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亚当的苹果

Adams Æbler,Adam's Apples,Adams Äpfel

主演:乌尔里奇·汤姆森,麦斯·米科尔森,尼可拉斯·布若,帕普丽卡·斯汀,尼古拉·雷·卡斯,托马斯·维尔姆·詹森,Ali Kazim,Ole Thestrup,Gyrd Løfquist,拉斯·兰特,Peter Re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德国语言:丹麦语年份:2005

《亚当的苹果》剧照

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1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2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3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4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5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6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13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14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15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16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17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18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19亚当的苹果 剧照 NO.20

《亚当的苹果》剧情介绍

亚当的苹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新纳粹光头党亚当(Ulrich Thomsen 饰)被送往一个偏远的教堂做社会服务,在这里他遇到各色奇怪之人。不过对他来说,最难缠的莫过于虔诚古板的神父伊万(Mads Mikkelsen 马兹•米克尔森 饰)了。桀骜不驯的亚当在伊万面前完全没有办法,作为服务的一部分,亚当选择浇灌苹果树,并与神父约定用秋天收获的果实做苹果派。但是各类天灾人祸不断威胁着苹果的生长,伊万相信这是魔鬼所为,亚当则认为这纯粹是上帝的恶作剧…… 本片荣获2005年欧洲电影奖提名最佳剧本;2006年丹麦影评人奖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马兹•米克尔森凭借神父角色赢得祖鲁奖最佳男演员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人人都爱雷蒙德第八季怨女日记人鱼秘境第一季乌托邦第一季哥谭第一季喜气洋洋猪八戒怒放的铁甲勇者行动忍者结婚难背中哈里斯维尔闹鬼事件:真正的康庄大道号手就位赖家王老五星语心愿之再爱纳瓦尔尼斯克鲁奇先生的坏坏名单立体小奇兵浴血荣光为你着想守塔人金爆行动人类历史做得好新九品芝麻官死亡令我重生汤姆·琼斯平凡奇迹谎言的摇篮模范审判第一季欲网突击

《亚当的苹果》长篇影评

 1 ) 不抛弃也不放弃

丹麦电影。

看了第一个镜头就知道这会是个好片子。

关于宗教,关于信仰的片子。

关于善与恶的片子。

关于上帝和魔鬼的片子。

一个人的信仰,究竟能有多坚持?

究竟能有多宽容?

宗教的力量究竟能有多神奇?

新纳粹党人,光头,戾气十足,虽然不说话,但是骨子里的不屑已经清清楚楚的写在脸上。

牧师的外表倒是让我想起《越狱》里那个真正的神经病人,只有他能看懂Michael Scofield身上隐藏的地图。

牧师和新纳粹党的第一次交锋,牧师赢了,四两拨千斤。

一个把苹果蛋糕作为目标的承诺。

我们面对的种种磨难,是来自于魔鬼吗,因为魔鬼想要检验我们?

就像那些来啃苹果的鸟儿,苹果里面生的虫子,甚至那致命的电击,这种种的表象就是为了阻挠我们去实现那个关于苹果蛋糕的承诺?

这一切真的像牧师说得那样吗?

来自魔鬼的检验?

他不信,那个眼神里满是高傲、不屑、冷漠的新纳粹党人,他不信的。

他挑战那个代表神喻的牧师,用各种方式,甚至拳脚相加。

可是那个看起来十分擅长中国八卦太极术的神父,却总是把他的暴戾轻松化去。

一个不信上帝的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他信的是希特勒,所以他坚持,他甚至戳穿牧师最深的痛楚,很残忍,但是效果立竿见影,牧师垮了。

原来牧师之所以成为牧师,是有那么多隐讳之事的。

究竟是魔鬼的检验,还是被上帝抛弃的人?

牧师,开始怀疑了。

新纳粹党人赢了,希特勒对上帝的胜利。

可是上帝发怒了,面对那样的天象,再狂狷的人都要害怕了吧。

那可怕的一面,是魔鬼还是上帝?

