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时有两只狗,是土狗,一个叫“叮叮儿”一个叫“点点儿”,是我和我爸在另一个村里抱回来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们刚到我家的时候都很小,“叮叮儿”“点点儿”重庆话就是小的意思;高考结束等通知的时候心情是最复杂的,我每天傍晚都会到我们家后面山上的最高点看日落,过不了几分钟两只狗狗都会找到我,徘徊在我的身边,我坐下它们也会坐下,不时的打闹嬉戏,有时候就像电影里开头的时候一样,狗坐在旁边,人一直给它们讲话,它们总是吐着舌头认真听,无论你多烦,它们总是不厌其烦。
每次暑假结束的时候我得坐三个小时的车去城里读书,他们一直送我到集上(集上很多狗,它们也有地盘意识,也爱欺负乡下的狗,但是我家有两只,从来不怕--大摇大摆),第一次送我的时候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追着客车跑,一直跑了两三公里,我到学校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打电话问它们回家了没,往后的每次上学它们都不再追车了,都是看见我上车过后就找它们的同伴玩耍去了,每次回家的时候一开始都是很腼腆的,仿佛陌生只有隔了一两分钟它们才会与我亲近,让我抚摸,不是像红犬又扑又添;看这个电影我觉得很舒服,因为他让我回想起了当年,有狗陪伴的日子总是心情愉悦,不像现在的我,穿梭在水泥盒子,沥青马路之间,仿佛身处迷宫。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天接到我弟弟打来的电话,他说“叮叮儿”死了,被集上打狗的用麻蛋麻了杀死的,(麻蛋是一种狗吃了就会麻醉的东西)电话那头一直很气愤的哭着(我弟弟和它们待在一块儿的时间比我多),我当时也很气愤,很伤心,手心一阵麻麻的感觉,充满力量,一个星期后我打电话回家,我从爸口中得知第二天那帮人又来我们村里麻狗,我弟弟召集了七八个同村的同伴在路口拦住了他们狠狠的打了他们一顿,有个人的腿打得走不了路了,其他人跑了,当然最后还是去派出所了,其实农村派出所上那几个人基本都认识,弟弟17岁要家长赔付医药费教育后领回家,结果我爸什么也没说直接把我弟拉出了派出所,还在派出所对面点燃了一串事先买好的鞭炮才回家!
(医药费还是赔了)“点点儿”的命运就要好很多,往后几年都没有听说有人在我们家那边打狗肉吃,只是最近几年特别是到要过年的时候,又会多起来。
我不是什么爱狗联合会、狗狗友谊基地什么的会员,只是一个养过狗狗喜欢狗狗的人,我恨那些吃狗肉伤害狗的人,他们是那么的无情,无耻。
因为它们从来不会有故事,更不会讲故事。
<图片1>
今天刚一下高速,在路口就看见一个小动物的尸体。
看不见头,只有黑白相间的身体和一滩血,分不清楚是猫还是狗。
有时候觉得一生十分奇怪,总有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组合。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默默无闻的人类,他们则是默默无闻的狗类以及猫类。
能够混到人家给做个雕像的,真的是极为少数。
有的人在一个地方呆了一辈子,认识的人总共不过全村100来个,有的狗也是在一个地方呆了一辈子,认识的人也不过是主人和主人的家人朋友那几个。
这得是一条什么样子的狗,能让人给他拍一部电影,做一个雕塑,活在一大群人的心里。
一度我以为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有一度我觉得这条狗太聪明了,大概是编的吧!
或者是其实人家狗狗没想那么多,人类把自己的意愿加在人家狗狗身上而已。
但是无论如何,我一向对于这种小动物的题材无法抗拒。
所以这条棕红色的狗狗,虽然长得不帅,虽然喜欢放屁,我还是对他有着无可救药的好感。
我从来都对这种题材的电影没任何抵抗力, 它是红色的精灵, 游走在浪人的心头, 他们从彼此眼中都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有人醉着有人醒了. 可它从不忘记自己走过的路, 自己爱过的人. 不管经历多少风霜雪雨, 都像个沉着潇洒集于一身的浪人.不会被任何人改变活着的人会继续他的生活, 美好, 或是历经沧桑. 而精灵的世界永远都只有一个他最爱的人.不会消失, 不会被取代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要需找到他最爱的那个人. 无论疾病贫穷或是生死.. 本来想写在短评, 可惜放不下, 只好写在影评里了 这些不成熟的影评只是我在看电影时小小的感慨. 电影的最后. 大家为了纪念红犬时许多人都拥有了自己红犬. 但愿在另个世界里红犬也找到了他最爱的那个主人.
