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真实事件衍生出一段似真似假虚虚实实的故事片,这是不少电影的常用编剧手法,如尔冬升的《新宿事件》是源自于《亚洲周刊》的一宗新闻,但由此衍生出华人在新宿事件的矛盾,而刚在金马奖上获得最佳改编剧本的台 湾电影《父后七日》,便是根据导演刘梓洁的散文《父后七日》改编,原本的父女情深扩展为一段乡土的风俗人情,并与最后女儿在都市现代化机场的失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这部小江导演的《追踪章鱼保罗》,则是根据今年世界杯期间出现的“预言帝”章鱼保罗所虚构的惊险故事。
在南非举办的本届世界杯,在最后的多场比赛时,在德国水族馆有一条章鱼,能准确的预测出下一场比赛的比分,而被网友们戏称为“预言帝”。
原本,这部《追踪章鱼保罗》是以“燃情世界杯”为片名讲述世界杯时的激情式故事吧,但因为章鱼保罗的出现,敏锐的电影人便将焦点聚焦于“保罗”的身上,并借助于鲜为人知的动物的智慧,与现实常见的电脑芯片,虚构一段涉及到“世界性阴谋”的故事——好莱坞的高概念影片也常常会设置一些“世界性阴谋”来增强影片的悬疑性、惊险度,如007系列中的不少作品,但这类影片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容易引起虚而空的结果,就如在高考时的命题作文,文章的优劣因人而异。
但还在崛起中的国产电影显然还不能担当起“拯救世界”、“揭露世界阴谋”的重任,而《追踪章鱼保罗》则聪明的将视线集中在李承鹏、张帅、谢晖等与中国足球相关的几个人的身上,并随着加入的杀手集团的连晋、田原,一边猎奇一边冒险,甚至还一边进行想象式的YY。
是的,YY事件,YY历史,好莱坞的科恩兄弟与小昆汀很喜欢以YY的手法叙事,如《阅后即焚》、《无耻混蛋》,在强烈的嬉笑怒骂里产生出现实与YY之间的张力,原本这部《追踪章鱼保罗》也可以在YY的路上走的更快更远,毕竟章鱼为何能准确的预测每一场比赛的具体得分,是一个迄今无法解释的现象,可惜没有放开,再加上部分情节的处理欠缺进一步的说明,而使得有些细节跳跃性太大甚至不大明了。
作为一部有真实原型、故事为背景的影片,创作者的对于现实的敏锐值得赞许。
可惜,没有“预言帝”来预言这届世界杯会出现章鱼保罗这样的一个角色,要不的话影片的前期创作更能更好的准备及进行故事创作,而可以比现在出来的成片更加从容。
媛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果女性统治世界,那么所有一切都将不同。
政坛将更和谐,商业将更繁荣,社会将更健康。
这是前白宫新闻发言人迪·迪·迈尔斯说的,她也是畅销书《为何女性应当统治世界》的作者。
对她的这一说法,当然可以见仁见智,见雌见雄,但有一点不容否认,女性处理事情更能圆融,更富有弹性,而不会死硬顽固的坚持所谓的立场。
要知道矛盾的激化,就在于双方都不肯作有智慧的让步。
这一特质,表现在电影方面,就是女导演更愿意去尝试不同的风格,而不是“一生只拍一部电影”。
提到香港导演许鞍华,会让人想起她的早期作品《疯劫》《投奔怒海》,还有《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千言万语》等片,感觉都是些文艺范儿很重,并带有强烈社会诉求的电影,虽然在奖项上都能有斩获,但不太符合大众口味。
其实另一方面,早年担任胡金铨助手的她,也曾参与制作《笑傲江湖》,还来内地导过武侠片《戈壁恩仇录》《江南书剑情》,是李连杰正东公司第一部电影《方世玉》的策划,是徐克《黑侠》的编剧,她还导演过惊悚片《幽灵人间》,叫座又叫好。
反观当年同为新浪潮代表人物的徐克,方育平,谭家明,严浩等人,或坚持文艺路线,找不到投资就20年不拍片,或商业走到底,武侠特效玩到走火入魔也绝不回头,而许鞍华钱多的时候可以拍1000万港币的《女人四十》,钱少就拍《天水围的日与夜》,老妇聊发小姐狂时还会去拍情色超尺度之作《得闲炒饭》。
美国女导演咪咪莱德曾凭《急诊室的故事》两次得到艾美奖,进军大银幕后,又相继拍出《末日戒备》和《天地大冲撞》。
