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g:爸爸Abi:妈妈Gordie:爷爷Lottie:大姐Mickey:大哥Jess:小妹Doreen:农场老奶奶Doug:等一下,这。。。
这是什么?
Jess:那是诺曼。
Doug:这是。。。
半块焦渣石。
你怎么连这个都带着?
Jess:没有诺曼伦家睡不着啦。
Doug:你睡觉还要把这个放在床边?
Jess:才不呢。
那多傻嘞。
他一般都呆在我的床底下,确保坏蛋不会进来。
Doug:那么就是有坏石头和好石头咯?
Jess:是哒。
就像现实生活里一样。
Abi: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我们为什么不问问艾瑞克知不知道怎么系好安全带呢?
Jess:这是诺曼啦妈妈。
Abi:哦,我是说诺曼。
我们为什么不问问弄满怎么系安全带呢?
Jess:他只是块焦渣石啦。
而且他又木有手臂,他怎么可能系好伦家的安全带啦?
Abi: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还是我来系好吧。
Gordie:你听说过癌症吗?
其实,我得了那个病。
Lottie:但你会好起来的。
Gordie:嗯,事实上不是的。
他们治不好我了。
而且他们给我进行的治疗一直给我的心脏很大的负担。
但现在,就现在,我感觉好极了。
(Lottie开始在谎言本上纪记录爷爷的谎话)这是什么?
Lottie:是我的笔记本。
Gordie:你知道,Lottie。
生活中的很多事写在纸上看起来并不是很好。。。。。。。
Gordie:也许你的父母只是说谎来保护你。
Lottie:你说过谎吗?
Gordie:这个嘛,我说过很多谎。
很多很多谎。
我总是回答那些问我“你开多快”的警察,我说:“每小时30英里”,但是我明显开得比那快多了。
但我不在乎。
哈哈哈。
有时候如果你的意图是好的,说谎是可以的。
Lottie:如果你不喜欢某人家里的食物,你说:“很棒”,尽管。。。
Gordie:那是你该做的,你不能说:“我的天哪,我要吐在这儿了”。
Lottie:哈哈,你的意思是,有时候对有些人撒谎是可以的?
Gordie:对,而且那还很有趣。
比如,(拿起影集)我们可能能在这里找到他。
乔治贾德。
他在这儿。
这个就是他。
当我们告诉他他的蛋蛋上有水蛭的时候,他吓死了,直接晕倒了。
Mickey:她以为我在花园里,其实我在洗手间小声的尿尿。
我对准的是马桶壁而不是水。
不过我觉得我还是有点儿偏了。
Jess:(把光滑的鸵鸟蛋贴在脸上)所以这个是从鸵鸟的屁屁里出来的咯?
Doreen:所以它们的脾气那么差。
Mickey:你能把一个鸵鸟蛋塞回它的屁股里么?
Doreen:不,我觉得不行。
因为你得固定住鸵鸟。
但是没人愿意做这个。
Mickey:我觉得你可以的。
在它下蛋的时候。
你可以把它推进去。
(手放在屁股上用力推)Doreen:如果你碰到它正在下蛋,你觉得你可以把它推回去么?
Mickey:是的。
Doreen:下一次哪只要下蛋了,我会联系你的。
Mickey:轻轻一推就像打排球一样。
(做打排球动作)Doreen:好吧。。。
Mickey:你自己照顾这些鸵鸟吗?
Doreen:不是。
莫拉格会帮我。
Jess:谁是莫拉格?
Doreen:她是我的女朋友。
Gordie:哦,我勒个老天爷爷。
Doreen:咋了?
Gordie:你可以只说“朋友”就好了。
Jess:女盆友?
男孩子才有女盆友吧。
Gordie:看看,现在我们必须得解释整件事了。
Doreen:好啦,我来解释。
你们知道蕾丝边(Lesbian)吗?
Mickey:那是从拉拉国(Lesbia)来的人吗?
Doreen:没错,Mickey。
我就是从拉拉魔法王国来的。
Gordie:你会把他们弄得更糊涂的。
Mickey:做一个蕾丝边感觉好吗?
Gordie:你丫问我这个干什么?
Mickey:我觉得应该很好。
不然她们就不会做了,不是吗?
