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过季

Hors-saison,Out of Season,爱在淡淡的季节(港),爱情过季(台)

主演:吉约姆·卡内,阿尔芭·罗尔瓦赫尔,谢里夫·安杜拉,玛丽·杜拉克,埃米·博萨德·普梅拉,露西特·伯丁,吉尔伯特·贝鲁斯,雨果·狄龙,史蒂芬·布塞,约翰尼·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过季》剧照

《过季》剧情介绍

过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男星不堪压力,临阵辞演舞台剧,独自逃到海边小镇水疗按摩。但有些事情注定逃不了,他在那里意外重遇旧情人。她以教琴为业,育有一女;他薄有名气,却无人分忧。以为已经淡忘对方,竟是再见如故,十五年前错失的一切,再次摆在面前。史提芬毕西(《她的一生》)完成他的「劳资冲突三部曲」后,转而描绘一份不合时令的感情,透过优美画面及动人琴音,温柔细腻表现久别重逢的爱与痛,并有吉翁卡列和影后艾芭诺宜娃查倾情演绎,令故事更添韵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明悬案录之鉴影篇恶灵05格林第六季在一起老师!是裂口女!束草的冬天与敌同行既然青春留不住嫁妆零号病人没有爱的恋人们正义联盟:无限地球危机(上)灿烂丁香武林探秘旋转人生私人荒漠沃尔夫医生黑帮领地全民目击摩加迪沙女孩别想打扰我学习未来日记灰色地带荒野迷案第二季天堂:希望走火入魔魔法坏女巫追凶三少年弓马啸西风烈日阳光

《过季》长篇影评

 1 ) 旧爱重逢

再次相聚是女生的执念吧,她太过痛苦,现实中也无法袒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因为被分手患上抑郁,遇到丈夫并靠着丈夫开的抗抑郁💊走过艰难时刻,但被抛弃的伤害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曾经自己也陷入自我怀疑当中,认为对方的伴侣是一个“非常成功,非常漂亮,非常坚强”的人,而自己只是一个“没成就的可怜的女孩”,这是被抛弃的人独有的内耗吧——“我没有和你分手,是你离开了”,而且你“从未试图了解过我过得如何、在哪、做什么、和谁在一起”,这种伤害是即使过去十六年,面对面诚挚地道歉都难以弥补的。

女主把所有这些感情都深深藏在心底,把自己困在一个山洞里,完全孤独。

不在一起忍不住去关注、想念,近身时又克制不住自己去联系、见面,但短暂的相聚过后终归回到现实,再次承受失去的痛苦、不能相守的无奈……于对方来说,我们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对方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最珍视、欲罢不能的存在。

错就错在,大概不该相遇吧。

完完全全是自己的心路历程,深深共情了……从前也希望能有这样回首往事谈笑过去的时刻,但代入双方的另一半和子女真的觉得这样很不公平,是不道德的恶心行为。

看到两个互有家庭的人瞒着另一半一起共舞拥抱互相亲吻手背时还感觉生理不适,但女主忍不住去找男主,见面就亲吻doi,又能感受到那份压抑多年的委屈痛苦。

深深的隐忍克制的情绪和爱在那一刻随着身体的交融,得到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

相爱容易相守难,过去了就是过去了,破碎的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但重逢的意义并非相守,而是打开心结,让过去过去。

不知道我们,是否也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一直期盼着。

但就算有,也应该是我主动吧🥺

 2 ) 爱要留个转身的余地

那时候年轻,野心,占有欲,任性,冲动包裹着我们,做出了很多选择,有对的也有后悔的,但是无法重新再来一次,感谢人到中年,抛去了那些虚荣心,自我,不顾一切的冲动,留下了些许智慧,冷静,然后就开始反思这一生,反思人到中年的困境,委屈,不甘,憋屈,还好有一个度假的机会和那一段感情好好告别,也可以好好审视了解一下自己。

