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真的很想拍好这部戏,我真的感受到了!!
只能说,这确实是“诚意之作”。
配乐、镜头和剪辑是用了心,但是剧情和对白都很失败!!
3D效果很渣!
编剧很渣!!
导演以为自己是在拍《厨子戏子痞子》吗?
我想说,通过这部戏我学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做事一定要万分用心,但是不要表现得用力过度。
一颗星给配乐,一颗星给导演的用心。
看了这部电影只能叹一声,诶。。
感慨就是成龙老矣,从以前满世界打(环球世界、尖峰时刻等),到之后满香港打(参考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等),到现在居然只在北京的一个酒吧里满场打,这多么让人唏嘘啊!!!
看着他电影长大的,也是看着他变老的,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也开始平凡了。
但是大哥,你来个漂亮的收尾啊,十二生肖就够了啊。。
何必在拍一个这种电影呢???
这个电影基本就是一个金主拿钱砸出来的,主演就是两个,刘烨与成龙,其他全部都是跑龙套的。
对了,编剧的工资可能没有付完,要不怎么这么乱来呢。
那几个人质看了都让人受不了,光看成龙和刘烨,会觉得这是成龙的电影,拍到人质又好像是周星驰的电影,但是成龙和周星驰都没有一起主演过哪部电影,所以注定这就是一部人格分裂的电影。
(ps:成龙和周星驰有互相在对方影片里面跑龙套,但无合作主演过电影)剧中穿插的几个之前的案子,除了开着大众的车到处飙车撞车,给赞助商打广告以外还有什么?
除了烂火车,就是荒郊野外的沙场,省钱也不带这么省的啊。
可以说这几个穿插的回忆案情,没有任何剧情,没有任何效果,整个删除甚至不影响连续性。
唯一的作用就是打广告和照顾后期特技制作公司生意。
那个傻帽记者,演的跟神经病似的,到处要求采访,被绑架了神不改色的继续采访,被拉出来了还要追问感想,这是幽默还是智障啊?
这是警匪片还是脑残片啊,拜托,好不容易烘托的气愤就被这两人给弄没了。
牛总,在CCTV教了那么多年的炒菜,你叫我如何把他和牛总联系一块,被绑架了也就那副德行,诶,演技负分,滚粗。
那个小薇的男朋友,你能换个不那么娘娘腔的不,能给个正常的戏份与对话吗?
伪娘,滚粗记忆最深的配角于荣光,最后一幕拿着枪奔过来找成龙,为什么要说奔呢,因为他双手在后,在不知道敌情的情况下,他双手在的奔过来了。
诶,太无职业素养了。
老局长,这真不是您演技的错,只是咋看咋像居委会的。
还有那个绑匪最后突然干啥要投降呢?
这一桥段有什么意思?
体现警察的伟大?
这种类似桥段电影里有多个,说实话全部删除也不影响电影剧情与质量。
这电影完全的国产化,连植入广告都学的有模有样,诶,这就不说了,只是挺烦人的,一个镜头又一个镜头。
那个绑匪2货端着电脑的样子确实让人出戏。
诶,太为大哥惋惜了,毁在了这么一帮人手上。
这部电影就不该叫《警察故事2013》,应该叫《2013公安干警纪实》or《神探。
jacky钟》。
但无论是什么,都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警察故事”。
等等,这伙人就是厨子、戏子、痞子,诶。。
大家对号入座。
很多小伙伴说没有吐槽景甜,骚瑞。。
我忘记她还在这部电影里演过角色了,她演的是啥?
电影是年前看的,转眼5个月,偶然看豆瓣看到别人的影评,才想起,原来我也看过!
去年年末,《警察故事》《私人定制》一系列大有争议的玩应陆续上线,估计导演没有设想过,自己的这么NB的作品,竟然会被社会质疑,也许会背地里说:“这帮傻逼,真他妈不懂艺术”,其实个人感觉两者系一丘之貉,成龙不也为了提高票房,承认自己是半个韩国人么。
其实就那么回事,《警察2013》要是属于“现代主义”色彩,那么《私人定制》就属于“后现代主义”。
实则就是为前者加一个形容词而已,再说白点《警察2013》为了接地气整的有点屯了,跟他妈小成本电视剧似得。
《私人定制》就是个土豪,但装逼没装好。
现在这影视界的趋势有点异化了,大家都开始放下身价大搞商业电影,制片商不惜用重金请大腕来迷惑观众,其实估计拍那东西,他自己都不喜欢看,《不二神探》就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是中国缺少新星的演员,只不过是商家利用了那些大腕们的领袖效应而已。
这些过了气的大腕们也丝毫不避讳的自己晚年的名声,能捞一笔是一笔啊,擦得,欺骗的都是这些观众的感情。
如果说艺术商业化不可终止,定是此行业的潜规则,那么只求有天中国的商业电影可以跟好莱坞齐头并进,谈不上剧本,咱咋滴也得看眼特效吧,要不多少观众死不瞑目啊!
