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霸凌不敢反抗的无用小土狗水生,被春生和殷老板暴打不敢还手的无用大土狗四毛,两个被边缘化的人走到了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时光。
却也因彼此互揭对方无用的伤疤而近乎反目。
水生误会四毛偷钱的那段戏很有戏剧张力,四毛把衣服一件一件的脱下来,扔向水生,演员演的爆发力十足,很容易让观众进入情绪。
作为留守儿童,哥哥寄养在外公外婆家,妹妹寄养在伯父伯母家,两个人都受着长辈的冷言冷语。
妹妹追着哥哥,要让哥哥带着她一起走,哥哥拒绝后含着泪走了,留下妹妹坐在地上哭。
看到这里很让人心痛,留守儿童真的不容易,没有父母的关爱,没人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也没有人关心他在外面有没有被人欺负。
好在影片的结尾,他们的父母都回来了且不再离开。
四毛是一个善良的人,小时候三婆婆养了他几年,在得知老人家生病后,他马上回去看望她,并偷偷往熟睡的三婆婆手里塞钱。
老人家病逝后,他又急匆匆赶回去奔丧。
亲戚拿出一包东西,说是三婆婆心疼她没有娘,帮他置办这些东西留给他结婚用。
亲戚又拿出一卷钱给四毛,原来他这些年给三婆婆的钱,老人家根本没舍得用,都帮他攒着留给他娶媳妇用。
四毛看着这些东西,看着这些钱泪流满面。
无用的土狗四毛最后还是有用了一回。
他被殷老板拳打脚踢并踩在脚底,他回去后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些年被人的殴打,辱骂的场景,他抄起一根棍子准备绝地反击。
他终于爆发了,殷老板被他打趴在地上,口口声声对他说服了服了。
再横再恶的人也怕不要命的人,殷老板碰到豁出命的四毛,也只剩低头服软。
这个社会就是如此,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
四毛把偷来的那件红衣服付诸一炬,似乎心心念念的那一点幻想已经破灭;他的房子被推倒,失去了这破旧的容身之地只剩流离失所,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终结,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
四毛离开了这个地方,也许会开启另一种人生。
水生在这个镇上唯一的朋友走了,夏天结束了,一切都告一段落,命运将会走向何处,一切都是未知。
期待下一个夏天的不期而遇。
刚刚看完,内心还没有平复,谁说中国没有好电影,谁说中国没有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人,这电影太难得了,在这样环境下还能有一点真实的东西,首先向制作团队致敬!
这是一部太有现实意义的电影,直击人心,对于留守儿童,校园 霸 凌,以及那些不言而喻的社会现象都有所表现,难得。
不知为何豆瓣分数如此之低,无论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可圈可点,那件红色的羽绒服和大衣象征着四毛的理想和希望,可是当他最后烧掉这些衣服的时候,也许他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
让人不忍猝看。
这是我看易寒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了,两部都含有乡村留守儿童题材,因为都是江西人吧,所以看起来觉得挺有共鸣的,乡下真的就是这个样子,老一辈带着娃娃,娃娃都早早的懂得一些事情,心理都会感到孤单缺爱。
电影中用到了地方方言,警察说的话跟我老家南昌话很像,而男演员的方言就讲的有点变调,小男主说的又是普通话,不知道是特意学习,还是导演这样设定,反正是有区域性的差别。
在几个演员的戏份上,导演还真的挺保留的,比如黄四毛喜欢的那个女人,就没怎么露脸,处理的挺干净的,把戏份主要放在大小男主身上!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日本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江西的风景是真的山清水秀,一点也不输给日本乡村风景!
可能就是少了美食这块吧,江西有些偏远地方没啥特色小吃,岛国片会注重饮食这块,拍出令人向往的生活,易寒导演就是反应了农村真实面貌。
比如黄四毛去水生外婆家吃饭,那个表演就很真实,端着一个碗,在人家家四处晃悠眼睛叽里咕噜的转悠,嘴在碗边吞着筷子扒拉出来的饭菜…喜欢那些乡村题材,也不需要化妆,真实的演员想怎样就怎样!