Gordie:呵呵。。。
Mickey:人们怎么知道她们是什么呢?
Gordie:这个嘛,他们就那样发现了呗。
我们都中就会发现我们是什么的。
然后世界就得接受。
Mickey:蕾丝边可以生孩子吗?
Gordie:额。。。
这个,额。。。
为什么你不去那边见一些木柴来生火?
(在沙滩上)Mickey:我可以把你埋起来吗,爷爷?
Gordie:哦,别这样,沙子会弄得到处都是的。
我一点儿都不想被埋起来,谢谢。
Jess:就算你死了也不想吗?
Lottie:Jess!!
Jess:怎么啦?
有人死了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事的嘛。
把他们埋葬以后大家就都能吃蛋糕了。
就是这样的,不是吗,爷爷?
Gordie:没错,亲爱的。
我从来都搞不懂葬礼有什么意义。
人么都站在教会里,听着牧师讲关于你是一个多伟大的人的谎言。
不要这样。
把我放到可回收的垃圾箱,紫色的,不是吗?
专门放塑料垃圾和死去的爷爷的。
嘿嘿嘿,拜托,只是个笑话。
不。
如果我必须选一种葬礼的话,就给我办一个古老的维京葬礼,就像我的祖先一样,把我放在燃烧的传上,让我飘到海上,没有愚蠢的家庭争端,没有愚蠢的关于谁得到什么或者谁做了什么的争吵,只要一个勇士的最后告别。
Lottie:妈妈和爸爸说了太多谎话,我都不再信任他们了。
他们气死我了。
Gordie:嗯。
我过去对我的人生也有这种感受,直到我突然明白,因为我爱的人的所作所为而对他们生气是没有意义的。
我是指,你爸爸过得完全彻底一片混乱又怎样?
你Gavin叔叔有点儿混球又怎样?
那样攀附权贵,他就是控制不了。
他妻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整天被自己的阴暗面吓到。
你妈妈也是,有点儿话唠。
事实上,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某些方面有些荒谬。
所以我们不该品头论足,我们也不该争吵。
因为到最后,(叹气)到最后,所有的都不重要,所有这些东西。
对于看惯了好莱坞的影片的人来说,英国电影会带来意想不到惊喜,这部影片就是带着这样的惊喜走进我们的视野的。
影片开始时的问题夫妇的喋喋不休和三个喋喋不休的孩子,也许让人没有看下去的兴致,但是如果耐着性子看过这个开头,就会发现那绝对不一样的部分,而这个部分也是这部影片的灵魂所在。
家庭,孩子,付出爱与被爱,生与死,这些玄乎的话题,在一个睿智的且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和三个懵懂的孩子之间得以完美的诠释。
应该说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是很大胆的,大胆到挑战世俗的底线,关于谎言的部分本来已经够离经叛道,但是更是让三个孩子完成了爷爷的愿望,为死在心爱的沙滩上的爷爷举行了一个维京式的葬礼。
尽管这段戏也是这部电影里最不能让人信服的部分。
编剧和导演正式通过这段戏将生命中最难说清楚的东西传达给观众。
相信好莱坞也没有谁敢于拍摄这样的电影。
而观者看到是却是温情,是孩子们对于慈祥的爷爷的爱,在那一刻,观者何尝不像孩子们一样希望那只是爷爷的另一个恶作剧,当女孩点起火的瞬间都期待爷爷会跳将起来,但是爷爷确实是死了,在燃烧着的木筏上飘进大海的深处。
这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这是一部喜剧电影,而笑过之后,观者会发现一些东西沉淀进了心里。
感觉人生最有趣的阶段是孩童时期和年老时期,孩童涉世未深,像块海绵感知吸收周围的新事物,永远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自有一套独特的体系,大人的处事和行为在他们脑海里经过加工变成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拐了几个弯就不知道了),孩子的世界千奇百怪又无比有趣;老人前行甚远,历尽沧桑,到了停止的时刻,世界在他们眼前返璞归真。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 ——三毛 老人被孩子们拖到木筏上,孩子们点燃木筏,甚至是孩子们眺望木筏远去时,这期间,我总有种感觉:老人会像之前一样,突然醒来。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老人真的离开了。
看着木筏越漂越远,先前不断猜测的心也逐渐平静。
如果可以带着满满的爱,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和世界告别,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么?