说来也奇怪,我并不是成龙的粉丝,但我喜欢看成龙的电影。
这是一个相当矛盾的说法,有时候我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哪头的。
比如自打从俺记事开始,我看的第一部香港电影就是《A计划》,小时候地方台播的,从此爱的不得了;我最喜欢的香港电影是《双龙会》,没有之一;《城市猎人》刚下了1080P,没事还重温几遍;第一次看《醉拳2》的时候,被里面的诙谐+残酷的打斗震惊了;《红番区》是小时候和小伙伴一块逃学去录像厅看的,时到今日更成为哥几个的谈资。
相反,成龙最赖以成名的《警察故事》系列我就不太感冒,《超级警察》因和《红番区》是一个导演唐季礼重看了两遍,第二集至今没看过;《我是谁》、《霹雳火》明确不喜欢,其他像是《一个好人》、《特务迷城》早就忘了内容。
大概这跟口味有关系,对于一个喜欢香港电影的粉丝来说,喜欢的是那种颇具质感的情怀,而不是某个明星,但不可否认成龙在辉煌时期对香港电影的贡献。
去年《十二生肖》我觉得还行,因为里面有那种老港片的味道,是个港迷的菜。
到了《警察故事2013》兴趣就一般了,这里面有我对这个系列不感冒的原因,也还包括从陈家驹的皇家警察变成大陆公安的别扭感,也许有点主观,但俺窃以为也有不少志同道合之士与俺有着同样的观点。
但毕竟是曾经让我激动的成龙电影,在圣诞档期全部电影厅几乎只有两部电影的情况下,我选择了这部。
《警察故事2013》给我的感觉就和当年看《大兵小将》一样,不愧都是丁晟的作品,一来是一个威风依旧威力锐减的大哥留给我们的只有叹息岁月的无情,二来国产贺岁电影“杯具”事件太多了,以至于我们早已习惯了那种口碑与票房背道而驰的“传统”习惯。
不过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而对于那不抱有什么幻想的电影,就像这部《警察故事2013》,虽然有问题但也有可看之处,总比没有好。
成龙演了100多部正义英雄,其形象不可不伟岸,行为不可不光明。
请不要希望一个60岁的成龙还能像10年前那样在银幕上飞檐走壁,以一敌百,所以我们只求在电影里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随性角色,但这也是成龙很难突破的一点,他不像李连杰那样可以演文艺片《海洋天堂》,或许他从未试过要尝试这种角色,去年我们还能看到他在《十二生肖》里延续着一个传统打星的路子,今年则在《警察故事2013》里看到一个与众不同、很别捏、很意外、有种说不上来滋味的警察角色。
电影的格局不大,故事带有悬疑色彩,情节走势上有些类似《罗生门》。
以一件小事作为突破口,人物众多,事实真相层层剥离,这部分内容,也就是电影的悬疑部分做的按理不错,但本片终究是一部动作片,故事路线依然走的是成龙传统的孤胆英雄式路线,但内容却变化了很多。
熟悉成龙电影的观众都知道,成龙在电影里绝不是铁金刚式的人物,无论戏内戏外他都会受伤,有时候会被打得很惨,但每次都能爬起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师弟出马》最后决战,被黄仁植饰演的金脚带揍的七荤八素,但在水烟袋的作用下,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接着爬起来挨揍,最后是以“惨胜”的方式解决战斗,相当无厘头。
甄子丹可以一个打十个,但成龙在《红番区》里的小混混场地中的对手不只十个,也是伤痕累累之后一通大道理以德服人,这是典型的成龙风格。
但在《警察故事2013》里却不见了,片中成龙被打的是真的“惨”。
在“铁笼困兽”戏,让人看到了一个老去的成龙真正被泰拳高手往死里打的惨状,伤痕累累,手腕断裂,被人踩在脚下,虽然每次能爬起来,但与以往打不死的成龙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本片中成龙饰演的钟文不是打不死,而是在死亡边缘游走的形象,这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角色,满面愁容的沧桑大叔,伤痕累累一次次的倒下,又一次次的站起来,以至于最后扣动扳机那一刻竟然有一种释怀的感觉,正如成龙老去的身影那样,令人唏嘘。
看到这里,大致明白成龙为什么选择丁晟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了,首先丁晟拍广告出身,他的画面感很强,《硬汉》系列虽然故事性不佳,但阴郁的画面令人称道,在《大兵小将》中他带来了灰色基调的画面,时而对比出一两处梦境般鲜亮。
同样在《警察故事2013》里,色彩和剪辑的精彩运用,慢镜的使用和远近视角的切换,谈不上漂亮,但让人很舒服。
