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大片上来影评总是恶评如潮。
《七剑》的俗辣自然在文化人的纸笔中一览无余。
我系一大兴者,大片上档岂有不看之理呢?!
总的来说,我觉得《七剑》还不错。
只要是我看不懂的电影我都会觉得“不错,很有思想深度!
”谁会对自己了如指掌的东西还会顶礼膜拜嘞?
徐克的精妙就是在于让我没看懂楚昭南、绿珠、玉珠、风火连城之间的N角关系。
我觉得好好的研究一下这个绿珠或者是玉珠到底是不是奸细的问题,应该《七剑》还是满能发掘的更深层一点的。
下面是我网上看到的关于楚昭南的人物分析:甄子丹扮演的楚昭南是电影《七剑》中描写的比较隐晦的一个人物,但是如果细致追究他也是《七剑》之中连结起其他人物的关键人物。
徐克电影虽然名为《七剑》,但主人公却并非7个,梁羽生的原著小说加上前传的主人公其实只有杨云骢和凌未风(也就是周群达扮演的穆朗)两人,楚昭南是小说里担任投奔清军的大反派;然在徐克的电影《七剑》中如果按戏分划分,主人公个数应该是12人:除了七剑外还有风火连城、绿珠、刘郁芳、刘精一、邱东洛。
当然,如果考虑到续集的续集,后七剑之一、在本片中仍然是孩提的张华昭也可算半个主人公。
风火连城在临死时对楚昭南说,其实你和我是一样的人,早晚你也会走上我这一条路。
这话让许多人费解:为什么风火连城这样评价楚昭南?
推想到前面,或许更迷惑:为什么楚昭南在劫银的时候掉入风火连城的圈套?
他和绿珠、风火连城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徐克说电影要挖掘人性,甄子丹的表情的冷漠有没有表达出徐克为楚昭南勾勒的人性?
事实上,《七剑》最了解楚昭南的就是风火连城,徐克在电影中用大量细节交待了这一点。
傅青主多次说,千万不要小瞧风火连城这个人物,足见其对这个最大反派实为商人的重视,这是因为风火连城除了武艺高强外,智谋也超群。
当七剑袭击风火连城的巢穴时,楚昭南掠夺了绿珠(其实金素妍演绎的人物并不是段绿珠),风火连城说了许多搞笑的话,经典如“连女人都抢”,“土匪”。
他骂的是傅青主为首自称为侠客的七剑,因为七剑也会掠夺女人,楚昭南掠走了绿珠,这是土匪才会有的举动——这是第一次用细节交待楚昭南的性格,初现欲望;刘郁芳中毒,六剑围来关怀,而楚昭南却只关心绿珠,无视刘郁芳,是为自私,此为二;绿珠告诉楚昭南——也只能告诉楚昭南,因为只有他懂朝鲜语——风火连城的军饷藏在大佛头里,风火连城于是将计就计设下圈套——这里就显现他的智慧——他料到七剑肯定会劫走军饷,于是暗渡陈仓埋下了包括多门大炮在内的重兵,但是熟料楚昭南人性却是自私,图一人独占军饷而和绿珠单刀赴会,结果正中风火连城的的圈套,被捕,此为三;绿珠被送往报信之前,楚昭南和风火连城为争夺绿珠大战,此时楚昭南用汉语问绿珠,其中的怀疑,此为四;杨云骢大战风火连城,楚昭南闪过影子,给杨云骢要剑发誓自己夺回,其中高傲,是为五。
这五点足以让风火连城这个非普通勇夫的人理解楚昭南。
楚昭南爱财,自私,多疑,高傲同时武艺高强,这正是风火连城的性格;也是基于此,风火联想到自己,判断楚昭南在以后投靠清庭是必然的,这中间他的性格正是按照徐克直言的“人性”而嬗变的。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在自我之中慢慢显现的,他的冷酷的神秘和落寞的矗立事实上是掩饰变化的外罩。
看了上面的分析的人最好再去重新看一遍《七剑》!
别在那边不懂装懂,连个所以然都没看出来就大骂徐克拍的是烂片!
就算他们看不懂上面人物深层的思想转变之类的,我向陆毅演的这个志邦他们还是看的懂的吧?
就算没闻出楚昭南转变的嗅觉能力,至少陆毅很搞笑还是看的出来的吧?
全篇最搞笑的一段就是志邦对武元英(杨采妮演的)说,你有没有发现下了天山一切都变了?
武元英不解的否认之后,志邦说:我发现我不应该是一个养马的(他在武庄原先的职业),我应该是个剑客!
我看了当场笑翻,本来这个角色如果换个人来演,只要不是太OVER,一定可以演的象楚昭南的转变一样震撼人心。
可惜被陆毅说的着实成了搞笑!
