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的《小说课》里面提到,使故事有趣味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玩弄时间。
而玩弄时间的方法之一,便是让主人公身上发生一些无法解释的时间换位现象,至于为何,不必解释,因为读者的注意力早就被故事本身想讲述的更深层的含义所吸引过去了。
看到这部电影,我想起了这个老套的戏法,这可能是我没有被这部电影触动的原因。
它像是《明日边缘》的小清新版,没有了回环往复的血腥杀戮,而是循环的女高中生的日常。
而这也是我觉得它还算值得一看的原因——将科幻大片的手法运用到文艺的青春片上,却碰撞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说回电影内容,女主sam在一次车祸中意外去世,却发现自己会不断在去世那天的早上醒来。
从她抗争的改变中渐渐发现平日里没有意识到的事情,而后顿悟,珍惜这一天生活。
在七天里,她学会和家人相处,花时间陪伴他们;学会了爱真正值得她去爱的人;对朋友表达了她的感情;最后,挽救了一个女孩的生命。
女主真正做到了影片的motto所说的“become who you are”,当你做最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你。
这部电影是一部暖胃的滋补鸡汤,在很丧的时候可以cheer you up。
它在试图从每个阴暗面中,看似遭人讨厌的事情里,找到美好的地方。
比如书呆子小男生最初粘人地追着sam,实际上他是难得专情又温暖的男孩;比如不修边幅的小疯子朱丽叶,是富有绘画天赋又为了朋友而隐忍的人;比如最后被称为bitch的酷女孩,也有着故作坚强的铠甲……当然,还有毁掉美好事物面纱的反转,不再多提。
灌完鸡汤,这部影片有一点让我觉得可以进步的地方——这种轮回应该有一个原因。
即便不是科学层面可以解释,也应该是人情方面可以接受的。
比如重点强调女主平凡一天的遗憾,而这种遗憾造成了轮回,有一种力量促使女孩去改变……这样才使得影片更为有理有据一些吧。
(没有看过原著不好评价只是说影片)不过好在,这部电影不是HE,即女主终究逃不过这场意外的结局,而是上天慈悲,在多种结局的情况下,给女孩一个选择的机会——牺牲了自己但是保全了朋友们和朱丽叶。
(中间有一天的结局就是五个人去世的悲剧……)这种设定给了影片合理性,但是似乎就更加需要,上面说的一个解释了,上天哪会无缘无故的心软。
另,Elody太好看啦!
看到一个美国高中生的随意成长,最后剧情的翻转也让我感到一丝意外。
有时候我们听得的未必是真实的,而沉默的未必是逃避的、默认的。
知道客观、事实、真理,而往往便是所听即“真理”,不知道是人性中的哪一点让人疯狂轻信,有时甚至失去了独立思考、辨别的能力。
人言可畏怕就是最好的例子吧。
接受生而为人的不完美,有力量有胆量去承担生命所应承受的。
保持正念修行,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做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坦然接受并且真的爱自己,取悦自己取悦他人,依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做自己真正快乐的事,你我只不过是这个多维空间的一瞬,渺小而随机,愿你我皆是有缘人,每一瞬都快乐美好如自己所愿!
被困在时空里的女主,一次次在同样的时间同一张床上醒来,经历着注定发生的事,只是每天心情不同,第二天是困惑的的,第三天是恐惧的,第四天是愤怒的,然后她在每天的重复中学会看到家人、朋友、爱人,最后当她看到自己的时候才解脱,这是一次自我和解的过程。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在生活的日夜中每天过着像同一天的重复日子,被时光裹挟着往前走,随波逐流如同行尸走肉,辜负了时光、辜负了身边人,更加辜负了自己。
即使知道无法操纵时光,那不如就珍惜眼下的一切,好的、坏的、美的、丑的,不都是生命中最华彩的燃料吗?
