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片子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感觉,似乎导演和演员们在使劲的挠你的胳肢窝:你笑呀,你倒是给爷笑一个啊……可是,爱慕骚锐,你没挠中我的笑点,更没挠中我的G点,我一点也笑不出来。
搞笑和幽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搞笑是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还有语言来逗人发笑,往往流于表面。
大部分情况下,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真实,通过这种真实与不真实之间的反差来产生笑点。
幽默不一样。
幽默在多数时候都是一本正经的,不夸张。
它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而这种语言往往要在特定的场景下才会产生效果,换个场景,多半就没有效果了。
很多时候,还需要观众想一想,体会一下,然后才恍然大悟并产生发自肺腑的微笑。
如果观众是个缺乏幽默感的家伙(拜中国特色的教育所赐,我们国家最不缺的就是这类人),那么幽默还要大打折扣。
比如憨豆先生,我会说它是搞笑。
但是“罗汉”系列,我会说它是幽默。
很不幸,虽然《皇家刺青》努力想要搞笑,但是这些搞笑镜头,基本都是些陈旧过时的老古董,缺乏新意。
黄小蕾是个美女,可惜不适合演戏。
纵观所有的演员里面,只有她的表情最做作,表演的痕迹最重。
还有她的嗓音,跟周迅有的一拼。
长那么漂亮,真是可惜了。
不如改行演小品吧,没有比这个更合适她的了。
尽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出,导演和演员们还是很努力的(所以给打了三星),虽然大部分努力都没有到点子上。
最大的硬伤,就在于剧本。
没有一个好剧本,没有一个好故事,再华丽的场景,再豪华的阵容,也是白搭。
而这个,似乎也是目前国产电影(包括香港)的通病了。
昨晚看了部电影,《皇家刺青》, 总的来说,挺搞笑的。
都九点多了, 电视换了一个又一个台, 真的没啥好看的。
想起本本里还有这么一部电影, 时长一个半小时, 看完正好睡觉。
早就知道制片人是黄小蕾, 她的师傅王劲松也参与演出。
在片头看到了演员张桐的名字, 其实心里还在想,不就是那个魏和尚嘛。
不知道这回演什么角色呢, 会带来什么惊喜呢?
正想着, 就看到了纹身的画面,却还没想到《越狱》。
但是后面的情节可不就是山寨版的《越狱》。
拿着枪假装抢钱庄, 故意被抓然后入狱, 这部就是山寨版的米帅吗?
这位鲁二兄弟,如意算盘打得不够好啊, 被判三日后问斩, 试问他怎么在三日内见到大学士并将他就救出?
然而机缘巧合, 他倒是成功带着大学士逃了出去。
不料却泄露的宝藏的秘密,这也才能使故事发展下去。
监狱内, 上演了《肖申克的救赎》经典一幕, 一幅画,藏住了密道。
试问大学士被捆在木桩上, 如何能挖出这么大这么长的通道, 他的画又是哪来的呢?
看样子, 他早该逃出去了。
囚犯们上演绎了《越狱》中的T-bag,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戏仿”?
唉, 真能恶搞啊, 还是原版的T-bag出彩啊!
影片中恶搞无处不在,许三刀,王家伟, 2046, 不抛弃,不放弃,福尔摩,袁凯凯, 最后还来了个“freedom”,笑料是有了。
还有那个跳舞藏枪的画面, 可比发哥差远了,方言满天飞, 绝对大杂烩,也还算是搞笑啦。
这种方言跟风, 不知能火多久,会火多久。
总之, 我是哈哈大笑。
只是觉得剧情不进入人意。
好不容易把大学士救出, 并送上去南洋的大船, 可是。。。
唉, 我想他是有去无回吧, 说不定都到不了南阳呢。
之前立了个投名状, 也没见着袁凯凯大人被他们怎么样啊,反倒是那娘娘腔的福尔摩整得够惨。
说到福尔摩,我想到了福尔摩斯;又想起了福尔康, 这个人名的出现, 难道又是一个借着《还珠格格》的笑料?
既然是表兄弟, 这么巧, 兄弟二人都姓福啊。
最后更无厘头了, 一个板砖就把一个武艺高强的杀手拍死了。
唉, 我当时还在想, 看你怎么过杀手这关, 看到这么个结果还真是无语。
影片有着戴军, 王茜,刘桦的客串,花儿乐队的加入, 更有着黄小蕾师傅的加盟。
也许就没对黄小蕾抱太大的希望吧, 结果就感觉搞笑程度还不错。
要是剧情再好一点就好了。
总之, 还是推荐看看这部片子, 闲暇时候看看, 放松一下吧。
今日心血来潮, 说说自己的感受,嘿嘿, 就到这里吧。
这部电影阿拉看多少遍都看不够,侬信不信,不信?
死去,给我包围他!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很好玩,比他妈的所谓的大片强多了,哥一直在笑,所以这就是一部好电影,推荐大家看一看,绝对不会后悔的!
