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大饿

大餓,Heavy Craving

主演:蔡嘉茵,赖琳恩,谢祖武,张耀仁,En Wei Chang,柯淑勤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大饿》剧照

《大饿》剧情介绍

大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娟(蔡嘉茵 饰)本该是一个快乐的30岁女青年,可是她105公斤的体重总让她成为周遭人议论和嘲笑的对象,灰暗的生活中,只有温暖的食物才能带给阿娟一丝丝的安慰,但这显然是一种恶性循环。 在生日这一天,母亲送给了阿娟一套减重课程作为礼物,人生道路上接连遭遇挫折的阿娟虽然很不情愿,但亦明白,自己不得不踏上减肥的旅途。在此过程中,阿娟邂逅了名为吴浩仁的快递员,知道了他隐藏在开朗表象之下的悲惨过去;又在误打误撞之中撞破了旁人眼中的模范男孩的女装秘密。接二连三的事件让阿娟开始明白,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深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画板上的人生超自然事件之坠龙事件街女卖笑女郎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魔偶奇谭:至小帝国同屋聚会双面女间谍第四季牧群牛仔和僵尸情缘廊桥海军上将遇见崆峒河长鸽子哨所罗门的伪证几回魂梦与君同铁拳苦路十四站腐花之雨边境迷雾满月酒撞邪圣母东哥闯东北藏海花之暗巢汹涌像我们一样年轻米奇与达利迷失东京达道里

《大饿》长篇影评

 1 ) 一个胖子的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正好触到了我一直以来想写一点关于身材和肥胖的东西,一直没有落笔。

这次正好是个机会,可以写一写一个胖子的观后感。

瘦的人其实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会长得那么胖,也不能理解人怎么可以毫无节制地吃成猪的样子。

因为不理解,就会厌恶,或者本能地躲避。

其实很多人在没意识到这是歧视的时候已经在歧视了。

比如我小时候英语不错,觉得背单词是件很容易的事。

老师发下来一篇作业,要背下来的单词大概30几个,我可能看几遍就会了。

但是有的人天生就是不擅长背东西,那些单词就是记不住,背了忘,忘了背,很痛苦。

我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想,一定是他笨,或者是懒,不然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记不住?

但后来发现有些人,很勤快,也很努力,但还是记不住。

我就不再瞧不起那些努力而仍没有进步的人。

印象很深有一次,我问我爸,为啥有人考了难么多次英语四六级还考不过?

那么简单不是应该一次就过吗?

我爸很不屑的说:那是因为你英语好,如果考个高数四六级,你试试。

我马上就闭嘴了,难易换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

胖,不是一种病,我觉得很多情况下都是一种心理上的缺失。

外界的不认同,或者自己需要一个途径或者发泄口,就寻向了食物。

毕竟和很多事情比起来,吃是很容易的。

吃吃就胖了,没有自控力,又开始变得越来越丧。

就像瘦的人喜欢运动,运动之后感觉很清爽,然后坚持运动越来越瘦。

我是一个胖子,根据BMI指数,我属于肥胖了。

虽然脸长得比较小,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但我还是一个胖子。

不过我始终觉得,如果一个人25岁以前胖,或者怎么样可以归咎于原生家庭啦,或者是外部歧视啦等等环境原因;那是因为还没能力改变,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一个人25岁以后都长大了,仍然肥胖,那什么原因都不是原因,就是自己的原因。

要么馋,要么懒,要么又馋又懒,饮食不健康。

我现在换了个思路,不再声讨那些难听的绰号,或者是成长过程中因为胖被伤害的经历。

我想把胖和那些标签分离。

有时候胖,其实真的就是饮食和运动没管理好。

节食并不能变瘦,减掉的只是水分。

人一旦开始正常饮食了,马上就会胖回来,并且会反弹的更厉害。

拔罐减肥可以瘦,但是根据中医的理论,把人身体的阳气都耗没了,人就会变虚弱。

还有人不能长期控制,都是低热量的饮食,会让人感觉低落,所以每周要有一顿高热量的欺骗餐。

要瘦主要需要调整饮食结构,晚上减少热量的摄入,并且要运动,来提高代谢率。

运动一开始觉得很难,坚持下去就没那么难,形成习惯就更容易了。

不要想着一下子就减肥成功,或者一下子就暴瘦,那都是不切实际,而且不健康的 我现在还是个胖子,不过我会健康饮食,并且每天坚持运动。

当我不想着一夜暴瘦的时候,我每天都有平常心去吃,去运动,自然而然一个月就瘦了10斤。

中途也没耽误我偶尔中午吃一顿炸鸡,披萨或者火锅。

这样坚持下去,变成瘦子只是时间问题。

不要急。

目标是冬天的时候减到100斤以下。

好想抱抱那个胖胖的小可爱,其实有时候胖子真的很难,很不容易的。

一个爱的眼神,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逼她成为“更好的自己”更重要。

你为什么减肥?

