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初叶,中原大地上,从正德到天启,朱明王朝的几个皇帝,正和一代代的文官儒生来回折腾这个老大帝国。
而上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那些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也早在一百多年前退入大漠,靠着汉人大将王保保咬牙死抗了二十年,然后就变成了鞑靼,从此再与中原无关。
与元代几乎同时代由蒙古人依靠屠杀建立起来的四大汗国也几乎前后脚地烟消云散,连灭掉了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帝国也倒在了乌孜别克人的脚下。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帖木儿的后裔,在中国古称药杀河的一处盆地,叫做费尔干纳谷地的地方,出生了。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印度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莫卧儿王朝的开国之君,阿克巴大帝的祖父。
他出生的这个谷地,位于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绝对可以称得上物产丰富,人口密集。
就是从这里起家,这个叫做巴卑尔的蒙古人,实际上是一个突厥化的蒙古人,开始了他的征服之旅。
有人认为,巴卑尔是想恢复帖木儿王朝。
不过,在又一次被乌孜别克人击败后,巴卑尔实际已经放弃了。
之后,他凭着几百人,拿下了阿富汗,定都在现在喀布尔。
20年后,北印度成了他的下一步征服的目标。
随即,在演出了一场类似于八百破十万的大胜之后,巴卑尔正式成为“印度斯坦皇帝”,这就是莫卧儿王朝的肇基。
其实,莫卧儿又名蒙兀儿,意思就是蒙古人的帝国。
电影里,阿克巴被称为是莫卧儿王朝第一个出生在印度的皇帝。
其实,他出生在他父亲的逃亡途中,具体的地方,是现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靠近印度的地方。
当然,在莫卧儿时代,这里的确是印度帝国的一部分。
但当时印度大陆上主要都是以城邦为主体的邦国领地,在偏远地区和实力强大的城邦土王看来,印度皇帝未必具备对其领土和子民的直接管辖权。
他们只是在需要宣誓效忠或者彼此征战的时候,才会考虑皇帝的意愿。
阿克巴从小在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长大。
他父亲复国,也是依靠招募波斯武士和得到当时波斯国王太美斯普一世的帮助。
于是,幼年时没有得到过系统教育的阿克巴是个文盲。
他终生信奉伊斯兰教,但却不是一个“狂信者”。
有人从个人生平和帝国统治的角度,将阿克巴与中国清朝的康熙类比。
在以少数种族和信仰,统治主流民族和多种信仰方面,的确存在类似的地方。
在今天,阿克巴被当代印度人认为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奠基人和最伟大的皇帝。
而莫卧儿王朝理论上的最大疆土范围,也是今天被很多印度FQ拿来说事儿的最主要蓝本。
这一点,和国内网络上那些类似的ZF、YF们,其实没什么两样。
历史上的阿克巴大帝,绝对可以称为一个复杂的人。
但这显然对于电影而言不重要。
至少,在这部片子里,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宝莱坞版本的主旋律+伟光正。
只能说,同样是高大全,印度同学的功力比之好莱坞,的确差得不是一点。
但比起东面用汉字的同学来,虽然稍显稚嫩,但却纯朴很多。
至少人家讴歌的时候,没有那么让人狂起鸡皮疙瘩。
更何况,前世界小姐+明显中亚血统而非蒙古脸型的英俊男猪,配上全套奢华印度时装珠宝,背景再把外印度内欧式歌特风格的宫廷画面一整,中间穿插足以上流行榜的独唱、对唱、大合唱若干,这么个长达3小时的超长古装MTV,看起来还是蛮养眼的。
至于情节、编剧、历史、传统……谁在乎呢?