其实,如果没有转身,真像年轻时冲动的选择,也许结局殊途同归,毕竟平凡生活的打磨是留不住想象中毫无瑕疵的爱情的。

 3 ) 中年人的爱,只剩叹息

过季这是一部适合已婚中年人藏起来独自观赏的电影它甚至谈不上什么剧情,更多是一种流淌着而又不知归处的情绪中年人的世界,有妻有子,有事业,热热闹闹的却又时常感觉四顾无人,两手空空一段稳定的关系行至某处,总会生出些许固化的苍白就像男主即使是受人欢迎的电影明星也还是有作为普通人的复杂情绪需要倾吐但是却总在另一半的直面现实和理性生活的话语中越来越沉寂好像连咖啡机都在嘲笑自己不合时宜然后那种一开始想要厮守一生的怦然,不得不在一次次沉默中,无奈地褪色也许这就是中年情感的第一次过季然后男主偶然而又必然地与初恋重逢他们着急地打听着彼此的生活可能是弥补彼此生活中的缺失可能是唯一可以聊起的话题重逢、叙旧在广阔天地之间他们交谈着,走过了沙滩、礁石和草原,始终交谈着可能他们解除了十多年的误会,得以心安也有可能在无尽的交谈中发现即使还有爱意,但终究别无选择这大概就是中年情感的第二次过季总觉得女的要爱得多一点男主享受当下的重逢而女人却偏要在0和100之间艰难抉择过季的情感,无法重拾但好在有了一次可以立刻道歉,和好好告别的机会重逢,已然是恩赐过季,就像慢性中毒你不会因为一段情感而突然死掉但从此你的心会变得沉默慢慢地,变成生活的局外人ps:画面很干净、对称怀疑导演是处女座强迫症拉满

 4 ) 有点”哈哈“的感觉

医生、律师、政客在哪个社会都是所谓的的”社会中坚“、”中流砥柱“。

他们一般不喜欢表达自己过于私密的情感世界,如果不小心被揭露了,比如:萝莉岛,刘强东的两分钟……那就显得诡异,所以孔子坚持,君子绝不亲自做饭。

男女主年轻时是艺术家,艺术家和社会中坚不同,他们更乐于展示和分享个人对美的个人解读。

但他们的职业窘境在于,这个社会的主流是医生、律师、政客,这些人当年都是好学生,学的都是那些学院派的观点,等他们的事业筑起了根基,他们就希望在饭桌上聊的、大屏幕上看的也要是这样的观点,所以女主不能去专注钢琴演奏,主持家务更实用。

男主必须去演那些他觉得很无聊的左派价值观的社会喜剧。

但社会中流砥柱们有一种超能力,扭曲现实。

举个例子,狄德罗写过《拉摩的侄儿》,本身已经是对现实故事的启蒙思想扭曲,到了米兰昆德拉又借尸还魂写了《雅克和他的主人》,昆德拉一番大吹大擂,说狄德罗好,后现代鼻祖,自己当然也好,因为我们一脉相承。

还有什么老舍的《茶馆》、卡弗《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什么》,被他们一遍遍的反复借尸还魂,那么男主只要在演员这一行,就要不断的去削弱自己的ego去演这些不断重复的他讨厌的东西。

女主就更可悲了,新房子很美,邀请的却都是和丈夫枯燥观点一致的朋友,谈论女儿的恋情仿佛是喝啤酒送上的坚果盘点缀,她和女儿的存在是中产阶级club的会员条件,她们本身不是会员。

受众是和有效沟通息息相关的,社会中坚们小心翼翼的藏起自己没有探讨梳理过的私人内心世界,甚至冠冕堂皇的主流观点也尽可能的不说,他们只想让喉舌们替他们表演讲述弹奏那些老生常谈的所谓”经典“,更愿意看到的是这些”经典“观点去控制年轻人,是控制,不是取悦,在性的满足上,完全控制对方是比生理高潮更爽的一种体验,医生这个职业也很典型,他们真的救死扶伤吗?

不一定,他们学了那么久的经典理论,更愿意看到一个完全符合经典病症的患者被按照经典治疗方法治愈出院,这不是治疗,这特么是控制,至于那些黄腔走板的非典型病例,超出他们智商的病例,他们怎么治的,那戴口罩的三年,还不够雄辩吗?

