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Berlin Alexanderplatz,亚历山大广场,Alexanderplatz
导演:布尔汗·奎巴尼
主演:韦尔凯特·邦盖,阿尔布雷希特·舒赫,耶拉·哈泽,安娜贝尔·曼登,约阿希姆·克罗尔,理查德·福菲·吉梅利,米拉·艾丽萨·戈雷斯,鲁菲娜·诺伊曼,莉娜·施密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荷兰,法国,加拿大语言:德语,英语年份:2020
简介:30岁的弗朗西斯是一名来自几内亚比绍的难民,他乘船非法穿越地中海,最后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来到了柏林。弗朗西斯遇见了德国毒贩莱因霍尔德,因而被卷入了柏林黑社会。详细 >
#QY# 4.0分。不了解原著和法斯宾德的经典改编,所以感到的是被过往的贫困、教育缺失与暴力刻下永久痕迹的男人如何在新世界也永世不能称为“好人”、也轻易被信任与混沌击碎的故事。视听还是很不错的,稳扎稳打的迷幻,Reinhold的表演也很不错,但可能相比15集电视剧容量太小、也和预期还是有蛮大落差的,有机会去看看小说和法斯宾德改编。
啥j。b玩意儿
主啊她要把你引向光明,你却选择与恶魔在一起。恶魔的化身,男二的演技真是过目难忘。
『他们激起了我毫无神性的所有愤恨』节奏太好了,这一点主要感谢声音组。想起了儿童文学里的《公鸡老大》,《一把青》里的朱青,《姑奶奶》,还有很多人,也许也包括我自己。
6/10。在镜头上下颠倒的猩红色海潮上,死里逃生的弗朗兹被纳入德国的文明规划下,从黑人妓女的引诱中跑出野蛮的树林,选择体面化(索取一本德国护照)却干着不体面的抢劫和贩毒勾当,忍受着赖因霍尔德这个自由主义的魔鬼对他的同化,不甘愿成为霓虹灯十字架下被魔鬼当成祭品的公牛,最终他还是得到了上帝的垂怜,幻觉中在死去圣妓的拥抱下承受殉道,现实中纠缠他的魔鬼受到了监狱的审判,走出墙内的世界迎接圣子降临的奇迹,流失于孤独和集体中。尽管影片涵盖了移民的身份认同和成功渴望、难民收容所和黑人罪犯等热门社会话题,但没有像原著一样充分解释角色与城市性、时代性的关系,弗朗兹殴打同伴、残疾、幸福被谋杀的打击在片中呈现得不咸不淡,他所折射的社会问题,也被简化为普通的黑帮片场景和交友不慎的结果,重演了一出基督受难的传统故事而已。
背景/人物塑造/结尾 蛮有意思的改编 不过感觉Franz gegen Berlin的冲突以及难民问题的探讨没有挖得很深
看完才知道居然有3小时。。。
流民和黑帮分子之间互有的共生价值造就了小人物的阶层引力,底层生态挣扎的演绎
柏林有两个灵魂,血红的母体与肮脏的继父。
用二十年代的原著主角如何难以改过自新,来改编新世纪难民如何难以成为体面的男人,既忠于原著的主题和脉络,也用视听手段对原著的表现主义风格进行再现。它不再是那种同情式的对难民由上而下的体恤,而构建了人的共性,爱的纠葛,命运的捉弄。从二十年代对照如今,仿佛轮回了一般,最终,难民的问题不是因为对方是难民,而是在对方身上映现出了自身如今真实的样子。
三个小时太紧凑,虽然是顺下来了,但讲完这么一个三起三落的故事还是显得有点潦草。原著内核和背景彻底剥离,填充了新的难民题材+黑帮类型组合,于是Reinhold所有的恶都变成了个人行为,Franz也成为单向的受害者。不过最该保留的,或者说难民问题的实质,不恰恰也就是原著的内核吗?且不说艺术手法上,编导对原著的理解能力也与法斯宾德相去甚远,最遗憾的是阉割了Franz的精神重生,以形式感很强的剪辑一笔带过。另一方面,这版的女性形象更加现代,尾声接回原著开头这个想法很牛逼。总体瑕瑜互见,算是一个愤怒炫酷但表达无力的尝试。
影片将主人公刻奇的命运满满当当地塞进了三个小时的电影。和《无主之作》一样更像系列短剧而不是电影,但镜头和配乐更庸俗,看问题的角度更肤浅。
中段全靠情绪化的摄影,意识流的剪辑和全知视角的旁白在推进剧情,叙事虽然不是强项,但却将视听的魅力发挥的很不错。看到结尾才明白这个导演的目的,原来想讲的不是故事,而是去刨析男主角的心理,他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最后故事用了一个这样的方式让他想明白。
痛苦的待宰的牛
故事被搬到了当代,感觉有点怪异。
稳的很
看不懂
#2021NYIFF# 5.5 / 处理细节的能力太差劲了,五大部分能拆出很多大段的叙事,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内驱力基本没有,这就让很多总结描述性的台词和人物完全没关系。有几个场景拍的还是不错的,第一段夜店/最后入狱。
前后的节奏有些问题 但可能也是个人心理史诗 确实观感上不太好 前两章视听上极为大胆和侵略性 直到断臂 男主大创伤后变了 揭开伤疤 又变回去受骗 最后又掉下去 两位男主演这个火花太强烈
一个非洲难民的德国梦,想做一个好人的磕绊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