其次丁晟在角色塑造方面,从《大兵小将》到《警察故事2013》,两部电影中的成龙都与众不同,一个是贪生怕死的逃兵,一个是尽心尽责的沧桑警员。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成龙力求转型的态度,从一个打不死的诙谐小强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动作英雄,或许这才是成龙选择转型的方式,成龙的作品不能没有动作,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不演动作片,但不可想象一个不打的成龙会是什么样子,而从人物本身入手,让这个动作英雄突破以往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丁晟的强项,他能把《硬汉》中的智障老三变成相当丰满,在《警察故事2013》也是刻画的有板有眼。
但丁晟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他善于刻画主角,但缺乏对其他角色的掌控,丁晟的电影中配角都是很没意思,本片也不例外,像是刘烨饰演的反派就相当虎头蛇尾,让人很扫兴。
不得不提的就是景甜饰演的角色,成龙的叛逆女儿,父女关系、家庭因素在警匪电影里出镜率相当高的,片中父女关系是个比较大的突破口,让成龙在片中为了女儿搏命,是最本质亲情的体现,也是电影戏剧冲突最为强烈的一环。
在电影里,成龙为了女儿痛哭流涕,是死地而后生,让这个角色相当立体而富有层次感。
成龙的角色通过女儿作为依托,展现了普天下所有父亲的共同点,同时再次给人“不一样的成龙”之感。
而景甜饰演的女儿苗苗,是一个比较常规的角色,青春叛逆,父女关系冷淡,虽然该角色继承了丁晟作品配角单薄化的本色,但就景甜的本身,这是她从影以来最好的一次。
围绕在景甜周围的争议是比较大的,当年的《战国》票房不尽人意,坊间传闻很多,而那部电影确实质量令人难以下咽。
到了《特殊身份》,景甜的表现中规中矩,差的是近乎于草台班子的篡出来的故事,整部电影其实跟她这个角色也没什么关系。
到了《警察故事2013》,算是一部翻身之作吧,成龙与景甜的父女之间的互动是比较真实可信的,所以在本片中,景甜的表演也是比较出色,能够融入到剧情当中,成为故事的推手。
关键是这个角色本身比较有戏,有发挥的余地,让景甜搭上了本片的顺风车,与成龙这个形象一样,一块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看了《新警察故事2013》,决定给成龙拍块砖,一个字“烂”!
第一,电影题材不新,内容很旧。
好的电影始终要有灵魂,内容就是灵魂。
作为已经拍了6次题材的《警察故事》,内容依然没有推陈出新,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牵强的故事谜底。
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个故事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在故事前90多分钟都没有出场的人,突然蹦出来揭开谜底。
而且在出场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成龙仅凭一条简单的纹身就认出他是让小微怀孕的男朋友。
观众等了90多分钟,没有任何复杂的推理和调查,成龙一句“你就是小微的男朋友吧”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这智商,好家伙,一下就把福尔摩斯比下去了。
然后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就转向了:刘烨的复仇之心不那么强了,到隧道以后就一心求死了,本来装满酒吧的炸弹也不知怎么回事哑闷闷响了几下,特警就神兵天降了,人质就被解救了,观众都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男主角就跑了。
第二,故事本身的构思不合乎常理,一个本身不是很难调查的真相,搞出这么大的绑架动作出来,估计换成央视记者明察暗访四五天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看看那酒吧,被改造得跟铜墙铁壁似的,到处都是炸弹,然后一群泰国来的匪徒抱着必死的决心绑架了一批五年前过失伤人案里的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剧情里的角色都不知道自己被绑架的原因,是一个很不错的悬念。
但是当观众发现这样一起神秘的绑架是因为一件普通的小青年把小女孩子肚子搞大了引起的时候,就索然寡味了。
如果把《无极》称之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我们可以把这部片子称之为“肚子被搞大以后的绑架”么?
