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用了一个07年烂俗的句型:史上最XX的XX做了一个小学语文的题目,填空选择:A矬,黑社会;B衰,大哥;这两个选项我斗争了好久,丝毫不亚于贾岛当年“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推敲”之争。
仁九是够衰的,也算个大哥。
老罗说得好,你如果骂我,我就很局促,因为你没骂到点子上;如果你夸我,我就很扭捏,因为你夸得还不够。
大哥有一呼百应,万人拥戴的,这点仁九还不够格。
倒霉的也有,今天黄袍加身,明天就被剁成了碎肉,这么一看仁九还算蛮幸运的了。
那这样看来仁九可能是史上最矬的黑社会了,他没有飙着引擎轰轰的 MR2,而是像个杀猪发家爆发户一样开了辆大奔,最矬的是居然还是商务车;他没有支手遮天,猛龙过江,龙争虎斗,胜者为王,忠心耿耿但天天不得不在大哥和二哥之间夹缝中求生存,最矬的是二者最后都被他失手干掉了;他没有人人都称为“太子”,一身黑西装戴墨镜的二世祖。
而是有个四眼的加拿大乖乖仔,最矬的是还有个一模一样的女儿;他没有动不动就光着个膀子,显摆显摆自己身上纹的龙啊虎啊。
而是穿个大白背心,一身赘肉的在家干家务,最矬的是还干不好,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他没有天天混迹于 PUB,群美环绕,左拥右抱。
而是巴巴的跟在老婆屁股后面回娘家,最矬的是还要一个人睡旅店;他没有一帮出生入死,刀里来剑里去的兄弟。
而是有个长相委琐,还动不动就摔打起来的发小,最矬的是经常还占不到便宜……这就是宋康昊的仁九,你可能小时候跟他一起在烂泥里扭打过,你可能跟他在同一家小面馆吃过面,你可能开家长会的时候看见他和老师嬉皮笑脸勾肩搭背。
但你永远见不到他威风八面,刀光剑影。
这就是宋康昊优雅的世界,仿佛你就身在其中,他笑的时候你巴不得凑上前去掐一掐他憨厚的大胖脸,他哭的时候令你只想不声不响的靠过去搂一搂他的肩膀。
宋大叔也有可能是史上最矬的一个影帝了,那张大饼脸在16:9的宽屏时代简直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观。
组委员会打电话通知他颁奖晚会着装要求的时候,他有可能正是睡眼惺忪,一嘴牙膏沫子,对了,不能少了那件大白背心。
宋康昊的演技真心好,剧透剧透为家庭撑起一个优雅的世界却被排斥,因为他是会打架的黑社会,是出门害怕会被别人从背后捅一刀的黑社会。
不小心看到女儿日记却看到女儿希望他被流氓捅死,自己一个人坐在客厅喝酒,女儿报警后还护着她让她先回去。
电影中若有若无的孤独感,不被理解,被人追一个人杀后回到家里黑漆漆的房间没有人,自己吃面。
监狱里有一段妻子问他会洗手不干吗,这里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才会说出下次见回避了这个问题,所以出来的时候黑社会的朋友来接他来了,和女儿却没来。
影片最后四十多岁却得了糖尿病,医生简单的回答,他反问就这些吗?
没有别的要说的吗?