牧师说,真的没有魔鬼,我们不信;如果你真的认为有,那世上就真的有魔鬼了。

魔鬼无时无刻在检验着我们,我们得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我们只是道听途说,这个世界就要变得忧郁而不适合居住了。

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牧师对所有人都不抛弃,对自己也没有放弃。

还有多少人,在把摩西出埃及、过红海的事情,在当做神话看?

全篇都是冷调处理,连让人为之动容之处都是冷冷的,一枪接着一枪,只有那个新纳粹党人举着枪愣在那里,哈哈,吓傻了吧。

 2 ) 无责任CP剧情概要

剧情概要- -前40分钟亚:我讨厌你。

伊:要不要吃饼干。

亚:我讨厌你。

伊:要不要吃饼干。

亚:我讨厌你。

伊:要不要吃饼干。

亚:。。。。。。

中间20分钟亚:上帝讨厌你。

伊:。。。

亚:上帝讨厌你。

伊:。。。。。。

亚:上帝讨厌你。

伊:。。。。。。

%>_<%哇(哭着跑开- -)亚:YES.最后30分钟亚:要不要吃饼干。

伊:我要死了。

亚:要不要吃饼干。

伊:我要死了。

亚:要不要吃饼干。

伊:我要死了。

亚:诶,我给你烤个苹果蛋糕吧- -

 3 ) 有点像德国电影的直接和冷峻,但是没有德国的沉重感觉

一个新纳粹党徒被送往一个偏远的教堂接受感化。

在那里他遇到了酗酒、惯窃的前象棋冠军;随身揣着手枪喜欢抢劫加油站的前恐怖分子;但是最让他不安的是天真而虔诚的牧师。

作为感化教育的一部分,Adam自己选择的任务是用花园中的苹果树的果实做一个苹果派。

但是一系列的天灾人祸使得苹果派变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底是恶魔在考验Adam还是上帝在惩罚牧师?

究竟是牧师感化纳粹党徒还是纳粹党徒打破牧师的信仰?

几乎没有看过丹麦的电影,真的不错。

有点像德国电影的直接和冷峻,但是没有德国的沉重感觉。

影片中有很多黑色幽默,但是和剧情结合的非常完美。

让你笑一下,但是感觉还是不笑为好。

题材上加入了过多的宗教因素,像两个主角的名字,近乎神迹的种种事故。

但是整体而言还是以人性为主,是反对纳粹和种族主义的非常好的教材。

 4 ) 人生的意义在于你自己定义

亚当是新纳粹分子,他的身份对于社会是代表邪恶和混乱的。

他一直以来也是认同这一点。

他是他们组织的小头目,但是思想又不是极端狂热的哪一类型,更多偏向于随波逐流,是被从小的生存环境影响的。

(从亚当没有去欺负巴基斯坦人,还有希特勒照片一直掉下来,也没有去固定可以看出)牧师是世界上最悲剧的人之一,但是换个角度看,他又是获得幸福感最强的人之一。

他拥有一个悲剧的人生,拥有一个快使他丧命的脑瘤,但是他拥有自洽的信念,给予任何经历的悲剧,都有正面的意义,觉得都是恶魔在考验,上帝在保护他。

所以他能平静和乐观的面对任何事情。

亚当对于世界的看法是麻木和灰暗的,对于自己的命运是认命了的态度,无所谓分派什么工作,拒绝音乐。

亚当认为自己就是生来邪恶的,所以他针对有圣徒品质的牧师,对于他的行为看不惯,甚至不惜拿起他讨厌的圣经,寻找破坏牧师信念的武器,最终他成功了。

亚当因为他摧毁牧师信念的当晚,闪电袭击了苹果树。

环境让他觉得是暗示,使当初他随口说的小任务,做苹果派被赋予了意义。

而还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信念崩毁的牧师恰好被枪击,脑瘤被打掉。

脑袋被贯穿的牧师,反而没有死亡,甚至身体痊愈了。

牧师身上的神迹使亚当的苹果派任务得以完成。

震撼使他抛弃了以前的人生定义,被牧师的人生定义同化。

一颗被胖子偷的普通苹果。

如果没有乌鸦来吃苹果,就没有巴基斯坦人神准的枪击乌鸦,不会有巴基斯坦人获得亚当认同,并一起捡苹果,造成之后的牧师被枪击;没有胖子的偷窃强迫症,在苹果树被雷击之后,苹果会全部被莎拉吃掉;没有亚当认同巴基斯坦人,就不会一起抢劫加油站,顺手抢的烤箱。

