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德里安这个大马脸拍的片子许多都很不错,挑剧本还是有点眼力的。
这部电影豆瓣上评价一般,我却是很喜欢的。
电影的调子,主题,风格都是我所爱的。
我尤其爱两位女主角,菊池凌子和蕾切尔薇姿,两个角色都十分有个性且十分惹人爱。
菊池绫子的角色是一个从不说话,但是满身乱七八糟本领的日本女孩,身份神秘,会做微型炸弹,会找各类奇怪道具,最后的消失也非常有范。
蕾切尔薇姿则是一个寂寞富婆,从小被关在城堡里,但学习能力超强,会乱七八糟的各种乐器,会耍杂技,会用南瓜做微型摄像机,最后还学会了做微型炸药。
她古怪,美丽,勇敢,比两个男主角更有冒险精神。
看上去较弱的她眼可以眼也不眨的炸掉古堡,然后去寻找骗她的男人,骗我的钱没有关系,只要爱我就可以。
爱的如此洒脱彻底,真真一个浪漫童话故事。
电影的结局我也很喜欢,虽然有点俗套,但是我还是觉得被感动了。
也许,我是一个太容易被感动的人。
这部电影还是要推荐给广大感性派的观影者,因为我真的喜欢。
我不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计算那剩下的没有打上的一颗星。
因为整个电影有一个很统一的叙事风格,在这样类型的片子里也是不容易见到的。
像是讲述这么伤感里带着温暖的片子,是用了浑然浪漫风格的一套影像系统,快节奏的叙事夹杂着些许慢镜头的定格。
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于那个故事,但是又感觉到协调了。
还有几次煽情用的音乐啊,我甚至会有意识的提示自己这个地方是要洒狗血了,结果还是被忽悠到了那些入理的不得不信服的台词里面。
还有这几个演员,虽然长得都不是那么特别顺眼,但是演技绝对是到位了,撑的起来这个看起来很轻松但实际上特别宏大的主题。
就是说真实和虚幻,把人写在骗局里面,败给什么才是值得的,特别难以总结的东西。
抄几段台词下来:trying to get sth real by tellin' yourself stories is a trap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n unwritten life, only a badly written one.The perfect con is one where everyone involved gets the just thing they wanted.里面有那样的细节比如抽纸牌的、画画的那些隐喻,其实什么是写好了的,什么是别人安排给我们的,什么是强加的,什么是自发的,什么样子算是满意了,怎么理顺他们之间好像矛盾其实特别和谐的关系。
就像天天说人生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或者什么生命像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好多比喻啊,说的都是一个悲观的事情。
我不知道在这个点上我们所谓的绝对辩证是不是应该适用,找到一个中立的模糊地段,永远不能定义不能下绝对判断的,才像是影片里想要表达出来的。
尤其是喜欢最后的段落里满地盛开的快乐小黄花,搭配着大鼻子先生从困惑到释然于兄弟的离开,甚至有非主流风格的超级暖色调,特别巨大的视觉到头脑的冲击。
罗嗦了好多,片子那个终极的致命问题其实就像是我写的这个东西,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差劲为什么没有票房还是根本就没法上映,为什么分数低了,就在于这个故事只注意了每个片段的叙事节奏,没有观察到整个大的架构变得特别零碎,简直就不成为一个整体,在讲故事的这个问题上犯了跟中国众多大导演一样的毛病……所以支离破碎,即使看懂了也不敢说看懂了,拔高拔得起来,但是实在没法例证。
可惜了好故事好演员好配乐好影像,有了完整的叙事风格,却缺少了一个完整的叙事。
有两个我喜欢的女演员,菊地凛子和Rachel Weisz及一个我讨厌的男优,布罗迪。
看不看呢?
权衡了一下,还是看了。
布罗迪是一看到就会生厌的类型。
凛子的表演很性感。
Weisz完全没有发挥空间,角色本身设计得太差。
题材很好。
编剧太差。
画面风格和几个主角的表演很精彩(除了傻逼布罗迪)。
但故事本身根本讲不通,在一些重要细节上。
一堆名人主演,却落了个几乎没有上映的下场,发行方看来比较谨慎。
凛子能不能别再演Mute的角色?
但听她唱那歌,能听出来英语很差,可能比章子怡还差。
练练吧,混好莱坞不会语言怎么行。
但她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演在亚裔女演员里非常难得。
不知在《上海》里她又演什么,别再Mute了。
真真假假,直到最后一刻才彻底明了。
出人意料的结局拯救了这部形散神又散的影片。
影片的风格色调是怀旧的(那些服装和汽车让我至今没搞清本片的年代背景),所以我猜也许导演本来就没想拍一部《十一罗汉》或"Hustle"那样刺激快节奏的高智商电影。
也许本片想讲述的是梦想和爱。
PS:关于本片年代背景的疑惑:他们的服装、大部分汽车、火车、邮轮看上去真的是好怀旧。
但是手机、炸弹、针孔摄像,还有片头女主很酷的黄色汽车,还有主角迅速的往返于世界各地(肯定是坐飞机啦),又都说明应该就是现在21世纪的故事。
难道服装什么的就是为了向20世纪初的经典黑白片致敬?
