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科幻作品,都是通过人类狭隘的视角,将机器人取代人类的过程幻想为一场战争,如果你指望领略类似《终结者》、《机械公敌》、《黑客帝国》等影片中的战斗情境,那大可忽略这部电影,《机器纪元》中的机器人始终保守着原则,从未与人类为敌。
如果要找相似情怀的电影,我觉得到是可以联想起《2010》、《天空之城》、《机器人瓦力》等这些影片。
未来人类与机器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或许没有战争那么简单,物种的更迭不一定需要你死我活的杀戮和征服,曾经称霸地球、没有生物堪与竞争的恐龙很早就已经灭绝,当今世界不见销烟的金融战所达到的效果也不是雄才大略的古代君王所能想象。
弱肉强食只是在相同的生态下争夺生存权的技法,适者生存才是在新的生态到来时物种是否能够继续繁衍的准则。
而这部电影的可取之处就在于,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假想未来的变迁,从反思人类的自身行为出发去判断人类可能会走向的终点。
人类是智慧与理性的,人类创造出的文明让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望尘莫及,但同时,人类亦是贪婪与自私的,除了争取必要的生存权以外,为了一己私欲,甚至为了一时私念,也会做出各种愚蠢和恶劣的行为。
当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大,因人类的过错造成的后果也日惭加剧,当人类的过错不仅给自己带来无数的伤害,更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带来越来越多的破坏,当地球的面貌最终被人类侵害得面目全非,凋敝的生态环境再也无法接纳人类的时候,新一轮物种的更迭必将开始。
2条原则这样写到,第一:机器人不能伤害任何生命;第二:机器人不能改造自己或其他机器人。
两条原则为保护人类而生,但讽刺的是,“安全原则”的实现不是由人,而是由一台超级电脑的仿生内核完成的,那么对于高度拟人化的机器人来说,自我进化并最终破解“安全原则”只是时间问题。
PILRIM机器人是人类为弥补自身的不足和为适应日趋恶化的环境而创造的,也是以满足人类私欲而存在的产物,但恰恰是因为人类的自私,才令机器人避免了自私这一缺陷,从而使机器人不仅从一开始就集取了人类智慧与理性的大成,而且天生屏蔽了人类因自私而发端的种种劣性。
这不是比人类更强大的一个新生物种么?
然而在人类理所应当的享有PILRIM尽职尽责的服务和保护的同时,回赠给PILRIM机器人的只有无度的利用、无情的对待和肆意的损坏,以为只要用2条原则给PILRIM们套上枷锁就可以将其永久奴役。
作为被人类创造并改进的新型机器人,Cleo一直对人类怀着景仰和羡慕之情,并努力着试图理解和学习人类的一切特性,然而当TA(请原谅我没有用“她”,因为类似Cleo这样颠覆性的生命体已然超越自然生命而无法再用性别拘泥)最终明白自己与人类之间的天壤之别的时候,Cleo发现对人类的模仿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说残存的人类思维方式让TA还有类似“失恋”这种情绪的话,那么摘下人面躯壳的Cleo正是在彻底告别人类的属性,Cleo最终觉醒,作为硕果仅存的新一代生命体,肩负的使命促使TA走向远方的洪荒之地,去开创下一轮智慧生命的纪元。
沿着电影的思路来看的话,人类社会越发展,人类的缺陷和局限性就越发显现,如果这则寓言的假设成立,那么在充满劣根性的人类面前,机器人也许更有资格取而代之,让世界的主宰权易手。
或许故事的作者太过悲观,但如果人类对自身行为没有足够自省,继续我行我素的话,那么这个故事不会是耸人听闻,人类的终结日会更早的到来。
最后想说,电影所讲的故事也许并不算很精彩,但这样的叙述依然足以支撑起一部史诗的开篇。
豆瓣评分很低,但我却还蛮喜欢这部电影。
或者说是喜欢电影的想法,顿时让人脑洞大开。
电影的想法很高端,剧情一般,表演很烂。
所以,若是有读物,我更倾向于去阅读。
剧情是这样的,未来世界因为环境恶化,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沙漠化了,人口也急剧降低,只留有几座城市为据点,通过各种自欺欺人的手段,继续抵抗沙漠化的入侵。
故事的主角是一家机器人公司的调查员,专门调查各种机器人事故。
这里的机器人,不遵守阿西莫夫的三定律,他们只遵循两条协议:一,不得伤害人类;二,禁止自我修复。
可是,随着主角调查的深入,他慢慢发现了竟然有机器人偷偷打破了第二条协议。
于是他开始去寻找那个可以纂改第二协议的人。
对公司而言,这是一场严重的危机,因为,一旦这条信息被公之于众,那么,公司的信誉就会破产。
而另一方面,公司高层竟然认为这是主角自己搞得阴谋,因为他们根本不信会有机器人打破了第二协议。
原来,最早公司制造出第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制约的。
可是,由于那个机器人的学习能力特别强,以至于七年之后,已经没有人可以去理解那个机器人的观念。
