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危机解密

The Fifth Estate,泄密风云(港),第五阶层,第五权力,第五等级,第五种力量,维基解密电影版,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丹尼尔·布鲁赫,艾丽西亚·维坎德,斯坦利·图齐,劳拉·琳妮,安东尼·麦凯,卡里斯·范·侯登,丹·史蒂文斯,大卫·休里斯,彼得·卡帕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比利时语言:英语年份:2013

《危机解密》剧照

危机解密 剧照 NO.1危机解密 剧照 NO.2危机解密 剧照 NO.3危机解密 剧照 NO.4危机解密 剧照 NO.5危机解密 剧照 NO.6危机解密 剧照 NO.13危机解密 剧照 NO.14危机解密 剧照 NO.15危机解密 剧照 NO.16危机解密 剧照 NO.17危机解密 剧照 NO.18危机解密 剧照 NO.19危机解密 剧照 NO.20

《危机解密》剧情介绍

危机解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保罗·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维基解密是一个大型文档泄露及分析网站,曾经在2010年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而引起轩然大波。康伯巴奇将要饰演的朱利安·保罗·阿桑奇是网站的董事与发言人,曾主修过物理、数学,做过程序员和黑客。阿桑奇本人和网站一样都备受争议,他曾经因为解密工作获得过多项荣誉,也曾收到过国际刑警组织的逮捕令。2010年阿桑奇因涉嫌在瑞典强奸及性侵犯2名女性被通缉,2010年12月7日他向伦敦警方自首,随即被押送到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席引渡聆讯,保释申请被驳回。2012年8月16日,阿桑奇获厄瓜多尔政治庇护。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和平姐妹绝命档案神医华佗生为蓝调观音山通告异兽之捕龙令熟悉的陌生人真爱黑白配地狱客栈:试播集绝命航班变焦功夫梦:融合之道新男孩世界奇妙物语2021夏季特别篇玩尽杀绝4:四人组取消关注外星神犬一门三司令宋慈洗冤录无价之宝独角兽U民国往事同一片土地金色面具英雄借着雨点说爱你马卡卢索往事加油吧威基基椅子

《危机解密》长篇影评

 1 ) 危机解密真的没有那么差好么

虽然我是BC的脑残粉,但是我会比较客观的评价这部电影的。

据说票房和评价都不是很好,但是我们本尼的演技还是得到了肯定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桑奇在酒吧被俄国间谍吓到时的手抖,真的是神演技好么。

1 危机解密哪里不好呢?

其一,剧情上稍显平淡了,不够剑拔弩张,如果把阿桑奇被指控性侵的那些也拍出来就好了。

其二,男配丹尼尔喧宾夺主。

这部剧因为是根据丹尼尔·伯格的书改编的,所以整个都是丹尼尔的视角,给人的感觉是其实这部剧是在讲阿桑奇怎样怎样不考虑线人的生命,然后我伯格怎样醒悟,怎样救了这些人似的。

总之,变成了伯格的心路历程变化了。

其三,表现主义手法用的太做作了。

我指丹尼尔破坏“基地”的场景,还有阿桑奇看到文件永远无法上传后的那段——“基地”被火烧毁了。

导演显然是拿这个象征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真的太做作,还不如来点表情特写。

或者您能别用如此做作的象征吗?

2 危机解密好在哪里?

本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包括给阿桑奇的回信里都说这部影片其实是为了引发思考和讨论。

我想这部影片确实做到了,揭示了老生常谈的道德哲学问题——真的是生命诚可贵,自由/权利价更高吗?

或者难道不是这样吗?

自由主义一直是美国主流的价值观,所以这部影片真的很美国style呢。

我们应该都看得出来阿桑奇是为了争取普通公民的知情权,认为政府不应该掩盖事情的真相,知道真相是我们的自由和权利。

是的,他是自由主义的斗士。

于是,他一个人孤身奋斗,直到遇见丹尼尔,然后just the two of us against the rest of the world(神夏乱入了)。

阿桑奇认为为了自由和权利流血和牺牲是必须的,所以就算那些线人死亡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而且他们只是有可能死亡。

但是那些阿富汗战争中死亡的平民呢?

他们已经死了,而且他们的生命就不值得尊重吗?

但是丹尼尔却不是这样认为,他觉得they are human beings。

你不能为了达到你的目的就让这些人面临死亡的危险!

也就是说丹尼尔的立场是,人命比自由更重要,知情权远远比不上一个人活下去的权利。

也就是说他和阿桑奇产生了冲突(其实政府也和阿桑奇存在冲突——他威胁国家安全)。

但是我又要说了,是否政府刻意的隐瞒真相会导致更多的流血和牺牲呢?

远远超过这些人怎么办?

很功利主义的想法了。

但是其实我是支持阿桑奇的,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线人不是你,也不是你的亲人。

Anyway,阿桑奇在剧的最后都已经说了,线人并没有因为危机解密不编辑资料而死亡。

还要提一点,我觉得导演其实是在反思美国的主流价值观——权利和自由。

他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有流血和死亡怎么办?

可是因为害怕流血和死亡就要抛弃自由和权利吗?

咳咳,可以说这是集体潜意识的投射呢,可能美国整个大众都在潜在地反思这个问题呢。。。

3 危机解密的真相阿桑奇在给本尼的信中提到此剧是基于2本很不靠谱的书而改编的,是在恶意中伤他和危机解密,是不真实的。

其实我想说这正好对应了阿桑奇在剧中说的一句话——别人告诉你的只是观点,你想知道真相?

