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时候每个人是不是有这样的梦想,在蛋糕店或者玩具店找个角落藏起来,等下班后,痛痛快快的吃一顿蛋糕或者痛痛快快的玩一次玩具。
或者是发个狠:长大有钱了一定把冰淇淋或者冰棍什么的吃个够,结果长大了你还会有这种想法么?
香港贺岁片感觉也是如此,90年代的贺岁片,家有喜事,花田喜事,八星报喜这类片子和如今的六福喜事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年我们眼界狭窄,网络又不发达,更多的港片是通过录像带来看到的,看到一些搞笑的桥段,哈哈大笑,可如今呢,各种网络段子使我们的笑点大大降低,港片又是十几年不变的风格,所以当港片离开录像厅进入大荧幕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爱看香港贺岁片了。
近几年黄百鸣的贺岁片无聊到让我对贺岁片几乎没有观看的欲望,但我同学看完之后告诉我:《六福喜事》超赞的笑死我了,再加上有曾志伟,我也屁颠屁颠跑去看了……看完全片之后才发现我同学口中的好笑原来是全片满天飞的黄段子,虽然确实挺好笑,但是看完之后我只有一个念头:这尼玛是贺岁片?
你他妈在逗我?
很好奇香港会把给片子分到几级?
起码在电视上播也要打上PG家长指引的那种程度吧。
主角名杨伟,给孙女起名杨巨,杨欢喜,还有吴君如一直精子卵子行埋,外带挤奶油到裤裆上等等。。。
这真的是全家共赏的贺岁片?
而且笑点基本集中在黄段子上这样的贺岁片真的没问题吗。。。
不过片尾古天乐太赞了。
全片下来,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黄段子➕老梗➕致敬。
黄段子就不说了,那个手指上舔奶油的实在是不敢恭维。
老梗有很多处,大鹏的娘娘腔貌似是在模仿家有喜事里的哥哥、“不是当医生就是当律师”和“踩脚趾”是《功夫》里的,其他的有些忘了,总之挺多的。
还有就是对《一代宗师》的致敬加恶搞。
这一点处理得还不错,看过《一代宗师》的还是能乐一下的,很多场景都模仿了原版。
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差不多能及格吧,剧情也比较流畅,逻辑没什么漏洞,曾志伟和孙女说话的时候能看出演技。
黄百鸣和吴君如的CP被拆了,突然很怀念第一版的《家有喜事》,那个时候还有英俊的哥哥,搞笑的星星,现在只剩下他们还在荧幕上频繁出现了。
P.S.吴君如保养得很不错哦!
《六福喜事》成黑马 华语电影排第一 作为档期内唯一一部星光璀璨,热闹开心的爆笑贺岁喜剧,《六福喜事》不仅在强片如云的贺岁档收获了不俗口碑,更是在竞争中取得了不错成绩。
据悉,在1月11日上映当天《六福喜事》便收获800余万票房、次日又斩获700多万,仅首周末票房就超1500万,按此上涨势头影片上映三天可收获两千万的票房。
2014年贺岁喜剧《六福喜事》自上映以来,便遇到了《安德的游戏》、《神偷奶爸2》两部好莱坞大制作的夹击,更何况还有保持良好上涨势头的内地贺岁影片《私人订制》、《警察故事2013》的突击,这部由乐视影业、天马电影联手打造的贺岁喜剧《六福喜事》仅上映三天能便表现不俗,无论是排片量还是上座率目前都稳居华语电影第一,尤其在华南地区,备受观众喜爱,大有突出重围的“黑马”之势。
“《六福喜事》真是一部笑到怀‘运'的影片,家里有待产妈咪的赶紧去看。
” 作为一部汇集了黄百鸣、曾志伟、吴君如、郑中基、薛凯琪、吴千语、熊黛林、林峯、于波、大鹏等中港两地众多喜剧大咖的贺岁定制喜剧,《六福喜事》凭借群星百变的搞笑形象,鬼马恶搞的经典桥段,“生育、亲子”的热门话题,自正式上映起就引来了观众的热议,这样的五星级的观影效应势必是《六福喜事》票房继续上扬的根本保证。
2014.1.13
近年的喜事系列,有如今年春晚一般,努力想迎合年轻人口味,却还是满足不了年轻人。
结果连老一辈的春晚忠实粉丝也看不懂。
我们从小的熟悉的港式幽默呢?
