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绝不是漫威最佳,而是最反漫威
首发于《看电影》杂志公号,转载请注明出处Copyright @女神的秋裤《黑豹》的票房成绩已经可以用逆天来形容:单人超级英雄票房影史第一超英电影影史预售票房最高漫威最快破4亿美元的电影
[黑豹]不仅票房惊人,还被扣上“漫威最佳”的帽子,烂番茄、Metascore评分都是MCU最高(MCU:漫威电影宇宙):
MCU评分前五,左侧为metascore,右侧为烂番茄美国150年历史的杂志[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评论:“[黑豹]是漫威迄今为止最棒的电影,尽管有争议,它也是最发人深省的影片。
”
作为超级英雄英雄尤其是漫威NC粉,早在[黑豹]爆出预告时秋裤就实力科普请点击“八年了,终于等来漫威最壕超级英雄”更提前半个多月订下IMAX票(友情提示:墙裂推荐IMAX版,双彩蛋):
不要再问青岛IMAX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秋裤充的年卡。
不要问售票时间只提前一小时,因为提前一小时换券走出影院,小伙伴纷纷发来贺电:“画面好美好壮观”、“黑科技耳目一新”,也有小伙伴说“非常失望”。
[黑豹]的争议不仅仅在豆瓣的6.8分,在国外媒体和网友评论也是差异明显:
平心而论,[黑豹]绝不是漫威最佳,而是最反漫威。
那些说漫威超英是爆米花的同学可以闭嘴了▼[黑豹][黑豹]在MCU——挖坑八年,大战前终于登场转眼我们已经被MCU调教了10年,[黑豹]是MCU的第18部电影,也是十年年度大战[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前最后一个登场的复联成员。
其实早在2010年的[钢铁侠2]中黑豹就已经以彩蛋形式出现。
[钢铁侠2]中地图上的黑豹家乡,瓦坎达在2011年[美国队长1]中他又怒刷存在感。
钢铁侠老爸告诉美队这盾牌绝无仅有,因为其材质是罕见的吸音金属(又称振金Vibranium)。
而地球上的振金,都来自非洲的一个神秘国家——黑豹家乡瓦坎达。
美国队长12015年[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黑豹宿敌尤利西斯·克劳出现。
直到2016年的[美国队长3:内战],黑豹才正式登场,大型黑色猫科动物从天而降,冬兵直接被吓懵逼。
黑豹卷入“内战”,也正式加入MCU。
[美国队长3:内战]片尾,黑豹把美队和冬兵接到自己的家乡,瓦坎达。
黑豹和瓦坎达曝光,这也意味着,他会加入复仇者们,一起对抗终极boss,灭霸。
复仇者俩能耐3预告[黑豹]的故事——儿子→国王→英雄的成长[黑豹]的故事发生在[美国队长3:内战]的两周之后。
“黑豹”不是一个人,而是瓦坎达世世代代的守护者。
美国队长3:内战男主T查拉的父亲是上一代黑豹,也是瓦坎达的国王,在联合国发言时被炸身亡。
美国队长3:内战T查拉继承了黑豹的衣钵,但他还要回到家乡,接受皇室成员挑战才能成为瓦坎达的国王。
[黑豹]故事前半段是T查拉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并登基为王的故事。
高贵的母后,正义的前女友,高材生妹妹,忠实的禁卫军将军到后半程,[黑豹]的冲突才开始显现,半路杀出个在美国黑人区长大的皇室成员——艾瑞克·科尔芒戈ErikKillmonger。
这才上演了黑豹VS金钱豹的宫廷大戏:
预告[黑豹]中最主要的矛盾,在于瓦坎达地下神秘的宝藏——振金(Vibranium,又称吸音金属)。
振金来自坠落在瓦坎达的陨石,也是目前地球上最坚硬的金属,美队的盾牌,钢铁侠的战衣都有振金成分。
振金有着许多神奇的特性,比如吸收能量,子弹打在美队的盾牌上不会反弹而是直直落到地上。
美国队长1瓦坎达将振金据为己有,并建立了超越钢铁侠科技的文明。
但因为害怕这些黑科技被共享后会造成世界混乱,真正的瓦坎达与世隔绝。
只有少数人知道瓦坎达的秘密,比如偷卖振金的尤利西斯。
预告黑豹失去父亲,回到家乡,经历了他人的挑战才成长为一国之王,而到最后,他选择打破瓦坎达的传统,担负起世界和平的责任,才成长一名英雄。
预告[黑豹]的风格——最反漫威漫威的作品一直被诟病都是无差异的爆米花,[黑豹]则给MCU带来了新的风格。
导演瑞恩·库格勒曾说希望能把自己的风格融入MCU,相信漫威也在寻找突破点,两者一拍即合,出现风格改变的,就是[黑豹]。
在[黑豹]中,你能看到美丽壮观的非洲草原,也能看到紧张刺激的动作戏,还有亮瞎人双眼的黑科技,但你总感觉这不像是一部漫威电影。
预告逗比娱乐VS严肃认真漫威作品一向轻松搞笑,没有压抑苦逼的情节,多的是奇葩的逗比。
比如尬舞的银护,嘴炮小蜘蛛,孩子气的绿巨人,莎士比亚时期穿越来的雷神和犯贱的钢铁侠,每个人身上都自带逗比娱乐属性。
银河护卫队
复仇者联盟但在黑豹身上,都没有。
轻松明快,带给人无限欢乐的漫威一直被诟病是没有深度的爆米花。
认真严肃的黑豹终结了这一切。
美国队长3正是他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影片的风格。
作为一国之君,黑豹不苟言笑,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人民和国家。
在他脸上,更多的是深思和责任。
预告但[黑豹]的认真不仅仅在于角色的属性设定,它还探讨了两层历史和现实的问题。
第一层是黑人的历史。
在“政治正确”流行之前,[黑豹]导演瑞恩·库格勒就一直关注黑人问题。
导演瑞恩·库格勒(左)和漫威总裁凯文·费奇(右)[黑豹]开头故事的发生地,奥克兰不仅是历史上“黑豹党”(坚持以暴制暴反对种族歧视的组织)的诞生地,也是瑞恩出生的地方。
奥克兰是个多族裔聚居的城市,治安较差,其中居住不少黑人。
黑豹党2013年,瑞恩就凭借处女作[弗鲁特维尔车站](IMDb7.5分)一鸣惊人。
影片不仅在圣丹斯电影节获得观众奖最佳剧情片,更给他带来美国独立精神将最佳处女作的殊荣。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黑人奥斯卡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因为在地铁上和朋友发生摩擦冲突,奥斯卡被白人警察枪击至死的故事,男主奥斯卡也是由迈克尔·B·乔丹(反派科尔芒戈饰演者)饰演。
影片看似平淡无奇,但反映出隐藏在社会中根深蒂固的问题。
弗鲁特维尔车站
弗鲁特维尔车站黑人在美国长期作为弱势和被歧视压迫的群体,这种骨子里的痛是我们黄种人,即使是白种人也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衣食无忧的瓦坎达长大的黑豹,和在奥克兰成长的科尔芒戈自然对世界有不同的认知。
图片来自网络[黑豹]对这一敏感的话题只是点到为止,影片中几句暗示黑人生活的台词对于我们可能就是句简单的台词,而对于许多黑人和白人,勾起的是不堪回首的血泪史。
但[黑豹]毕竟是一部全球市场的电影,所以更关注的是第二层的现实问题——阶级的矛盾:富贵与贫穷,压迫与被压迫。
而这最核心的,是一些人的漠然和袖手旁观。
科尔芒戈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面对父亲的死亡,故乡的遗弃,他产生的怨念中又带着解放更多同类人的爱。
也正是科尔芒戈的偏激,让黑豹意识到,一个人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一个国家作为世界一分子的责任。
黑豹剧照这也最终决定,在地球浩劫[无限战争]中,瓦坎达不会选择躲避成为世外桃源,不会只为自己而活着,而是和其他国家,其他的英雄一起,浴血奋战。
最终,号召人类互通大团结的[黑豹]得到了媒体认可,严肃认真的主题提升了影片的高度,也能够引发人的思考,但牺牲的是漫威特有的娱乐性。
影片的笑点不仅不再密集,而且冷不丁的逗比风和严肃的主题形成的反差笑点还略显尴尬。
尬笑担当被漫威惯出来的观众,一时间对[黑豹]风格的转变并不太买账。
作为漫威十年的NC粉,[黑豹]在秋裤的心中排名属于MCU中下。
但媒体基本一致好评,那么是不是可以猜测,挑刺说漫威爆米花的,多是些媒体影评人吧。
其实秋裤一直想说,酣畅淋漓的过瘾打斗,乐呵一场阖家欢乐的爆米花观众吃了高兴有什么不好?