你必须自己去寻找。

也就是说这部剧是丹尼尔眼中的阿桑奇,而阿桑奇却认为——不, 不,我根本不是这样的。

丹尼尔眼中的阿桑奇不是客观的,阿桑奇眼中的自己也不是客观的。

You want to know the truth?You have to find it yourself.ps:我看此剧前只看了阿桑奇的自传,而没有看丹尼尔·伯格的书。

要想知道真正的阿桑奇是什么样子的,这些书至少都得看吧。

哈哈,其实也在暗示到底什么才是真实。

这下子岂不又高大上了?

所以说,我给这部片5星好评。

仅仅是因为它带给我的思考。

对于我们这种非电影学专业的人来说,有思考就够了,审美倒是其次。

 2 ) 黑客永远是神秘的话题

影片描写了“维基解密”创始人朱丽安阿桑奇的传奇故事,本片大部分在比利时拍摄。

片中大量描述他们创办网站的过程,前面拍摄的很混乱,几乎没有什么镜头可以吸引大家看下去。

看过本片后我觉得阿桑奇本人在片中其实并不是主角,反而丹尼尔是主角的感觉,丹尼尔是主角最好的朋友,共同创办网站的伙伴。

影片对他描写的很多,比如和女友的恋情还有他父母的描写,反而对应该的主角阿桑奇作大量的描写才对。

影片的名字第五阶层,寓意为贵族、中产阶级、新闻记者等,重要阶级的精英人士和阶层等,或者指科学家或工会。

黑客也成为了新兴的一股力量,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个时期是黑客振兴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成功是注定的。

时代造就英才,英才也需要实力。

翻滚吧,我们少年们!

 3 ) 进击的Julian

“The estates of the realm...are sometimes distinguished as the three estates: the clergy, the nobility, and commoners, and are often referred to by medieval ranking of importance (as the hierarchy was ordained by God) as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Estates respectively.The term "Fourth Estate" emerged later, in reference to forces outside the established power structure, and is now most commonly used in reference to the independent press or media.”--Wikipedia article on "Estates of the realm"”存在于独立媒体以外不受任何权利约束的媒体“——这是本片片名对于wikileaks的解读。

由于任何报道,传记,都会带有再创作者本身的态度和主观意识,我也并没有带着观看事件本身的态度来看这部影片。

所以这里对于任何人物的评价也将于真实人物本身无关。

同样作为划时代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我相信社交网络会比这部片更戏剧,更好看。

尽管我本人并没有看过社交,只因为看过的友人说那片让他对人性很绝望。

这个威胁了全世界各个权力中心,使新闻界为之动荡的男人,在本片中被仰慕赞叹着,也同时被讥讽批判着。

他过人的天分决心和毅力被放在天平的一头,而另一端放着他的谎言自大和某种程度上残酷的天真。

Julian这个角色的两面通过Daniel与之交往的过程而逐渐被揭露出来。

这种剥洋葱般的对于主角的探索是本片的主线。

在Julian周围有这样一些需要考虑的相关者——有曝光价值的个人和团体(开始的银行,到最后的美国政府),需要被保密身份的线人,只能通过媒体阅读消息的大众,以及通过传统手段获得新闻的主流媒体。

最初的想法总是简单又美好的。

通过加密的上传平台使线人身份无法被追查,促使更多人匿名分享主流媒体无法套取的信息,以互联网免费新闻的巨大传播能力,使被曝光着受到威胁而不得不作出回应或改善。

这样一个想法也许能在TED的讲台上得到满堂喝彩,但实际的实施却并没有想象的单纯。

基本上,这世界有90%的想法都会因为人类本身的各种局限而无法成为现实。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历史会不断重复,世界上永远有贫困和歧视,社会不断革新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

Julian创造的动荡促使持有秘密的人重新衡量利弊,激励阅读新闻的大众对于被灌输的消息作出思考,也威胁主流媒体独享的话语权。

但他单纯的动机和过于简单的行事原则让他无法考虑到会不慎自曝身份的线人,和被这些秘密威胁到生命的关系人。

如果说之前的固执只是一个人性格上的执拗,在这种时候,是否知进退就检验出一个人是否还站在良知的岸上。

Daniel第一次与Julian在雪夜的争吵,以及第二次在卫报楼梯上彻底的决裂就是这样的区别。

说到底,把Julian逼进绝路的还是他自己。

从一开始他就决定不去考虑结果——像施舍一般给予大众的信息真的是他们所需要的么?

这些信息的流出有什么后果?

