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自从1958年被Michael Bond创造出来,英国国宝级卡通人物帕丁顿熊居然一直没有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倒是不少);而同样出身英国、友好可爱的维尼熊则早已被迪士尼推广到全球了。
终于,这一空白在2014年得到了填补——法国的频道制片公司(映欧嘉纳)斥巨资拍了真人与CGI结合的版本,Bond本人也在片中留下惊鸿一瞥(帕丁顿坐在出租车上看到的一位举杯老人)。
三年后(即本片拍摄续集时),91岁的Bond去世,他与心爱的小熊隔空致意的这一幕成为永恒。
本片前15分钟涵盖了小熊从darkest Peru坐船来到伦敦,被好心的布朗一家收留的过程;这也是全系列第一本书(《A Bear Called Paddington》)的开头。
不过与童书中人畜无害的日常卖萌不同,电影设置了(准)反派的角色:前半部分由主张把小熊送走的布朗先生充当——他显然比原著更加市侩和犬儒;后半部分则由黑化的探险家女儿(联手好管闲事的邻居柯里先生)担任——她和她爹都是新增人物,一好一坏相映成趣。
当然,导演也知道一个强大的反派与帕丁顿熊的暖男气质不符,所以悬念和危机差不多就得了,观众都等着看小家伙在布朗家的小确幸呢。
事实上,Bond当年创造帕丁顿熊的契机就是他看到商店里有一只孤零零的泰迪熊,而帕丁顿拖着行李挂着吊牌的形象则来自二战时英国政府对本国儿童(也包括此前接纳的一些犹太儿童难民)的集体转移(以躲避德国的轰炸和可能的入侵)。
所以帕丁顿熊的背后是悲惨和不幸,这自然让人心生怜悯,也更显出他始终保持谦卑礼让、真诚友善的可贵。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独自一人背井离乡的帕丁顿熊又成为了无数异乡人(包括我自己)的代表。
他(我们)充满好奇、小心谨慎、努力融入,同时也尽量保持本真、与人为善、享受生活。
我们会挣扎、会犯错、会想家,但也会欣喜、会成长、会幻想。
我们希望像帕丁顿熊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遇到爱自己的人;也希望成为像布朗一家那样给别人带来温暖、有着包容开放心态的人。
“This is London, everyone is different, that means everyone can fit in.”希望小熊给婶婶的信里的这句话不仅停留在童话世界的伦敦,而是在现实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应验。
本片最终获得票房(近三亿刀)和口碑(烂番茄97%)的双丰收,于是续集很快就安排上了。
关于伦敦拍摄地的打卡:帕丁顿地铁站作为小熊得名的地点当然得去,站内还有一个小熊的雕像;布朗家的地址温莎花园32号(32 Windsor Gardens)实际并不存在,本片中那些彩色的房子其实是在靠近樱草花山公园的Chalcot Crescent街取景的,也值得一看。
很喜欢开头部分,一只熊有着自己的生活,家就应该是这样吧,有时会犯错,会搞砸一些东西,但家人之间会彼此包容不在乎,当磨难来临,地震来了,天灾无法避免,一次灾难,毁掉了自己的家园,甚至让自己的亲人都无法避免。
一切美好似乎突然被毁灭,但至少心中还有一个梦,一个人类偶尔的闯进,让熊开始对外面的世界开始向往,幻想着在伦敦,只要自己带着一个小牌子,就会有人友好的过来给你一个家,就这样的幻想这儿,离开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家园,到外面找寻幸福。。。
在船上吃掉了所以的实物,只剩帽子里面救急的实物。
生活开始窘迫,到达伦敦生活也似乎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却连一个愿意低头认真看你的人都么有。
但也总是幸运的,遇上一群可爱的一家人,开始慢慢融入这个家。。。
希望每个人,哦,不是,每个熊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都能找到自己想找的那个家
帕丁顿熊太太太太太萌了吧\(//∇//)\带给探险家的果酱礼物,在船上 偷 渡 到伦敦去的时候全部被他吃完了,不过那个小行李箱真的能放下这么多果酱吗233333抱了只狗狗的帕丁顿熊,狗狗和熊都好可爱(/ω\)
洗澡之前的小事故,除了牙刷那个有点小恶心之外,这只熊做的任何事都会让我觉的超可爱啊啊啊啊!
看这个小眼神儿!
