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保罗·范霍文的影迷们,肯定对他的“御用演员”——鲁特格尔·哈尔非常熟悉,自从《土耳其软糖》开始(这也是哈尔的处男作),两人就经常合作,共合作了五部电影外加一部电视剧。
最后一部电影《冷血奇兵》两人闹了矛盾,才终于分道扬镳。
哈尔从1981年开始脱离了荷兰的局限,进入了国际市场,很快成了国际影星。
他主演的《银翼杀手》是永恒的经典,《搭车人》是另类的cult惊悚片,他甚至还参演过诺兰的《蝙蝠侠》。
哈尔一直在不停接戏,虽然角色大部分是配角或者恶棍,他也不太介意。
《持枪流浪汉》(2011)是一部哈尔主演的cult电影,口味重得有些离谱。
它故意做成上世纪70年代B级剥削片混合80年代特罗马cult片的样子,让人惊叹。
故事很简单,是反乌托邦的设定,哈尔扮演的流浪汉扒火车来到了一个海滨城市准备开启新生活,可惜他刚到街面上就看了一出好戏:老地头蛇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市中心把其弟弟残忍杀死。
流浪汉不想管,他满脑子想着攒钱买除草机赚钱的事情。
一个晚上,哈尔看到地头蛇的儿子在欺负一个美丽的站街女,他终于压不住火、管了闲事。
他将这个臭小子送进了警察局,没想到警察们早就成了地头蛇的家奴,不但没有惩罚恶人,还对哈尔羞辱、虐待了一番,最后将他撵了出去。
浑身流血的哈尔找到了站街女,女人收留了他。
两人互相可怜,成了朋友。
地头蛇和他的爪牙们越来越无法无天,忍无可忍的流浪汉终于决定以暴制暴,杀出一条血路去。
我今天重看这部电影时,一度心理承受能力爆表,原来我已经很久没看到如此暴力、残忍的电影,竟有些受不了!什么一锤子打碎脚掌、用刀在胸前刻字、一枪轰烂头颅、用锯条剌脖子……特别是站街女的胳膊被地头蛇按进风叶片中搅烂,露出了骨头,但站街女“灵机一动”,竟用骨头做武器,疯狂插进了坏蛋的腹中……回忆起这一幕都让人一激灵。
哈尔在剧中非常敬业,他拼命做着表情,但他面部的狰狞程度也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比地头蛇更坏。
当然这是导演要求他这样演的,以配合全片的浮夸基调。
片中的台词基本上是歇斯底里的吼出来的。
本片导演杰森·埃森纳显然对上世纪80年代的恐怖片情有独钟,他用了很多过度饱和的颜色,大红、大绿、明黄、艳紫,让人眼花缭乱,也造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
最后提一嘴,大家还记不记得昆汀和他的好基友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导演的电影《刑房》,包括《恐怖星球》和《死亡证据》两部小电影,其实这部电影的片头还带着几个伪预告片,有《弯刀》、《不要》、《纳粹女魔头》等根本不存在的电影的预告,《持枪流浪汉》也是其中之一。
随后《弯刀》被拍成了电影,票房还不错,还拍了两部。
《持枪流浪汉》也被拍成了长片,只是原预告片中的“流浪汉”竟然没有勇气在长片中挑大梁,他假装失踪了,所以导演才请到了哈尔扮演这一角色。
为了安慰原版流浪汉,导演让他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坏警察,就是最后放倒哈尔的那位。
首先,我想要给五星。
但是鉴于太血腥不适于儿童观看,美丽的小艾比手没了一只,和老英雄牺牲,所以减掉一星。
一个乘着火车来的老流浪汉,他没有钱,没有家,甚至没有名字。
他目睹了德里克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城市中的屠杀,以杀人为乐,找刺激。
偶然从德里克的儿子斯莱克手中救下妓女艾比,他一直认为艾比这个美女应该是个老师,而不是下等的妓女。
艾比给他衣服,给他一个睡觉的床。
他讲了一个熊的故事给她。
老流浪汉想要49.99美元的除草机,拾起自己的老业务。
但却遇上打劫商店,老流浪汉被迫拿起猎枪,拯救众生。
他奉承“一颗子弹一条命的”原则。
开始从德里克的两个儿子下手,一时间,德里克损失惨重,于是他想抓到老流浪汉,杀死他。
但最后,依然他失败了,虽然老流浪汉也牺牲了,但是,他没有死,是他的精神,他的爱,他的胆识。
一枪出去,一个恶人死掉,痛快,老英雄!!!
