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形容 Laughing Gor 给我带来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 ... 影片有点回归当年看《古惑仔》的味道... 很纯正的港产片 ... 整部影片里面 谢天华 有一处的表演真的相当到位...就是他在被黑社会追杀的时候换上了警服被路边的小孩打招呼...当时他的表情真的演得太到位了... 自己其实本身就是个警察,可现在是以小混混的身份假扮警察...这段短短的几秒穿插剧情真的可以概括整部影片... 非常喜欢这个亮点 ...
可能因为先看了影评,大家评价不是很高,所以我心理预期就比较低,所以看过电影之后就觉得比想象的好看很多…黄秋生和吴镇宇真的好会演,谢天华和他们一比真的就很难出彩,不过我觉得这反倒比较符合电影的气质。
因为就片中的人物设定来看,一哥(黄秋生)和座头(吴镇宇)就是经验丰富的大佬(年纪也比laughing大),所以laughing在他们面前显得青涩就合情合理。
而且一哥还是laughing的前辈,就是要更老谋深算一点。
(所以呛laughing没演技的我觉得大可不必,毕竟这时候的laughing既不是laughing哥也不是laughing sir)很感动的地方就是座头和妹妹的对手戏,karen用自己的命威胁座头放过laughing的时候,吴镇宇的那一滴眼泪真的是滴到我心上(我也想有这样的哥哥啊!!!
)后来送karen和laughing跑路也是,我哭成猪头,要我是karen,真的舍不得走啊,就算对象是laughing!
然后一哥后面真的是开大啊!
(前面一直藏着感觉)显露出了自己古惑仔的狠和心机(不然他背着叛徒的过去也很难爬到大佬的地位)。
真的觉得如果一哥和laughing 1v1,laughing百分之九十九会输…就是有一点觉得,能想到派自己人去卧底警方,还给座头身边插奸细的一哥,竟然猜不到警方的卧底可能不止laughing一个,有点不合人设。
但,如果不这样,这部电影恐怕得拍成电视剧了,所以,也是可以原谅的,瑕不掩瑜。
之前一直以为变节,是说laughing,看完电影之后才觉得,变节的原来是两个人,一哥和laughing。
一哥由白变到黑,laughing由黑变到白。
也是二人性格不同所以作出的选择不同吧。
一哥和潘sir在医院的对话,真的交代了很多(话说,电影里很多含义深刻的对白都交给了一哥,一哥真的不是第一主角吗?
哈哈)潘sir说,没有人会放着警察不做去做古惑仔(大意是这样),可能点出了laughing为什么会变节一哥选择做警方的卧底。
一哥的回答也很有意思,说自己可能是因为喜欢吧。
在我看来laughing就是个普通人,卧底是一哥让做的,自己就去了,后来又被选择,成为了双重间谍,所以有了很多挣扎,自己也在挣扎中开始成长,开始自己做选择。
而一哥就主动多了。
当卧底做了两个月,说不想干了,结果被冼sir劝住了,后来回归警队受不了,也义无反顾辞职回去做古惑仔,一黑到底。
我总觉得最后他换枪,也是逼laughing开枪,让laughing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回去警队,做警方的卧底(这样就每人知道laughing曾经替他做卧底)。
再搭配后面引用了他曾经的话,做大佬的要照顾小弟(大意如此),感觉最后一哥还是替laughing做了“好的”决定,让laughing顺利回归正途,真是用心良苦(希望不是我自己想太多…但我觉得凭一哥的心性,肯定看出laughing的变节了)这么看来,全片真的是一哥站在食物链的顶层啊,很黑很机智,座头就是傻乎乎(不是贬义)直来直去的古惑仔,laughing就是还在成长中的聪明小孩。
最后,也是一个让人欣慰的结局(因为我觉得这三人都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
话说都2021年了,我才终于补全了laughing哥系列。
虽然以后银幕上可能再无laughing哥,但laughing永远活在我心里!
最后再多嘴几句,要是没有一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laughing哥了。
那个5元硬币,谁能想到会是一哥留给laughing的呢?
联系《学警狙击》里,laughing哥“死”了之后,阿文就开始用硬币,总是让我忍不住去想,一哥对laughing而言,就像laughing哥对阿文的意义吧。
我磕到了!
(bushi)我很感谢编剧把laughing哥的前传写成这样,就还挺连贯的,衔接《学警》也没有很突兀,然后突然想到,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双男主吧!
(一哥需要拥有姓名!