高二那年,外公被查出癌症,然后在医院中饱受折磨后,离开了我们。
原因种种,我只在术后看过外公一次,但就那一次,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术后,外公的喉部会有许多分泌物,但他无法自己吐,只能依靠机器插入喉管把异物吸出,那个过程、那种声音,至今还时常刺激着我……所以,当看到老人能如此安然离世,我既开心又难过。
孩子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成年人什么是生死;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荒诞”的世界说“不”。
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名字,在用“憋气”向自己不满的生活进行抗议;痴迷于北欧神话,坚信奥丁骑着八脚马,右手持“奥丁之火”,左手持“永恒之枪,在尘世间漫游;一本笔记记录了生活的点滴与各式“谎言”,总会故作成熟的教育父母。
所有的法规制度都不能阻挡孩子们为爷爷举办一场“维京式”的葬礼。
尤其是在看到了大人们无休无止地争吵后,更坚定了他们这一想法。
而爷爷,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化解了家庭的种种矛盾,唤醒了家人间埋藏已久的爱。
而这一桥梁,就是三个可爱的孩子。
他们的堂哥,在长大的过程中,渐渐被磨平了棱角。
但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身上剩有的那份童稚还在与生活进行“无声地斗争”:踢足球和拉小提琴时的茫然无措。
尽管他没有像孩子一样随心所欲,可也没有向成年人完全屈服。
但是,很可悲,不是么?
有多少人,最后变成了他们曾经讨厌的人?
有个场景让我感动了很久。
当父亲面对记者们的“狂轰乱炸”而变得手足无措时,妻子走出去拉住了他的手,成功又有效地给予了还击,回到房间后,一家人欢呼雀跃。
是啊,很多时候,爱很简单。
一个拥抱、一个微笑,甚至是一个温柔的注视,都能够给人以对抗世界的力量和勇气。
小娃娃对于死的概念是模糊的吧,大概就是一种知道再也见不到这个人,送你我最重要的东西,你一路走好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场旅行,做小娃娃真好呀,大人的生活充满了交易,连一个人的死亡的关注点都在怎么分配财产和怎样举办葬礼更体面上面,小娃娃才会关心别人想要的是什么吧,所以究竟是小孩更懂事还是大人更懂事呢,等有一天我要死了,希望是用我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死,而不是用别人觉得我应该的方式去死,死亡应该是开心的才对吧,我过完了我的一生,就像一件作品完工,应该庆祝而不是悲伤,最近经常遇见有人说我过得怎样怎样,这是我的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我在体会,也许你的一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直奋斗,但又凭什么说我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生活就是堕落呢,我就是什么都想体会,这样的生活腻了自然知道开始下一个篇章,我的一生就是想经历各种各样的事,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的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不行吗,为什么不和大家一样就是错的呢,说我狡辩也好自我安慰也罢,我过的很开心,也没后悔过,一切都是经历,这就是我想要的
道格与阿比是一对夫妻,他们领着三个孩子到苏格兰高地为道格的父亲戈蒂庆祝75岁生日。
然而道格与阿比有一个秘密需要保守,不能让家里的其他人知道,而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成为了他们保守秘密的最大障碍。
三个孩子中,大女儿需要经常把她认为重要的事情记在笔记本上,见到的,听到的,不能理解的,大人让她说的慌。
小女儿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她的两块大石头,她需要与他们交流,如果事情不顺心意就会一直憋气到把自己憋晕。