前者是当年梦工厂公司的开山之作,由斯皮尔伯格监制,开始时围绕俄罗斯发生的核意外,后半段剧情线索显示有人要炸毁联合国总部,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跨国追踪惊悚制作。
而《天地大冲撞》则跟迈克尔贝的《世界末日》题材撞车,都是讲彗星撞地球的,上映后同样取得了惊人票房,而且剧情更有张力与人情味,片中扮演当时假想的黑人总统的摩根弗里曼,制定了一个方舟计划,但容不下所有人,所以必须有人牺牲。
这不但比迈克尔贝那一条筋的故事要强得多,也比后来罗兰艾默里奇的《2012》中的方舟更合理更感人。
而在拍完那两部不让须眉的卖座类型电影后,莱德导演的下一部作品竟然是《让爱传出去》,讲一个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作业,就是去帮助周遭的一个人,比如流浪汉,然后那个人都再去帮助另一个人,以此类推相传,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和谐。
影片吸引了凯文斯派西,海伦亨特,还有《第六感》中扮演小男孩的海利乔奥斯蒙特等重量级演技高手。
从这一点上,也不难发现莱德这位女导演的特别之处。
你能想象迈克尔贝会拍这样一部情感电影吗?
除非是安排变形金刚上街做好人好事,扶老奶奶过马路。
中国导演小江的《电影往事》被称为中国版的《天堂电影院》,是一部饱含情绪和怀旧氛围的片子,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但小江也坦言,当时她有几个剧本,而《电影往事》是最容易被拍成电影的。
而接下来她的《PK.COM.CN》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故事脱胎于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又有大卫林奇《穆赫兰道》的感觉,更会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另一位女导演玛瑞娜德范拍的《不要回头》,主演是苏菲玛索和莫妮卡贝鲁奇。
而小江马上就要公映的第三部作品《追踪章鱼保罗》,更是彻底颠覆,结构类似于上文所说的《末日戒备》,惊悚追踪国际阴谋,还有凯瑟琳哈德威克《暮光之城》式的唯美血腥,甚至会让人联想起金棕榈得主简坎比恩的类型突破之作,梅格瑞恩主演的悬疑电影《裸体切割》。
女人是多变的,也是柔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态度很暧昧,立场不坚定,反而呈现的是海阔浪静的智慧。
所以媛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千万不要用一种眼光和既定思维,来看待和界定一位女导演。
故事支离破碎,怀疑导演脑残,李大眼你们批评别人的电影时候很起劲,自己拍起来一团糟,完全无演技可言,体育圈你混得不错,就别到娱乐圈瞎搅合了。
失望至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b52470100miru.html达到厂在中国,从事什么行业最招人骂?
没错,就是足球!
那么,在中国除了足球之外,从事什么行业最招人骂?
您又答对了,就是电影。
足球踢了三十年,不但没踢出亚洲,走向世界,就连国内那么点小小的联赛也玩得乌烟瘴气,一团糟。
电影还好点,要票房有冯小刚、张艺谋,要得奖也有贾樟柯、王小帅什么的,不过也没好到哪去,中国观众也就比对待足球稍微好点,至少还一面看着电影一面骂,还不至于心已冷,看到足球就立刻转台砸电视的恨。
但是你还别说,周星驰说过,功夫加足球,有搞头。
其实电影加足球才更有搞头呢。
尤其是象《追踪章鱼保罗》这样,真正搔到了球迷和影迷痒处的电影。
所谓负负得正,两样不好的加在一块,反而就产生了不一般的化学效果,绝对有看头!
虽然世界杯已经过去将近半年的时间,但是“章鱼帝”保罗的神话依旧还在球迷之间流传着。
为什么呢?