这算是一部很舒服的电影,没有那么多歌颂与高尚,活脱脱就是去描绘那么一个窝囊不上进的乡村男人与在学校被欺凌的乡村留守儿童之间跨年龄的友谊,黄四毛就是无数个三四线城市男人的真实写照,长生也是无数个偏僻乡村留守孩子的真实写照,他们的人生看得到尽头,但也不乏有奇迹发生,全然看当事人是否有机缘和智慧崛起,是否可以与命运相抗!
结局导演也埋了伏笔给大家自由想象,黄四毛最后去干嘛了呢?
若干年之后,他是否会像鲁迅作品中童年的那个闰土一样平凡呢?
在电影没上映之前是通过陈奕迅演唱的同名主题曲《不期而遇的夏天》了解到这部电影的,而且也了解到是有陈创老师出演的,仔细地了解之后,猜测这应该是一部留守儿童与镇里无业游民互相救赎的故事(没看过菊次郎的夏天,有空去看一下)。
但很可惜的是当时由于学校的原因没能去看成,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我仅仅只是看了开头,第一感觉就是真实。
可能是因为本人的生活环境就是在南方的小城市里,所以对影片拍摄地的背景有很强的归属感。
被野草侵染的古桥,破败发霉的瓦房和回村新建的“别墅”,还有一个镇子里那些互为联系的人…… 影片对于故事的处理是从偷钢管的黄四毛和被校园霸凌的易水生两人被追赶到一间破房子,意外地躲在了同一个柜子里开始的。
房外的墙上还戏谑的写着两个粉笔字:文物。
当追赶黄四毛的殷老板和孩子王相遇的时候,那一声“爸,我!
”属实是把我整笑了。
其实可能正是因为父亲的作威作福,才让孩子成了校园里的霸凌者。
黄四毛从柜子里出来撞破了三人霸凌易水生之后,本来打算一走了之,如果他真的一走了之,让易水生在镜头面前被三个孩子欺凌的话,或许从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说会更残酷一点。
但需要知道的是,影片中的小孩均不是真正的演员,而是从当地(约)6000个孩子中挑出来的,若真的这样拍摄,或许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吧,只是一个设想。
为什么被校园欺凌了不告诉家长?
其实很多被校园欺凌的人不在于他们是否是身材处于劣势,心理是否内向,而在于家庭环境。
如果处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之下,那么孩子受欺负之后会第一时间给家长说,因为在以往的印象里,父母都是自己坚强的后盾,父母能够理解自己,能够关爱自己。
而在另一种情况下,父母只会骂“为什么和别人打架”,“你和别人打架就是不对”,“别人怎么会无缘无故欺负你?
”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沟壑,这个时候就不要再说“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也不和我说”之类的话了。
更何况易水生的父母离开了他去深圳打工,家里外公外婆并非不是隔代亲,而是因为害怕他们担心没有说。
而易水生又怎么会要那些“亲戚们”帮自己做主呢?
当易水生要回七里坑的时候,偶遇被殷老板打了之后拉去警察局的黄四毛。
他看见黄四毛盯着在镇人民政府门口的袁桂莲愣住了,突然明白了什么…… 黄四毛的父亲在这个镇子里清清白白、本本分分地做了一辈子的人,黄四毛早年的时候也曾逃离这个镇子出去打工,可是却因为“没文化,赚不到钱,没意思”又回到了镇子里混吃混喝,上个公交车一块钱哪怕是也要逃票。
值得一提的是售票员态度不好但还是让他坐到了桥头。
他之所以要去桥头还是因为在桥头如果运气好的话,能够看到桂莲。
易水生回到七里坑看妹妹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出来其实不论是易水生还是他妹妹,都有想要离开各自环境的理由,他们相互以为各自的环境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但其实,他们不过是想要一个家人整整齐齐的地方,一个不受欺凌,不受白眼,有家人在的地方。