第二,武打很烂。
首先,成龙一贯受观众喜爱的喜剧风格被抹掉,新的风格没有突破,没有办法把剧情烘托到高潮。
新的风格以感情牌为主打,成龙在多处受伤的情况下,凭借人质的呐喊助威,仿佛神兵天降,突然逆转胜利。
其次,武打场面极其稀少,应该是历年成龙电影之最。
最大的武戏就是成龙在铁笼里和泰国人单挑一幕,而这一幕也是在和刘烨两人对于究竟带多少人质出去的问题上发生争执的前提下刻意产生的,既不是“遭遇战“,也不是”大决战“,刻意,并且生硬。
第三,演员很烂。
第一号烂演员:景甜,天字一号”票房毒药“。
看过景甜担当过女主角的每一部电影,无一不可以用垃圾来形容。
《战国》,《越来越好之村晚》,《特殊身份》,balabalabala............哥哥我很想问一下网友,请问谁知道景甜究竟是哪位大佬罩着的,拍的片一部比一部烂,合作的演员却一个比一个高级。
整部影片就只知道哭,请问您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除了哭就没学会点别的表演手法来形容父女之情吗?
学学人家邓家佳在《全民目击》里一边哭,一边来那么几下歇斯底里式的嚎叫也行啊。
第二号烂演员:刘仪伟。
这不是刘仪伟的问题,是导演的问题。
刘仪伟是个喜剧演员,在这样一幕严肃的描写正义与邪恶的警察题材电影里,客串一个万恶不赦的,拖欠民工工资的房地产老板不觉得很不适合么?
我不知道别的观众感受怎么样,总之他一说话我总是会想起360手机广告,或者《爱情呼叫转移》,总是让我觉得这套路,就和葛优演《夜宴》一模一样。
末了,导演还不忘让刘烨借调侃刘仪伟,唰那些房地产老板一把:“你少喝两瓶酒就把人家工资给发出来了”,所以您就老老实实在囚笼里呆着吧。
第三号烂演员:打龙套那个把小微弄怀孕的男朋友。
这个龙套打得,完全没把一个首恶的形象展现出来,本来就是一个导演刻意安插进去的角色,说起话来一口跟喝白开水似的,没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感觉,请问您是在拿着书本背台词么?
看看《西游》里那个跑龙套的猪刚鬣就不难理解人家的票房是怎么来的了。
最搞笑的是,您把小微的肚子搞大以后,您居然还敢跑到小微的哥哥身边去卧底,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好吧,我相信是导演给你投错了胎。
第四,编剧很烂。
其实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是导演自己:广告片之王“丁晟”。
看了丁晟好几部电影,我实在是没有办法说他好。
《硬汉》《大兵小将》《警察故事2013》,全部都是自编自导,每部故事情节都很生硬,完全没有引人入胜的剧情。
晟哥,我很想说您把握场面的能力确实还可以,但您别再自编自导行了么?
请个靠谱的编剧行了么?
看看人家陈木胜,要么请人合编,要么抄别人。
抄您总会吧?
像胜哥改编《保持通话》一样改编个《新特警判官》啥的,plus您高超的执导能力,票房肯定就火了。
我相信您,一定可以抄好的。
你行的。
第五,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要拍成3D?
请大哥尊重一下观众,眼睛带着眼镜,又带着眼镜,100多分钟实在很不舒服,最重要还是没看到3D效果在哪里。
以后能拍成2D就拍成2D,咋不带玩悬乎的,成么?
最后说说电影的亮点,确实活生生演绎了一个好警察,我们的社会缺这样的警察:妻子出车祸了,还在说服劫匪放下屠刀;劫匪进监狱了帮他照顾老母亲;刘烨前一段分分秒钟想杀死他,最后时刻却冒着被火车撞死的危险,冒死从铁轨上相救。
想想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的治安状况:东西丢了,只有外国人能找回;北京小伙回河北办个护照,被基层民警踢来踢去三个多月;山东小伙东莞打工被治安员打成残疾,上访不成到首都机场引爆炸弹;还有深圳那位为了立功,故意杀死犯罪嫌疑人,伪造罪证的刑警。
成龙大哥在用不一样的方式告诉这个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警察。
但是下部电影请尊重观众,尊重内容。
看了《新警察故事2013》,决定给成龙拍块砖,一个字“烂”!