因为既然对于真实的球员、球队、技战术水平分析都已经无法信任之后,还不如去相信一头按道理说其实没有智商的章鱼。
这代表着中国球迷对于中国足球的贪腐、堕落已经深恶痛绝,完全丧失信心了。
果不其然,世界杯结束没多久,整个中国足球界也随之成为中国足“囚”界了。
虽然案件还未全然调查清楚,但是存在严重问题是肯定的了。
于是,为了满足广大球迷,广大中国人的八卦爱好,《追踪章鱼保罗》就应运而生了。
当然,电影里发生的事件已经事先申明了,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但是这虚构代表的恰恰是广大中国球迷积累了三十年的怒火,借着一部电影,借着一些看似虚构,其实正好代表了广大中国球迷对于已经黑到底的足球,最不惮恶意的揣测和臆断。
更加解气的是,这些揣测似乎已经无限接近事实的真相,尽管那真相是如此癫狂,却又真实。
连晋和田原说扮演的国际杀手,完全摆脱了《疯狂的石头》里的倒霉命运,因为他们代表的恰恰是中国球迷的满腔怒火。
尽管黄健翔、李承鹏等足球媒体人本身也属于无辜受害的一份子,从现实立场而言,他们其实应该算是站在广大球迷的立场,与疯狂的足协是呈对立状态的。
但是在积攒了三十年的怒火面前,他们还是心甘情愿地代人受过了。
当然,在这里,首先是必须向他们表示敬意的,他们不但牺牲了自我的形象,癫狂地演出,更勇于承担责任,抛砖引玉,成功地起到了宣泄广大球迷怒火的作用。
虽然电影里说的,是有关世界杯,有关国际足球的弊案和阴暗面,但是在这个非常时期,或许广大观众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有效的寓言,其实这一切都是如同锋利的手术刀一样,将中国足球几十年来的毒瘤全都切割开,尽管或许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触及核心。
但是至少把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还是有机会的。
中国足球还有没有希望?
假如都象《追踪章鱼保罗》的幕前幕后制作人员那样,怀着一颗赤诚谦卑的心,又不避讳严苛的自我解剖,那就一定是有希望!
确实没错,足球加上电影,真的有搞头!
我是在电影院看的。。
实在后悔这个电影票钱。。
看了半天感觉啥都没看着。。
不知道想讲啥,故事也没讲明白。
融合了爱情,悬疑,惊悚,搞笑等等各个因素,就成了这么一部看起来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很无奈的片子。
一共大概1个小时20分钟吧。
一共电影院没多少人。
都散场了我和同学在里面久久不愿离去。
怎么说呢。。
只留下一声叹息吧。。。
《追踪章鱼保罗》:演义化的足球黑幕,看了真解气!
赵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9e2300100mxi2.html自从中国足“囚”窝案爆发以来,足球俨然已经成为全中国最让人痛恨的事物之一,混合着不争气的11位或者更多的男人,还有长久以来广大民众对于贪腐的深恶痛绝,中国足球几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但是尽管如此,真正能够言之凿凿,对这件事情说出点道理来的,又有多少人呢?