黄四毛再次撞破了易水生被欺凌,这一次他替易水生撑腰,要他反打哪三个孩子时,被压迫久了的易水生第一次得以发泄自己的怒气,尽管只是拿着水瓶子。
黄四毛住的地方是已经报废的计划生育服务站。
影片中不论是易水生还是他伯伯家都已经是二孩了,这个破败计划服务站墙上的“晚婚少生”属实是有点令人唏嘘。
最快响应国家政策的永远是普通人,在社会风浪下迷失得最多的也是普通人。
在往钢管里灌沙子(又去工地偷钢管了)得知易水生在上的小学之后,黄四毛让水生收集学校里的瓶子带给他,从此开启了两个人的约定。
四毛替水生赶走校园里的欺凌者,水生替四毛收集他拿不到的空水瓶。
夜里四毛偶遇殷老板被殷老板打的时候,其实这就像是一条食物链每个有钱的大人都能欺负黄四毛,黄四毛能打跑欺凌者,欺凌者欺凌易水生。
而殷老板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欺凌者罢了。
黄四毛被打之后就没有去找易水生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觉得没面子,而是在反思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思考得不深,啃着面饼看着天花板便是一天。
在桥边上等待桂莲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袁桂莲的男人邓春生。
水生看见之后跑去黄四毛的身边,其实两个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建立了联系。
黄四毛解释道为什么自己会喜欢袁桂莲,因为她在自己初二辍学之前对自己最好……
易水生和黄四毛两个人后来的嬉笑,居然成为了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欢乐。
梦想着把袁桂莲娶回家的黄四毛偷了袁桂莲的羽绒服挂在床尾日日夜夜地思念,以为自己有钱之后袁桂莲肯定会喜欢自己的,可是他却始终在逃避自己。
待叔公来说三奶奶要不行了之后,长年不回去的他才想要回去看三奶奶。
其实是不想三奶奶看到毫无作为的自己,路边碰到了熟人要发好烟,开着收破烂的车子还要说是借朋友的,都是因为不想别人看轻自己。
看望三奶奶的时候,他偷偷地将钱塞给三奶奶,悄悄地依偎在了三奶奶的身边。
个人感觉这里是影片的亮点。
前面黄四毛以为三奶奶是因为不想花钱才不去医院所以回家把自己的钱都提了出来给了三奶奶,没想到三奶奶居然把钱存了起来要留给他娶老婆盖房子,还替他做了娶新娘子的聘礼。
其实现实中可能老人真的冥冥之中会有一种感觉,到了那个时候她会知道的。
我奶奶要走了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地整整齐齐,没有和我爸爸告别,而是喊来了我妈妈,跟她断断续续的说了很多,妈妈和我说的时候我才知道,她其实也把养老的钱省吃俭用留了下来,还有20块钱留给了我,这一张二十块钱真的特别沉重。
影片中黄四毛和邓春生的冲突让易水生确定了自己内心对黄四毛的看法,觉得黄四毛永远在逃避自己的不足,肯定抢不过人家。
这一次冲突在两个人的心中都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后来黄四毛替易水生搬米回家,他外婆留四毛在家吃饭的时候,他家的六百块钱不见了。
而此时四毛恰好买了一件快600块钱的红色外套,因为他认为袁桂莲穿红色的最好看。
这一次的真正地伤透了黄四毛的心,因为他真正地把易水生当成了他的朋友而易水生却把他当小偷。
在警察局他知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解释得清楚,索性不辩驳。
所幸此时外公急匆匆地赶到了警察局,误会才解开。
可是易水生和黄四毛能和解吗?
