。
就是和我的青春不太一样,所以可能没有感同身受。
我的青春是羞涩腼腆的,没有所谓青梅竹马式的玩伴。
而且长大以后大家都变化太多,不会隔了很久见面还一如往昔。
不是很喜欢的原因是故事的冲突太强了,男生和女生为了彼此选择了对方的学校,却没有互相沟通好,所以错过了。
这个没有沟通好感觉有点牵强,毕竟还有第三个男生会互相传递消息。
男主顺利考上了也有点牵强,有这个努力和毅力为了女主考上一个很难的学校,却没有勇气去告白,或者哪怕透露一点也好啊。
总体来说挺好的,看这部电影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一,每段记忆都是有味道的。
湖南米粉是儿时的味道,是奶奶的关爱,是少年时期那懵懂的爱,是长大后渴望却再也找不到的味道,是回不去的童年,回不去的时光。
二,一步步继续走下去。
似乎遭遇背叛,摔倒,失业,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惨的了。
然而却忽略了那个和你有着相同梦想的人,一直陪在你身边,一直等着你再次远行。
三,向日葵,小雨转晴。
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满怀抱负的自己?
是否还记得为了梦想而奋力拼搏的你?
长大后才发现友情可贵,真情难得。
那个放在床底旧纸箱里的录音带里或许藏着一直找寻的答案。
“雨会停,但人等不了了。
”,“剩下的路,我就自己走吧。
”,好在导演仁慈,天各一方的人终于相聚,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的青春是没有遗憾的呢?
兜兜转转,我还在这里啊。
肆式青春,逝式青春。
(我的青春里没有米粉,没有为了梦想拼尽全力,也没有哪个男孩或女孩给我录音带。
好无聊……)
ps :其实本来不想写长评,但是短评字数有限第一个故事:叫兽的野心也是蛮大的,想用三碗不同的米粉去折射三个不同时代下的人情冷暖,还要加上文革和下岗两个历史性事件,又要再插入一些青春期错过的爱情,最后再以亲情结尾。
但他忘了自己只有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将这么多内容都强塞进去,再加上过于文字化的旁白最后反馈出来的就是内容的空洞。
就像是我一个朋友上学时写的作文一样,一味的堆砌词藻实则言之无物。
另外白客虽然是配音出身,但王大锤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配这种青春戏真的不合适。
第二个故事:如果对白风格按一个故事来写的话那就是一个动画版的小时代。
第三个故事:除了剧情俗套外真的没什么好挑剔的。
对人物情感的处理,明暗台词的把握,镜头语言的表达都是大师级的。
没有刻意去卖弄情怀,但是一些场景和道具都能勾起人的年代记忆。
这个故事和新海诚式的画风配合也正合适。
总的来说有些可惜,被前两个故事拖了后腿。
最后明明叫肆式青春结果只有三个故事是怎么回事?
第四个故事是观众自己的青春?
抖这种机灵真不是UC 出来的?
当李墨考上复旦附中后,他和小雨并非没有联系。
小雨还和她打听着复旦附中的学习生活,当然还有意无意地打听这磁带。
但李墨对小雨的喜欢难道还需要一盒磁带点破?只是从初时小雨没有一同上复旦附中的遗憾,慢慢到学校、距离、环境的隔阂。
慢慢长大,已经没有原来的那份喜欢。
直到小雨大学去了美国,再也没有联系。
重新发现那盘磁带,不是发现“原来小雨当时也喜欢我”,是“原来我曾经辜负过那样一个喜欢我的小雨”
前两个故事实在太平淡太造作,看得我在影院里都忍不住想睡觉了,如果只留最后一个故事然后多加点细节描写,我相信我会愿意为了它再打一星。
如果硬要说前面两个故事给我什么印象,大概就只有里面的方言配音了,广州人对粤语好评。
第三段故事真的很美,是那种能引起人共情的学生时代的悸动与友情,最厉害的是bgm配得刚刚好,我记得我那时候听那个bgm都热泪盈眶了,但是结尾强行大团圆结局反而让我觉得不够完美了,有些时候遗憾不反而是最美的吗?
