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恐怖电影《女鬼桥》学校里的恐怖电影还是挺带感的,就是上学的最好别看了 - - 友情提示。
还是中国台湾的恐怖电影接地气呢 我最害怕这样的恐怖片(捂脸)就是剧情有些老套,不过也确实算是近期比较不错的恐怖电影了就是这个故事最后的不能细琢磨- -逻辑上还是有些问题的说。
这个学校老死人真的还能开下去?
为何要献祭而不是复仇?
(不要说鬼片不讲逻辑,但是一样需要建立在常识的基础上)我对那个私奔的故事更感兴趣 但是为啥私奔碰头地点选在学校里?
虽然画面很渣吧,但是我确实想起了我的老手机(捂脸)
长得就挺鬼的 哈哈
我还以为有什么伏笔= =
这都没摔死,太厉害了最后的彩蛋看来是想拍续集了气氛挺吓人的,就是双线故事有些不友好,最后的套娃解释没有说服力,就是胆小的还是不要看了-我是私奔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挺吓人
有个疑问,鬼为啥要一直绑架一个人?
影片创新就是反复加深层次的回演,就好像装裱字画,一层一层描述。
总结一下鬼片套路。
鬼的经典相貌,湿漉漉,黑色影子,长头发,尖指甲,全黑或全白眼仁,爆出的青筋,眼睛周边的黑影,惨白的身体和脸,血盆大口,长舌头,獠牙,没有脸,浑身伤痕流血,浑身泥污等。
鬼的经典动作,爬行,墙壁屋顶爬行,身体反转爬行,露出鬼笑,流出血泪,张嘴咆哮,头扭到背面,头扬起到背面,带骨头响的扭动,从背后露出半个脸,屏幕里露出半个脸,露出鬼手扒住门框窗框等,鬼手抓人肩部,抓人胳膊或腿,将人拖走,楼道里闪烁,提线木偶式诡异行走,猛冲到面前等。
鬼的经典气氛营造,总回到原点的——鬼打墙,人的诡异行为或面容——鬼上身,动弹不得——鬼压床,不应该动的东西动了,照片画像雕像表情变了,电器乐器自行运转,蜡烛自己亮了,灯自己灭了,电话里的声音,循环诡异的声音,如无人隔壁的哭声敲击声、无人门外的砸门声、无人楼上的脚步声,镜子或水面里的另一个自己,车撞到轧到东西又不见,一阵妖风,浓厚妖雾,动物被吓怂,满地的纸钱,法器或符咒被毁,气氛诡异的人群或队伍,人突然消失,眼前情景突然转变,玩笔仙碟仙等招魂仪式,离奇的死亡等等。
鬼出现的经典场所,厕所,屋顶,床下,电梯,长长的楼道,地下室,阁楼,天台,太平间,医务室,实验室,人偶室,宾馆最靠边的房间,古宅,坟头,水边,林间乡间小路,车后排座,马路上,手机屏幕里……
女鬼桥还可以,不是细节控,没看出最后有两条时间线,12年死了松哥,石头,16年死了文耀,三女,乔,20年死了五个学生,加上阿全共6人直播样式可以的,但是转换的太快了,不如伪纪录片样式的有代入感,难道女鬼附身了不是完全控制这个人吗,怎么还可以有自己的自我意志啊离谱儿。
到时间了我想带人去就带人去不想带就不带?
阿全如果复合的话,乔最后会怎么做呢?
不用再看那死的五个人脸了,也算是了却心愿,但是女鬼应该不算是附身吧,有点子像吸血鬼的形式把人变成半人半鬼的小喽啰
《女鬼桥》,2020年上映的台湾恐怖片,因为我先玩过游戏,所以对这部电影还是有点滤镜的,看完感觉还不错。
电影采用两个时间段同时进行的拍摄方式,2020年(现在)的时间线是记者和摄影师前来东湖大学调查四年前的学生离奇溺亡案,而2016年的时间线则是东湖在校的六名大学生在女鬼桥举行试胆大会,从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因为我觉得电影还不错,所以在我看来优点还挺多的。
首先是电影的叙事的节奏把握得很舒服,没有无意义的镜头,角色之间的对白也藏有伏笔,看到结局之后才能反应过来,悬疑感其实挺足的。
其次是电影的氛围也营造得不错,我比较喜欢的是美发室(?