我曾经以为我口味变了,但是看回以前的旧港片,仍然觉得好笑。
内容幽默而不是乱“搞笑”瞎起哄、故事完整而不是太多的明星加盟凑数;最后的大团圆也仍然带有感动而不是像舞台剧谢幕一般。。。。。。
我不想说了。。。。。
真的不好笑
香港喜剧电影在大陆向来不受欢迎,尤其以每年年尾的贺岁剧最为口碑低下,这可能是让香港电影人很奇怪的事情。
很多香港电影人将症结所在定义为,粤语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认为很多粤语的笑料,在大陆普通话的语境中是炸不出来的。
早年周星驰的很多反讽喜剧电影,即使转换为普通话,也是十分好看的。
这点足以驳斥粤语说。
我们倒是不妨赘述一下最近两年,在大陆口碑叫好的港产喜剧电影。
《低俗喜剧》算一个,其它的,还真不敢恭维。
《低俗喜剧》受认可,好在讲故事的方式上,它没有树立什么高大全的精神楷模,也没说大道理,相反,倒是做了很多瓦解的工作。
说白了,这一点,是与大陆的喜剧精神吻合的。
拿最近正在上映的电影《六福喜事》为例,它便是典型的香港年终岁尾贺岁剧的模式,在大陆观众中差评一片。
究其原因,正因为它的故事环境离大陆太远。
在大陆各个生的起养不起的环境中,演一个香港人不愿意生孩子的故事,显然不合时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电影中,根本没有金钱困境。
香港人过着根本不需要为钱发愁的日子,轻而易举地就能家里还几台车。
我不知道普通香港居民的生活境遇如何,但影片中的情景,在大陆,俨然是与之针锋相对的。
在大陆,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每天一睁眼,愁的,都是钱的事情。
而在《六福喜事》这样的香港贺岁电影中,却如空中楼阁一般,无论男女老少,都已经脱离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与不能满足这种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我们满可以认为,香港领先大陆进入发达社会,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点,不在金钱上边。
大陆喜剧电影便不一样,无论是《泰囧》还是《私人订制》,天下之人,皆为利忙。
为了利搞出大量的笑话来。
同样是贺岁电影,《私人订制》绕不过“我想有钱才能高兴”的路线。
这正是大陆民众的真实反映。
大陆人的高兴,来源于两点,要不就是有钱,要不,就是反讽不公正。
大陆出品的所有喜剧电影,都逃脱不了这两个东西。
在香港这个发达的地区,讲钱和不公正问题,可能都比较遥远了,所以,香港的喜剧电影,很难拿捏这两个大陆喜剧法门。
像《低俗喜剧》这样的好评较多的电影,也不过是反讽了一下电影投资人对电影人造成的草骡子的不公正,因此才取得了大陆喜剧的认可度罢了。
像《六福喜事》这样的电影,开始拿长辈希望晚辈生孩子这件事来做文章了。
矛盾的冲突点在于,年轻的,还想多玩儿几年,年老的,就想着抱孙子。
一个戏剧点,穿引起大量的闹剧桥段来,就拼凑成电影故事了。
大陆影迷难免与自身的现实对照。
大陆人不生孩子,大多数可不是因为还想多玩几年,而是穷屌丝,你生不起孩子。
这样的贫富差距严重的电影与现实之间,能有笑点才怪。
在香港的富裕环境中,缺少大陆观众认可与感同身受的喜剧笑点。
同时,还有一点,尤为重要。
香港文化体,是一个青年文化体,他的文化形成期,不超过百年。
这种青年文化体,更像是一个婴儿的笑点智商。
几个简单的动作,一些夸张的表情,就能笑出来。
在大量的港产喜剧片中,表演夸张,是其惯用的手法。
但是,大陆文化体则经历了数千年之久,更像是一个老年文化体。
老年文化体的喜剧魅力在于“笑着把当年的苦难说出来”。
所以,在优秀的大陆喜剧中,笑背后的,肯定是不笑。
大陆文化体下的笑,太过于沉重。
我们可以说这种沉重,是几千年的文化性格带给大陆的。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大陆孩子自出生开始,便亲身经历各种沧桑,他们大多少年老成,过早的进入了这个老年文化体的认同圈。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诸如《六福喜事》这样的港产喜剧片在大陆市场上折戟沉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虽然这部片子我留到了现在才看,完全错过了过年时候看它时候的喜庆心情,但是现在看起来依然还是那么令人欢喜。
片中群星云集,之前从来没有觉得薛凯琪那么性感,看了她在里面的表演简直太性感了,完全没有料到。
片子主要情节是生孩子,这也是一个当今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产子。
中国进入新时代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妇女产子的复杂和娇贵也日益提高。
曾经的小孩不都是在泥里摸爬滚打长大的,现在也很健康,也就是我们的父辈。
再看现在的孩子,一个个的面容惨败,眼镜架鼻梁,神情呆滞,个个都像进了养老院了一样。
教育害死人,时代更会。
里面都是豪车,美女,豪宅。
里面的闹剧就是有钱人的游戏,玩乐而已,其实大家也就是看着玩乐。
但是真正的重点在于,人家是玩乐的挣钱,大家的花钱去玩乐。
其实每个人心中的定义不同,要是真的玩乐到了还尚可,假如觉得没有呢?