最终就不会有那个苹果派。

人的一生就是无数的偶然结合成就。

人生或许本没有善恶之分,本没有意义。

人生的意义需要自己定义,人生的意义来至于周边环境的某种力量同化,哪一种力量强大,就会招就不一样的人生。

有幸开到这部电影,希望能在自己喜欢的定义上面创造出更多的偶然。

但是感觉最难的是 认清自己,确认自己喜欢的定义和正确的定义是最难的。

为什么开头说牧师是最幸福的,他虽然是社会定义的病态现象,但是他的世界里,所有的行为都被他赋予自己喜欢的意义,他找到自己觉得正确的价值。

而亚当,在此时改动自己的价值观,对于前半生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何尝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变动着价值观呢。

既然如此,那我们的人生意义就不是一个恒量的,而是不断变动的。

能够找到恒量价值观的人,不管经历如何,至少在他内心,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或许某种程度上可以来诠释“人生的意义”珍惜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人,或许某天这份偶然就会是你人生的意义。

 5 ) 上帝给了亚当一个苹果,亚当却把它做成了苹果派

影片《亚当的苹果》是丹麦导演AT(安德斯·托马斯·詹森)2005年的作品,对于AT我比较陌生,观看本片的契机也是由于主演麦斯·米科尔森,显然我们对米克尔森更加熟悉,代表作品《狩猎》,丹麦国宝级演员。

影片中另一个丹麦演员尼可拉斯·布若,在观影过程中一直被我误以为是电影《处子之山》的男主角,无论外形还是表演方式,甚至人物所传达的气质都让我误以为他们是同一人(当然,不排除我可能脸盲)。

于是在影片结束后特意查了一下《处子之山》的男主角,巧合的事情来了,这演员叫贡纳·琼森,而在影片《亚当的苹果》中,尼可拉斯·布若饰演的片中角色也叫贡纳。

《亚当的苹果》无疑是一部佳作。

全片有着北欧电影特有的冷色调处理,也同样有着这种冰冷气质之下流淌着的温暖底色。

影片由一个新纳粹党亚当的出现开始,亚当第一次出现在观众眼前,就掏出一把刀划了公交车身,一个反社会人格开始确立。

接下来影片的主角神父伊万(米克尔森饰)出现,接走亚当,进入教堂,开始对亚当的感化与训导。

在教堂里,除了新纳粹党亚当,还有旧日的纳粹党老保罗,恐怖分子巴基斯坦人,球员贡纳,以及一个后来出现的社工。

全片就开始围绕着神父与这么一群边缘人物展开了全部故事。

(具体的影片内容可自行观看,资源扫描下图进入“小密圈”领取)作为一部在教堂内进行影片展开的舞台,自然是要涉及宗教和信仰的。

从影片名《亚当的苹果》已不难看出影片一定是关乎宗教的影片了,类似的片名诸如《第七封印》《十日谈》《基督最后的诱惑》《超新约全书》等等。

所不同于其他影片晦涩的宗教母题表达,本片在清冷的气质之下,却是以喜剧的形式在传达一个关于宗教关于信仰的母题,显然,这样的电影方式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所谓信仰到底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着坚定的信仰,但是影片《苹果的亚当》显然给了我们一个结论:信仰就是你选择相信的一种存在,如果你去怀疑信仰本身,信仰在怀疑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影片中有一个充满了寓意的镜头,守护苹果树的稻草人在风雨交加中被吹散了身上的所有稻草,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十字形状,显示出了本来面目,矗立在电闪雷鸣之间。

