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场第一个镜头我就很喜欢,低沉的色调,蜷缩的女人,像卷曲的铃兰,藏着心事与白。
走着走着,走进了前情回顾。
佐藤玲子和朋友说好的合租变成了与陌生男子的同居,捡到的小猫死在男子的狠心之下,沉默的怒火将带着一百万日元的行李扔出房间,构成刑事诉讼。
惨淡的色块,家庭破碎冰面般的气氛,到处乱跑的流言蜚语,让玲子只得离开家乡。
其实我觉得她是适合这样经历的,她那么无言,那么秀气,一个人的旅程好像不寂寞也不落魄。
像一朵梅,低着头迎接雪压枝头的重量。
在满是老年人的桃园里,玲子好像天生的采摘手,只有在绿色满眼的窗边才会露出一些,人的劳累疲乏。
导演大段大段的固定镜头和人物沉默,就像固态砝码,加重,也让人沉思。
关切过度的波路,我以为居心不良,一些不合时宜的问答,一些失礼的举动,但似乎只出于爱护之情。
不得不说,优酱真的太美了,在圆形深绿的水池里,明明表情没有大张大合,却羞怯、水灵,好像一头藏进森林的小鹿,鹿角上都是露珠。
桃之女,好日本风格的名称,让我想起了桃园奈奈生,在小调悠扬里,桃叶与桃果繁茂。
临别时的一袋子桃,给予的近景,那样灰扑扑红彤彤,却让我感受到无比的生命力,朴素的善意,拘谨的示好,玲子,当作开启你下一段旅程的车票吧。
花草市场,人来人往,玲子总低下的头像蜗牛触角缓慢感受世界。
遇到了和你一样内敛的男孩,停下单车,和你讨论做菜,喜欢又收回的冒犯的手,让我不禁感叹,青涩真是人类最好的礼物。
玲子的特写镜头总是让人惊艳,但我最喜欢她的长发,在风来风走时,像横飞的枝桠,和天空十指相扣,多像天气之女啊。
一百万慢慢堆满,日子也仿佛变形,爱情开始变得生涩难以入口(补充一下个人情感,抠的人不要谈恋爱…)。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流浪,只不过现在玲子要奔赴下一场了。
不得不说,日韩的电影有时候画面有点像,但是风格真是很不同,光是语言发音和嘴形就大相径庭,日本电影总给我一种垂着眼、睫毛轻颤的感觉,不直视,却口中说着“我喜欢你”,哈哈哈哈哈,真的挺有趣的,纠结感。
和朋友一起看,还是很不错的,她很喜欢优酱~
去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或许是青春时期的一种心之向往。
美好的想法面临残酷的现实,总是不了了之。
远方和自由,像是一对伪命题,正如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失败和逃避。
今天要说的是一部关于日系青春成长电影——《百万元与苦虫女》。
由文艺片女神苍井优主演,棚田由纪作为编剧和导演。
她说这部剧是为优酱量身定制,是一部属于苍井优的电影。
的确,苍井优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忧郁脱俗像是给电影加上一层文艺风的滤镜,自然又协调,已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了。
21岁的女主佐藤凉子是个毫无一技之长的平凡女孩。
大学刚毕业,本应是美好的青春年纪,却刚出狱,永远被贴上“犯罪前科”的标签。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还要从并不幸福的家庭说起。
凉子因和父母住在一起,被要求每月上交2万日元的生活费。
因此,凉子决定和朋友搬出去住。
谁曾想朋友擅自邀请男友一同入住。
本是两个人的合租变成了三个人,凉子不好说什么也勉强接受了。
搬家这天,朋友和男友分手,不能一同合租。
孤男寡女,本以为会发生什么狗血爱情故事,没想到这成为凉子一生的转折点。
凉子发现一只可爱的小奶猫,便出门给它买吃的。
回来之后,小奶猫竟然被朋友男友扔掉,惨死在马路边。
凉子一怒之下把他所有东西扔出门外,因涉及到金钱,构成刑事犯罪,凉子进了监狱。
出狱后,本应是开心和乐融融的家庭聚餐,却因争吵引发各种矛盾。
弟弟指责凉子的前科会影响到他入学考试;父母互相指责双方出轨。
凉子在一片混乱中宣告,决定存够一百万日元就离开家。
漫长又辛苦的打工过程,凉子一直没有放弃,存折上不断增长的数额激励着她。
