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已经过了5个多小时了还是忍不住想吐槽一下:这TM也算电影!
以前的烂片叫圈钱,这部电影不是圈钱是骗钱!
看的太尴尬了,剧情各种拼凑演员各种莫名其妙的表情贾乃亮浮夸的演技,这顶多算一个小品还属于那种让人尴尬的小品,看了大半忍不住提前离开影院,我想说这部电影你骗了很多人的钱,为骗而做的电影不可原谅!
好难记的名字!
破马张飞,什么鬼?
原是东北方言,形容一个人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也是,这是一部地方特色的电影,全是东北大碴子味儿,大碴子味儿。
尴尬,各种无厘头,看演员表就能知道什么水平了。
李小璐一家3口还首次在影视剧中合体,综艺植入感很强。
评价很低的电影,就不多费口舌了。
可气的是,也不知自己得的什么病,看了开头,快进也得看完。
得治!
5位主角+1位反派都是老人院养大的孤儿。
贾乃亮的疯癫、玛丽的彪悍、梁超的胆小怯懦和见利忘义、于洋(脸脸)的娘娘腔、屈菁菁的拜金和没有节操、当然更有反派王迅的心灵扭曲,这六个人口口声声喊着“东北人……”,我看你们这是组团抹黑大东北的父老乡亲啊。
在营口大石桥今日影院看到此片大半,我不禁愤然起身,“打扰大家了,看了这部片子,我心里特别不舒服,我们东北人都是有骨气有自尊的,这种公然抹黑东北人的行为,我们要坚决抵制。
”随机放映厅陆续有人离开,并向影院投诉。
我只是一个东北的普普通通的男爷们,我只想说,东北人,勤劳朴实,热情勇敢。
男人女人绝大多数都是好样的,我们很厚道,但是我们有自尊。
《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别犯贱!!!
看到片名和演员的时候,我就有预感这是一部烂片。
结果没有让我失望,果真就是一部烂片。
全片烂的非常扎实,从演员的表演,到剧情,到人设,基本上无一是处,绝对可以入选近年来烂片的经典案例。
作为同一类型的喜剧,跟这个一比,肖央的那部差强人意的情圣简直可以称为神作了。
贾乃亮媳妇的演技比路人高出了一个喜马拉雅,但是贾乃亮本人的喜剧功力,却比路人低出了一个马里亚纳大海沟。
作为主演,贾乃亮在这部片子里面长串下跳,造型表演都极其浮夸,我明白他想努力的搞笑,但是那别扭的表情和姿态,诡异并且被冲击的支离破碎的剧情,就是让人笑不起来。
马丽作为女主,在片中的存在感极低,低幼的剧情没有让人感觉出这个角色巾帼不让须眉的硬气,反而强化了马丽一贯以来女神经的气质。
而另一位女演员屈菁菁,习惯了她一贯冷艳的感觉,这种邻家小妹妹的角色也真的不太适合他。
此外大长脸,还有代乐乐公司的那个长毛,还有兔牙王迅,给人的印象都不深刻。
唯独例外的是金士杰的那场戏,眼神阴暗,气质霸道,从眉毛到嘴巴全部都是戏,本片唯一的亮点。
更奇葩的是剧情。
主演过于闹腾,支线的内容过于丰富,剧情松散,以至于严重的影响了主线的推进。
头天还在东北闹腾,结尾就浪到了香港怀旧。
头几幕还是简单的商人无良,后面居然引出了更深的阴谋,剧情的推进主要依靠角色之间的嘴炮,和无聊乏味的闹剧小插曲。
就好像一对争吵不止的夫妻,已经把三十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了出来,早就不知道这次吵架一开始是为了什么。
影片当中贾乃亮还邀请了老婆孩子进行亲情客串,甜馨的确可爱,会自嘲之后的李小璐演技也节节攀升,但遗憾的是,这么烂的本子,请谁来估计也白搭。。。
实在忍不了,能说粗话吗?
贾乃亮是不是自以为很搞笑?
那演技不尴尬吗?
制片方洗钱去的吧?
都特么什么剧情?
什么演技?
看点是啥?
凑几个小品至于要拍成电影吗?!!!!!!!!!!!!!!!!!!!!!!!!!!!!!!!!!!!!!!!!!!!!!!!!!!!!!!!!!!!!!!!!!!!!!!!!!!!!!!!!!