之前买过这本书,觉得作者脑洞挺大的,女主一直在重复死亡那天。
作者之前写了《爱是一种病》,脑洞也是很大,表白作者❤忽然七日,我买回来其实一直没看完,只看了开头一点点,也是拖延症挺严重的,幸好它出电影了。
你可能还有明天,3000天,1万天,但是我只有今天,我今天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带来蝴蝶效应。
女主后来发现她不管怎么做,都摆脱不了这个循环,她索性就做点有意义的事:陪她妹妹玩一天,和爸爸妈妈朋友说爱他们,敢于对强制的琳子说她做的不对,不再因为面子和校草在一起而是选择不好看的竹马。
最后救了朱丽叶,成功的打破了循环。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爸妈离婚了?
”“因为过去了。
”“但是这件事到现在都在影响你,而你是我最重要的朋友,来,抱一个。
”
薛西弗斯是古希臘神話的人物,因為觸怒眾神而被處罰,被判終生勞役;眾神命他推一塊巨石上山,每當巨石被推到山頂的一刻,石就會自動地滾下到山底;而薛西弗斯又要重複把巨石推上山,然後巨石又會在到達山峰一刻滾下山,如此重重複複永無休止的就是薛西弗斯的人生。
《薛西弗斯神話》(The Myth of Sisyphus)是存在主義作家 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的一篇短文,探討一個他認為最嚴肅的哲學問題:自殺。
卡繆藉薛西弗斯神話來比喻人生的荒謬和無意義重複,無法逃遁,而當人誠實而勇於面對這個世界與自己時,自然會探討為何還要存活下去。
小說《Before I Fall》改編成電影《7刻時空》,用的是青春玉/肉女包裝卡繆的荒謬哲學而借題發揮的荷里活類型片,但觀眾可以放心的是導演沒有很嚴肅的討論存在、虛無或死亡,返而是探討女角如何在荒謬的處境中面對性的疑惑和朋友家人的關系,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
電影前段是典型的美國青春片格局:校園、派對與性;女主角薩曼莎(Samantha) 屬初熟型玉女(處女),在情人節的早上如常和閨密們回校園,也許導演想加點深度和沖突,上的課竟然是《薛西弗斯神話》!
下課後節目是肉女大放送的閨房化裝和更衣,晚上當然是青春片必備的派對狂歡,但薩曼莎之後獻初夜給男友的約會竟因男友醉酒而告吹,在離開派對途中遇上交通意外;第二天醒來時卻又回到意外當天早上,一日復一日的情人節、上《薛西弗斯》的課、派對、交通意外…女角的人生突然由青春無敵變成不斷重複的荒謬。
薩曼莎被困在性、迷惘和恐懼的監牢中,情人節成了她的巨石,沒有明天沒有未來,初夜的成人禮行不成死也死不去,從青春的跳躍到迷惘和失落,如何存活成了她只為一天而活的人生課題。
電影英文名Before I Fall的Fall也有雙重意義的玩味:墜落和死亡;如果從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角度這一定是處女面對性愛前(Fall墜落)的恐懼。
時空旅程或Déjà vu已屬荷里活的一種主流類型電影,即將上演的《死亡無限LOOP》也是同一架構,多關於平衡時空的懸疑和偵探片,主角通常都在不斷循環的過程中再專注每個細節去重塑案情或事件,無限LOOP的突破位就是破案或拆解謎團,已屬這種類型電影的必然格局。
《7刻時空》屬文藝類型,突破拆解的是青春的謎惑,如何由肉女變玉女;薩曼莎在日復日「倒帶」中重塑的是自已的人生,生活中忽略的細節和身邊人,誠實而勇於面對這個荒謬和無法逃遁的世界與自己,情人節於薩曼莎已重新定義,玉女用愛最後戰勝了這荒謬一天的禁閉。
《薛西弗斯神話》中薛西弗斯每推巨石到出峰都感到自已又一次戰勝了諸神,成了希臘神話中終極荒誕的英雄。
神話中薛西弗斯的巨石不能變,現實裡人生的荒謬不能移,但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重複生活中,這種荒誕也許才叫正常。
從生活細節中聚焦尋找意義,活在當下認識自已,也許那才我這種平凡人的縮影。
电影就像是在吹蜡烛前,许下的那个美好的愿望。
人生漫漫,多少人在自以为是的傲慢中做出了伤害别人的举动却不自知,而这些人其实直到死时都不自知,不然也不会有那句“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混蛋的人即便老了依旧会给社会添麻烦。
这部电影与