影片除了要传递信仰的内核,还表达了一个作为人类的终极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

胡适先生在《人生有何意义》一书中说:“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先生的这两句话,可以作为这部影片最好的注脚。

电影里有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圣经》。

而在本片中被着重出现的是“约伯记”章节,我没有读过《圣经》,这一特写出现的“约伯记”,经过百度查询,得知这位叫约伯的男人失去了财产和子女,并患有严重的皮肤病,一生活坎坷,不过约伯一直极为坚强,于是他的忍耐被看作是信徒的一个榜样。

看了影片之后,你就会明白,很显然,“约伯”对应的就是影片的主角神父伊万。

除了《圣经》可以作为影片主人公行为的一种解读,另一个道具自然就是“苹果”了。

从亚当第一次进入教堂看到了苹果树,此时的苹果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俨然一副伊甸园的模样。

之后乌鸦开始成群结队的出现,啄食苹果。

再之后,苹果开始生虫,开始病变腐烂。

最后,雷电来临,苹果树在闪电中轰然倒地。

可以说,这样的外化影像表述也是在进一步的强化神父伊万这个角色,以及宗教与信仰这一主题。

在电闪雷鸣中苹果树倒塌的同时,我们看到的还有雨中被闪电照亮的亚当的脸部特写。

最后,说一点电影中冷幽默的处理,可谓是全片主题之外精彩的点缀。

巴基斯坦人两次拔枪后的射击,不像医生的医生与亚当的几次对话,打劫加油站,意外的枪击,神迹的出现。

这每一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既完成了类型片所需要的戏剧效果,又为影片增加了趣味性与寓意。

影片的最后,神父伊万领着亚当站在新一轮到来的象征罪恶的人员面前,我们看到了信仰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传递。

这一刻,我想,远处的上帝,一定又无声的笑了起来。

PS:图文版请在公众号“文影雕光”查看。

 6 ) 信仰这个事情

短评写不下了。

信仰这个东西,有了和没有,对很多事情的理解真的是有点不同。

所以我很庆幸我不是在2005年看到这个剧。

信仰会让人能忍受残酷,但信仰也会让人觉得残酷更残酷吧。

因为你会不由自主用因果论来看你承受的苦难,从而对很多事情产生怀疑。

不到更大的图景揭晓的那一天,这种恐惧和怨怼肯定是一直存在的。

这是我目前看过的安诺斯·托马斯·延森最好的作品,有神性的作品,他的各类特色因素在本片中几乎是完美地聚集了:Dogma95的影响(或者说与之背道而驰)、黑色幽默、穷形尽相的各种深井冰、无处可逃的封闭环境、孤独的人生,最后还有神性,如果说他前面几部还有点用力过猛或者天真幼稚,到亚当的苹果,这些特点完美、紧密、冷冽地交织在一起(它的色调与内容特别贴合),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地方。

后面的男人与鸡反而没有亚当的苹果的质感与完整,不过也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因为延森的拍摄总是用那几个固定班底,我现在看着麦子叔和这群家伙都有感情了。

丹麦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还真是对我胃口,各色很奇诡的笑点(有的段落简直笑死),疯狂和一派天真,幸福和残酷都只有一线之隔,代表社会秩序的警察似乎永远缺位,最后主人公们还都莫名其妙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果然这是产生了克尔凯郭尔、Dogma95和安徒生的国度啊。

麦子叔的表演真是……看到现在,我觉得他真是在母语电影里表现最出色。

他的演技大概是跟那帮Dogma95的导演练出来的,果然北欧这个地区的导演们对表演的理解就是跟腐国法国好莱坞不同(所以我现在倒是更能理解英格玛伯格曼面对英格丽褒曼时的那种捉急感了)。

基本上麦叔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和角色贴合得浑然一体的演员,不动声色就变成了角色。

他不是一部分一部分通过细腻的训练变过去的,而是就地一滚——一下子就成了那个人。

神父的天然呆、善良、执拗、神经质和强迫症在他身上简直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越到后来,麦子叔那张支离破碎的脸上忍耐、逃避(顺从)的表情越让我不断想起中世纪绘画中那些圣徒(疯子)的脸。