一天路上,凉子偶遇几个老同学,她们嘲讽凉子进监狱一事。
忍无可忍的凉子和她们殴打起来。
而这一切,弟弟全都看在眼里。
那一刻,他觉得姐姐是全世界最勇敢的人。
因为弟弟在学校长期遭受校园霸凌,胆小懦弱不敢还手。
姐弟俩在这一次的殴打事件中渐渐走心,弟弟希望没有手机的凉子在离家以后一定要记得给他写信,凉子故意敷衍着。
剧情从这里开启公路片+文艺片的格调。
第一站,海边。
凉子在一家海边小店做杂工,第一次做刨冰居然比老板还要好,被称为“雪花冰天才”。
凉子很喜欢这种忙碌感觉,写信告诉弟弟关于这里的一切。
不久,一个英俊的海边少年(竹财辉之助饰)开始追求凉子,但凉子一直保持着距离。
海边少年邀请她参加派对,希望她认识更多的朋友,凉子不为所动。
因为在存够一百万日元后,她会离开这里去另一个地方。
第二站,山林。
山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只是这个村子里几乎全是老年人。
凉子在热心店长的帮助下,很快找到落脚点,还有一份摘桃子的短期工。
房东婆婆夸凉子有摘桃子的天赋,唤她“桃子女孩”。
凉子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继续写信告诉弟弟她的状况很好。
直到有一天,村民希望她以“桃子女孩”的形象为他们村的桃园进行宣传,可是凉子并不情愿,支支吾吾。
村民们不依不饶,凉子冲动之下道出她有前科的事,大家一片哗然。
这里自然是待不下去了,临走的时候,善良的房东大哥特意准备了一袋桃子作为送别礼。
第三站,城镇。
这里距东京只有一小时特快列车的路程。
凉子依旧很顺利地租好房子,找到一家花店的工作。
同时也邂逅了一段爱情。
不过自卑的凉子向对方坦白了她的案底和存够一百万日元就离开一个地方的想法。
对方没有被吓退,两人开启了一段美妙的情侣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男友一直向凉子借钱,还和其他女生搞暧昧。
久而久之,凉子忍受不了,提出分手。
回家后凉子收到了弟弟的来信,原来一直遭校园霸凌的弟弟以凉子为榜样,想像姐姐一样勇敢面对困难。
可是姐姐是个懦夫。
那存够一百万日元就搬离的目标,不过是一种逃避。
弟弟的信,给了凉子真正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
结尾来了一个有点生硬但又不失温情的反转。
原来凉子男友当初借钱是不想让凉子存够钱离开。
他醒悟后,奋力骑着自行车去火车站想要挽留凉子。
只是近在咫尺的距离,两人再也没有交集,错过的青春就是曾经美好的天真。
有人会觉得两人就这样错过会很遗憾,但这正好彰显了电影的主题。
孤独、疯狂、逃离构成青春最独特的画面。
经历过后,信念、勇气、努力又会成为青春下一轮的风景。
长达两小时的影片有点慵懒冗长,带点淡淡的青春悲伤。
但影片却探讨了很多话题,亲情、爱情、成长等。
有句话说,我们总是习惯于去伤害离自己最亲的人们,那是因为我们的能力也只限于伤害那些身边的人。
片中,凉子的家庭是不和谐的,尽管年纪尚小的弟弟舍不得姐姐搬出家,但说出嘴的话却被嫌弃代替。
父母表面上对凉子各种苛刻,实际上一直在担心漂泊在外的她。
21岁的美好年纪有着不匹配的成长烦恼,假装很勇敢,却一直伪装内心选择逃避。
在三段旅程中,其实有很多凉子喜欢的人和物,但她不愿意停下来正视自己的内心。
乍看像是一场徒劳无功的经历,实则是对青春的不同探索。
影片最后那句“不会再回来了吧”,不是一种结束更像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凉子成长了,之前害怕分离,但现在明白分离是为了新的遇见。
若不是因为犯罪记录的影响,凉子可能一直过着按部就班打工赚钱的枯燥生活。
正因为有了当初的逃避,凉子被夸赞有做刨冰的天赋、摘桃子的天赋,并不是一无是处。
从海边到山林,从大城市到小城镇,她体验到各种不同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金钱买不来的财富,都是值得被刻进青春的闪光事迹。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逃避!