土拨鼠之日 (1993)8.61993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奇幻 / 哈罗德·雷米斯 / 比尔·默瑞 安迪·麦克道尔中年男人的豁然开朗不同的是,循环往复的内核其实是反对校园暴力宣传片。
电影没有选取校园暴力实施者的第一视角来实现救赎之路,而是通过一个一直作为校园暴力帮凶的女孩儿展开,从这个所谓的第三者视角,加上女主好学生的人设,更能从“旁观者视角”体现校园暴力的可怕之处。
没有什么比死亡更来得震撼。
虽然很多人都猜到车祸是解决循环的关键,但是最后女主死去的救赎之法,却有种难以描摹的悲壮。
对于这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她已在一次次循环中弥补了对妹妹的亏欠,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找到了真正的爱情,甚至身边的姐妹也因她的引导改变。
但当循环结束后,其实大家都将陷入失去她的悲痛之情中,然而这些已经不再重要,戛然而止之后的事情已不是我们要操心的事情。
回归电影本身,其实里面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几个主要人物变化的因果,说清楚了所有人纠葛的始末,因此当主要矛盾双方无法调和后,身为第三方的女主便以新的形式介入。
这个电影其实也在告诉我们一个再显然不过的道理:即便你不是暴力的直接施加者,沉默不语的你也是帮凶。
所以即便这只是一部以校园暴力为主的电影,但我也看到了鲁迅先生在《祥林嫂》中表达的那种悲剧内核: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死一个救赎所有人,反正总是要死一个的,这或许就是生活最无奈的地方:没有绝对的完美,牺牲在所难免,光明的结局其实也需要献祭。
即使不是死亡循环。
每天过的日子,是不是昨天、前天的重复。
即使变换着心情、喜、怒、哀、乐分别的过着某一天。
是不是还是同一时间、同一位置起床,生活压力太大,我们甚至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忙碌的过着同样的一天,却没有时间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喜欢什么,为什么风景秀丽的地球村,我们却没有心情、时间去欣赏。
女主照片电影给我们的答案:become who you are.面对家庭,我们是不是对家庭缺少了关爱,是不是失去了我们应该组成的部分。
做好家庭的角色。
面对朋友,我们是利益的伙伴,还是生活的助手?
我们真的关心过自己的闺蜜、兄弟?
他们是怎样的家庭?
他们遇到怎样的烦恼?
对待朋友,我们要选择肯定、帮助和关心。
面对男朋友/女朋友,你们是怎样的情侣关系?
是不是你的伴侣?
是不是心里真的有你,还是一场娱乐、逢场作戏?
选择真的能让你幸福的人吧。
面对敌人,他是不是 真的是你的敌人?
他真的跟你有仇吗?
你们是怎样的矛盾?
能不能化解?
为什么要伤害一个跟你没有关系的人呢,又为什么要让一个跟你没有关系的人仇恨你呢?
也许,生活上,我们因为利益而不得不与谁为敌,但尽量化解矛盾吧,至少,他不会恨你至深。
不管电影想表达什么,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停下脚步,静下来思考一下,怎样做想做的自己。
2017-5-27 21:49《忽然七日》(2017)。
电影前后两部分要分开看,前半段烧脑奇幻高分既视感,后半段青春少女晋江文改编的美版校园偶像剧,搭配仓央嘉措席慕蓉。
开头《土拨鼠之日》时空轮回的科幻感真吸引人,认认真真绷紧神经看着女主日子重复了没几天,后半程画风直奔流星花园小时代而去。
女主车祸离世,不甘的灵魂回来重复每一天,过足撕逼放浪的瘾之后决心当个圣母拯救身边所有人。
结尾救人段落真是天雷滚滚,就差飚出一句台词:不用谢,叫我红领巾!
女主素颜自带鬼片气质,化个坏女孩的烟熏妆倒惊艳了一把。
哎,多好的题材和梗,拍成格局如此低幼的小妞电影!
忽然七日、还有机会说再见、在我堕落前,这三个名字,我觉得最后一个最贴切,在我堕落以前,我选择做真实的自己,善待每一个爱我的人;第二个其次,希望还能有机会,和每一爱我的人,好好说再见,让他们记住我曾经爱过他们;忽然七日最让人莫名其妙,大概说的是,忽然有一天,你的生活就开始七天七天地循环,一星期一星期地重复地过下去?