没有别的要嘱咐的吗。
因为孤独所以哪怕是生病也想让别人多说两句。
买来了大房子妻子和女儿却去了加拿大,自己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吃着泡面,看着从加拿大发过来的DVD,笑了却哭了,把碗打碎了还是自己一个人收拾。
电视机女儿的日常生活和他形成对比。
所谓优雅,是因为有人在背后狼狈的付出。
这年头黑帮片真的很泛滥,从各个角度:友情、爱情、黑帮之间的斗争、黑白两道的斗争等等各个角度刻画黑帮的电影层出不穷. 可像《优雅的世界》这部从黑帮份子家庭生活的角度来刻画的却很少,但很真实。
影片男主角姜仁久,男,40岁,有一个妻子,一对儿女,黑帮中层干部,上有大哥,下有小弟。
从他强迫别人签合同的手段就知道他是一个憨厚而缺乏手段的人。
从仁久想杀却没杀大哥的弟弟这点可以看出,他还是个善良重情义的人;现实中往往这样的人吃不开,就像《艋舺》里说的那样:“今天你不搞死他,明天就会被他搞死。
”做人该狠的时候就得狠一点。
黑社会不像大多人想象的那样——金钱、美女,看谁不爽就可以干谁,过着跟皇帝般的生活,而实际上更多的是无奈:帮派间的争斗——姜仁久与敌对帮派争抢建筑工程后,实际上当卷入争斗起,就得过着提着脑袋的日子。
走在路上、买东西时都得随时提防着小混混的弹簧刀。
帮派内部的勾心斗角——当自己费劲千辛万苦,头还被别人给打伤了,终于拿下工程时,自己大哥的弟弟看着又开始眼红了,也想从中捞点油水,被仁久一口拒绝。
因此那场被刺杀,也是大哥的弟弟给他下的套。
大哥偏心,最后还是把工程给了自己弟弟。
来自生活的压力——其实姜仁久一直在外打拼,为了就是自己的这个家,为了妻子和孩子,但是她们却都不理解自己。
仁久在和建筑工人拼打受伤后,不但没有得到家人应有安慰和照顾,反而是指责。
在无意中看到女儿的日记中写道,女儿希望自己和妈妈离婚、并希望自己被别人杀死时;一直在外界巨大压力下还能坚挺的仁久,真的挺不住了,他最心爱的女儿竟然希望他去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了女儿和妻子,而她们却希望自己去死。。。
结局——这个故事的结局还算不错,毕竟仁久最后也混出了名堂,最后还是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家人也都移居了加拿大过上了好日子。
自己吃着方便面看妻子儿女从加拿大寄来的幸福的生活录像,开始是开心的笑着看,看着看着就哭了。
因为此刻的妻子和儿女幸福着,是自己给他们创造的这种生活,可自己却享受不到这种幸福。
一生气,把手里端的面砸在地上,待会又消了气拿布把地板上的面擦干净。
黑道不是想进就进,想退出就可以退出的,里面充满着现实的残酷。
就像仁久本想退出,可大哥的弟弟还是不肯放过他。
男主角不帅也不高,身手也很一般,也没什么浪漫的爱情故事,剧情也不会出现轻易就杀人。
总言之,此电影很真实的反应现代黑帮份子的生活。
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我觉得它的主旨不是一部黑帮片,而是拍出了中年男子的心声,事业不顺利,却又缺少别人的理解,心理有很多说不出的苦衷。
男人真的很需要人懂,女人要找个值得自己懂的男人
这部电影是叫《古惑仔的幸福人生》吗?
什么,不是?
在监狱几进几出,贤淑漂亮的老婆还没跟他离婚,你说不幸福?
原本恨他巴不得他死去的女儿在看了几张照片后就忽然原谅他了,你说不幸福?
挟持老大的弟弟之后装在汽车后备箱,发生交通事故,直接导致人质死亡,却只被以交通事故论处,你说不幸福?
因为老大有私藏枪支,所以夺枪杀死曾经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自己的老大也被判是正当防卫,你说不幸福?
靠各种暴力手段发家致富,不仅住上豪宅,还可以供妻子儿女国外定居,你说不幸福?
如果这不叫幸福,世上就没有不幸的人了。
韩国的好电影确实很多,这跟创作环境有很大关系。
《熔炉》揭露基督教某人士令人震惊的可耻罪恶,《杀人回忆》披露警察的普遍的无能为力和急躁,《共同警戒区》能直扑两岸关系真相问题告诉人们他们双方不需要真相只想把真相掩饰。
中国的创作环境里想必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导演是不拍这些东西的。
但《优雅的世界》跟创作环境无关,主要跟编剧的素质有关。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韩国电影。
本雅明说,文明的记录其实就是野蛮的记录。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文明社会的主体是野蛮人,进化得不够好,还有可耻的欲望譬如嗜血的欲望。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文明社会的实质就是文明人不断地创造野蛮人。
说得简单一点,当我们拿着高档手机,通过多少科学脑袋创造出来的发达的通信体系进行着人才能够进行的交流和通话时,我们当然是文明人。
可这手机是一群野蛮人生产出来的,他们象奴隶一样日以继夜地工作,象猪一样住在现代化的工棚里,又似乎比乞丐更体面地拿着可怜的薪水。
我们这些文明人,我们的这个文明社会,不断地在创造着野蛮人!