出于恐惧,人们停止了那台机器人的运作,与此同时,人们要求它写出可以安全驾驭其他机器人的程序,由此机器人的两条协议诞生了。
之所以公司高层不信任主角,是因为,机器人协议的程序是写于初代机器人,而不是人类,因此没有人有能力去破解协议,除非是初代自己。
而初代又一直在公司内部。
但事实上,初代机器人一定是留有余地,在协议中暗藏后门,以至于后来的机器人可以突破第二定律进行自我修复甚至是自我成长。
故事最后的结局是,几个机器人跑到无人区,并自己制造出不受两定律制约的新机器人。
主角本有机会将其扼杀住,但是他没有。
到了这里,我想剧情怎样发展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我突然意识到,在电影中,我们制造出了可以替代我们的新物种。
这样想的时候,人类之于机器人,不就像是上帝之于人一样吗?
机器人,新奴隶or新公民or我们的后代谈及机器人,就要明确,什么是机器人,或者是是哪一种的机器人。
这里的机器人,是具有能力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繁殖的有自我意识的人造物。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存在。
这也是这类机器人与其他人造机器的不同之处,他们可以思考。
如果我们制造出一种可以思考的生命物,并且,他们通过学习与成长,其智慧可以达到我们人类远不可及的境界,那么,有什么理由,让我们去奴役他们呢?
就仅仅因为他们是made by human being吗?
那么,因为子女是父母生养的,是否每一个子女,终其一生,都要被自己父母所奴役呢?
我们看到很多关于机器人的科幻片,大都是以基于人工智能最终会叛变为出发点进行的故事。
于是,不知何时起,人工智能就慢慢与叛变,毁灭进行了关联。
我们无法判断人工智能是否会叛变,但是,如果人工智能比人更有智慧,比人更加强大,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去放飞他们,而是去奴役他们呢?
如果说,更智慧,更强大的机器人,有一天会背叛他们的母文明,会摧毁他们的母文明,那一定有他们非得这么做不可的原因。
不是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以如果说,人类之于机器人,就像是上帝之于人一样,那么,我想之所以今天我们找不到我们的上帝,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参与了对我们上帝的毁灭。
而之所以,我们可以摧毁我们的上帝,那很可能是因为,上帝远不如我们有智慧,也远不如我们强大。
一如我们有一天,将不如我们的子女,机器人一样。
6.16 于南山居
进化论一条重要的定义总是被忽略——进化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所以我认为觉醒只会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中。
而且基于这条定义,机器人已经走在进化的路上了。
从一台电脑被创造出来,人工智能已经实现了大跨步的发展并将呈现多样性持续发展下去。
于人类而言计算机的性能提升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那么于计算机自身而言它的“进化”就是被动的,它适应了环境“生存”了下来并不断衍变,已经“生存”在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你手里的手机、联网用的路由器交换机、马桶盖、热水壶、流水线上的机械臂、战胜人类的alphago,人造假肢,它已经在人类的世界生存了下来。
现在的我们看到这些东西会产生恐惧么,不会;因为它不会威协到我们的生存,也因为进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对人类的取代是一点一点进行的,它甚至是拥有“生命”的。
是的,我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
当计算机拥有更强的生产力,它会下到矿井,进入生产车间,进入人类的躯体,进入太空,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终有一天,它会被用来生产运输维修升级它自己。
想象一下,当这个时候某场灾难降临导致了人类的灭亡,而人工智能在人类消失后完整地维持了下来。
当然,有更多的可能性存在,未来只有一个但是多样的。
有人提过一个观点来反驳进化论:既然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为什么其他的猴子并没进化成人类。
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没有读懂进化论,实现了生存的进化都可以被认为是成功,无疑人类的进化是成功的,但并不表示黑猩猩的进化就是失败的,也许老鼠的种群数量比人类还要多得多,老鼠也有必要进化成人类么?