一个没有名字的流浪汉 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流浪汉 就这么搭上了一趟不知道去向那里的列车 来到了这个陌生而又肮脏的城市 城市里到处充满着血腥 暴力 肮脏 丑陋 人情的欺骗 老头毅然放弃了买割草机的钱 手持散弹枪 清洗着城市里的寄生虫 善良终究战胜邪 导演: Jason Eisener编剧: John Davies主演: 鲁特格尔·哈尔 / Molly Dunsworth / Brian Downey / 格里高利·史密斯类型: 动作 / 冒险 / 犯罪 / 惊悚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 美国语言: 英语
太血腥太暴力了,这种B级片果然是不适合心理脆弱的人看呐!
至于说到群体的盲目性,确实是太恐怖了,人间地狱却又无可奈何。
扭曲的社会多数人都有变态心理。
一个人要成事没有群体的支持实现不了,可见制度的重要。
可见要活得好,一个好的制度更是重中之重。
我不想成为制度的领导者或建立者更不想成为它的适应者,所以最后我要说:嘿!
放开女孩!!!
此片狠狠给有正义感却从不会挺身而出的小市民们敲响了警钟.在一个人心逐渐冷淡的城镇,在一个没人敢说话的城镇,最终老爷子怒了决定用一个20毫米口径猎枪去伸张正义用血腥,用暴力,来给自由光明的曙光铺路...但是最终的结尾感觉有点...老爷子不应该死啊....还有就是脖子被锯了好的还挺快
如果用血腥暴力、末世景象去形容本片,未免流于形式,孤胆英雄以暴制暴的背后,有着对人类命运的悲观与怜悯,对人性沉沦的无奈与不甘,通过对宗教的借喻,暗示着伟大人格与革命意识的觉醒是人类自救的唯一途径。
影片在警匪勾结横行、百姓懦弱可欺的处理上予人共鸣,视觉上不断营造残忍的极致,愤懑的情绪时刻冲击着观众,是以主人公忍无可忍的爆发令人充满了快意的宣泄。
可惜影片在情节设置、结构搭建上还嫌粗糙简单,无法承载更广袤的思考空间,我们只能记住在万马齐喑任人宰割的时代,只有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站了出来,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悲剧,而这种悲剧完全有可能发生在资源耗尽、贫富两极、法律不张的不远未来。
--------------------------人生必看电影三千部,尽在我的电影收藏夹(dyscj.com)--------------------------
一个迟迟暮年的流浪汉来到一个被血腥暴力统治着的小镇,从开始的怯懦躲避到最后以暴制暴式的血腥屠杀,为这个恐怖小镇照进唯一的正义光亮。
其中血浆场面花样翻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汽车拉断人头之后,舞女以喷涌而出的血柱为舞,让一校车的孩童葬身火海,那用霰弹枪去爆头的情节就更不在话下了,把残忍血爆的场面表现的不尽其极。
看此类影片不用讨论什么伦理道德和故事逻辑,就像看《变3》和《速5》一样,非要在里面找到感动情节,那只是自己在找别扭,因为我们不能把苹果味的冰激凌吃出草莓味来。
这里的桥段是重点,而所有的故事编排都是为了桥段所准备的。
分清主次关系再来欣赏会让自己更放松更惬意。
主题是什么,咱们就演什么,不到高潮不罢休。
而且商业电影从来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编排,完全达到五星服务级别,是为专业。
就像看WWE美国职业摔角大赛一样,其实那本来就是一场娱乐秀。
什么时候摔倒,什么时候爬起,如何反击,反击的时间点,所有的情节看点都是围绕着观众们的喜好来编排的。
这就是真正的娱乐时代。
此片亦如此,这也就是成熟的影片等级制下的产物。
看过后问自己过不过瘾,过瘾!
那就一切OK。
我本想用几个片段来完成这段评论,但是看到下面那么多的评论,我只能说文明词语,人的审美观各有不同,但是这么一个片子居然吸引这么些人,难道我的审美观有问题了?
从技术来看,导演的剪辑不够艺术,一味的暴力,血腥,然后停留,掠过,画面恶心从艺术来说,导演在用极端的视觉方式来唤醒人心那点可悲的正义感但是这么好的一部片子,我实在不知如何表达对他的喜爱;一座城市,抢劫,杀人,恋童,还有SHOW;片头一个人被追杀的时候,求着街上的人解开他,没人上去帮忙,个个都冷眼旁观,最终那个人被杀了,罪犯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人,炫耀,但街上的人早已麻木不仁。
你是否读过一个心理故事,一个女人在街上被杀了,两旁几百户居民却在楼上无动于衷,本来只需要一个人去救哪怕喊一声,可人人都相信会有人去做,没有!