虽然作品有一定的主题线,但是并不像港片那么有质感,说他为了突出小人物的大事迹吧,它也没有那么地朴实无华,这是这部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然而,可悲的是到最后它也没有改变我一开始的成见。
首先,对于男主的发型真心打心底里不接受,虽然可以理解,但那个时时处处抹不掉的腮红又是什么鬼?
整部影片整体感觉确实很混乱,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它要说什么,其次作为一部喜剧片,其喜剧效果确实不怎么样,虽然我很喜欢马丽的feel,但这个完全不能够使我对电影改观,脸脸挺可爱的,但是,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另外,我比较好奇,现在都什么年代了,香港真的那么乱吗?
那些黑道上的事情真的可以如此这般吗?
还有反派的出现,感觉力度也不够,猝不及防地不够,暗棋更不用说,反正在我看来是一次不怎么样的喜剧。
没有过多见解,直截了当,刷新了我对烂片的认识,我看过最烂的电影没有之一。
会让你有一种后悔买票但又没法退的恶心感,想快进却找不到快进键的痛苦。
不知道导演编剧吃了什么东西会排出这种东西。
只希望更多的人不要浪费这份钱。
论剧情剧情是垃圾,说笑点,很抱歉,我全程是一脸尴尬看下来的。
这个片子唯一多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尿点。
出去上趟厕所不再回来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好的观影效果。
感觉这部片子就是对东北的一种侮辱。
除了几句蹩脚的东北话没有任何东北的元素,都是一些对东北的侮辱。
片名为东北往事但何为东北往事。
我感觉剧情放在任何其他地方不会有任何违和感。
那为什么叫东北往事?
香港往事、四川往事不一样吗?
总而言之对这个电影的评价就是两个字,超烂,希望看到我影评的网友们不要去电影院浪费这个钱
简直侮辱了电影两个字!!!!!!!!!!!!!!!!!!!!!!!!!!!!!!!!!!!!!!!!!!!!!!!!!!!!!!!!!!!!!!!!!!!!!!!!!!!!!!!!!!!!!!!!!!!!!!!!!!!!!!!!!!!!!!!!!!!!!!!!!!!!!!!!!!!!!!!!!!!!!
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过了王晶和姜文以后就再也没看到过让人可以欣赏的作品。
近来也罕有好作品能够映入眼帘,前段时间的驴得水算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再往前数可能就是刘镇伟的大话西游和姜文的几部作品了。
我觉得并不是影迷们苛刻,而是最起码我们走入电影院没觉得白花这个钱,你可以题材不行,但可以像张艺谋一样罗列明星。
我们没看到好的内容,我们数了一遍明星,看看脸,也算没白花钱。
或者你把影迷忽悠懵他,深邃点像王家卫似的让我们看了不知所云也行。
要么就像王晶一样,往死了俗,我们也喜欢,脚踏实地的俗!
不做作,也能接受。
可是我就是不理解,你不是那样人非要装作那样的人干嘛呢?
感动自己,恶心别人?
本来不怎么去电影院的,今天作为东北人支持了一把老乡,出来的时候总有一种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的感觉,好像见到了假的老乡,被人背后伤害了。
贾乃亮本来就没有幽默细胞,非要演喜剧,我看了三分钟就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我跟身边的人说,有种被咯吱的感觉。
硬挺着把电影坚持完了,出来后赶紧奔厕所,总觉得不舒服。
不过透过这件事能看出,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实所有的行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
以前,十年出一个明星,现在一年出十个甚至一百个一千个“明星”,吃瓜群众的盲从心理,不知道谁有本事,只知道谁更脸熟。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只要有钱,认识一个所谓的大咖,然后砸钱,各种娱乐节目各种上,各种广告不要钱代言,各种包装,宣传,推广,然后参加比赛,买个第一名,年底上个春晚,妥妥滴,然后就是圈钱!
好像自打我懂事以来,当兵的卖命,就没有戏子卖艺值钱!
后来发现卖艺不卖身的戏子买了身,更不得了了!
农民一辈子的收入,不如女明星脱了陪人睡一宿。
有句网上看来的签名,叫女演员的一身香,白领上班半月粮!
这是行业问题吗?
这真的是行业问题?
这只是行业问题吗?
是不是那些大咖收徒弟就可以捞钱了,是不是管电影电视的领导捞钱了,是不是相关部门什么电影都批准播放也可以捞钱了,是不是大国为了泡沫经济增长,这样放纵行业问题,就能提前实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了!