比起大陆层出不穷的不太好笑的喜剧,香港一年一度的喜剧总是会被吐槽,吐槽的原因不外乎是大陆人看的大部分都是普通话版,香港喜剧的精髓是语言大于表演大于本身,若你听不懂粤语请不要再浪费时间。
不是每部电影每个导演都这么有能耐做到请这么多超级大星的,至少大陆的电影不可以;不是每部电影敢公然调戏刘德华谢贤的,至少大陆的不可以;从发展了数十年恶香港电影来说,观众体会的其实不是电影中艺术有多高境界,电影院本来就是休闲场所,何况看个喜剧那么较真干嘛。
听不懂粤语的不要看了,浪费钱。
以前过年的时候也不怎么会去看这种香港喜剧片,感觉去电影院的话简直是浪费钱。
不过最近失恋,去电影院看看这个电影倒也觉得还好。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原因,笑点并不多,整部电影也没笑多少次。
但是至少还是挺开心的吧。
过年的时候看看这个电影我觉得倒也不错。
吴君如的上海腔听着奇奇怪怪的不太好受。
曾志伟还是那个样子,虽然很老了,但是语速啊 精神气什么的都还不错。
郑中基嘛不多说了 还是这样。
薛凯琪我觉得看着很舒服,虽然喜剧好像演的很作,但是她和郑中基唱歌那一段还是很温情很感人。
我的杨千嬅女神现在真的很老了,感觉也没有以前的风采了 满世界只剩下浮肿。
但是她还是那么搞怪,还是那么可爱。
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单说喜剧当然不够经典,不够好笑。
笑点都乱七八糟的,最大的笔墨在于黑了我的王家卫,还有他辛辛苦苦拍了那么多年的一代宗师。
不知道章子怡和梁朝伟看了这部电影没有。
还有甄子丹不知道他做何感想。
我其实挺喜欢在一部电影里看到另一部电影里的场景,感觉就像穿越,所以他们黑的倒也挺漂亮。
宫小姐带毛毛的旗袍,宫小姐一个人生活好多年,宫小姐打斗时穿过的火车。
总而言之,都让我想起了在一代宗师里那个高冷的宫小姐。
不管怎么说还是想谢谢这部电影,给我亲爱的宫二小姐找了个不错的归宿。
是黑也是致敬吧。
但是单作为一部消遣的电影来看,还是挺不错的吧,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找找笑点,不那么苛求的话倒也是挺开心的。
大过年的希望大家都开心吧。
大鹏在这一群人当中是个好突兀的存在啊!
标准的普通话也让人想打他。。。
林峰真是好帅了啊!
黄百鸣 / 曾志伟 / 吴君如这三个人是绑在一起了吗?
不过也是老牌笑星不至于反感但是熊黛林我真是求求你了能不能别哪都有你没有演技还要硬上前凑那张脸真欠扁啊!!!
薛凯琪的演技真是哈哈!
或者是导演故意要这样浮夸的?
郑中基永远都是一个模样中规中矩的贺岁片吧图个乐
真心笑点满满,这几年里香港贺岁片最好笑的一部了。
好多年没看香港贺岁喜剧了……贺岁片这种东西果然是笑得开心就好了啊管它个隆冬锵!
表示对那件假孕服很感兴趣!
很不错的贺岁电影哦
我就算喜爱薛凯琪,都不及爱你的皱眉~
差
好看好看
很好笑,剧情可忽略,一代宗师乱入
每年看hk贺岁片已成习惯。
导演: 谷德昭编剧: 谷德昭 / 陈茂贤 / 潘俊霖 / 郑纬机主演: 黄百鸣 / 曾志伟 / 吴君如 / 郑中基 / 薛凯琪 / 吴千语 / 林德信 / 熊黛林 / 于波 / 夏春秋 / 林德荣 / 谷德昭 / 张达明 / 方力申 / 李璨琛 / 方皓玟 / 谷祖琳 / 董成鹏 / 林海峰 / 林二汶 / 陈辉虹 / 邓丽欣 / 杨爱瑾 / 杨千嬅 / 林盛斌
很一般 情节白痴 只有薛凯琪是亮点 很可爱 却又有鱼尾纹了
乐呵乐呵得了~贺岁片图的不就是这个嘛~反正我是笑得跟傻逼似的~
第一次看这种贺岁档,还挺好笑的说。。
1.换成谷德昭作导演,还是一样;2.吴君如的口音真不容易,和曾志伟恶搞《一代宗师》也不错;3.薛凯琪和郑中基有戏,感觉薛越来越像年轻的杨千嬅了;4.吴千语很漂亮;5.冯勉恒穿的是西班牙国家队哈维的球衣:8号。2014.3.29
广告植入的丧心病狂
幸亏没去电影院看。。。
六福珠宝依然很吊
薛凯琪你再瘦下去就不好看了。
碎碎念
笑点很密集,很有港片感觉,是不是当时你们没有对比啊,10年过去了快回去更新评分吧,现在没有这种片子啦。薛凯琪太喜欢了,演技很好,自然没痕迹,也可以丢掉包袱癫狂,真心不错啊,谷祖琳的眼睛很美很美,一直忘不了。嗯。。。。大鹏是在没必要出现了。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