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没有剧透。
最后几分钟看到奥巴马的演讲才幡然回过闷,原来这是2012年底的电影。
一直看来昏黄的色调还以为是八九十年代制造。
不谈形式主义,不谈美国黑帮。
就最后布拉德皮特那几句话,谈到了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也是美国第三人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他把人人生而平等写在了美国宪法里。
因为这句话,美国经历了最惨烈的内战。
也因为这句话,这个最自由的国家一直被我们向往。
后来皮特又说了一句话,这不是一个国家,这是一桩交易,快他*的付钱给我。
其实这才是他要说的美国。
因为平等,所以人情冷淡。
就算是碍于情面,不杀认识的人,可是对于不认识的人下手还是干净利落。
生意就是生意,在生意面前是没有什么人情可谈的。
就算你怎么劝导,我还是会做自己要做的事。
只要有钱。
钱不是唯一的安全感。
但也比谈什么狗屁情要好得多。
访美快三年,才意识到,其实并不是我们交不到美国好朋友,而是因为美国人也不跟美国人交很好的朋友。
大家秉持着平等自由的态度,不干涉别人的私事,也不会让你干涉自己的私事。
一切早已经成了规则的事,大家就不用多谈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生活就是如此简单而且平静。
是温柔的,也是杀戮。
皮特还是一样的帅,如果我是朱莉,我也会用尽一切方法得到这个男人。
心情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也不太想去看些电影,因为一旦电影太过于垃圾,我就容易暴走,进入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状态。
因为太过于喜欢布拉德皮特,所以还是看了这部电影,刚刚开始的前奏差点让我暴走。
电影主线非常明朗,穿插的奥巴马演讲和故事内容也一直在玩对对碰,然后就是鲜血淋漓。
皮特的第一场戏是和那个律师的,对话看懂了一半。
然后就是和胖子杀手的几场戏,胖子杀手纠结的性格以及他满身的肥肉让我差点关了电影。
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杀手的絮絮叨叨,以及律师的面无表情都在叙述生活的困苦和世界经济的面瘫。
直到布拉德皮特一枪崩了抢劫犯甲,(原谅我,虽然看完还没超过5分钟,但我实在记不住他。
)整个故事才一下从温柔变成了杀戮。
整部电影也就精彩在了最后的几分钟。
与其说《温柔杀戮》是部剧情片不如说其是部文艺片,电影从头到尾都透着几分文艺气息。
片子差不多围绕着一个职业杀手而铺开,没有复杂的情节线路,没有激烈的黑帮火拼场面,连杀人的过程都被拍得像MV一般的写意,就跟电影名称一样,杀戮,却很温柔;也许你会思索片子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片尾的最后一句台词便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美国不是国家,只是桩生意,他妈的现在快付钱给我!
”
像极了《神枪手之死》,却又完全不像。
每个段落都很长,Brad Pitt甚至直到第23分钟才出场。
全片用了大量小布什和奥巴马关于美国经济危机的长篇大论。
时代背景应该在小布什即将卸任之后奥巴马当选新一任总统的那段时间,正值美国乃至整个全球陷入次贷经济危机之中。
经济萧条影响之大甚至替黑帮解决麻烦的杀手们办事的价格也一路下跌。
片中是随处可见的工薪阶层美国人的生活场景,Brad Pitt在片尾的那段话也许是导演的真正所指:“I'm living in America,and in America,you're on your own.America is not a country,it's just a business.我生活在美国。
在美国,你得靠自己。
美国不是国家,只是桩生意。
”这是Brad Pitt 在《神枪手之死》之后第二次和导演Andrew Dominik合作了。
同样是关于黑帮和谋杀,但这部片子里掺进的政治色彩更多,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杀手们和在电视上口若悬河想要拯救国家经济的政客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很少有如此沉闷的黑帮电影,大段大段冗长的对白,不仅长而去无趣,不算长的影片长度里,却有多处情节让人觉得还可以剪辑得更短一些,至于表演,怎么也没看出多少很惊人之处,布拉德皮特怎么会选择这样一部影片?
难道就是因为和导演合作过一次的原因吗。。。
这样啰嗦、节奏缓慢、剧情散落的电影,不怎么喜欢。。。
其实,男猪这句话并不是要多么的温柔,只是因为大家比较熟,杀的时候会尴尬,所以要找个不认识的人来,安静的干掉他们,省去些麻烦。
本片很切题,节奏倒是很softly,虽然是奥巴马在各种讲话,但是环境缺给人十分落后的感觉,车也都是老式的,手机也不信。
全篇的风格很像去年的《亡命驾驶》,但又没有那么张弛有度,虽然最后节奏快了一点点,总的看来完全的坠入了话痨黑帮片的感觉,其实又谈不上黑帮片,就是现实底层人民,面对万恶的资本主义剥削,难以为继,不得不出来当杀手,正好碰上另一批可怜的人民,在小赌怡情的时候被抢劫了,于是不得不找那个杀手过来干掉抢劫的。
然后就话痨来话痨去,整部片子出现枪的次数还不如奥巴马做背景音说话的次数多,想来也是导演借此映射美国经济吧,更猛烈的是,影片最后,皮特不仅从杰佛逊骂到了奥巴马,甚至把美国都给骂了一顿,如此主旋律的电影,怎能不在我大天朝公映呢,当然,如果公映我也不会去看的,我怕温柔的睡着!
