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两个男主,眼镜男人设很真实,巧克力男改变了自己。
一⭐给激情片段。
我更希望它是一部纯粹的轻喜剧或性喜剧:成年同志虽然有事业和阅历,但面对一段感情却并没有表现出同步的成熟和智慧,之后也许会变得成熟也许不会。
想表达的是同志其实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只是被偏见包裹着。
有时候严肃的话题并不一定要刻意讲出来。
同志喜剧很少能做到既好笑又走心还性感的,“哥们儿”算是意外之喜。
更惊喜的是它从头到尾都在冒犯异性恋,我几乎能看到高贵顺直男垮脸的表情!
比利·艾希纳主导的剧本充满私人倾诉欲,LGBTQ段子的密集程度我只在“威尔与格蕾丝”里见到过。
以“基佬是世界上最蠢的生物”作为底层逻辑,从不相信爱到鼓起勇气试爱,需要克服的永远是自己。
当然怼完自己后就可以怼天怼地啦.这部电影的主线其实就是一个几乎已经被好莱坞遗弃的典型Rom-Com王子公主的童话,只不过这次的两个主人公成了王子跟王子;虽然有点老套,但是这个属于LGBTQ+的童话在大银幕上来的实在太晚了!
不过好在迟到不代表缺席!
虽然相似主题的影视作品已经很多,但这般大规模上映,并让人看得有泪有笑,的确值得褒奖。
更不用提导演和编剧绞尽脑汁的把那些大家熟悉和不熟悉的LGBTQ+历史信息和流行文化大量塞进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梗,并且做到处处有金句、句句够幽默,真的是太难得了。
Many abominate this movie–I disagree, for the production does not intend to answer a serious question of queer and LGBTQ+ progression, but only a portrait of a modern damn stupid gay life.A movie simply narrating an entertaining story, Bros does a great job at annoying viewers with stereotypes–which are to a certain extent real–yet in a funny way. It is true that there are many moments here or there in the plot that could have been made more detailed; nonetheless, the flaws do not impact the display of the characters of two unconventional gays, one relentless and intense, the other boring, disguised and straight-acting.It is the first time I watched a LGBTQ+ movie, which may not be the case for other people. Anyways, let the mockery go on!
看了一半,以为是聪明书呆子遇到壮硕体育生,互相认为自己配不上对方,但是又都有着自己的自卑点,比如没有对方聪明,没有对方身材好。
很典型的人物配对,同时加上一些戏剧化的当下的表现内容,如群p,毒舌,身边都是gay友好,看到一半没忍住,有点看不下去了。
当然里面也有过往经历的吐槽,客串明星,小镇故事。
最值得吐槽的是,男主剧中年龄是40岁的中年gay,拜托,明明约的那么欢,怎么还跟没见过世面似的,又是封心锁爱,看破世间繁华,又是小鹿乱撞像个初高中生,这也太幼稚了吧。
超级温暖的小故事……已经好久没看过这么轻松,这种叙事结构的同影了看完后难得的轻松说实话它里面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是强调同性恋与异性恋无异。
说实话,我一直这么觉得同性恋确实并非如此。
他们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只是他们并不值得被“特殊对待”。
有的人把他们看的低贱,有的人相信自己的宽容而去善待他们,却往往显得很突兀,这样就像是LGBT人士就像残障人士一样要“特殊关照”。
它强调了一个中心思想,他说的是同性恋属于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爱情。
他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是特殊的,他们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他们可以聪明,也会愚蠢,有的坏也可以有的好。
不能用一个刻板印象去评价他们。
有的时候他们甚至要花上异性恋平常两倍的努力才能赢得正常人的权利,他们值得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也值得一个幽默诙谐的生活。
Love is not love.