非得是看得人心情凝重,严肃又深刻的电影才好么?
独立打破电影之间的屏障,影片之间的联动是漫威电影宇宙最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钢铁侠给蜘蛛侠当爸爸,雷神和绿巨人打一架顺便和奇异博士一起虐洛基。
而发现这些梗,找到关联的彩蛋也给漫威电影增添不少乐趣。
雷神3作为MCU中的成员,[黑豹]和其他影片几乎没有什么联动,不用担心看不清人物关系和梗的问题,这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非常友好,不用担心为了知道某人的来历还要去补个三部曲。
影片中的粉丝梗也为数不多:客串狂魔比如超级英雄之父,客串狂魔斯坦·李惯例出场,在夜店拿走黑豹筹码的那位就是他。
蜘蛛侠:英雄归来
雷神3:诸神黄昏
奇异博士断手梗继续致敬[星球大战],MCU中每部都有断手,但在MCU中断两次,尤利西斯是第一个。
复仇者联盟2中尤利西斯断手
雷神2中索尔断手
银河护卫队1中树人格鲁特断手又一个残疾白人当黑豹的妹妹见到罗斯将军时说又送来一个残疾白人,漫威粉肯定知道上一个是来休眠的断臂冬兵。
美国队长3:内战Sneaker消音鞋黑豹的妹妹在实验室看到哥哥穿着拖鞋,夸张的吼道神马鬼!!!
(What are those?你穿的神马!
)其实是来自2015年一个网络视频梗,是来讽刺穿着古怪的人。
而那双可以自动生成的鞋子是在致敬[回到未来2],他们的父亲应该看过这部电影。
回到未来2,1989圣所瓦坎达在世界各地都有间谍,最后响应科尔芒戈的只有三个地方:纽约、伦敦和香港。
这三个地方,正是[奇异博士]中至尊圣所的所在地。
奇异博士
奇异博士[黑豹]较少的联动给普通观众带来最好的观感,同样,也剥夺了一波粉丝自嗨高潮的机会,作为粉丝,秋裤最直接的观感是少了几分找到彩蛋的激动和趣味。
动作削弱超级英雄电影作为动作片中一大新分支,动作戏有时是重中之重,而漫威也时常主打动作,每一部都有一段视觉盛宴。
雷神3[黑豹]虽然动作戏也足够,黑猫的操作也够骚气,但整体下来和MCU其他作品比显得比较一般。
因为在严肃又认真的[黑豹]中,动作并不是主打。
预告[黑豹]中的动作戏,虽然比最初登场的[美国队长3]有所升级,但并没有精彩多少,甚至精彩程度还远不如美队3,所以不要对动作抱有太高的期望。
美国队长3:内战秋裤身边有不少漫威的小白和粉丝,目前看来,小白多没有期望,观感都比较好,而粉丝多先入为主,对北美的高票房和高口碑抱有太多期待,观感并不是那么美。
但平心而论,就剧情动作主题和特效整体来看,[黑豹]绝对值回票价,毕竟5月份的大战[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复联3前瞻科普请点击:复联3预告全解析)中瓦坎达还是主要战场。
打破传统风格的[黑豹]虽然充满争议,但也让粉丝看到一个稳重求变、敢于突破自我的漫威,也让人对于“超级英雄史诗”[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充满期待。
复仇者联盟3预告对于版本,秋裤是IMAX的NC粉,但并不是所有电影都适合IMAX。
[黑豹]有超过1小时的篇幅为全IMAX制式,比普通版本多出26%的画面,绝壁适合IMAX。
相信我,IMAX绝不是多出26%画面的差别,巨大的屏幕带来的浸入感会让你看过一次就不再想看其他版本(如果有钱的话)。
普通画面VS IMAX画面文/女神的秋裤2018.3.10/青岛喜欢请点击有用或推荐。
热门精选网飞Netflix胆壮了,竟然敢翻拍这片漫威最帅反派,终于等到你!
怪兽、异形、时空崩塌,科洛弗宇宙全解析Netflix最贵科幻剧,脑洞大、18禁星战8的深埋梗和老粉的一声叹息女金刚狼上线,请像爱狼叔一样爱她女神的秋裤[看电影]杂志公众号专栏作者,百度百科TA说特邀影评人,但我并不是什么影评人,我只是一个用生命看电影的人。
个人微信moviekit
《黑豹》是MCU第18部电影,也是《复联3》之前的最后一部电影。
截止3月8日,《黑豹》全球票房达到9.21亿美元,在MCU中仅次于《复联1》《复联2》《钢铁侠3》《美国队长3》;北美票房达到5.12亿美元,在MCU中仅次于《复联1》。
截止3月8日,烂番茄新鲜度97%,均分8.2;MTC 88分,(《三块广告牌》88分,《水形物语》87分)。
影评人口碑爆棚,观众口碑虽然算不上好评如潮,但也是中等偏上:IMDb 7.8分,烂番茄观众指数79%,均分4.1(满分5分,十分制相当于8.2)。
然而,《黑豹》在中国却遭到了人们的口诛笔伐:“政治正确!