一杯敬青春,一杯敬成长!
每存够一百万,就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去生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愿与周围的人发生不快的得过且过盲目地流浪.......有热情洋溢但是又痞痞的沙滩小子有憨厚老实,勤勤恳恳的桃园男子有善良害羞的,不想让她离开却说不出口的少年.....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这样的好人的虽然玲子之前在东京的时候发生了种种不快但是能在陌生的地方有这样的温存真的是很幸运的其实弟弟也不是那么讨厌姐姐的,毕竟是同一血脉....日剧里面的弟弟一般都是别扭小孩到时候还是会发现自己是很喜欢姐姐的......我也以为她很坚强在遇到欺负她的人能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虽然一副安静老实的样子在遇到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至少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过最后还是用离开来逃避事情她的忍受,都是建立在能存够一百万然后离开的基础上的直到遇到了花店的男孩.....虽然这里剧情有点狗血....不过大体上还是可以看得出来,那男人就是为了不让她走才借钱的这个误会,最终还是没有解释下来,美丽的错过了当你知道了这个误会,你还会留下了嘛?
到底,你还是不相信他吧......在下一个地方,会有人在等你吗?
真的要这样漂流下去嘛?
其实家是你最后回归的位置吧......离开爱人家人的时候会很心痛吧.....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吧......
玲子这个角色也许是大部分的我们,但我们未必能成为玲子。
日系文艺片的镜头语言永远是我心里封神的存在,恬淡平和,总能抚慰到被城市生活节奏捆绑的那颗浮躁的心。
配上苍井优那张干净又灵气的脸,真是极致治愈了…
玲子有和我相似的原生家庭,家庭氛围带来的窒息感也使我一次次想逃离这个环境。
和开始的玲子想法一样“独自生活的生活成本一定很高,会很辛苦吧。
”所以不够勇敢的我也一直没有能踏出舒适圈。
那天友人指出了我的软弱,而我却找了很多理由反驳。
现在想想我也只是在逃避我自己的软弱罢了。
全剧最让我感觉到窒息的是那群爱强人所难村民,瞬间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些打着为我好的旗号,亦或是满足自己私欲、亦或是干涉我人生轨迹的长辈们。
同时治愈到我的是桃园的奶奶和大叔,一个有些木讷不善言辞的中年大叔可以在全村人面前维护玲子。
而奶奶,冒着受村民非议的风险到最后还是温柔关照着玲子。
以及被校园霸凌最后终于做出反击的弟弟,也传递给我了非常强大的力量和勇气。
感情线上:觉得害怕玲子存够100万会离开所以一直找她借钱的养葱小男友这个点,意外蛮可爱的。
虽然最后还以误会没有解开是遗憾收场,可是真实青春也就是这样吧。
希望早已经攒够100万日元的我终有一天也能有踏上旅途的勇气。
四处看看,四处走走。
想看海的时候就去海边,想去避暑就往山里跑幸运的话遇到一个谁,与我结伴而行。
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啊!
正式提出离职,告别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当做对自己的奖励,翻出这部电影,断断续续看很多遍,看到自己的影子,想想毕业的时候也是这样打算的,打工,攒够钱就到下一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离开,周而复始。
没有人认识你,没有人对你的过往和未来感兴趣,来不及熟知你,来不及对你多加干涉,就能离开,虽然应该会很寂寞,很孤单,但应该也很自在吧。
况且人和人的相遇注定要分离不是嘛?