它和那些套路化的动作片一样情节非常老套,当然有的人喜欢说“可理谁”同样俗套。
也有人忍受不了男主叽叽喳喳一个多小时。
有人觉得异性恋爱情片太多了,也有人觉得同性恋爱情片现在也不少了。
但好像还是没什么人在乎男主其实到了40岁才真正谈恋爱。
我是不是可以做个假设,看这个片子的人或多或少有过或浅或深的经历。
完全没有恋爱的人也很少,而且几乎不会有单身到40的吧。
如果没有经历过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孤独,怎么能理解他叽叽喳喳一个多小时。
有了这个前提,后面经历的一切既有真实的影子,也有童话的浪漫,也无所谓美式电影就是这样一定要童话般喜剧结局吧。
中间的一切,话唠毒蛇式伪装保护自己仅有的坚强,4人行时那个多余的人一次次尴尬,面对长辈时再也不想忍受假面而高声疾呼近乎咄咄逼人,无一不映射着现实的利刺。
男二讨喜般设置,一个来自农村的肌肉“直男”,他的憨憨直男劲儿既为他带来几分萌点,但更多是一种枷锁。
而他一步步摆脱这种束缚的过程也形成了最好的人物弧光,与男主几乎没太大变化相比。
他撕下了那层面具,再也不用为直男的男子气概所累。
显然它到达不了所谓突破性层面的电影,但我仍然为之流泪。
今年尤其艰难,去年勉强都选不出十佳,今年似乎都失去了观影的感觉,这部电影为我找回来一丝电影带来的特殊情感体验。
至少,我会期待或者希望以后多一些这种商业喜剧片。
至少,越来越多这种片子的出现可以冲击那个可笑的一有性多元群体设置的电影角色便有政治正确四个字出现的现象。
毕竟,政治正确,在这里早已经变得荒谬与讽刺。
好吧,一直以来有个错觉,总觉得现代都市爱情题材影片是浮华浅薄粗糙的代名词,所以一直很抵触,但在个人情感探索中,又确实会有很多问题是过去年代的厚重深刻精致所无法给出更直接借鉴意义的,所以,在隔离第四天的晚上,破天荒、没用倍速播放、缓慢地看完了2个gay佬由性而爱的爱情故事……甚至,看到最后,敏感的gay佬一在献歌环节,认真回忆了他们从第一次见面到分手前的很多欢乐和细节,竟然有一点被感动到……中间还专门暂停⏸️倒退几次就为了记下几句gay佬语录,希望能对自己今后的蕾丝之路能有所启发和借鉴1.爱一个人并不会让你看起来很脆弱。
2.我知道你有一百万个理由让你这些年一直保持警惕,但仍然有人值得你放松警惕。
3.有她或没有她你是否更快乐?
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4.我们所有人的幸福都来自于保持流动性。
敞开心扉,不要只是去做你认为的自己,或者其他人认为的你。
5.我只是不想这么需要别人。
I just don’t want to want someone else this much.
平庸之作,其实精英白人视角下gay社区的“真实”侧写,敏感问题全都一嘴带过,混淆视听还大言不惭的说了句“gay那么聪明,你们自己会弄清楚的。
”说是展现包容和多元化,实则挑选了编剧喜欢的展现。
就是fucking around 及时行乐或者就在想要fuck的路上。
我是第一次见到fuck的落点比重要比完成自己人生职业规划还重要的大众类型电影,好像fuck就是证明自己是gay和自由的唯一途径。
这样的剧情当然可以啊,但是一个R级成人喜剧连裤子都不脱屁股都不漏,Blow job借位拍假的要命直接出戏;拍的和儿童电影一样这是什么道理?