什么是温柔?
看完片子,这个问题萦绕在我脑海,如果不弄明白这一点,就不能明了这部色调灰暗、台词冗长、情节拖沓的冷酷的电影下隐藏的深深的关怀。
这是一部非常另类的黑帮片,也是我2012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它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但诚意十足。
除了布拉德·皮特,里面许多配角来自我最喜欢的美剧《黑道家族》的cast(如纽约来的颓废话唠杀手Micky就是由《黑道家族》的主演姆斯·甘多费尼饰)。
不时穿插的美国大选的演讲与金融危机的背景显示了导演的野心,如前文所说,这是一部实验性的电影,导演刻意使得电影的背景与现实的背景相重叠,但却又刻意使得二者泾渭分明。
不同于一般的现实主义类电影,这种重叠与分裂减弱了现实批判的效果,却给影片增添了几分黑色幽默,或者说,这也是一种温柔。
Killing Them Softly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金融危机正在慢慢的杀死美国人。
一层含义则是皮特饰演的杀手Jackie的温柔杀戮。
这两层含义有着鲜明的对比。
前一种杀戮表面温柔内在冷酷,后一种杀戮表面冷酷内在温柔。
而人们所期待的往往是表面的温柔,所以人们常常尊严丧尽、摇尾乞怜,祈盼着苟延残喘、得过且过。
正因人性如此,强权才得以大行其道。
片中一直与皮特对话的中间人则是伪善的代表,在对待赌场老板Martie上,“他们”明明知道最后还是要杀掉他,却仍然要做够姿态先殴打可怜的Martie一番。
这就是强权赤裸裸的伪善,强权一定要见证Martie的尊严被践踏这一过程而不是采取直接杀死他这一更有效率的手段。
因此殴打Martie与皮特杀掉Martie两场戏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一场戏是肮脏的、血腥的极尽暴力的,而后一场戏却温柔至极。
皮特饰演的杀手是刽子手,但他却要保持被杀者人的尊严,被杀人的哀求会让他觉得恶心,这才是真正的温柔!
现实是残酷的,人却可以是温柔的。
美国梦是虚幻的,美国人却是真实的。
如同皮特影片最后所说:"Amercia is never a country, is a business. " 强权不可依靠,"you are on your own"。
2013-02-04冲着布拉德•皮特(Brad Pitt) 去下载这部电影,看过开始的一小半以后,以为这次他只是做一个绿叶,毕竟,小混混角色的两个演员都演得非常不错(都置身于黑道行业,他们也有着远大的理想),但是最终,角色和气场都被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把持。
“ I like to kill 'em softly. From a distance.”他说这两句台词的场景,会成为电影史中的一个画面。
尽管电影本身并没有太多可贵之处,但是布拉德•皮特(Brad Pitt)作为制作人和主演,其实也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画面,就足以让电影值回票价。
布什和奥巴马关于经济的演讲穿插在画面中,当然还有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对这些政治狗屁的精彩评论。
他甚至毋庸避讳地描述开国元勋Jefferson的奴隶主本质,而“I’m living in America, you’re on your own. American is not a country, it’s just a business”,更像是他的政治宣言。
自求多福、生死有命,听起来怎么这么像天朝?