)那段人偶的表演。
游戏里也较为还原了这个场景,也是游戏里我很喜欢的一个地方。
至于电影的惊吓手段,虽然大多有些老套,特效也几乎全靠化妆支撑,但某些jump scare的时机却把握得很好,能做到这点就是一部合格的恐怖片了。
最让我惊艳的是剧情。
并不是说故事本身有什么精彩的地方,而是导演选择呈现给观众的这种拍摄方式让人感到惊艳。
先是利用20年和16年两条明线交替出现的方式迷惑观众,其实在底下还藏着一条12年的暗线。
导演很巧妙的利用夜晚相机拍摄的模糊镜头感、一闪而过的人物正面以及切换自然的镜头将12年和16年发生的事情融合在了一起,没有看到结局的话,是很难意识到“过去”的画面其实存在两个时间点。
但导演又没有完全模糊,而是在人物对白和其他地方埋下了伏笔。
比如赵芯乔刚开始直播时对镜头介绍自己是“研一的学姐”,但后面和石头在寝室里对话时却又说两人考上同一所大学;12年的赵芯乔和16年的赵芯乔虽然都穿着白色外套,但里面衬衫的颜色却不一样等等,都表明不在同一个“过去”的时间点。
我觉得只要能看出这几点,就能领略到本片的魅力所在。
把整个剧情平铺直叙地说出来的话确实很普通,但利用这样的叙述性诡计拍摄出来,完全就是将电影提高了一个层次,总之我很喜欢。
至于现代线中“摄影师”的真实身份,这个我倒是早就猜出来了,相信大多数人都能猜出来,毕竟16年的警方报道中失踪了一个人的记录,还挺在意料中的,倒不是那么让人惊讶了。
不过电影也不是没有缺点。
首先演员的演技,说实话挺一般的(,不过好在电影氛围营造得还不错,在其他方面也算勉强弥补了这点不足,但有几个镜头还是比较出戏。
比如石头被杀之后被女鬼操控的那段,我很不厚道地笑了,真的好好笑啊hhh。
然后是电影的剧情。
正如我之前所说,把这个故事平铺直叙地讲出来的话,并算不上一个精彩的故事。
核心还是较为老套的女鬼含冤而死,每四年要寻找五个人杀死,其中还藏着比较脸谱化的两女争一男之类的俗套设定。
尤其是16年赵芯乔不想再延续痛苦的轮回,选择让季德全杀死自己,我说不好是想表达赵芯乔还爱着季德全想让他活下去;还是想报复季德全的冷暴力+出轨行为,让他陷入四年轮回中。
希望是后者吧,这还能让我内心安慰一点(。
最后不得不提一句游戏了。
从表现形式来看,电影做的要比游戏好上不少,毕竟以游戏的视角,想要做出电影的叙述性诡计其实有点难度的,所以游戏将主视角放在了16年,而12年的事情则是穿插在游戏内可以获得的线索中。
但游戏的人设真的比电影丰满很多,特别是丰富了李天明和郑琳恩这两个几乎没怎么在电影里出场过的角色人设,我真的好喜欢郑琳恩啊!!!
而且游戏的惊吓点设置以及剧情都展现得比电影优秀,还加了一段女鬼的来历,丰富了整个故事。
所以真的很推荐去玩一下《女鬼桥》的游戏。
虽然没有《港诡实录》恐怖,但我觉得做得真的不错,挺好玩的。
电影豆瓣评分6.3,在《粽邪》的对比下我觉得3真的低了,我可以打到7.6(。
整部电影完全是导演以一己之力,将平庸的剧本拔高了一个层次所带来的结果。
PS:不过我还是很想吐槽,为什么所有人碰到鬼了,跑的时候都要平地摔啊!!!
PPS:事实证明,说“我会保护你的”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履行诺言呢!