他们根本就没耐心跟你有效沟通,他们最愿意让你从看到他们得体的形象自动联想到他们正统规范宏大辽阔的内心世界。

女主说她自己感觉自己是个无价值的可怜女人,说男主当年就是因为这个才突然分手,娶了一个有益于自己演艺事业的女强人,可男主在最需要有人照顾内心无价值感受的时候,女强人甚至在电话里也只能给他两分钟,他卑微的都不敢犟嘴,即便他已经是个成功的明星。

车内拥抱最打动我,细嗅她的发香,吻她/他的手……让我擦去脸上脂粉,让他听完全部传闻,再聊聊若是非得分 先相约谁都不能苦撑,他能不能,我能不能……李宗盛这样唱。

 5 ) 过季的午后

第二次见面时两人对当初分开的原因有了争执 女人悲伤地责问和男人虚伪随意的反驳揭开这段关系的真实过往和故事的核心意涵 叙述中两人分别在那段关系前后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但能从对过往感情的表达中感受到(如同女人所说)“对你来说也许过去本该如此” 时间剥夺你停留的权利 但后者拥有的是主动踏入和创造未来的能力 前者则只能无力地被时间推着走向未来小镇的相遇是双方处于当下不同困境的具像化状态 男人来这里是度假调整心情 而女人虽也家庭美满 但长期婚姻生活的乏味和丈夫的忽视都将她置于对未来的无望之中 两人分别被困在不同的未来状态 女人面对的是不被理解的个人情感 以及眼中无她的丈夫 男人虽然看似生活完满 但忙碌的妻子也无暇时刻顾及和关心他的感受 在更好的物质条件里也完全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情感关系里一直处于被保护和照顾的位置 并没有见到任何主体性地创造和表达 反而会被失控无法关闭的热水器折磨到崩溃 他也只是个无所适从随时感到崩溃的脆弱男人 跑步机上掠过的虚拟自然和冲浪模拟都加深他被困在现代性的技术陷阱之中 (虚拟悖论般地存在 即跑步机上的人通过虚拟自然来保持动力 却不曾想过真正的踏入自然 自然是欲望本体 而人类通过技术力量去创造欲望本体的投影 南辕北辙地维持欲望却也彻底逃避了对真实欲望的追求 甚至它的达成本就如此简单 当你无力负担更好的物质条件时 用一双跑鞋就可以直接进入欲望本身 当然冲浪同理)两人之后不断见面感情逐步升温 两场吃饭戏即是两段关系的直接对比 也通过声音对话的渐隐剥去了一切交谈和情感关系的外衣而直达本质 即目光的回望所塑造的一种赤忱的爱意和坚定的热情 与丈夫只有单向的凝视 因为他永远沉浸在自我表达和从自我出发的关系建立中 妻子退居成完全的家庭角色 而在与初恋的关系中他们则通过凝视的回望再次确认彼此 目光中也许闪掠过曾经 但一定有着当下对彼此最美好的渴望和真诚的回应 于是他们欢笑 他们共舞 他们…还是突破了道德边界的发生了关系云雨过后的甜蜜是固然的纯粹的 每一对爱人都会沉浸在这蜜日将永远流淌半生的幻想 但女人却在此时果断地选择了结束 也许是因为她清楚现实不会停下 就像她在此之前被现实催促着放下过往进入当下或未来那样 他们的一日欢愉已经是时间的礼物了 彼此是绝无可能放弃当下一切 甚至抛弃孩子和家庭来满足他们感情的延续 假期总会结束 海浪总会退潮 “与过去真诚告别,在琐碎漫长的日子里重建自我”是礼物贺卡上的时间送予的箴言

 6 ) 好好告别,再上路

《过季》2024.4.27北影节第三部小时候看汉武帝的传记,书上说一个人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需求是不同的,当他是年轻太子的时候想要的是一个顺驯如卫子夫那样的女子,当他业已成为成熟帝王,需要的就是李夫人那样能够揣摩圣心,能够在思想上和他平起平坐的女子。

我想《过季》的故事说的也是这样的道理,只不过是相同的两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遇到,刚好匹配了需求,通过一段关系,打破矫饰,正视自己,好好告别的故事。