那些掷地有声的理由其实都不是理由,而是一个契机。

真正想变瘦一定是没有理由,自己想改变,才会真的有改变。

所以我不再迷信一夜暴瘦,也不相信健身房的私教推荐。

因为真正想改变一定是内因起作用,而不是为了谁,或者为了什么。

不要幻想瘦了生活就有什么飞跃,并不会。

瘦子的烦恼也不少,只是没有肉多这一项而已。

抱抱,明天会更好,好啦我要去吃菜了

 2 ) 可以不喜欢,但是请不要伤害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对肥胖充满了歧视。

我们知道我们不能改变周遭,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当我们违背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同时也丢掉了自己。

这部电影好像是在看我自己,我很喜欢美食也喜欢研究美食,家里也会换着花样的做我想吃的。

所以从七八岁开始胖,一直高中毕业毕业190几斤。

从小受到过嘲笑,欺负就连老师也会欺负我,虽然我已经习惯慢慢表现得也不在乎这些。

其实内心一直都很自卑,我认为食物是最能给我安全感也不会歧视我,吃东西也成了我发泄的方法。

到大学以后才开始一点点减肥,曾经剪掉六十斤,当然是通过节食等一系列不健康的方法。

减掉的肉也带走了我的快乐,我开始变得焦躁,抑郁这一切知道现在还围绕着我,看到食物的那种罪恶感,让我不断抑制自己,爆发了暴食症。

进行暴食催吐,复胖,节食的死循环,现在体重150斤的我还在噩梦里。

当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真的是哭惨了,实在是真实的写照。

我希望这个社会对我们多一些宽容,可以不喜欢但请不要伤害我们。

这部电影懂得人自然看得懂,看不懂的人请绕行。

在此重申:可以不喜欢但请不要伤害我们。

 3 ) 如释重负从来不是和解

我在健身房硬拉40KG或是六点起床去跑马拉松的时候,其实都没有很快乐,虽然我一直在跟人说瘦了之后每天都能收获愉悦感。

再想一想,这些愉悦的来源,恐怕只是以往接收到的 body shaming 暂停之后,如释重负的感觉。

电影《大饿》里,用阿娟的减重历程和小宇的女装爱好,讨论在桎梏社会环境下的自我认同。

如电影所描述的:无论是劳动力市场还是情感氛围里,都尖锐地预设了:外貌,在敛声状态下,能传递出人际交往技能的信号。

现代社会的 body shaming ,不仅仅是对于外貌刻板印象的歧视,还有让当事人对自我实 现的怀疑。

我们努力的去反抗歧视,宣扬人文关怀和自尊自爱自我认同。

但是很难,依旧很难。

我不论怎样说我不在意,但是半夜突然醒来的时候,或是任何毫无预兆的瞬间,那些话,那些 行为,那些感受过的不适,都会涌过来——其实它们都进了你的心里,只不过是你在告诉自己,我不听我不看,我不同意。

要怎么在这样的负面预期下,去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完成自我实现,我不知道,或是我做不到。

就像是做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如果人们知道我内心的成见,肯定会大吃一惊”,我毫不犹豫的选了“是的”—— 真的太糟糕了,我对自己说。

我没有办法跟自己和解,也不祈求新的一天会是冲破审美枷锁的新世界,但还是希望电影带来的讨论和发声,能抚慰到一部分被反复伤害的人。

 4 ) 近期最大胆华语新片来了,一定要看无删减版!

对于身材,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追求?

当以瘦为美不知何时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减肥”成了挂在所有人嘴边的口号,是应该拼尽全力接近心中的“完美体重”,还是做最自然的自己,哪怕可能面对周围人的目光?