文明人是光,野蛮人就是阴影。
这是人类社会的残酷真相,任何一种有号召力的理想都不能放弃要改变这真相的初衷——请注意,真相并不就是永恒的,有的真相是要被改变的!
姜仁九的孩子,姜仁九的妻子,他们是文明人。
儿子要留学,女儿要留学,女儿还要面子,妻子要和谐、要稳定、要爱情、要尊严、要一切美好的东西。
他们想生活在文明的世界、优雅的世界里,最终他们也全都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而姜仁九,这个男人,则生活在阴影里,成了野蛮人。
他哭泣,他喊叫,无济于事。
不能够简单地说,这一切都是姜仁九一厢情愿,他可以用其它方法让他们生活得优雅一些文明一些。
可问题是,原本就是黑社会的他,真的用其它方法吗?
妻子要跟他离婚的时候,他嘟囔着“这对我不公平”,难道是他的错觉?
他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野蛮人。
黑帮片能够拍出这样的题材,编剧真的很有素养。
只要我们不再像《夏夏夏》里的李舜臣或者他面前的金相庆那样看事物从来只看好的方面看人只看优点,或者说,只要我们看现实不再只看光明的地方看积极的方面,而是把光明和阴影把文明和野蛮把积极和消极一齐捉到眼前,现实就不再是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个现实,不是我们曾被千万遍地告诉的那个现实。
现实好像不再是纯粹的现实。
现实成了魔幻的!
是的,现实就是魔幻的。
因为现实成了人看不懂的,至少姜仁九看不懂他的现实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在加拿大优游他要陷在黑暗的井里他们连对他的问候都没有竟然都不屑于问候他,他不明白。
《优雅的世界》的艺术特点就是魔幻现实。
这部作品在情节上也着意表现魔幻现实的成分,主要体现为黑色幽默。
姜仁九和哥们的古怪关系,姜仁九和老大兄弟关系的急转直下以至令人瞠目结舌,都明显有黑色幽默的特点。
但总体说来,要想真正地表现魔幻现实,必须要借助象征之类的东西,这部作品没有这类东西,所以跟陈果的《香港制造》、韩杰的《树先生》比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也许,还是中国的导演最有能力拍好魔幻现实题材。
宋康昊的表演当然很好,但有过度发力的嫌疑,在诠释其凶残的时候诠释得过于凶残,在诠释充满疑问而软弱的时候又诠释得过于软弱,缺乏过渡和统一。
其它配戏的,大多不够水平。
把一部作品制作得好,谈何容易。
男人的苦闷都在《优雅的世界》中展现了,很无奈,有些滑稽,有些悲凉,甚至很黑色。
作为一个平凡的小男人,这样的人生轨迹很清晰。
没有权力,没有财富,出身淡薄,一切的作为都靠自己拼搏所得,即使是在黑社会中。
男人最希望被尊重,踏实的男人以为得到尊重的好办法是能够买房置地,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妻儿。
尤其在韩国社会的传统观念中,这是男人的本份。
仁久的最高人生目标就是买一套好房子,可以摆脱自来水压力的困扰,让妻儿住得像模像样。
这是他的人生目标,代表着平凡男人的美梦。
男人生存起来的苦痛在于力不从心。
凭一己之力打拼,得到的不过是一份薪酬,身心具疲。
但是,无止境的生存一直伴随着时间不停的打压,无休无止。
如果,一个男人有上进心,又不会种种手段,那曾经的壮志豪情迟早会变为一成不变的碌碌无为。
如果,一个男人具备忠厚的责任心,那恐怕他活着更加难堪。
苦累不是问题,会不会被承认,而不是被利用是一生无解的课题。
仁久就是这样的男人。
这样的好男人不会被他物所左右,因为他起码有人生坐标,有个方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在黑社会团体中,仁久很尴尬。
按他的年龄,起码要升职才对。
可惜,即使在黑社会中,他也遇见了能言善辩、手段凶狠的竞争者。
老实巴交的仁久即便没有遇见此等人物,估计以他仗义简单的性情,有所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他的人生尴尬不言而喻。
