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童年
The Childhood of a Leader,独裁者之诞生(港)
导演:布拉迪·科贝特
主演:罗伯特·帕丁森,斯塔西·马汀,利亚姆·坎宁安,贝热尼丝·贝乔,卡罗琳·博尔顿,丽贝卡·达扬,苏菲·柯蒂斯,卢卡·伯科维奇,汤姆·斯威特,友兰达·梦露,米迦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法国,匈牙利语言:英语,法语,德语年份:2015
简介: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勝國展開漫 長的凡爾賽條約談判過程。正值叛逆期的七歲美 國男孩,個性陰晴不定,外貌清秀還時常被誤認成 女生,隨著代表美國的外交官父親及虔誠基督徒母 親,住進法國鄉間的古老莊園。當大人忙於政治大 事,孤獨而騷動的幼小心靈,在高壓管教下跌跌撞 撞、無聲怒吼,邪惡的種子悄悄萌芽⋯⋯。 ..详细 >
6.9/10 作为处女作似乎已经非常不错,最大的问题在于“核心”的丢失,视角略有凌乱和游走,没有足够固化之“童年”二字之上。且配乐许多时候先于图像出现,略有喧宾夺主之感。文本结构略有松散,许多被强化的部分没有回弹,比如被突然辞退的莫娜的可能的复仇。在家中议事部分的功能略有模糊,似是被过度提供的历史背景,也像是没有到位的权力结构展现,有些失控。此外的视觉美学都可圈可点。
恶童养成记,影像大于文本,冰冷的叙事,配乐加分。光与影的作用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处女作。
我觉得主题有点混乱……各方面都有点又模模糊糊的,配乐太吓人了,丧病级别的吓人啊。
味同嚼蜡
童年的描写和画风都相当棒,不喜欢结尾的摇摆镜头显得太没水准了。主线并不清晰,断片很多。结尾有些看不懂,看影评才稍微明白一些。
我们回顾独裁者童年找必然性,但童年之恶却无法成为孕育独裁者的原因。好人物的灵动,是因为有际遇的偶然性这一层,别忘了希特勒是追求艺术的理想青年。这片像是被精确计算的食谱,100g暴戾父权+100g严苛母权+1升时代这泡污水+两颗音乐番茄,靠不俗的技巧烤成番茄披萨,离哈内克还差得远。
镜头语言的丰富多彩很符合80后及处女作,中间部分的描述似乎感受到一战版的闪灵,不足的是结尾的氛围和前面脱的太开了,出戏严重
没文化直接导致连电影都看不懂。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艺术电影?都不用追求故事情节了么?
配乐出色。本片也让我想到另一位导演的处女作《怒不可遏》。
我相信一个人的世界观不是来自后天的教育,而是来自童年的那每个令人惊异或窒息的事件碎片。这些事件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人的心理历程,并最终达到一个爆发点。此片摄影配乐黑暗惊悚,却有着反叛和复仇般的倔强,令人印象深刻。
所谓leader可以是任何人和社会形态的剪影,势力盘踞、家庭环境窒息的childhood后劲十足,这几乎不是个儿童的视角,而是从最底和深的一端仰视一种恶的崛起。煞有其事的配乐,戾气得恰当的表演,政治和宗教里都一样满是魔鬼,导演交出了令人惊喜的处女作
3.6_3.7。音乐存在感太强,批判情绪先行。有些戾气、社会批判和炫技在身上,不足以化作巨大莫名的恐怖与密布的平庸之恶。能够体现出一些莫名却必然的特定社会气息。具体事件的情感表现还是比较主流的,这是那种气息无法弥漫出来凝结成密不透风社会气质的局限所在。几次突然而扭曲的无人称视角,最后在一次会议上彻底狂欢(且有前后联系而具有区别的场所),简直在雀跃舞蹈。是个不错的想法。总而言之,有些新锐,但功力不足。首作感觉投资就挺大的呢。
BGM加分太多。镜头太刻意了,但完成了讲故事这个基本任务。
配樂很浮誇,整體來說算是有趣。可以看。
片尾的长睫毛光头,突然让我想起来Rob是演了这部戏的。
目光遗落之处则放大恐惧 马嘶鸣 屋檐投射的阴影 都是我对你们的疑忌和私下的窃笑 以致这种特异 也包括卓有成效的蒙骗意志 来自成人世界的训育 还有对信仰祷告摒弃后求实意识的冷酷秉性 从a new era贯穿到底的强势配乐很适合此片的过重鬼气 俩位女演员都被拍的很美
历史类的不太懂
配乐用的极傻逼,仿哈内克可以,但起码要在一个频道上
用八十年代滤镜,描述了一个暗喻当代的故事。冷静的像哈内克,风格化有如理查唐纳
75/100 相当有分量的处女作,惊艳在对视与听的精心打磨,将父权、宗教和阶级壁垒矛盾下诡谲氛围的营造保持在绝对统一,孕育出新时代的集权者,有太多值得拿出来欣赏考究的片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