那为什么不是忽然一日?
原著没看过,但是原著是七章,貌似和这个有关系吧。
其实整部影片要传达的主旨就是,墙上订着的那张字条上写的那句话,做真实的自己,以及帮别人就是救自己。
影片的结构,采用类似《恐怖游轮》、《罗拉快跑》、《土拨鼠之日》等的循环模式,讲述了一个即将高中毕业的女孩萨米,在情人节这天的经历,先是起床和家人告别,然后和三个闺蜜一起上学。
上课的时候,收到其他人送的玫瑰花,下课的时候和闺蜜一起嘲笑班里的一个怪女孩朱丽叶。
晚上和闺蜜一起,到一个同学家参加趴体,本来打算和男朋友做床上运动,却因为朱丽叶来到趴体,找她们四个闺蜜撕逼,因此萨米和闺蜜们一起开车走了,却撞到了扑到他们车上一心寻死的朱丽叶,她们的车也翻了,几人出了车祸。
之后萨米便不断重复着这一天的生活。
老师在上课时讲的西西弗斯,被众神惩罚推着巨石上山,不管今天推到哪里,明天都要从头开始推。
在最后的一次循环里,老师说的话还有后面一句,那就是,西西弗斯在他自己造就的监狱中,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
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人生,的确像是一个牢笼,紧紧地把他困住,永远也没有明天,而这和萨米的遭遇一样,想要逃离,只能改变!
一开始萨米试图阻止,不去参加趴体、和闺蜜闹翻、和男朋友做爱……可是这些都无济于事,当晚朱丽叶还是会自杀,第二天生活还是会重复。
萨米觉得既然这样,那就破罐子破摔好了,索性做个彻头彻尾的坏女孩!
画上烟熏妆,和闺蜜撕逼,和家人闹掰,对身旁的每一个人开火。
但彻底的放纵和堕落之后,并没有让萨米安心,反而只会让她更空虚,所以她深夜在喜欢自己的男孩家里痛哭!
她想明白了,既然有那么多次重来的机会,那为什么不利用这机会,面对真实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于是她夸妈妈漂亮,和妹妹一起玩耍,与家人一起去曾经的餐厅吃饭,和每一个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安慰父母离婚的闺蜜,选择喜欢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男孩,和学校最受欢迎的男孩分手……于是她获得了心灵的满足,是啊,顺从自己的内心,做真实的自己,才是让你快乐的唯一途径。
那个每个女孩都喜欢的男孩,你真的喜欢吗?
有可能他只是空有一副皮囊,本质上是一个渣男!
你以为很酷的烟熏妆,你真的觉得好看吗?
其实有可能只是想要吸引别人目光,内心里你觉得那样丑爆了……我们何时才能不再取悦别人,别人喜欢什么,自己也就去跟风附和?
也许你爱的男孩很普通,长得有点肥肥的,性格也有点笨手笨脚的,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他对你是真心的,他就是最帅的!
萨米和闺蜜吃饭的时候,一个闺蜜说起了蝴蝶效应,意思是说,其实你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会酿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太过放纵。
你图痛快随手在玫瑰上写的一张恶意嘲讽的卡片,就酿成了朱丽叶的自杀,以及你们四个人的车祸!
你出门前对幼小的妹妹大吼大叫,或许从此在妹妹心中留下阴影,她的性格一辈子都会谨小慎微,你们姐妹的感情也会一辈子僵硬……幸好,我们没被困在同一天里,比萨米幸运多了,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
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对这个世界回报以爱!
她对妹妹说那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你没什么错的,你是完美的,其实真的很重要,如果她不对妹妹这样说,可能妹妹就也会因为自己的声音不好听,而被别人慢慢孤立,变成下一个朱丽叶,被所有人欺负。
她安慰朱丽叶的话,一向被嘲笑惯了的朱丽叶却并不相信,她在最后一瞬间把朱丽叶推开,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她对朱丽叶是真的没有敌意,是真的很想帮助她的!