如果是过去的我,看到这样的故事可能会因为男女主出轨的道德瑕疵而心怀不满,也可能会因为如此相爱的两个人终于还是分离而感到痛苦,但今天看到这个故事,我掉了眼泪,却觉得松了一口气,就算还是很爱,他们也没有抓马狗血地为爱冲昏头脑,“勇敢”冲出“枷锁”。

曾经断崖式分手的两个人,时隔十五年再次相遇,过尽千帆,他们还能笑着谈起过往,有分寸地询问近况,已然是爱情的最佳结局。

可电影却并不满足于此。

男人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过气”演员,他孤独又懦弱,曾经不敢承担感情的责任而选择逃走,如今害怕话剧演出失败而临阵辞演,他光鲜的外表下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失意男人。

他面对不灵敏的咖啡机也只得手足无措;翻开剧本只读了标题就开始翻看最后的页数想看看多久能读完;无聊的时候用遥控器反复开门关门;曾经强强联合的老婆,可以为其规划职业生涯,却并不能花时间真正了解他…女人面对断崖式分手,心里一定有很多怨恨,她甚至没有去问一个答案,便将其归因于自己的平庸无为,有了女儿后更是埋葬了自己的理想,被动选择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维持一个“温暖”的家庭,我相信她所感受到的幸福是抓得住的真实,对她是有绝对吸引力的,但心里的意难平,被牺牲掉的理想的不甘心,化作咒语在心底盘踞,只等着某个节点爆发。

再相遇的时候,当男人再次爱上她的时候,锲而不舍地请她吃饭她接连拒绝的时候,我不知道她心里的结有没有纾解,有没有一点点报复的快感。

就像《半生缘》里曼桢的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一样,生活就是如此残酷,就算再爱也回不去了。

所幸故事也没有停在分离,而是让两个人拥有了再一次告别的机会,男人终于面对自己的懦弱,发自真心地表达了歉意,女人也告诉他不要再回来了,两个人相拥而泣,蹭蹭鼻尖,亲昵地抚摸对方,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

遗憾吗?

毫无疑问。

镜头回到航拍的公路,笔直的路上,渺小的一辆车在前进,其中的人几不可见,时间一路向前,没有人能被赦免。

但我们可以好好告别,再继续上路。

ps:女主好像法国版郭柯宇,差不多的年纪可以演绎这样好的角色,希望有一天郭柯宇也可以演到这样深邃的角色,她一定可以演的更好。

以及,大自然中小动物的叫声那段口技表演,真真令人赞叹,我太喜欢了!

几可乱真的听觉盛宴,完全现场的互动演绎,作为单独的表演也可大获全胜。

 7 ) 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对当下、对即刻的同步感

这是一部落在我的审美舒适区的电影,不是那种灵光乍现的好,但对心灵按摩的舒服程度让人不忍心挑刺,视听感受浑然一体的清纯干净,并且有香气。

虽然是大多数人看来寡淡的单线叙事,却把生活流贯彻得纯熟自然。

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对当下、对即刻的同步感,细节的流露、偶然的出现乃至人物的沉吟,都有一种一次成像般的纪实之美,而没有刻意摆兵布阵、摹仿生活的戏剧样本里矫饰的故事性。

电影中,时间的流逝几乎与现实对齐,生活细节的纹理纤毫毕现,没有刻意地剪裁和迂回,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在情境之中感受的完整和真实。

在情感浓度缓缓递增的过程中,极致动人的音乐发挥了对心灵的穿透作用,观众极易获得一种同频共振的沉浸感。

一个知名影星在摆脱演戏焦虑的海滨疗愈之旅中碰见旧情人的故事,线条尤其简单,视角也尤其聚焦。

男女主角其实都囿于同一种困境,明知现实已经出现了硌人的舒适区缺口,但仍然会被向新生活发起挑战的恐惧诱降。

他们在温吞和善地交谈了许久之后,直到最后才向对方坦诚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妥协。