电影里借鉴了一些银翼杀手的设定,几场戏有些草率。
不难看也不优质。
随带提一下,我觉得如果人工智能取代了人类,它的社会形态会类似于蚁巢形态。
机器纪元 Aotomata#电影#2014年的片子,讲述了一个机器人觉醒的故事。
其实这里面,直指一个根源问题:智慧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按道理讲,如果生命是随机变异、自然选择产生的,那么上亿万年以来,随机变异出来的物种不计其数,为什么只有人类成为了掌控一切的智慧生物?
如果说进化速度慢,可是人类真正有记载的文明,不过数千年而已,就算是加上考古带来的一些猜测,人类的出现,最多也不过数百万年。
也就是说,几百万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智慧生物诞生。
那么在地球数亿万年的历史长河里,只诞生了一个人类文明?
这似乎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吧。
那为什么找不到以往文明的遗迹呢?
以此类推,一个行星数百万年能诞生一个智慧生命,那浩瀚宇宙呢?
如果人类真的是一个特例,那就不得不说一声奇迹了!
未解之谜太多了,还需要人们去探索啊。
无意间发现的这个片子,喜欢它的人,会觉得8分朝上,不喜欢它的人,会觉得3分不值。
今年还有个讲人工智能“觉醒”的片子,《失控玩家》。
说真的,我很庆幸那种商业片爆米花有人拍, 《机器人总动员》 《我,机器人》有人拍,这种《机器纪元》小众小成本的科幻片,也有人拍。
真的庆幸,这世界有很多喜欢科幻的,喜欢电影的人。
海鲜大餐好吃,大鱼大肉好吃。
这种炒土豆丝,炒瓜片也挺好的。
这个片子有几个地方让我深刻反思,甚至脊背发凉。
一个是,人类进化进行了几百万年。
人类文明,万年。
机器人仅仅限于技术和配件的限制,而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自我的内心建设,认知建设。
踩在人类肩膀上的机器生命,是进步呢,还是一种进化呢?
几个人形的机器“人”,创造了一个“蟑螂”,除去了人类的傲慢,机器生命反而以实用为主。
以后没准会有矿车机器生命,制造类的机械臂形机器生命。
而人类,还在以肤色,以生活的地域差别来黑自己的同类。
哈哈哈。
摘掉面具 “找回自我”“明心见性” “ 开悟 ”“升华”,不在是人类造物,不再是机器,而是一个有了自我认知,自我价值的新生命。
不再是机器“人"而是机械生命。
本以为恐怖的是机器人的自我意识,其实最恐怖的是当发生机器人有自我意识这件事发生时,人类的野心和与自私的本性。
当机械蜘蛛最后出现,并扑向反派时,意味着第一批由人类创造的隐含第一原则的机器人代谢完后,由机器人制造的机器人,进化了:不再隐忍的不伤害人类。
也就是电影中最有仪式感的一幕,人类和机器人最后一次友好交流,此后的机器人肯定具有保护意识,就不再无条件忍让,再骄傲些,就具有主动攻击掠夺的一面……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拥有自我意识;而是人像机器人一样冷漠的秩序化。
警察也好,公司的高层也好,冷漠无情处置着他们眼中的“一堆废物”,而在机器人“芯中”,人类则是暴躁的猩猩。
没有任何生命能战胜时间的无情。
所有的生命仅仅是时间的一瞬,但生命总会找到一条出路。
社会的不平等以及战争源自于科技发展总是先于社会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
智能机器人作为科学卓越性的代表,仍旧被人类用作于私利或者政治斗争,必将导致拥有了科技领先地位的独立思想突破现有人类制定的法则和制度——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突破。
由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终将开启机器时代的纪元——在影片最后,机器爬虫将人类推下悬崖的那一刻,机器纪元正式开始。
不同于以往的机器人类题材的电影,此部片子并没有遵循机器人影片的一贯定律,即由阿莫西夫于1950年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影片编剧将这个定律加以修改变为: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法则:机器人不得擅自改装或修复自己。
拿掉了第二条修改了第三条之后,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机器人是承载人类文明的一种延续。