电影的各种细节在别的影评里分析的差不多了,就有一个点好像没人提,就是女鬼两次抓交替的对象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对同伴说“我会保护你”的人。
女鬼是被五个人害死的,对应了她要干掉五个受害者报复,但在此之前她被要私奔的男友抛弃,被害过程中想到本来指望能保护自己的人并没有做到,对此产生的怨恨估计不比枉死少,“抓交替”其实也是报复的一部分,发泄对男友的怨恨。
当后来的被害者表示要保护同伴时候,估计就被女鬼盯上了,刻意把他们留到最后,他们都是直接或间接面对同伴死亡,被质问“你不是说要保护我吗”“我以为你会保护我”(其实是女鬼的心声)精神崩溃后被女鬼抛出活下去的机会,一般人此时在万念俱灰和求生欲下很难拒绝。
女鬼于是也完成了对男友的报复,让他们去利用别人的信任害新的受害者。
另外第一波的交替赵芯乔跟第二波的阿全恋爱然后被甩,我猜可能也是被女鬼操纵的结果,难以想象女鬼会让自己的附身踏实谈恋爱,估计也是强迫她重复自己被抛弃的悲剧。
因为本片前面的部分故意模糊时间线,把两条时间线交叠在一起,所以很容易骗到我们,但其实看完整部片子之后,缕清了时间线后,会发现其实前面有铺垫挺多的细节,不是刷过一遍之后,掌握了所有的剧情,或许根本就没留意到,比如:1、片头片头出发行公司的一路第一人称探索视角,真的很有意思。
当然了,这个第一次看就能看到,还挺用心的。
2、倒计时女记者第一次上楼梯脚崴了,第二次,准备好后,男助手倒计时,真的很有意思,像是在提醒我们观众一样,准备好迎接恐怖故事了吗?
开始了哦,三二一,正片开始。
当然了,后面男助手还说了好几次倒计时,那可是送命的倒计时啊!
3、松哥后面的背景松哥后面的白板和日历,上面写着的日期,都是2012年哦。
所以如果我们留意到的话,一开始就能猜出来,其实是两条时间线的。
4、美发室我们看到2012年松哥和石头在的美发室内,中间的几排桌子上,几乎是没有假人头和假发的,但是到了2016年,阿全和三女晚上去找文耀的时候,上面却全都摆上了很多假人头和假发哦!
5、芯乔的衣服芯乔的衣服,2012年和2016年虽然看上去差不多,都是外面一个白色的外套,里面一件T恤,下面一件短裤,但是2012年里面的T是黄色的,2016年是蓝色的哦!
尤其是从一开始,芯乔在美发室跟石头和松哥一起的时候,是黄色的,出门之后,就变成了蓝色的,这里时间线已经切换了。
6、谁选的女鬼桥大家都在讨论,到底是谁选的女鬼桥,芯桥却来了一句,这个问题没必要讨论,其实就是她选的,就是她被附身了,故意引导他们过去的!
7、芯桥让阿全跟自己复合芯乔说再给阿全一次机会,让他跟自己复合,很可能如果他同意复合,芯乔就劝他们别去女鬼桥了,但是他不愿意复合,于是芯乔铁了心了要把他们带过去受死。
8、松哥开玩笑松哥和石头拿着白布做的假鬼在玩闹,松哥来了句,如果我要变成鬼了,第一个就去找你。
结果后面,真的是石头第一个见到了松哥变的鬼!
哈哈……9、芯乔和石头的对话记得最开始直播时,芯乔说的话吗,是研一,但是她在宿舍和石头说话时,说她是石头唯一的朋友,石头是跟着她过来念东湖。
所以他们这个时候应该是大一或者大二。
这也说明了,芯乔和松哥、石头时是2012,跟阿全、文耀、三女时是2016。
2016年研一10、法师的话桥下枉死鬼,桥上抓交替。
也就是说,其实鬼抓到了个人,附身了。
也就是前面的芯乔,后面的阿全,他们都是被附身了。
壬辰年的悲剧,恐怕会一再发生。
壬辰年是2012年哦,不是2016,所以是一再发生,2016年发生过,2020年还会发生。
11、录像和直播你会发现,每次松哥、石头出现的时候,全都是录像,那是因为2012年,直播并没怎么兴起。
而到了文耀、三女的时候,才出现了直播,这个时候是2016年,直播正在兴起。
12、阿全和三女看监控的时候2016年的阿全和三女在看监控,广播里播着文化大学鬼电梯的故事,接着他们在电梯按了四楼,却去了地下一层。
而2012年的芯乔和三女也碰到了鬼打墙,怎么都走不下去。
13、监控室对话三女说,如果阿全变心,她不会在桥上等阿全。
阿全说让她不要等自己,早去投胎比较实在。
结果后面三女就死了,然后阿全没死,被附身了。
14、女记者发现有六个人的时候女记者刚发现有六个人的时候,想要继续查监控,突然身后墙上的玻璃相框就碎了,你以为是自然碎的?