最后那个女人死了,死在围观者的冷漠之中。
少年的俱乐部是一个杀人场所,少年被流浪汉揍晕,然后被抬到警局后,警局局长跟罪犯私通。
这部电影表达很血腥,很极端,但是他里面含的精神确实我们已失去的;回到我们婴儿期,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社会就这样慢慢改变了我们;流浪汉在医院对着婴儿喃喃自语时,你们这样看电影的狗血们,你们看懂了吗?
我想起了一句话:---“已經沒有人為我站出來說話”妓女敲开商店,换装出来后,说了句很震撼的话,---“现在呢,我们站在他的家上面,所以,也许我们可以表示一些对他们XX的尊重,如果这是他们的家,他们有权保持他的干净,不是吗”电影所表达的意思要很深很深,我们的生活就像“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这些墙很有趣。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这就叫体制化。
”流浪汉与罪犯同归于尽了,在那一刻,我是多么希望他别死,他死去后,这个城镇还会怎么样,没有他的保护,那些儿童,那些女人是否还会继续坠入地狱?
看客们,收起你们那可悲的受虐症,这片子没有你们要的那些血腥刺激!!
你们这些受虐癖,红色色觉癖,还有他XX的斯德哥尔摩症!!
你们这些提到“口味”,“英雄救美”,“色调”,“血腥”的垃圾们,睁大你们的狗眼!!!
我来给你们做个侧写: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成绩差,还未成年就跟着喜欢拉帮结伙,长大后就只能在工厂里面做三流的打杂,混得好的就开一个小工厂,做点小生意;你们是不是会感到生活无趣啊?
是不是有一帮哥们挺好的啊?
是不是找妓院就不错啊?!
是不是看到某某人背后有靠山就觉得牛X了啊?!!!
醒醒你们的心,该片应该上8分!!!
剧情:“流浪汉”(他没有名字,我们只能这样叫他,这可能也是导演的意图。
),他坐着火车带着他的梦想来到城市,因为他太累了,他需要一台除草机来代替他的体力活。
这里是一座没有法律的城市,在无恶不作、以杀人为乐的Drake与他的两个儿子Slick和Ivan的控制下,街道无时不充满着暴力,人们都已麻木。
为了得到除草机,“流浪汉”在街头乞讨。
一次,他遇上Slick正要伤害妓女Abby,他阻止了他,凡事都因强出头,这也等于挑战Drake的权威,在这里他是上帝。
他们抓了“流浪汉”并在他的胸口上刻了字,扔回街头,而Abby收留了他。
不久,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从出售那台他想要的除草机的商店拿起一支散弹枪,走上街头开始以暴力来为街道“清理垃圾”……。
“流浪汉”和Drake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暴力,脑子里都没有法律,唯一的区别是——善恶之分。
Abby后来曾这样问他:“枪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流浪汉”答道:“可是我只会这种方式!
”评论:电影完全抛弃法律,以极度的暴力血腥镜头来展示,是未分级的版本。
搜过一遍看过的电影,想不起来有哪一部如此的暴力和血腥,从一开始到结束,一直充满着震撼视觉的暴力血腥镜头,以至于本文再抓取镜头时不得不有所舍弃。
电影留给观众的是完全的暴力体验,这是不是......。
详细海报图片:http://www.lomeke.com/2011/08/30/hobo-with-a-shotgun-poster-dvd-photos/
记得之前新闻,说天朝哪个城市有个七旬老头专门在人行道口板砖伺候那些个不避让行人的车辆。
还有一条新闻,一老头因生活无着,当街抢劫以求入狱养老。
今天又看到了这个拿着霰弹枪除暴的老流浪汉。
这些都在表示,犯罪不失为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一条出路,因为:1、以天朝目前的趋势,很有可能到老无法靠养老金过活;2、届时虽然还有衙门,却没有了领导;3、还要自己养活自己;4、无钱找二奶或小姐,了无生趣,除了偶尔还会意淫所谓的社会公义;5、当然,最重要的是,生活一直就是一坨屎。
这种电影打发时间还行
B
范儿很正的B级片
酷!
同意几个楼下的说法
God bless Canada
太粗糙了吧
看在上帝的份儿上,继弯刀之后好久没有看过那么爽的B片了~~而且是一部很有内涵的B片!
对于一个不喜欢恐怖片的人来说,这是我看过的最为血腥&恶心的一部无聊电影,上当上当,不知道为啥有人打五星,莫非都是嗜血五毛党?
脏乱差的cult片儿最有爱了
处处违反物理学原理, 我猜那里是火星阿
虽然口味还是不够重,不过深得B级片精髓
让人很不舒服的片子
很血腥很暴力
玩晃镜的混子
昆汀和罗德里格兹之后B级片就只能模仿了
血浆是这片子的主要成本来源。
过瘾!
像海报一样没有让人失望!
好恶心的片子。不知道想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