但这个毕竟也不是徐克可以控制的。
而且《七剑》至少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
比方说陆毅把马全部放走的那一幕,那匹来福在山上迟迟不肯走,那个感动啊~~没看过片子,或者是压根没这个水平看的人是不会懂的!
难道就没人看出来来福可以的个最佳男配角吗!
真是的!
《七剑》至少比《史密斯行动(还是史密斯夫妇?
)》好看多了!
象《青蛇》和《新龙门客栈》这样的可以面对所有层次的剧本毕竟不多见。
有人拿《七剑》和前2部电影相提并论着实有点不识时务,何况《青蛇》是那个年代的香港影片的突破和崛起,我们可以从电影里面看到徐克的朝气和对香港电影的憧憬和舍我其谁的气度!
~《七剑》的小众化不是由于影片本身的问题。
按照徐克现在的年龄和阅历还有他对电影的理解,已经和我们这样的普通群众略微有点脱节,但是这不妨碍他大师的气度。
没好好预习过《七剑》,看了之后也不知道用脑袋好好复习一下的,连股市都看不懂的人有什么资格大叫《七剑》是部烂片?
唯一对《七剑》有点不满的就是,里面的女性角色,除了武元英,其他都好象台词很烂,那个演绿珠的韩国人(金素妍)尤其。
台词烂了只能用粗重的呼吸声来弥补的下场就是有沦为情欲片的嫌疑,但是却有至于自慰的程度。
太不伦不类的,难道这个是徐克表现女人只是江湖男子的战利品?
可能这样说起来有点道理。
但是,毕竟对女性也太不尊重了点。
总的来说《七剑》不错。
虽然没多大的激越的闪烁,但是可以看出有点年纪的徐克的回眸,比起王家卫的《2046》来,可是不知道要迷人多少了呢!
~2005/8/2011:21:31
久違了的老怪徐克歷三年光景終於把《七劍》帶下山,其勢頭之強教人引頸以待,然而最後結果卻是讓人嘆惜。
嘆惜之情並非出於影片失敗,徙費了我一只戲票;卻是為徐克差一步便可成就武俠經典的功虧一簣而悲嘆。
事實上,電影在各個視覺層面的表現堪稱無懈可擊。
其中包括整體氣氛的凝造、單打獨鬥的設計、群戰場面的調度甚至畫面分鏡構圖都盡顯徐克過人的武俠片美學。
電影的整體氣氛灰暗沉鬱,這除了靠偏灰偏素的色調運用外,演員服裝、道具甚至主要場景都完全貫徹著這種調子。
另外,不可不提的還有電影超水準的配樂,這除了於大戰時表現著戰雲密佈的磅礡氣勢外,對於渲染全片灰暗沉鬱的氣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素。
然而,就在各個技術層面都認真緊密的體現著完整統一的沉鬱基調時,夾雜粗鄙口語甚至英文(記憶所及是「我check過啦」)的廣東話配音版本一舉剎了泰半的氣氛。
接著是打正武俠旗號的武打劍鬥設計。
這環節由兼演七劍之一莫問劍傳青主的劉家良主理。
其武術的設計風格有別於觀眾近年都看得有點膩的袁式慢鏡唯美武打,卻是比較寫實地以快打快,令人目不暇給的複雜過招。
這一來切合了影片樸實的基調,不耍花拳繡腿也不攪誇張的多角度慢鏡頭重播,二來也重現著久違了的舊式武俠片武打風格,在這不太懂懷舊的一代反倒是一個新鮮的設置。
筆者最深刻的一場要數由龍劍楚昭南與風火連城的一場終幕大戰,二人游鬥於高牆窄巷間,相對全片其他武打場面顯得尢其別致,也同時展現了港式武打專挑在獨木椿、高樓邊緣或半天吊的危樓等等特別環境中對打的風格。
只是,好看不等於耐看。
令人眼花撩亂的複雜過招在一百五十多分鐘的影片中高密度呈現,再好看也怕會膩,尢其是武打場面的鏡頭非常短,剪接運動頻繁得令人追看吃力,甚至在刀劍的來往間未必攪得懂誰在刺與被刺。
此外,電影的核心-七把各具屬性的劍在戰鬥期間可不太能分別突顯出各自的特色和其應用。
除了楊采尼的「飛瀑劍」著墨得清晰一點外,其他六劍均顯得有形無神,這確使電影不免愧對了《七劍下天山》的名號了。
至於群戰的場面調度和分鏡構圖相信無需筆者多說,觀眾都有目共睹。
