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看的无人区,各种原因之下看了这部台湾电影,追悔莫及。
本片由方文山执导,讲述了一个地下乐团主唱爱上一个因车祸而失聪女孩经历重重阻碍最终在一起的悲伤的故事。
电影荧幕上中经常出现大排大排的字幕,写着的像是小学时候摘抄的好词好句,在电影院还要读书真是一件令大学老师感动的事。
剧本按照标准的观众情绪控制模式来设置一些矛盾,但是矛盾都挺来得突兀,前期的铺垫并不明显和丰富,是为了矛盾而矛盾的单线叙事。
然而单线叙事却中途断了到释小龙那一线,双线把控不住,单线讲不清楚。
片尾干脆直接变成了mv大串烧了。
为了明星出镜而设置的一些镜头和阑尾一般毫无意义,比如为了周觅而拍了两个女主角前男友骑自行车载她的情节。
释小龙的嗓音越来越娘炮,相当不适合其健壮画家角色定位。
本片硬塞了一些元素,例如汉服、书法等中国元素来表现导演个人情结,但对剧情和风格没有影响,像是三明治夹了几片猪头肉,味觉的碰撞令人感觉到的只有恶心。
平庸的配乐录音,平庸的色彩和表演,这些方面绝谈不上差劲,却不易找到亮点。
本片还是有优点的,比较明显的就是其摄影,基本不会让人感觉到摄影机的存在,在此前提下还能稳定的运动和变焦,摄影功力可圈可点。
构图也很棒,但究竟是导演还是摄影审美观就不得而知了。
在结局部分闪回还是不错的诠释了生命旅途的不可知性,也正是因此生命更加有多彩。
方文山应该务正业,而不是秀艺术细胞,本片连商业价值都少得可怜,片子这么多明星全场也就五个观众。
这点让我感到相当的欣慰,内地观众终于也能够有一定鉴赏力来抵制平庸之作了。
这部电影听起来很平庸,事实上确实也很平庸,连烂都烂得这么平庸,也真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
向来只看影评而不出声,这次发影评是因为本人的想法第一次和豆瓣的评分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第一次发的影评文笔比较稚嫩也希望各位看客多多包涵。。
不得不先承认我是一个杰迷,知道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周杰伦新专辑《哎哟,不错哦》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听见下雨的声音》。。
初次听到魏如昀版的《听雨》的时候,我完全就是带着一股负分滚粗的心情对待这部连杰迷都不知道的电影。。
带着这是一部网上各种差评、封面透漏一股烂片气质、导演令天涯过客、兰亭序MV让人失望的方文山以及继承了天台爱情式的好多元素大乱炖电影的心情去看这部电影,然而这先入为主的毫不期待的心情却在观影全过程中被此片紧紧的抓住了。
电影的开始就是方文山最近大力推广的汉服,很美,然而令到我非常不喜欢天涯过客mv的这一元素并没有抓住我的眼球,我依旧在刷着朋友圈,直到第一句台词“生活需要诗吗”的出现才让我本能地把注意力放回屏幕。
徐娇念的第一段诗很有方文山的风格,每个意象方文山都用过好多次。。
诗一念完声音突然从小雨滴答跳转到摇滚。。
这里的镜头从室外慢慢走近室内得跳转却不显突兀,包括后面男主角注意到女主角的时候突然下的一场雨,场景、剧情的跳跃居然一点都不显得生硬,反而时机刚刚好让男女主角第一次有了交集。
前面说了这么多本人只是想说明全片(不想剧透后面就不具体分析了)的节奏算是张弛有度的。
作为一部文艺片,里面的笑话并不算太多刚刚好(而且不太好笑。。
)一部文艺片如果太好笑的话在剧情发生转折的时候容易以一种比较粗暴不太美好的方式让人感觉唏嘘(喜欢与否因人而异吧。
)而这样子有少许笑点(虽然不太好笑但是足够轻松)的话,本人感觉对于一部文艺片会是刚刚好。
全片最显狗血的错综复杂的3男2女间的感情。。
这里不好评,我只看了一次,看懂了剧情却没懂自己对这这多重关系的想法。
全片融入了汉服、素颜韵脚诗、摇滚、书法、武术、古乐器、水墨画甚至摄影等等等等。。
元素。
基本上看过诸如他拍档导演的天台爱情以及5亿票房的烂片分某大师等诸如此类各组元素大乱炖电影的人都不难想象,一部元素过多的电影会是怎样的效果。
画家(以及单反少年)释小龙扮演了一个《了不起的盖茨比》式的见证者,然而这个人以这种职业身份放在这群人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反而男女主角同样是作为音乐人在音乐中国风的背景下缺能够把其他本来格格不入的元素融合起来。
这些元素意外地没有太抢戏,基本算是能把方文山所表达的融入到剧情当中。
到了最后没有结局的结局以后,剧情突然回到从前。