没有黄四毛保护的易水生很快又被欺凌,这一次他还带着他妹妹…… 之后便是我认为影片的高潮,不在此剧透了。
个人评分7.7。
真的不至于是6.5,我心目中怎么也8.5以上了,我打高一点提提分故事很棒,从头到尾都不牵强,这个题材也很新颖,看着不累。
小孩子最开始的崇拜,了解成人世界之后的动摇,甚至和其他人一样戴了有色眼镜;四毛最开始吊儿郎当假装无所顾忌,拯救小朋友以后慢慢付出感情,到被伤害后依然挺身而出,最后觉醒决心重头开始。
我都能理解他们的感受。
我相信四毛去奔赴新的人生了,他一定会过的很好。
不期而遇的夏天 (2020)6.72020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 易寒 / 陈创 郭可轩
在电影没上映之前是通过陈奕迅演唱的同名主题曲《不期而遇的夏天》了解到这部电影的,而且也了解到是有陈创老师出演的,仔细地了解之后,猜测这应该是一部留守儿童与镇里无业游民互相救赎的故事(没看过菊次郎的夏天,有空去看一下)。
但很可惜的是当时由于学校的原因没能去看成,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我仅仅只是看了开头,第一感觉就是真实。
可能是因为本人的生活环境就是在南方的小城市里,所以对影片拍摄地的背景有很强的归属感。
被野草侵染的古桥,破败发霉的瓦房和回村新建的“别墅”,还有一个镇子里那些互为联系的人…… 影片对于故事的处理是从偷钢管的黄四毛和被校园霸凌的易水生两人被追赶到一间破房子,意外地躲在了同一个柜子里开始的。
房外的墙上还戏谑的写着两个粉笔字:文物。
当追赶黄四毛的殷老板和孩子王相遇的时候,那一声“爸,我!
”属实是把我整笑了。
其实可能正是因为父亲的作威作福,才让孩子成了校园里的霸凌者。
黄四毛从柜子里出来撞破了三人霸凌易水生之后,本来打算一走了之,如果他真的一走了之,让易水生在镜头面前被三个孩子欺凌的话,或许从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说会更残酷一点。
但需要知道的是,影片中的小孩均不是真正的演员,而是从当地(约)6000个孩子中挑出来的,若真的这样拍摄,或许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吧,只是一个设想。
为什么被校园欺凌了不告诉家长?
其实很多被校园欺凌的人不在于他们是否是身材处于劣势,心理是否内向,而在于家庭环境。
如果处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之下,那么孩子受欺负之后会第一时间给家长说,因为在以往的印象里,父母都是自己坚强的后盾,父母能够理解自己,能够关爱自己。
而在另一种情况下,父母只会骂“为什么和别人打架”,“你和别人打架就是不对”,“别人怎么会无缘无故欺负你?
”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沟壑,这个时候就不要再说“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也不和我说”之类的话了。
更何况易水生的父母离开了他去深圳打工,家里外公外婆并非不是隔代亲,而是因为害怕他们担心没有说。
而易水生又怎么会要那些“亲戚们”帮自己做主呢?
当易水生要回七里坑的时候,偶遇被殷老板打了之后拉去警察局的黄四毛。
他看见黄四毛盯着在镇人民政府门口的袁桂莲愣住了,突然明白了什么…… 黄四毛的父亲在这个镇子里清清白白、本本分分地做了一辈子的人,黄四毛早年的时候也曾逃离这个镇子出去打工,可是却因为“没文化,赚不到钱,没意思”又回到了镇子里混吃混喝,上个公交车一块钱哪怕是也要逃票。
值得一提的是售票员态度不好但还是让他坐到了桥头。
他之所以要去桥头还是因为在桥头如果运气好的话,能够看到桂莲。
易水生回到七里坑看妹妹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出来其实不论是易水生还是他妹妹,都有想要离开各自环境的理由,他们相互以为各自的环境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但其实,他们不过是想要一个家人整整齐齐的地方,一个不受欺凌,不受白眼,有家人在的地方。
黄四毛再次撞破了易水生被欺凌,这一次他替易水生撑腰,要他反打哪三个孩子时,被压迫久了的易水生第一次得以发泄自己的怒气,尽管只是拿着水瓶子。
黄四毛住的地方是已经报废的计划生育服务站。
影片中不论是易水生还是他伯伯家都已经是二孩了,这个破败计划服务站墙上的“晚婚少生”属实是有点令人唏嘘。
最快响应国家政策的永远是普通人,在社会风浪下迷失得最多的也是普通人。
在往钢管里灌沙子(又去工地偷钢管了)得知易水生在上的小学之后,黄四毛让水生收集学校里的瓶子带给他,从此开启了两个人的约定。
四毛替水生赶走校园里的欺凌者,水生替四毛收集他拿不到的空水瓶。