Julian不去关心这些,因为他并不当自己是一个圣人,他并不站在道德的高度审视自己,他所需要的只是做一件改变世界的大事,足以让这个时代翻天动地。

影片开始不久,Julian因为不屑于那花花绿绿充斥着浮华科技时代产物的会场,带着Daniel跑出来一起攀上大教堂,俯视风雪中有些虚幻的都市。

童年生活的挣扎使他更加渴望把强大的力量抓在手中,哪怕这将会是一股毁灭的力量。

如果说Daniel对于Julian的崇拜,以及后来的质疑都是一个普通人出于本能的反应。

那么Julian开始对Daniel的友情信任和遭到所谓背叛后的无情反击则是一个人偏执的对于自我信念的维护。

Julian的人生中为了信念而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儿子,曾经的伙伴,友情,到最后没有了安身之所,他似乎命中注定了要逃亡。

就算恐惧成为伴随人生的一种习惯,他也无法在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时淡定的喝完一杯酒,只是这种恐惧使他更激进,也逼他越陷越深。

就像所有改变过历史的人一样,Julian是特别的人,但他在这个时代的出现却有一定必然性。

影片接近尾声,Sarah Shaw看着电视上Julian的采访,坦然的说自己曾经想象过如果这些绝密的资料不慎流出会造成怎样的风波。

如果没有Julian没有wikileaks,也会有其他人带着相似的想法挑战与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相差甚远的公共信息发布。

但那个人如果不是Julian,我们或许会得到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4 ) 「Quotes」

「As Oscar Wilde said: "Give a man a mask, and he will tell you the truth."」「Courage is contagious.」「It does not matter how small you are as long as you have faith and a plan of action.」「You can't go far in this world by relying on people. People are loyal until it seems opportune not to be.」「You don't want ugly pictures, you should stay out of ugly wars.」「I guess everyone has secrets. Scars. Moments in time that shape them. Some we can get past. Some we can't.」「If you want to know the truth, no one is going to tell you the truth, they're only going to tell you their version. So if you want the truth, you have to seek it out for yourself. In fact that's where the real power lies, in your willingness to look beyond this story, any story. And as long as you keep searching, you are dangerous to them. That's what they're afraid of. You. It's all about you. And a little bit about me too.」

 5 ) 《危机解密:第五阶层》

作为一部云集神探夏洛克(兼职梵高霍金和图灵)、三届F1冠军尼基、霍格沃兹卢平教授、唐顿庄园大表哥和第十二任神秘博士的商业片,居然没有招来一众脑残粉刷分简直就是...凄凉。

鉴于此片的票房口碑双双败北的消息在先,敝人在看片之前就已经带好了有色眼镜,并且准备好了要在结束之后痛批一番以显逼格高深,不料此片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也有可能只是证明我逼格太low)。

虽然线索繁杂,信息量庞杂到混乱,时空位移速度堪比弗兰克摩西夫妇的蜜月之旅(又名赤焰战场2),但是贯穿始终的意念化虚线(朱利安那个办公室)设置得还有点意思,而且最后紧锣密鼓的节奏将之前一个多小时内巨大的信息量里铺陈的大小矛盾迅速收网,完成对彻底被神剪辑绕成浆糊状的观众的情绪激化,最后用血腥的背景静默地陈述后续新闻资料。

所以整体来说,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预告片,尤其最后对朱利安阿桑奇本人扮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幕后采访完成了预告片最重要的任务——突如其来的笑点。

开篇大肉背镜头就已经向观众表明丹尼尔才是真正的主角,而主角的人设是什么呢?

伟光正嘛!

胸肌不够,阿呸,正气不够卖萌来凑嘛~所以你看到丹尼尔从头到尾一张华生脸追在朱利安屁股后面试图唤醒他的良知,可惜人家不是夏洛克,人家喜欢的是女人...(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那么本片除了毫无化学反应可言的两大男主和乱入的冰火红女巫还有什么看点呢?

其实就是片名:第五阶层。

卢平教授在片尾部分向丹尼尔解释第四权和第五权的由来,其实说白了第四权就是用来制衡政府权力的媒体舆论,而当时过境迁,传统媒体成为既得利益者,成为掌控权力掌控信息的官方势力,成为以“告诉你一些不告诉你一些”为大招甚至有时会剪辑信息扭曲现实的小怪兽的时候,信息时代破土而出,互联网通过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和铺天盖地的覆盖力度在技术上试图冲破传统媒体的桎梏,完成又一次信息革命,成为制衡媒体的第五权。

朱利安和世界的矛盾其实并不是信息应不应该被处理,而是第四权应该如何被牵制,如果选择对信息进行处理那么就是承认传统媒体的做法是对的,代替受众进行道德审判行使信息过滤的权力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传统媒体说,很简单,你不处理信息就会有人死,有人死就意味着你是坏人,是伏地魔。

其实斗到这个节骨眼上,朱利安阿桑奇争的是一口气,是辩论场上反方打死都不能承认正方论点哪怕一条的立场问题。

不要指望别人告诉你真相,他们只能提供观点,不要指望别人给你权利,他们只会允以谎言,无论是哪一种人权都是靠着血汗斗争得来的,不要奢望天上掉本人权宣言砸到你,你要知道真相就必须自己去搜寻哪怕这会导致信息监管者的仇视,你要获得权利就必须自己去争取因为既得利益者的人生目标就是压榨和占领。

就民主制度的宗旨来说,权力制衡永远是不错的,但是在争取权力的过程当中,在革命在斗争的过程当中,怎么可能没有偏激和错误的存在?

这一点在片尾的采访当中朱利安自己也有承认(不知道是不是本人说过的话...),而这些错误从朱利安他自己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牺牲,是因为他在做一般人只敢想却不敢奉献自我的伟大事业。

朱利安的自恋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问题在于,是不是因为他是革命者所以他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哪怕错的也是可以原谅的?

是不是因为现在他才是那一支出面制衡的力量所以其他力量出面制衡他就代表着不正义就代表着暴政呢?