第一,电影题材不新,内容很旧。
好的电影始终要有灵魂,内容就是灵魂。
作为已经拍了6次题材的《警察故事》,内容依然没有推陈出新,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牵强的故事谜底。
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个故事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在故事前90多分钟都没有出场的人,突然蹦出来揭开谜底。
而且在出场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成龙仅凭一条简单的纹身就认出他是让小微怀孕的男朋友。
观众等了90多分钟,没有任何复杂的推理和调查,成龙一句“你就是小微的男朋友吧”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这智商,好家伙,一下就把福尔摩斯比下去了。
然后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就转向了:刘烨的复仇之心不那么强了,到隧道以后就一心求死了,本来装满酒吧的炸弹也不知怎么回事哑闷闷响了几下,特警就神兵天降了,人质就被解救了,观众都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男主角就跑了。
第二,故事本身的构思不合乎常理,一个本身不是很难调查的真相,搞出这么大的绑架动作出来,估计换成央视记者明察暗访四五天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看看那酒吧,被改造得跟铜墙铁壁似的,到处都是炸弹,然后一群泰国来的匪徒抱着必死的决心绑架了一批五年前过失伤人案里的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剧情里的角色都不知道自己被绑架的原因,是一个很不错的悬念。
但是当观众发现这样一起神秘的绑架是因为一件普通的小青年把小女孩子肚子搞大了引起的时候,就索然寡味了。
如果把《无极》称之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我们可以把这部片子称之为“肚子被搞大以后的绑架”么?
第二,武打很烂。
首先,成龙一贯受观众喜爱的喜剧风格被抹掉,新的风格没有突破,没有办法把剧情烘托到高潮。
新的风格以感情牌为主打,成龙在多处受伤的情况下,凭借人质的呐喊助威,仿佛神兵天降,突然逆转胜利。
其次,武打场面极其稀少,应该是历年成龙电影之最。
最大的武戏就是成龙在铁笼里和泰国人单挑一幕,而这一幕也是在和刘烨两人对于究竟带多少人质出去的问题上发生争执的前提下刻意产生的,既不是“遭遇战“,也不是”大决战“,刻意,并且生硬。
第三,演员很烂。
第一号烂演员:景甜,天字一号”票房毒药“。
看过景甜担当过女主角的每一部电影,无一不可以用垃圾来形容。
《战国》,《越来越好之村晚》,《特殊身份》,balabalabala............哥哥我很想问一下网友,请问谁知道景甜究竟是哪位大佬罩着的,拍的片一部比一部烂,合作的演员却一个比一个高级。
整部影片就只知道哭,请问您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除了哭就没学会点别的表演手法来形容父女之情吗?
学学人家邓家佳在《全民目击》里一边哭,一边来那么几下歇斯底里式的嚎叫也行啊。
第二号烂演员:刘仪伟。
这不是刘仪伟的问题,是导演的问题。
刘仪伟是个喜剧演员,在这样一幕严肃的描写正义与邪恶的警察题材电影里,客串一个万恶不赦的,拖欠民工工资的房地产老板不觉得很不适合么?
我不知道别的观众感受怎么样,总之他一说话我总是会想起360手机广告,或者《爱情呼叫转移》,总是让我觉得这套路,就和葛优演《夜宴》一模一样。
末了,导演还不忘让刘烨借调侃刘仪伟,唰那些房地产老板一把:“你少喝两瓶酒就把人家工资给发出来了”,所以您就老老实实在囚笼里呆着吧。
第三号烂演员:打龙套那个把小微弄怀孕的男朋友。
这个龙套打得,完全没把一个首恶的形象展现出来,本来就是一个导演刻意安插进去的角色,说起话来一口跟喝白开水似的,没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感觉,请问您是在拿着书本背台词么?
看看《西游》里那个跑龙套的猪刚鬣就不难理解人家的票房是怎么来的了。
最搞笑的是,您把小微的肚子搞大以后,您居然还敢跑到小微的哥哥身边去卧底,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好吧,我相信是导演给你投错了胎。
第四,编剧很烂。
其实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是导演自己:广告片之王“丁晟”。
看了丁晟好几部电影,我实在是没有办法说他好。
《硬汉》《大兵小将》《警察故事2013》,全部都是自编自导,每部故事情节都很生硬,完全没有引人入胜的剧情。
晟哥,我很想说您把握场面的能力确实还可以,但您别再自编自导行了么?
请个靠谱的编剧行了么?
看看人家陈木胜,要么请人合编,要么抄别人。
抄您总会吧?
像胜哥改编《保持通话》一样改编个《新特警判官》啥的,plus您高超的执导能力,票房肯定就火了。
我相信您,一定可以抄好的。
你行的。
第五,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要拍成3D?
请大哥尊重一下观众,眼睛带着眼镜,又带着眼镜,100多分钟实在很不舒服,最重要还是没看到3D效果在哪里。
以后能拍成2D就拍成2D,咋不带玩悬乎的,成么?