哈哈)
很好看啊,为什么要跟无间道对比?跟无间道完全两个主线的两个类别的剧情。
最反感那些只看过无间道,没看过学警的人。
这部电影都说是人物传记了,就是因为当年梁笑棠这个角色太火了,才拍的前传。
这部趋于描述梁的前半生,本来就是传记类电影,所以所有都是围绕主角展开的。
本身电影剧情就没有交代目的性,还一堆人说炒无间道的冷饭,这帮人肯定没看过学警
本来总体只值两颗星,加上一颗给吴镇宇。
当初看学警狙击的时候,觉得编剧脑袋里一团浆糊,无间道,门徒,卧虎啥的都模仿了个遍,也模仿不出所以然。
难得还有个谢天华的laughing哥能脱颖而出,虽然这个人设早在好几年前的港剧,比如卧底神鹰啥的里头就出现过,但近几年随着港片港剧的没落,这样一个人设也有了出头之日。
不算创新的人设,难得谢天华有戏。
因此还是很期待这部前传的。
但是,终归还是失望了。
情节简单,实打实,这很好,但是整个脉络过于简单,以致最后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
人物不错,我刚看到演员表的时候,知道不管戏如何,人物应该是塑造得不错的,黄秋生,吴镇宇,谢天华等等。
吴镇宇不管演什么都很抢戏,这几乎是每一部他的作品的特色。
不管他是领衔主演的第一位,领衔主演的第二位,还是联合主演的第一位,联合主演的第二位,还是最后一位,他的戏,永远充满了教科书般的一个词:气场。
这部戏让我感觉平平。
唯独在座头哥的暴戾和他的兄妹情深之处,让我唏嘘了一阵,他对妹妹的疼爱和包容完全和他的暴戾能融合得相得益彰,丝毫不做作,合情合理。
吴镇宇从来就可以让他的周围都笼罩在他的气场之下。
静可以于尺寸之间斡旋天下,动可以方寸之间暴烈天下。
对于我这样一个不在乎之前多少剧透都能让我看电影的人,是因为我更迷恋或者说看重演员本身的演绎,人是有血有肉的,有的演员说演员很被动,被动得接戏,按剧本演戏,殊不知,剧本永远是死的,而演员是活的。
演员的眼神,气场,感觉,是剧本永远不可能一五一十描述出来的。
是谁说的,我演过烂片,但是没演过烂角色。
这样的演员格外上等。
谢天华在本片中类似串戏的,他的戏不差的,但不知为何,在这部电影中反而弱得狠,不知是气场问题还是编剧有意而为之。
黄秋生不说了,我更喜欢一哥旁边那个女人,很有调调。
嗨,MM乃叫咩名字啊?
下次一定多多关注
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一个被黑社会排到警方的卧底反被警方当做卧底派回了黑社会,其中还穿插了许多的卧底,你卧我,我卧你,我卧你卧我的卧,还有黄秋生、吴镇宇等老戏骨撑场面,讲好了估计不会比当年的无间道差,邱sir也用很多类似片子的老手法“插叙”来演绎,试图增加剧情的悬疑感,我可以理解他老人家的想法,就像剥鸡蛋一样,一点点剥下来,最后真相大白,一个白嫩水滑的水煮蛋结尾呈现在观众面前,可是邱sir这次好像没煮好,第一块就没剥好,一个故事的导火索就很牵强,我就不明白了,Laughing被警察抓了,你曾志伟要做了他我理解,但是人家也想办法跑出来了,为什么还要不顾一切的要追杀呢?
搞得自己最后左右手都断了。
接下来更是一堆莫名其妙,画着浓妆还有练手癖的黄秋生这个角色似乎是谜团最多的,实际上也是最狗P不通的,这蛋壳连着蛋清,剥一片下来都连带着蛋白,甚至还拉扯些蛋黄出来,最后急了,高潮部分也是各个“卧”齐上场的时刻,索性乱刀其上,最后呈献给观众的就是一滩....整个电影让我映像最深的就是吴镇宇送Laughing和karen上货柜车的时候那句“扑街!
你个扑街!
”
之所以给4星,不是因为电影的剧情有多么的精彩,不是因为配乐有多么的经典,不是因为内涵有多么的深刻,而已因为秋生哥的造型实在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我给彻彻底底的雷翻了,雷翻了,雷翻了.........
双重的无间道,情节上算是经典。
但总觉得黃秋生和吳鎮宇两大影帝的风头,让原本的主角謝天華有些黯然失色。
或许《Laughing》的视听文法,不成章法;《Laughing》的剧情设置,俗不可耐;唯独,《Laughing》的人物塑造,提供了一种楚楚动人的阉割特质。
言简意赅地说,《Laughing》以Laughing的个人价值观的左右摇摆,推动叙事。
是选择古惑仔,抑或选择差人;是选择相信,还是选择背叛;他的“二五仔”特质犹如他对一哥的回应:“哪个身份啊?