就像所有的超级英雄片一样,伟光正的主角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前进的脚步,通过媒介处理达到情感共鸣完成文化输出最终实现文化殖民,但是往往是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反面角色最容易出彩。

但如果不幸碰到小罗伯特这种为抢镜头而生的怪蜀黍,一众翻拍联盟还是洗洗睡吧,包括洛基。

所以虽然丹尼尔软萌地占据着所有正义的领土,无论是革命的决心还是卫道士的善良甚至拯救朱利安的圣母情怀样样不出错,但缺爷却轻巧一笑挤挤褶子就能把聚光灯全部拉回来,说到底,染成白发的朱利安才是本片唯一的噱头。

而对于朱利安的人物塑造也非常符合好莱坞一贯的手法,如果说自恋自大独断专行都只是个人毛病不过证明朱利安是个又有点也有缺点的常人反而拉近了角色与受众的距离,那么机密信息中线人的生命安全怎么说呢?

拿别人的生命去冒险用以取悦自己与世界斗争的孤胆英雄形象难道是新时代的正义吗?

不能证明有人员伤亡就可以证明这种手段是对的吗?

害得未来的蝙蝠侠被派去德黑兰救人这期间造成的档期延误和资金亏损怎么算?

不过我给这部片子四颗星的原因其实就在于他没有一直紧紧咬着人命这个点不放,导演仍然在努力地向着时代变革性的话题上靠,努力地保证视角的客观性,不像前些年那部打着纪录片旗号干着商业片情绪渲染的勾当一步一步精心策划对观众进行道德绑架并且在主流媒体通力作用下直接枪杀日本渔民自我表达权利站在道德制高点向世界灌输美国文化悲天悯人的《海豚湾》。

信息就是权力。

强势媒体掌握了言论权也就掌握了正义,推翻主流价值观的囚禁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但是,我们有勇气面对,有能力接受吗?

 6 ) 为第五权点赞

还在呼朋唤友同去B站观瞻BC的美貌呢,居然就给咔嚓了,喵的,什么事啊,影评也写不出了。

正儿八经的写不出,槽还是可以吐的。

拍吸血鬼的导演显然是被吸血过多了,脑部供氧乏力,一个比社交网络深刻,惊险,宏大,香艳不知多少倍的故事,拍成了BC做了90分钟的presentation.要看pre我们不会上TED啊?

不会上油管啊?

扎格博格能和阿桑奇的颜比吗?

难怪全世界一致同意给差评。

话说回来,也不能怪导演脑力不足,本身维基解密就是对现有国际政治的一次创新解构,生产力进步带动生产关系变革的生动体现,全世界还没人写出教科书,阿桑奇自己虽然能侃但毕竟人家干实事的没时间去条理化,所以导演光凭他和半兽人打交道的智商,也只能搞出一部基友反目成仇的恋爱(?

)故事。

啰嗦一点常识。

以前生杀大权属于皇上,不用说了,后来开三级会议,大革命,进入民主时代,还是乌烟瘴气,于是来了第四权,新闻媒体,诸如水门事件等等给以往的当权者上了一点眼药,于是世界又太平了一阵。

有权就变坏,于是阿桑奇把权力交回给了所有的个人,就是片尾说的“油”,无数个通过网络与其他权力拥有者形成制衡体系的个体构成了第五权。

网络,更准确的说,诸如维基解密这样帮助个体相互沟通、逃避统治者追杀迫害的网络工具,不过是将权力的皇冠交回给民众的工具。

如张爱玲之语:一个苍凉的手势。

所以呢,阿桑奇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渠道,他就不会去改变别人提交的文件,他放弃了自己的权力,把是否要伤及无辜的决策权留给了提交者。

而丹尼尔还觉得自己还是民众的导师,有责任要保护他们,他要修改、裁决别人提交的文件。

阿桑奇看见了未来第五权的崛起,而丹尼尔还滞留于过去第四权的荣光。

这么简单的一个立论,导演就死活不能让两方说个明白,最后以怪罪于阿桑奇是骗子作为了结。

这完全是两码事啊——阿桑奇在好机油面前拿自己白发刷点儿存在感,那是人家两个人的事,不能作为其观点正确与否的佐证的,导演大人。

噗,不提了。

五分的演员编剧场景音乐,脑子混乱的导演扣一分,男二的爱情戏扣一分(男二有啥资格上床戏?

),片名点题加一分。

如此四星,可惜了BC的努力。

 7 ) 一篇纠结的影评(神夏乱入)

去度假的飞机上看的(赞下新航,给了若干惊喜)。

看得很是纠结,以至于度假期间用手机写了篇影评……以下是四大纠结(神夏乱入,请原谅一个NCF)纠结一:谁更邪恶,隐藏信息的政府还是公布它们的阿桑奇。

我不喜欢自认为代表了正义以正义之名去让个人做出牺牲的革命者。

在白毛闯进丹的家里无视丹女友的怒容还理所当然地对丹说“你就是要有所牺牲”的时候,我想这样的“革命者”其实跟他所反对的政府是没有本质区别的,都是将人的需要分了高下:我认为正确的高于一切,别人就应该为之牺牲。

(神夏乱入)我反驳自己说,你为何认为Sherlock就不是如此?

