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后
Après Mai,五月风暴(台),空中之物,After May,Something in the Air
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主演:克莱蒙·梅特耶,萝拉·克雷顿,费利克斯·阿尔芒,莱娅·鲁热龙,胡戈·康策尔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年份:2012
简介:1970年代初期,各种各样的思潮撞击着这个脆弱的年代。而影片的主人翁吉尔斯就生活在这一片慌乱和杂乱之中。在不同思潮的影响下,吉尔斯积极参与着各种政治运动,他热爱摄影和绘画。虽然他的朋友指责他,说他政治形态不够坚决,但是吉尔斯还是我行我素地艰难的活着。可是,在一系列关于爱情、政治方向、意识形态的挫折和选择之后,吉尔..详细 >
很多时候提到“五月风暴”,都是一群年轻人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到了这部奥利维耶·阿萨亚斯自传性的电影中,展示的却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冲动盲目的政治运动中自毁前程,你渐渐看着自己曾经信仰的世界变得比以前更糟糕,一切好像以失败告终了,但导演似乎依旧无悔于自己的青春。★★★★
电影本身我不想多说,五月风暴本身像一场狂欢,因为镇压者和年轻人都是在恪守不流血的底线和原则,仔细看他们的表情,当他们被国家机器追赶驱散时脸上扭曲的兴奋让我想起小时候捉迷藏的日子。毛说GM不是请客吃饭,滥交毒品和摇滚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快感。这只是一场吃饱了撑的反叛。
視覺,音樂,成長
我的注意力全在这些hippies的衣服和音乐上了,至于剧情的话,还真是不怎么吸引我=。=
Récit d’apprentissage existentiel construit autour des convergences et divergences des idéaux. La quête individuelle de son rapport au monde n’aboutit qu’à un désenchantement.Pointilliste, Assayas peint cette jeunesse mouvementée post 68 avec une fluidité flottante
天啊!浪费我两个小时!
阿亚萨斯的致青春,好凯鲁亚克的故事,同时看了一下<在路上>,后者要好,很明显砸的钱多.如果不是拍得美,这么松散的剧情估计会半途而废吧! 阿亚萨斯真的的很难得继承了新浪潮的一些东西,这个片应该是自传式的.
So O.A. was that nerdy boy reading a book outside a experimental film festival...
太淡了
也就怪了,我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个长得像齐泽克有个长得像切格瓦拉。
2.5
那是1971年,一切都失去了動力。我們只能下車推著摩托走。愛和革命。汽油還留在詩裡。
青春这个洗脑的最佳时段。。。。
女孩漂亮,音乐好听,题材又是让人心动的六十年代和五月风暴。只是无论怎样,这一切更像是一座被华丽和虚浮堆砌的空中楼阁。至少,我们的青春和那些左派学生手里扔出的燃烧瓶相比,更像是一个被喝光被丢弃被踩的滋滋作响的易拉罐……
特定年代的法国青春文艺气息。半夜偷跑到学校贴海报喷标语那段很帅啊,看得我热血了
阿萨亚斯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无论对时代的描摹还是线索的提炼都很优秀,在五月风暴已成学术界电影圈“烂大街”的题材下,他对准了“之后”,用这部电影记录了一代进步青年走上街头之后各自的选择,让本片以五月风暴为界,绘制出70年代意识形态光谱的合流与分裂。编导先用男主的两名女友确立左右两极,追求绝对自由的劳拉,追求下一次革命的克里斯汀,好友阿兰与美国女友走上嬉皮之路,主角则在无政府主义的门前踌躇。也许从伤及保安那刻,也许从克里斯汀离开那刻,主角才寻到自我,他的画投影在乐队上,又是一次资本主义吸纳进步意识形态为商品的象征。阿萨亚斯还用电影与美术的分裂,勃氏与列宁的分裂来互文分裂的动作,最终克里斯汀走向女性主义,劳拉成了朱砂痣,又是一次两极的分道扬镳。真正优秀的青春片只有表皮是滥情,内里只关乎告别与选择。
另一种青春。拍得好细碎
一边学习 一边成长 一边拥有 一边失去
剧情很烂,对不了解这段儿的极其不友好,可以当众生像看,衣服,迷幻药,音乐,小报。
像少年啦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