一面高喊所谓的“自由”一面却在形式上自己陷入了牢笼,态度摇摆,虚伪至极。
Monogamy和open relationship在gay社区中不存在那种好或不好,全看个人在情感关系中的选择和需求,把open relationship当作一个酷的概念去执行,说到开放包容,却容不下一个monogamy。
在网上被喷烂也是理所当然,当然喷子也是多元化的,不光有异性恋还有LGBTQ。
补充一点美国最新调查希望和执行monogramy的gay比重上涨到了80%。
但是在电影里那20%才算真正且普遍的gay。
在这点上已经快要烂到爆炸的《火烧岛》做的都要比这好。
宣传上说是新类型同性喜剧类型,实则就是把欧美地区拍烂的那种成人屎尿屁喜剧吧笑话换成gay的就完事了。
还有两位主演的演技,我真的是服了。
#哥们儿# (Bros) (A-) 这个世界上对LGBT依然存在很大的恶意和偏见。
原因之一就是这个群体之前很少在主流媒体和大众平台上出现,即使有,一般也是说他们是异类,很痛苦,无法被外界接纳等。
但很少出现真正给大众科普LGBT群体的内容。
目前美国的电影、电视不断推出LGBT为主角的作品,努力给予最大的曝光,比如本片甚至不是流媒体,而是环球公司发行的院线片,目的就是希望让大家越来越多地了解现在生活中的LGBT群体究竟是怎样的。
看多了,自然也就习惯了,不再排斥了。
这部电影,加上今年的#火烧岛#(Fire Island) 以及#失恋日记# (Uncoupled) 是今年LGBT科普三部曲。
而本片科普的内容更为广泛,还包括了LGBT的一些历史,曾经遭遇过的挑战,以及历史上哪些名人是LGBT等。
但这些都是以喜剧对白的方式呈现,所以看起来并不闷,反而笑点不断。
影片的模式其实就是传统的爱情喜剧,很接近梅格瑞恩的《当哈利遇到莎莉》 。
只不过嘴巴很损又很有难搞的是比利·艾希纳出演的Bobby Leiber,一个聪明有口才,但却屡屡无法得到真爱的中年男同。
其实片中的爱情故事本身是有点俗套的,但是男主的对白写得妙趣横生,展示了很多都市现代男同的真实人生。
本片特别强调了即使是出柜、公开的男同,在他们自己的圈子里也遭遇很多歧视。
比如Bobby的说话声音和走路姿势等也会被一些男同认为不够具有吸引力,他甚至有时要谎称自己不是0才能获得约会。
就算是男同,也依然是肌肉发达的阳光男同更受欢迎,真实展示出了一个最损又emo的母0在男同世界中卑微的地位。
很多笑话具有周末夜现场的水平,每个包袱都极具讽刺,频繁点评政治、历史、社会时事,像在听脱口秀。
与此同时,本片尺度也没收敛,估计觉得反正一些地方也上不了,没必要收敛了,个别床戏真的很大胆。
有趣的是,上面提到的今年的三个男同为主角的爱情喜剧都是以纽约为背景的,似乎只有在这里这个圈子才能如此自由、直接地呈现,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释就进入话题。
这真的是比较省时间,如果换作是保守的地方,比如美国西部,恐怕扭捏着出柜又要浪费个45分钟。
而像本片中的男同们,彼此都是早就公开,父母和朋友也都超级支持,真的是其乐融融,没有任何束缚。
纽约也确实是一个适合爱情喜剧的地方,无论是街景还是艺术氛围都更有浪漫气氛。
不管你是否恐同,都推荐本片看看,娱乐性很强,又能长点知识。
特别是女孩子,虽然你们不一定是同性恋,但多多了解男性,无论是直男还是男同,真的都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消除偏见。
看电影的时候就发现了,他俩长得真的很像!