虽然,年纪大到开始抵触打打杀杀的活计,好在仁久是靠自己的一把子力气和难得的好为人活着的。
这样的人不仅在业务面前要挺身而出,越发危险。
而且,面对青春期的女儿和日渐疏远的妻子,还要鼓起气力为人夫为人父。
没有知识的他会用色情场所的免费门票贿赂孩子的中学老师,会善良的以为买到大房子老婆就会高兴,一家子就会家和万事兴。
现代男人总会具备这样的思维惯式,因为生存的要求告诉自己有房有钱的生活才是标准的。
现代女人也这么要求男人,社会的一切标准几乎都已经统一如此了。
《优雅的世界》就是运用这么个优雅的片名来表明了现代男人的人生脉络。
虽然借用了黑社会题材,但这些收租子放高利贷的小黑势力不同于大众常见。
用韩片特有的客观性写实而出仁久的生活全貌,活生生一出好男人的尴尬人生。
所以,当越来越被同情的仁久遭遇大危机的时候,观众不仅为他暗暗揪心。
而当他机缘巧合一般的得到一切之时,戏剧性的剧情并没有为观者带来什么快感。
相反,这个对于自己的生存境地无可奈何的男人让人感到高度的忧心。
宋康昊对于表演的掌控的确高超惊人。
《优雅的世界》更类似小人物精神世界的全程展示,宋康昊将与朋友、与妻子、与孩子、与老大、与客户、与敌人的不同交往展现的淋漓尽致,表现自我的独角戏也造诣颇深。
大象无形的表演不露声色将角色犹如邻家大哥一般的展示给大众,让人为之感动。
这样的表演当然可以获得最高荣誉。
而且,在结尾处的长长独角戏的确让人悲喜交加,深为感动。
一部表现小人物经历的电影具备一个如此感性如此点题的结尾。
仁久端着方便面,坐在自己的大房子里面。
电视的画面是妻儿在海外的幸福生活,这个男人笑着、满足着、欣慰着;继而,男人开始暴躁、悲伤,掀桌扔碗,嚎啕大哭;不久,恢复平静的男人开始清理房间,做家务,做着天下男人都不耻却不得不做的事。
这段戏,将一个平凡男人的生活本质中的无奈、无助全部浓缩而出,蕴藏着巨大的杀伤力。
因为,有些生活以及生存的必需是任何一个男人永远无法回避的。
男人这种雄性动物,这种雄心动物中的一大部分,都是这样生活的,都是这么面对现实的。
文章引用自:
这部电影类型被标为喜剧片,却是从头到尾都没有一次开心的笑过。
一个黑社会的中层,心存善念的中年人,有一个美丽的老婆和一双儿女,多年的打打杀杀并没有换来殷实的家底,依旧住在总是停水的廉租房内,同时,也为了供在海外的儿子上学不能从黑帮离开。
连发小也是和他一样,只是不在一个帮派。
女儿长大了,对父亲的工作不理解。
仁九被老师叫到学校,却以自己的方式试图解决---给老师送舞厅优惠券,希望关注他的女儿。
被退回后,也是自我调侃,自己还可以去用。
排队等候很长时间买了女儿爱吃的牛肉试图缓解亲子关系也是徒劳。
面对黑帮错综复杂的关系,仁久只想挣一笔钱,换一幢心仪的房子后退出这纷乱的世界,与家人过田园生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理想很美丽,现实很骨感,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
既然已踏入这个肮脏的世界,没有回头路可以选择。
这时,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的妻子选择带女儿一起移民,和儿子生活在一起。
在一系列的误打误撞和发小的暗中帮助下,仁久在黑帮的位置更牢固了,越想离开偏又离不开。
最后,仁久终于把当初看上的房子买下了,只不过是一个人生活,吃着泡面,看着妻子寄回的录像带傻笑。
仁久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已经实现了,只是那个优雅的世界不在韩国,那里没有他可以存在的地方。
他看着笑着哭着,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摔了手中的泡面;但是不一会儿又找来抹布一个人收拾,在窗外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是那般的孤单与苍凉。
喜和悲都来源于生活,而喜更是建立在悲之上,所以说悲剧的最高境界就是喜剧吧。