差人还是古惑仔?
”看《Laughing》就等于看黄秋生耍酷,一点不假!
黄秋生饰演的一哥是整部影片最具有阉割特质的人物。
他的莫西干发型,他的黑色墨镜、他的烟熏妆、他的红色唇印,以及他对女性手指的特殊爱好,他的男子气是一种分裂和失衡的再演。
他和《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The Untold Story(1992)里面的李修贤一样,每次出场,身边总是围拢着打扮靓丽的妓女。
然而,影片却始终未交代他与这些妓女的性行为。
他,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抚弄着她们的手。
颇有意思的是,在一场大佬(曾志伟 饰)主持的关于搞定Laughing的会议中,当阿一身边的女人说出,“能搞定就能搞定”,座头(吴镇宇 饰)紧接着一边做出“打飞机”的动作,一边嘲讽地催逼道,“他自己能搞定就不用你坐这里了,妹妹!
”后来,玩3P、饮“软水”,都是座头对阿一男性阉割特质的嘲弄。
反过来讲,在阿一结识Laughing的那场戏里(黑白画面,代表过去),阿一是高高地举起劈刀,为梁笑棠解了围。
那把举起的劈刀,犹如男性的阳具。
说穿了,阿一的阉割特质,外在于异装癖,内在于自我身份的失衡。
警界得不到信任,古惑仔就可以得到信任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影片38分58秒的时候,突然杀出来一个Karen,乖乖女恋上古惑仔的俗套就此上演。
表象上看,Karen的乖乖女功能,以一种正常世界价值观的侵入,挑衅危机四伏的古惑仔世界。
偏偏,她的出现深层次地引发了,独立女性与父权制概念之间的冲突。
座头因为妹妹的“入案”,变得异常的暴躁,用一个三次没打爆的可乐瓶,猛砸Laughing的头。
其实,这种暴躁正是做头内心柔软的动摇。
最后,他在妹妹的以死相逼之下,妥协。
准备了大集卡和一大笔钱,预备妹妹与Laughing一同跑路。
有意思的是,一个代表正常世界的女性最后竟然死在了生活在异装癖之中的阿一的手上。
影片最后并没有安排Laughing与Karen的生离死别,而是座头与妹妹的相拥“告别”(挣扎着为妹妹合上双眼)。
因为,妹妹的死,使他的信仰彻底地破裂。
他抱着妹妹,挨了阿一的十枪,只剩一种苍凉的无力。
他的男性特质,因得妹妹的死同样地遭到了阉割。
值得一提的是,Karen的单打独斗与阿一身边的群居式女性,做出了鲜明的反差。
可能很多人要说,《Laughing》只是炒了《无间道》的冷饭。
“二五又二五”,实在看不出什么新意。
的确。
但是,《Laughing》也确实用人物打了《无间道》的擦边球。
曾志伟一出场就是吃盒饭(撩起背心),《无间道》的曲径通幽,不言自明。
一边洗脚,一片搓肚子,他的男性特质没有阿一的异装癖,也没有座头的暴力控,反而有一种世俗的男性功能。
反观,差人这边的黄日华就显得“高大全”。
他只是一味地顺藤摸瓜,身上的那套便衣制服,似乎重来没有换过,难免沦为符号性人物。
虽然《Laughing》的故事大有“杂烩古惑仔”的范儿,但是有两场戏还是拍得非常好。
其一,当影片行进到23分25秒的时候,Laughing穿着警服,向对面等公车的男孩做出了一个敬礼的样子。
一方面,他的警服与他的敬礼是个人身份的扭曲;另一方面,在那个当下他的内心是得到安慰的,一个“误入歧途的世界”似乎消失了。
连贯的音桥,悄无声息地将他带到冼警官的病房……其二,当影片行进到83分钟的时候,一个黑白的过曝的定格画面:Laughing、阿一、差人,平行地交错在一条水平线上,擦肩而过。
慢慢地,这个过曝的画面通过缝合剪辑“推”行到一个当下的三角形构图:差人(正)、Laughing(无间)、阿一(反),各隅一角,枪响!
首先我是觉得一哥是最后一刻才决定要帮Laughing的。
从头至尾,一哥其实一直在迷惑,所以大家才对他的看法不同。
这在一哥一开始做警察的时候也反映出来,其实他蛮犹豫不决的。
一哥起初派Laughing做警察,其实也不能说是很有预谋。
只是突然觉得,为什么古惑仔不能去警察那里做卧底?