(。ò ∀ ó。)脖子上的是马桶圈儿(ಡωಡ)hiahiahia
吹干毛发却吹过头了的超级毛茸茸的帕丁顿ԅ(¯ㅂ¯ԅ)
和布朗先生的冒险,熊瞪激萌\(//∇//)\
好心疼露宿街头的帕丁顿,好想抱抱QAQ幸好还遇到过一个超级暖心的士兵哥哥,没想到帽子里高高的帽子里居然放了辣么多东西,还有保温杯(゚Д゚)ノ
可是后来另一个士兵哥哥来换班就把帕丁顿轰走了T_T……当然结局还是个美好的结局呀,帕丁顿在伦敦找到了家的感觉,布朗先生家墙上的花从花叶飘零重回花满枝头还有鸟儿在枝头,这点好喜欢|。・㉨・)っ♡帕丁顿从录像带回到以前的家那点也好喜欢~布朗先生的家看起来很有趣邻居库里先生应当也是个有趣的人,“你好,这是个匿名电话” “什么事,库里先生?
” “我不是库里,我是布里” 说好的匿名电话呢哈哈哈哈
礼帽、拐杖、长柄伞、牛角扣大衣……泰晤士河、伦敦眼、红色电话亭……皇家卫队的猩红色上衣配黑熊皮帽……一只特别有礼貌特别绅士的小熊将这些所有的英国🇬🇧元素几乎串联了起来~
Mrs.Brown said in London, everyone is different but that means anyone can fit it.I think she must be right. Because although I don't look like anyone else, I really do feel like HOME. I will never be like other people, but that alright. Because l'm a bear, a bear called Partington.
《Paddington 》,中文翻译为帕丁顿熊,影片由保罗.金执导,改自英国作家迈克尔·邦德1958年的儿童文学《帕丁顿熊》中的小熊形象,讲述了一只神秘秘鲁深山中的果酱熊,在家园历经地震洗劫后,辗转来到国际化大都市伦敦后所发生的故事,小熊具有非常高的智商和语言能力,而且拥有人类的真善美等优点,可谓是知书达理!
导演除了给我们展现唯美的画面和家庭式的喜剧元素外,更多的是思考:1、真正真善美却很难被大众接受,汇聚人类优点的小熊初来到伦敦却无人问津;2、伦敦看似万人却是无人,每个人都禁锢在自己的固定的生活方式中,你来我往的脚步却没有交集,小熊很有礼貌的问候过路行人,却没无人问津。
3、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真的很大,小熊的秘鲁生活可谓是世外桃源,但主角布朗家里确实每天不得不为柴米油盐而精打细算,小熊的到来更是给布朗当头一棒,从而不得不买一份意外财产损失险。
4、胆小懦弱的人在爱情面前也会鼓起勇气,在邪恶面前也会勇往直前,所以说人缺乏的不是其他而是自信与勇气!
5、最后,全片核心想给我们表达家这样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包容,一种有爱,一种信念。。。
随便说一下,这是一部真人动画片哟!
还有就是镜头里几次出现的街头艺人唱的歌曲真不错,蛮好听的。
总体来说这部片很是值得去看的,给四颗星!
这部影片中,帕丁顿熊作为一个异乡人叙述在伦敦的所见所闻。
片中出现的伦敦塔桥,英国士兵,以及小熊身穿牛角扣的大衣,头戴礼帽,手提英国式旅行箱……这些都是非常英式的元素,可以称得上一部非常好的伦敦宣传片。
令我感动的是收养帕丁顿熊的一家人,善良又极具正义感,愿意容纳一个迷路的小动物并把它当做家人多么难得。
帕丁顿熊从熊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活,新奇而又有趣,特别是用男主人的牙刷当掏耳勺那里,特别搞笑,导演真是恶趣味。
很适合家长带着小孩子看,影片中有正义的一派,有邪恶的一派,主题是正义终将打败邪恶势力,爱与真善美一直都在,很有启迪意义。
总的来说剧情发展什么的没有太大的意外,倒是很不错地记录了英国日常生活的一些点,还算值得一看。
我看电影的时候就想到的几个点:1. 电影一开始就借熊奶奶说英国人多么多么热情好客,接待了多少homeless的儿童什么的(难得英国人这么直白的夸自己!
),也算是缅怀帝国时代的光辉吧。
2. 火车站那场戏,老爷对主人熊的第一反应“No, thanks” 以及之后主人熊的语气很像英国人对待流浪汉的种种。
3. Cab的司机是小不列颠的主演,擅长模仿各种口音;接下来地理学会咖啡男应该小不列颠的另外一个主演(还是Yes, Prime Minister里的Sebastian?),在小不列颠里也有反串女性的经典演出,正好和这部剧里老爷的反串对上了。
4. 小偷那场戏里,总觉得暗地里有把小偷是意大利人设定。。。
5. 探险家被开除出协会那出戏,借判定生物的文明标准来黑英国人自己(会不会英语)。
6. 原作的年代。
也是从上面那出可以看出来反派女在小时候旁观了他老爸的开除,到主人熊来伦敦的时候至多过了30年,而探险协会这类东西则是帝国时期的典型产物,所以探险家去秘鲁肯定是在一战前,加起来的话主人熊来伦敦应该不会晚。
(刚刚查了下百科,据说是1956年就有的故事书)ps: 看见老爷就忍不住联想唐顿庄园啦,唐家屯pps: 反派女的跟班也是博物馆保安那个汉子,太tm像脸哥了!