在這一環節,老怪和他的攝影師所呈獻的成品確有與荷李活A級大製作較勁的功力。
想不到此片還原基本步,捨棄電腦特技卻仍可使全用真人上演的《七劍》拍出如荷李活以虛擬的千軍萬馬所構建出的懾人氣派。
我想這得歸功於徐克和他的攝影師揚棄了荷李活大堆頭製作偏愛展示大場面的廣角鏡改以「七劍」焦點打鬥的跟攝,伴以超一流的配樂和畫面構圖,共同凝造出一種張力用以代替甚至超越「單純以壯觀視覺展示氣勢」的荷李活風格。
總體來說,《七劍》的美學自成一格。
片中度身訂造的服裝、道具和場景等巧妙地配合著外在自然環境,使整個電影的美學調子寫實地體現著中國山水靈秀之美。
這跟單純地大耍媚俗色彩的《英雄》與《十面埋伏》自是更能突顯我國文化恆古以來的美學觀。
而到了最後,筆者不得不指出《七劍》在視覺層面大成功背後,令其功虧一簣的致命傷-劇本-究竟有何失誤。
首先,本片改編自《七劍下天山》,徐克更把電影名字修訂為《七劍》,這不期然使人聯想到這部影片將是七把寶劍的故事。
而可惜一百五十多分鐘的電影交出的效果卻是令存心看這七把劍的故事的觀眾幾近進退失據。
其終究的原因在於改編情節的取捨失衡。
電影花了很多的篇幅寫武莊內的人物關係、寫七劍各人的情感糾葛、寫其他支節的續集伏線如華昭、王敏德飾的王爺等。
這些沒錯是原著精彩的支線情節,可對於《七劍》這電影的核心價值卻並不如其在小說般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筆者看得最不爽的便是楚昭南與綠珠的感情線和武莊內奸的一段。
愚以為前者的描繪著墨甚多卻依舊語意不詳,拖慢進度之餘又不能緊扣七柄劍的主題,應略得略;後者雖說關係到各人將躲入山洞的後續劇情,唯筆者綜觀全片始終認為這段龜縮駝鳥的劇情最沉淡無趣,況且中間的關鍵角色,也就是那內奸的前置著墨不深,攪出一個內奸是誰的懸迷根本無助推高本片的武俠奇情,因此愚以為大刀闊斧整段抽起以增整體流暢感反是聰明一著。
其實說到底,筆者一如多數觀眾般認為電影對於《七劍》的不同屬性以至七位劍客的背景性格和各自的劍技,這些電影的核心價值的刻劃是太少了。
徐克這著算計寧取較次要卻具通俗娛樂性的感情線與內奸懸迷而捨棄連串較難以影象表達卻是重心所在的七劍刻劃無疑使電影的格局和劇情的「量」增大,但此種浮光掠影式的涉獵則使電影的整體內涵下調一個檔次,難成經典。
總的來說,《七劍》在視覺層面的超水準演出證明徐克這次史詩式武俠巨製的嘗試已成功達國際一級水準,無奈在顧此失彼的情況下,一部經典武俠小說的內涵被犧牲了。
雖說有傳這次只是《七劍》的第一集,未完整的劇情該是無可厚非,只是鋪排歸鋪排,電影的重心-七劍-終究不能被偏離,而不幸地這次的《七劍》確令人不太能對準焦點。
七剑若干硬伤看七剑,两个半小时,途中多少次想关机骂娘,看在徐导当年的新龙门客栈的面子上,勉强看完,这样看来几年前被我鄙视的“天地英雄”还算是不错的。
1。
陆毅和杨采妮陪着傅青主上天山,拜剑后加上大师的四名弟子,七人七剑下天山杀回武庄,从电影中刘老大审讯张静初的场面推断,前后不过几天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居然能从险峻的天山跑一个来回,莫非乘坐的是民航总局明令禁止臭名昭著的红眼航班?
2。
陆毅在武庄顶多是个二流角色,只配养养马,按一般逻辑看来,他若能做刘老大的徒弟已经算是造化了,而刘老大在风火连城的爪牙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则可以推断陆毅更是不堪一击。
可奇怪的是,短短几天,凭借一把所谓的舍神,陆毅俨然高手身段。
莫非也服用了风火连城的药酒?
3。
七剑既然能主动出击,搅得风火连城的据点鸡犬不宁毫无防御之力,那么何不一锅端了这里,而是要回武庄准备撤退?
