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1985,1985年
导演:陈俊彦
主演:科里·迈克尔·史密斯,维吉妮娅·马德森,迈克尔·切克利斯,艾丹·朗福德,郑智麟,比尔·赫克,瑞恩·皮尔斯·威廉姆斯,蒂娜·帕克,亚历克斯·妮科尔·麦康诺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科里·迈克尔·史密斯、迈克尔·切克利斯(《哥谭镇》)以及维吉妮娅·马德森(《指定幸存者》)将加盟一部艾滋病题材的独立剧情片[1985]。影片由华裔导演陈俊彦([你好、再见 ]、[人来,人往])自编自导,故事讲述史密斯饰演的艾滋病晚期患者在弥留之际,决定搬回老家德克萨斯,向保守的父母坦白自己的境遇。详细 >
黑白主调压抑了情绪,无法藏住Andrian欲言又止的悲伤。麦当娜、披萨脸、和弟弟一起去看了《猛鬼街2》 各种的隐喻,虽然早已猜到故事的走向,但结尾相片出现,饱满的配乐还是让人潸然泪下。没有那么撕心裂肺,也没有那些剧烈的表达,抱了抱爸爸,和母亲谈了话,母亲永远知道儿子在想什么,留给弟弟一盘磁带,这些美好的回忆会永远驻留在大家心中,缓慢又痛心的告别。弟弟会后悔当时没有抱哥哥一次吧。
为了寻找同类,为了让自己的情爱有归属感,我们离家千里;为了能够好好告别,为了给记挂的人们一个最后的交待,我们重返故土。从前有人写道,“你能在这么舒阔的海洋重新开始,是福报。心安之所即是家,飘荡浮动这么久,希望你能找到定下来的人与地方。”如果我们最终尚不能找到让心安定下来的所在,也惟愿能死得其所吧。
黑白影像加强了艺术感染力的同时模糊了时空感,虽然有很多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感觉有点恍惚。故事是85年圣诞一位年轻且身患艾滋的同志回家和他认为完全不知真相的家人告别。没有激烈戏剧冲突,因为这一切都是画外的,没有出柜,没有遗愿,但没有说出来的话不光我们懂,故事里的家人也应该懂的差不多了。虽然故事没有新奇,但发生在85年美国“乡下”的同志家人相处模式和一些些交流细节还是很适用于如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地方的,细细品品,滋味还是酸酸滴。
短小精悍的类公路片 一段告别之旅包含了数次短暂的会面交谈 回顾了人生的各种情感 各个阶段 最令人动容的无疑是那对看似传统却对儿子充满爱的父母 选角非常 非常 非常的成功
89/100. 家庭、秘密、认同、有毒的阳刚;保守的小镇、寻找归属的出走、却割不断的亲情,好了,我知道这是一部东亚出来的华裔导演拍的了。
跟世界尽头撞车,但却采用了完全相反的表述方式,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却汹涌澎湃,细腻婉约克制压抑的情感似乎并不符合美国西部保守家庭的现实(倒是跟亚裔家庭何其相似),惜字如金的含蓄对白在最后一刻的磁带录音里终于释放爆发,从向前女友摊牌开始一直到结尾,一波又一波安静的催泪弹逼得人哭得根本停不下来,这太像自己的经历了,欲言又止的心事重重,亲人的无限宠爱更加剧了自己内心的重担,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比真相更难。(80)
感情很真挚很温柔,但有些表演略微美中不足了。
18年的电影。黑白色的旁白,导演我真佩服你的实力拍出来,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种老生常谈的题材拍成电影还弄成黑白的实在太装了……所有家人朋友之间的对话都是模式化的,一看就是一帮演员在集体背诵一个剧本。
一场早有预谋的告别,来年再见,来年真的能再见吗?
1985年他因为艾滋病晚期最后一次回到他的家乡,为他的父母弟弟花光全部积蓄准备了一份精美的圣诞礼物,瞒着父母说自己过得很好升职加薪,见了最好的朋友,说了许多最后对亲人朋友的话,最后伤心的离开家乡在他乡孤独的等待着死亡。1985年电影名字并没有什么宏大的历史背景,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年,有人离开,有人得到救赎。
同志属于少数类人,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爱,他们不被大众接受,他们的家人一样也很艰辛。
骨子裏滿是東方人的濫情,或者以舞台劇形式去表演會更適合。八十年代的恐懼和忌諱,延續到後來Dolan的《只是世界盡頭》,幾十年過去,大家仍然沒有學懂開口和接納。
要不是因为同性题材,很难相信这部电影豆瓣评分能过8分,毕竟很多地方的处理导演还是显得比较青涩。当然,这种生活在别处,我们相遇又别离别离又相遇,谁是我的下一站旅客的话题,确实永恒,也耐人寻味。
用黑白的色调和很生活的方式关注同性恋和艾滋病。
说不出口的告别,隐忍又辛酸… 结尾给弟弟的录音,莫名想起了cory的好友robin谈论自己在家乡爱荷华州的青春期,因为性取向和增重备受煎熬,直到来到西北大学,用戏剧宣泄自己,来到纽约,进入更包容的社会,一切才渐渐好起来。希望这个世界,能更多元更美好。
光影很特别。很多时候男主眼睛都在阴影里看不清,像是一片黑色的影子盖在上面。剧里所有的不能说背后是不能被接受,不能被你爱的人接纳、认同,甚至不敢去期望被接纳。另,全片没有光,比哥谭灰暗。
因为你是妈啊
各方面都没有什么毛病 但确实没有触动到我
悲伤装满了整个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