夜里四毛偶遇殷老板被殷老板打的时候,其实这就像是一条食物链每个有钱的大人都能欺负黄四毛,黄四毛能打跑欺凌者,欺凌者欺凌易水生。
而殷老板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欺凌者罢了。
黄四毛被打之后就没有去找易水生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觉得没面子,而是在反思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思考得不深,啃着面饼看着天花板便是一天。
在桥边上等待桂莲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袁桂莲的男人邓春生。
水生看见之后跑去黄四毛的身边,其实两个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建立了联系。
黄四毛解释道为什么自己会喜欢袁桂莲,因为她在自己初二辍学之前对自己最好……
易水生和黄四毛两个人后来的嬉笑,居然成为了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欢乐。
梦想着把袁桂莲娶回家的黄四毛偷了袁桂莲的羽绒服挂在床尾日日夜夜地思念,以为自己有钱之后袁桂莲肯定会喜欢自己的,可是他却始终在逃避自己。
待叔公来说三奶奶要不行了之后,长年不回去的他才想要回去看三奶奶。
其实是不想三奶奶看到毫无作为的自己,路边碰到了熟人要发好烟,开着收破烂的车子还要说是借朋友的,都是因为不想别人看轻自己。
看望三奶奶的时候,他偷偷地将钱塞给三奶奶,悄悄地依偎在了三奶奶的身边。
个人感觉这里是影片的亮点。
前面黄四毛以为三奶奶是因为不想花钱才不去医院所以回家把自己的钱都提了出来给了三奶奶,没想到三奶奶居然把钱存了起来要留给他娶老婆盖房子,还替他做了娶新娘子的聘礼。
其实现实中可能老人真的冥冥之中会有一种感觉,到了那个时候她会知道的。
我奶奶要走了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地整整齐齐,没有和我爸爸告别,而是喊来了我妈妈,跟她断断续续的说了很多,妈妈和我说的时候我才知道,她其实也把养老的钱省吃俭用留了下来,还有20块钱留给了我,这一张二十块钱真的特别沉重。
影片中黄四毛和邓春生的冲突让易水生确定了自己内心对黄四毛的看法,觉得黄四毛永远在逃避自己的不足,肯定抢不过人家。
这一次冲突在两个人的心中都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后来黄四毛替易水生搬米回家,他外婆留四毛在家吃饭的时候,他家的六百块钱不见了。
而此时四毛恰好买了一件快600块钱的红色外套,因为他认为袁桂莲穿红色的最好看。
这一次的真正地伤透了黄四毛的心,因为他真正地把易水生当成了他的朋友而易水生却把他当小偷。
在警察局他知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解释得清楚,索性不辩驳。
所幸此时外公急匆匆地赶到了警察局,误会才解开。
可是易水生和黄四毛能和解吗?
没有黄四毛保护的易水生很快又被欺凌,这一次他还带着他妹妹…… 之后便是我认为影片的高潮,不在此剧透了。
个人评分7.7。
我想问一下 为什么评论里那么多10个月前评论的 提前上映了 还是你们偷偷的看了,而且这一类的都是差评,我刚看完觉得男主演的挺好啊顶111111111111111136362263636262626222626226262637475858585847363分336226273736262626262636374859595959584626262525251527348595859595948484848373737373626)想说句实话还懒得码字 理解一下
2023年11月27日17:01:44(一)黄四毛:起从小没了母亲(父亲未知),学习不好早早的就辍学了。
没文化找不到好工作,挣不到钱,所以只能在老家干点拾破烂的事情!
其无法融入现代化的生产体系里,否则去电子厂流水线上也是能获得不菲的工资的。
结局是他住的烂房子被拆掉了,似乎预示着他的最后的退路也没了。
(二)水生:其家在偏僻的农村,离开父母到了镇上上学由外祖父母照看成了留守儿童,在新学校备受校园霸凌!
结局是和其父母一家在进行搬家,也不知道要搬到哪里去,估计又得进行转学!
(三)留守儿童被同学欺负,脑子不灵的人的被正常人修理,都是不同年龄版本的失败者!
留守儿童和成年无正常工作者之间是存在极大的相关性的!
(四)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村小学到镇小学后开始阶段也是受到了一点校园霸凌的!
各个年级见到的转学生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公平对待。
后来当然也没怎么样,忍一忍就过去了!