此硬伤居然在之后又一次出现,看得我目瞪口呆中。
4。
甄子丹被俘,绿珠如何能独自逃回武庄报信,这是个问题。
就算一笔糊涂帐一口韩语的绿珠是卧底,可风火连城放她回去也丝毫说不通。
5。
六剑为了救甄子丹,联手出击,杀得风火连城三千手下人仰马翻,最后凯旋而归,这和第三处硬伤一样,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6。
一个内奸,竟然能手刃武庄上下所有性命,最后居然命丧一帮稚嫩孩子和张老师之手。
又是一个“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笑话,王爷若知道这个卧底玉米农这么能干,说什么也不会把生意让给可怜的风火连城。
7。
偌大一个武庄,几百个男人,十几个小孩,我抡圆了眼睛看愣是没发现一个中年妇女,唯一的三名成年女性--张,杨和金都未婚,莫非武庄人懂得克隆?
亦或是如百年孤独中那个乱伦的家族?
至于弱智的对话,弱智的看日出,弱智的放马就不提了,总之,七剑如此辛苦搞破坏打游击走万里长征,可究竟还是没能保住武庄,不禁要问问徐导,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
假如结果不重要,那么过程中为何还有如此多硬伤,假如过程不重要,那么结果怎么还是一场空。
套一句廣東術語:「好潮」.整齣戲給我的感覺就是潮.由於對行業並無認識,我不知道究意是誰拍板決定開拍此戲.卻不得不讚此人明顯走在時代尖端,劇本選對了不在話下,最精警處是他竟可天才地將潮流元素及港人文化以蔪新手法融入古裝片,效果超卓使人嘩嘩連聲.現為方便更流利歌頌此片,姑且暫假設此天才為徐克.潮流正捲韓風,事有湊巧梁羽生云云作品中徐克就挑了個有機會爆兩句韓文的劇本,巧妙安插炙手可熱韓國女星金素妍入劇,加上風火連城哼唱朝鮮兒歌,大長今都行埋一邊.試想想,有幾多中國武俠故事會有高麗女子被擄,碰到高麗大俠打救的感人情節?徐大導演實在用心良苦.端坐兩個半小時看著螢幕上不斷有砍下來的腳與頭飛來飛去,四個字:熱血沸騰.可能怕我們過度激憤,我發現導演時常有很窩心的舉動.譬如風火連城忽然有感而發,轉頭深情感性地問腳震震的師爺小孩如何變狼那一節,非常dramatic非常突然非常印象深刻,看得我吓一聲.雖然完全不明白,但毫無先兆毫無伏線相信也是導演的精心編排,以加強那種突然的爆炸性戲劇效果.另外為彰顯香港華洋雜處international city的精神,以及賦予七劍其餘古裝片所缺乏的時代韻味,大家請千萬留意戲的中段神不知鬼不覺地加插的精綷:就在大夥撒離武莊逃難之際,路上,威風凜凜的大師兄楚昭南(甄子丹飾)策馬馳至,一句:「我check到有內鬼」.忍不住嘩一聲,驚為天人!原來大師兄不止韓文了得,連英文都得!無怪郁芳突然又毫無伏線地就移情別戀.最厲害是聽的眾人面無表情毫不驚訝,顯然是完全明白何謂「check到」,時代果然比尋秦記時期進步了.這我懷疑也是導演有意將黃易尋秦記與梁羽生七劍下天山crossover.crossover喎,幾潮.冇得彈.
期待徐克新作《七劍》已久,終於看了。
事前事後看了很多影評和介紹,好壞參半。
據徐克自述,《七劍》將可體現他電影的新風格,其實我覺得《七劍》更貼近徐克早期電影的鍾愛的題材,有他喜歡描述的人吃人的荒誔,在《七劍》換了個角度是人殺人,其實性質類同。
徐克眼裡對武俠世界的概念就是暴力,殺戮戰場,腥風血雨。
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目的就是打過你死我活。
片裡有很多關於劍的描述,但都是概念性的描述,缺乏了人與劍之間的深度表現,因此看不到七師兄與劍之間的關係,也表現不了人劍合一的精神。
由於武打場面佔戲頗多,感情戲沒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徐克向來不太善長處理男女關係,因此對於戲中的男女情戲,總覺得很生硬造作,沒法投入。
反而那匹老馬來福與主人的感情描述卻是全片最全最動人之處,如果有最動物最佳男主角獎,我一定投來福,太捧了。
特別是來福從山涯回來獨自走下的一幕,拍得很唯美和寫意。
通過來福,我們看到了江湖世界有價值者留的殘酷。
我觉得徐克不该骂,要骂我就骂两条,一是编剧.从来没这么想抽一港片里的编剧过,这两编剧是哪的人啊?要是香港本土的,我吐血,无话可说.要是大陆的,我替徐克吐血,没说的,上去给两个老飞脚可也.二是配音.实在不该原人来配.要是换成专业配音,相信效果会好很多.再PS一条:张静初看得也想让人抽丫的.我是说角色啊.鸡皮疙瘩直冒.