疯癫和神性一直是通着的,直到近现代它们之间的通路才被活生生斩断,但对疯子(偏执狂)的敬畏是在我们的基因里的。

面对现实里的痛苦,神父封闭了自己的感官,不去听不去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他的天真执拗和身上受难的痕迹是这样强大,居然能让一起生活的人也慢慢共同维护起他营造的假象(乐园)。

如果没有亚当的到来,他们可能谁都是难以突破这个幻想结界的吧——所以一旦幻象被破坏,大家最终各奔前程了。

外来的亚当和最后气愤地:“我要去有人能正常死亡的地方”的医生是唯二两个最清醒的人,当亚当无情地戳破神父营造的世界之后,他性格里的那部分反转太有意思了——可怜医生最终还是落单了。

我有时候想,医生也许才是这个世界里最正常的人,他早看出这群人是疯子,本来絮叨了一堆是想拯救亚当的,结果大家都疯了,医生只好愤愤退回自己的现实世界里去了。

为什么最后独独是沙特小哥哈立德没看到神迹,没有留下来?

这个电影并不是喜剧,它蕴含有极其残酷、悲哀和甜蜜的部分(约伯书果然是好题材),也许是气候和文化导致的,德国人和北欧人似乎都能看到人生中极为阴郁、黑暗的一面,但是奇妙的是,面对这些痛苦,德国人加紧思考不断深入,伯格曼也是,起劲地挖掘,但丹麦人却本能地会做减法(连他们的艺术设计都是如此),因此自有一派天真的去处。

仔细想想,安徒生童话也是这个调性。

但,信仰就是这样,它真是从绝望和极度残酷的世界中开出的花啊。

P.S 麦子叔的脸,真是一张奇特的脸,他脸上总是有点半人半兽的东西,眼睛和眉骨处的长法很原始,嘴唇和牙齿的咬合问题却让这张脸变得俏皮、性感。

面对这样的脸,导演们的第一个冲动,大概要么想撕碎他身上原始野兽的那部分,要么就会想折磨压抑他,所以麦子叔一般在电影里不死也得伤痕累累。

麦子叔的魅力是整体性的,尤其动起来,每个时段有不同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过舞蹈演员,他的肉体魅力和存在感都特别强,而且年纪越大越明显。

他2009年之前清瘦的时候莫名其妙有点柔弱,但人到中年发胖一点后,带点恰到好处的松弛,反而性感到要死。

麦子现在的样子,就好比,从小小的猫科动物忽然变成了雪狮,皮毛华丽,模样尊贵。

所以说,时间对某些人还真的是很慷慨。

 7 ) 亚当的苹果:上帝就在闪电烧毁了的苹果树中

一个位于丹麦乡间的小教堂,只有一个牧师,怀有对信仰的坚守与对上帝无尽的爱还有三位被派到教堂从事社区服务的犯人.当牧师在上面布道时,下面的听众有四个,一个是已86岁高龄的前纳粹分子,他总是打断牧师的布道,借口总是要上厕所;一个巴基斯坦人,他因总是抢劫国家石油的加油站而来到教堂;一个是前丹麦最好的网球选手,因对一个界内球的判定不满而自甘堕落,变成一个有小偷小摸习惯的胖子;另一个则是新来的,他是新纳粹分子,对一切都充满了仇视。

这就是丹麦电影《亚当的苹果》里的几个主要人物,在教堂的外面,还长有一棵结满果实的苹果树。

在亚当到来之前,这里还算平静,虽然也有一些并不美好的时候,但老纳粹、胖子及巴基斯坦人都还服膺牧师,而牧师依照自己的方式,管理着这个教堂和这一小群人,上帝坚定地存在于他的心里,他以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世间各物。

而亚当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亚当具有强烈的暴力倾向,他的人生哲学就是拳头,在教堂里,他揍过牧师,也揍过胖子。