肯定是附身在阿全身上的女鬼弄碎的,故意转移女记者的注意力,让她不要发现第六个人就是阿全。
15、男助手说女鬼桥的传说很明显,男助手对很多事情都比女记者更了解。
之前给她说了一个很少人会知道的bbs,女记者问他女鬼桥传说多长时间了,他说三四十年了,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2020年,刚好40年。
因为他就是消失的第六个人阿全啊,所以他才知道。
16、十二点拍模拟画面之前的2012、2016全都是12点开始的试胆大会,男助手说是12点开始比较真实,但其实他早就准备好了,让那五个同学去送死!
17、芯乔学姐的手机2012年时芯乔学姐拿的手机是iPhone4,2016年时是iPhone7!
18、他们的名字三女,松哥(张松癸),芯乔,阿全,文耀,石头。
三女的女,松哥的癸,芯乔的乔,阿全的全,文耀的耀,石头的石,连在一起的谐音就是,女鬼桥全要死!
真牛!
……当然了,可能还会有很多其他的细节,我暂时就发现这么多。
不,其实我很多都是从一个解说视频中看到的,大家可以去看看,他们说的有些我都还没写呢。
期待大家可以发现更多很棒的细节彩蛋哦。
这部电影真的超棒,如果这样的恐怖片都上不了6.5、6分,那我觉得估计后面几十年都很难再有一部6.5分的国产恐怖片了。
是看完第二部才返回来看第一部的,才想起来当年确实是被这个浓浓山寨风的封面给劝退了,两部都看完以后,才发现第一部反而比第二部更精彩一些。
刚看的时候会感觉剧情和人物有一点乱,但仔细看看,尤其是到女记者翻看视频记录的时候,屏幕上标明了时间线,这才明白前面很多剧情是再2012和2016两个闰年之间来回跳跃,串联起这两段时间线的就是芯乔,她之所以能在2012活了下来,就是因为已经被女鬼附身了,在2016她原本要报复跟她分手的阿全,但最后还是让阿全活了下来,让自己作为五个必死之一,但阿全由此被鬼附身。
阿全为了活下去,到了2020再次找到五个来替死,轮回的接力棒交会由阿全继续传递下去。
由于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真正意义的现代华语鬼片只能看对岸了,我们这边只能走近科学。
这部女鬼桥的最容易误导观众的部分就是片名和海报了,都起到了很明显的劝退效果,其实看完以后发现影片本身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尤其是其中鬼的形象,虽然大部分时候只出现在光线较暗的场景里,吓人的动作姿势主要也是靠镜头的快慢调整,但总算是可以让观众看的比较清楚一些了,单这一点就很赞。
影片中女鬼的形象有点美式泰式日式鬼的结合,在被发现附身以后,通常都是眼圈和皮肤逐渐发黑并且纤维化,这个变化比较美式;悬浮在半空中和出现在人体模型堆里的样子,比较泰式;伸出脏兮兮的黑爪保住被吓得半死的角色的时候,有点参考日系咒怨的风格。
这几种风格结合在一起,效果看起来也挺不错的。
总体来说6分多体现了豆瓣上对于恐怖片过于苛刻的要求,感觉是因为前半段剧情里三个时间线的事情穿插的有点太频繁了,才导致一些看不太明白的低分,要是能把时间线标的更加明白一些,对初次观看的观众会更加友好。
给本片7+分是符合其制作的水准和用心程度的。
晚上睡觉前闲的没事找来看的,搜了搜知乎和部分影评人的推荐说是构思很新奇,模糊时间线的手法的确是用得不错。
个人感觉导演利用了部分观众看片不记人的特点和12年16年都参与了试胆大会的乔芯学姐,以及各种需要认真观看影片并观察的场景和细节,故意给人一种时间线的破碎感,让观众在贯穿整个影片后半段的各路追逐战中重新拼凑事情的真相。
但是有个问题,这电影太吵了!
吵得我大晚上脑壳痛!