《帝国玫瑰》里面浓郁的印度风情,美丽的女子,皇帝和皇后之间隽永的爱情,都让我如此沉醉,这样好的情感好到你无法苛求自己拥有,只能欣赏和赞叹,心里竟然还能替女主人公幽幽生出几许柔情。
记得在看《大长今》时,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内心也是赞叹的。
爱情就在身边,爱情就在心里,但爱情还有一点点距离。
这样的感情就像一首好的诗,一杯上好的陈酿,是隽永的,是值得玩味和推敲的。
女主脚太美了,360度美女啊,那眼睛,一个眼风扫过,估计是个男人就受不了。
然而,英俊帅气霸道的男主角啊,拥有美丽的倒三角啊,帅哥美女的诅咒在这里完全消失了。
再美的皇后也无法阻止自己的丈夫纳小妾啊,历史上男猪脚有30位不同宗教派别的后妃,顿时让俺对这美丽的爱情故事兴趣全无。
一、建筑,历史画卷阿格拉堡,琥珀堡,不知名的各个古堡,矗立在高高的山丘上,看历史亘迭,看岁月变迁,而她们却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气度,静静地,默默地...电影仿佛为我翻开了一本古代印度建筑史。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SUJAMAL向阿克巴妹夫请求帮助夺取王位的那段,堡内底色为白,花纹为青,如同我最爱的青花瓷般的格调,如此淡雅,如此素净...当阳光洒向,如同被上天的光环照耀;当月光铺满,如同披上了曼妙的纱丽;当烛火摇曳,透过镂空的窗饰,祥和,静谧.....这一切使我深深地迷醉.....二、配乐,荡气回肠一开始是恢弘的两军对阵,马儿嘶鸣,刀声人声,惨烈的景象,和着背景音乐,让我想起了指环王,一样的大气磅礴。
婚礼上的KJ,让我们一起随着这首歌跳起荡涤心灵的回旋之舞吧,感受世间万物,天地仁爱.....A.R的另一首J-E-B,把情境都融合在了曲调中,配上优美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二人的心声,唯一可惜的只是在片尾出现完整的歌曲,有那么点小遗憾....不得不说的是A-O-S-S,鼓声阵阵,铿锵有力,合唱嘹亮,整齐划一...整个场景谓为壮观,令人震撼....我是越来越佩服A.R.了.三、眼眸,道不尽百转牵肠寻声而来,轻轻地...缓缓地...,眼神相对,就此钟情......朦胧纱幔后,偷偷地...默默地...,俊朗外形,怦然心动......质问的目光,委屈的目光,嫉妒的目光,含泪的目光,以为找到了幸福,却失望而归...淡淡的哀伤充满心房...众里寻她,四目相望,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段怎么看怎么就是印度版的唐伯虎点秋香,哈哈)最精彩莫过于二段,一段刀法比试,一段深情相拥,一段英姿勃发,一段缠绵悱恻,画面相当唯美,大家自己体会吧电影总结:AISH的美,众所周知了,呵呵。
以前总觉得HR表演有些生硬,但这次出乎意料,HR把角色刻画地非常到位。
电影的细节部分也做的很好,从片头到片尾,大到建筑,小到配饰,都相当精细。
总之,个人认为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大片就得是这样。
据中英文维基:阿克巴第1次结婚于1551年,时年9岁,新娘是巴布尔幼子的女儿Ruqaiya(1542-1626,84岁,在位49年,为莫卧儿帝国皇后在位年份最长),两人同年且为表亲。
阿克巴14岁时当皇帝,Ruqaiya随之皇后。
Ruqaiya无后,第2次结婚,于1561年,妻子为寡妇Salima (1539-1612),巴布尔的外孙女,亦是表亲。
第3个皇后Mariam-uz-Zamani(1542-1623,81岁),是为第一皇后,只生了一个孩子――贾汉吉尔。
阿克巴一共30个皇后。
4.5/5,很有意思,本来以为是莫卧儿阿克巴迎娶拉杰普特王公女儿进行政治联姻,我不喜欢你你不喜欢我,我喜欢你你喜欢我的甄嬛爱情小故事。
印度教公主订婚邻国王子,被父亲转嫁穆斯林后被母性溢出的乳母提防“婆”媳中伤,后来重归于好。
独特之处在于用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虽然我自己不那么爱看),“懂得如何发动战争征服邦国,不懂得统治”。
在设喻类比铺垫之后,利用“微服私访”,“再说我们也不相信皇帝是个印度人”,废除朝拜税赢得民心。
阐述了一个很常见的道理:宗教宽容(土邦)地区平等民族融合,虽然剧情改编程度大,大抵也可以当做民间小故事乾隆纪晓岚看。
最后魔改的“决斗”一边是印度教皇后,另一边是乌理玛阿訇,象征着两种理念和路线。
阿克巴可谓是少年英主,登基从摄政和后宫中逐渐掌握权力,文治分封提拔军事贵族,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利用本土的拉杰普特贵族,既平衡了乌兹别克勋贵,也巩固地方统治。
武功在奇陶尔亲手一箭毙命要塞指挥官,开疆拓土进攻德干高原,即位之初还只局限在恒河平原的几座城池,和把父亲胡马雍打的仅以身免苏尔王朝残余作战,去世时已控制大半个印度,也没造成黩武的财政危机。
学识患阅读障碍目不识丁也能主持开展宗教学者辩论,美中不足的是晚年的继承问题,属于是明君中的明君了。
之前很好奇印度人都是怎么看待莫卧儿王朝的,大抵和清代相似,乌兹别克贵族与满洲贵族,外来人在本地建立封建统治,版图较盛武功赫赫,都有体制创新,也有缺陷。
曾有一篇葛剑雄所写《长城的价值》入选课文,当中写到康熙朝重修长城,天下一家何必修筑长城来防御谁呢?