他很不情愿地来到这个教堂进行社会服务,牧师也给他定下了目标,当苹果树成熟之时,给大家做一个苹果蛋糕。

对此,他很不以为然,他关心的仍然是纳粹的那套东西,希特勒的画像,他总是挂在卧室的墙上,虽然这幅画像总是掉下来。

牧师有着痛苦的经历,生下来母亲就死了,而他的父亲却强奸他与姐姐;他的姐姐后来也很悲惨地死去;他娶了个妻子,并生了个儿子,但儿子生下来就脑瘫,妻子为此而自杀;他的脑袋里长了个瘤子,已经不久于人世。

他的人生充满了磨难,上帝似乎对他并不公平。

但他却将这一切看作是魔鬼的考验,对于上帝的爱更加炽烈。

他对于一切问题,皆能从好的方面去思考,他对别人充满了宽容。

他奉行着“打你左脸,再转给他右脸”的原则,对于亚当对于他的殴打与侮辱,他总是一笑了之,对于亚当仍然是关爱有加。

这是个标准的圣徒,所以他能让胖子与巴基斯坦人收心,对他很服帖,也能让老纳粹分子在他面前忏悔,并最终让亚当成为他最虔诚的助手。

亚当是个聪明人,他看出了牧师的苦难,所以他拚命地想摧毁他的信念。

他自认是个坏人,他不希望生活于一个圣洁之人的阴影之下。

他数次殴打着牧师,并将牧师的鼻子打歪;他从各处打听到牧师的隐私,并针对着他的生活,对他进行侮辱与挖苦。

针对牧师认为他的苦难是魔鬼所造成的说法,他却不断地向牧师指出,这一切皆是上帝所为,他为上帝所遗弃,就如约伯一样。

牧师的内心也发生了动摇,他的耳朵流血,他晕倒在地。

他开始对一切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乐趣,上帝的信仰在他心中崩溃。

不过,他仍在拚命地坚守着他的信念,多年的修炼让他的人性充满着光彩。

上帝毕竟是存在的,他以他的方式向人们显示着他的存在,向着那些信仰他的,也向着那些不信仰他的人。

当亚当击溃牧师之时,上帝发怒了,天上雷雨大作,风吹得教堂门开开合合,剧烈的闪电击中了苹果树,并将其烧毁。

目睹眼前的情境,亚当的信念也发生了动摇,他从不信神,到对神开始有了敬意,人性也在他心中复苏。

当然,亚当的人性复苏其实更早,牧师的无私的品行及对上帝的信奉,就如一粒种子,早已植入他还存有一丝良知的心间。

而他所崇敬的老纳粹分子,最后向着牧师忏悔自己的罪行,也让他警醒。

缺少牧师的指导,胖子与巴基斯坦人也开始野性复发。

而亚当的改悔,让事情变得并不是那么坏。

上帝的奇迹也是无处不在。

他考验让虔诚的仆人生活充满苦难,他也会让人们在关键时刻感受到他的慈爱。

生命只有数日的牧师,已然对人生灰心已极,但出于内心的正义,他出来阻止上门寻衅的新纳粹团伙,却被手枪击中了脑袋。

医生已经放弃了希望,而上帝却施以奇迹之手。

子弹打烂了脑中的肿瘤,牧师反而因祸得福,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成为一个健康之人,继续为神服务。

亚当想起了牧师为他所定目标,也是自己的承诺,他用仅存的一个苹果,用从抢劫加油站特意抱来的烤箱,为牧师做了一个小小的苹果蛋糕,他们共同分享了这块蛋糕,蛋糕里有着他们共同的记忆,有着彼此的信念,还有着上帝的存在。

影名《亚当的苹果》,也充满了宗教的意味。

亚当是人类的始祖,而苹果则让魔鬼诱惑他们的物品。

关于苹果的意象贯穿着整个电影。

最初的苹果树在白色教堂的前面,长得郁郁葱葱,结满了果实,这是上帝给予人类的伊甸园。

而当他们期盼着苹果成熟时,魔鬼则施加了种种手段,向他们显示着存在,一会是鸟儿啄食,一会是虫子为害,让他们的希望总是被失望所遮掩。

而上帝之怒,则将苹果树彻底地摧毁,既展示着上帝的存在,也将魔鬼的诱惑除去。

最后的苹果蛋糕,则标志着亚当的转化,他从上帝的怀疑者,成为神的虔诚仆人,在这里,苹果是承诺,也是信念,他见证着牧师的圣洁,也象征着亚当的罪恶已除。

上帝爱众人,既体现在对他虔信之人,也包括了罪恶之人,只要放下屠刀,即能享受到上帝的荣光。

 8 ) 没有为什么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每次都是我?