最后说说电影的亮点,确实活生生演绎了一个好警察,我们的社会缺这样的警察:妻子出车祸了,还在说服劫匪放下屠刀;劫匪进监狱了帮他照顾老母亲;刘烨前一段分分秒钟想杀死他,最后时刻却冒着被火车撞死的危险,冒死从铁轨上相救。
想想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的治安状况:东西丢了,只有外国人能找回;北京小伙回河北办个护照,被基层民警踢来踢去三个多月;山东小伙东莞打工被治安员打成残疾,上访不成到首都机场引爆炸弹;还有深圳那位为了立功,故意杀死犯罪嫌疑人,伪造罪证的刑警。
成龙大哥在用不一样的方式告诉这个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警察。
但是下部电影请尊重观众,尊重内容。
当本人看完私人订制的时候,觉得影片揭露了很多社会现状,评价肯定会高,然而一片片骂声让我对大众的审美提出质疑。
是我OUT了吗?
当我看完警察2013的时候,而且是两次在电影院看,面对两次睡着的情景,没必要3D的该片在我心中留下了烂片的印象。
然则影评口碑的不错让我再次质疑自己的审美,我看来真的out了。
只能说我的俗气!
我以为成龙到了这个岁数,拍电影拍到都有些终身成就奖的意味。
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电影的宣传会从“成龙功夫巨献”逐渐转移到“60岁搏命演出”上,听起来破有些英雄老矣的味道,让人不忍苛责更多。
成龙最近的电影中明显可以感受到他老去的状态,作品簿像一个时间轴一样忠实地记录着这一切的发生。
成龙自己可能也感受到了。
《宝贝计划》里还煞有介事的和高圆圆眉目传情,《新警察故事》就开始走起平淡温情了,《十二生肖》中则连恋爱家庭的戏份都交给了年轻人,到了《警察故事2013》直接就变身成救火老爸,不救情人就女儿了。
成龙在2004年拍摄的《新警察故事》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私以为那也是吴彦祖无论是演技还是颜登峰造极的作品。
之所以会给人这个感觉,想必也是成龙给了他表现的机会。
不再事事都打斗在前,从剧情到人物的鲜明特色都让给了小辈。
成龙饰演的陈国荣是推动所有事件的关键也是每个人的线索,在他的映衬下几个年轻人的身家背景也丰硕了起来,电影才拍得剧情接凑,拍得好看。
如今的这部《警察故事2013》倒有些大杂烩的意味,除了刘烨和成龙,其余的角色都如同跑马灯似的穿过。
景甜倒是忠实的还原了内地女星在合拍片中只能打酱油的角色设定,不过这好像也是意外的福利,反正景甜一直也没在电影中起什么好作用,永远都只能做“最被制片方塞进来”的女演员,如今的这个角色倒是遂了她花瓶的心愿,不过不失,除了角色身份本身毫无意义。
如果电影名称在后面加了年份,这部电影通常都会烂尾,比如《东成西就2011》、《八星报喜2012》……这部《警察故事2013》突出的问题是即使放在《新警察故事》已经公映的10年之后,电影的故事水平却完全没有提高。
成龙本身的武打动作因为年龄已经略感吃力,和泰国拳霸的交锋甚至有些强弩之末的意味,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刘烨还是景甜,与他配戏的演员都没有更深的被挖掘性格特点,所有的装饰都如同景甜的造型一样流于表面。
成龙的角色倒是相对丰满,但是一个饱满的个人反而会把电影凸显的更加贫瘠。
当成龙成为了电影唯一的招牌,选择突出他是必然之举,但顾此失彼就会使电影失重。
本片中的刘烨、于荣光都具有很好的演员功底,但事实上他们的存在都只是用来陪衬成龙的。
刘烨饰演的大BOSS好像邪恶的标志一样存在,出现的却又如此地虎头蛇尾。
他看似工于心计,电影中犯下的错误又实在有些幼稚,好像变态杀手的落网大多因为交通事故一样简单粗暴。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算计,但对于一般观众来说也许就多了这么点随性,少了点逻辑。
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人大多都已经洗尽铅华,成龙还在电影中紧着打斗无碍乎还是为了点观众。
你让一个老父亲再去打架,其骨子里透着的残酷怎么也藏不住,这也就是为什么成龙依旧在打,却又越来越多的人心酸的原因。
王朔在《致女儿书》里写“长大后最轻松的就是一个人遇到事可以忍气吞声的走开。
苟全性命于乱世,惹不起躲得起,富贵可淫,威武可屈”。
一个人活到耳顺之年,人生有了家庭牵绊,当然就不能再玩命一搏,这也许就是成龙最不认命的尝试吧。