在回家的长途车上,扫了几眼,差点吐了。
叫它SHIT,还辱没了SHIT的Holiness.因为这群创作和演绎群体的层次太差,为避免继续祸国殃民,建议这部片子的导演禁导,编剧禁写,演员禁演50年当然,不能无限期封杀。
50年后,自然开禁。
其实我上豆瓣搜这部电影,是想看看黄小蕾的非常地意料之中,豆瓣上都是非常辛辣讽刺的影评。
本想找一下关于黄小蕾的评论的,也就只有一句“受够了了她的声音”。
既然本已经“受够了她的声音”,为何还要选看这部电影?
选看这部电影,明显就是要再“受”一次了。
原来你还真没有受够,抑或是你本就是“受”?
当然争论下去确实是挺没意义的,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文艺文艺是好事,评雅论俗也不得不说是一件挺惬意的事情。
既然这部片本来就是一部定位在“俗”的片,何苦还要用“雅”的眼光去审视。
说不得也就是新版本的“对牛弹琴”罢。
对牛难雅,弹琴非俗;硬把两者套在一起,也造不出什么新词,古人早有了。
咳咳,离题了,本是要说说黄小蕾的。
说到黄小蕾,其实她在《天下第二》的时候,我相信已经足以让许多人眼前一亮了。
而到了这部戏的话,更是有了不错的提高。
很多人都说“投名状”一段太多余,反而影响了黄小蕾在这部戏里的整体水平,但这是编剧导演安排的,演员可没办法修改剧情。
导演让做的,也就只好尽量去做好吧?
当然我还没有无耻到用“完美”这个词语,毕竟黄小蕾在这部戏里还只是到可圈可点的的程度而已。
但是不可否认地,这部电影为数不多的亮点,黄小蕾饰演的红中肯定占据了“红中”的地位。
还是挺看好这个姑娘的。
—————————————————————————————好吧,写完了,来喷吧
很少的资金,几个3线的演员,网络KUSO写手的编剧,就是本片的全部。
低成本小制作,不要求画面多宏大,音乐多动听,故事多精彩,寓意多深远,只要能让观众看时笑一笑,就足够了。
本片基本就是美剧《越狱》的KUSO版,不过个人感觉出来的时间有些晚了,如果是2年前,哪怕是1年前,越狱最热的时候上映,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一直很敬佩那些拍小成本电影的国内导演,尤其是前作《天下第二》,可能很多人都非常不屑这个片,但是我当时确实从头笑到尾,然后介绍给公司其他同事,他们的情况也都和我差不多,都非常喜欢。
其实很多低成本娱乐片电影就如同郭德纲口中的相声,就仅仅是娱乐,不一定非要从中看出多么深刻的含义,很多人说这两部电影‘雷’,但其实这也是本片的要素之一,就是娱乐观众,‘雷人’也是一种娱乐,就如同卓别林丑化自己取悦观众一样。
我知道这个评论可能会遭来很多人的反对和不满,但是我就是如此,相比起那些需要看很多遍才能看懂,或则看了很多遍也看不懂,看时几乎要睡着的世界名片,这种看时不需要动脑筋,单纯的打发时间的娱乐片更适合我。
我就是个低俗的人,是个脱离不了低级趣味的人。
高雅人士自动屏蔽吧……PS:关于评分,这个电影我给3.5星,其中3星是电影的评分,半星是对低成本小制作导演的致敬分。
但是豆瓣没有半星的评分,而且大部分人对本片的评分非常低,因此给取高值给了4星,希望多少能帮忙拉一点分吧。
片子,看看就是打法下时间的意味,导演又多,模仿着又模仿那个,觉得呀,这个不应该叫电影,应该叫网络DV,现在时下流行这样的DV电影版,不过,希望中国做电影的就应该有个电影的样子,要区别于普通DV人创作,因为至少能做电影的应该是有资本的,有头脑的,我也不是说DV制片做的片子不好看,其实时下中国许多好的素材都是dv人发现的,很多视频网站,dV创作者点击率屡屡刷新。
这个片子使我认识了黄小蕾,是个新秀哦。
的确是毕业大学生,无忧无虑。
很不错吧。
近年来这种集恶搞模仿山寨于一身的电影多了起来(天下第二、十全九美、大内密探零零狗、追影......)刚开始还行 时间长了就审美疲劳了
从越狱到肖申克的救赎从英雄到英雄本色所有的杂烩冗杂在了冯超的大脑中所有的不靠谱写在了A4的剧本中笑点不够高却足以让你拿听啤酒从头乐到尾剧情足够俗套但还没让你昏昏欲睡急于ALT+F4总之,你想轻松一些,又简单一些那就看这片儿吧这部低成本的烂片儿不会让你失望
不管有多少人批评,我始终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标杆,是一部电影历史的记录者。
猛然想起刚刚看过之后莫名的希望与兴奋感,推荐给同专业的要好的友人,得出的却是和我大相径庭的答案。