PS又PS:很喜欢结尾时的夕阳色调,很唯美的画面,但这个纯属我个人偏好。
最近很颓废,除了偶尔地辛普森一下,很久都没有完整地去看过一部电影,我想大概是怕自己没有准备好要去接触 —— 会触动到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混混僵僵地过完了这个漫长的国庆假期,终于在最后一晚良心发现,交给了布鲁姆兄弟俩。
“很沉重”!
搞不清楚到底是在说两个骗子,还是一群骗子;重要的是,骗与被骗的人,似乎都无法真正去导演这场戏,这场戏中的人,无论是在乎开局、过程亦或是结局,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正如Stephen所说,没有不被编撰的人生,只有被编撰坏的人生,如果人生是戏的话,不能去导演它,那就让它来好好地导演自己吧。
值得一看。
其实在剧中,哥哥就跟弟弟说过,如果我骗了你,那就是我的死期。
从这个小小的对白里,已经自然而然的让我想到了故事的结局。
故事里有很多情节,虽然解释不清,让观众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很多情节都是烟雾弹。
如果,我们要根据导演的思路去考虑,就如日本女子bangbang,女主拿着书从警察局长的车里走出来。
这些情节都没有解释的。
都是一样,让它过去吧。
如果哥哥一直在的话,弟弟是永远不会离开。
最后一幕也讲述了最开始所说的锡箔纸的味道,真血和假血的变化。
最后我们要明白:1.哥哥死之前欺骗了弟弟 2.哥哥用生命去让自己的弟弟获得了想要的生活和人生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不是么?
片子的大多数时候,这是一部彻底的喜剧,片中的四位主演一个比一个离谱,一个比一个搞怪,而一开始那虚虚实实的骗局也并没有让喜剧的效果有丝毫的影响。
直到到了圣彼得堡,好像就有种莫名的担忧,担忧这片子是否会善始善终,是否会有什么惊天大变局...导演果然没有让我们白担忧,四个死了两个,有生命把这出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演完,留下观众们自己在那里唏嘘不已。
几个演员都很出色,特别是Adrien Brody,很出色,把弟弟的这种矛盾的性格演绎得非常到位,赞一个;此外,本片的镜头和配乐都是非常文艺很上乘的,没有染上商业片的俗套,很难得,很漂亮:)
拖了很久才看完的电影开始看的时候,撑到20分钟,就完全想放弃,拖去看了下结尾,Stephen居然挂掉了。
鉴于电脑里并没有什么别的电影可以看,于是重新回到那20分钟一路看来,居然喜欢上每个人都有shinning的地方Bangbang玩炸药的时候,打开pelelope的那一下Bloom亲吻pelelope时候的表情,以及影片最后他抬头的那张纯净的脸庞pelelope把自己的城堡就这样炸掉,很cool;回来找bloom时,被bloom轰走,站起来整理衣服,又一下子座下说,but i don't believe youStephen一个人坐在破旧的剧场里,把扑克塞进袖子,然后我看着他眼里的光芒开始熄灭太夸张的电影,导致那么多漏洞你都可以忽略,原因是:因为是太夸张的电影嘛看着Stephen死去,我想到死亡,死亡需要什么理由,死亡需要什么场景,现实中是否真的有没有遗憾的死亡......影片许多地方处理得很含蓄,比如,我觉得Diamond Dog肯定侵犯过Bloom。
而那句话:You can't always be there. 是我现在最真实的写照爱过我的人,我爱过的人,can't always be there. 所以,一定要珍惜be there的时候
好吧 我承认 我看这部电影纯粹是冲着Adrien Brody去的后来发现卡斯里有Rachel Weisz更坚定了黑色幽默 从来不是我喜欢的口味 脑中有印象的除了科林法瑞尔那部 几乎就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了而这次的The brothers bloom算是比较喜欢的比较明的黑色和比较可爱的人物 围绕无关紧要却看似牛逼的事情团团转我想这算是一个大笑点也不需要我费多余的脑细胞去挖深层的笑点和潜在容易忽略的人生禅意而黑色幽默据我所看的片子来说 几乎都需要一个够黑色的结尾来压题此片符合但是总的来说 这可以算是一部爱情片 男主角还是那张落魄诗人的脸 我曾经和同学形容他是:忧郁气质做激射状散发的女主角的演员是我喜欢的坚强却脆弱的type 这次角色赋予她怪怪的性格 显得很自然 不过分不抢戏这样的人恋爱 即使是骗局 即使步步操纵着的 也难免对之会心一笑而这样的电影我想 看第二遍会发现更多美好聪慧的细节 让你全然的看懂它当然 除了情节拖得有些许冗长 其他的我都囫囵接受这是部适合假期的电影。