这个系列拍到第六部,出现最大的变化就是成龙终于演了一次“爸爸”,六十岁的人了,终归要服老,也终究会认命,就像他声称《十二生肖》是“最后一部动作电影”,于是《警察故事2013》的重点就基本落在文戏了,在这一点上,成龙比李连杰有原则,我一直认可他的人品(除了抱大腿的作风之外),也不信他会出尔反尔,《警察故事2013》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铁壳子一样的密闭空间里,成龙等于给自己设限,这种自捆手脚的选择是无声的佐证,这都到晚年了,他还是盼着演文艺片,问题只是没人找他演。
所以成龙只能自己“找导演”,必须是个听话的导演,直到他找到丁晟,这个名气不大青年人遇此靠山,必然是竭力效劳的心态,于是《大兵小将》除了硬朗风格之外,其实拍得很文艺,苍凉的意境和成龙本人甚搭,大哥的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
和《大兵小将》一样,丁晟拍《警察故事2013》的最重要动机就是把电影文本变得文艺,既要给主角足够的戏份,也要有足够的发挥演技的空间。
除此之外,丁晟还要兼顾影片的质量,毕竟是年度大餐,不能给大哥丢了脸,于是他除了尽力给大哥塑造一个针锋相对的反派之外,也在叙事结构上大做文章,去追求某种前所未有的新鲜刺激。
问题在于,这种种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力有不逮,丁晟过往的电影几乎可以用两个字眼概括,一个是“俗”,酒吧内外的三教九流,烤串小贩讨债民工的乱入皆是明证;另一个则是“野”,他一直痴迷野兽式的打斗,电影里插入打泰拳的段落不言而喻。
这两点综合起来就是“硬”,所以《硬汉》是个奇葩,这种硬也最适合体现为身体性的,表现为无意识的,但在主角大部分时间“讲道理”的格局下,这种“硬”的美感(抑或是荒诞的美感)就变得黯然失色了。
完成这一切很不容易,就像粗人绣花织布,免不了让人看了想笑,其实关于警察密闭空间斗群匪的故事,前有《虎胆龙威》这样的经典文本,但相比布鲁斯•威利斯的风骚隐现,这部电影给成龙设置了太多的障碍,最重要的障碍就是景甜,她成为横亘在刘烨和成龙之间,复仇者和救赎者之间,警与匪之间,良知和情感之间,职业和家庭之间的最重要的牵绊,这个角色看起来简单,其实不好演,就整个剧情来说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而对刘烨的角色来说,他对妹妹行使的是家长制的作风,倘若他化妆化老点设置成父女关系,文本上可能会更加对称。
这也是列维•施特劳斯在研究西方神话的过程中提出的那个不断复沓出现的结构性单元:对亲属关系的过度重视和对亲属关系的过分低估,在这部电影里,这一内核造就了人物的遗憾,也滋生了人物的仇恨,最终引向仪式化的复仇形式。
叙事线在这部电影中被不断延宕,最终指向了复仇者自己,不免也让电影具有一丝荒唐的意味,而对那个曾经遗憾的英雄来说,对准自己脑袋的一枪才是对自己的拯救,反派的作用只是催化这一幕的产生,这是一场“形式化”的死亡和重生,但也是老梗,谁都猜得到枪里不可能有子弹。
于是父女之情自然就成了影片大书特书的重点,其实以丁晟那颗粗俗的心,做一个罗生门的迷局有点难(其实差一点就实现了),处理感情戏也相对少点少了含蓄美,但从片中效果来看还算能打动人,景甜其实是演的挺好的,好过她之前所有的角色,问题只是剧本设计得有点草率,她和爸爸有点过早冰释前嫌,于是这条线就变成了两人之间来来回回的感恩行动,在动作上则表现为为对方“挺身而出”,小太妹和纯妹子的造型转变正是这前后的联接点。
片中景甜的角色也成为刘烨妹妹角色的镜像,从而被代入片尾同样的场景,和五年前的场景形成一次完整的对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她才是最重要的催化剂——不但成为人物两难选择的关键,也象征了救赎的力量,这和刘烨的妹妹形成了直观的对比——绝望者终会死,但希望者必须生。
景甜角色存在抛给故事里的成龙一个“爸爸去哪儿”的选择,而在戏外,年满六十的他也不得不考虑“去哪儿”的转型问题,从《警察故事2013》来看,虽有求变之心,仍难尽如人意,那一大叠讲故事立刻就闪回到事发时空的段落,和那首片尾的《拯救》一样,始终都太白了,真不知道他啥时候能搞得文艺些,还是此生根本就没这种命。
《战国》里孙膑(孙红雷)一直叨念着这句话:“你知道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什么吗?
是你的眼睛”。
即便最后生灵涂炭,孙膑跳崖,也喊着“我要娶田夕”。
片中田夕何许人也,能让孙膑如此叨念?
此人便是《警察故事2013》的女主角景甜景大小姐!