有名但成功的演员男人得到一次舞台剧表演的机会后临阵脱逃,籍籍无名的钢琴师女人屈居人后十几年而下不定决心离开寂寞的郊区小镇。

电影聪明地借用他人之口破解了这面困境,女主角的一位高龄老人朋友最终在晚年做出了遵从本心的选择,与自己的同性伴侣跨入婚姻殿堂,成为这场海滨疗愈之旅里一次具有关键作用的插曲,激励了他们随心而动,向对方更靠近一步,制造了些许优美的情感延宕。

虽然这是一场基于双方出轨的偶遇,但电影并没有假装浪漫地表达两个人逃避道德胁迫的油滑与自负,而展现了成年人在理性束缚下的矜持与克制,被遗憾无法挽回的痛感、尽自己所能地弥补遗憾的感性徐徐打败。

他们已经在分歧之路上走了太远,这场相遇只能寻味当下,而不能映射未来。

从这场出轨中,能看出一对往日情人,在世俗之外有所保留的一副柔肠、被时间洗刷过的淡淡泪痕,以及把人从困境里往前推搡的心灵解放。

 8 ) 过季 作业11

今年北影节看的倒数第二个电影,真的很喜欢。

我觉得对于感情讲它很真实。

一个演员事业蒸蒸日上,有一定的名气,来到一个海滨城市休养生息。

并不是像《诺丁山》里明星和普通人可以“不计后果地”轰轰烈烈地恋爱,而是乌托邦里短暂的逃脱。

爱丽丝跟马修分手后在这座小城和现任老公隐居,给小孩上钢琴课,有个稳定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

两个人在对于未来的选择不同,但都过的很幸福。

看这个电影我就总在想两人的两次分手,一次是年轻,一次是现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我想第一次分手表面上是恋爱后期新鲜感和激情退去,导致马修决定离开爱丽丝。

但实质上是两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不同,两个人的身边也早已不是彼此。

第二次分手是两个人从爱情的乌托邦里挣脱。

他们此时面临的是不同的困境。

马修不堪事业上的压力决定辞演舞台剧,爱丽丝面对家庭的无力。

两个中年人的此时相遇,又是不合时宜的。

他们不能为了彼此抛弃自己的家庭事业,我也庆幸他们并没有因为彼此抛弃自己如今的生活,这是真实的。

二人早已不同。

在断崖分手后的十五年,两人再度相遇竟还有说不完的话。

但是此次相遇并且旧情复燃其实对爱丽丝是不公平的。

马修在自己人生迷茫无措时选择逃跑,他逃跑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小镇,可以不用去担心妻子孩子发现,自己的事业也只是用“休假”来为借口被暂时搁置一旁,在他结束这个休养仍可以假装无事发生地回到自己的生活。