”“恶心!
”“讨好黑人!
”“不要碧莲!
”1966年7月,黑豹初次登场于《神奇四侠》第52期,是第一位在主流美国漫画公司登场的非讽刺黑人超级英雄。
不得不说,1960年代哪有“政治正确”这个说法啊。
那时马丁·路德·金刚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不久,美国种族关系相当紧张,黑人仍然遭到大量白人歧视。
漫威能摒弃歧视,在漫画中创造黑人超级英雄,让黑人拯救世界,不正是支持、尊重弱势群体的体现吗?
《黑豹》赞美黑人、女性,代表的是弱势群体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水形物语》与之类似,哑女主角、鱼人、黑人同事、同性恋室友对抗反派,同样代表的是弱势群体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这样的电影还有很多,比如《奇迹男孩》聚焦儿童、残疾人,《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聚焦同性恋,《末路狂花》聚焦女性……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些导演是惺惺作态、博取同情,也比其它人毫不避讳的歧视弱势群体好吧。
当黄种人在国际社会仍然地位低下的时候,当女性在中国仍然地位低下的时候,还当我们自己就是弱势群体的时候,当我们的生活充满歧视的时候,当我们自己拍不出赞美黄种人和女性的电影的时候,我们却说《黑豹》《水形物语》之类的电影是虚伪的、是导演刻意迎合影评人口味。
反观我们在做什么?
人们不仅没有去尊重、支持弱势群体,反而公然歧视女性、同性恋、残疾人的言论和政策还非常普遍。
到底美国导演太政治正确了,还是我们太不政治正确了?
明明弱势群体还遭到歧视,我们却担心矫枉过正。
明明黑人、女性、残疾人、同性恋还遭到伤害,我们却担心政治过度正确。
女性有着《盲山》《嘉年华》的环境,我们却操着《神奇女侠》《惊奇队长》的心。
弱势群体有着《盲井》《天狗》的环境,我们却操着《黑豹》《战狼2》的心。
这感觉就像明明我们还是乞丐,却在担心钱多得用不完了怎么办。
2017年,《月光男孩》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家纷纷指责奥斯卡和《月光男孩》政治正确。
今年,《水形物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又有人说《水形物语》“很一般”“政治正确而已”“严重过誉”……别人堂堂奥斯卡评委,难道还没有你一个业余爱好者懂电影?
《水形物语》不仅是奥斯卡最佳影片,还是威尼斯金狮奖、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最佳影片、美国电影学会奖年度佳片……难道这些电影奖项的评委通通不如你懂电影?
当然,理智批评《黑豹》《水形物语》《月光男孩》《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等电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但用“政治正确”四个字,就否定整部电影,未免太愚昧。
除了说政治正确之外,我们能聊聊电影本身吗?
故事源于1992年,老国王的弟弟尼卓布来到美国,发现美国总统遭到暗杀,社区充斥着毒品和武器,警察滥用职权,监狱爆满,世上人民受尽苦难。
所以,尼卓布想用振金武器推翻政权,让瓦坎达用正确的方式统治地球。
老国王则是过于保守,他认为应该将瓦坎达和振金的秘密隐藏起来,不让外界知道。
以尼卓布和老国王为代表的激进派和保守派,是瓦坎达主要的两种人群。
属于激进派的还有埃里克和瓦卡比,其中埃里克认为世界上还有大量黑人生活得非常困难,他们甚至没有武器或者资源来反抗,瓦坎达应该用振金武器解放他们。
用振金武器武装各地受压迫的人民,让他们杀死当权者。
而现任黑豹属于保守派,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是确保瓦坎达人的安全,他不会用振金武器发动战争,不会用振金武器决定非瓦坎达人的命运。
奥克耶也表示,瓦坎达只进行必要的战斗,换言之,她不会首先开战。
站在激进派的角度考虑,世上还有千千万万黑人在受苦,我们凭什么享清福?
我们应该统治世界,让整个地球都属于瓦坎达,建立新的秩序,从而达到解放黑人的目的。
就像秦始皇统一中国,虽然杀了无数人,但意义也同样重大。
即使秦始皇不统一中国,后来也会有别的人这么做。
站在保守派的角度考虑,白人压迫黑人,那我们就应该反过来去压迫白人吗?
那我们岂不是变得和白人一样了。
《黑豹》围绕保守派和激进派的斗争展开,是一个争夺王位的故事,也是一场思想观念的碰撞,不像是超级英雄电影,更像是一部历史片。
因为尼卓布帮助克劳偷了振金武器,还企图杀害祖厉,所以老国王顺理成章地将他灭口,不用承担罪恶感。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值得注意的是,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尼卓布之所以偷振金武器,是因为他明白老国王不会同意他的想法,只要老国王不同意,那他再怎么想用振金武器统治地球也无济于事;当埃里克当上了国王,大部分人都开始效忠他,如果不是黑豹“复活”,奥克耶也不会反抗;埃里克想把振金武器发给各国间谍,从而引发战争,他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即便一两个人反对,也不会对埃里克的计划产生什么影响;甚至,埃里克命令园丁烧光心形草,对方也会听话照做。
这些细节都表明,国王说什么大家都会听从,不管是你激进派还是保守派。
既然瓦坎达能隐藏到现在,说明每任国王都是保守派。
毕竟只要历史上有一个国王是激进派,瓦坎达隐藏至今的事实就不成立了。
第一个彩蛋中,黑豹也说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向世界公开”。
电影中有一个重要细节:瓦坎达通过武力选举国王。
只要是有皇室血统的,就可以挑战王位。
那么,难道瓦坎达历史上就没有激进派通过武力成为国王吗?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每个“有皇室血统,有资格成为国王”的激进派,都被杀了,就像老国王杀尼卓布那样。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尼卓布的“帮克劳偷振金武器、企图杀祖厉”的罪名也是莫须有的,是无中生有的,是老国王为了合理杀尼卓布而编的理由,是老国王和祖厉合伙骗黑豹的。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祖厉对黑豹说“我们得守住这个谎言”。
这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祖厉对埃里克说“杀了我吧,是我害死了你爸爸”。
如果是尼卓布想杀祖厉,老国王为了保护祖厉而杀了尼卓布,祖厉就不会对埃里克说“杀了我吧,是我害死了你爸爸”这句话,毕竟是尼卓布动手在先,不存在“祖厉害死了尼卓布”的说法。
因此,在老国王之前,还有大量的激进派被国王杀,然后被国王隐瞒了真相。
这就是黑豹为什么会说: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被外界发现,而一错再错。
而这也正是保守派的弊端,他们为了不公开而不公开,从而导致事情变得更坏。
选择激进的方式,就必定引发世界大战,让千万人失去生命;选择保守的方式,那么将来的国王为了防止激进派登基,就会杀死很多激进派。
所以说,黑豹的确很难做出抉择。
其实电影早有铺垫,除了保守派和激进派之外,还有娜吉雅这样的慈善派,她主张瓦坎达分享拥有的资源,提供救援、技术、住处给需要的人。
最初,黑豹认为娜吉雅的想法过于天真幼稚,甚至有点白左倾向,和“接纳难民”“去和难民发生关系”没什么两样。