如果你也有相似的苦恼,不如看一看这部新片——大饿导演: 谢沛如编剧:谢沛如主演:蔡嘉茵 / 赖琳恩 / 谢祖武 / 张耀仁上映日期: 2019-11-15(中国台湾) / 2019-06-30(台北电影节)片长:90

新人导演,新人演员,首部长篇作品。

看似不起眼的样子,却在第21届台北电影节大放异彩,拿下了最佳新演员奖及国际新导演竞赛观众票选奖。

没有群星闪耀的《大饿》,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大饿》主演,新人演员蔡嘉茵剁芹菜碎、炖鸡翅根、熬雪梨汤、清汆丸子……影片开始没两分钟,一番操作行云流水,撩拨着观众的味蕾。

但这不是个人厨艺秀,正相反,是一场即将打响的,与美食艰苦卓绝的斗争。

她叫阿娟,30岁,105公斤。

因为身材的原因,她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在妈妈开的托管班里当个厨师。

但是在托管班,也要受到来自小朋友的对身材的嘲讽,被起了个她最不喜欢的外号,叫“大恐龙老师”。

由于身材,阿娟还面对着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以及若隐若现的歧视。

公交车上想给老人让座,被乘客嫌弃站起来太占空间。

好心递过去飞到身边的篮球,还要面对小孩子的冷嘲热讽。

开口就骂:“死肥婆,走开啦!

”甚至隔天还追到家门口,猛丢一顿臭鸡蛋。

甚至被邻居老大爷性侵,都要背负着不可信的质疑,被旁人嘲笑“多恶心”。

他人不经意的言语,对于阿娟而言,却是一把把尖刀。

“请你吃鸡蛋,死肥婆!

”“你怎么不看看你自己,你真的有在努力吗?

”“性骚扰怎么会骚扰到像你这样的人啊?

”“你连自己的身材都控制不好,家长怎么放心让孩子吃你定制的菜单?

“我哪里惹到你们啦!

”阿娟只能在身后无力而愤怒地控诉,但她的声音从来不被注意。

更让阿娟不舒服的是,她的妈妈是一个极其注重身材的健身达人,与她肥胖的身材形成鲜明反差。

邻居见了,都要对比一番。

为了让女儿强行开始减肥,她的妈妈送她的生日礼物是——艾克森减肥训练班。

减肥训练班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它承载了一群胖子的减肥希望,用励志鸡汤、魔鬼训练和产品推广,驱动他们“成为最完美的自己“。

训练师一上来,就是灵魂拷问:请问你为什么要减肥?

答案五花八门,但核心只有一个——想摆脱整个社会对“胖子“的隐性歧视,走上一条”正常人“的道路。

疯狂的打鸡血背后,是一套成熟的营销手段和盈利逻辑。

向顾客推销自己的产品,推荐自己的附加项目,通过诱人的话术,让每一个客户对肥胖产生强烈负罪,陷入“越瘦越美”的逻辑圈套。

但生活还是眷顾阿娟的,在最灰暗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永远笑容阳光的快递小哥,小吴。

小吴不仅没有嫌弃她的体重,还向她坦承,自己曾经也是个大胖子。

以前的同事都叫他“水肥猪“。

无法忍受他人欺负的小吴,强迫自己开始减肥,“又不是只有你胖过,不要觉得自己很特别。

”一句话,开始融化阿娟的内心。

“改变世界真是太难了,不如改变自己快一点。

“小吴选择了向世界妥协,向自己妥协,也给阿娟看到了瘦下来的希望。

她开始疯狂地减肥,通过节食和运动,尽管带来皮肉和精神的痛苦。

作为一个热爱美食的厨师,当食物摆到眼前,也只能强行说出那句:“你吃吧,我不饿。

但减肥也确实带来了正反馈,阿娟开始变得快乐。

她开始打扮自己,披散开一直束在脑后的头发,化上淡妆,穿上不那么色彩灰暗的衣服。

小吴的存在,让她的生活里看到了平等与尊重,更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但是美好愿景的破碎也是那么轻易。

当阿娟看到小吴手关节的伤疤,和他在漆黑的街道俯下腰,将手指伸进喉咙,痛苦地催吐出刚刚咽下的美食时,才知道,他维持身材的方法从来不是靠什么“个人魅力”,而是无穷尽地自我伤害。

而当同事在场时,她以为值得依靠的小吴,甚至为了面子,做不到当面介绍一句——“这是我的女朋友,阿娟。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在采取了极端行为,做了胃环切手术后,阿娟发现自己,尝不到任何味道了。

她曾经最爱的美食,吃起来味如嚼蜡。

阿娟大口吞咽,不觉已经泪流满面。

为什么我明明什么都没做,还要面对那些异样的眼光、当面的嘲讽、背后的指责?

为什么“胖子“这个身份始终像胶布一样缠在身上,甩也甩不掉?

“是不是不管我多努力,在我瘦下来之前,我就是个失败的胖子?