除了电影故事剧情的过于老套平淡这一缺点之外,我觉得最不能忍的还有叙事实在太碎片化了,每个故事也就20多30来分钟,放到动漫里也就一集的时间,怎么可能描述好一个故事营造好一个角色。
同时,时间短还要讲完一个故事的限制下,就会导致角色情绪递进变化得特别快,上一秒她还在笑,下一秒她已经直接跳过了震惊与缓冲,直接情绪冲突到对骂,反正我觉得我特别接受不了而且非常出戏。
还有这部电影的配乐我要夸一下,比隔壁晚几个月上映的昨日青空的bgm符合我的审美多了。
首先我要说我看的是中配的,第一个故事的开头那段旁白真的是又太长了,而且讲的那么详细真的是让人犯困,其次中配的旁白就像上学那会读作文,读古诗词,听着听着就犯困了,个人看法,可能我看的这种旁白长的影片比较少,不喜勿喷,紧接着想说的就是美食特写的那些镜头,不觉得太长了么,你是电影啊,电影啊,说归说,那些描述还挺实在的,以前的米粉配菜挺多的,现在的米粉真的是又贵又少又难吃,看了肚子挺饿的,真的堪比舌尖上的中国,然后就是第一个故事,男主回家看奶奶的那段,我的天,刚回老家见奶奶,奶奶就。。。
真的是比柯南还柯南。
第二个故事,姐姐跟妹妹聊天那段,姐姐说不想再当模特了,说是要向妹妹学裁缝手艺,靠自己手艺谋生,然后就是妹妹说少瞧不起人了???
然后姐妹就吵起来了,emmmmm,我看到这里很迷,不想干模特,找妹妹学手艺,怎么了?
怎么了?
怎么了?
导火线是啥?
尬吵?
原谅我眼拙,没看懂。
第二个故事的结尾说实话,挺打动人心的,家人朋友的支持。
然后砸门就来说第三个故事,小清新唯美爱情早熟篇,刚开始的旁白乍一看挺好的,然后我们仔细听,有说到中断的恋情,残缺梦想的延续,那时候的你和我,曾经拥有一切。。。
听见再见之外的话语,因为没有你,明天的我依旧心痛不已。
这段旁白不是前后矛盾么,又是中断的恋情,又是拥有一切,而且看到后面的剧情,由此可知,你们还没有恋爱啊,仅仅只是有好感罢了,恋情是恋情,好感是好感,比如说中断的恋情换成还未彼此诉说的话语,不是更好么?
然后就是男主基友喊女主喜欢男主那段,天呐,在家高喊!
街坊邻居都听见了,砸门结合实际好嘛,大中国的行情你不知道么?
这么高调不会被父母揍么,假如换成在学校周边同学都在的情况,高调一下,我觉得ok,然后再回家的路上,老巷子里摔跤,这不是ok嘛,真的不是吹毛求疵了,麻烦动点脑子,既然打出中国现实的片子,就请结合实际,这么唯美,槽点很多的,然后就是男主考上重点高中那段,提到我们不再畅所欲言?
男主不是为了女主考的重点的么?
是我静香不够骚了,还是胖虎你挑了 ,忽然间说死就死的念头,还有在桥上的那段,男主这么高冷真的好么?
你曾经这么拼为了啥?
为什么要失去了,突然看到某件事物,想起曾今,才会哭泣,寻找曾经失去的。
第三个故事的结尾的分镜,好评!
ed后的总结,好评!