但他逐渐发现激进派、保守派、慈善派之中,还是慈善派最好。
所以第一个彩蛋中,黑豹说瓦坎达不会再与世隔绝,也不能再与世隔绝。
他将在历史上第一次向世界分享瓦坎达的知识和资源。
如果《黑豹》是建立在虚构背景下的反乌托邦电影,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完全可以直接选择激进派,不用承担罪恶感。
比如《饥饿游戏》《移动迷宫》《星球大战》《黑客帝国》《撕裂的末日》等等,都是讲述主角生活在暴政之中,想要推翻暴政的故事,但没有观众会认为他们推翻暴政的做法是错误的。
假如《黑豹》是发生在火星上的故事,我们就不会觉得埃里克发动战争统一火星有什么错,毕竟死了火星的无辜百姓关我屁事,毕竟这只是一部电影。
然而《黑豹》的背景是地球,主角和观众会对“统治地球”产生罪恶感,认为激进派的想法是错的,毕竟想要统治地球,就必然会让千千万万的无辜百姓失去生命。
假如现实生活中,有任何人如果站出来说要引发世界大战、统一地球,那他肯定是错的,会成为众矢之的、全民公敌。
除非他能在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顺利统一地球,这样就没人说他了。
就好比假如当年希特勒打赢世界大战,统治世界,他就会成为英雄。
同样的道理,其实尼卓布、埃里克的思想观念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最后输了。
假如最后他们赢了,他们就成了解放黑人的英雄,成了统一地球的革命家;而老国王和黑豹就成了反派,成了不顾黑人生死的冷漠无情的人,成为被批判、被唾骂的对象。
但事实上,同样是怀揣着让瓦坎达更加强大的愿望,尼卓布、埃里克成了反派,黑豹却成了英雄。
是否有丑化尼卓布、埃里克,美化黑豹的倾向,我们不得而知。
毕竟,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超级英雄电影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能做到逻辑自洽、讲一个好故事的就是好电影。
在我看来,《黑豹》不见得多么有深度,但至少也是中等偏上的。
《黑豹》笑点不多,和MCU其它电影相比风格更严肃,偏向《美国队长2》《美国队长3》。
就娱乐性、趣味性而言,可能没有《银河护卫队2》《雷神3》那么“好看”,但剧本和影片质量还是不错的。
如果你想看的是打打架、说说笑话的爆米花电影,你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你不太在乎娱乐性,能静下心来思考《黑豹》的剧情,那么《黑豹》一定能符合你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我们能理智探讨电影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给它扣上“政治正确”的帽子。
我希望,我们能停止说政治正确,去聊聊电影本身。
我希望,我们不要因为“政治正确”四个字,否定了整部电影,错过一部佳作。
《黑豹》在美国电影市场的影响是现象级的,在很多影院它一票难求。
然而在豆瓣上,这部影片却反响平平。
很多影评,不论正面还是负面,都提到这部电影逢迎了当下好莱坞政治正确的风气:负面评价认为它不过是趋炎附势之作;正面评价则认为看到少数族群能在大荧幕上“扬眉吐气”也挺不错。
我认为,虽然这部作品能在 当下 被搬上大荧幕,的确要部分归功于 “政治正确” 。
然而,“政治正确”却不是成就这部电影的主因。
《黑豹》之所以能带来如此轰动,是因为电影讨论的道德困境深深地直根于美国的民权运动 (Civil Rights Movement)中。
简而言之,就是面对种族迫害和歧视,到底是要以德报怨还是以牙还牙。
I. 民权运动?
啥东西?
民权运动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非裔美国人争取在 法律上 结束种族分离和种族歧视的民间运动。
为什么说是在 “法律上”呢?
美国内战(American Cival War)结束后,原奴隶州虽然废除了奴隶制,但在法律上任然推行种族分离政策。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吉姆克劳法 (Jim Crow Laws)。
种族分离是个什么概念呢?
举几个例子:饮用水的喷泉,白人和黑人是分开的;公车上,靠前的座位总是白人优先的,黑人可以坐,可一旦有白人上车,黑人就必须让座。
请注意,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在公共场所。
所以这样的种族歧视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仰仗着国家机器的系统性的行为。
那时候有专门的黑人出行指南,注明了哪些餐馆,加油站,厕所是黑人能够去的。
在一个针对黑人私行 (lynching) 普遍的时代(内战后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误闯禁地就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非裔美国人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展开了。
II. 宫斗?
狮子王?
不,是 Malcolm X!
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Erik Killmonger的愤怒和为什么他那么想用Wakanda的高科技征服世界。
有很多评论觉得《黑豹》是一部宫斗戏,或者是《狮子王》拙劣的改编;觉得Erik Killmonger杀回Wakanda仅是为了抱杀父之仇,顺便觊觎王位。
虽然每个观众都有解读作品的权利,但是这样的类比真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黑豹》的漫画作于六十年代,正值民权运动如火如荼之时。
在漫画中,Erik Killmonger和他的父亲作为Wakanda的间谍生活在美国,自然,他们的行为也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
Erik父亲叛变,是想借Wakanda介入美国政治,结束非裔美国人的水深火热。
不料他一番赤子之心被Klaw利用,他自己也被亲信告密,终死于兄弟之手。
父亲死后,Erik成为了孤儿,在一个充满歧视的社会,饱含仇恨和愤懑地长大。
他恨Wakanda国王杀他父亲,更恨Wakanda对同胞的苦难袖手旁观。
这样一解读,这个角色是不是就丰满很多呢?
置于这样的背景下,他说过的几句对白,马上就会有不一样的意味。
第一句是他被押至T’Challa的宫殿,质问为什么Wakanda选择与世隔绝时说的:“Y‘all sitting up here comfortable. Must feel good. Meanwhile, there are about 2 billion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hat looks like us. But their lives are a lot harder. Wakanda has the tools to liberate them all.”(你们坐在这儿,高高在上,惬意得很。
但就在当下,全世界有两亿人,他们跟我们没什么两样,却在挣扎求生。
Wakanda有解放他们的办法。
)第二句是他要发动世界大战前说的:“It's time they know the truth about us. The world's going to start over, and we're going to be on top!"(是时候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角色了。
世界会被推翻重建,这次我们将站在世界的顶端!