”“减肥”两个字像一道枷锁,锁住了阿娟原本的生活,也锁住了她曾经拥有的简单快乐。

全片的高潮,落在了一场虚拟的搏斗。

搏斗的双方,是阿娟和她内心中“更美好的自己”。

那样高挑、美丽、乐观、魅力无穷。

“为了成就最完美的自己,千万不要在这里放弃哦!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瘦不下来吗,因为你怕瘦下来,还是没人爱!

”“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你活该,死胖子!

”鸡汤与恶语,苦痛与挣扎,幻想与现实,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峙。

而阿娟最终会走向哪一方?

《大饿》6月初已经上线国内视频平台,但与台湾版本相比,被删减了整整十分钟的内容。

那是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但我们没有机会看到。

那是一个内向的异装癖小男孩小宇,在阿娟的帮助下,对自我的寻找。

同样是被抛弃、不被理解的人,他们的相遇,是对影片主题的一次深化。

但在大陆平台上,小男孩从来没有在舞台上穿裙子的权利。

看到这里,可以发现《大饿》从来不是“丑女大变身”的励志鸡汤,而是对所有人价值观的反问:究竟应该做怎样的自己?

更完美的自己,还是更快乐的自己?

《大饿》给了我们一个梦幻般的美好结局:经历无数的挣扎与和解,大娟和小吴再次坐上车,满面笑容。

小宇也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一顶鲜艳的假发。

但现实真的会如此轻松吗?

当这一段行程结束,他们能扛得住那些鄙视的眼光和轻蔑的言语吗?

阿娟还会继续减肥吗?

小吴还会催吐吗?

小宇能更加坦然地做自己吗?

问题好像解决了,但实际上远远没有解决。

只要歧视与偏见一直在,就什么都无法真正结束。

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放声地笑。

*本文作者:豆奶

 5 ) 减重这件事

去百度搜索,百度给出的描述是:该片讲述了有着一颗热情的心与精湛的厨艺的“大恐龙”老师姜映娟因为丰腴圆润的身形而饱受歧视,积极减重的故事。

饱受歧视很准确,但是积极减重这里,我想打个问号。

105公斤、如今三十岁的女主角是幼稚园的厨师,幼稚园的主任是她的妈妈。

母亲嫌弃、超市购物被嫌、挤公交让座被嫌、被幼稚园的小朋友取绰号开玩笑、捡球被小孩子捉弄被砸鸡蛋……不管影片故事的进度如何,这些情节都始终会出来刷一下存在感,让人无法忽视。

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女主角的困扰。

如果说以上那些困扰形成了一个炸弹,那么母亲为女主角报了一个减重班作为女主角的生日礼物则是导火索,点燃导火索的一缕火苗则是女主角和快递小哥小吴的互生好感。

小吴以前也因为体重而困扰,现在的小吴已经瘦下来了。

总之,女主开始了减重班减重之旅。

减肥班带着女主运动,后来给女主角推荐辅助产品,在女主角节食运动等都没有效果时进一步推荐减重手术。

她发现快递小哥小吴在使用催吐的方式保持身材,之后送快递的人就换了一个。

女主角去找小哥,小哥在朋友面前装和她不熟。

在快递小哥小吴对朋友称呼她为客户,并且同时幼稚园宣传单上没有放上说好的自己的照片(幼稚园的主任、女主角的妈妈之前答应女主角会放上厨师,也就是女主角的照片)之后,女主角决定去做手术了。

手术完,女主角味觉失常。

她是一个厨师。

结局她砸了减重班的店,和自己和解,不再纠结减重。

我感觉影片还有一个故事线,是幼稚园的学生小宇。

结尾女主角送了小宇一顶蓝色的长假发。

我去查,发现影片未删减版是90分钟,我看的是80分钟。

我猜小宇应该是喜欢穿女装或者认为自己是女生一类的,他和女主角一样容易接收到来自周围的恶意。

女主角送给小宇假发,也是在给予小宇支持和鼓励吧。

回到开头,我为什么觉得在“积极减重”这里应该打一个问号呢?