这是上帝给我的考验还是魔鬼作祟?

都滚吧把心寄托于上帝的人只会被上帝打败人活着只要向前看就行了没有什么为什么其实好电影前两分钟的话就能看出来,当光头拿出小刀,大巴开过的时候我就禁不住的笑了,一艘好船啊

 9 ) 无能的人性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片中很多救赎的发生都是由罪恶引起。

比如枪打爆神父的头但也击飞了他的肿瘤,枪之于人,是恶的存在,却因此让神父像神迹一般得到生的力量。

而苹果作为全篇的线索,是亚当最终于自己的信仰达成和解的重要符号,但圣经中,“苹果”之于“亚当”亦是恶的开端。

神父逃避开太伤人的现实,说服自己相信一个温和的幻象。

亚当逼问,你以为是撒旦在考验你吗,只不过是上帝想抛弃你。

上帝与撒旦,善与恶,净化与堕落,看起来似乎是相生相化,各自通往彼此。

另外,假如从社会层面来看,教堂相当于社会的缩影。

神父作为一种秩序,在教堂中的控制作用其实很微妙。

大家实则本性未变,该偷还偷该抢还抢,心中或多或少把持着自己的无法归类的信仰,只是由于这个秩序的存在而在可见范围之中各行其是。

而当神父说他将死,秩序被打破,信仰释放,相互对抗变化,但最终一定会各寻其所,找到自己应去往的位置。

就像大家最后还是各奔前程。

雷电交加之夜被看做是亚当的顿悟,但我并不认为他在那时转变为了一个信仰上帝的人。

宗教使人产生的情感其实是一种“崇高”,也就是敬畏,对某种超越的力量的敬畏。

亚当一直以来对于自己“邪恶的本性”深信不疑并以之为正确的道路,但在那样的情景下,不得不产生了对命运的恐惧,这就生发出敬畏,也就是类似信仰的情感。

或者更进一步说,我甚至不觉得神父是怀着对上帝的虔诚信仰的。

他躲避的命运其实是躲避了对上帝的疑虑,他不想质疑生命中唯一强大的精神支柱,于是将厄运归结为撒旦的考验,就像他捏造出另一个模样的事实。

神父对于宗教的态度,其实就像搏击俱乐部,为自己找活下去的理由罢了。

说起来,救赎和清洗人们的,并非上帝或者撒旦,而是那块苹果蛋糕。

是无能的人性而已。

 10 ) 亚当的苹果

丹麦电影总是让人有一种虐心的快感,这部悲喜剧就像一段冷笑话,有悲情却哭不出来,有喜感却笑不出来,这才是真正的黑色幽默。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你可以埋怨现实,但却不能回避现实,你可以质疑信仰,但却不能放弃信仰,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心存爱意。

Anders Thomas Jensen严格来说更算个职业编剧,但其导演作品在整体北欧风格内是个独特的存在,既带有北欧的冷峻尖锐,却又有自己的幽默和讽刺,不同于之前奥奖最佳短片的玩味,本片用一种更大的隐喻包裹了善恶人性话题,虽然乍看起来,情节与冲突都不够富于张力,背景故事的铺陈也略显说服力匮乏,感化不能算太平滑,但始终能被轻喜的氛围带动,一帮面很熟了的丹麦演员也很给戏加分,不过虽然是个很好的宗教寓言,形上毕竟嫩些