ppps: 竟然没发现反派女是妮可基德曼= =。
决定持续收集。。。
Real brolly-buster, isn't it? It is bucketing down. Really tipping it down, isn't it? Coming down in stair rods, isn't it?Nice weather for the ducks.rainpourdrizzlechuck it downIt rained cats and dogs.We had a downpour.It is just sprinkling.scattered rainit is lashing
到今天为止,我来伦敦三个月了。
Micheal Bond在1958年发表了第一本以帕丁顿小熊为主角的故事书时,一定不会想到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伦敦真的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帕丁顿小熊——他们一样充满好奇与迷茫,对一切都跃跃欲试,被伦敦的五光十色搞得应接不暇。
这只穿着牛角大衣拎着小旅行箱的秘鲁小熊热情有礼貌,见到谁都要抬起他的红色宽檐帽问好。
可惜这是人人都忙碌而疲惫不堪的Paddington车站,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于是他有些失落的坐在箱子上,背后的失物招领处亮起了“LOST”的灯牌,直到Browns一家发现了他,灯牌完整的亮起来“LOST AND FOUND”。
三个月前我降落在希思罗机场,一个人推着两个大箱子还背了双肩包,要坐Express去另一个航站楼,结果走错到National Express,司机可能遇到了太多这样的迷糊的人,态度并没那么好的告诉我巴士与轻轨的差别,我有些狼狈的费力的拖着两个箱子走了半个机场去换乘轻轨,一样的有些灰心。
但是直到我遇到了不厌其烦给我指路的列车员,学校里志愿来帮忙帮我把几十斤的箱子抬上楼完全不让我动手的读本科的女生,带着我出去认路买东西的热心室友,我好像明白了我并没有那么孤独。
来自森林深处的小熊第一次看到心心念念的伦敦,蓝色钢索的塔桥,巨大的沉默的伦敦眼,泰晤士河两岸辉煌的不灭的灯火,黑色的甲壳虫一样的出租车,呆呆傻傻的成群的鸽子,还有连绵的有些恼人的雨。
他张大了嘴无声的惊叹着,这是伦敦,水晶球里有大本钟和红色巴士的伦敦。
和那只没见过什么世面还强装镇定的小熊一样,我始终保留着那么一丁点的疑虑:我真的走在了这样的风景了吗?
闪烁的红绿灯与曲折的小巷街道,火红的双层巴士穿梭在路上,整点时响彻市中心的钟声,街头艺人弹唱着好听的歌儿。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菲茨杰拉德多次感慨纸醉金迷的纽约,他说:I'm within and without. 伦敦是一个总会让你想起这句话的城市,它也许更沉稳更井然,带着老牌工业革命先驱的冷静与威严,但它同样迅速的在生长与衰败,依旧如同雨后的笋,它日新月异光怪陆离——在每一个你以为你已经了解了伦敦的时刻,它总是能给你惊喜,也许是一个巷尾的涂鸦,也许是一个新的艺术展览,也许是一个隐秘的小酒馆。
用一个烂俗的比喻,伦敦的确像是一个万花筒,每一下转动与每一次光线的变换都能呈现出不同棱角的美丽。
小熊后来遭遇了很多事,伦敦有的时候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美,它太完美所以有点儿冷冰冰。
但是正如寒冷雨夜里无家可归的Paddington躲在白金汉宫卫兵的岗亭里时卫兵面无表情的递给他的一个三明治,伦敦会在你灰心失望的时候表情依旧严肃的摸摸你的头,于是你知道世界很大,总得向前走。
而我们都是睁大了眼睛好奇的帕丁顿小熊,总会搞砸事情,总有鬼点子,也总会在失落后重鼓信心,坚定的相信爱与真诚的力量。
我好喜欢这个结局,Paddington留在了Browns一家的大房子里。
他给远在秘鲁的家人写信,说:This is London, everyone is different, that means everyone can fit in. 于是终于还是没有忍住,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流下泪来。
主角是熊,讲的其实是人,宣传的是城市。
Paddington的身上有很多容易引起共鸣的点。
不远万里来到想象过许多次的地方,发现想象与现实存在着差距。
为此行准备过许多但仍是手忙脚乱。
希望find a home但是眼前只有行色匆匆的人群,没有人为它停留。
这部电影熟人太多,尤其是演过Made in Dagenham的Sally,那里面她演的Rita给我的印象就很深刻,于是她的Mrs.Brown对我的杀伤力简直翻倍。
Paddington孤独地坐在车站,只剩下帽子里的储备粮。
它发现这个城市并不是他曾经想象的那样。
本以为这家人就这么和之前的许多人一样走过去了,没想到那个穿红衣服的Mrs. Brown走到它面前,露出暖色的裙角,带着笑容和它问好,温暖到想哭。
也许几乎每一个带着期待,迷茫和忐忑来到一个没有熟人和亲戚的异国他乡的人,都希望能遇到一个笑容温暖的Mrs. Brown吧。
其实这个故事里的小熊虽然坚强也很敏感,它会偷偷地听Brown夫妇的对话,甚至在他们不相信它说的是真话,Mr.Brown要把它送到authority去的时候主动离开那个家,自己去找explorer。
可惜explorer的后代,想法与explorer不同。
她不会给它一个家,还要把它变成标本。
它终于找到了答案,但这个答案叫惊吓。
万幸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它与Brown一家人不断磨合,各种机缘,这一家人和它建立了感情和信任。
如果它没遇到Brown一家人会怎么样?