NCF回答:Sherlock 确实不是如此,侦探也有无视医生的女朋友,但那是因为医生的内心里本来就自有高下。

医生不记得自己的女朋友有没有养狗,因为医生自己就不够在乎,他自己更在乎的是侦探,是他们的冒险,这不是侦探要求或强迫医生去做的。

侦探绝对不会忽视医生所在乎的。

即使是他自己本来懒得在乎的事,他也会为了医生的在乎而在乎。

当医生真正在乎了一个Mary,侦探正是这么做的不是吗。

他为他叠餐巾,谱写华尔兹,练习舞步,写致词。

扯远了,说多了都是虐。

退一步说,侦探毕竟是虚构人物,适用的是虚构世界的浪漫法则——所以,我又要离题一下,所以侦探可以一枪崩了大boss而得以免责,也所以Mary可以不用为了自己给侦探的一颗子弹付出任何代价,连四分钟流放都不用。

在侦探看来,Mary可以但是没有给自己致命的一枪,说明她只是在跟自己闹着玩,是因为自己任性故意上前一步惹她而被揍了一拳,就跟自己嗑了药要拧断哥哥的胳膊一个性质,都是自家人闹矛盾(虽然这让脑残粉们很心疼)。

如果要严肃对待,按照现实法则,“正确”的结局是侦探去坐牢甚至死刑。

这个世界上不乏为了“正义”的目的挑战现存法律的人,你可以这样做,只要你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而历史就是在这些人的牺牲中缓慢进步,宏观来说,这些都是必要的。

当然我想无论代价是什么侦探都会坦然接受,并非仗着有哥哥的保护任意妄为。

他本来就准备好了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履行誓言。

当然我想他真的不仅仅是为了医生夫妇,如他所说,大boss prey on people who are different. 而卷自己就是一个different的人,他的empathy的愤怒并不难理解。

再绕回来,白毛是真实存在的不能被浪漫化的,而且他涉及的事情事实上是个很严肃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

所以我不喜欢这种打着正义的旗号而忽视个体生命的革命者,中国历史上不缺的就是这种人。

包括他忽视泄密对一些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这又回到Sherlock(通过对比说明问题,呃……),有人死的时候他说it's Christmas. 他说我不是英雄。

所以他只是不投入自认为无用的感情,他想要接受挑战,他也表里如一地不把自己当英雄而并不要求别人认可他这样的“冷漠”。

但是白毛认为自己是英雄,认为自己如果牺牲了别人(不仅仅是口头上或内心里漠视别人的生命,而是以其行为主动造成牺牲)也是正义的。

但是——关键是但是,如果一定要选择一边,我想我还是会愿意站在阿桑奇这边,因为跟政府相比,他是鸡蛋那一边的。

当然这也值得商榷,为什么被他的泄密威胁安全的人不是呢?

道理如下:首先泄密的源头毕竟不是白毛而是军中人士,白毛没偷没骗只是接收了这些信息而已。

他只是一个接水的容器,水是自己滴下来的。

然后他扮演了扩音器的职能,但是秘密既然已经泄露,即使他不曝光,其实也可能会有别人。

他只是不愿意干涉这个过程而是顺应信息的自然流动而已。

也就是也积聚了一桶水并在桶底开了个洞让水以更大冲力露出去。

而丹想做的是把水过滤一下,在白毛看来这是干涉了信息的自由流动。

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来看,我想也是难以仅仅因此给白毛定罪的,了解一下“进步杂志”之类的判例应该可以推断。

不能因为加工整理传播已经存在的信息而定罪,政府只能努力看管好自己的机密,自己露出来了谁也救不了你。

而且,毕竟白毛说得对,泄密的牺牲只是潜在的(而且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后来也没有发生),而保密的伤亡已经造成了。

如果两边可能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别人,我觉得还是更强势并既成的政府更可怕更需要制衡。

我想这大约也是多数美国人的想法吧(我好像需要知道是不是)。

而正是同样的理由,当白毛的数据被丹毁掉,我也不为白毛惋惜(不会像医生离开侦探那么心疼…脑洞太大,呃)。

每一种力量都需要制衡的力量,只要是自由发生的就是合理的,所有这些自由的力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社会的现状和前进的方向。

政府需要白毛这样的人制衡,白毛也需要丹这样的人制衡。

check and balance , that's what the world needs. 纠结二:什么是真实,你做出判断的基础是否可靠。

阿桑奇说此剧基于最不靠谱的两本书,丹尼尔有他的视角。

我想没有人可以认可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可以全面的理解和展示自己,即使观众觉得是美化了,当事人看来可能只是简化了。

当年看昂山素姬感动到一直落泪,但是昂山本人却并不认可。

所以,上面第一点说了那么多,觉得不喜欢白毛的自以为是也好觉得会站在白毛这一边也好,可能都只是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上,做这样的判断只是因为我了解得还不够多。

纠结三缺为什么要演这个角色。

觉得缺是一个比较有政治见解的人。

似乎在某次访谈中谈到过此类,但是没认真看。

他提到过阿桑奇给他的信,缺很坦诚地告诉大家白毛不认可这剧也不希望他演。

缺有没有解释他为什么要演?