Boby的长相就是典型的美国白人,戴眼镜,大鼻头,薄嘴唇,发际线高(并没有说发际线高是不好的意思)……Boby嘴碎的神情和态度,与Aron的审美意趣实在不相同,而这就像LGBTQ+ 历史博物馆里主要成员团组一样,大家各执己见吵成一团,却终有达成部分共识的一刻。
为了这一刻Boby拼进全力拿到捐款,也努力向Aron证明自己的存在。
或许我们对于这类群体的认知,永远是有刻板映象,但这丝毫不妨碍有情人终成眷属✌️✌️。
看之前:我有一堆刻板印象/看之后:我有一堆刻板印象,这部电影加强了他们
虽然但是,的确没有直人想走进影院看着一个中年同志喋喋不休的讽刺这抱怨那,后半段又处理的很俗套温和反而磨平了棱角,唱歌闪回片段那里直接两眼一黑,这个爱情故事有什么浪漫感人的。
身体不适
除了话痨点其他都还挺好的。在一派不严肃中上价值也是好事一件。但还是有点过于童话了。
梗蛮有意思的,但我对多人性行为情节接受无能,男一男二都不好看
当代纽约同志浮世绘,用一对中年GAY的恋爱和LGBTQ社群的运动发展,相互串联,诠释“爱不仅是爱”的宏大命题。超多的细节梗和同志生活片段,展现了大洋彼岸的丰富生活,但其实我们一样也不少。爱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同志,由你自己来书写。爱是理解,是包容,是尊重,是支持,是差异和多元化,也是脆弱和自我暴露。
各种名人梗挺恶搞还
刻板印象用的多就可以当自己在讽刺和搞笑,通篇看下来最有魅力的几个其实还是健身并且试图融入指南群体那几个,男主角的优点真的很难找,男二坚持健身就碾压过去了
男主从Village那站地铁上来,那些路我都一样走过,挖出自己当年去石墙的旅游照片,感慨,那些地方自己再也去不了了吗?这样的Romcom多多益善,虽然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画面,虽然也是男性小鸡电影,叨逼叨爱吐槽语速快的人其实越是不自信,但是我们需要看到他们和爱的人在一起。
7.9分?豆瓣都疯了么?
cliche的同时又那么anti-cliche 时而冒犯刻薄又时而温情甜腻 时而聒噪难忍又时而灵光乍现
Bobby好烦呀 讨厌这种人设
非常cliché的rom com,LGBTQ不用总是悲悲切切苦大仇深的,就是应该多拍点rom com!Luke帅疯了,笑起来太好看太可爱了,像个大狗狗!
看的时候说不出的不舒服评论里拍给直人看的酷儿片 一语中的
太多话的G片我都不是很喜欢
开始就叭叭叭的男主就介绍了自己和为了举办一个博物馆展览以及吐槽了gay圈的种种。特话痨,一趟夜店之行遇到自己喜欢的人。通过聊天开始见面然后开始群p。两场4p场景。接着就是他俩各种上床。吃手舔脚记忆深刻。两个人筹资金成功后。男主又是一套输出。男二“你要喝酒吗”?又因为男二老妈出场。男主说了不该说导致两个人吵架冷战。一条短信通知男二出场。现场求婚。完美大结局。
不好不坏吧,没有很吸引我,尺度也不算大了,很多熟面孔……片子有想往下深挖,但力度不行,本质还是搞笑喜剧,但给我的观感还是不太行。常规爱情故事吧,这就足够了,想看更多的gay的爱情故事。
其实就是一个《当哈利遇上莎莉》美式轻喜剧的模板,不过因为把目光放在同性群体上,主角像脱口秀一样展示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少显得表达欲过度了,不过一个点倒是表达的很好,love is not live,不管他们是怎么说的,同性的感情就是异性不一样啊,作为一部商业的主流同性片,它的出现也远不止是卖票房那么简单。
这部电影的主线其实就是一个几乎已经被好莱坞遗弃的典型Rom-Com王子公主的童话,只不过这次的两个主人公成了王子跟王子;虽然有点老套,但是这个属于LGBTQ+的童话在大银幕上来的实在太晚了!不过好在迟到不代表缺席!虽然相似主题的影视作品已经很多,但这般大规模上映,并让人看得有泪有笑,的确值得褒奖。更不用提导演和编剧绞尽脑汁的把那些大家熟悉和不熟悉的LGBTQ+历史信息和流行文化大量塞进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梗,并且做到处处有金句、句句够幽默,真的是太难得了。
看了下差评,要么觉得不够gay,要么觉得太gay了,而我只想说:shut the fuck up!!太好看了!!!!特别chick flick!!第一次发现原来“I don't trust you”比“i don't love you”更让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