朱丽叶感谢她救了自己,而萨米何尝不感谢她,她也把萨米从永远困住自己的那一天里解救了出来!
也许你会觉得,永远被困在同一天里很酷,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可以杀人,可以强奸,可以旅行,可以乱来……但是当你一千遍一万遍重复的时候,却看到身边的人永远都是昨天的人,那种感觉真的很痛苦!
西西弗斯一遍遍推石头上山,石头又一遍遍掉到山底重来,那种重复的单调,摧毁的自尊,真的生不如死,如果他可以选择,我相信他会宁愿用死来解脱。
所以萨米虽然可能死了,但是她做了所有自己想做的事,已经没有遗憾了,死了,也是一种解脱。
这个故事不光告诉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现在的每一个瞬间,都很重要。
还告诉我们,其实很多时候,你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希望,而且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故事模式虽然老套,却还是有一定的反思意义,很想给四星的,但是还达不到我心中四星的标准,忍痛给个三星吧。
欢迎关注纯原创图文:鱼纹
女主第一次重复2月12日晚醒了20分钟,这么好的线索没利用起来,后面的剧情拍的特别烂俗,可以说是我看过《土拨鼠日》类型的电影中最差的一部了。
感动,我很喜欢。
最为触动的是她开始留意生活,而她本身也足够好了,对于她之后的改变。拯救朱丽叶,拯救我们自己。片头实在让人不得不想到土拨鼠的一日,只是还是走向不一样。她也不再对妹妹说不要动她东西,跟家人尤其跟妈妈也更近,更能表达爱更能感到美好和温暖这本身就是很棒的事,“是你救了我”。
谁特么看这种片子想要看一个悲剧?!值得点赞的是剧里全体妹子都特美。但是女主从头穿到尾的那条蓝色村姑小碎花裙子和奶奶黑夹克拉低了整体颜值。
生活的压力 人们的自我保护性负能量释放 慢慢地把我们变成了自己不太喜欢的样子 坚硬 冷漠 带有攻击性 我们以为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才是最安全的 却从没认真想过改变后的自己可能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有多深远 愿我们都有能力处理好那些有意无意的伤害 且不将它转嫁到任何人身上 变得更加强大
题材很喜欢,很喜欢,但就是收尾不太满意。女主美翻,前面姐妹团逗逼青春范,喜欢。——20180126
U are perfect what you are.很多评论在吐槽时间循环设置太老套,其实那只是最不重要的形式,感恩和诚实才是内核,完成度很高。
极度一般,逻辑有问题
如果不是在飞机上没事做,可能看不完
额。。
挺好的一个题材,讲的却是撕逼那点小事,最后再强行鸡汤。
become who you are.
结尾太仓促了吧……
本来想看《浮生七日》,下错电影了,不过我还是蛮喜欢土拨鼠类似的电影,但模仿的也不像样子,和《忌日快乐》很像,但差得多,剧情逻辑不够严谨,甚至有点莫名其妙,bgm倒是不错,演技也还行,颜值嘛,忽高忽低的。
记不清多少年前看过的一本畅销小说。很棒的题材,电影不够好,但也足够想起曾经的那些温暖而冰冷的文字。一天可以改变多少呢,不需要答案,也没有答案。
你都开启无限循环模式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撕个逼。智商啊!
一般,结局大烂
在循环中逐渐了解到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问题。意识到自己和朋友们对待同学怪胎、男友和家人的冷酷和恶意,意识到自己曾经那么善良,意识到自己变得恶毒和形成的小团体霸凌,意识到不曾愿意去试想了解他人的另一面,不愿意回到过去,即便是不堪的。在充分知道这些症结,我们才能够面对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而且在不断地试错中,萨曼莎尽力在有限的一天中找寻更加温和的而非暴力相持的方式来连结他人。这些善意的发自内心的举措才是充满了正面的社会属性的范例啊。也是在极度狂欢和只在乎意淫的校园青少年电影中的树立了一个好的范本。萨曼莎的解脱在于她学会了思考、接纳和成长。而这些都是青少年旅程不可或缺的母题元素。
除了用了一次soak配乐全程无亮点
被半年前的预告片骗来看了,女主发现自己能轮回之后,想象力也是太贫乏,是剧组为了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