《亚当的苹果》短评

总会有一些电影别人说OMG你说WTF。看完这部,我只是在目前更坚定了自己并不适合宗教信仰,无好无坏,只是不信。也许真是时候未到吧。牧师的虔诚善良令人敬佩,可不理解的是,他一方面向女信徒说谎,一方面轻易就被亚当整崩溃了,不知道是它起承转合太生硬,还是我单纯不适应丹麦对白。

6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还行

对于这种宣扬相信神迹的片子共鸣还是很难的。。不过还算个挺有意思的片子三星半吧。。另外强烈希望亚当和伊万搅基。。

7分钟前
  • 果子
  • 推荐

前半段:完了完了,这片踩到我的雷区了。 后半段:哎哟我去,这玩意儿是类型片吧。 3.4

8分钟前
  • _kevvv
  • 还行

7.5/10。一个超赞的剧本,黑色荒诞,不停给观众带来惊喜,麦斯·米科尔森演的神父真是一绝。影片无处不在的宗教信仰主题,探讨的也挺有意思,就是有些地方显得硬了点。

13分钟前
  • 尾生
  • 推荐

看麦叔的神父攻略傲娇新纳粹光头党,最后在医院一起分吃苹果派在车里一起跟唱how deep is your love,啧。这个导演很有趣嘛。

14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推荐

好人终有好报

15分钟前
  • Ac
  • 推荐

除了那首How deep is your love,其他真的喜欢不起来

16分钟前
  • 小海特
  • 较差

这风格,我真是接受不大了。不过结果还薛微有点感人。

19分钟前
  • 薇薇安娜
  • 还行

米叔演的电影几乎都被独眼龙了……好虐啊!这个结尾……啊……为什么看着觉得那么腐呢?妈滴!这就是天天看原初带来的副作用么?我去!!!!

23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推荐

Love alwaysturn on the radio and smile

24分钟前
  • 阿拉慈溪宁
  • 还行

一则有关信仰的荒诞故事

28分钟前
  • 墨白
  • 还行

世界上最奇怪的喜剧片,一部冷峻的喜剧片,我很奇怪喜剧与惊悚这两种类型是怎么结合的……喜剧、惊悚、犯罪、宗教四个题材造就了这个奇怪的混合物。片中要是真有上帝,那就是个冷峻的父神,旧约的上帝。别看片名有苹果,其实苹果在剧情里很轻。

32分钟前
  • 邝子约
  • 还行

结尾两人吃着苹果蛋挞有点温馨那。巴基斯坦人枪不离手,随手击退光头党也挺有趣。

34分钟前
  • 不喝大白梨了
  • 推荐

节奏太平缓,看起来累人

38分钟前
  • 你猜对了
  • 还行

整个自欺欺人的讲述就和宗教信仰本身别无二致。

41分钟前
  • 新团员
  • 很差

亚当的苹果,你的灵魂是天使还是魔鬼~~~面对软弱时,你信仰的是什么~~~How deep is your love?

42分钟前
  • 菜菜MJ
  • 推荐

通篇的观感甚至不如希鲁鲁克的樱花树,内核烂大街没关系,内容可以也不这么少不?原本是冲着片长来看的,没想到还是感觉冗长,黑色幽默倒是没品出来,催眠却是真的很催眠。无论如何也给不到及格分,至多两星。

44分钟前
  • 南宫非攻
  • 较差

是一部关于奇迹的电影。《约伯记》的现代版解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宿命论的味道。当初极力推荐这部电影,但是现在不太推荐了。现在认为所谓的奇迹不过就是偶然性的体现。碰巧今天看了一本书,里面有一句古希腊哲学家的话感觉说的非常对。“只有傻子才相信奇迹,智者永远只相信理性。”

47分钟前
  • 麒麟
  • 还行

冷峻的幽默,想哭的时候又尴尬的笑,虽然神迹贯穿始终,但男主一脸Wtf和麦子叔演牧师的隐忍和美好,足够了。

49分钟前
  • 骸狸落
  • 力荐

仍旧是那个『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上帝根本就不想要你 或许还憎恨着你』的问题。

53分钟前
  • Louise清荣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