如果体会不到导演带来的冷幽默,其实片名改为《失落的世界》更为合适。
这是一个优雅的世界,西装笔挺,甚是体面。
这是一个优雅的世界,我们从来都用最含蓄的方式解决一切问题。
仁九。
仁九是个善良的人,因为他想要通过自己努力的方式挣到钱供养家人。
可是,他又是个可悲的人,可悲的不是下场,不是遭遇,而是他的内心。
他以为,世界上,对于他来说,赚钱的途径只剩那么一条,而钱又一定只是唯一解决万事的良药。
从一开始的十年前,他就已经错了。
妻子说,十年前你第一次进医院做手术的时候就说你不干了,可是现在已经十年过去了。
女儿在日记里说,我希望他们离婚,他怎么没有像别的流氓一样就那么被捅死。
第一次冲出去打相臻,只是仁九的泄愤。
他觉得自己是对的,为什么有人对他不公平。
第二次去找相臻是求和。
相臻说,好的。
于是仁九天真地回了句,谢谢。
他朝车的方向走去。
相臻跟了上来,刀子刺进仁九的身体,相臻说,到现在你还敢耍我。
可怜的仁九,天真的仁九。
在那一刻,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可是命运已经不能再把他往回拉。
顾不了后悔,顾不了想以后,顾不了其他任何人。
他会做的只是,还手。
即使这还手其实一无是处,只能将痛苦和难堪累计。
第三次再面对相臻,他已经遍身红透,在后备箱里被撞死。
这一刻,仁九傻了。
因为他是第一次主动明白过来一切都没有办法回头,他给不了交代,给不了了。
尽管愚蠢,堕落,无能,可仁九还是一个善良的父亲。
他终于还是把女儿送出去读书,老婆也一并出去享受快乐而轻松的海外生活。
喝酒,看病,洗衣,晾衣,做拉面。
都是他一个人。
邮递员送来加拿大快件,妻子和儿子女儿的生活DV。
仁九一边吃着拉面,一边看着,傻笑着。
然后,他哭了。
他把拉面碗砸了。
然后,他一边哭着一边收拾地板上的残物,一边抬眼看着电视。
再然后,他还是哭了。
仁九,用他可悲的手段和思想挣来了一笔笔的钱。
他没有退出,他还在挣钱。
他用了自己的方法带给妻儿那个优雅舒适的世界,留给自己的,是隔着优雅世界的透明玻璃,望得见里面,却永远伸不出手去的悲情空间。
全名:做一个拖妻带小的有责任心的中年黑道男人真命苦想要买个大一些的房子让家人住的舒服,想要满足儿女出国留学的愿望,想要多赚点钱好好的照顾这个家,这些都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常有的想法或者责任。
在影片的主人公仁久这里也是这样,在家里他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而在外面他还是别人兄弟、小弟或者老大,他的特别之处就是:他是个混黑社会的中年男人。
黑社会和普通人的做事方式肯定有些不同。
比如到学校见女儿的老师时,仁久把老师叫到厕所说话,然后送上脱衣舞俱乐部的代金券。
在比如做“生意”签合同的时候,简单的就是拳打脚踢强行按手印。
不过黑社会也是人,生儿育女,赚钱吃饭。
时代不同了,在这个“优雅的世界”里黑社会也越来越生活化、社会化。
不能再象“教父”、“黑手党”或者“小马哥”、“古惑仔”那样的嚣张和随性了。
和那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没多少区别,给别人打工,一样的累死累活。
仁久最大的嗜好大概就是睡觉了,不仅回到家就想倒头就睡,有时开着车也能在马路上就睡着了。
更麻烦的是,干黑社会无疑有着更高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有打人的痛快,更有随时被人打或捅的危险。
于是,生活便不再是平静的优雅了。
妻女都为他危险生活的担心而感到厌倦。
而要从黑社会脱身又哪是那么容易,钱是个大问题,一把年纪又没什么技能还能干些什么呢,于是房子、读书那些又都要泡汤。
更糟糕的是社团内部的争斗,让仁久失去了干完一票大的后就退出的念头。
而且一步步变的更糟,就算退让、妥协、接受事实,等他还是只有一条路,为了生存只有干掉所有威胁。
这大概就是命中注定的,发生在他身上的,其实也就是他整个生活的缩影。
他能自己选择吗?