特别是后半部分,男的吼完女的叫,凌晨一两点钟我都感觉我的脑壳和我家房顶要被一起掀飞了,出现过于频繁的jump scare和连续不断的尖叫真的让人没有一点点刺激的感觉和探寻真相的欲望,更别说有那种用心理暗示等手法给观众的压抑窒息感了,一路看下来只觉得烦躁。
而且这部电影剧情也略显俗套,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升华或者是关于主题的深刻讨论,最后结尾就是戛然而止的感觉,很突兀。
听说这电影还要拍第二部吗?
那就希望第二部能更有进步吧,加油。
电影《女鬼桥》根据大学中的灵异事件改编而成。
在女鬼桥上,久远的传说和每四年一次的轮回,使得女鬼桥更加神秘。
《女鬼桥》时间线很有意思,一开始认为是一条时间线,看到最后,才发觉,其实是三条时间线。
第一条时间线是2012年,芯乔(T恤为黄色),石头,松哥等人举行试胆大会,死了五人,芯乔被鬼附身。
第二条时间线是2016年,芯乔(T恤为蓝色),三女,阿全,文耀等人有一次举行试胆大会,死了五人,阿全被鬼附身。
第三条时间线是2020年,女记者和摄像师阿全,来学校调查女鬼桥的事情。
这三条时间线相互穿插,尤其是2012年和2016年两条时间线,很容易看成一条时间线。
在这三条时间线里还隐藏着另一条时间线,就是女鬼桥这个传说的源头,在民国时期,女鬼和男朋友相约在桥上相见,并私奔,但是男朋友没有出现,女鬼被五人强奸,含恨而死,由于怨气太大,所以产生了女鬼桥的传说。
三条时间线相互穿插,很容易弄混,但是注意细节的话,很容易发现2012年和2016年这两条时间线的差别。
被女鬼附身的话,很容易猜出是谁。
2012年的时候,只有芯乔没有死,再加上在2016年时,讨论是谁选择女鬼桥时,芯乔却匆匆把这个问题糊弄过去了。
2016年的时候,只有阿全没有死,再加上2020年时,他跟随记者来采访,全程没有出现露脸,只是出现了声音。
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死的时候太割裂了,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再加上电影中的大部分场景,例如鬼打墙,电梯停不到自己想去的那一层,厕所等等,就好像是把这些恐怖片的经典场景大杂烩似的融汇在一起,但是没有很好的串联在一起。
但是,这部电影的精髓在于时间线,三条时间线相互穿插,很容易被混淆,也使得电影更加好看了。
看了这部电影,很容易联想到别的恐怖电影,例如,数楼梯的阶数是否一样,想起了《女高怪谈3:狐狸阶梯》;这种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想起了《死亡录像》。
这部电影虽然有些不足,但是真的挺好看的,几条时间线相互穿插,不仔细看的话,很难分辨的。
片头的介绍也很有心意。
值得一看的华语恐怖片。
影片的最后,记者阿全又找到了五个人来到女鬼桥上,开始进行每四年一次的仪式,这说明女鬼桥的轮回并没有打破。
女鬼桥的传说还在继续,每四年的轮回还在继续。
女鬼桥的故事模式,走的是校园鬼话以及都市怪谈的路子。
而无论是校园鬼话,还是都市怪谈,都属于鬼片当中的显学,吓人的模式,恐怖氛围的渲染,故事的内涵都已经形成了制式,很难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
不出意外的,女鬼桥的表现也非常平庸,平庸到当你看完返回头去回忆这部片子的时候,除了部分片段还能想起来,除了烂俗的剧情(不作就不会死的年轻人,为什么爱她不爱她)但整体上已经忘记了这是在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揭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或者彰显了一种什么样的罪恶。
如果把女鬼桥的悲剧看成一种诅咒,那这个诅咒一定有一个来源。
一般情况下,围绕着这个诅咒的来源,恐怖片往往可以进行更深刻的表达,例如咒怨的来源,是伽椰子对世界无差别的憎恨,闪灵的来源,是杰克郁郁不得志之后的极端,山村老尸咒怨的来源,是楚人美被欺骗后的报复。。。
每一种来源,其实对对应着一种具体的人性,具体的人性的扭曲。
这种呈现是自然而顺畅的。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看,我不觉得女鬼桥当中的恶灵或诅咒,会有什么来源。
整个影片,甚至没有交代清楚,产生诅咒的原初因果到底是什么?