《追踪章鱼保罗》,借助刚刚结束的世界杯热潮,以及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章鱼帝”保罗的威名,明讲荒诞无稽的赌球黑幕故事,暗中揭示的却是中国足球,乃至世界足球界一些鲜为人知,却有迹可循的潜规则故事。
看起来极尽癫狂之能事,其实却是宣泄广大球迷的怒气,同时也冷静地揭示了足球界的森冷现实状况,起到了发人深省的作用。
影片通篇采用标准好莱坞悬疑电影的惯用套路,以连晋、田原两位国际知名杀手为主线,其间穿插入黄健翔、李承鹏、张帅、谢晖等中国足球界真实存在的人物,却又将一个有关世界杯的国际性阴谋强行关联到中国足球范畴。
虽然牵强,但是指代意味浓厚,尤其是想到中超一直以来赌球和弊案丛生的状况,进而联想到牵连甚广的足协集体弊案,更是让了解其中状况的中国球迷忍不住会心一笑。
虚幻故事中的现实趣味油然而生。
非常值得一提的,还要说到黄健翔、李承鹏等足球媒体从业人员。
在影片中,由于无法更加直接地涉及到更能接触到核心问题的球员以及教练、官员等等。
黄、李等人的跨刀出演,一方面更加弭平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缝隙,将编导的奇思妙想付诸实现之余,更附加了许多电影以外的价值。
同时他们不惜形象的出演,也大有当年《英雄儿女》中王成高喊着“向我开炮”的大无畏勇气,非常值得嘉奖。
当然,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尤其是许多案件尚未水落石出,真正的案件当事人,除了曾经“涉嫌”打假球的前国安球员张帅之外,也没有谁愿意在电影当中自爆其短。
因此就使得整部影片最终所呈现出的状态还是云山雾罩,没能对实质问题有所阐明。
但是电影本身就不承担解密的功能,它只需要提出问题,忠实传达编导对于事件的猜想就足够了。
而且很显然,对于足球,尤其是中国足球的种种问题,目前《追踪章鱼保罗》的猜想还远远不够,比不上那些人真实所作所为大胆和离谱程度的一半。
但是仅仅这些,就已经非常触目惊心了。
电影之最大功能,除了娱乐之外,还是娱乐。
所谓警醒世人等等,都只能算是微不足道的附加价值。
所以,《追踪章鱼保罗》终究只是借着世界杯、足球、章鱼帝、黑幕等等元素,揣测、编织了一部紧张、刺激、大胆而且好玩的演义化的故事而已。
只要能让广大电影观众、中国球迷看完之后,感觉心里有些堵得发慌的东西,稍微松动了一点,也就算是达成了它真正的使命。
而冲着能让人解气的作用,中国球迷们也确实应该都进场去看看《追踪章鱼保罗》这部电影!
娱乐与惊险之旅——评《追踪章鱼保罗》阿木从一个真实事件衍生出一段似真似假虚虚实实的故事片,这是不少电影的常用编剧手法,如尔冬升的《新宿事件》是源自于《亚洲周刊》的一宗新闻,但由此衍生出华人在新宿事件的矛盾,而刚在金马奖上获得最佳改编剧本的台湾电影《父后七日》,便是根据导演刘梓洁的散文《父后七日》改编,原本的父女情深扩展为一段乡土的风俗人情,并与最后女儿在都市现代化机场的失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这部小江导演的《追踪章鱼保罗》,则是根据今年世界杯期间出现的“预言帝”章鱼保罗所虚构的惊险故事。
在南非举办的本届世界杯,在最后的多场比赛时,在德国水族馆有一条章鱼,能准确的预测出下一场比赛的比分,而被网友们戏称为“预言帝”。
原本,这部《追踪章鱼保罗》是以“燃情世界杯”为片名讲述世界杯时的激情式故事吧,但因为章鱼保罗的出现,敏锐的电影人便将焦点聚焦于“保罗”的身上,并借助于鲜为人知的动物的智慧,与现实常见的电脑芯片,虚构一段涉及到“世界性阴谋”的故事——好莱坞的高概念影片也常常会设置一些“世界性阴谋”来增强影片的悬疑性、惊险度,如007系列中的不少作品,但这类影片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容易引起虚而空的结果,就如在高考时的命题作文,文章的优劣因人而异。
但还在崛起中的国产电影显然还不能担当起“拯救世界”、“揭露世界阴谋”的重任,而《追踪章鱼保罗》则聪明的将视线集中在李承鹏、张帅、谢晖等与中国足球相关的几个人的身上,并随着加入的杀手集团的连晋、田原,一边猎奇一边冒险,甚至还一边进行想象式的YY。