一部电影,我都会很耐心的看完。
因为要评论要赞扬要谩骂,总得站在一个客观和完整的角度。
而且,这也是对一部电影的起码的尊重。
我的确是把《七剑》看完了。
徐克应该属于知名的导演吧。
然而它的确是一部什么都不是的电影。
如果说是一部武打片,即使有甄子丹的加盟,其动作设计完全过于草率,而其他演员的动作只能用迟缓来形容。
甄子丹是我最喜欢的武打明星,但在这片中简直就是浪费。
如果是剧情片,过于简单的剧情,毫无新意的对白,而其中几个倒叙,更是画蛇添足。
如果是爱情片,对不起,没看出来。
如果是科幻片,要么是我想象力太差,要么是电脑特效太差。
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类型定义,我想是非限制级,如果一定要在这个级别上给一个年龄限制,我想是10岁以下。
来一部经典到让我屁滚尿流的武侠电影吧。
来一部忠实于原著、意境悠长高远、情节跌宕起伏最终归于平静、美术设计美到极致、人物形象性格丰满、剧本改编行云流水、摄影具有古代气质、剪辑具有古典倾向、服装飘逸、化妆自然、演员中没有具有浓郁现代气质者与日本人韩国人……的武侠电影吧。
别误会,《七剑》不是。
虽然很多人包括我一直把此厚望寄托于徐老怪身上。
2000年《卧虎藏龙》出来的时候我记得我是没怎么看懂,12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看懂,只知道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全球各地好评如潮引发中国武侠热云云……但是虽然我12岁我也看懂了之后几年随之蜂拥而出的各种大片而引发的中国电影杯具潮。
所以一直以来《卧虎藏龙》在我心目中跟张艺谋陈凯歌的某些片子归于同一类……后来,2005年,一部断背山让后知后觉的俺终于晓得李安的牛逼之处,于是百思不得其解翻出卧虎藏龙再次观摩之后,不得不烧高香了,不好意思啊安叔把你这么牛逼这么有意境有主旨有境界有剑气的武侠电影跟那么多伪武侠电影甚至伪电影混为一谈了。
同时也是2005年《七剑》出来了,我记得是很多人去看然而都很失望,于是自动归类为伪电影。
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坐在电影院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张大了嘴吧感慨不断哇好漂亮……出来跟我妈打电话时候说,你要么就去电影院看要么就别看了(这句话真是神奇,可褒可贬,可用于阿凡达可用于黄金甲)……这也是中国特色之一,就是那些烂片中的奇葩雷片中的独秀往往都有着极霸道的视觉效果,比如《无极》《英雄》《十面埋伏》……因为他们请得起叶锦添张叔平和黄家能。
关于第一段里面意淫的理想武侠电影,除了《卧虎藏龙》基本靠一点谱之外(但是《卧虎藏龙》有一个致命伤那就是章子怡,我无法待见此女,我觉得这电影要是没有她那才靠谱),还有一个……是朝廷六台播过的一个系列片叫《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的……恩……主题曲的MV……(恩,这不是电影……)这MV极霸道,从众多武侠电影中选取镜头加以拼接组合,并与孙川的《天地武魂》这首很武侠很古代的歌完美结合,看/听得人“心中一荡”(如果你记得金庸那几个经典的“心中一荡”的话……)。
它的第一个镜头,就来自《七剑》。
那是一个天山的镜头,对于徐克来说,如果不到天山去拍摄天山的戏,那这电影就不要拍了。
据说到了天山之后剧组人员有一半都在打点滴……不过后来的片子一出来我觉得让我去吊三个月的点滴换这几个镜头我也愿意。
天山是梁羽生武侠的精魂,就像凤凰之于沈从文,上海之于王安忆。
文人对于地域性的认知与依恋是构成文学作品多样性与专一性的基本要素。
天山有天山的写法,恒山有恒山的写法,杨云骢有杨云骢的写法,令狐冲有令狐冲的写法。
与金庸古龙相比,梁羽生的文笔的确不够华丽不够变幻不够妙笔生花,连他自己都说“是一杯白开水”。
但是放在了天山这样一个大布景之下,却是一种空旷的潇洒,是一种极致的精炼,有着一个孤胆英雄大漠孤烟直我自向天笑的落寞情怀。
其实这部电影跟原著没什么关系……除了各种名字……虽然大家看了徐老怪的面子而致力于寻找经典徐克的影子,还是有很多人不留情面的把这部电影与《蜀山传》一起归于烂片的行列,并大叹中国武侠片的幻灭。
点了“看过”之后无聊敲了一段短评……“打戏出色。
文戏无趣。
画面极美。
剧本极烂。
想象一下20年前的港片,把孙红雷换成吴镇宇,把陆毅换成张国荣,把张静初换成王祖贤,把甄子丹换成梁家辉,把黎明换成梁朝伟,把穆郎换成吕颂贤,把辛龙子换成张耀扬。
噢,那又是一部经典。
可以入选教科书以下章节:《浅谈合拍片的不可行性》。
”打戏确实出色,虽然剪辑师有疯了的趋势,有些地方的不通透不知道是由于我电脑运行不来还是徐克故作神秘。
武打设计着实好看,刘家兄弟不是盖的,还加入了杂技设计和心理战。
最后楚昭南对风火连城的致命一击其实就是一场妙到巅毫的心理战。
文戏很无聊,甄子丹摆造型,黎明的木头脸,陆毅的七荤八素,孙小眼的闪闪亮丝绸裤子……但是杨采妮很出彩,认真,率性,先是犹豫不决,后是果断勇敢,就是普通话让人受不了,台词水准属于活活气死人艺的级别。
甄子丹和棒子女人的对手戏实在不能看啊,难道是想描写异国他乡遇到个同胞搞一下肢体接触就他妈相爱了?!