)
Erik Killmonger被押送到T‘Challa宫殿想象一下,当非裔美国人们在电影院里听到这些话时是什么感受;这根本就不是产不产生共鸣的问题了。
而是设身处地,他们大概会说相同的话。
换句话说,Erik的愤怒的就是非裔美国人在制度化的歧视和迫害下的愤怒。
民权运动的历史上也有一个人如此直抒他的愤怒。
他就是Malcolm X。
这个人的生平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他在民权运动中的影响力不亚于马丁路德金;然而因为他主张武装反抗,以牙还牙等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政策,他的贡献往往被一笔带过。
Malcolm X肖像虽然都主张种族平等,Malcolm X推崇种族分离,而马丁路德金则提倡种族和谐共处。
金博士在《我有一个梦想》中这样说:“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right there in Alabama, little black boys and black girls will be able to join hands with little white boys and white girls as sisters and brother.”(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就在这里,在阿拉巴马,黑人小男孩和小女孩能和白人小男孩和小女孩手牵手,互为兄弟姐妹。
)而Malcolm X则认为,既然这个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种族压迫之上,那么就没有一个方法能既遵从社会秩序又能消除种族压迫。
在美国历史上,非裔美国人从来都是 “二等公民”;如果不想再做“二等公民”就要和白人代表的“美国社会”决裂。
仅对应上方Erik Killmonger的台词,下面我引用Malcolm X的两句关于暴力的名言。
Erik killmonger和Malcolm X之间的联系,应该就不证自明了。
“Concerning nonviolence, it is criminal to teach a man not to defend himself when he is the constant victim of brutal attacks.”(关于不使用暴力:让一个总是暴力受害者的人不使用暴力就是犯罪。
)“we are nonviolent with people who are nonviolent with us.”(如果一个人不对我们使用暴力,我们也不会对他使用暴力。
)III. 《黑豹》的意义说了那么多,Erik Killmonger还是死了。
显然,他秉持的以牙还牙不是《黑豹》倡导的精神。
电影最后就如何实现真正的种族平等给出了答案。
T’Challa放弃了避世,并在纽约的一个黑人社区建立了Wakanda文化交流中心。
这里T’Challa做了两个重要决定;“入世”是其一:当我们觉察到一些社会问题时,我们总是可以选择做点什么,而非事不关己,袖手旁观。
其二,是让黑人和黑人文化“被看见”。
巧的是,这和《黑豹》这部电影的意义不谋而合。
通过媒体让人们看到黑人文化的正面形象;通过树立黑人超级英雄的形象,让年轻一代有一个和他们肤色相同的榜样;通过一个几乎全非裔美国人的演员阵容,让黑人作为“人”被大众看到。
电影结尾,一群黑人小孩簇拥着来自Wakanda的飞船,有生以来,他们第一次看到黑人完爆白人的科技和文明。
或许这能给他们更多理由为自己种族自豪。
其实电影院内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是这些小孩,当影片结束,观影者能意识到:即使你的种族被边缘化,你也应该为自己的文化和历史骄傲;而这样的文化自信,则是消除偏见和歧视的最好武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黑豹》之名取自“黑豹党” (Black Panther Party), 一个民权运动中主张用武力保证黑人社区安全的公民巡查队组织。
而我认为用黑豹党领袖Eldridge Cleaver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最为恰当:“You are either part of the solution or part of the problem.”(你或是解决之策的一部分,或是问题的一部分。
)
Black Panther的演员阵容
视频版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233586/answer/339508742吃了屎做的臭豆腐该骂骂,吃着豆腐做得臭豆腐反而骂的更厉害,后者是不是有病。
你们本着「黑人是白人政治工具」这样先入为主的态度,进而对《黑豹》这部电影开骂,其中最过分的骂就是说像《战狼》了。
事实上,《战狼》是中国人用好莱坞口味拍了部好莱坞电影结果好莱坞也没人叫好;《黑豹》不是,黑豹真的是好莱坞给黑人磕头,并且拍出来一部黑人电影。
女将军为什么强?
黑人文化使然,母系氏族社会并不远。
挑战者上位内阁为什么照样接受?
黑人文化使然,黑人从古到今都是供奉善恶双神。
为什么瓦坎达内阁各分支都是以各自部落的战斗功能来区分,为什么没有财政、教育这些?
黑人文化使然,这个模型不是别的,正是应了流传在非洲大地的蜘蛛神的神话。
尤其白猿救主这一段,简直是翻版蜘蛛阿南希和他的儿子们的故事。
为什么新王继位,总要先埋起来见先人?
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离世前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使毕生所学传承至生者,这正是黑人部落传承古老文化的方式。
剧情方面,以上真的非常黑人。
台词方面,结尾出现了一句非常黑人的话:「智者架桥,愚者筑墙」。
看到这差点流泪,熟悉的黑人造句,就好像我们研习非洲鼓的时候,我的老师也总会用一句黑人谚语:「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当然,这方面也都是有很多文献有据可查的,就不伺候了。
嘿嘿,音乐方面,究竟是什么程度的地道?
就好像一帮好莱坞的人,拍个中国,结果把郭德纲最压箱底儿的最天桥感觉的太平歌词给用上了。
(当然并没有这样的电影。
)我如果说非洲器乐很多人没听说过,这比喻你们明白吧?
不明白的话,看小视频,这是我刚用手机拍的电视视频封面对的,这是男一的BMG用到的玩意儿。
视频封面这段儿是搭上送你们的,用心去感受。
剧情台词音乐三方面都提及了,然后我总结几句。
这几年吧,总觉得韩国电影用拍各种题材来顺手刺激刺激中国电影:大哥这玩意儿你拍不了/大哥这台词你不敢写/大哥你看你们敢这么露么……每次就觉得,这不是笑中国电影闭关锁国么,后来有了战狼,大家就纷纷相告:没锁没锁!
洋气着呢!
万万没想到,《黑豹》一上映,发现中国电影锁的不仅仅是国,连民都锁了。
锁了眼界、锁了思考,国际上对黑人根源文化的崇拜明明是大势所趋,白人玩的Dubstep刚火几年就被黑人玩的Trap干掉,这样的例子在亚文化领域都比比皆是,你却仍然闭着眼说《黑豹》是《战狼》,骂人没这么缺脑子的。
逛了逛《黑豹》各个网站相关页面里的短评,那些对这部电影醋溜溜的话,像极了以前教育过我的中国“打击乐大师”:你为什么传播非洲的非洲鼓?
你为什么不玩我们中国人的非洲鼓?
非洲的非洲鼓就一定好吗?
我们中国人的非洲鼓就一定差吗?
来!
让我们来打一段小宝贝!
但愿你们知道你们心里的闭关锁国多不被地球人看得起。
最后!
对不起啊喷了你们,包括好多大言不惭说这部电影对非洲文化的展现很「肤浅」的人。
你们写的我拜读了,你们懂不懂非洲不知道,文中对非洲传统文化可是一个字没有。
摊手。
我看这片也是娱乐为主,也没去费劲解读,很多非洲元素等着你们这些专家大师呢,去吧,好好给大家解释下:肤浅在哪?