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在一来一往的过程中,很多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就被耽误了,中考后也大都上了中专或者早早的就辍学了!
(五)留守儿童的问题很难解决!
就是考上了大学在大城市拿上了较高收入的工资,如果无法在当地买房,那后代也还是要当留守儿童的。
大城市的房子上百万,无数人就算贷款一辈子也买不起,而只有大城市才有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就营造一种“城里工作农村生活”的割裂局面。
想在城里生活但没有那个资本,在城市里面没办法买房结婚、小孩子无法接受教育,在城市里面的角色只有一个——打工人。
打工人要想生活只能回家了,留守儿童就是这种局面下的必然产物!
(六)电影没有给出解决办法,也是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
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产生了许多发展中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都以忍耐的方式销声匿迹了。
那些无法适应这种节奏的人都会被淘汰,被无情的抛弃!
你要问怎样才能不掉队,那就是跑、努力的跑。
(七)总结:是一部不错的片子,节奏把控的非常好!
与知伴行www.YuZhiBanXing.com也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YZBX_ZX1《不期而遇的夏天》
电影讲述捡破烂为生的混混黄四毛与留守儿童学生因为一次意外,彼此成了好朋友。
也让这个夏天让两人发生了很特别的故事。
主演:陈创(饰演:黄四毛)/郭可轩(饰演:易水生)/张磊(饰演:殷老板)配乐:彭濛《没米也得过五月荒》、陈奕迅《不期而遇的夏天》导演/编剧: 易寒监制: 文章秦海璐客串,音乐也特好听。
✍️ 易寒导演之前有过豆瓣评分9.1的《遥望南方的童年》,且是本剧的编剧,也是关于留守儿童的。
这个有点像中国版《菊次郎的夏天》有点苦润的味道也有孩子般的稚气无米也过得五月荒只不过更土狗一些,生活本来就是条土狗小孩不明白的成人世界成人不明白的小孩世界哥妹的分别
吵架后的文具盒
彼此不相关的两个人,彼此却成了镇上唯一的朋友。
两人都不被人关注,而陈四毛更是活得像土狗。
然而土狗也需要尊严,最后的尊严,只不过生活还需要最后一块砖头。
这是可以拿大奖的电影《陈二皮进城计》2冇米也过得五月荒✍️ 这部剧的配置、配乐也很有意思,
嘿嘿咯 嘿嘿 嘿咯 嘿咯 嘿嘿带我吃呀 食果果嘿嘿啰嘿哟 嘿啰嘿嘿带我爬坡坡 带我爬坡坡阿哥哥阿哥哥聊到日落黑聊到天又光哎山歌好听山花香哎日子快活似水长冇米也过得五月荒。
o")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与知伴行:www.yuzhibanxing.com
也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知伴行:YZBX_ZX
与知:如果你是一个电影,音乐,书籍,摄影或是绘画等艺术的爱好者,这里一定是你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和交流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成长。
伴行:无论你是一个你造么(吃货), 或是旅游达人,或是运动健将户外高手,还是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实践家,看看我们有多么的热爱生活。
Eventfinda:这里为您发布各种大中小型的活动信息。
比如大的音乐会,展览,当地的组织社团活动信息,甚至个人自建的活动,让您的生活丰富多彩。
与知伴行www.yuzhibanxing.com
真的好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的电影了,上一次有同样的感觉,还是在《我的上高》,电影整体很轻缓,非常适合放松心灵,但剧情有时很抓人心,把一个受欺凌留守儿童水生的心酸和一个同样受欺负社会底层收废品四毛的无奈,两个人短暂的友谊,互相温暖着对方的那一种感觉,演绎的淋漓尽致。
尤其陈创老师的演技,彷佛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人,在街边,小区门口,在广场边边或蹲着,站着,抽着烟吹着牛,谈笑间总是难掩一抹悲伤。
比较温和。
没有大的卡司,就哮天犬这条土狗和一个娃子2个人的舞台戏,从一起躲在橱柜里结下的情谊,都随着土狗的离开而结束了。有点《菊次郎的夏天》的味道,只是后者属于公路电影,但是都是关于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之间的情谊。孩子在留守中渴望得到关爱,而为了他挺身而出挡住学生的霸凌的土狗就温暖了他。土狗同样需要尊重,而在水生那一句句你是我在镇上唯一的朋友得到了。这也是他从邋里邋遢到后来越来越干净,又从一直挨揍到最后怒发冲冠打到殷老板说了服。一直很喜欢哮天犬的陈创,对于他这样的演员,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很难接到好的剧本,但是你能从他等来的剧本里感受到他演绎的真诚。
情节重复 感情发展拖沓寡淡 为了关联而关联
落眼点挺独特,小镇上的一对窝囊的忘年交,在各自的夹缝里无所谓地活着,然后因这份友情而稍微快乐一点。非常诚实没有胡乱煽情,演员表演很细腻。
乡村残酷物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又是这种中年坏男和老实小孩之间友谊的故事,互相帮助对方成长。剧情编排太melodrama,强冲突强戏剧强感情。导演也仍然是电视电影挂,看一个导演会不会拍,看他在处理一场戏的时候如何处理机位,什么时候剪辑,声画怎么处理就知道水平了。不知道郎月婷、秦海璐、李梦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这样一部片子里,演这种可有可无的角色?