随着那场雨的到来响起了魏如昀版的《听雨》,我突然感觉能理解方文山选择让魏如昀演唱的《听雨》作为主题曲的行为了。
更纯净的声音,诠释着单纯的人、单纯的故事。
最后一句话总结,如果以方文山对于拍这部电影的目的的角度去评的话,这是一部方文山用了一点很商业的手法去宣传一些一点都不商业的事物的一部文艺电影。
最开始听说这部片是因为方文山 作为一个十几年的杰迷 看见方文山导演电影自然会去看影片前半段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一个二流的摇滚青年把到了八分但因车祸聋哑的妞的故事,但又莫名其妙的吵架,然后和前女友啪啪啪让这个单纯的妞难过,最后又是一场意料中比赛强行给这个故事一个收尾,结局也谈不上是美好或者是糟糕,而只能用一个莫名其妙来形容。
方文山加一分,释小龙加一分总分两分。
对方文山无感对释小龙也无感 对其他主角也无感的话真心不推荐。
其实我想打5星。
其中4星,是冲着电影中流露的情怀打的。
这部电影的格调,清新,纯净。
现在许多青春片,都在反映校园霸凌,勾心斗角,而这部电影,虽然也有多角恋,也有一笔带过的古典激情戏,但总得来说,这部电影中流露的情感是纯真的,娓娓地道出了青春时期的懵懂,迷茫,青涩,单纯,诗情画意,还有对梦想的执着。
这种反映青少年纯真一面的电影作品,真的比较难得。
除此之外,方导不遗余力地在影片里推广汉服,书法,武术,中国传统器乐,也是令人感动的。
还有1星,给的是拍摄技术。
每一桢画面都是那样唯美,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随着旁白“于是我们滴答地听见,下雨的声音”放映出来的那个从上往下拍摄的长镜头,那个镜头可以说“如梦似幻”。
许久不看台湾小清新电影,颇为想念,那种熟悉的感觉,重又笼罩上来。
台湾小清新电影恬淡的风景和人事与日本相近,却又有不同。
日本的更多笼罩着一层沉重,来自日本这个民族强烈的民族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导致其对人生、孤独、欲望、黑暗、残酷等思考颇多且深入,孤岛之上的人们,与外界世界之间有缓冲,也在这种孤独下善于思考,即使是《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花与爱丽丝》这类清新恬淡的文艺片,也围绕着对孤独、禅学、欲望的思考。
相比之下,台湾小清新电影便纯粹明快得多,《一页台北》《练习曲》《海角七号》等,离不开青春,有些也带着一点点残酷,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似日本那样干净齐整,些许凌乱,却处处皆可入镜的街头,是男男女女随意零散的话语,不似日本有深意,却质朴可爱。
有时候,深度和质朴单纯不能同时存在。
但相似的是,同样的缓慢而用心,这点少见于大陆同类电影,虽然《失恋33天》《撒娇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等不似那些赤裸裸展现动物性低俗欲望的声色电影,呈现出些许质朴,但整体的浮躁之气依旧挥之不去,且话题陈旧而狭窄。
这是大陆社会风气的一个折射。
这部《听见下雨的声音》恐怕较复杂一点,依我看来它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乱,且主次不明,有些未充分体现,方文山导演尚显稚嫩,但其题材和角度却是新颖,只是努力想表达却未能表达好。
依我看,方导演应该是想分成两部分,让这两部分互相交融来表达这部电影。
第一部分,便是比较陈旧的故事,身体的缺陷,恬静而有才的女孩,一段难忘的恋情,青春的恋爱与背叛,懵懂与无知,暗恋与守护。
很多同类电影的影子,却又难以说出完全相衬的一部。
第二部分,便是乐队与汉服社的发展。
这是一个新颖而令我激动的点,因为我本人是中国古典首饰制作者,对汉服社有所了解,但大多数人,都对汉服和汉服社一无所知,甚至从未听说。
方文山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爱好者,在他指导的电影中加入这一元素,无疑令人眼前一亮。
古典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的融合在电影的情节中占有相当比重,导演甚至用最后的压轴——泛亚文化比赛全程呈现这一融合令人惊喜的完美效果。
就连第一部分雨婕(韩雨洁 饰)、阿伦(柯有伦 饰)、周以乐(释小龙 饰)和Sharon(徐若瑄 饰)之间的青春情感,依我看来,也是为第二部分服务。