我不记得了。

或许就像他在剧中最后说得那样,没有人可以完美地展现真实,他演不演都不会改变,只要观者明白这一点,去寻找自己的真实,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前一半缺似乎没有超出神夏的模式,当然这是编剧的问题。

后一半我觉得还是体现演技的。

也能从他表演的诠释看出卷毛和白毛真的是不一样的。

卷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哥哥的宠爱和保护也是让他真的可以这么做的原因之一),他并不想控制别人,顶多也就是傲娇别扭地求抱抱而已。

而白毛是一个控制欲的偏执狂。

纠结四:剧组的目的性。

但是对于拍这部剧我倒是很想质疑其“动机”,觉得是一种“利用”(manipulation)。

尤其在前半段看出神夏的即视感的时候。

当白毛说这些人多无聊,无顾忌地闯进丹的家里,对丹说do I have you,这些未免太刻意。

觉得编剧是故意这样写又让缺演来迎合观众。

于是我会觉得白毛和缺都被利用了。

当然我相信缺没有那么傻。

而最后,还是要给这剧5颗星,因为目前的得分太低了……希望更多人愿意去看然后去寻找自己的“真实”吧。

 8 ) 简略了解到那个神奇网站的历程

通过这部电影确实让大家简略了解到那个神奇网站的历程。

可是没看明白主创的立场,到底是欣赏还是反对,在展现泄密带来的振动,却又刻意渲染阿桑奇欺骗的行为。

也许,故事的精华,都浓缩在了这句话中:If you want to know the truth, no one is going to tell you the truth. They are only going to tell you their versions.

 9 ) 《危机解密》超前观影感受+主创访谈记录

学校有一个免费的《危机解密》(The Fifth Estate)的超前观影,结束后和创作人员有个简单的交流。

7点开始我5点半就排队了,结果仍然一大坨人.....果然是想看免费的东西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

在这里写一下我的观后感和访谈记录---剧情观后感分界线,不想剧透的同学飘过到下一条线---先是大体介绍是个闪回结构。

开头是英国卫报公布wikileaks泄露出的大量军事情报,一个只穿着内裤的男人做在电脑面前看到这个新闻后崩溃的抓头发然后字幕出现:两年以前。

我们就穿越到一切最开始的地方首先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讲了讲在维基解密公布机密军事情报之前做的一些事。

他们公布了一家银行贪污的内部信息,把“坏人”绳之于法。

我觉得这段的目的是突出他们的理想。

他们想利用这个新世纪的新方式(网络),获得justice, 惩治贪污。

有点像蜘蛛侠那种惩恶扬善的那种先是Daniel的线。

他在一个公司工作,是个电脑天才,似乎做了点小恶作剧就让全公司的打印机都在打出一个讽刺漫画册子。

然后他每次都会躲在储物间里秘密的处理核实关于那家贪污的瑞士银行的资料,上传data到维基解密。

然后他女朋友觉得他躲在这里是在打魔兽(囧......)后来的线就是说卷福是个牛叉的人,创建了wikileaks,他们两个人为了这种惩恶扬善的目标都很兴奋,所以一拍即合。

瑞士银行机密信息被他们公布后网站被shutdown,但是他们利用mirror网络和推特仍然是把信息传播出去,后来那家瑞士银行被惩治了,他们的网络就又恢复了。

他们的工作原理就是保护他们的source,不让人知道是谁泄的密,矛头都会指向维基解密,不会指向那个具体告密者,这样就会有人愿意提供情报后面真的是乱的不行,镜头四处乱跑,又是埃及,又是英国,又是卡扎菲的...总之Daniel和卷福最大的争执是卷福想把大量的原始军事情报直接上传公布。

Daniel认为这太reckless(鲁莽),因为如果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公布什么信息的话,很可能会害掉很多人的性命,这不是他们的初衷,他们想要justice。

卷福就觉得直接公布秘密,管他是什么,如果维基解密内部人自己筛选信息以后再上传那他们就变成记者了,他们应该客观的呈现信息,让别人决定。

这个是他们俩人最大的分歧。

所以最后卷福和英国卫报合作,公布秘密。

影片一开始的内裤崩溃男人就是Daniel,因为他们分歧太大了。

最后Daniel从内部瓦解了维基解密的大量情报。

总之呢,这是一部非常乱的电影。

我觉得编剧想说的太多了,节奏混乱,想看基情的同志们不满足(俩主演面对面互动不多且没有太多化学反应),想看大表哥的人不满足(基本就比范冰冰在钢铁侠3的戏份多一点),想看爱情的不满足(Daniel和他爱人的戏份也是蜻蜓点水,让人不知道他俩为什么在一起,不知道俩人在这段感情中各自是什么地位和主张),想看阴谋论的人不满足...顺便说一句,卢平教授的出现让我好穿越,一个哈利波特里的演员和大表哥站到一起就是各种违和.....当然卷福的粉丝们估计可以花痴且一会儿,但是鉴于他在本剧中的音调太低太低太低太低(完全没有夸张)在加上他英国口音,让人很崩溃。

英国口音可以很性感,但是要是音调这么低那就完全是折磨人。

全剧中只有美国政府的人说的话我听到明明白白,其他人的口音都是各种奇怪,没有字幕帮助下精神高度集中辨别口音2小时是非常悲催的一件事,哥好歹托福114听力满分呢但仍然听起来有困难(当然考试代表不了实际能力),所以最后到访谈的时候我都要不行了...顺便说一句,应该有一部和wikileaks相关的纪录片,非常棒。

想在没中文字幕前提下看懂本片估计要提前做点功课--剧情部分结束,下面是访谈记录-本片的制片人和编剧和我们有一个简单的交流。

稍微总结一下1.这个故事这怎么写出来的?