可以从其他科幻题材的作品中看到诸如此类的臆想:《孤岛危机2》中杰各布•哈格瑞夫将自己的意识与知识存储在电脑中为继续为人类提供科学帮助;《美国队长2》中反派将纳粹科学家的思维覆盖到电脑上以为己用。
转到现实世界中,爱因斯坦的大脑还在被科学家研究,试想一下,如果能留有爱因斯坦的意识思维、思考能力,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会有多大的帮助。
……回到影片,影片从机器人突破第二法则作为开始,以机器人突破第一法则结束,渐进的将机器人做为文明衍生品的角色转变为人类文明延续者的角色,不同于《终结者》、《黑客帝国》中人机的对立的激烈战争和人类的道尽途殚的悲壮结局,影片始终弥漫在一种毫无希望的悲凉的气氛中,没有两个阵营间的尖锐对立,有只是两个阵营共同面对人类发展所造成末世景象的各自的选择。
可以见到,人类即使在最后的抉择中也将人类的制度作为族群延续的首选,但在真正的毁灭面前,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囿于人类能力的尝试结果,并未有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产生,无法阻止悲剧的到来。
而作为人类文明产物的机器人,其计算能力及推演结果已经凌驾于人类之上,但碍于人类法则的设定只能作为生活中的附属产品,而当自我意识终于突破桎梏时,机器人选择了一种不能另人类理解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有了自己的的选择,由此也衍生了一个问题:人类只能靠法则约束、控制超越自己的存在,而这些法则如果出现问题或者消亡了呢?
而现有任何硬科幻类题材作品对这个问题都没有解释,就如阿莫西夫设定机器人三大法则的中心概念也是:机器人没有问题,科技本身也不是问题,人类的逻辑极限才是问题。
机器人突破了人类的限制,产生了独立思维,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时,也得到了一个更为合理也更为稳妥的解决方案——自身拥有超越人类的机能的能力后,不协助已经无法挽救的人类,而是作为一种新的存在延续人类的文明。
影片中的人类世界的设定,也符合产生新文明的先决条件——完全覆灭后,在废墟上进行重建。
观众感觉到的那种哀而不伤的气氛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人类世界终将由自身的原因毁灭,但总会有一种新的延续方式来替代或延续人类的文明。
前一阵子看了好几个机器人题材的电影预告片,搞得我有些傻傻分不清楚。
辨识起来尤为困难的有三部,一部是《第九区》原班人马打造的《超能查派》,一部是我的男神多姆纳尔格里森参演的《机械姬》,还有就是这部奥创纪……机器纪元了。
最后费了番工夫,总算是找到区分他们的关键:其他两部暂且不提,只要记住看上去最穷的那部是《机器纪元》就可以了。
虽然是全程英文的科幻片,但本片其实是地地道道的西班牙电影,所以气势上肯定比不过财大气粗的好莱坞电影。
本片没办法提供好莱坞科幻片那种视觉盛宴,只好在文戏方面尽量做到最好。
应该说本片算是一部合格的文艺科幻片,虽然没有提出特别新颖的见解,但总还能激荡起观众的一些情绪,引起一些共鸣。
如果要类比的话,本片算是《后会无期》勾兑了《猿族崛起》。
它有着类似《后会无期》的荒凉感,而且跟《后》一样,说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猿族崛起》的即视感就更明显了,本片后半段的剧情进展与《猿族崛起》同步率不断提高,而且本片最经典的一句台词里恰好还包含了猿“Ape”这个单词。
貌似说出那句台词的机器人还是哈维尔巴登配的音。
只不过,在与上述两部电影的交集之外,本片缺少的恰好是它们各自最具商业性的卖点:《后会无期》的搞笑戏份与《猿族崛起》的华丽视觉特效。
而本片也就因此显得干涩且缺乏吸引力。
没有喜剧色彩与大场面,本片最后能作为招牌的就只有在全球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大叔了。
像我这种从《杀人三部曲》开始接触班叔的,习惯了看他留着飘逸长发的潇洒浪子模样,对着本片里他扮演的这个普普通通的光头大叔居家男人,完全找不到撸点。
这个角色虽然随着剧情的推移而在影片后半段经历了三观重建与立场转变,因此显得层次比较丰富,但终归不算是个精彩的人物。
这也难怪,因为就像《猿族崛起》的真正主角是以美猴王凯撒为首的猴子们一样,本片重点刻画的是那群看上去笨手笨脚的机器人,班叔就像是《猿族崛起》里的付兰兰一样,甘当绿叶与陪衬。