景甜一直以毁片著称,即便此片中景甜出镜并不多,台词也不多,毁片并不算太严重,但是沿袭以往,此片的剧情巨烂无比!
从农民工跳楼讨薪到“恐怖分子”挟持人质PK摆场子斗殴,我的小心脏都快吐出来了!
片中打斗场面让人的感觉很小成本,成龙大哥的敢打敢拼完全没了神,成了表情帝。
这让我想起功夫皇帝甄子丹被毁的《特殊身份》,两个武打巨星能同时在景甜的电影中成了渣渣,不知他们家人知道么?
豆瓣里另一哥们说得对,“景甜便是烂片的标志”,看到有她出演的电影,即便有多少一线大腕,也要思量思量是否值得去看,这也是我一直没去看《赌城风云》的缘故,我不想毁了我心目中的小马哥。
《警察故事》一直是我喜欢的电影系列,而我也是冲着这个去看的!
然而,此片除了男主角还是成龙外,其余从影片的风格,剧情,演技神马的都跟《警察故事》没有一毛钱关系!!!
我建议此片改名为《景甜2013》,别活生生毁了一个电影系列!
刘烨和景甜,这个搭配可以成为中国内地最差组合了。尤其是刘烨,我觉得是属于演什么不像什么的典型代表,至于景甜,恩,没什么可说的,有的人注定一辈子火不了的典型代表。还有成龙,这回傻逼了。
一群过气的老将们被个年轻三流导演带着邯郸学步 别提有多凄凉了 哪里像是在贺岁
本来给了三星 但是认真重温了最后的父女情节 甭管真假 这是我一直以来缺少的东西 即使是作秀 我依然感动
这集根本不成系列,慎看
火华社社长无底线力作。
比你之前的几部,格局显然小了很多,刘烨继续着神经病的形象,以探案为主线,穿插的回忆有些无关紧要,配角有些乱入,也别总拿景甜说事儿,总之没那么糟糕,四星中和。
至今为止,故事性最强、人情味最浓的一部成龙电影。
景田是怎么火起来的,还是以前的警察故事好看。论动作片女配角的重要性!
一杯白开水 没味阿
虎胆龙威既视感。如果剧本没那么啰嗦,台词没那么说教,这还能算是华语警匪片中不错的了。至少丁晟的确讲出了一个区别于以往港式警匪的套路,打戏必须有,但确实没以前那么重要了。本片的景甜如果不演感情戏,还像是个靠谱的花瓶的。殷桃是亮点,古力娜扎怎么越长越像幂幂了。
为了一个男人去看,看一部失望一次。与此相反的是梁朝伟,为了他看一部喜欢上一部。这大概是导演与演员的绝配。说不清是不是都死了才更好,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别逗笑了吧。
好土,這次還怪不到景甜頭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如果火華社長嚷著要見的人是mao爺爺,或許還能考慮再多給一星。
不错,有点儿韩国犯罪电影的感觉,开头局做的挺大,感觉马上要“罗生门”了,结果变家庭剧了。成龙从卖打转变为卖挨打,作为一个戏外的功夫巨星,在戏里挨打当然好看,这种转变还真是聪明。
丁晟是个厉害的角色。他让小人物有了小人物的嘴脸,英雄不再是通关无敌打手,悍匪有着真正的彪悍。虽然结尾有点过于峰回路转,巧合过于集中,但于情节设计成龙跟悍匪都赢了。
连成龙武打的搞笑也没了
故事单薄,于是就玩戏里戏外的时空游戏,玩得还很刻意,结果跟戏里的刘烨一样的装逼未遂。情绪是硬往上拔的,人物动机不可信。景甜这个人物的起承转合都很奇怪,不是演的问题,写得就无根。成龙的悲情转型和新宿事件一样,努力但不成功。
剧情弱,故事也有点乱。格局小,场面更小,不像是成龙的作品,放到《警察》系列简直是拉低了整个系列的档次!如果主演不是成龙,换作其他人,这片子一定更加平庸。感人的地方也有,比如成龙用枪对准自己脑袋的时候,眼神里满满的都是父爱。为了解救女儿和人质,拼命和打手死磕,让观众很动容。
周晓欧一出场,全场都笑了。
满满的正能量,所以现在我们知道了正能量是个多么让人讨厌的词
前18分钟以为是家庭剧情片,18-20分钟叙事出现混乱,幸亏坚持了下来,否则就错过了一部佳作,20分钟到结尾,啊,原来这是犯罪悬疑片。电影很不错,要悬念有悬念,紧张又刺激,动作戏很赞。原本看过之后觉得起码值四星,结果上来一看,一群逗B看到景甜,片都没看就齐刷刷一星,没得说,满分平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