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别惹蚂蚁>> 才体会到,人类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对那些细小的生物来说却是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小小的蚂蚁面对人类,即使是最没有攻击性的孩子,都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我不是个动物保护主义者,同情弱者是人类的本能,欺负弱者也同样是劣习.这部电影让我莫名其妙的联想到了台湾这次爆发的地震.而我们人类就是这个悲剧里"可怜的蚂蚁"...地震所造成的人命和经济损失离我很远,我没有资格去谈论,可是每天那不稳定的网络也多多少少影响了我的生活.不能进微软的网站,升级不了系统,上不了MSN,无法和朋友联系.这个时候也是病毒猖狂发作的时候...我每天都几乎在和蠕虫和木马搏斗!也许地震,只是地球打了个喷嚏...........对它而言无关紧要,吃点药喝点水,明早醒来又是美好一天....也许地震对你来是只是个新闻,听完了,看完了,过几天,就忘了...以前我的BLOG的背景音乐叫做<<地球吓了一跳>>, 是去年年底南亞發生海嘯震災之後,自然卷有感而發的作品,是我最爱的一首歌.娃娃轻柔但却残酷的唱着人类的渺小与冷漠....地球吓了一跳,死了十几万个细胞..不管黑的白的红的黄的,一个一个躲不掉不管有钱没钱有名没名,多美多丑多胖多瘦,通通一样逃不掉没有任何预兆,还来不及思考,就在一瞬间死亡围绕,他们脸上是否还带着笑?对它来说没什么大不了...对我们来说......很快就忘掉电影只是一些影象,歌也只是一些文字和旋律,不过这些是否都启示着我们:天灾无可避免,不过我们可以尽量避免不去做天灾的制造者.少一点冷漠,多一些关心.学学蚂蚁,就算是世界末日,也要团结在一起.
只要有人肯好好教化他,有时间陪着他,他就会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
现实中也会这样么??
最喜欢他们搭花瓣滑翔伞旅游的片断,挺浪漫的觉得,而且很开心!
看过了虫虫特工队,想看小蚁雄兵,结果看到了别惹蚂蚁。
从童年第一次对蚂蚁产生兴趣开始,现在算是进入高潮了。
蚂蚁们努力奋斗,我们要好好学习!
蚂蚁们爱好团结,我们要好好学习!
蚂蚁们风趣幽默,我们更要好好学习!
总之,要好好学习!
不要认为我说的全是废话,爷爷奶奶们奋斗了一辈子,最想说的也就是这样些话,我们要好好学习!
《别惹蚂蚁》新奇有趣,视觉效果一流,虽然讲的是一个孩子和一群蚂蚁的故事,但谁也不能说这个故事就是给孩子看的,或者说就是让大人们看了一乐的。
蚂蚁王国里的一草一木,还有那些被充分拟人化的蚂蚁们,很容易让人想到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利立浦特。
就像《格列佛游记》实际上是一本讽刺小说,而不是纯粹的儿童读物一样,表面搞笑的《别惹蚂蚁》事实上在力图传达一个相当严肃和深刻的理念,那就是暴力和残忍往往来源于文化上的隔膜。
为了表现人类世界和蚂蚁世界的不同,《别惹蚂蚁》充分利用了人类视角和蚂蚁视角在视域和透视上的巨大差别。
在表现人类视角的普通镜头里,花园里的小土丘、水枪滋出的水花、爆竹爆炸时的微弱火光,都是些渺小得不值一提的东西,然而在表现蚂蚁视角的微距镜头里,它们竟然变成了庞大的地下宫殿、瞬间爆发的巨大山洪、拯救了整个蚂蚁王国的大爆炸。
《别惹蚂蚁》的出色之处还在于,拍摄“小世界”时不吝使用大量运动镜头。
比如在蚂蚁们袭击佐克卧室的那场戏中,微距镜头放大了极其微小的运动,一个奔跑的主观镜头最终呈现出这样的视觉效果:在地板上飞一般向前奔驰,四周景物快速划过,但是近在咫尺的目标却总是那么遥不可及。
应该说,这样的运动镜头要比静止的镜头更接近蚂蚁的真实感受。
《别惹蚂蚁》在表现人蚁眼中世界区别的同时,渐渐消除了人与蚂蚁之间的心理隔阂。
佐克满怀恶意踩踏土丘的动作,在大人眼中,顶多只是一个孩子不高明的游戏而已,《别惹蚂蚁》却安排了这样一组镜头,在仿佛哥斯拉一般的怪物袭击下,蚂蚁们瞬间遭受灭顶之灾。
很难说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佐克被小伙伴欺负,把所有的气撒在小蚂蚁身上。
影片用一个大仰拍镜头来表现那种高高在上、手握他人生死大权的感受,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善恶,看到的只是没有约束的权力如何激发人类原始的施暴欲望。
蚂蚁和佐克的强弱之势既然无法改变,那么要和平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强者到弱者中去生活。
佐克变小后到蚁穴里为自己申辩的理由是:“我怎么知道你们也有思想和感情?