而我依然爱着Adrien的样子 无条件下载他的电影。
刚刚开始看的时候就一直在许愿,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到最后发现那个 Penelope是个更高一筹的骗子,如果是这样,我X你编剧丫的~这就是部很一波三折的影片。
最初你以为是部搞笑幽默轻松最后happy ending的爱情喜剧,嗯,不得不提开头的两个爆笑的片段。
一个是哥哥找到了在海滩的弟弟,俩人交谈喝咖啡,把个糖罐子到过来到过去,几个来回后,光荣的哗啦全撒在弟弟的咖啡杯里。
此时的哥哥占领绝对的心理优势。
还有就是Penelope向Bloom展示她杂七杂八的机能,其中有个是模仿小丑,先丢橘子,再丢保龄球,最后居然丢起了呜呜作响的电锯,无厘头之极~影片的中间部分,剧情就开始成为了考研观众智商(看懂了没有)和情商(忍耐力)的时刻,影片的诟病就在于它太故弄玄虚,很多关系都没有交代清楚,与钻石狗的合作也相当的难以理解。
总在想,这个是不是骗局,这个骗局究竟有没有被戳穿,俩兄弟到底想用什么样子的方式骗取Penelope,一直到最后,Stephon死亡的最后一刻,我还在纠结这是不是新的骗局。
超级喜欢菊地凛子的冷幽默,她从来都不说话,也没有什么表露真实内心的表情,她身怀怪异的本领,还有秘密的过去。
最后她的死真令人伤心,递字条的那刻她的脸上出现了少有的慌乱,断送在她最擅长的爆炸中。
Mark的眉毛实在是写就了一个硕大的囧字啊,也正如他的角色一样,忧郁孺弱,即时长大成人厌恶了哥哥不尽的骗局,他却始终没有拿出点果断和坚持离开他的哥哥。
而影片的最后,我想有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Bloom说Stephon认为,最完美的骗局就是所有人都得到了他想要的。
Stephon用谎言支开了弟弟,其实我更认为,钻石狗拉扯黑帮报仇的事情更像是Stephon早已经计划好的。
如果这是场用自己生命写就的完美骗局,那么Bloom能够得到什么~他得到了Penelope,得到了梦寐以求离开哥哥无尽的骗局的自由。
只要Stephon活着,Bloom就必须在兄弟和爱情中艰难的选择,Stephon用自己的死成全了孺弱的弟弟。
原来这里最伟大的居然是Stephon。
基友介绍的代餐,超做作的烂片(……)代餐段落虽然很好代但是一查Maximilian Schell 黑历史我整个人都沉默了……不过原来你们AB三十几岁就在演这种被老白男性侵的角色了……五十几岁还在演,简直了……
不知所云
骗子遇到真爱是个老梗,导演却拍得不咸不淡的。可惜了几个主演
应该是这两周看得最好的片,弟弟忧郁消瘦的脸真是对角色。
不太能接受背景叙述和夸张表演这种类似舞台剧的电影形式
喜欢邦邦。不只是骗局。为什么我看哭了!?没有不设计的人生,只有设计很差的人生。
cant take my eyes off rinko
典型的什么都欠缺一点的电影,不管从骗局的精妙、兄弟之情或者爱情戏部分,都没有什么值得想一想的地方,而且还漏洞很多。唯一有趣的就是菊地凛子了。。
原来 马克·鲁弗洛饰演坏人 都那么到位
不知所云
邦邦很酷啊;这个故事有点小悲伤;没有不设计的人生,只有设计很差的人生。;一个完美的骗局就是所有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I decided this was a story about a girl who find infinite beauty in anything, any little thing. I told myself the story till it came true. We are gonna live, like we're telling the best story in the whole world.
神经妹治愈忧郁男。
整体有点混乱,搞过头了的感觉,前半段满搞笑的,结尾有点小忧伤,菊池凛子真是好玩,八字眉先生还是那么迷人。
亦真亦假,虽然有点故弄玄虚的嫌疑。还可以。
为了骗人事业献出生命,伟大的哥哥,呃
骗术大部分都比较套路 本来就不算高明还花那么多时间描述显得比较拖沓且无趣 整体节奏也太慢 还时不时放入一些和气氛不是非常搭的文艺片段水时长 里面的角色看起来最有趣的是BB但戏份太少而且看起来兄弟俩都不太重视她的样子 感觉非常浪费她这个角色 而且既然要从头骗到尾就完事了 还整个被仇人坑了的结局也太抽象了 合着全都是为了弟弟作陪衬是吧 弟弟感觉能力很一般在团队里完全就是个拖后腿的要早点踢他出去其他人早就得手然后远走高飞了吧 总之骗术无趣故事无聊又想文艺又想骗导致两头不搭 除了BB之外没什么能看的
There's no unwritten life.
说真的 我没看懂
还在幻想,片中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