之后,冼警官又让Laughing去做警方的卧底,让一哥想起了以前的自己,于是对于Laughing的态度开始犹豫不决。
一般来说,这种卧底里的卧底,还是干掉比较妥当,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把握去掌控一个人的人心。
于是,之后一哥帮Laughing逃难,想让Laughing脱离这种生活。
可是逐渐,他心里的古惑仔心里又出现了,于是他又开始犹豫不决地想要置Laughing于死地。
最后,当一哥杀了座头之后,他也是试着想要一同干掉Laughing的。
(不然他没事乱开枪干嘛,他有把握一定躲得掉Laughing的子弹?
)可是,之后黄警官被他挟持住,Laughing出现,他猜下定决心想要帮助Laughing。
他终于觉得自己多年来的迷惑得到了解答:只要一天穿过警服,就是一辈子的警察。
他换枪,是为了引诱Laughing开枪。
给Laughing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解脱。
在那个情况下,换枪的动作是肯定会让Laughing开枪的。
事到如今,他不可能回去,也不可能继续做一个古惑仔。
至于影片最后的那个一哥、Laughing、警察的镜头。
我异想天开地认为那个警察是黄秋生……为最后这三个人一同做了个铺垫…… 还有,一哥给那个警察补了一枪,应该是想伪造自杀…… 总之,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警察也有很坏的。
比如冼警官摧残Laughing人性…… 古惑仔也有很好的。
比如座头为了妹妹不惜一切……
算是《学警狙击》轰动后的效益产物。
拍电视的去拍电影,始终是达不到那种气场,无论是场面还是演技,只能用几个老古惑仔撑场面。
电视剧有时间爱恨情仇,电影就整个是乱斗,细节原由只能靠回忆匆匆带过。
原来潜行狙击里卧底、卧卧底的概念是由此衍生而壮大的。
好在结尾部分做了个交代,和学警狙击衔接起来,变节也可以是由黑转白。
忠告:千万别看国语版。
因为兄弟的推荐,加分
混乱版无间道,掀起一股Laughing哥热潮,这种题材是不是能拍到吐啊呀
看两个戏精兢兢业业地演绎这种白痴作品,叹惜。
比之后的潜犯罪好了几个档次。无论是演员还是情节处理方面。
過得去吧,我純粹是消磨時間看的,沒想到邱禮濤的各種血腥鏡頭還是保留了自己的一絲風格...
淩淩亂亂。
我还是好喜欢这个阵容,我也好喜欢无间道的感觉。
黄秋生妆造指导:梁龙
3星送给模仿无间道的 而且不断衰落的 香港黑帮片
黄秋生 吴镇宇盖过laughing哥了。
这种喜剧片也算是超现代吧。
tvb+吴镇宇+黄秋生。。。。
只记得黄秋生的发型了
TVB为嘛这么捧谢天华啊。。。还是黎耀祥比较撑得起电影耶。。。
讲述警匪卧底的,故事情节大概就是,B 坑 A,A 坑 B,A 坑 C,C 坑 B,B 坑 C,B 进医院,D 和 E 坑 C,A 保 C,最后 A 打算坑 C、D、E, A 坑了 D、E,C 坑了 A,B 复活后坑 C。真是人外有人坑外有坑
導演手法幼稚,基本上是電視電影的質量,無非是多了幾個明星,多了一點暴力。不把這種題材拍到殘,香港電影圈是不會罷休的。陳法拉完全淪為花瓶。
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建国大业版的无间道,tvb精英荟萃洒
不停地倒叙不停的回忆
三半。镜头调度是小邱电影中难得的用心。剪辑不停跳视角,却没有可喜的效果。这里黄秋生有句台词是,为什么黑社会不能放卧底到警方——成本太高啦,能捱得住纪律部队的苦何必行古惑。其实同是暴力团体,警黑大有机会转换,庙堂之大局亦或民间之情义。本片当然辄止于《无间道》情节的突变,情感刻画表现亦不突出,既没有《龙虎风云》情与义的挣扎,也不够《无间道》正邪难辨的纠结。题讲Laughing,黄秋生演的一哥戏份几乎飙到双男主,转折(turning point)又不明显,让人一直疑心他还是卧底。吴镇宇妹控就更是冤大头,纯粹被编剧摆布。配角一众都很不错,人狠话不多李思捷,看他中枪死,想到《喜剧之王》。转瞬即逝梁烈唯,NiceMeetU徐忠信。
港味很纯的一部电影,可惜里面一件显出了香港本土片在遭遇了内地和海外市场双重打击后的乏力,邱礼涛对于港片的坚持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