那是背负了什么,才想要不被熟知辗转流浪呢?
玲子(苍井优饰演)背负的是所谓前科,所以想要逃离,逃离到海的那边待攒够钱,到山的那边,到城市里,辗转到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并且让人们来不及熟知你就离开。
无法原地不动的忍受,也无力奋起反抗,所以就逃离,并且伪装很坚强。
这样的逃离不是为了找寻自己,就是不想找寻自己,才这样一直一直流浪下去,不去想不去思考,单纯的辗转生活,也是在逃避。
也许这部电影抓住大家的点就是那种乌托邦式的流浪生活,可是于我而言,是那种茫然不知下一步该何去何从,于是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慢慢的走,慢慢的开始打开心扉,有一天你会遇见一个人一些事,看起来好像救命稻草,抓住了也感觉到了力量,但是这个世界没有救命稻草的。
自身的虚弱是无法借由外界的力量变得强大的。
也许电影的最后是误会,但是这个误会是注定的。
你要知道,你唯一需要逃避的就是逃避本身。
还要有足够的智慧知道什么是逃避,什么是自主的坚持。
最近也在看彭明辉的《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触动我的是那一句:很多时候我们把学业有成和事业上的成功当做生活的一切。
因此我们把大学上小了,把人生过窄了,常常为了一些短暂的快感,放弃了持续而长久的愉悦和幸福(钻研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自己的业余爱好);常常逞一时之快,争一时之勇,忘了生命是一个持续而积累的过程;也误把人生当什么马拉松,其实终点没有颁奖台,有的是一座座荒冢,岁月荏苒,墓志铭也都将斑驳不清。
可是,即便知道,但是也还是不免忘了初心,在世事里挣扎,推搡,不免艳羡,贪婪,受欲望鱼肉。
《后会无期》里说,懂得那么多的人生道理也无法过好这一生。
其实道理不是让你过好这一生,而是让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无论如何你都过不好过不满意这一生的。
它注定潦草没有轨迹可循,无论如何规划,如何悉心。
棚田由纪也许真的不适合拍长片,至少目前这个心思细密却不太懂得如何整理网获的海产的她还不能完全驾驭那漫长的九十分钟。
多年前一部《红色文化住宅里的初子》也许沉闷过也就被遗忘了,但去年年初情况已然变得不同。
棚田导演的新作《百万元与苦虫女》上映之前,电影主角佐藤铃子的过去被棚田导演先行搬上了电视荧幕。
相同的角色、关联的剧本给了二者一个再便利不过的比较平台。
电视短片《苍井优×四个谎言》新奇精悍,在如今雄风不复的日剧当中算得上是少有的精品。
其中,棚田导演的《都民•铃子》自然也实力不俗,三个短篇故事各据一话,手法、风格有别,虽则整体看来有缺乏一贯性之虞,但幸得短片本身有其独立特性,并不致对《都民•铃子》的风味有所折损。
想来,短片确实是展现导演内心深处世界的绝佳体裁。
更小的商业压力为任性垦出沃土,所以短片可以主题晦涩甚或手法荒诞。
而更大的时间压力则为雕琢发起助推,所以短片可以情节精巧而又构架平衡。
如果说长片体现的是导演的能力,那么短片就是导演天赋的映像了。
《都民•铃子》之于棚田导演亦然。
这位年纪尚轻的女性将她的细腻排布进画面不甚充沛的光线,那种昏黄中套着浣熊玩偶装束慢慢吃拉面的铃子,那种夜蓝中一抬脸说出出人意料的“不要分手”的铃子敛聚了棚田导演聪明的视角以及带点戏谑的冷静思考。
这位勾勒着十分钟里老去年华的导演无疑是不缺乏才能的。
但那碎散在对人情体察间的才华细密成了绵绵海沙,滑腻得堆叠不起电影中铃子的浅浅浮雕——哪怕微渺的沙粒都已用令人赞叹的精细刀功刻上了电视剧中铃子喜怒哀乐的面容。
这样的评价看起来也许是过于苛刻了。
毕竟,虽然《都民•铃子》作为序章早在《百万元与苦虫女》上映前半年就已播出,但实际上,二者的拍摄却是电视剧晚于电影半年。
时间差中包藏的解释可以多么丰富,单单发展论带来的不可比性就能噎得人张口结舌。