我认为“积极”包含主动、开心、乐意去做的意思。

看一看女主角的减重之旅,女主角是疲惫的、压抑的,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前期与快递小哥相处、或者和小宇一起的时候有过昙花一现的开心。

结局女主角的笑容才更真实、更灿烂。

影片因为有时间等的限制,情节上会夸张一些,细节会放大。

但艺术源自生活。

现实中也是真的会有人面对着周围人的恶意、被亲朋嫌弃。

我自己不算大多数人严重的好身材,但是也在健康体重范围之内。

我自己说想减肥的时候周围的朋友家人会说,我现在这样很好看,控制体重就行,不需要减肥,如果想减肥一定要用健康的方式。

我想,如果女主角周围的环境不是给她输入“你很胖、很恶心、拿不出手,所以要减肥”的恶意,而是“大体重影响到你的健康,所以要控制体重”的好意并鼓励,女主角不至于如此痛苦,如此压抑,在因为减重遭了很多的罪之后,才想明白。

结局虽然女主角想通了,战胜了心中那个小人,但是也因为手术失去了厨师赖以生存的味觉。

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能抗住环境压力的人,在面对相同的情况时我大概率会像小哥说的一样,“改变世界真的太难了,不如改变自己比较快一点。

”但是我永远羡慕和钦佩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人。

 6 ) 胖子

胖子一定很懒,胖子身上很臭,胖子不自律,怎么会有人爱胖子呢?

一个影评写因为减肥而造成心理问题,节食,催吐。

底下评论“你应该多吃蛋白质”“我当时减肥的时候是怎么怎么坚持的”“你运动量太少了,空腹五公里最好”看抖音一个200斤博主记录减肥的日常,午饭有一拳头的米饭,评论依然是“你这一顿够我吃一天了”“不要吃主食”“有一说一是不是吃的有点多”胖子真的很惨,我和女主很像,我也有一个好身材爱美的妈妈。

我胖到180斤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和我妈吵架,因为我不爱出门因为我不拖地因为我不收拾房间,其实没有原因,她看不惯我胖。

所有吵架最后都会回归到我的体重,因为我胖我懒所以我不爱出门我不拖地我不收拾房间。

后来被逼着去了健身房,我们不再吵架。

每隔几天她就会问我,瘦了吗?

瘦了多少?

去亲戚家,亲戚拉着我左看右看问,一个月才瘦四公斤?

不是说大体积瘦的很快吗?

去上班,同事说你瘦了吗?

怎么腰上还有那么多肉?

我妈告诉我早晨一个鸡蛋中午一块牛肉晚上水煮菜,她就是这么瘦下来的。

亲戚说你不要吃主食,白米白面都不要吃。

同事说不要吃晚饭,瘦的很快。

每个人都在告诉我要怎么去做要怎么去减肥,多简单呐,不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我会报复性饮食,吃到撑,撑的动也动不了。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我没有毅力,我坚持不下去。

瘦了才有更好的工作,瘦了才能穿漂亮衣服,瘦了才有好的恋爱,瘦了才有自信。

所有的人说我现在生活的失败,都是因为胖。

瘦了之后生活就会好吗?

我们还是在被人指指点点这世界会好吗?

不会的

 7 ) 胖子的救赎与接受现实

这个世界对胖子确实很不友好。

如果一个人很胖,给别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她不懂节制,连自己的体型都控制不住,大多时候确实是这样,但是不自律带给一个人的社会性伤害真是远远大于不自律这个性格缺陷本身。

大多数胖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遭受过同龄人的讥笑,长辈的嫌弃,上级的不牢靠初印象。

影片中,姜的妈妈自己的身材管理很到位,并且有声有色地经营着自己的事业,但却对女儿关心不够,对家庭没有足够的付出,这也导致姜的生活态度不够积极,到中间的自暴自弃都是有迹可循的。

而且,本以为阳光快递那小哥给了姜努力的可能性,到最后却发现真相竟有几分残酷,原来他人的努力只是伪装色。

再刻画了社会上减肥机构的不良宣传,旁人对姜身材上施加的语言压力,都是姜最后几近疯狂失去味觉的导火索。

最后,虽然姜和阳光快递看似守护的小宇的异装梦,实际上也只是守护一时。

如果家庭环境和社会大背景不改变,往小了说,如果自己本身的内心不够强大坚定,最后终会妥协,而且要以自己一个人的内心对抗社会的恶意,这显然是螳臂当车自我催眠。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奇葩说看到的一个辩题:如果你的儿子想要在幼儿园里穿裙子,你会不会阻止他。