不好意思只能给4星,昨天去看的,也算一个小漫威迷,从美队3开始就每一部都去电影院看了,昨天早上意外得知黑豹上映了,怀着复杂的心情立马买了下午的票,放下了正在复习的两科考试😂😂我啰嗦这么多可能是因为太困了……😂言归正传,特效方面一如既往的好,这种超英电影,你懂的,如果特效再不好的话,在中国是不会有市场的,这方面制作,中国确实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很爱国)再说演员方面,可能是漫威情结吧,黑豹是很喜欢的,作为一个黑人,(我没有种族歧视),以东方人的审美,我觉得帅的不超过3个人,还有暮光之城里的狼人☺️黑豹是一个,好多人说反派长的好看,我真是一点没觉得。
最后了,情节(我不是喷子),这种剧情,难道不是中国2,3十年前的剧情吗?
皇室内斗,爸爸杀死了叔叔,叔叔的儿砸流落民间,儿砸长大后千辛万苦努力奋斗,回来报仇 显示成功干掉了男主 转眼间 果不其然 男主就被渔夫给救了 然后逆袭 只有我觉得熟悉吗😂😂对了还有,开头过于拖沓了,讲黑豹卫冕讲了半个多点儿。。
给我急的啊,啥时候开始打😂😂好了,作为一个人物支线电影,把故事交代清楚就可以了,期待《复联3》
黑豹上映前最吸引我的是作为“世外桃源”的瓦坎达独特的平地加buff的方式。
承蒙上天眷顾,得到取之不尽的能源,在全球世俗世界之外独立的社会系统,会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在社会架构、市民思想方面会有哪些独创?
那里的人们究竟如何生活、行走、工作?
瓦坎达超前的社会结构如何突破我们的想象,惊艳到我们这些俗人?
可惜电影一个答案也没有给。
对于瓦坎达的景象描绘基本有三个维度,一是整个城市的宏观景象,具有非洲特色的魔宇高楼;二是具体街道的特写,市民们穿着非洲服饰在街上熙熙攘攘,小商品经济繁荣,路边摊生意火爆;三是洞穴内超前现代的磁悬浮列车和先进实验室。
但细细推敲来看,整体社会景象难以自圆其说。
首先,瓦坎达社会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样的?
拥有了无限能源后,工厂里的机械如何利用能源进行生产?
人工力量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高楼大厦中的是否是不计其数的中产阶级白领?
他们的金融业如何发展?
如若拥有富足的物质保障,瓦坎达人民的生活娱乐方式是什么样的?
一个画面也没有。
其次,应该有高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平民们为什么还会热衷于吃路边摊?
为什么传统小商品经济还如此发达?
影片中的街道熙攘景象不像是一个将“热闹集市”作为享受型体验型消费的先进城市,而更像是刻板印象中非洲国家普通小镇的起到基本“商品交换”功能的市场而已,这样的市民生活与其本应有的先进社会构架完全衔接不上。
这你可能就要说了,《银翼杀手》里的城市街道上也都是些贫困的底层人民啊,人们也在吃路边摊啊,即使在科技发达的未来也依然有贫困人民的啊?
没错,因为《银翼杀手》的设定本身就默认了在未来人类的贫富差距会更大,科技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结构依然没有改变。
而在《黑豹》中,社会结构根本不明晰。
电影本身创造了圣明君主保护民众的幻想,照理来说社会贫富差距不应过大,应当是共产主义那样人人自足、自觉、自知?
但影片中却只有大量的市民阶层,没有展现中高产阶层,精英阶级和巨富寡头。
如果除了市民就是知晓一切的黑豹家族,那社会结构应当是相当原始落后且专制的,这又和君王“慈悲”的形象反差过大。
最大的bug在于,拥有先进技术的瓦坎达里,根本看不到知识精英,也看不到市民们的自觉意识。
那些高楼大厦,那些磁悬浮列车和先进的武器,背后必定是一代又一代无数的知识分子迭代研发出来的,而影片中唯一的智力担当只有黑豹的妹妹,第二个科研人员都没有,逗我呢?
此外,对于反派的设定也让人很无语。
就像是霍金呼号了那么久不要主动接触外太空的生命,SpaceX还是骄傲地驶入了宇宙深处;那么多科幻电影描绘了可怕的人工智能,Facebook和Google还是不遗余力地在竞相发展AI技术。
人类贪婪的欲望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是根本不可能被禁锢的,“就算我不做,也总有人会做,所以我更要做不能落在后面” 是人类发展的本能动力,我不相信瓦坎达社会中就没有人想和外部世界联系,把无限能源用来谋私利,这简直有悖人类本性。
如果让我改剧本,《黑豹》第一部的反派肯定来自于瓦坎达内部的科研人员,他们想用发达的科技和能源与外部世界做交易,甚至去联系外太空,而黑豹作为首领不得不思考真正向全人类开放这个问题。
这样的设定比自家皇位争夺赛要真实多了。
我拜托,本应发达的社会结构还在通过武力斗争选择政权,而且自己拥有了皇位别人都服,皇位被抢了自己还轻而易举就夺回来了?
毫无政治制度可言啊,全凭编剧心中的正义感发展剧情呢。
总之,《黑豹》中的瓦坎达社会本身,本应是大有文章可做、能够惊艳我们所有俗人的景象,这需要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掌握和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构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世外桃源,而不是现在这样完全被架空的虚幻景象。
我真是太失望了。
有着全新的故事与人物设定,起源电影的自带光环与好莱坞“政治正确”之风的天时地利人和,更有意竞争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黑豹》自北美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飙红,但揭开这华丽的神秘面纱,静言思之,这位惊艳的英雄王子,也不过是披着超级英雄的战衣,带着对非洲文化的刻板印象,走着“政治正确”的光明大道,装着“普渡众生”的圣母思想,演了一部新迪士尼“狮子王”大戏,为漫威电影宇宙扩大了版图。
但在这一部中规中矩的“王子复仇记”与“大美非洲”旅游宣传片里,漫威电影宇宙却作出了“破”与“立”的尝试。
“
这个事情是这样,在真实世界里的shit hole国家乌干达,在漫威世界里有着巨牛逼的科技和资源。
这个设定就挺胡逼的。
其实胡逼的设定也没啥,你演的也胡逼一点,打打闹闹暴暴炸就行了。
大家看的也都开心。
但是你不能构建一个胡逼的世界,然后再试图去严肃的讨论一些真实世界的问题。
就比如港,里面的反派港,哎呀我们黑人被压迫啊,我要把这些高科技武器给他们,帮助他们反抗。
那么问题就来了,黑人被谁压迫了?
这里的assumption是,漫威世界其实和现实世界类似,美国的黑人被警察police brutality了。
个么问题又来了,美国的黑人哪里来的?