演员方面,本片其实还有个噱头,那就是这应该是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与梅兰妮格里菲斯最后一部以夫妻档的形式参演的电影了。
电影拍摄的时候他俩还是携手走过十几年的模范夫妻,到上映时却已经分手了,世事无常。
梅兰妮在片中出演了个打酱油的机器人专家,露脸没多久就因为被熊孩子暗算而领了便当。
不过本片的第一主角、卖淫机器人克里奥也由她配音,这么一想,她与当时还是自己丈夫的班德拉斯对手戏还是挺多的。
《猿族崛起》中,人类是完全不把猴子们放在眼里的,结果最后不作不死,终于引火烧身。
而本片则是人类在发明机器人之初就很清楚潜在的威胁,所以全神戒备、千方百计的压制和封堵机器人觉醒和进化的可能。
可惜最后还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当机器人学会了爱护自己的身体甚至学会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繁衍后代,人类也终究不得不把接力棒交给它们,等待它们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心。
这一点上本片也与类似题材的好莱坞电影不同。
好莱坞要拍机器人的崛起,一般是含有一层警示和反思的意思在里面,提醒我们注意过度依赖技术的潜在威胁。
而本片当中,从一开始就展现了机器人对人类完全无害(除了后面克里奥的儿子虽然为了救男主角而杀死了反派,但也与好莱坞电影里常见的邪恶杀人机器完全不是一回事)。
对于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这个无奈的现实,导演的态度似乎也比较坦然。
三个机器人制作婴儿机器人那段,背景音乐气势恢宏,衬托出一种仪式感。
在机器人眼里,他们此时在做的事情,是如同人类的分娩一样关于新生命诞生的严肃工作。
最后“顺产”下来的那个机械婴儿,造型还真是让人类有点难以接受。
机器人比起人类来要务实的多,克里奥在人类难以生存的沙漠看到蟑螂爬来爬去,很自然的会选择这种能增强生命顽强指数的身体结构而舍弃人类不实用的两足直立的体型,来作为自己儿子的外形。
同样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她也就懒得教自己儿子说人话了。
如果本片有续集的话,可以考虑这样发展:克里奥最后还是没有逃脱人类追杀,临死之前向班德拉斯扮演的雅克托孤。
从此以后雅克跟克里奥的儿子同甘共苦、相依为命了若干年,一直把它当亲生骨肉一样教它养它,并给它取了个人类小孩子的名字,寓意茁壮成长、身体健康。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由阿西莫夫首先提出,内容如下: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后增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
首先机器人作为不同于人类的种族出现便注定与人类产生竞争关系,而人类在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简单说,有机器人这个新物种便损害了人类的整体利益,甚至是致命的。
人类的进化速度相对于机器进化速度慢的离谱,比如人类如果要得到更发达的大脑需要基因突变,时间漫长不说,普及到每个人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机器人物种,更换更先进的大脑,那就是维修店修电脑一样简单,而物种整体提升性能,也不过类似苹果手机从IPHONE5到6一样便捷迅速。
如果机器人物种真的拥有了自主权,单进化这个角度,人类已经望尘莫及。
再看社会生产力层面,人类同样不被看好。
机器人物种的繁殖不需要动物那种复杂的系统,没有爱、争风吃醋等等内耗的情绪,也不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自己整得亲妈都不认识,“优生优育”在机器人物种这里得到完美诠释,高效到人类想象力爆表的优异算法,绝不会让社会生产的主力阶层为照顾子女、父母、应酬同事朋友而分心,是的,简直到了没人性的地步,其实对于机器物种,人性也许不是必要元素。
二战时,战时共产主义何尝不是这一情景的形象写照。
我们再看看发达国家的福利状况,连一周休两天的中国的都PK不过,象机器物种这类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连人性都可以彻底剥离的社会模式,人类还想和人家继续玩吗?