而对于爱丽丝,马修几乎是冲进了她的全部生活。

在面对马修的一次次邀约她要担心丈夫是否发现,孩子仍需要她去照料,自己的工作节奏也被打乱。

但即使这样她仍选择去面对自己和马修这段还没有用尽的缘分。

片中有句话“我精心设计了这场偶遇,建了一个酒店, 挑选了一个丈夫,养育了一个女儿,只为预谋和你重聚。

”一切都是那么巧合。

爱丽丝是勇敢的,在面对家庭的困境时仍可以承受并且持续性地为家庭付出。

在面对马修的缘分时,她选择正视这段未尽的感情,并且在当下去体验,即使身后是无数生活上的折磨。

在最后马修为了她没有回归自己原来生活时,她勇于对这段关系画上一个句点,即使两个人充满“遗憾”。

的确,在感情上他们是遗憾的,但是感情上的遗憾促成了两个人分别生活上的圆满。

因为第一次分开马修追求到了自己的事业,取得了成功;爱丽丝遇到了现在的丈夫,在这座小城里安稳幸福的生活。

第二次分开,两个人在自己即将沦陷之前选择戛然而止。

生活的轨道不能只因为一个自己冲动的决定去打破。

爱丽丝想清楚了这点,面对生活她是勇敢的。

马修是懦弱的。

从最开始二人第一次分手就是马修逃避两人的情感所致。

他看似成功,实则在遇到困难时可能会选择逃避。

就像他此次因为话剧表演压力而选择拒绝演出。

同样,对于自己生活他也是懦弱的。

在和爱丽丝旧情复燃后,本身约定好的离开也被他改签了。

我想他自己都说不出来究竟是对这段感情太过于“深情”还是可以找到一个感情上正当的借口所谓弥补年轻时候的遗憾去继续逃避生活,或者依赖情感。

之前我总觉得不要给感情留有遗憾,这个电影刷新了我的想法。

不是不要而是在权衡利弊面对现实问题之下,尽可能地不让自己对这段感情留有遗憾。

过季,在错误的时间遇到爱情,还爱着彼此,但是就像两条曲线相交重逢又再度错过。

 9 ) 《过季》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像男人一样思考

法国版的《廊桥遗梦》,但是比《廊桥遗梦》更让人叹息。

如果《廊桥遗梦》是描写了一段遗憾美的婚外情,那么《过季》就是一段看上去也美细究却让人唏嘘的婚外情。

(算是吧,广义上算是,狭义上更算是,因为自始至终女主就一直爱着前男友,并不能说双方不以拆散对方家庭为目的就不算是)。

更重要的是,《廊桥遗梦》的女主拥有过爱情,虽然我们有理由怀疑,如果她和摄影师出逃了两个人的爱情是否能永久保鲜,但她那几天是真真切切的爱和被爱着,而且因为没有出逃,这一份爱情被完好无损的保留了一辈子。

而《过季》里面,男主有没有真的爱过女主,我认为是没有的,至少她在他的人生排序里面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是第一。

爱情对于大多数男人只是锦上添花。

所以他二十年断崖式分手了女主,并且终于功成名就,家喻户晓。

女主本来也是一个以钢琴为生的文艺女,有一点才华,但是才华和野心都不足以让她扬名立万。

配乐很赞,莫名有种90年代港台片或者昭和时代的日本片的感觉,就是不大法国,虽然我也不大说得清楚法(此处应读第四声哈哈)国风是什么样,可能更慵懒更随性更性感些。

而片里的配乐,emm,悠扬中带着忧郁,只有在他们俩初次重复的那一刻,才插入了一些欢快,也只是浅尝辄止的欢快。

就像女主的心情咯。

那些曲子,就是她手机中除了男主从未让人听过的创作吧。

当然,也不是谁都愿意追求世俗的成功,正如女主所说:“这世上就是有你那样的人,也会有我这样的人 。

”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局限。

我遗憾的是,分手后她患上了抑郁症,上半生意难平,甚至为了策划一次和男主的重逢,赔上了自己的十几年,她的婚姻和家庭。

诚然,她老公是个好人,是她的精神科医生,女儿也漂亮,房子也刚刚装修好,她似乎也拥有了世俗意义上的幸福。

可是显然老公走不进她的内心世界,你们看,她的歌曲都没给他听过,而且他有大肚腩,脸也。。。。

就是个男人。。

所以说,她本来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不用困在这半生的郁郁不平和孤单寂寥,不用在多年以后对前男友哭着说:“我后悔自己在可以离开的时候没有离开(有了女儿)。

”前男友去追求了他自己的锦绣前程,娶了更能助力他事业的伴侣,多年以后,你告诉他自己为了他搭上了半生,有啥意义呢?

这么多年他没有打探过你,没有对你说过抱歉。

现在得到他的一句“对不起”有什么意义,或者现在再一次“负心”又再说一遍“对不起”还要附上“我不想又等十几年再道歉”又有啥意义呢?

敢情爽快的道歉这种事还得为他们感动不成?

怎么说,我有点恨铁不成钢了喂。

何况哪怕是这一次的重逢,也是女的更主动,更坦诚,也更……卑微。。

尤其是,当她问:“然后呢,你还是要走,对吧?

”男的说:“是的。

”她又怒了,又伤了。

可是这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虽然,最后她又把车开到了男的酒店门口,看似对过往一切都释然,但是她还是央求男人:“答应我,你不要再回来 。

”是过季了。

但是是过季了吗?

如果他回来呢?