以前黑奴抓来的。
如果不是黑奴抓来的,个么美国的黑人哪里来的?
以前抓黑奴的时候其他非洲地方的黑人有被抓的时候随机逃到乌干达的伐?
个么以前抓黑奴的时候去过乌干达伐?
那个时候乌干达怎么处理的?
现在的非洲,除了乌干达,其他地方又是什么样子的?
那里的黑人生活的怎么样?
美国的受压迫黑人能不能逃到非洲去?
当然,你可以加上设定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人在压迫黑人,非洲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只要有黑人的地方,黑人就在被白人压迫。
就只有乌干达是世外桃源。
这样也能把设定圆回来。
但是设定肯定不会这么写的。
这样一样,就太胡逼了,别人一看就是在胡逼。
就不会严肃对待了。
编剧要的效果就是既要和现实有一点关联,足够勾起观众的一些特定情绪又要让自己瞎鸡巴编。
但是水平又不行,就导致整个设定千疮百孔了。
怎么港就是你编故事,当然可以胡逼,机器人打怪瘦,比如环太平洋,没人会在意这些,看的也挺开心的。
但是你不能又胡逼,又想严肃讨论一些只有现实世界才存在的问题。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提一下我最讨厌的超级英雄故事蝙蝠侠了。
你说在哥谭市这样一个地方,里面的犯罪分子基本都是恐怖分子级别的,动不动就搞一个大新闻,来个911级别的恐怖袭击,然后普通市民死掉个几百个。
然后千辛万苦抓到罪犯之后,来上一句,哥谭市没有死刑,罪犯也是有人权的,我们不能杀死他。
普通市民:我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真,哥谭市的普通市民还没有集体邮起来把市政府给炸了也算个奇迹了。
其实蝙蝠侠的故事也能圆上的,比如说小丑,只要加上如下设定,因为他是远古恶灵附身,人体只是一个躯壳,一旦杀死躯壳,恶灵就会马上去找另一个宿主,到时候我们反而会因为不知道新的宿主是谁陷入被动。
所以我们只能封印他。
故事就圆上了。
其实要是真的这样,也可以把他做成像鹿鼎记里面人罐。
就是砍掉手脚,戳瞎眼镜和耳朵,割掉舌头,然后放在罐子里养着,就是不让死。
#黑豹(2018)[电影]# 可算了吧,这就是一部黑人意淫片,特效也是渣,豆瓣给6.1分一点不亏,我给5.1分,其中5分给漫威这俩字,0.1分给片尾曲和片尾曲的动画。
为什么说这部片子渣,理由有三:一,剧情渣,简而言之就是黑豹爸爸杀了黑豹的,然后等老一辈死了俩孩子争王位。
故事简单,按理说也不至于让人喷。
槽点就在于反派皇储存在感薄弱加让人恨不起来,人家干啥了,打着篮球老爸被人干死了,复仇还不行了,复仇的过程中人家也没迁怒于别人啊。
总之剧情渣,看完想想,这都是些屁家务事啊。
二,人设渣。
按理说,黑豹是个超级英雄,又是个国王,应该,应该迅速,致命,优雅,尊贵。
然而整部电影包括那个傻了吧唧的光头护卫队,就是在野蛮又丑陋地群殴。
最后决战那个边境部族傻狍子族长我就不说啥了,一群人找了块草坪就拔轱辘到影片结束,我是服的。
这是漫威电影?
一群人换上橄榄球服岂不是更合适?
整部电影,咱暂且不说肤色问题,就所有的人设,没有一个正常与深度的,黑豹本人存在感更像是个木偶,还不如反派有点吸引力。
三,世界观渣。
开头说了,这就是一部意淫片,黑人意淫自己其实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只是一直藏着掖着罢了,然后又表现出彻骨的仇恨感,我牛逼了我就要复仇,干死白人等等等等,喂,这导演是个高级黑吧,也就黑人的智商看不出来这是在给黑人招黑对吧,看完电影就一个感觉,千万别给黑人翻身的机会,这就是一群傻子二愣子野蛮人。
从这方面来说,我怀疑导演是个潜藏的高级黑,把黑人钱赚了,让黑人开心了,还让所有其他人都更烦黑人了。
总之这就是一部给黑豹做个人介绍的电影,然而这部个人介绍实在是苍白无力,和其他几个超级英雄比起来,也就和猎鹰一个级别吧。
之前影评说黑豹比钢铁侠还牛逼还富有,嗯……也许吧。
但是全世界都是钢铁侠的粉丝,黑豹的粉丝,也就那些弱智的黑人观众吧。
这部电影,给我钱让我看第二遍我都不会去,买了票的赶紧退了吧。
http://t.cn/RpzjsqJ
电影的故事设定的确有很多类似决斗当国王的槽点,但我觉得黑豹不算一部好电影并不仅仅因为这一点。
我们不是说民主就一定优于君主,就好比你能说英国的君主立宪、法国的民主共和、以及我们的社会主义谁更优越么?
问题在于剧情本身并没有表现出瓦坎达君主制的优越性,反而有意或无意的表现了许多君主制的缺点,比如国家领导的产生只依靠个人武力而非政治能力;在国家重大问题比如战争上又极其草率。
左一遍又一遍的说瓦坎达科技发达人民富足,但通篇除了城市的远景以及公主殿下的实验室看起来很科幻以外,城市的街道、民众的日常生活场景看起来真比不上腐朽的欧美发达国家;前脚说手里的长矛堪比超音速炮,后脚的战争场面和部落械斗毫无区别。
当然啦,上面这些都只是小问题,观众老爷们也勉强可以原谅,电影嘛,你故事好看也成啊。
但很不幸的是这一点它同样没做到。
电影里鹰派和鸽派各自的行为逻辑都很薄弱。
国王陛下坚持瓦坎达与世隔绝是因为不想幸福的生活被打扰,更害怕振金的科技被盗取。
祖宗们呐,现实世界里米国科技实力领先全球,它的顶尖大学拒绝全世界的留学生了么?
美国政府担心自己一下子就会被那些第三世界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国家超越么?
至于幸福生活被打破,恕我直言,您各方面都领先全球了还怕个蛋蛋啊。
当然啦估计海关的压力会大一点,毕竟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美国偷渡客想到瓦坎达做非法移民。
至于男主他老弟代表的鹰派就更逗比了。
对 ,你没看错我说的是逗比。
就这民族主义洗脑的渣渣水平还叫嚣着解放黑人兄弟,影评里居然还有一堆支持者,我实在是不能理解。
这么说吧,你一个瓦坎达的老铁既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力去替你所谓的黑人兄弟或者姐妹们伸张正义。
有人会说为啥啊,因为既然你瓦坎达自古以来领先全球且与世隔绝,那么也就是说历史上被贩卖的黑奴没有一个是从你这出去的。
你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什么权力去管国外的事情,且不说你所谓的邻国在当时基本上也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部落,连美洲的玛雅或者印加帝国都不如。
哪天日本人要是说一百年前被卖到美国的华工太惨啦,不行我们日本政府要替米国那些备受歧视的黄人兄弟们伸张正义,你觉得天朝的吃瓜群众们会怎么看?