与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的上一部电影《神枪手之死》一样,《温柔的杀戮》也是一部很私人化的电影,纵然它有布拉德皮特等大卡的加盟,但它骨子里仍然流露着强烈的愤青情绪,而这种情绪在当今的美国电影中显然还是很个人的。
与去年的《亡命驾驶》很相似,《温柔的杀戮》也有着强烈的独特风格,只是不同于《亡命驾驶》的那种黑色残酷但又不乏浪漫的现代都市童话调调,多米尼克赋予了《温柔的杀戮》一种面对因大时代经济社会衰退而导致的个人生活生不如死时的极端冷酷和麻木,而且全片皆是用一种无所谓的旁观者视角来随意似的进行讲述,没有一丝感情的刻意流露,这也使《温柔的杀戮》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较为松散,难以去捕捉影片的要点。
本片最残酷的地方在于用一群标准的黑帮分子的生活来展现当今美国社会的各种不景气现象,众所周知,黑社会往往是在敏感时期最能敛财的存在,这在《教父》等片中皆有所提及,但当我们看到在《温柔的杀戮》中连黑社会也在为了少的可怜的收入而狡猾无奈的讨价还价、哭天喊地时,那种绝望感是最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的。
影片通过大量富有隐喻的脏话和突如其来的生猛暴力场面来控诉美国政体的无所作为,以泄在心中压抑已久的不满和愤怒,但这一切,看起来又是那么的没有价值,最多只能求得一时的痛快罢了。
皮特扮演的柯根象征着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周旋生存的小投机者,虽然赢得了暂时的苟延残喘,但依然没有脱离体质的枷锁,伴随着他的依然是早就渴望甩掉的怒气和怨恨,只是或轻或重的问题;詹姆斯甘多菲尼和雷利奥塔则彻底代表着资本主义的受害者,他们没法也不能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只能荒唐屈辱的苟活甚至是莫名的被除掉,类似的现象在《温柔的杀戮》中还有很多。
总之,《温柔的杀戮》是一部激烈的愤青电影,可惜在泄愤时实在是太过求爽而忘记了去寻求一种合理适宜的宣泄方式,结果便使它成为了一部当局者清的很自私的电影。
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复古的基调,灰暗的天空,褪色的画面。
整个故事无非就是几个小混混抢了黑帮的赌场,然后找不到凶手,就让赌场的老板替死。
而专业杀手的介入,会引起更大的腥风血雨。
看完觉得没什么味道,但仔细回想,温柔的杀戮。
皮特的表演,着实够冷,够温柔,完美主义,绝不爱沾惹麻烦,手法干净利索。
在美国,只有为自己而活
广播里的美好未来,现实里的萧条黑暗,留你小命替我卖命然后一枪崩了你,做事够稳够狠够干净,片头的平行剪辑很有味道。
摄影大赞,被类似黑色幽默多次刺中笑点,错以为是老马丁的作品。American in not country,American is a business,now fucking pay for the money.
能看懂这片的都是牛人
soundtracks不错 电影无聊的很
前面一直看不到什么内容,直到皮特说出:美国不是一个国家,是一桩生意。反映了美国的实用主义。
It's just a business...生活就是如此简单而平静.是温柔,也是杀戮...
经济萧条下的杀手环境
故事导演一般...何必动用如此卡司呢...In America you're on your own...It's just businese...
冲着皮特,给三星,,,
America is not a country. It's just a business,
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导演的,神神叨叨又很话唠,极具个人特色,虽然没有神枪手之死那么惊艳,摄影是最大差距,不过观影过程还是很愉悦。
最后一句台词概括整个话痨片
AD这导演,每隔五到七年出一招,每招都剑走迷踪不明路数。上部《神枪侠》硬把西部片拍出了空灵诗意细腻。这部黑帮片又糅合着早期老马丁的原生质感,一点碎碎念、一点黑色幽默、一点政治隐喻、一点暴力美学…说他学昆汀的我给您跪了成吗?昆汀不是学吴宇森学港片?要看台版字幕,句句翻得有滋有味有神韵
在经济萧条背景下完成美国总统大选和地下黑帮交易的双线剧情,拉来一个“几年前还靠谱”的死胖子,满脑子已经被那活儿顶傻了,然后在结尾的“business”和“money”处猛然掐掉烟头达到高潮。皮叔的发胶成功地凝固了破败的地下黑帮现状,慢镜头落在“softly”。文艺黑帮片?
有很多精彩好玩的点 很多对白很好玩 但感觉就是全篇不甚精彩
3.5
在废话最多的那几个段落有点走神,也大概是本片最大的毛病,废话实在太他妈多。不过,非常理解,因为在这样的一个主题的社会里,除了干事儿,都是在说废话。从影片一开始生硬地把奥巴马的讲话给截开,一直到片尾直接拿他的话说事儿。说白了,奥巴马也不过是个说废话的。
安德鲁·多米尼克让人印象深刻的慢镜、配乐、暴力和布拉德·皮特到了新作中成了鸡肋般的过场,尽管这些还有着很高的辨识度。故事搬到了适合黑色电影的阴郁城市新奥尔良,借着美国总统换届和经济危机拿政治来隐喻犯罪,无法操控命运的角色很有趣,但贯通整部电影的话唠太无趣,适合小说而不是电影。★★
cool的不是黑帮爆头各种粗口而是生活 米基的故事小肝儿颤 论耍酷念台词功力皮特还是厉害 大家演得都挺好 和昆汀的纯糙相比 AD暴力出了颇做作的美 大量柔和暖光以及大光圈处理 把分级18拍出了美学 很嗲 故事本身扎实过亡命驾驶许许多 奥巴马扯多了 但也只有这样才显得独立精神 皮特真好这口
美版夺命金,非常杜琪峰。3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