说是国漫在进步,确实也在进步,但是不要总是国内的企划,国外的制作,画面很美,音乐很赞,剧情跟不上,一样是渣作,跟大鱼海棠一样,打着国漫的旗号,除了剧本,几乎都是外包,然后剧情的逻辑我就不再吐槽了,我想说的就只有这些了,谢谢大家的观看
一看头就给我一种新海诚的感觉,加上旁白虽然是清楚表达了心理,但是缺点是太平白了毫无波澜,也许和写日记差不多吧,就比较出戏。
原画倒是挺好看的,开场一股清新的感觉 ,描写食物时很诱人,光效十分好看。
整个电影分三幕,一幕是发生在北京,回忆乡愁,第二幕发生在广州,梦想的故事,第三幕发生在上海,甜蜜青春苦涩当下。
时光变迁,许多事物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不见,又会在不知不觉间映入眼帘,带来惊喜与感动。
第一幕的一碗三鲜米粉,承载的是他的童年回忆,是他与奶奶的故事,他与那个青涩青春的故事,他与故乡的故事。
与米粉相关的人已经不见踪影,米粉的质地也以迥然不同,但是每当见到这碗米粉,回忆总是会涌上心头,那是存在过的证明,童年和青春的见证。
亲人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来不及报答,当意识到的时候为时已晚,所以一定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分秒。
第二幕因为有姐妹互相支持才能够继续在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坚持了努力了,青春才无悔。
娱乐圈凶险难料,像粉毛一样性格恶劣的人到是不多,但是人心险恶,勾心斗角在所难免。
妹妹的工作是服装设计师(我猜是为了当模特的姐姐),我觉得这样平平淡淡一心创作是最美好的生活了,精力全都能放在最亲的人和最爱的事物上。
依琳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但她也不是盲目追求,她理性地知道这条路风险很大,但她还是坚持下去了,她说过做模特做姐姐都要做到最好。
虽然很累,但是还在坚持梦想,这种性格十分积极。
妹妹与姐姐相互帮助的亲情令人向往啊,这种付出是不图回报的无私的爱。
经纪人也是一个我比较喜欢的人物,他性格豪爽,给人可靠的印象,是更加符合现实的人物,大概是依琳真诚待人,她的坚持打动了经纪人,他们两个已经不是普通工作关系了,他们是朋友。
就算是工作之交,也可以因为人格魅力、共同经历成为朋友。
第三幕令人感叹命运的造化弄人,虽然结局还是尽人意的,但是他们两个已经错失了对方的青春。
懵懵懂懂的青春期,互相都抱有好感的他们,却羞涩难以开口。
为了对方而考去的高中,阴差阳错让本来汇聚在一起的两条线分离。
他们最终因为同样对青春记忆的怀念又回到了一起。
青春虽然过去了,但是记忆还在,人还在。
成为大人,踏入社会,我们变得成熟,但时常会想起那明媚的青葱岁月,怀念当时的点点滴滴。
虽然剧情并不新颖,但表达出来让人找到了共鸣,谁不想回到过去呢?
谁没有后悔的时候呢 。
就算去了名牌大学,出来工作时仍然会被贬的一文不值,甚至自己的作品也会如垃圾般被丢弃,这样身心受压迫,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
因为有美好回忆温暖的支撑,因为有憧憬的生活做动力。
每个人都顶着压力,却渴望美好生活,现代人,活得累,也活得很精彩。
三组故事最后汇聚到这个机场,最后他们一起朝着未来迈去。
我觉得这个结局不错,身边的人都拥有各自独一无二的经历,但对未来充满期望,对过去充满怀念,这点差不多。
不同的方言让我们觉得无论何地,在大环境下每个人都会经历相似的感情,每个人都能在故事中取得共鸣。
这个电影挺有新海诚的味道,当初秒五也是这种感觉的,而且把中国记录得如此具有诗意,平凡而又真实,美术上非常精良,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这不是什么老套路,这是经过生活沉淀感受来的东西,具有我们当代情感当代思想的写照。
第一幕的最后我觉得写的很美“原来,我以为我们并没有走远的同时,我们之间却隔着万水千山”“我看到黄昏的田野,冷漠的夕阳,以及飞驰的工厂,我看到或看不到熙熙攘攘,看到许多人和我一样活不一样,我看到银色的时间在流淌,我在路上学会了遗忘,只是有些东西你永远忘不掉,像是某个老味道,某个老旋律,某个眉目依稀相识的老面孔,某个被风拂过的瞬间,某个喘不上气的心跳,你总是在向前走,记忆在原地驻足停留,你回头招手时,它轻轻微笑,却永远不会再靠近你了。
”
这个片子用一种很平淡的方式讲述了三段故事,画面有着强烈的新海诚风格,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虽然平淡,但却真实,以生活的小事来展现出流淌的暖意。
写于2018.9.29以下负责凑字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记忆可能会变得渐渐模糊,可能到最后,我们能记住的,可能只是儿时寥寥无几的场景,或是儿时的某种味道。
可能是分享零食的乐趣,可能是在一起的某些味道。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一样,深埋在心里的和常挂在嘴上的大概也不一样。
《肆式青春》这部电影,用三个故事,讲述了最值得我们怀念的青春回忆。
可能青春都会有遗憾,但是青春里的美好的回忆是任何东西都不会代替的。
给个公正点的分数吧,三个故事其实都挺不错的。
把国内三个城市的街角还原得太细致了,虽然因为说着日语有点出戏(尤其最后一个),但真的画得太好了。喜欢第一个故事(看得想吃米粉了,但湖南米粉一点辣子都没有真的大丈夫吗)大于第二个(想要这样懂事的妹妹)大于第三个。第三个一言难尽了。
配乐诗朗诵MTV?!以为降了次元就不尴尬了吗?!