方导似乎用雨婕与阿伦的爱、恨、矛盾与和解,来比喻阐述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和最终出路,而周以乐在绘画上将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也是同样的意思。
但遗憾的是,这两部分的结合生硬而突兀,更像各自为政,开头和结尾在说第二部分,中间全是第一部分,若不是结尾展示泛亚文化比赛全过程,我几乎就要将这部电影归为一部平淡无奇,主题和情节均陈旧的台湾小清新青春电影。
这部电影的配乐很不错,画面色调太美,诸多画面可作壁纸,常有几处感情点配着画面和音乐,就那么一瞬间滑入人的心底。
主题曲《听见下雨的声音》,方文山的词,一看便不俗。
“......青苔入镜 檐下风铃 摇晃曾经 回忆是 一行行无从 剪接的风景 爱始终年轻......热恋的时刻 最任性 不顾一切的 给约定......”听者感动,雨气清新的小路上,阳光明媚打照绿叶,青春不需考虑养家糊口,远离世间丑恶肮脏,没有叹气,没有压抑,有的是一腔热情,有的是最纯真的心,如果谁没有拥有过这样的时光,那便没有青春,如果谁还保留着这股热情和这颗朴实无华的心,谁便是富足的人。
这便是台湾小清新电影带给我们的,那是它永久的魅力。
这部片子开始,让我明白方文山先生是如此的有才华。
电影是像众多影片一样在大学校园内展开的,同样的表现主题亦是青春,热血,爱情,焦虑,悲伤,所有的情感并且贯穿富有东方韵味的各种各样的文化,那些方文山先生个人风格的元素。
电影开始前缀,雨婕的服饰在空气中飞舞。
这是一个由雨婕这个女孩儿开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她的生活里没有声音,而面对自己喜欢的男孩博宥伦却只能眼神和长期压抑着的心情来表达。
她的情绪贯穿这整部电影,所以特别妙的是用在她身上的剪辑,当雨婕的表现情绪时候。
比如雨婕痛心让她觉得难以置信男主角阿伦说了背叛雨婕的言语及对话的时候,对于雨婕的画面采取重复的消音,表现在雨婕的角度那种想听听不到,有情绪却只能紧闭着嘴巴说不出来的既视感,也是真正只能用画面和表演来表现,失去声音显然失去更大空间的表现力,到这种只有画面的感觉去表现雨婕的心情却很是贴切的。
当然在其他的部分还是有有声音的效果的,倾听和感受雨婕无法接受在当下那被欺骗的情感。
阿伦和雨婕看似不那么合适,一个只能用音乐来表达心事,另一个却只能看不能听也难以表达心情的角色,但是是彼此在适合不过的伴侣。
雨婕的文字有特有的感受,而阿伦则是那个能够感知雨婕内心和真实感受,以及会用实际行动用对雨婕的爱写下音乐的旋律,共同谱曲了一首“《听见下雨的声音》”。
由于阿伦太执着于音乐带给人的感受,他的热血和年少轻狂让他犯错,没能好好拥有雨婕,珍惜雨婕。
后来的阿伦带来了“给一个说法吧”扭转了剧情,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想法,了解自己。
倘若不是阿伦的笨拙,不成熟,阿伦的魅力也无法带来一支大家都满意的乐队表演。
这一段大学青涩校园恋情。
一次情同手足的友谊,让这些角色试着了解其他的每一个角色。
当然,另一个角色以乐,在片中是最适合雨婕的男孩儿,电影的越发精彩的片段也是在结尾将一切悬念与开头呼应相应揭晓,故事显得有一点点的奇妙和浓郁的青春。
Sarash,在剧中是一个悲伤的角色,表面上活的开开心心,各种风姿风采。
但是,能在其中伤害他人,愚昧的为爱情停留许多次。
虽然拥有迷人的气场但总是不能让人满意,似乎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总是有这样的角色,若上帝关上了你的门,他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同样为你打开一道门,总有一扇窗是紧闭着的。
最后来说说电影,方文山先生本身是学电影出身的,才华横溢,对于对电影的美术方面也是非常让人欣赏。
影片的色彩前半部分满满的温暖的色调,舒心的感觉,与雨婕很是相称。
后半部分由于情节发展变化,好像有一种像电影名字一样的变化色调:晴转阴的心情。
影片的主题音乐歌词也好贴切雨婕的这个角色还有整部电影,好像一段概括性的音乐。
仅仅只是个人观点,方文山先生的艺术修养是非常让人敬佩的,起码对于本人而言。
无论音乐上的词,优美的东方韵味,电影的美感,处理方式,细节。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几个道理:1.秀恩爱,死得快;2.闷骚男,没人爱;3.玩音乐,把妹嗨;4.下雨天,家里呆。
严肃点来说,这部剧一是告诉我们:找对象门当户对很重要,性格不合适就会像雨婕跟阿伦的结局一样,女的性格文静,喜欢传统文化;男的性格活泼,喜欢摇滚,性格不合,怎能长远?