看到他们两个丝毫没有火花的纠缠我觉得爱情果然是痛苦的啊,尤其是自韩剧流行开来之后我就不能忍受的棒子女人特有的眯着眼睛演戏方法,你们丫挺的还敢在我们的武侠电影里继续实践?!
眼袋很美么?!
本电影有两场文戏超级喜爱并加以回放。
一乃刘郁芳拔出楚昭南的剑映亮了楚昭南黑发下的脸庞从此爱情的小苗苗茁壮成长……好萌啊……主要是当时的配乐把我迷住了,我只能说那段音乐太飘逸了太神秘了太剑气了太武侠了……太天山了。
二乃武元英跑到杨云骢的身边躺下,说:“二哥,以后我能不能都跟着你啊?
”杨云骢把一只胳膊放到了武元英的头下面让她枕着,然后诉说了自己与天地会的恩怨情仇,然后武元英说:“我跟了你,还会想别的吗”……就这样完成了师兄妹至情侣的转变,完全没有小性子的娇嗔撒泼和无休止的试探猜测云云云云……这才是江湖啊,这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儿女啊。
由于这两场戏的出现我觉得我可以原谅其剧本的荒诞和剪辑的疯狂。
并且是我第二次觉得甄子丹很有男人味和第一次觉得黎明很儒雅很有风度很有侠气很有安全感。
简单的说,就是这两场戏很武侠。
对我来说,看武侠电影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搞得太政治,七剑无疑很政治,其故事背后的政治含义我相信现在高度发育的12岁们都能看懂了。
其次不想看到的就是很写实,武侠电影最要不得的就是很写实,七剑无疑在某些方面很写实而且是很奇怪的写实,那就是风火连城及手下十二门将的服装及妆容具有一种我最讨厌的所谓魔幻风格,然而主角们具有一种我同样讨厌的衣着臃肿满面尘土披头散发的农民群众演员风格。
唉,算了吧,这是梁羽生。
梁羽生金庸卧龙生温瑞安的主角们都是可以衣着臃肿满面尘土披头散发的,这叫写实,但是如果你们敢把古龙的人物这样拍,我就……哼哼……前几天重新下载了倩女幽魂以及等等,发现现在的徐克严重偏离我们这些陌生人但同样也是上帝的观众希望他延续下去的轨道,什么深海寻人啊女人不坏啊……什么玩意儿啊……曾经把《卧虎藏龙》和黄金甲十面埋伏无极归到一类,05年把它挑出来的同时想都没想就把七剑也归为那一类。
现在再看一遍发现,唉,算了吧,其实徐克还是很徐克的,徐克还是很武侠的。
至少七剑是一部武侠电影。
而有些人只会挂羊头卖狗肉,不是说人物穿上了古装拿起了剑就可以叫做武侠电影的。
满怀憧憬去看了七剑。
之前看到的片花感觉还不错,然而看完了却觉得很茫然。
看的过程心情非常平静,只在最后那场决战的时候稍稍激动了一下。
影院里也很平静,只有很少的几次笑声。
走出影院,还在回味影片中的情景,居然觉得像对这个片子说点什么,这对我来说是很少有的。
以往看完电影,如《功夫》《蜘蛛侠》《新龙门客栈》之类,会觉得很兴奋,很爽的感觉,但是要让我评论一下,还真不知道说什么。
想想之后,觉得应该是因为不够精彩,没能让我投入到里面,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看,所以有话要说。
之前看了剧情简介,不由的要把它和《七武士》来作比较。
都是七个战士保卫村庄的故事。
虽然影片开头字幕指出改编自《七剑下天山》,可是看起来除了时代背景,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而时代背景并不是导演要强调的。
访谈的时候,大都谈的是七把剑。
那么还是来和《七武士》比一比吧。
首先是剧情,这该是七剑最大的硬伤!