智者见智吧,这个片子在我的眼里优点很多,瑕疵完全可以被忽略了。
镜头讲究,还有几个电影愿意这样讲究镜头空间,黄金比例,虚实运用,人物景深布景,没有诟病的灯光摆设。
片头的长达2分钟刺青近景镜头是有些让人感觉不舒服,臃长没新意,但是接下来步入主题的中长景转换还是不错的。
开篇可以打6.8/10分,是个可以吸引大部分观众的好片头了。
全片都在模仿别的电影电视剧经典之处,也不恶搞,就是这么光明正大的模仿,要是愿意还把两个经典糅合在一起,高傲的姿态倒让人不好意思说它是山寨了。
先从最后说起,《闯关东》被仿了,用的是一股子演员表演的功底和完全粗制的妆容。
《投名状》被仿了,三个人跪在那里,还加上一段大话西游式内心独白,说给那些80后听,娱乐自己的时候,也娱乐一下这一批人的共同记忆。
福尔摩拿着的无极的指挥棒挥舞很多次,给我包围他,也比无极本尊经典了很多,《无极》中那个指挥棒除了看上去很炫也没有什么过多的作用,基本属于废柴一伙,但是福大人手里可变化跟剧情的指挥棒看上去就有情趣多了,一副上海软绵绵的强调,还是福尔康的表弟,还有一个泼妇悍女的紫薇表嫂,一连串的新意模仿换来的还是不错的效果的,很中肯的讲。
越狱的纹身就不说了,整个故事基本就是越狱抄下来的,除了没有被烫,没有消失了的地图,基本元素差不多也就那样了。
各地方言的应用也很惟妙惟肖,看得出这些演员很有功底,功底很扎实,不是什么大明星,但是非常有演员的魅力,就是要用这样的演员,不是豪华大制作的产品经费的分配才可以达到平衡。
真的不是只有大明星就是好的。
有些明星不会演戏,放在那里闪闪发光,和电影无关,钱也是白花。
有些演员就会演戏,可以让电影熠熠生辉,这才是划算的买卖。
天津话,北京腔,还有一个大舌头,阵阵引人发笑。
记得一个在越狱的隧道中的镜头,焦点灯光,动态画面静态表达,一个镜头切换一个镜头,很稳,很讲究,绝了。
什么是创意,这个就是创意,什么是花心思,这个就是花心思。
其他可以当成典范的地方,两个男主角走在大街上,走着走着,整个画面变成水墨画,这难道不是值得表扬的进步表现吗?
我们在思考,思考怎样把镜头玩出花样,除去一些异样角度的新奇感,还可以怎么最大化运用镜头的蒙太奇,给观众给人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与快感。
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虽然到了最后,故事架构有些重复,总是局限在一个又一个固定空间里,重复的让人可以不用仔细思考就被发现。
但是这依然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不错在于演员演的很卖力,大家都是好演员,卖力的好处就是没有痕迹的流畅,电影的真实是会感染人的;不错还在于镜头拿捏的刚刚好有些新意又有些传统在里面,该手稳的地方绝对让人放心,该出现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不用多说自然会来一个;严谨的故事逻辑设定背后一定有一个对待电影严谨的苛求态度,这种态度才是最迷人的地方,才是应该被极力推广的地方。
严谨几乎成为不可能存在的与人类渐行渐远的一种精神,不要这样,就让《皇家刺青》带着这种态度骄傲的回归到主流文化中去,即便这个小成本电影有再多的不是,为了它的创新为了它的严谨,还是要支持与鼓励的。
不错的片子,让人可以看完,并且在看完之后还可以感受到轻松的片子,好片子。
热热闹闹的一场戏,演员们演的都还行,没有传说中那么差~~
诸多大片的影子,无厘头之大集成,白痴般观影享受。
还不错,我挺喜欢黄小蕾的
越狱SB版,绝对是对越狱的侮辱。除了黄小蕾这个大奶美女,还有任何一个看点吗?
你用的是什么兵器?板儿砖!哪儿学的?家传的!茶水组副组长居然是姚晨和黄渤,哈哈。。。4.2
亂七八糟 不是很好笑
挺搞笑..比较喜欢主角..憨憨的
很搞笑,不错
一般般的小成本制作。
咱换个方式恶搞不行么
其实我觉得还挺搞笑的吖,哈哈,红中姐!你是我的偶像~
你妳们丫看电影都带有色眼镜!谢谢!。。
整部片子不知所谓!还有里面说上海话的那位,拜托你把侬、阿拉的意思搞清楚再说吧,听的我恶心了~~
还可以的,恶搞了很多电影镜头
雷不死都不算完事
还不错
桥段真多,王劲松刨坑的爪子真可爱
特搞!!
我答应过皇帝,要对你不抛弃,不放弃
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