所以sharon跟阿伦才是一对,小四跟雨婕才是一对,但只怪小四太秀了。
第二点,如果你跟你的男(女)朋友是在雨中第一次邂逅,那第二次千万不要在雨天出去约会,剧中的小四、阿伦就是例子,因为“老天会吃醋”;三是告诉我们:不要像以乐一样,只想着做一个闷骚男,等着心仪的她(他)主动跟你告白,如果两个人都不主动,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他跟他在一起了或是她跟她在一起了,就酱
実は私は、ウィキペディアで漢服復興運動についての情報を検索したらこの映画を見つけた、正直、中国大陸より、台湾のほうが中国の伝統的かつ代表的な文化の粋を守れると思いますが、熱狂的に活動を行うべからざるかな。
この映画を見るつもりだったとき、ずっと「この映画、わしばかりでなく、古風の文化が大好きな秦ちゃんも受け取れるかな」と思う、映画には、若者たちの恋に漢服などの伝統的な題材と相まって、この映画もよく文芸風が見られる、そして、私達二人は、それぞれの好き嫌いがあり、私は台湾が好き、彼女はたいてい漢服に関する活動が好きなのでこれを見るかもしれない。
映画ではいくつかの古典文化同好会も競い合ったシーンがある、中国だけでなく、韓国・日本・シンガポールもその試合をさんかした。
しかし、一般の人間は漢服などを買うのはそのまま「倒産三姉妹」というふうぞくに陥ったならいざしらず、あらゆる民族は誰しも独特な文化の粋があるわけだから、私たちはこのような活動でそれを守るべきだと思う。
事故で聞こえなくなる雨婕は、妹と共に漢服部に入るとは、少し驚かせる、しかも聞こえないくせに古琴を弾き続けるやる気は実に珍しいと言えるだろう。
それは単なる中国の古風の文化の保護・伝承としてのみ弾いたのではなく、 自分が聞きたい雨音のような優しい音声が聞こえるように精いっぱいの努力だろう。
また、彼女の存在は、 三角関係 に陥る倫さんにとって、砂漠にあるオアシスと言おうか、嵐の夜の灯台と言おうか、一生懸命新しい歌を創作し、仲買人と相談する毎日の中の大きな慰めだ。
これは倫さんの話のように「知っているの?君がいる場所なら、気質のあるきれいな場所だよね」、たしかに五月雨が降っているあの午後は、気質のあるきれいで、ロマンチックだ。
聞こえなくなるので、うまく話すわけにはいかない、その静かさは堪えないだろう、しかし、そのおかげで、他人が感じられない侘び寂びが感じられる、したがって自分と一緒にその気持ちを汲む彼と出会おうとする。
彼女は聞きたい雨音が聴かせるように、私も耳を傾けてそれを汲む。
なぜかというと、主旨の愛情というものは、誰かを温め、彼女に本音、つまり、聞きたい雨音や琴の音が聞こえるのそのものだから、もう一度同じ駅で君の面影を見えるならいいかなという気持ちだ。
(書きかけの感想文だから、気にしないでください)
下雨天,有人说是天空在哭泣,也有人说那是邂逅的天气,它是如此的浪漫,富有着感情,许多故事都是从雨天开始的…本着对雨天的特殊情结,观看了这部年初上映的电影。
原来方文山把他的韵脚诗用到了电影里;原来方文山把他的韵脚诗串成了一个有关下雨天里的浪漫爱情故事;原来韵脚诗也是中国风的一种表达方式。
前几天,由于自己试做了几首诗被人说是韵脚诗。
也就刚刚才知道“韵脚诗”这个名词,也是刚刚知道方文山管句尾字押韵的诗歌叫韵脚诗。
它是那么的情真意切,它又是那么浪漫感动。
方文山历时五年之久打造的浪漫爱情电影,整部影片以中国风元素为主要基调贯穿始终,让雨天都充斥着浪漫和不一样的色彩,让雨天的那一场爱情变得更加的温润,更加的与众不同。
喜欢小清新的童鞋可以看看《听见下雨的声音》!