其实我是站正方的,因为你如果不阻止他,看似是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

但实际上,作为母亲,你根本无法抵挡这个世界对小孩带来的恶意,无法弥补童年的创伤。

对于创伤,我宁可选择遗憾。

除非,这个世界足够美好,那我们可以真正的拥抱自我,真正地解放天性。

否则,到最后,我们与恶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

 8 ) 看完感觉电影虎头蛇尾

最后勉强达到和解也是因为“打了一架”和妈妈朋友。

我感觉心理的描写和转变突兀且不够充分。

但这部电影确好像让我看见了我好朋友的视角,虽然现实可能没有这么多明显的恶意。

但提醒自己还是要注意表达体贴别人的内心,不要对别人指指点点包容一些,也算这个电影有意义的一面。

小男孩的结尾也是,故事没讲完的感觉。

朋友的催吐最后也没有交代😰

 9 ) 没有人可以置喙你的人生

这不是一篇合格的影评,顶多只能算是观后感而已。

大娟整部电影围绕着阿娟减肥的心路历程展开,看到片子的前半段,以为又是一个屡见不鲜的励志桥段—一个“胖子”减肥成功,逆袭为美女什么的。

但台湾电影不走寻常路的风格我真的是非常喜欢了,它不落俗套地向人们展示了它欣赏的价值观—你就是你,不要做别人眼中的你。

现在的社会,关于健身减肥的广告多到你烦不胜烦,往往打着“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旗号。

可是问题来了,什么是更好的自己呢?

像那些广告中描述的就是更好的自己吗?

这种想法难道不是大众对“更好”的刻板印象吗?

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的每一个人,为什么要由他人来定义你的人生呢?

电影的中有个桥段让我印象很深刻,减肥中心的老师让大家在不考虑身边人原始体重和已减体重的情况下,闭上眼再睁开,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有人回答说看到了胖子,那个老师补充说“没错,一屋子的胖子”。

那个场景让我觉得很难过,明明大家都已经很努力了,但没有会在意你付出的过程,他们要的只是那个结果而已。

这不禁让我反思,我有没有因片面的认识去看待一个人?

我有没有在有意或无意间对类似“体格比较大”的人造成伤害。

想到这儿,我去问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身高163,体重大概160➕,具体的数字她从不透露。

我问她,你会因为别人说你胖而难过吗?

她笑着答,我身边的朋友胖子还多呢?

那你会因为朋友以外的说你胖难过吗?

外面的人一般都不会那么说。

这是我母亲的回答,她全程都是带着笑意的,但我还是感受到了一丝丝心酸。

从她的话语中我仿佛能体会到妥协,她没办法改变别人,于是只好改变自己了。

问答完,我跟她说,我再也不说你胖了,但是我希望你健康。

最后,我想说,别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评价他人的外貌是最没品的的行为,不要让别人眼中的价值观干扰到你。

 10 ) 干你屁事啊!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在进入今天的正题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不管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你的周围是不是都曾有过一个胖子?

《那些年》里,也有一个这些胖乎乎的朋友们,一般都会有和身材相关的外号。

比如肥肥、猪仔、大象……对于这些外号,胖子们看起来都不太介意。

但实际上,他们真的不介意吗?

“肥胖”这个词,本质上只是描述体型的中性词。

可放在当下的语境里,这个词充满了负面的能量。

见面说“你又胖了”,是骂人;吃饭时说“你可真能吃”,也可以算作嘲讽。

连某些人聊天时用的表情包,都对胖子有着深深的恶意。

影视作品里,胖子也多以滑稽、蠢笨的刻板形象示人。

比如《功夫》里的林子聪。

他就是主角的小跟班,到处犯错,频频卖蠢。

还有《疯狂的赛车》里已故艺人戎祥饰演的台湾黑帮大哥。

他一口台湾腔,糊里糊涂、不明就里的被坑了一次又一次。

甚至动画片里,胖子也都不是“好东西”。

比如《哆啦A梦》里动不动就打人的胖虎。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电影,也是最近讨论度颇高的一部“胖子电影”。

只是它没有再拿胖子当作笑料,而是真实的展现了肥胖人士的苦恼。

它的名字叫《大饿》。

“大饿”这个词,估计有些小伙伴有些迷。

它其实很有来头,来自东汉的《风俗通义》中的“大饿不在车饭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饥饿过度的人,吃饭时不要过多。

大饿的意思,就是过度饥饿。

对于胖子来说,它等同于节食减肥。

《大饿》的女主小白,就是个正在节食减肥的胖子。

她的体重直超200,在幼儿园上班,小朋友们都叫她“大恐龙”。

小白的梦想是当一名厨师。

她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做饭,作为园长的妈妈却警告她:你这么胖,给小朋友们做饭,人家家长会怕孩子们都吃成你这样。

小白如今已经三十,因为胖,她在外面找不到像样的工作。

幸亏母亲开了家幼儿园,不然她钱都赚不到。

除了找不到工作外,小白经历着每一个胖子都经历过的歧视和污辱。

她出门,会被人叫做“死肥婆”。

她被小区里的孩子们当作怪物。

动不动就对她扔几个臭鸡蛋,看她歇斯底里。

因为胖,小白坐个公交车都要小心翼翼。

她身宽,一个人要占两个座,也没人愿意坐她旁边。

有时看到年纪大的上车,小白想让座,却半天挤不出来。

甚至周围的人,都一个劲的劝她坐下。

一个胖子,怎么配给人让座?