Give up fantasy, overcome fear and move forward.
后半段近尾声时,后劲就上来了,两个互相扶持的“土狗”,折射的不仅仅是留守儿童和农村单身汉的困境。互相治愈,互相救赎,最终失去…小演员们表现的特别好,兄妹互动的戏不多,但特戳人。陈创老师的“黄四毛”那场小吃店对峙的戏,BGM适时地隐去,镜头对准四毛的脸部特写,后劲直冲…剪辑和剧情连贯还显得青涩,前半段跳跃的观感不太好。熟悉的江西乡音加一分~
#PYIFF2020# 没想到最失望的在这里等着。愤怒,叹息不止,实在是痛惜这个充满好品相,又关注到社会边缘群体的片子,但就是因为前篇的好,反而更加讨厌和反感这个剧本里所传达出的恶臭般的观念,没错,就是所有让我无法忍受的低级初级的剧情推进和展露出的报复心态,让人惊喜过后,无比失望。如果走向更深切的温情主义表达,缺乏关爱的小男主与本质善良的穷酸汉之间,那似兄似父的情感本可以很顺畅被观众接收并同情,可怕的是,善良的穷酸汉身上的所有人物色彩都被附上了刻意且简单的对抗关系,对抗镇上有权有势的所谓“恶人”。这其中的种种反应的是一种剧作的大退步和某些国产创作者表达情感的贫乏和简陋。让人厌恶得很痛心!
怎么总有新导演想模仿《菊次郎的夏天》
不喜欢
国产55。朗月婷擦汗
陈创的这个角色做出来,挺难得的。
农村留守儿童的故事
跟期待还是差不少。如果超越年龄的友谊只是帮忙打架,那就太简单化了。这个话题要深挖很有意思,但不免挖到社会敏感的话题。
开头看了点,没意思太沉闷
如果能再少一些刻奇,音乐方面的,情节方面的,或者进一步克制一下表达欲望,淡化出看破不说的冷静和距离感,哪怕是哈内克那种残酷的,也会进化成为一部更加优秀的杰作。
儿童的世界是内在于成人的世界。这至少是一部真挚之作。留守儿童水生与孤儿出身的以捡破烂为生的四毛在“这个夏天”不期而遇,他们各自因为在自己的世界被霸凌而成为好友(也因为四毛出手相助,但这以成年人的身份在儿童世界以英雄的形象莅临,却在在反衬出他在成人世界不堪一击一再被羞辱的现实)。影片中父子二人同时都是霸凌的角色和村支书的儿子骄横霸道,映照出当下乡村世界权力秩序的稳固性,普通个体的跃升已经是难上加难!水生让人想起鲁迅小说中的角色(故乡),而四毛被村支书儿子羞辱打骂的场景则让人想起阿Q。
中国版菊次郎的夏天
1、妹妹在村头追着哥哥的时候,内心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凄凉和无奈;2、哥哥被几个同学霸凌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像被刺了一下。3、四毛保护水生,就像在保护儿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