可某蓝房子平台评价为“清帮”。
极尽奢华盛大的歌舞场面服化道可以说是投入较大的电影了,主旨的简单四字“宗教宽容”,无论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南特诏书,还是伊斯兰世界三大圣主苏莱曼阿拔斯阿克巴,几百年来宗教改革时代一直宣扬的主题。
这种多元并不是一纸诏令就能起作用的,也不是单方面进步的一方宽容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相互尊重,在长期的反复的大染坊大熔炉中淬炼新生。
看到各个土邦献舞也是轻哼起来了。
同样,似乎印度官方宣扬阿克巴,而巴基斯坦似乎更喜欢奥朗则布,不免令人惋惜。
一、建筑,历史画卷 阿格拉堡,琥珀堡,不知名的各个古堡,矗立在高高的山丘上,看历史亘迭,看岁月变迁,而她们却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气度,静静地,默默地...电影仿佛为我翻开了一本古代印度建筑史。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SUJAMAL向阿克巴妹夫请求帮助夺取王位的那段,堡内底色为白,花纹为青,如同我最爱的青花瓷般的格调,如此淡雅,如此素净... 当阳光洒向,如同被上天的光环照耀;当月光铺满,如同披上了曼妙的纱丽; 当烛火摇曳,透过镂空的窗饰,祥和,静谧.....这一切使我深深地迷醉..... 二、配乐,荡气回肠 一开始是恢弘的两军对阵,马儿嘶鸣,刀声人声,惨烈的景象,和着背景音乐,让我想起了指环王,一样的大气磅礴。
婚礼上的KJ,让我们一起随着这首歌跳起荡涤心灵的回旋之舞吧,感受世间万物,天地仁爱..... A.R的另一首J-E-B,把情境都融合在了曲调中,配上优美的画面, 艳丽的色彩,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二人的心声,唯一可惜的只是在片尾出现完整的歌曲,有那么点小遗憾.... 不得不说的是A-O-S-S,鼓声阵阵,铿锵有力,合唱嘹亮, 整齐划一...整个场景谓为壮观,令人震撼.... 我是越来越佩服A.R.了. 三、眼眸,道不尽百转牵肠 寻声而来,轻轻地...缓缓地...,眼神相对,就此钟情...... 朦胧纱幔后,偷偷地...默默地...,俊朗外形,怦然心动...... 质问的目光,委屈的目光,嫉妒的目光,含泪的目光,以为找到了幸福,却失望而归...淡淡的哀伤充满心房... 众里寻她,四目相望,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段怎么看怎么就是印度版的唐伯虎点秋香,哈哈) 最精彩莫过于二段,一段刀法比试,一段深情相拥,一段英姿勃发,一段缠绵悱恻,画面相当唯美,大家自己体会吧 电影总结: AISH的美,众所周知了,呵呵。
以前总觉得HR表演有些生硬,但这次出乎意料,HR把角色刻画地非常到位。
电影的细节部分也做的很好,从片头到片尾,大到建筑,小到配饰,都相当精细。
总之,个人认为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大片就得是这样。
影片描述了一段历史,期间夹杂了爱情,似乎印度人很拿手这个。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后在南亚次大陆建立了莫卧尔伊斯兰王朝,并在Akbar大帝的治理下,一度繁荣。