比预想中好点。中日合作的结果就是:画面元素展现>旧日情怀>剧情,看在尚且给我好感的前提下,我还是给这个评分吧。彩蛋感觉很鸡肋。
制作尚可,整这么多旁白真是尴尬的很,无谓的细节太多,后面两个故事还算简洁。人物太日本风了,看上去好错乱
为啥评分那么低,虽然故事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和曲折,可确实是许多人青春的影子,我和奶奶之间的回忆大部分也离不开食物,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看着你吃得喷香,多长肉长个。求学追梦也是青春的一部分,更别说是两姐妹相依为命,就更记忆深刻了。至于青春懵懂的感情,那是真的远离了社会的浮躁,纯真的感情,只有那个时候为了彼此放弃或者拼命才显得那么勇敢和无畏,而一旦长大成人,就会不断权衡利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没有必要非得狗血剧情才显得特别,承认平凡有那么难吗?
炎热的天气,被汗水浸湿的青春,不忘怀的情愫。电影用三段记忆刻画少时情窦初开错失爱的遗憾、子欲养而亲不耐的祖孙情、近在咫尺却不懂表达的姐妹羁绊,那无不是我们熟悉的日常的却能触及心底蒙尘的情感。在精致画风里看故事,像走回自己那些年的夏天,走着走着眼眶涩了。推荐日版主题曲《WALK》
故事太短,情节跳跃。画面虽美,但空有皮囊。还不如用74分钟集中去讲一个故事。虽然,很有可能,分北京上海广州,只是为了圈三地粉丝的钱。PS:方言版比日语版更好入戏,但也就能入半只脚。
新海诚都不玩大段旁白了好吗。
最无聊的居然是日本导演执导的那个故事
三个故事呈一二三星递增,综合就是两星咯,矫揉造作程度则递减,其实最后个故事勉强三星,结尾太狗血了,技术团队全是日本的,华语古代动画已经找到方向了,现代动画还在摸索中吧。
也就第三个故事能看 前俩一个就和米粉杠上了 一个连故事都讲不清楚 第三个故事值个三星 错过和后悔 才是真正的青春
浓浓的日式画风,一路开着日语音轨看,竟毫无违和感,反倒切换至中文旁白,把人尴尬得如坐针毡。既不反映真实的时代记忆,又不体现真实的人物情感。
情节寡淡到不行,粤语还是香港人配的,超出戏
可惜了画面 故事太单薄了 感受不到情怀 跟青春的感觉 为啥不是方言
过于真实,太感人了
1.竟然只有74分钟,感觉在影院里熬了两个多小时,毫无情感波澜的旁白听得难受;2.如果第三个故事没有最后的相遇,我可能会手软给3星,毕竟青春时候错过的爱情最让人惋惜不是吗?而且没有谁会等着谁的,错过就是遗憾!
为啥这么低的分?看得我想立马买张机票回国吃粉。
一碗三鲜米粉精巧的串联起了三段小故事,格局虽小,却写尽了你和我每个平凡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故事。画风清新,地域特色分明,故事扎实。
三个故事+一个你=四式青春。声优尴尬,剧情俗套,主要打情怀牌。故事一,舌尖上的湖南米粉,最烂的讲故事方式就是旁白叨叨叨,配上毫无特色的文案烂上加烂。故事二,华丽丽的女子,华丽丽地活,华丽丽的时代,华丽丽的你我。故事三,学历更重要,还是感情更重要?Too naive.都不如拆迁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