天热的时候,公交车上的气味不好闻。

旁边人的第一反应,就认定了这是胖子小白身上的气味。

很多人天然的认为:因为胖人原本出汗多,到了夏天也必定是臭气熏天。

这些日常的羞辱还算轻的。

电影里,小白竟然还被对门的一位老伯袭胸。

小白反抗时,老伯摔下楼。

赶来的老伯媳妇根本不信小白被袭胸。

她告诉小白:我家老头子瞎了眼也不会搞你啊,你什么样子啊?

周围的一圈人也都说:小白一定是误会了。

就连小白自己的亲妈,都无比的嫌弃自己。

小白生日那天,自己做了桌吃的,等着妈妈回来共享烛光晚餐。

妈妈却迟迟不归,好久之后才回了一条信息,说让小白先吃。

她还各种叮嘱小白要少吃点,不然越吃越胖。

妈妈嫌弃的口吻,小白自然是了解的。

没办法,胖就是小白的原罪。

为了摆脱这噩梦般的境遇,小白决定报个减肥班。

她节食,运动,好不容易减下几斤肉。

妈妈对她的评价是:你还不够努力,还没有达到“社会标准尺寸”。

最令小白扎心的,是小白的梦中情人,小黑。

小黑是个快递员,对小白一直很温柔。

这个朝气蓬勃的帅小伙,一和小白见面就配上路飞式的微笑。

小白被老伯侵犯时,正在送快递的小黑帮她作证,挺身而出。

随着两人关系越走越近,小黑告诉小白:自己原先也是个胖子,所以特别能理解因胖失意的小白。

小白也以为,小黑就是她人生中最完美的黑白月光。

只要努力减肥,一定会迎来朝阳。

哪知道没过多久,小白就发现,原来小黑的减肥成功,是靠催吐。

他吃下什么,就要赶紧跑到没人的地方吐出来。

人前,小黑过得像个正常人,一样的吃喝,一样的玩乐。

人后,小黑一次次的催吐,因为抠喉管造成的手伤,消都消不掉。

这已经是一种病态了。

仿佛因为胖,就连存在都成了罪过。

必须想尽办法瘦下去,让自己“正常”。

节食+运动减肥的办法,小白也觉得太慢,她承受不了胖子的压力了。

于是她干脆选择了切胃手术。

可切了胃,小白食量是减少了,但身材依旧肥胖。

也不知是手术问题,还是小白的心理问题,她还失去了自己的味觉。

要知道梦想成为大厨的小白,没了味觉,就更是个“废人”了。

电影的最后,小白并未逃离胖人的厄运,她还是个胖子。

电影结尾有个镜头:小白看着街边正在欢快吃东西的胖子小朋友,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那笑,是一种羡慕,羡慕孩子还意识不到自己肥胖会带来什么。

那笑也是一种苦笑,苦笑那孩子可能就是下一个自己。

《大饿》的评分并不高,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爆点”,但我觉得它很勇敢。

在当下电影市场里,它是个逆行者。

毕竟很多影视作品里的胖子,即便形象不差,也都要经历减肥。

还必须最后减肥成功。

这其实正是一种对“肥胖不美”价值观的迎合。

这些迎合之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胖人一定要在瘦下来之后,才能真正得到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但《大饿》告诉你,真正的胖子,哪有那么容易就会瘦下来?