编剧Josh解释说主要是基于两本书,一本是Daniel(本剧眼镜男主的原型)本人写的自传,有大量关于wikileaks的最初级阶段的故事,对创作剧本帮助很大。

另外一本不记得了,是另外一个人写的,就有点像乔布斯的那本传记不是他自己写的一样。

编剧和Daniel有4天的面对面沟通,这样编剧可以更真实的接近他,而不是从纸上推断。

他说丹尼尔很年轻,有点害羞,甚至很天真,但是非常的genuine(真实)。

因为我们不知道在他的自传里他是否说的是实话,所以一些面对面的沟通会有帮助。

编剧也和Julian(卷福人物原型)有过交流,但是感觉他虽然嘴上说是为greater good,但是可以感觉到有一些为了他自己的成分。

编剧也和英国卫报的记者谈过。

Josh是法律背景,从法学院毕业的,也在美剧《白宫风云》(West Wing)做过编剧,因此他在写剧本的时候和律师有很多沟通,看这么改编,戏剧化人物会不会被Julian本人告。

所以也挺烦人的,好多程序要走。

编剧想要尽量保持客观,因此创作出美国政府那条线,因为主线是两位维基解密创始人的发迹史,很多都是他们的出发角度,多一个政府角度可以反思他们的行径到底是不是完全没有危害,加上编剧的白宫风云创作背景,写写政府也是轻车熟路。

同时由于电影最中心的是讲故事,所以为了方便他合并了一些人物和事件。

向媒体泄密的本来是Birgitta,为了增加戏剧张力把告密的人改成了Daniel。

这是他为了创作这个故事而对事实做的一些妥协2.这个电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编剧Josh是因为之前的一部剧本被梦工厂看中,保证提前为他的下一步剧本付钱。

结果他就决定把第二个给梦工厂写的剧本的内容定在维基解密上。

在创作出剧本后带到高层,高层很认可,所以项目就建起来了。

他们先是去看场地,然后定演员。

由于故事的原因演员基本都是国际背景。

Daniel的角色本来不是现在的这个演员,但是最后就凑活了。

最后定了导演,然后就一步步进行了3. 这个电影和《社交网络》有点像,都是两个朋友从一开始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而后来分裂的故事。

是不是和你老师抄袭来的?

(P.S社交网络编剧Aaron Sorkin也是白宫风云的编剧,算是本片编剧Josh的老师)他说我不觉得这两部片子有什么可比的。

社交网络很entertaining(富有娱乐性),我们的片子探讨的话题更深刻,比如秘密是否该被公开,个人隐私和公布于众的界限,谁有权利去公开这些秘密,所谓的事实到底是不是事实......这些都是这部影片探讨的话题,不限于友谊和背叛那么简单4.你一开始是电视编剧,后来为什么去写电影剧本了?

我只是加入一个crew,毕竟Aaron Sorkin才是创作者。

在电视里编剧的地位很高,基本上你是创作者你就说了算,电影是导演说了算。

我在给白宫风云做编剧的时候基本上不是创作,只是模仿。

我不能创作新的人物,只能在那些已有的人物的基础上模仿Aaron的口吻去写他们的对话,所以做久了我觉得很没有意思,因为都是机械的模仿。

我喜欢写电影剧本的那种obsessed with一个我自己创造出的世界的感觉,所以后来我去写电影了。

但我觉得有朝一日我一定还是会回电视的。

我一开始是学法律的,什么写作背景也没有,是Aaron带我入行的,所以算是我欠他的吧5.在座的都是年轻的filmmaker,我知道本片的导演是拍广告出身的,你能和他们讲讲拍广告对他们导演生涯有影响吗?

这个,很多导演,比方说大卫芬奇,都是拍广告甚至是MV起家的,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因为最中心的品质是能组织好一个团队,做一个出色的storyteller,这些本质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你做的足够好,是不会被媒介所困的结束分界线-最后说一句,我教授推荐每次看电影坐第三排第十个座位,我试验了一下,真的是超级理想的观影位置!

真心在最中间!!

推荐给大家。

 10 ) 如果不是因为二表哥这电影一星都没有

首先我必须承认这个电影我就是冲着二表哥去看的。

但为了解背景以及这么长时间关注这个电影,多少知道维基解密和阿桑奇本人对这个电影好感不大,于是昨天花了一点时间专门到维基解密的网站上把他们对于这个电影的评价和声明翻出来看了一下。

我现在算是完全的懂了。

而且从心里感到编剧和Production team洒逼得令人捉急。

====================剧透慎入=====================从这部电影里我只看到两个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我从头到尾都觉得Daniel并不能算是什么“战友” “同事”。

Daniel从来都没认真想过他为WikiLeak做这么多事是为了什么,他甚至没搞明白自由的背后是无尽的孤独和残忍的现实。

说成大白话,他一开始就只是凭一腔热血,一拍胸脯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

他从未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恶意。

Julian是懂的,真实世界的Julian Assange想必也是懂的。

最让我觉得可笑的是,电影里Daniel摇身一变变成了拯救世界拯救无辜百姓的大英雄。

就因为他害怕,就因为他自以为是地“觉得”这样做是对的而忘记了维基解密最核心的价值观,就因为他觉得他自己都看明白了都懂了。

他觉得Julian简直是疯了。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那你为什么一开始加入维基解密啊。

那你为什么还在第一个银行被扳倒的时候欢呼喝彩啊。

那你为什么在发现了信息的力量以后不卷铺盖走人啊。

你怎么还想改变其他人啊。

你还想毁了维基解密啊。

你特么以为自己是谁啊!