在这种也许合理的辩驳下,《百万元与苦虫女》的疲软只不过说明棚田导演不是个精明得无懈可击的商人。
她看到了先行的电视剧作为电影造势工具的价值,却未及注意观众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种利器。
《都民•铃子》跃然短片平均水准之上——作为日剧甚至堪称优秀——的品质为《百万元与苦虫女》设定了不低的期望值,更毋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棚田导演在《都民•铃子》时期仍是一个新面孔,她早前的几部长片尚且来不及成为参照对象。
在这种非凡的关注面前,《百万元与苦虫女》无功无过的普通就是一种负面特征。
所谓“普通”,并不是说《百万元与苦虫女》挖掘不出亮点,相反,其中闪光的小聪明俯拾即是,比如铃子一家四口在饭桌前捉对争执一场,理智渐失时直接迸发自潜意识的言语不断错位,那种滑稽荒诞牵出的一笑,却因其背后潜藏着普通家庭的真实状态而融进几许幸福的心酸;比如铃子加班后打开便当,发现剪成“100”形状的海苔粘在饭盒盖背面,她用撕下海苔放回米饭上的小动作默念她的决定,可紧接着,拉远的镜头里出现的长椅也赫然排出巨大的“100”,这种心理活动的奇异外化简直像是一句高声喊叫——“等存够了一百万我就搬出这个家”;比如铃子在两杯冰饮的镇静下将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然后逃也似的走到街上,她对追在后头的中岛的混乱回答,语速飞快如同她发狠般的步伐,此时的镜头摇晃,剧烈得仿佛感应到铃子羞耻而痛苦的心跳;比如铃子与中岛在车站的错失,镜头始终在说着关于视觉错觉的谎言,而铃子以一句“不可能会来的吧”为那些殊途的路线与视线作结,转身嚼着面包圈离开的她因为正行走在重生的边缘而美丽得摄人心魄。
是的,这些都无疑是影片中令人珍爱的场景,然而在《都民•铃子》的优秀下聚拢来的观众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看点的简单堆积。
因着棚田导演“曾经”的过人成绩,观众有理由要求《百万元与苦虫女》表现得像一串珍珠项链,细节精致串联起来就是结构圆满顺畅。
然而在这一点上,棚田导演交出的答卷却是令人讶异的——片中四段故事的关联与分异不甚清晰,比如铃子选择在“地方都市篇”而非其余故事中遭遇恋情居然找不出什么实质性的缘由,让人几乎不得不包藏祸心地怀疑这个问题对于棚田导演实际也是囫囵的;同时各个故事间的转换处理简单得几近平庸,比如铃子生活的环境由山中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仅是一个 “从全黑中淡入”,似乎不费脑筋的同时也浪费掉了“山间村落篇”末尾铃子坐在车子的货斗里慢慢啃咬一个形状饱满色泽柔和的桃子时制造的微忧氛围。
在那样质地不匀的构架下,所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细节就真的只能停留在不成大器的把戏了,这无疑是令人扼腕的。
然而即便已经是这样了,《百万元与苦虫女》的憾事仍未得完结。
棚田导演在这部电影中注入了许多有着奇异、细腻风味的细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有心为之的细节都那样经得住推敲。
铃子的审讯末尾那以旁白方式出现的判决即为一例:观众,或者这部电影本身都对展示判决的具体内容没什么需求,铃子拘留期满后家里的那餐晚饭所透露的模糊信息已经排除了所有影响理解的障碍,而旁白一经加入,不知是严肃还是滑稽的尴尬氛围就把本来流畅的情节衔接点彻底抹消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则棚田导演对电影细节的处理有功有过,但与细节关联甚密的运镜与剪接却让人几乎找不出瑕疵,同时更是奉献了诸如铃子行走于高墙外荒草与道路的交界的强烈平衡感、饭桌前的争执中按人物座次快速切换镜头的冲击力、灰蓝海浪前面亮红的刨冰以及男孩子垂放于桌面的小麦色手臂的隐喻性,以及铃子与中岛的行动在车站外颇具欺骗性的环境里交替出现的抓人度。