他们要面对的苦难,也不是减肥就治本了。

对于胖人的歧视,归根结底是社会审美观的问题。

而肥胖人士应该担忧的,是肥胖引起的健康隐患——这种隐患,过瘦的人也不少。

一个人是胖是瘦,是高是矮,从来都只会决定这个人的外貌,而非内质。

如果仅仅凭着颜控两个字,直接就给不相干的人扣上座五指山。

我只想告诉她五个字:。

当然我不是让大家不去减肥,或追求美。

只是美的标准不应只有一种。

单一化的审美,最终带来的都是对“不符合标准”之人的伤害。

最后再吐槽一下内地视频网站上的《大饿》。

它被删掉了一条故事线。

故事线里,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异装癖的情节。

看来我们不仅仅容不下胖子。

有些事,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我相信未来。

相信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会从此不再对身边的胖子品头论足,指指点点。

相信大家会从此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异类”。

如果你不爱他们,也请不要伤害。

今天就这样,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小朕

《大饿》短评

肥女减肥失败记。

6分钟前
  • 很差

他妈的爱奇艺剪了好多

8分钟前
  • 支离疏
  • 还行

爱情治愈一切呀

12分钟前
  • nydzy
  • 推荐

比较差,之前挺期待的。看的还是80分钟阉割版。讲的东西都很浅,每条线都没讲好的感觉。

16分钟前
  • aller-retour
  • 较差

概念先行的说教片。电影的价值观把肥胖和跨性别一起划进了“正常”的范畴,实在很不正确,误导性极强,跨性别是先天所成,是正常的;但肥胖确实不正常,且对身心很不健康,还是建议肥胖人士积极减肥。

19分钟前
  • SpyLiu
  • 较差

看这片子相当理解的一件事是,胖子如果为了外界其他人其他事而开始减肥那真的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一切支撑信仰都可能在下一秒坍塌,很虚拟,只有为了自己才是健康的发展啊ಥ_ಥ蓝头发异装小男孩的情节被删了,只能猜到大概情节,教人接纳本来的自己吗?好弱啊。。至于小吴,我好像突然能在生活里找到对应的人了欸。。。。。我是不会再去抠吐了的!!。。

22分钟前
  • 看完我动弹不得
  • 还行

有种“鱼子酱山东大席做法”的感觉。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建立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上的。自我认同,难于登天。

24分钟前
  • 路阿阿久
  • 较差

肥胖人群+跨性别 真的很会投机诶 看完完全觉得是在消费这类群体吧!满满的诚意一点没看到 只看到用力过猛

28分钟前
  • 带刀夜行的学徒
  • 较差

中点以前很完美,涉及的问题触达也很准确,包括男孩是催吐一族对于女主的打击👊也很准确,整体我觉得是从小宇上台跳舞开始垮掉的,因为那个舞蹈我觉得是作为女孩上台都不妥的,故意政治正确其实还挺不能让人信服的,结尾我觉得收的过于理想化了,但是我也想不出来这种题材结尾要怎么写才可以…

32分钟前
  • 辛红孩儿
  • 还行

出轨行为皆是原罪

35分钟前
  • 九龙公园游泳池
  • 还行

发现自己一直期待着阿娟变成大美女的那个结局还是落入俗套了 更喜欢的是这个不俗的结局呢

37分钟前
  • 董小姐
  • 还行

这是一部讲述“偏见”的电影,也许也只有被这个世界恶意对待的特殊人群,才能去体谅那些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人吧。肥胖症的老师和性别认知障碍的幼稚园小朋友,都是点到为止,治愈的部分相对弱些,更像一个劝大家不要被减肥中心套路的避雷指南…

39分钟前
  • 秩秩斯干
  • 推荐

因为被剪掉的那几分钟多给一星。

41分钟前
  • Nowaysis
  • 推荐

本来想看一个减肥激励番,然而看了个寂寞。删减片段先不提,女主是一个简单善良的人,只要身边有人可以好好爱护她。

45分钟前
  • 阿sin
  • 较差

看完心情不太好...

49分钟前
  • 莜面哒哒哒哒哒
  • 还行

明明是恐怖片...

54分钟前
  • UD22Y
  • 还行

异装癖小男孩这条线还蛮感动的 生而为人真的都不容易

57分钟前
  • 𝚁𝚊𝚔𝚞𝚢𝚘𝚞
  • 还行

成为最好的自己,是这个世界最毒的鸡汤。当下的自己并没有对不起这个世界。

1小时前
  • 残小雪
  • 推荐

这就是现实啊,不圆满却学会了包容自己

1小时前
  • 等风来
  • 力荐

做自己与做别人眼中理想的自己互相消解(缠斗幻象中那句“去你妈的美好自己”与现实生活中遭受的排挤完全抵消),但最惊喜的还是有人味的剧本,蔡嘉茵与柯淑勤极具生活化的演出浸入观众的视角,可不比那些只靠没由来争吵造作母女冲突的戏好太多,张耀仁的演出仍旧甩不开包袱,但巷角抠喉呕吐那场戏仍然冲击力十足,一尊布满裂痕的“完美”雕像。只可惜尾段十分钟乏力,最后落点在小宇完全摸不到头脑,也可能是有删减。

1小时前
  • 路人甲先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