我能看到的仅仅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黑暗力量,在无差别的杀死任何挑战他规则的人。
但他为什么这么做,规则又为什么是这样的?
没有表现清楚。
影片洞悉的又是什么样的罪恶?
到底是人性的沦落,还仅仅是某渣男的始乱终弃呢?
如果说是前者,我没看到,如果说是后者,我觉得太LOW了!
我认为,恐怖的原初之力是构成恐怖效果的一个基础,缺少的这个基础,任何恐怖氛围的营造,其实都成了空中楼阁。
这也是本片为什么部分恐怖片段呈现的还不错(例如胆小女突然被鬼附身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扭头喃喃自语的形象,很驱魔人的感觉),但是很少会给人留下更加立体而深刻印象的原因。
另一个问题是,本片采用的是双线叙事,一个发生在过去,一个发生在现在。
但是这两条线的交互存在问题。
过去的主线剧情,其实是一条比较独立而完整的线条,他不需要与现在发生交互,就可以自圆其说的驱动剧情的发展。
而现在这条线,除了最终引发反转,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
而即便是那个反转,也可以在过去这条线当中找到铺垫。
所谓的反转,完全是意料之中,主创人员的自嗨而已。
很失望。
其实还可以,但要搞第二部也是大可不必,
挺恐怖的
其实还蛮不错的 尤其的最后的转折
时间线错开,有创意的。
淦,我以为是多精巧的双线叙事哦,就这水平?
恐怖气氛够。故事看起来简单,也有点新意。4年一轮的杀戮,吓人的不是鬼,是人。
结构有想法,故事临近结尾抖出的包袱也有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然而前一个小时也没故事,完全Jump scare堆砌,都是源自各种恐怖片、灵异小说的梗,厕所隔间、电梯、无限回廊这些陈词滥调,好处是带入感真不错,然而20分钟之后就疲了,通篇一惊一乍大呼小叫,再可怕的场景也无动于衷,这就是“不要对圣斗士使用同样的招数”(不过,天台女主回头那一下,吓果还不错)
也就还行吧,有些人演技还是青涩了点。
还算可以(毕竟我对恐怖片的要求也算很低了…)
双线时空线结构叙述我觉得是很不错的。。至于恐怖氛围来说就真比较弱了。。另外就很想吐槽台湾女鬼的造型化妆,大多都是偏怪物魔幻一类缺乏恐怖感,跟日本比相形见绌。。btw结尾彩蛋是打算拍续集了吧。期待一下
187th 好一般嗷
虽然不恐怖,但有种学生时期躲在被窝讲的恐怖故事的感觉
咋咋唬唬的 还算吓人 台湾电影总不至于无聊
《关灯后》,《鬼影》,可以见到很多模仿的痕迹。以突发惊吓为主,大多老生常谈。现在的年轻人试胆还玩这么老的把戏吗?华语圈鬼片日薄西山的今日,湾湾这几年坚持有发鬼片还是不错的。
这品质在国产恐怖片里面也算可以了,就是现在实在看不动这种类型的恐怖片,当喜剧看吧~
虽然吓人的套路能看到其他差不多800部恐怖片的影子,时空结构做得也比较笨拙,多媒介的视角运用并不是很顺畅,但是整体也勉强能够自圆其说,可以感受到一点诚意吧,两星半。
近期看到的难得比较有吓点的恐怖片,虽然是个找替死鬼的俗套,但很多桥段都满有新意的。
虽然大家都说老套,可是我一直把屏幕斜着看,因为我被吓哭了。说不吓人的,麻烦你深夜,独自一人,熄灯,耳机🎧戴起来。女鬼桥比红衣小女孩恐怖多了好吗?!
直播视角切入,校园的都市传说题材,青春爱恋为辅线,片头剪辑的有些杂乱,多时空故事推进,不过整体就是传统鬼片的感觉,当然也有一些经典恐怖桥段,厕所空门、无尽楼梯、电梯错层、人偶假头等等,有认真拍,但具体到点并不太恐怖,角色行为逻辑性差,节奏过快像在赶场景,中规中矩,新意不足。
剧情线路有点乱不过两段故事献祭还是有细节的区别。拍摄手法也有些蒙太奇风。就是吓人的地方经不住考验,吓人1秒不如心里害怕,这就是恐怖片跟惊悚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