”这种“不知道”,就是“隔膜”。
一旦消除了隔膜,我们的暴戾之气残忍之心就会自然解除。
《别惹蚂蚁》当然只是寓言,人类不同族群之间要和平共处,文化上的沟通和了解必不可少,这才是《别惹蚂蚁》真正要表达的。
本来以为美国的动画电影拍的都是很有新意,看来这部是个例外。
花生豆的经历尚且可以称得上离奇,但是情节并不新颖,人物没有什么创意(除了那个有点神经质的老太太)。
整体看起来比较俗套于是就成了这种电影的优点也是缺点。
看来黄金的配音班底没有带来票房的成功也并不是什么意外。
不过电影倒是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毁坏蚂蚁洞的劣迹,记得是小时候在姥姥家的院子里,那个时候老人家教给我的方法是直接用开水烫,现在想来的确是太残忍了啊。
论坛上有人推荐这部片,特意下来等昨天晚上升级的时候,来打消漫漫长夜的无聊时光。
横看成岭侧成峰,一部动画片看的角度或许让大家觉得获得的东西也有许多不同。
对小动物,以后再也不会如此残忍。
对难题,以后再也不能轻言放弃。
对朋友,以后一定要倍加珍惜。
对强敌,以后一定要狠狠还击。。。。
值得大家用心看的小片子
卢卡斯和蚂蚁一起坐在蘑菇上,看着远处灯火辉煌的城市,一问一答的对话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团结互助!
我相信大多数孩子可能不会从电影里面深刻理解这些,反而是终日忙碌在钢筋水泥都市、疲于奔命生计、心思动于暗算反暗算的成年人,也许会若有所思。
在生物学角度,越是弱小的种群越容易群居合作,越是智慧高绝力量强大的物种反而会离群索居。
人类很特殊,本质是社会型的生物,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开始形而上的隔离自我,开始与周围产生戒心,铸建保护网自我保护,或是向鸵鸟和刺猬学习。
社会发展的方向却和此相反,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要求更高的合作,于是,人们在隔阂自我的同时开始合作,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出来,这样的合作效率有多高,所以,人不如蚁阿!
当影片中那个貌似强壮的孩子欺辱幼小时,得意的说:“I big and you small!
”我不由得激灵打个冷战,因为,在我们身边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也经常在心里会这么说,这或许算是一种文明发展的悲哀!
这部电影告诉人们,别欺负弱小者,因为欺负别人意味你自己就是无能者或悲哀者。
同时告诉那些弱小者,团结就是力量,可以反抗一切压迫我们的强食者。
透过蚂蚁的眼睛看人类,仿佛可以透视到这世界万恶之源之一,那就是人类的自私。
个人一直认为自私和贪欲是万恶之源,但此片只放大了人类自私的一面。
小男孩这么无辜的被人欺负了,按照常理,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好可怜,此剧却突破了这种定势思维,揭示了一些本质问题,其实人都一样,都只能看到自己的角度,极度自私的压根就不会试着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小男孩虽然被欺负了,但他后来的行为并没有使他在这一点上与众不同。
不过可幸的是,他遇到了那一群蚂蚁。
此片有些地方虽然在讽刺人类,但是采用的方式却是幽默可以接受的。
The Ant Bully 震撼于它的逼真特技,以及从蚂蚁视角观察人类世界的独特镜头,12月份等到中国引进后值得去电影院看IMAX的动画片!
PS:今年动画佳片不少哇《汽车总动员》《篱笆墙外》……没一部让人失望的,不知道明年奥斯卡会有何等激烈的角逐?
跟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很相似,都是主人公变小了,然后与小生物之间的事。但是本片明显不如后者。
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Jesus...蚂蚁在屁股上画了一个叉 :p
有點類似毫髮人王國的劇情,只不過這次是大戰蟲蟲與殺蟲劑公司..
无语
比想象中要好太多...
蚂蚁的反击!
蚂蚁是很强大的哦
不爱看
没看下去……
蚂蚁
自闭小孩成长记
神话的诞生可以借鉴本片来理解。
幼稚到爆表.....灭虫专家就这样被小朋友害死了...
看了就忘,实在是不咋D
画风难看,人物性格俗套,搞笑方式做作,毫无创新
无论把什么东西惹急了 都很危险啊
一般吧...真人拍会更有意思一些
物竞天择 我不会欺负我打不过的东西~
这种故事听了几千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