套用手机里的一句词,徐克的片子“每一部剧情都有硬伤”。
然而其它片子里的剧情的不足被影片的快节奏和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给掩盖了。
很多娱乐大片都是这样来掩盖情节的漏洞。
在这部片子了,老徐放慢了节奏,从而导致大家有时间来回味剧情了。
于是很多地方显得非常不合理,特别是影片结尾处一个内奸就把大家都搞定了,那要那么多反派干什么?
七剑出马,风火连城全军覆没,那开始还要跑什么?
两个多小时的片子,并不复杂的情节,为什么不能编的让人信服一些呢?
对比七武士,几乎没有任何漏洞,简单的主干情节,加上跌宕起伏的细节,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也许情节是中国电影一直的弱项吧,记得前一阵看到一篇评《天下无贼》的文章,对该片讲好了一个故事大为兴奋。
这一点上,徐克应该学习一下杜琪峰。
将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而不是学张艺谋的假大空。
其二是人物,七剑只有剑,没有人!
看完之后,剑的特性给人印象深刻。
特别是带响的由龙和两头跑的天瀑。
然而那些使剑的人呢?
只有有点傻呼呼的武元英给我一点活人的印象,其它的都只象是一个概念,一张脸谱。
在这样一部记录片式的电影里,人物没有活起来,很难让人相信这个故事。
七武士为什么吸引人?
因为他们是生动的。
不论是老练的志村乔,还是稚嫩的胜四郎,以及搞笑的千兵卫。
据说七剑会有4个小时版本,那个里面的人物会不会丰满一些呢?
持怀疑态度,人物的不足和剧本的不足是紧密关联的,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怎么会有好的人物塑造呢。
其三是动作,七剑的动作还是不错的。
最可惜的是没有给甄子丹找一个对手,最后在窄巷里决斗还是挺好看,但是毕竟孙红蕾的功夫太差,令人遗憾。
刘家良自己的动作戏也拍的相当好,特别是开头那段在水中把马掀翻,很有冲击力!
还有辛龙子的敏捷身手也给人较深的印象。
然而在小处的成功,反而使得整个场面的把握很不足。
大场面的剪辑和调度有点乱,看了半天不明白那么多人怎么就没了。
最后说说扮相,七剑的形象设计还是不错的,但是反派的设计有点过火了。
特别是那些人的肌肉式盔甲,唉,徐克的漫画情节没法放弃阿。
既然是回归,为什么不能彻底一点呢?
七剑有英雄侠义,还有好多爱情,在我看来,这些爱情戏不算太烂。
比起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来可信的多。
不过一部短短两小时的片子要讲这么多东西,太不够了。
总的感觉,徐克在这部片子里放入了太多的东西,导致不堪重负。
想要记录片的风格,又不能忘情于漫画式的表现手法;既要讲英雄侠义,又要那么多的爱情故事;要精彩的武打效果,有要实力派演员来表演。
七个主人公,除了师出同门,好像都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导致影片象那把舍神剑,只有重量,没有了神采。
还是会期待续集。
毕竟像徐克这样认真拍武侠片的人几乎没有了。
他在探索,很艰难的探索,也许放开一点,放弃一点会好。
就像《蜀山》,几乎只有动画,但是还是很精彩。
要朴实就像《散打》,也很好。
太大的计划往往会失败,但愿下一部徐克还能轻装上阵!
注:最早贴在水木社区上,现在搬过来
神马J8玩意儿!
随着张静初一句脆生生的“上则为日星”,如婆娘裹脚布般又臭又长的七剑终于算是结束了。
心中那万匹草泥马也逐渐停下奔腾了两个半小时的脚步,终于可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烂的片子?
如果说是本子烂,那梁羽生怎么成名的?
如果说导演太差,那么谁敢怀疑徐克的水准和江湖地位?
再加上虽谈不上巨牛,但也还算牛的几个大牌演员,例如:孙红雷啊,孙红雷啊,孙红雷啊。
巨牛的原著加上巨牛的导演,再加上还算牛的演员,就出来这么个完蛋操的玩意儿?
正当我对这个问题百撕不得骑姐,字幕滚动中显现一行字:出品人:黄百鸣。
尼玛啊!
顿时有看到了标准答案的感觉……
孙红雷很棒 其他一般
2024重看。确实颇为遗憾,各方面都挺遗憾的,明明可以更好。
按说梁老应该没想到武侠都可以这么朋克,武侠真的就不能想双旗镇刀客那样朴素一些吗?