是的,YY事件,YY历史,好莱坞的科恩兄弟与小昆汀很喜欢以YY的手法叙事,如《阅后即焚》、《无耻混蛋》,在强烈的嬉笑怒骂里产生出现实与YY之间的张力,原本这部《追踪章鱼保罗》也可以在YY的路上走的更快更远,毕竟章鱼为何能准确的预测每一场比赛的具体得分,是一个迄今无法解释的现象,可惜没有放开,再加上部分情节的处理欠缺进一步的说明,而使得有些细节跳跃性太大甚至不大明了。
作为一部有真实原型、故事为背景的影片,创作者的对于现实的敏锐值得赞许。
可惜,没有“预言帝”来预言这届世界杯会出现章鱼保罗这样的一个角色,要不的话影片的前期创作更能更好的准备及进行故事创作,而可以比现在出来的成片更加从容。
贺岁档大片如云,《追踪章鱼保罗》混在其中难免显得挺不出奇,但其实这部电影其实有挺多不可忽视的看点,比如说这是以往在贺岁档上很少能见到的惊悚片,比如说这类似《007》系列和《谍影重重》在国外跨国追踪大破国际阴谋的故事题材,比如说这是第一部与世界杯同步拍摄的类型片,全体演员实名演出,剧情真假交错,这几个特征集合到一起,就算是交给好莱坞的一线导演,也很难达到尽善尽美,而《章鱼保罗》却交出了一分相当完整且不乏亮点的答卷。
国内电影很少涉及到一些黑幕性质的题材,《章鱼保罗》很有勇气的成为第一部吃螃蟹的惊悚片,而且并且很聪明的把背景设置在全年人气最火爆的世界杯,捉住了今夏人气最旺同时也是最富神秘色彩的“保罗”,围绕“保罗”预测比赛从而猜想了一场震惊世界足坛的丑闻内幕。
从观众的角度看《追踪章鱼保罗》的故事,其力度并不逊色于《伪钞制造者》或《卡廷惨案》,创作者敏锐的触觉呈现在银幕上,给球迷和影迷这两大群体设计出一个错综复杂又引人入胜的迷局。
和很多好莱坞相似题材电影一样,影片中打造的迷宫基本上是由三方势力来推动的,一方是由连晋和田原饰演的雌雄杀手,被猛罪集操控但仍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杀人原则,他们的杀人之旅也构成了影片最富国际色彩的部分,无论是老江湖连晋的行事老辣无坚不摧,还是田原在性感时尚外表下的洁癖式杀人法,都颇为抢眼,例如用大力神杯砸杀国外球员、钢钉射杀后擦洗现场等桥段,隐约有几分昆汀电影的黑色CUT。
在影片中被杀手追踪的另一伙人马便是李承鹏和张帅为主将,黄健翔、谢晖为副将组成的中国足球军团,虽然中国足球队没能出现在世界杯上,但这群中国足球界最死硬的先锋分子以这样的方式走进了南非,两伙人在连环不断的追杀和反追杀中渐渐触摸到真相,一只会预测如神的章鱼“旺财”,而“旺财”身后隐藏的秘密,可以决定世界杯的全局走向。
影片巧妙的把这场黑色、血腥的追杀引发出“章罗”背后的国际赌球黑幕,三分真七分假虚实结合的处理方式非常得体而到位,加上世界杯的热烈氛围和紧张刺激的追踪形成的反差,让惊悚气氛变得更加强烈且增强了真实感。
除去制作和创作方面的特点和水准,《章鱼保罗》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勇敢的走出国门找题材,“走出去”是一个很简单的词,小到个人生活理念,大到国家经济战略,都在试图走出去,惟独电影界却一直表现得“宅”心仁厚,大家拍着故土上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故事,至多去国外的电影节转转,再回来原地踏步。
《章鱼保罗》无疑算是个异类,大胆冲向世界找题材,条件所限,影片不能像《阿凡达》那样出走到潘多拉星,但是创作者们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走到了最远的地方,运用全新的制作理念还是创作手法,制造出好莱坞式的惊悚迷局。
最近KFC在北京开饭了,在相同的价格下,感觉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对于这种西式盖饭,我的态度是保留的。
《追踪章鱼保罗》这部电影也让我有同样的感觉,影毕不论游走多少大小周天,还是憋不出来一篇像样的影评。