所以,这不是行业问题……我觉得作为影迷们,应该睁开眼睛看电影,烂片直接扼杀,让投资人赔跳楼,以后慢慢的电影市场就清静了!
本人从未因为一部电影上豆瓣评论, 特地下载了app,注册了账号,先说除了男主以外都是好演员,贾乃亮也是个好演员,可惜演得做作浮夸。
这部片的投资人和导演,甚至所有的演员们,小弟不才,有关艺术我就不评价了!
这部片侮辱了我们中国南、北区域的同胞,我作为一个北漂过的南方人,观片全程觉得不自然,第一东北人没有那么愣,南方人也没有那么坏!
你们怎么能拍出这种电影来,没有取悦到观众,反而挑拨了南北分化!
实乃由心的烂片,从未有人这么认真的拍烂片,这样的剧本难道你们这些演员也不考虑考虑就接拍了吗!?
这部片究竟在诉说些什么?
这种题材烂大街了,还有那么多明星拍?
我的天哪,中国的电影怎么是这个样子!
不错,不是完全东北那边的喜剧,喜欢甜馨在里面的客串。
笑点挺多,有几个包袱也挺响。就是剧情有点跳跃,人物有点混乱
贾乃亮演的太浮夸了,装傻充愣的十分不讨喜。
我严重怀疑编剧是个东北黑,不是说几句东北话就是东北往事了好吗,以及贾乃亮别总扯着嗓子嗷嗷喊了,咋整的东北人都跟耳朵不好使似的呢,不自带扬声器听不见你说话是咋地,气势不是喊出来的,这样只会让人觉得蠢
剧情很滥俗,贾乃亮很做作,但是不得不说马丽演的相当不错,有些地方还是能乐一乐的,勉强给个三星吧
连王宝强可能都会说:“恶心死宝宝了!”
好看,倒骑驴开的比车快,东北人的真性情展现的淋漓尽致,有笑有泪,有真实,有夸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东北文化同化了,觉得还是挺好笑的啊~还顺便学了很多新的东北话,特别是“破马张飞”,原来这也是个东北词,而不是什么典故或随便乱起的😄
混淆时代,表演浮夸,自娱自乐自黑的东北闹剧,离了东三省估计一个笑点都Get不到。贺岁档么,花钱一笑。而且用那么多的非东北籍演员略尴尬,一口广东味的菜老板,蜜汁尴尬。
有搞笑的地方
这部片子其实还是有情怀的,小人物的生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融合,以及高潮部分的怀旧式港片经典还原,始终脱离不了的还是英雄梦。
二人转大乱炖。聚齐了贾乃亮癫狂表演最典型的两种形态,装傻充愣和耍帅卖乖。
东北二人转➕话剧。特效和声效不错,很多都是棚里搭的,不容易。经常见的不管几线的喜剧演员都上了。金士杰老师又在,是要做内地和台湾和平使者么?贾乃亮过足了戏瘾吧放飞自我,英雄本色啥的。怀旧风。特大一股东北茬子味。把李小璐和甜馨都弄过来了太搞了超萌的。剧情有,主题有,元素多,就看观众
灯红酒绿、黑帮买卖、枪支弹药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这一切的载体竟是一个操着一口浓郁的东北方言的草根。这种强烈的视觉、听觉冲突,颠覆着人们的既定思维,令观影者拍案叫绝。最终,一帮东北糙哥,以很香港的方式,解决了来自于香港黑帮的难题。
挺后悔去影院看的,贾乃亮用力过猛的毛病一点没改,笑点无聊,加深对东北人的刻板印象。因为我也是东北人勉强给个3星吧
一个俗套的剧情,男主角的演技,迷之尴尬。
哈哈哈,挺逗的
看个乐呵儿。叽叽喳喳咆哮,还有点小黄。东北口音。 金士杰演的老大对头!
贾乃亮挺努力,但也仅此而已
看了开头就知道又是分手大师这种low爆没有笑点硬抠人笑的片子。莫名其妙的婚礼,莫名其妙欠了两万就要拯救孤儿院,有一种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张小斐倒数第一那个小品的故事差不多。又一次黑了东北人。东北人梳汉奸头,这还是日据时期么。下次看见分手大师那个唐大师那个演员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