跳出这部电影,并不是每个Paddington都能遇到一个Mrs. Brown.能遇到一个示意你进来躲雨、给你食物的卫兵,就是很幸运了。
也许那段充满巧合和喜剧效果的Paddington抓到小偷,上报纸的情节和最后paddington写给aunt的信结合起来能给个答案。
Find a home很难,但是在这个城市里,有价值的话,就算带着different的标签,总能find a place.Good luck. Hope you find your place.
圆满的圣诞合家欢电影,有萌熊有笑点有感动,起承转合流畅,剧情的前后照应特别到位。找回自己身上失去的勇气,给你一个家,这两个情感点都很击中。看完后最想说的还是,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 thank you!
飞机上看的,看哭了。虽然剧情后面没啥惊喜,但是小熊简直太萌了。顺说皮卡叔的造型出人意料地给了我会心一击。
看过,大概是和某人一起看的
电影洋溢着甜蜜温暖的童心和想象力,小熊很可爱,本喵配音萌萌哒,地理学会那段最搞笑
精简有趣,俗而不腻,照着类型模板刻得无懈可击,引出爱护动物、善待来客的命题都挺水到渠成的,英式风度及礼节的历史偏差、角色内心本善的加热过程处理甚微妙,且不说教。其中风格化的部分还可以更强。最大优点是没有恶意卖萌。 ★★★☆
不如2
大概我不是个孩子了,所以就没太看得进去
看帕丁顿熊的感觉就是村上的经典描述:抱着春天的熊从山坡上滚下来。
小熊只有一件大衣淋湿了也一直穿在身上湿哒哒的好可怜。
很圣诞很合家欢,伦敦生活过的人估计都会爱这片(虽然还是很想吐槽鬼天气)。小本配音的小熊实在太萌啦,让人的心都快化了~~~~
什么鬼,两颗星不能再多了。唯一的惊喜是配音 本威士肖 还有客串的第十二任神秘博士
岁数大些后,更爱看这种真善美,温情满满的电影,别跟我说什么TMD的俗套煽情,你要能天天生活在这种“俗套”中,乐死吧就。
无聊die惹
为什么这片在豆瓣上8.0啊我真心不明白 从小到大的真人动画题材不都是家里来只动物但是其他成员都不容忍可是经历时间之后忽然发现大家都是内心善良的好人并且和动物也很合拍接着一家人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这种俗套的剧情题材别闹了好吗?不如反个英雄吧
当时没看的理由竟然是错认为“Pattinson”哈哈。Ben软萌的声音搭上细致的表情捕捉,连我这等重度zoophobia都忍不住被Paddington萌到,设计比起Ted用心了不少。Nicole的反派太尬了,神似《小鬼当家》系列那很笨的傻大个儿女贼。伦敦在这里被写成了纽约,包容每个人的不同,成为每个人心之所向的家。
跟蓝精灵、鼠小弟同类别但差很多,笑点泪点少,熊做得比较假。最不能忍的是颜值太低,尤其是那家人,每一个都像打酱油的,让人看不下去
合家欢电影免不了低幼通俗
很多很冷的英式幽默没有get到。。。
「It's not easy being somewhere new.」「I think every home should have a marmalade day.」【Michael Gambon — Uncle Pastuzo (voice)】
标准迪士尼合家欢喜剧,为迎合这只英国家喻户晓的熊,故事温情而极具英伦风,借着童话般炫彩亮眼的画面还展示了不少英国美景。看到这只呆萌柔软的小帕丁顿熊,你立刻就能想起它的另一个极端——那个外形神似满口飙脏的泰迪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