儿子就算是一个普通的调皮男孩。
道格的父亲与他的哥哥同住。
哥哥是个成功的金融家,嫂子一切事情追求完美的外在表现,压抑内心的情绪,偶有暴发。
他们的儿子是一个听话的宅男,在父母的要求下一直学习小提琴。
道格的父亲深知自己的病情,将不久于人世的他厌倦了家人们的争吵,他不喜欢家人为他安排的生日会,也讨厌即将到来的葬礼。
他告诉孙子孙女们他想要一个维京人的葬礼,将尸体放在一艘船上,将船点燃飘入大海。
哥哥嫂子紧张的安排着父亲的生日,道格孩子们的问题让哥哥近乎崩溃。
生日当天父亲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带着三个孙子孙女到海边游玩。
他们任性的违反一切规矩,让大女儿开车,走到游人止步的海滩,违反规定在沙滩燃起篝火,孩子们都玩的很开心,老人也就在这样的快乐中离开了人世。
留下弟弟妹妹在海边看守,大女儿跑回家中通知大人。
她见到的情境不出爷爷所料,大人都在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争吵。
她对大人们失去了信任,拿了爷爷的一些心爱之物,独自跑回海滩。
几个孩子决定遵守爷爷的意愿,造一艘小船将爷爷的尸体放上去,点燃飘入大海。
完成了爷爷葬礼的孩子们回到家中,将事情经过告诉大人,大人们完全无法相信。
前来庆祝生日的宾客纷纷来到,哥哥在席间宣布了父亲死亡的消息,极力想控制住局面。
终究孩子们的行为还是被宾客们知晓,面对这样的情况所有人的表情只有震惊。
这样的事情迅速惊动了警方,记者,心理辅导师。
家中一片混乱。
面对这些大人们终于开始反思。
每个人都有缺点,大家总为了自己爱着的人无法改变的缺点而争吵。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的消逝,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终大团圆,他们共同在海滩为父亲举办了一个告别仪式,哥哥的儿子演奏爷爷喜欢曲子,道格与妻子的关系也开始缓和,大女儿不再需要日记本来解决问题。
这部片子也应该算是奇幻片,毕竟这样的事情太过离奇。
算是以这样一种形式探讨人与人的相处,探讨如何面对死亡。
这就是我向往家庭生活的原因,我向往社会关系,向往人群,向往亲密关系。
在关系里,我们每个人都举足轻重,好像那就是存在的一种意义,无关于社会贡献、历史价值,只是一个群居动物。
回归家庭,好像就是回归人本身。
一切的家庭片十分能触动我,因为我来自大家庭,我也“厌恶”我的大家庭、惦念我的大家庭。
亲缘关系,像是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出身、劣根性。
孩子们可太勇了,他们就是充满问题的家庭中维系父母关系的纽带吧,一个家庭不管有多少问题,只要面前出现困难,都还是会携手度过。
孩子们身上的冒险精神一定激励了很多人,在风景如画的苏格兰,写了一首快乐的歌。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还是需要一起去面对。
爷爷在阳光下逝去,又漂向远方的大海,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也许是到了这样的年龄,最近开始疯狂迷恋家庭喜剧,一向讨厌小孩的我,竟然被这一家三个熊孩子萌化了。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是一个孩子视角的标题,Mickey在中间说他讨厌写“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这个作文的作业,因为班上总有个人比他做的事情更酷。
大姐Lottie总是很严肃很忧虑一种小大人的既视感,她的表情放在拉小提琴的男孩身上都嫌老,更别说她了,拿着本子记着各种细节,感觉她更像妈妈,果断勇敢,关键时候挺身而出。
这个年龄的小孩,天真与懂事并存,最后她成功摆脱了她的小本子,因为爷爷说生活中很多事情写下来不太好,细节好评。
Mickey,儿童版百科全书,这么小就读了这么多书,懂的真多。
在放火烧爷爷的时候,他的知识储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讲道理,懂科学的萌萌哒小正太。
小妹妹Jess,简直了,太喜欢她了,有一个这样的长不大的小姑娘,天天在身边吐金句,活生生一个表情包。
也是因为童言无忌,从小孩的嘴中说出来关于爷爷最后一次过生日、爷爷要死了之类的话也不会太诡异。