复杂的感觉源自大量非科班出身的主演们,李承鹏、张帅、谢晖一个个玩转体育圈,但他们跑到电影中玩票就有点儿不灵了,毕竟隔行如隔山,他们的演绎超越了观影的接受范围,按照《大玩家》里的说法,上升到了观众完全看不懂的境界之上。
影片的故事在我看来自始至终就是混乱的,料想导演的本意就是拍一部世界杯背景的“谍战片”,但怎奈世界杯期间那只章鱼过分抢眼,导演的剧本也修改地支离破碎,呈现出这一部让我很难评论的电影。
影片本身的大背景设定在世界杯、国际赌球集团和一帮中国人身上,即使背后震惊世界的真相多么神秘,被“中国足球”金字招牌贴上也变了味,愈看愈难受。
影片公映前章鱼保罗仙逝,电影中也适时加了个黑框框,多少有一点儿黑色幽默的意思,而影片中其他自顾自的幽默黑在什么地方,真是让我这个球盲彻底抓了瞎,只是用看电影的眼光来看待这部电影,真的难以评价。
http://www.china5.org/?post=226哭泣的风《追踪章鱼保罗》这个片名耐人寻味。
稍微在世界杯期间看过体育新闻的人,大概都会联想那只“神奇”的章鱼,它的名字是——保罗。
保罗是这部电影最大牌的明星,最大的卖点。
加上著名足球运动员谢晖,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足球评论员黄健翔、李承鹏实名参演,《追踪章鱼保罗》和足球千丝万缕的联系,比较容易引起球迷和一般爱好带有悬疑剧情片观众的注意力。
这个演员阵容充分考虑商业,片名充满诱惑。
《追踪章鱼保罗》强调故事虚构,可是不断出现的大力神杯、C罗球衣、南非世界杯比赛场地外聚集的球迷等镜头,都在努力地制造着现实感。
特别是李承鹏,他戏份颇多,总是对中国足坛黑幕进行批判和嘲讽,这就更加增加了现实感和贴近性。
他究竟是在演戏,还是在演自己?
李承鹏表演放松而投入,令人印象深刻,同时,李承鹏的突出对电影造成了伤害,毕竟,这部电影的片名中没有他。
相信不少人去看这部电影,是期待电影给章鱼保罗一个说法。
它是如何准确预测的?
保罗到底有没有受到赌博集团的控制?
控制的程度有多深?
假使保罗是受到操纵的,那么世界杯的一些比赛就要遭到质疑。
这,可是世界杯。
就这些疑问,电影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这是让观众失望的关键。
此外,电影的关键道具U盘没能与章鱼旺才形成有意义的呼应,观众必须调用自己的经验填补电影故事的留白之处,造成观众注意力分散以及故事的摇摆。
《追踪章鱼保罗》的创作者有一个好主意,可惜缺乏执行力,让它变成一个通畅的电影故事,并进一步阐明态度。
这自然不是靠几句让观众解气的台词就能做到的。
三星给我的女神。这次角色很好
猜想不错,女杀手也够可爱,李承鹏真像巫师
创意很好,但是导演的水平,似乎还不如演员的水平,演员的水平又似乎不如解说的水平,解说的水平又不如写作的水平。我说的是李大眼老师
一帮搞足球的人搞了部电影
星是給大眼的
偌大的保利影院1号厅。就座了我一人儿~~~田原同学总共能有7分钟。。。。。o_o。。。堕落了。。。我2了~~~~~
事实证明,让非演员的知名人士主演一部商业片,就是个灾难。奉劝那些人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卧槽!这不是疯狂的石头里的神偷么!!!
看在足球的和大眼的面子上给三星
能不能更垃圾点啊。可惜不能给0分,这么垃圾的片拍出来真的是污染了观众的眼睛,大家还是不要看了,那些评5星的脑袋有问题。
说真的,真的挺雷的.
没那么烂
烂到人神共粪了~~
没有田原它什么都不是!
鄙视看都不看直接给1星的人,取材不错的片子,叙述有点乱,但还是值得一看。
没等到田原出来我就凌乱了..
看了两三遍.. 还行吧
直接一星 不用看 谁看谁煞笔
http://u.youku.com/my_video/type_playlist.html
这的确是一部烂片,虽然我不愿承认。尤其讨厌那种故作艺术形态的摇晃镜头。整个故事想用荒诞取悦观众,结果是完全不能让观众感到好笑,那么这种荒诞就会显得很弱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傻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