主要是有黎明在,整个就逊了
在大漠里,只见沙子,不见绿!
和原著七剑下天山完全没关系,除了开场的陨石有点意思,通篇就是劣质版的七武士。……本片是资本运作的产物,在张艺谋《英雄》成功之后,紧接着操作,两岸三地大明星,大导演,大制作。剧本烂的要死,偏偏要模仿《指环王》拍三部曲,结果观众完全不买账,票房惨败。续集流产。……公映版本是153分钟,据说仍然删减了90分钟,如果不删减,估计8000万票房也没有。可见徐克不仅仅是水土不服的问题了,没有一雪前耻,之前的《蜀山》其实远比本片好看,票房只有2000万。……不过在2011年徐克终于一雪前耻,凭借第一部3D武侠片《龙门飞甲》,创造了高票房,口碑就无所谓了。……本片的难看程度,笑场之多,武打的难看,人设的诡异,剧情的稀巴烂,堪称绝响。
7.2 徐克有心向《七武士》致敬,150分钟的长度保证了架构完整,但成也剪辑,败也剪辑,4个小时原片剪到两个半小时,导致缺失不少灵动的细节,以至于内在气韵不够连贯。单看动作和美术设计,确实是徐克作品序列里的一座巅峰,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这次能够放开手脚挥洒自己对于动作的想象力,原始野蛮的风格中不失优雅。《七剑》以后,华语电影圈内很难看到血腥华丽调配如此适当的作品,即使完成度差一些,依然是00s最重要的武侠片之一。
烂片何其多,徐克也不行了,就没想清楚怎么讲故事……神神叨叨的,什么东西?
当年我在桌布上画了一把那啥啥啥第一把jian
写实性的武侠片。根据梁羽生的小说改编,导演显然要拍成连续剧似的的电影,不过一直没有续集
真是想打三星,为了徐老怪还是补一颗。150分钟确实太长太长了,可是即便这么长,好多地方还是处理的很潦草,有点可惜了梁羽生老爷子的原作。
雷哥太猛了,我觉得最后决战不是很精彩!!那个女的发型好个性,喜欢!张静初演的太没出息
没有情节,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人物是美的,我还是调戏进度条吧
没看过原作,不好做评价
就记住一个跑龙套的,叫张超。
所以这片在讲灾难降临于人类的不信任?徐克对场面和动作的钻研已近乎痴狂,那些道具、细节张力甚至造型设计都很精彩,视角或者情节序列的组织却显得力不从心。开场很屌,低对比度摄影中的鲜明红色小时候看就被震到,其后各色反派屠村拍得利落、残酷、冷峻又酷炫,可惜那些家伙都死得太快了。最后情感戏全部稀巴烂,烂到爆,徐克电影里最烂。
徐克的武侠世界是完美的。
我 一直在等的导演剪辑版看来是不会有了……这片子美术极霸道,一下子就把叶锦添比下去了
豪勇七蛟龙时,曾说两点原因决定七武士不宜入美。一、欧洲移民,即使耕种行商,仍有较强的冒险性格,远比穷乡日农更具反抗意识与能力,因此较难产生对弱者的移情(1960年尤伯纳版发生在墨西哥)。二、勘兵卫布阵攻防少打多,建立在冷兵主宰与火枪寥寥之大前提。重火力大阵仗并不在乎人数多寡,更适以暴力美学展示。正如野战群与无敌小子。旧影回眸同样具有鲜明“黑”片烙印的《七剑》,问题只在一点:武侠虽以武艺和冷兵为尊,可威力刻画却极尽写意夸张,天魔解体大法外加游龙断玉合璧,只一下下恐怕四十大盗就集体被勘兵卫勾叉了!所以你甚至比好莱坞更难再现原著中那种基于写实风格的敌我力量对比下的战术动机和心理变化。
1600年间,满清虽已入关,但中原武林仍隐藏不少反抗力量,满清亲王哆格多派前朝降清高手风火连城剿杀各地违令武林人士,其中的重要目标便是位于西北边陲的反清组织天地会分舵武庄。武庄是人马。路见不平的侠医傅青主认为要解武庄之危,只有带了两位武庄青年武元英和韩志邦上天山求助。 天山万里冰封,住了一位擅于铸剑的世外高人晦明大师。晦明有四大弟子,其中包括大弟子楚昭南,倚仗师傅所传的绝世宝剑,希望将来可在江湖上快意恩仇;二弟子杨云骢,虽武功高强却无意再涉足凡尘。晦明大师尽遣四大弟子随傅青主、武元英和韩志邦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