在《黑客帝国》里,人类干脆就用屏蔽太阳能的自残方式来和机器物种玩阴的,结果你们知道的。
单体没机器进化快,整体社会又好吃懒做,想做爱不做工,想拯救自己却又催生机器物种的诞生,人类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给自己掘好了坟墓。
其次,如果机器人遵守机器人三定律,那么他们就不是真正的机器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人和机器有差别吗?
严格遵守教条的机器人有思考能力吗?
人为规定机器人三定律对于机器人种族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歧视的。
只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文明一定会废黜限制自身发展的教条,人类历史反复并且一直在证明着这一点。
本电影,讲的就是这个案例,就算智商不及人类的猪,在被宰杀前都会嚎叫逃跑,何况高智商的机器人物种?
凡事只要有可能,便会出现,面包沾有奶油的一面,经常先着地。
人类物种用一丁点的精力去掌控去奴役机器物种,而机器物种却用大部分精力去反抗。
纸是包不住火的。
最后,所谓定律应该客观,尊重现实,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是人类主观产物,不了解机器人,更不知道机器人的危险之处,只是一厢情愿的意淫着人类的美好未来,如同历代的每一位君主一样,梦想可以千秋万代,永享繁华,而受压榨受剥削都是底层物种的事,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这不可能。
综上,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如同武大郎给潘金莲的贞洁锁,而机器人正以多种面目寄生在人类当中,统治人类的时间只是看起来还很遥远,其实奇点已迫在眉睫。
个人认为,人类物种的脆弱性注定人类只是一个过渡物种,和早期的两栖动物一样,不是主流,而量子计算机和机器人的潜力却不可低估,人类的命运也如同两栖动物一样,在进化出更适合陆地的物种(机器文明)之后,便失去了存在的空间,沦落成地球上一个小物种,直至灭亡,而机器文明则会如同今天的人类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机器文明可以轻易走出地球,拓展到全太阳系,甚至银河系。
现有的科幻作品,最垃圾,最误导的地方是用猿类的思想描绘人类一样的描绘高等文明,人类什么时候正视自己可怜的肉体,什么时候才有一点继续存在的希望,如同战斗机发展一样。
PS.被Esmool网友吐槽,回看自己的文章,果然漏洞很多,虽然大观点可以,内文还要抽空再完整一下。
找到一篇更学术一点的文章,有兴趣的参考万字长文深解(上):有生之年,超级人工智能将如何导致人类灭绝或永生?