由此,功不可没的摄影固然优秀尽展,但主导这一切的棚田导演,其天赋优势更是得以被再次确认,多少为《百万元与苦虫女》增添了值得回味之处,尽管它未能一扫电影整体的平凡之气。
除此之外,《百万元与苦虫女》被广泛称憾的还有它的音乐。
无论《红色文化住宅里的初子》、《都民•玲子》以及《百万元与苦虫女》,都一致地反映着棚田导演的一个特点甚或一种习惯,即倾向于少使用背景音乐。
用乐极少并不是只有棚田一位导演作为特例,而这种特点和习惯本身也不存在优劣之说。
然而《百万元与苦虫女》里连续性低落到令人疑心出原声专辑不可能,同时由于与电影本身的貌合神离而存在感很低的背景音乐明显没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只是在勉强地追赶电影的步调。
这已经不仅仅是音乐担当方面的一时差错,而是导演棚田的长期劣势所在了。
前述的这么许多,赏之者自是《百万元与苦虫女》的核心价值,然而若把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相对视作电影的败笔则未免有失公允——未能得以最优化的它们发乎于导演个人能力结构的尺短寸长,本就是避当击节遇应涵谅的潜在惊喜点,是导演的成长空间。
单单由于它们,并不应致使《百万元与苦虫女》的水准跌落到“普通”层次。
而这个不合理的情况却以事实之姿出现,究其根源,却是棚田导演兼任编剧时一个真正的败笔——漏洞频出的“地方都市篇”。
其中尤为令人哭笑不得的设定是,中岛第一次开口向铃子借钱时就昭然若揭的意图到了铃子那里却被硬生生挤压为一个因为毫无觉察而产生的误会。
会出现这种明显牵强的剧情,真不知棚田导演是过分低估了铃子还是观众。
因着失败的设定,这部本有许多优秀特质的电影终究归于平庸而与来自《都民•铃子》的期望产生了更大的落差,成为了棚田导演,抑或她的期待者截至2008年7月9日的失意。
“其实这就是一部很没有野心的电影”——也许有的观者愿意对《百万元与苦虫女》保有这样一个可爱的解释。
这种低调确实有着因为不可考证而存在的可能性。
但先于这种可能性,电影背后却确凿地缺乏留有余地的足够轻松感作为支撑。
为了释放心底里被放逐与找寻、逃避与直面浇灌的人情冷暖,以及在不断被环境吞噬的同时小心防止自己被溺毙的铃子的形象,导演棚田由纪因为她的年轻付出了代价。
但这又有何不妥呢——如果她是一块璞玉,那么时间已经开始了雕琢她的过程。
“就像是自我寻找的旅程?
”“不,倒不如说是不想寻找 怎么才可以以自己的行动生活下去。
不寻找讨厌还是呆在这里。
我在逃避。
”“逃避什么,已经结束了吗?
”“不是那样的。
无论到哪里,都没有栖身之所。
你就没有想到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生活的想法吗?
”“有啊。
”“去了陌生的地方,当初大家都不知道我,然后慢慢了解我,那样的话,就会被卷入麻烦中。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勇敢、逃避、寂寞、错过,还有一个人的漫长夏天的故事。
还有,这样的事情也和年少时期的幻想很相似,在一个地方存够钱,继续流浪去下一个地方。
虽然后来越发觉得这很不现实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安定的生活,但有过这样的幻想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蛮喜欢一个人在深夜看这样节奏缓慢的慵懒电影。
有点在安静漫长的海岸线上漫步的感觉。
不太紧凑的安静的剧情可以有给人很多沉思的空间。
好吧……也蛮喜欢这样的女生……虽然只是电影。
我想每个喜欢这样的电影的人都会有一些共鸣的吧,也许是某个角色的某些特性和自己很相似。
借用铃子的信里的一句话,呵呵。
天气越来越热了,希望大家快乐。
节日快乐晚安。
-借我5w-.....好-借我1w-......(取钱)……(循环。
玲子付了所有约会的钱)最后-中岛,你喜欢我吗?