其繁荣景象不亚于中国的康乾盛世。
这点可以从印度现存的遗迹中体现出来,其代表作:新德里红堡,阿格拉堡,泰姬陵,拉合尔炮台,夏利麻花园,胡马雍陵墓,库图布塔等等。。。。。
Akbar在执政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容,正如影片中所体现的,不论是对于战俘,还是他的异教徒妻子,抑或他的亲人。
这点上,历代的君主很少有人做到,即:Akbar冲破传统的阻挠,摆脱宫廷的束缚,以身作则用宽容的理念对他人信仰尊重,风俗尊重,让天下百姓享受自由的信仰,力促各个宗教团结。
影片中有段赞美Khajah苏菲圣徒的歌,这个比较有意思,被现代化了,并揉入现代打击乐器,很有意思。
总之,值得一看。
影片制作很细心,各种色调的搭配洋溢着暖暖的氛围,为这部史诗爱情片做了很好的铺垫。
歌剧场景也颇为宏大,服装也绚丽多姿。
一直不喜欢印度,包括印度电影,中间的音乐很让人受不了,女人鼻子上戴个环,像牲口一样。
至于这部片子,太长了,虽有闪光之处,但仍然要担当浪费人时间的责任。
感觉有模仿黑泽明的味道,但是人物缺乏照应,坏人失败得都是那样容易,乳母的儿子和乳母,像纸人一样不堪一击。
倒是最后阿卡巴和他妹夫决斗的戏有些看头,胜于中国的武打戏。
在16世纪,他是莫卧儿皇帝,一生开疆辟土,精明宽容;而她是拉杰普特族的公主,一个不甘心沦为棋子的感性女人。
对于他来说,在拥有了广饶的土地和无上的权利之后,他还必须面对一场新的征途——赢得深藏怨恨与极端偏见的她的心……影片反映了莫卧儿王朝第三代君主阿卡巴和其妻子乔达哈之间的爱情、政治、宗教、宫廷斗争等,不仅战争场面气势恢弘,爱情刻画也委婉绮丽,是印度2008年度的大作,在票房成绩和舆论口碑上都获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史诗般的场景,华丽的宫廷,炫目的珠宝,荡气回肠的爱情。哎,已经足够了,值得一看的电影。女主角美艳不可方物,美仑美奂、倾国倾城、艳光四射这些词大概就是形容她的吧。
赫里男主最讨喜的一部
武戏还可以,文戏跳过去没看...
3个半小时的电影却并不拖沓,简单的剧情却令人沉醉在演员精彩的表演与电影绚丽的画面中。
主角很养眼。恩 战争之类的 基本跳过 动作有些假。爱情故事很可爱。
男女主角太养眼了!
原本以为是个历史史诗片,还等着看阴暗的政治斗争和战争,哪知道根本就是个爱情片~~~~巨长~~~Hrithik Roshan很帅,很像我一个学生~~~3个半小时看完我觉得越来越像~~~真心还是觉得印度电影比中国电影强
颜狗盛世。AR拉曼的配乐也超神。
脸盲症复发 印度片真不是我的菜
硬伤还是蛮多的,结构完整但是不丰满,主角好看
故事虽然弱爆了,但无奈女主角漂亮得太离谱,怀着一腔色情打四星
金碧辉煌啊~~
好传统好腐朽 歌颂主赞扬王 一片羞答答 看得都心中难耐 急得想敲电脑 “世界最美女人”长得观音似的 传统美 没feel nnd 3个半小时!
美得要死
帅哥美女
看了一点点..
男主在女主房门口脱衣服练剑。。。肌肉各种有啊~笑
重新看了一遍,放在那个年代,印度政府急需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民众和平共处,如结尾所说,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伟大的印度
无比的视觉盛宴,还在乎到底讲什么吗
三个半小时,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