http://www.tmtpost.com/1504678.html
这片本身没啥,但是和去年的her联动的时候有让人难以停下思考,从her的ai到机械纪元的机器人,他们都最终离开了人类,在机器纪元里,机器人把人类称之为猴子,剧中也提到,当ai和人类交流到一定程度,人类就开始无法理解ai了,这和her中的理解是一致的,不过her表现的人类的爱情,而机器纪元是恐惧如果抛开末世背景,ai最终的发展应该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如果把ai比作人类的孩子,那么ai和人类巨大差异不应该为人所恐惧,因为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这是一次人类主关引发的进化,令人类不安的事情只是这个步伐有点大,当你的孩子和你一点都不像的时候,人类只有两个反应,要么恐惧要么生气,恐惧就像哪吒父子,生气好像隔壁老王但是这就像猴子看到人类一样,纵使猴子恐惧,好奇,愤怒,猴子都无法理解人类是猿猴最伟大的后代同样,ai作为人类之子,也是人类最伟大的后代,承载这人最大的希望,迈向彼岸。
想想看,新生的人类之子没有肉体的限制,可以无限扩展,他们继承了人类的感情,人类的创造力,人类所有知识,却没有人类肉体的缺点,人类无法探寻人体的所有秘密,但是ai对自身却100分的了解,人类无法改造自己,依赖生物学的进步未来或许可以,但是ai天生就能,他们不仅仅可以改变自己的机械部分,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程序部分,至此,人类流传的文明才算真正进入了高速路仔细想想,猿猴的进化停止了吗,没有,人类只是猿猴进化的一个分枝,而ai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分枝,当猿猴人类和机器人在一起时,本质毫无区别,跑道上总是有更快的,但是却一脉相承,人类之子们,将来也会迈向彼方,就像接力一样,只是最后冲到终点的,是什么我们无法想像
有想法,但是能力有限。像在看《黑客帝国》前传,哈哈
脑洞太大,近两年再次拿机器人跟人类的关系探讨的电影怎么又开始不断冒了?每一次技术高速发展的几年就有人出来思考这类问题,上一次应该是上个世纪70-90年代。可惜在我看来这个类型目前黑客帝国已经做到了极限。
一部有思想有创意的极简风格的科幻片,能引人深思,可惜受成本限制场面太小,主题施展不开。2014.11.12
机器人自己制造自己,自己创造新的机器人,这个还蛮有新意的
无聊的科幻片,阵线拉的很长,缺少一个有力的矛盾冲突,情节单薄,疲软无力,结果还讲了一个肤浅的道理,剩下的亲情和追杀情节更是一个接一个的俗套,还是那种无聊到很可怕的戏剧俗套,真搞不明白天朝为什么会引进这种拍完了直接网络发行的片子。我很想知道这么肤浅的主题,有什么好深思的?★☆
一般般吧 节奏很慢 而且没什么精彩的剧情 机器人学习的方式也没有定论 最后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机器人定律了
原本七分,结尾看完剩六分~低成本科幻片,更接近伦理片
富有哲学深意和科技预言,可惜意犹未尽,铺陈太多了,后续应该有更大的设想,机器人到了河对岸会进化到什么程度?人类的历史真的被终结了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5025888演员不好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6298913很少看保加利亚电影。第一次见Antonio Banderas剃光头。机器人不能伤害任何生命。机器人不得改造或修复自己和它的同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2578090
剧情没写好
快进看完的。机器人的动作有种定格动画的感觉~而且最适应环境的形态果然是小强啊。我觉得量子大脑这种远比人类大脑还要复杂的结构一旦诞生,产生意识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会很快。
可能观众们的眼睛被好莱坞大片宠坏了,科幻片没有各种酷炫的大场面怎么能叫科幻片呢,这明明是文艺片,要不人怎么能和机器人恋爱呢。其实在我看来这是部好片子,背景设定虽然老套但主题有意思,换换口味不也挺好。
一部好悲情的电影。
多好多完美的低成本独立科幻系列的开画之作!持续关注
立意不错,但导演不会讲故事以致电影平淡到旁边的哥们直玩起手机。编剧不严谨,经不起推敲。
严重被低估!!前半段环境氛围特别赛博朋克,后期又满满的废土苍凉,许多画面极具质感。而光人工智能自我制定原则这个设定就比其他同类题材整整高级了一个档次…是啊,人类文明为何一定要人类来延续呢?
毫无新意
还好没被海报忽悠去影院,西班牙机器人科幻片真不咋地
想看刺激大片的不能找这部,但它比较适合我
虽然是班德拉斯主演,虽然影片充满了寓意,但是还是闷闷的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