老实说,我认为所有的情侣都可以分手,所有的山盟海誓只是当下有意义,只要任何一方想离开,就应该让对方离开,毕竟人各有志,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走了也别去恨,也别去缅怀。

但是,好好分手应该是所有的必修课,不要伤害你曾经爱过的人,不要让你爱的人限于泥潭不能自拔。

这一点,男主太不地道。

老实说,我一直以为最后会交代男主得了什么绝症。

甚至我还在为他设想,他没有离开就是要引出这个事情,结果自私懦弱男没有事。

“要么去国外安乐死,要么来做泥疗”,要不要这么矫情啊。。

中年事业危机造成的抑郁似乎不符合安乐死条件哈?

(还是有💰就行了现在?

)女主才是真正抑郁症过的好吗?

最后我想说,什么时候,我们女人也可以搞事业,把爱情当成生活的点缀,走男人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呐。

或者说,我们应该像男人一样思考,像男人一样把自己放在第一,不用做那种自我感动的傻事。

不过,当然,这只是男导演拍出来的东西。

如果是女导演,就不一样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它比不上《坠落的审判》。

 10 ) 如果终要离开,不如再也不见

很淡的片子,但是配乐和俯拍的大尺寸的镜头给人留下了算深刻的印象。

同时整个片子在几次剪辑上故意出现的不自然也很值得揣摩,而且这种在全片开始就出现了。

连续的音乐和画面,却先后被男女主的名字给打断。

同时在每次接受消息的时候也会突然打断画面,全部屏幕呈现短信内容。

整个片子所讲的几件事情其实都是有一种感觉,就是为了世俗去做某件事,直到很晚才发现自己所爱并非世俗所要求那般。

老年奶奶的同性婚礼是如此,男主去接受剧场的邀约是如此,男主离开女主亦是如此。

但有些是可以在若干年后找回的,有些事情是可以很快纠正的(尽管很不负责任),而有些美好却是终将要离开的。

女主的角色在整部片子的存在其实是很神奇的,在男女主第一次重逢的那场戏却突然插入了女主看似幸福的家庭生活,插入了为女儿过生日的桥段,而在后续很多家庭生活的片段里她又始终游离在谈话以外。

很难说女主是不是真的爱她的丈夫,也很难说女主是不是在借那段对老年奶奶的采访在说些什么。

同时在采访中不断扩大的画幅仿佛也是在对应奶奶对自我的接纳。

其实片中还有个很有趣的设计,就是女主写的那段不愿给外人听到的音乐,导演也确实没有给观众听到。

女主最后说的那段话很美妙,说她知道他会来海水理疗,所以为了他找了丈夫生了女儿,还造了一栋旅馆。

男主尽管在静养,但其实仍在一直被打扰,片中有连续出现的各种合影照片,属实是比较有趣的小设计。

就像在车上对话里所说的那样,男主的离开是不可避免的,尽管男主一直在否认女主对自己的自我否认,但不可否认的是,男主确实必然会离开女主。

所以不如在最美好的时刻告别,这或许也是女主质问男主为什么多留了一天的原因吧。

但有些人终将会离开,就像男主永远得不到的静养一般,所以最后让男主承诺不再回来。

2025-1-11看

《过季》短评

与海有关的镜头都美得摄人心魄,在配乐的带领下缓缓进入到了一种漫长而哀伤的氛围之中。喜欢俯拍沿着公路笔直前进的车辆和沿着海岸线散步的人,喜欢一片黑暗中的聊天讯息,但也就仅此而已了。硬件的优越无法冲抵软件的闷乏,过季的情感也不足以抵消出轨给人的不悦。

10分钟前
  • 较差

4/10,摄影有趣,但也止步于此。剧情带点有趣的小心思,但内核仍停留在平淡中,未能给人深刻印象。

15分钟前
  • Rothe
  • 较差

全方位的粗糙低效。

20分钟前
  • Printemps
  • 很差

拙劣啊

24分钟前
  • comparativecom
  • 较差

第一部布塞mark。里面配乐真是美极了,没有这美绝的配乐的渲染这片子绝对要大打折扣。布塞真的把一段出轨的感情拍的好美好美,好细腻动人真实….还有那些长焦镜头下主角徘徊在海岸边,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