刚看完了方文山的处女座《听见下雨的声音》。
坦白讲,水准在金线以下。
故事叙述节奏不佳,两首素颜韵脚诗插入很突兀; 尤其最后一段,方文山拍着拍着电影就成了MV。
这些都容易让观众游离剧情之外。
而肥胖的释小龙整场的做作台湾话,让人觉得,观影真的需要勇气。
好在,转型导演的处女作,即使再烂,也都有《小时代》兜着,不必担心。
好在,方文山和杰伦都属于创造力喷涌那种人,烂也会烂出诸多彩蛋,让人眼前一亮,让人有所期待。
不得不说,方文山的歌词,诗,电影,都属瓷器,玲珑而有底蕴,剔透却容易碎。
而方文山诗和词是官窑烧制,且多为珍贵的青花瓷; 而电影,则属民窑烧制,拿它吃饭消遣尚可,若摆到厅堂做观赏用,便觉拿不出手。
杰伦和文山这对搭档,小学五六年级走进了我的世界,那时知道他们的人还不多,听磁带上的《忍者》背诵歌词本上《威廉古堡》的词,便觉自己很酷。
在初中时候他们开始火起来,似乎每个人都能唱两句《东风破》。
有一种不好的情绪:当喜欢很久的艺人突然被很多人喜欢了,情绪就会变复杂,希望他们火,但不想让他们太火; 如果平时我讨厌的人也开始扣着鼻孔讨论起他们时,心里多半会想,"你懂个屁呀"。
于是开始找寻大家所不知道的杰伦和文山。
《D调的华丽》很多人都看过了,便又找到了一本方文山的诗集,集子名称很长,叫《方道文山流: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正是这书,打开了我一个新的世界。
可以说,我的现代诗启蒙读物,不是泰戈尔《飞鸟集》不是徐志摩《猛虎集》,不是顾城北岛,不是冰心海子,就只是方文山的这本小册子。
冯唐说过他诗第一,小说第二,杂文第三。
我觉得,方文山是诗第一,歌词第二,电影第三。
冯唐的诗,小聪明太多,又太黄,意象之美意境之奇皆在方文山之下。
看过方的诗,便觉得他给杰伦填词,只不过就是一种"打着麻将就把词给填了"的活动,一如坊间流传的林夕大神。
《听见下雨的声音》是他之前写过的一首诗,他管这种诗叫素颜韵脚诗。
读他这种韵脚诗的时候我读中学,对未来对爱情有很多畅想,但那时还不知情为何物; 看到以诗同名电影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工作了,正在异地恋,饱受相思之苦。
回忆起来,两次读诗之间,竟发生了那么多事。
恍如隔世。
台湾的电影很容易拍成清新文艺风,大陆想学人家,不过拍出来都显得逼格太高。这部电影只要说是方文山的处女座,票房应该也不会差。方文山极力融入了中国风元素,哪怕好像没有多大的联系。画面很美,女演员很美,不过情节略显拖沓,我是快进看的。释小龙你为什么会胖成这样?
文字挺美的,音乐也OK,故事比较松散。
简简单单方文山。
方一杯泥垢了
看过,忘记了
有点儿矫情啊
全程都在等林老大出来,40岁的徐若瑄(真残忍)比27的释小龙年轻不知道多少。竹林车站真文艺哇
不能说多差,也不能说多好,剧情衔接不紧密,结局还算不错吧。
挺好看的 方文山的诗好美
融入了诸多汉元素的影片,忽然感觉书法、国画是非常美的国粹。音乐配的不错。台湾精心制作小清新影片
徐若瑄!!!!!!!徐若瑄!!!!!!!徐若瑄!!!!!!!徐若瑄!!!!!!!徐若瑄!!!!!!!徐若瑄!!!!!!!徐若瑄!!!!!!!徐若瑄!!!!!!!徐若瑄!!!!!!!
方文山的电影,看过
真的诗人写出来的诗意
看不下去,MV拉长的片子,依旧脱离不了做作表演+乱串剧情。柯有伦真的很不适合演戏。
徐若瑄的烟熏妆真是巴适。
有点 「听说」 的感觉,但是镜头切换一般吧...这分明就是偶像剧嘛 - -太小清新了....末尾那个Jay的彩蛋好赞~昂,也不太算是彩蛋...
啥玩意
电影是真好,各个女主角都没胸,减四分。
台词尴尬、表演生硬、镜头毫无美感、有损台湾青春偶像剧的名声。事实证明,导演还是有门槛的,写得好素颜韵脚诗,不一定能拍的好电影。
还可以 可能是因为导演 明星阵容算是很强大了~ 也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关于聋哑人的美丽爱情故事~ 可以看看~~ 节奏很好~ 环环紧扣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