-喜欢……-喜欢我哪里-……不要啦,害羞.....(陈述理由,慢吞吞)-觉得和中岛在一起好累啊(玲子选择离开,去另外一个地方不在逃避。
好好生活)-(女子)一直这样误会下去好吗?
-(机械的给植物浇水中)......-(女子)直接告诉她吧。
为了不让她存满100w离开....你借钱的理由-(醒悟,站起来).....是啊.... 不能一直这样....(奔出去)(我的眼泪开始在眼眶打转。
觉得整个的情节包括感觉都在大逆转中……一直错过一直错过,古老的狗血戏法。
当然,如果我们身在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多,多到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发生.... 就在最后他们貌似的互相遥望上,我们屏息期待以为要相遇要怎么怎么怎么,正在担心是不是下到了完整版时,情节和感觉都突然归离到了原来的轨迹上.....)-(玲子释怀的一笑)啊... 不会来的吧。
||||| 此后就是我个人的挣扎了。
大概我神经兮兮的情节看了太多了,or始终觉得日本文艺片话中有话的错觉,或者其他之类的。
我开始了自己的揣测。
1、那部分中岛借钱是不想玲子离开的桥段是不存在的,是玲子的幻想或者其他之类的。
反正事实不是这样的。
所以最后中岛没有来,一切都是假象。
2、中岛的想法是真实的,中岛也来了。
只是他们的位子是错位的,他们其实到最后都没有看到对方。
所以,是实实在在的错过了。
玲子到最后都不会明白中岛的真实想法。
3、前面的前提都是真实的,而且他们也看到了互相。
只是最后在眼神里面看到了一切真真假假,起始结果....最后导致互相释怀,不想最后追究下去。
中岛也终究没有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但是互相之间的一望已经明白了。
所以玲子最后的话语其实是对着自己说的,让自己释怀。
4、夸张点.....在打工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假的= =....是玲子在逃避....这个癫狂了。
理由:玲子很轻松的就对着中岛说出了自己有前科+关系发展迅速冷却迅速+玲子一直是很拒绝别人来到她的生活中的应该不会那么快就接受了中岛+(最重要的)片中一直在强调玲子是在逃避.....是不是暗示呢= =.....好吧。
我说的够多了。
要拍砖要怎么样随便吧。
只是有没有人真的看懂了结尾可以找我说下哦。
我的眼泪被硬生生的憋回去了很不爽啊啊啊啊!!!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愿望自己可以四处流浪,到陌生的城市看陌生的风景,熟悉一处地方后再到下一个未知的地方继续生活,如此循环。
因为某样事情,自我寻找或者自我逃避。
谁不想呢或许要找寻的东西早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它根本不存在而逃避,的确,生活中太多不如意的事,承担不了,不想面对。
谁没有逃避过?