这如果不叫背叛,你告诉我这叫什么。

Julian不同。

他明白这个世界的丑陋不堪,更明白他这样的做法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威胁。

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愿意承担这个世界给他的种种困难,就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言论自由的信念。

他愿意坚持。

他不惧怕任何人。

任何事情如果违背他的信仰,他都有勇气说不。

对我来说,这才是英雄。

=====================剧透结束=====================因为编剧之一是电影中Daniel的原型,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应该是虚构成分大于关键事实的。

毕竟现实中的Daniel, 根据维基解密的说法,只是一个当了一年左右的志愿者。

电影中大部分情节发生的时候,Daniel已经不在维基解密了。

最后说一下本尼。

本尼其实演的非常好,几个地方可以说是相当传神,连那种带着距离的微笑都演的恰到好处。

说实话,本尼大概是这个电影里唯一的亮点。

另外就是我对本尼的尊敬之情在看完电影之后上升了好几个档次,特别是因为知道维基解密和阿桑奇本尊就此事还“礼貌地回绝并请求本尼重新考虑出演的决定”。

顶着这样的压力,本尼的演出还是非常出色,不得不说他真的非常专业也非常敬业。

本尼在最近的Q&A中说他想要立体地诠释一个改变全世界人民对社交网络和信息看法的人,并且给人们一个讨论的突破口,我觉得这部电影和他的精彩演出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是很令人敬佩的。

所以也就别管二逼的编剧和导演说什么了。

这么大制作的电影,这么高的曝光率,又是维基解密的故事,居然事先没有联系维基解密(本尼是第一个联系维基解密的人,当时已经要拍了),过后也没有一分钱给维基解密,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恶心。

制片商真心一群真.黑粉们不解释。

另,目测天朝是不会引进这个电影了,就算引进也是要切得很厉害的。

《危机解密》短评

不错的片子,了解了解维基解密和阿桑奇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8分钟前
  • 梦回莺啭
  • 推荐

喜欢最后的结尾。电影本身自然有它的立场在,但是后面加上阿桑奇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我觉得这就把评断权交给了观众。真相究竟如何,请你们自己去探寻。这正是阿桑奇所做的一切的意义。

9分钟前
  • 盆花盆花
  • 还行

请问这年头是个跟互联网沾边的传记片都要走TSN的路子是吗!最后的独白或许是导演对于阻力和评论的一种回敬和暗示?至少我看完立马拿起了阿桑奇的自传。

11分钟前
  • joxxc
  • 推荐

勿忘初衷

15分钟前
  • 居然可以改名字
  • 推荐

前半段还挺喜欢,结尾有点太主流…看在那么多大卡的份上,三星加一星

16分钟前
  • MEOW
  • 推荐

拍的什么,怪不得阿桑奇会生气。

19分钟前
  • 飛鳥遊魚
  • 较差

如果你想要知道真相,没人会告诉你真相,他们只会告诉你他们的观点,所以,如果你想要知道真相,你得自己去寻找。片头吊炸天!阿桑奇太酷了!缺爷演的好啊!满头白发好性感!

20分钟前
  • 麦克斯韦
  • 力荐

有点空泛

24分钟前
  • 简单大角鹿
  • 推荐

跟社交网络一样没有亮点。

27分钟前
  • hanSuo
  • 较差

2014.02.18之前听闻影片糟糕实际看了以后还可以,开篇故作高精尖以及故事展开略拖拉,到中后段矛盾激发开始精彩了。结尾部分可以说是个亮点,毕竟是个活人的故事而且他对这片子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拍摄本身就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很喜欢结尾那几句话。p.s.本片内本尼颜值一般,还是看演技更有说服力。

30分钟前
  • 乐音Musique
  • 还行

和一个benedict脑残粉一起去看的。连她都觉得这个片好烂。

31分钟前
  • Z
  • 较差

叙事还真是有《社交网络》那味啊

36分钟前
  • qckf2001
  • 推荐

wiki leaks

41分钟前
  • 卡罗尔是尖尖
  • 推荐

看到大表哥还是蛮惊喜的

44分钟前
  • 我是年年
  • 较差

前半段簡直是又無聊又混亂,好在後部分塞入大量信息填補,是個流暢的電影,也是個被阿桑奇否認的真相

46分钟前
  • Archipiélago
  • 还行

wikileaks和阿桑奇本人都不了解,单就电影来讲还不错,没觉得刻意倾向某一方,BCDBDT几个人演得都好棒。Nick最后对Daniel说的那段话好喜欢。最后那个伪访谈又好笑又挺值得玩味的。

49分钟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推荐

期待太低?作为类型片很不错啊

51分钟前
  • 庄常飞
  • 推荐

朱利安·阿桑奇充满争议和戏剧的经历绝对一个值得深挖的故事,导演比尔·康顿的切入点选的还算精巧,阿桑奇与丹尼尔的从惺惺相惜的战友直到反目成仇的决裂本应是一个可以有更多深造空间的剧本,然而MV式的画面和浮于形式的叙事带给我们的只是高压缩快节奏的流水账,没能令观众产生更深层次的代入感是这

54分钟前
  • 诱导师
  • 较差

无视剧情,就看卡司就行。冰岛那个房子内饰真好看啊真好看。德国人的英语都说得辣么好。

58分钟前
  • NochnoyDozor
  • 推荐

BC演技很不错,我喜欢!

1小时前
  • 么么么事的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