估计大部分人会暗骂一句鬼子们怕不是石乐志吧,别扯这没用的先把几十年前乃们侵略我们的账算一下好伐?
同样的逻辑套用到这部电影里也没问题,男主他表弟还真以为那些黑奴是白人殖民者们一个个抓到美洲的咧,你可拉倒吧,这些黑奴中不知道有多少就是当时非洲各个部落酋长卖给白人的奴隶或者战俘。
真要说血债血偿的话非洲各国最好自己之间先打几仗,只可惜这些事跟你瓦坎达实在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说到底我们谈的是这部电影本身的好坏,抛却在北美市场上它特定的反种族歧视意义来说,它的确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因为你不能有了一个好点子但却只做出一个半成品,然后留着一堆这样那样的槽点让观众代替你去自圆其说。
而在中国或者说东亚市场,失去了特定的政治环境之后,这部电影不尽如人意的票房和口碑表现并不算意外。
(~ ̄▽ ̄)→))* ̄▽ ̄*)o(~ ̄▽ ̄)→))*谈一点题外话,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大概是附着在这部电影之上最热的话题了。
但对于东亚儒家文化圈来说,欧美的种族歧视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舶来品。
东方历史上的华夷之辨完全不同于西方概念的种族歧视,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一种较发达的农耕文明对于相对落后的游牧文明的鄙视。
孔子所说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这种逻辑的产物。
而近现代以来西方兴起的种族歧视则完全是唯血统论。
举例而言,就是一个哪怕沿街乞讨的白人流浪汉也要比一个藤校毕业有一份好工作的黑人更高贵。
至于民族主义,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概念。
它名为主义,但完全不属于任何一种哲学概念。
你可以说列宁是共产主义理论家,马克斯.韦伯是资本主义理论家,但试问历史上可有谁是民族主义理论家?
附着在民族主义之上的意象包括历史、文化、认同感等等似乎都是颇具厚重感的描述,但吊诡的是:所谓的民族主义却恰恰是近现代才逐步兴起的一种概念。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中就提出关于民族主义让人恼怒困惑的三个诡论:一,民族这个概念对于历史学家而言的客观性和现代行性,对于民族主义者的主观性和古老性。
二,民族归属作为文化概念形式的普遍性,是一种纯粹的人造物。
但一个人的民族又犹如他的性别、肤色从一出生便已经注定,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定的民族身份。
三,民族主义在政治范畴内影响巨大,但在哲学范畴内却没有这个主义的伟大思想家,没有一般哲学思想所具有的体系深度。
“Bury me in the ocean with my ancestors that jumped from the ships,cause they knew death was better than bondage.”
谁能打谁就是国王,像这样的种族根本不配拥有高科技,故事设定太脑残!
超出预期。对于不喜欢段子喜剧片,不喜欢全程打打打的我来说,这个还挺合口味的。而它对黑人题材的处理,又比逃出绝命镇更能让我接受。陛下真是有一种含着金钥匙出生从来没穷过的气质。
四星半。瑞恩·库格勒将非洲文化、嘻哈音乐、动作戏融合、拿捏得相当巧妙。商业类型片吃重的节奏感被放大,甚至产生一种独有律动。尽管动作设计有时略显笨拙,但整体效果很好。政治观点处理得很圆滑,关于女性、亲情、人性的表述,有不少动人之处。有点水土不服的,便是漫威式笑料的穿插,时而略生硬。
真的是演成部落战争了,场面小气。剧情也很干巴巴。只能期待第二个彩蛋说的新故事了。
我并不讨厌反而还挺喜欢漫威电影讲段子说笑话的水平,但也希望漫威影业能够做出更大胆的突破和尝试。终于他们拍出了《黑豹》这部气质独特、成熟的作品,让入坑五年的我感到非常高兴与欣慰。如果能够鼓励白人的电影可以得到大家的好评与认可,为何鼓励黑人的作品就一定要被“政治正确”四个字来否决呢。
尴尬
智者建桥,愚者筑墙。因为这句台词加一星。
一部优秀的起源电影,完爆锤一和队一,直追铁人一。同事纷纷表示看完本片,又刷了一遍civil war。黑豹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二代漫威角色。大惊喜是片尾彩蛋,智商超群的小公主,和女武士的服装设计(和我们之前作Makoko 2026的项目时的设想不谋而合)然而前半部分的歌舞加非洲景观真的很像狮子王!
挺无聊的,不好看,咋评分这么高,不科学。我发现只要是国外的评分都高。不切实际。
美队2以后最好的漫威,倒不是说它有多惊喜,只是它在保持复联老把戏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非洲元素,让超级英雄第一次看起来有了不同的味道,到底是对得起这样全黑的卡司。讲故事的文戏够顺,亮功夫的武戏够燃,两者比例和节奏调配得也不错。
sorry,我没有看过这么难看的超英片
比较严肃的故事。查德维克·博斯曼身材实在太好了,人也太好看了
神烦那些动不动就说政治正确的,你们就不认识别的词了吗?抛开种群问题,这也是个好电影,黑豹好帅。打五星拉高一下平均分。
没有期望中的爆感,可能有些审美疲劳了,好莱坞的大片结构和故事都差不多,只是人物不一样而已!电影不能说差,但是战斗场面没有炒作中的震撼、感情戏又没有美国队长似的精彩,三星足以。
第二次看,才发现这部片有多好,好的翻译很重要。其实全片正反双方的矛盾点无非是:当我有了你们当年的科技优势后,我是选择将其作为“杀人器”去征服,还是慷慨地共享?黑豹最后的选择是对白人殖民史的一个反讽,你说是黑人的YY也罢,至少当年印第安人慷慨地捧上粮食和水果换来是白人的掠夺和屠杀
喜欢的地方:美道服音乐/没有包袱地讲黑人为主的故事/女性角色/反派塑造得不错/大家都长得好看/安迪和马丁的对手戏统统看成咕噜和比尔博叙旧, sorry can’t help it。若说不足,应该是宫斗剧先天的套路感吧。两个彩蛋。
有点拖沓,睡了一会,非洲人民yy神作,即使科技那么发达了,市中心还都是练摊的…
年度政治正确盛宴,黑主白辅女胜男败正邪博弈,这个词在这里用才是恰到好处。漫威中下水平,完全不理解大爆的点在哪(可能是文化隔阂吧)。全片都是老梗不停地用,翻来覆去地用,只有斯坦·李老爷子出场还算亮点。不清楚漫威编剧要把内战这个梗用到什么时候,无聊死了。mtc88分,打了88次瞌睡。
年度最硬核过审台词:智者搭桥,愚者筑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