不能。
常说因为爱才有恨,而在这里是因为在乎这个家才没得选择、才有辜负的感觉。
终于买了大房子,终于可以送女儿也出国读书了,终于仁久想要的都实现了。
他为之努力甚至拼命的幸福就在眼前,只是他好象并不在其中。
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悖论,当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实现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它早已不被自己拥有,留下尴尬和失落在光鲜的外表下蹉跎。
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得到和失去的不同和相似,是挣扎,更是无奈。
最后仁久收到远在加拿大的家人寄来的录象带那一幕,是整个影片的点睛之笔。
看着幸福快乐的家人他也满足的笑了,看着幸福快乐的家人他悲从心起哭了,看着幸福快乐的家人他不甘又留恋的怒了。
从高兴到失落在到无奈的更深的悲哀,所有的情绪到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宣泄,总结了影片的内容和主题,而本身也作为内容的一部分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场。
不夸张的说正是有了这最后的一幕,影片的质量可以说上了一个层次。
到这里就不能不说宋康昊了,他的表演是这一切的基础。
他真是太精彩了,所以的情绪、影片的灵魂,因为他,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有过同样经历的男人看这部电影就像在照镜子.稀里糊涂的进了这个圈子,稀里糊涂的结了婚,稀里糊涂的有了孩子,生活十年不变,在稀里糊涂中忙忙碌碌着,年轻时候的灯红酒绿换来的大多只是糖尿病,肝硬化,有幸没被别人杀死的话还在为妻儿子女张罗着让她们过得更加体面.很喜欢电影的结局,仁久看到动情处失声痛哭,委屈,压力,幸福.... 对于单细胞男人来说,暴力,就是他们唯一也是仅有的优雅世界.
想起王朔写的一句话:尽管吃得昂贵,玩得豪华,可我不快乐。也闹也笑,可笑完就像被别人笑了一场。
我宁愿不结婚也不会让你把儿子闺女带到加拿大
混黑这么挣钱吗?
平铺直叙,记流水账似的另类黑帮生活。可能看多了韩国电影的大开大合。感觉这个片子太过平淡了。如果不是宋康昊,可能懒得看。
一分生活的艰难,一分宋康昊的演技。这反转的也太莫名其妙了。老大就这智商?警察就这智商?
看得我恶心
没见过这么温柔的黑社会。。。。
片尾把碗扔掉然后独自打扫。这足以五星
show还得继续,大饼脸大叔也演黑社会啊。
唉。。。
看到宋康昊的大饼脸我就对这部电影失去判断力了。
看过第二部宋叔叔演绎父爱。黑社会+父亲,《一个好爸爸》也是,可惜那么表面与浮浅。说起来《艋甲》也有类似之处,从前的台片,有父亲的不论谁导的基本都是好片,这些年消失,居然影片质量也随之下降,《艋甲》的反响,难道是父亲回魂的缘故?
繁华过后,连烧过的灰烬里,留下的也只有家庭。
2761----不得不说他是个好男人,也是个可怜的男人----2013.09.15
没看到哪儿优雅~黑色喜剧
古惑仔的柴米油盐。没有宋康昊绝对没三星。
看了个寂寞
这是一个黑帮电影,但更像一个中年男人的危机电影。罕有的光明结局。再次惊叹,韩国演员演技个个都很精湛
宋康昊的演技真的是无与伦比啊~
小学生般的黑社会和弱智的打斗… 讽刺又讽刺的简单粗暴拍的太直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