即使是圣人,而且,所谓的圣人,有多少人真的遇见过女主角的弟弟让我想起另一部苍井优主演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那个岁数的孩子,善恶感并未定型,时常会做出些残忍可怕的事。
我们渺小,不够强大不够勇敢,害怕流言蜚语,害怕生活源源不绝的压力。
我们只能一直逃避恶,不敢与之抗衡,逃避自己该面对的事。
我讨厌“一个巴掌排不响”这句话。
这世界总有这样那样的贱人,制造是非,用最恶毒的话辱骂弱者,为的只是一时的快乐和践踏他人的优越感过分的隐忍,小小的心脏一直挤压挤压,总有一天她会承受不了的所以,只允许我们暂时逃避,总会有足够勇敢的一天,到那个时候,不要再哑忍了,不要再转身了。
分了两天看完了片子,昨天还觉得是部励志片,今天则发现励志之外还穿插了爱情和情亲,以及,对勇气的阐释,和,对青春的思索。
一开始,玲子的遭遇就很令人同情——明明是别人有错在先,可是为了惩罚别人的错误的玲子,却吧自己送进了劳教所,于是自己的生活也随之变得一团乱。
成长中的我们似乎也有很多这样的无奈的遭遇,因为不知道怎样去掌握度,或是不懂得表达的方式,于是,事情的结果偏离自己的初衷好远。
因为成长带来的自负、和年少而有的轻狂,我们常常不屑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因为涉世未深的胆怯、和对他人的不了解,我们往往张不开口去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于是,误会一个个地产生,无奈一个个地浮现,青春的故事因此百折千回。
年轻的我们自以为自己很勇敢,却反而将自己与外界隔离;我们假装勇敢的背后,其实是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影片中不懂得表达自己的不只玲子一个——弟弟拓也不懂:明明关心姐姐、嘴上却数落着姐姐的不是;明明讨厌班上的家伙、却不敢和老师或是家长诉说;于是只能不舍地看着姐姐离家,独自忍受同学的欺负……玲子在海边遇到的男孩也不懂:明明喜欢玲子,嘴上却硬是一口咬定只是玩玩而已,结果只能无奈地看着玲子离开……中岛自然也不懂:明明是不想让玲子走才借钱,但是却没有解释清楚而造成玲子的误解,于是两人在人生路上擦身而过……做的事情其实并不是自己心里所想的——并不想离开的玲子在出走的时候,面无表情的底下其实是满心的沉重;被人误解而不懂怎样重新传达自己的心意——舍不得玲子的中岛在恋人离开时,才明白这没解开的误解将成为自己一辈子的遗憾。
什么是勇气?
自己扛起所有一切固然勇敢,但何尝又不是一种逃避;当我们真正明白勇气的定义,我们也就真的成长了……
都可以一次次的逃避了,却始终不把该说的说出口。这是做不是勇气。ps:1.5倍速才是这部电影应该有的速度 。
森女游记
要求大团圆!
对这种日式小美好小岁静但细节里藏着各种肮脏的文化糟粕的东西彻底受不了了,为什么要把对女性的猥琐的凝视贯彻到每个角落里有些情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定要glorified每个男性角色的动机才肯罢休 im sorry but this country is kinda cooked
向往的生活方式
结局强行洗白逻辑不通
结尾处还是被感动了一下
开头觉得玲子很笨,扔掉对方的行李里头竟然有100万,而她竟然就这么承认钱的存在了。后来玲子辗转于各个地方,心是漂泊的,埋头挣钱,心里只有打工和账本的存在……淡淡的,只是一百万日元真的就这么快赚到吗?相当于RMB7万吧,像咱们这种上班族也得工作好一段时间才能存到这么多钱啊
淡啊~~~~~
喂~男主角虽然长的不好看~但演技还不错呢~
略显单薄
最近看的最好看的一部电影,苍井优惊艳
结局。
温柔舒畅的风
小日子爱情电影😅
逃避是不行的吧,勇敢地面对吧!结局残念啊,不过也是一个未知。姐弟两牵手回家好温馨。其实你们是互相给了勇气吧。【ps:这时的优是身材最好的时候了吧】
我也要攒一笔钱去流浪
励志片!
优酱太美了,影片的气息也好夏日好清新。可是毕竟只是电影,这样的女孩即使再漂亮,能一直这样打工流浪下去么,老了丑了以后怎么办,遇不到因为对她有好感而无私援助她的人怎么办... 看完片子不由得这么想
真正的成长不是辗转各地,以为看尽了世间的风景历尽了世间的人事,而是最后肯接受了这样的自己,在一个地方扎下根来坚定的活下去。P.S.以为森山又演渣男,结果虐的我好难过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