生日变成葬礼,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亲朋好友齐聚一堂,葬礼,然后吃蛋糕。
白胡子老爷爷看破红尘,每个举动每一句话都像是哲理。
这部片子让我想到网上红过的一张图,脚下没有书的人看见的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大地,读了一些书的人,看见的是厚厚的云层,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而那些真正有真知灼见的,却是站在乌云顶端,看着万里无云霞光万丈。
影片中的小孩和老人,都看的是美好而明亮,而那些中年人们,各家有各家的混沌和烦恼。
那个拉小提琴的男孩。。。
不记得他的名字了,总是一种出戏的状态,他是在刚刚接触成年人社会的最尴尬的年龄了,一边想像小孩一样随心所欲,一边又想变成懂事听话的样子,喜欢他在海边拉小提琴的样子,做自己。
虽然片子中有很多英式幽默我都没有get到,但是导演的用心是可以感受到的,和好莱坞式的大团圆喜剧不同,这个片子太多的惊喜和思考,关于人生,关于教育,关于家庭,关于生死。
好的作品不在于给出一个答案,这也是这个片子最可贵的地方。
父母两人不停的争吵,孩子们都烦死了,两人离婚了,但是爷爷病了,要死了。
他们一家就回去看望,在路上就在不停的争吵。
姐妹几个到家后,还是不停的吵。
把爷爷烦死了,爷爷带着他们几个小孩去了海边玩,聊起想要一个海盗式的葬礼。
说完一会儿他就死了,孩子们找了个木筏,把爷爷放上去一把火满足了爷爷的愿望。
我在想,琼瑶的死,可能就是我最想要的那种方式。
当大人们得知这消息之后,还是不停的争吵,互相指责对方,这种家庭的孩子如果能健康成长真的很难,虽然他们表现的积极乐观,但他们内心深处都埋了一颗暴力和暴动的种子。
3.5 全家都很神奇 小孩子们相对单纯又可爱 特别是爱放屁的小胖妹 / 虽然很讨厌他们的一些特点 但因为是爱的人就都无所谓了?
………………
正好今天有新闻报道“人在死的时候知道自己死了” 而电影中三个小孩帮爷爷以自己希望的方式离开的那份温情和爱 老人应该也可以感受到吧
居然很好笑 这里小娃跟outnumbered里有一拼
演员很棒不错,剧本太抱歉。童言无忌妙语连珠,却痕迹明显。全片风格不一致。开始貌似就等着睿智的老头能解决问题。中间突然撒手,然后小孩们自发送他上船,这部分气氛诡异凝重。接下来全家人居然百口莫辩,各方人马纷纷凑热闹,貌似有点批判讽刺的意思,最后来一个毫无悬念的大团圆回到开始风格。可惜
太他妈超现实了。不落地的情感欣赏不来,看来英国佬被憋的相当难受!
唯一的亮点是小屁孩
粗糙了点。但我依旧喜欢这种“小片讲大事而无事”。是《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的苏格兰版
没法界定电影里“维京葬礼”这种有违常伦的行为是错是对,大人们的世界常常被现实生活而蒙蔽,没有孩子们看世界的那个单纯劲儿,把一切看的那么通透。将死老人的毕生夙愿居然在孙子孙女这边能得以实现。这起挑战道德底线的行为,让我们见识到英国人的幽默温情和冷静自制的一面。苏格兰风情整个太治愈了
老人智慧,小孩纯粹,中年一地鸡毛。光凭仨小孩海滩替爷爷办葬礼这场戏,就想打五星。
大人啊,怎么总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小孩
这种开局很生猛很狂暴的剧情最后变成鸡汤真的很可惜很泄气 我们用几乎一辈子去说谎,但好在人生的两端努力去寻找真我,褪去所有的伪装,去走进或许一生只有两次的浪漫
完全不知道笑点在哪里,鸡飞狗跳,看的心烦。
说感同身受的那个让我惊悚,我完全get不到这种英国人的家庭情感的表达方式。。然后三不五时的文邹邹的来几句翻译过的英式幽默鸡汤,更懵了,就很糟糕。
喜欢到心坎里。幽默、感人有内涵。人物鲜活可爱,代入感强。我们都有荒谬的一面。拧巴、犯傻之后再升华。
有点闹……
各种萌萝莉
整部电影都是为了一个火烧爷爷的梗。小女儿真是萌坏了。
首先英国的电影笑点都比较冷但绝对比好莱坞式的有意思,归于家庭的讨论也是一个好话题,天真的小朋友真能噎人啊~就是后面的突然大欢喜转折生硬,鸡汤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这都是什么鬼...完全就是在烦躁和惊愕中看完了电影,黑色幽默不带这样的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