26分钟前
  • 吉时雨
  • 力荐

絮絮叨叨的 其实也就不过是中年危机和旧情人这么点事

27分钟前
  • MoCuishle
  • 较差

拥有、舍弃、离开。声画分离,绵延伤感。一次非偶然的偶遇,然后又再见,各自回到原本的生活轨道。【BJIFF14th/五棵松/Scene 22】

28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怎么能做到如此冗长和烦闷的…很容易就联想到了《过往人生》,虽然也没有很喜欢那部,但大家都是“过”,过往人生比这要好得太多。

30分钟前
  • Obliviate
  • 较差

最近时常想起《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虽然和这一部关系不大。阿尔芭演得好好,镜头也很美。

32分钟前
  • azur
  • 还行

隔壁大哥笑得全场最大声,并且转调就哭了,连带我也觉得好像挺好看。重逢旧爱的故事总是动人却没办法不落俗套,简洁优美的审美风格和对风景空间的情感驯化和洛尔瓦彻的气质一样手到擒来。Hors-saison的概念和前阵子的感知差不多,没有谁真的缅怀每每过去的上一个季节,只是冷锋过境时有一些恍惚。

36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你在一个很自在的小镇,结婚,稳定的家庭,有可爱的女儿,喜欢的工作,生活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我无法袒露我内心的真实情感”。

38分钟前
  • 口袋藏诗
  • 推荐

不可违。

41分钟前
  • Mario.F
  • 较差

画面好看,海边一排房子的镜头很漂亮,但剧情俗套、无聊、男性视角,难以想象是23年的片子。

45分钟前
  • Yulia
  • 较差

#BJIFF14 No1 片头出字幕的时候才发现女主是Alba,纯属意外之喜。真美啊,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和吸引力就是不讲道理的。

50分钟前
  • 蝴蝶谷里的懒虫
  • 推荐

抽离于日常生活的短暂几天,总归还要回到原本的轨道。很淡的故事,感受得到生活的疲惫。

53分钟前
  • 陶可宸
  • 还行

你上你妈的床呢,气死我了,全毁……

54分钟前
  • 游遍快乐场地
  • 较差

上海电影节展映影片,浪费120分钟,失意男演员度假密会错嫁前女友,两个人都是有家庭有儿女的人,前女友当初还是被男演员抛弃的,然后两个人吃饭聊天散步滚床单,末了前女友痛定思痛告诉男演员别再来了。全剧终。真是… 流水账一样的苟合文艺片,我这人没什么道德,搞外遇我没意见,但是文艺片如此淡如止水平铺直叙毫无矛盾冲突比日记还无趣… 真的受不了… 那些好不容易抢到电影节票的人不会气死吗?

57分钟前
  • 飛望寒
  • 很差

“我好喜欢你的电影”以及多次单一的bgm循环播放乍一看还有点洪常秀电影的感觉,但洪片所呈现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本片所呈现的信息量就非常有限,就跟循环的bgm一样用来表达贫瘠、虚无般逝去的感情。用勇敢或者怯懦来评价一段感情的好坏实际上是偷换概念,跟那对老年拉拉相比,她们或许还处在正确的时间,但已经不是正确的人了。用女主最后的话来讲,他们的相逢就是一场“刻意的安排”,这虽然是一种比喻,但用来形容实际观感,或许也未尝不可。

1小时前
  • 王兆屯坂本龙一
  • 很差

如果男主没有如此成功、女主没有风韵犹存,两个人根本看都不会再看对方一眼,所以根本不是什么重温旧情,只是追星和艹粉罢了,而且太敷衍了,编导不光写不出女主的钢琴曲,也写不出婚礼宾客们的对话,甚至连两个人交谈内容都非常无聊,只好不停的用背景音替代对白,给两颗星就是因为两个人没有假假咕咕,情绪到了就把床单滚了

1小时前
  • woouou
  • 较差

SIFF24 可能我比较逆反吧,你越是放这种伤春悲秋的音乐我越觉得你脏

1小时前
  • taboki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