“你们有看见约翰吗?
”电影都散场了,可是这句话仍然在我耳边回荡,而且仿佛是电影中的小红在悲伤的诉说。
其实,我向来是对关于动物的电影缺乏抵抗力的,从最初的《忠犬八公的故事》到《战马》以及后来的《虎兄虎弟》,铁石心肠如我也会在自己偷偷看的时候关上门抹眼泪。
不是一直都说嘛,接触的人多了,我就更喜欢狗了。
直到遇见了《红犬历险记》,对狗的那种别样的情感在电影中的阳光、旷野、公路、摩托车以及经典的配乐的怂恿下,以我的眼泪为先锋队的宣泄队伍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就像很多年轻人看了《爸爸去哪儿》之后,急切的想生个孩子一样,很多人肯定跟我一样看过《红犬历险记》之后有一种养一条大狗的强烈冲动。
字幕翻译很有意思,把我们的主角翻译成小红这个比较Q的名字,我们也就姑且叫他小红吧。
小红无疑是孤独的,和那个从拥有全澳洲最美女人的阿布鲁奇来到这个全是男人的荒野的哥们一样孤独,和那个大晚上穿着小裤衩听着矫情的音乐织着红色毛衣的大胡子哥们一样孤独,和那个整天骑着摩托车拿个摄像机到处溜达着拍火车的约翰一样孤独,和那个需要乘坐一辆满是“肮脏、干活、酗酒、嫖娼”的矿工以及一条红色狗的巴士的南希一样孤独,和那只长着满嘴獠牙有些“狗仗人势”处处与狗为敌的红猫一样孤独,尽管最终红狗与红猫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确实,镇上的人们都是孤独的,他们为了赚钱养家糊口远离可爱的家乡,来到这个荒无人烟满是沙尘举目无亲甚至一个女人都看不到的矿场,每天除了“干活、酗酒、嫖娼”便无所事事。
但是,无疑他们又是幸运的,毕竟他们还有一条叫做小红的狗,一条属于全镇人民的狗。
有时候是人选择狗,有时候是狗选择人。
但是只要够选择了人,狗就会从一而终。
约翰就是那么幸运,抑或是小红的眼光独到。
小红在万千矿工中间选择了这个长得帅气并且具有浪漫气息的大巴司机,或许在小红的内心深处它也是一条极具浪漫气息的狗,惺惺相惜嘛。
电影总是如此,其中的幸福生活总是那么短暂,小红和他的主人没过多久的快乐生活,突如其来的车祸就夺走了约翰年轻的生命。
留下了同样孤独的小红以及南希。
南希尚且好说,她可以改嫁,毕竟世界上的好男人还是挺多的,但是小红就不一样了,因为它只有那么一个主人。
在它的内心世界里面,一直都不相信它的主人约翰已经不在了,这样就回到了开头那句“你们有看见约翰吗?
”这是小红内心最深处最想知道的问题。
但是没有人能为它做出解答。
于是小红就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它独自上路了,去需找它唯一的主人,毕竟搭乘顺风车是它的拿手本事。
小红就那么上路了,它搭摩托车、汽车、飞机甚至是轮船,走遍了澳大利亚的西北部,甚至是到过日本。
但是结果是令人悲痛的,它始终没有找到它的主人约翰。
仿佛是顿悟般,它觉得还是在家门口等候主人的回归比较好,于是它又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回到了它主人也是它的家,来到了它的女主人身边。
每当我看到小红独自一狗步履蹒跚的走在旷野中、大桥上、大海边,眼中总是充满了一丝丝的忧愁与悲痛的时候,我的眼泪总是在眼眶中打转。
它的孤独我又岂能理解?
小红终于还是回来了,南希还有所有的矿工都等待着它。
没有小红的存在,他们只会更加孤独。
小红于他们而言,早就不单单是一条狗,而是一位亲人,一个朋友,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在所有矿工的帮助下,南希和小红终于赶走了可恶的公园管理员。
但是“有些恩怨还迟迟没有不解决,一股黑暗、邪恶的力量仍笼罩在整个露天公园”。
那是“美与丑”“狗狗与猫的对决”。
那也堪称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猫狗大战之一,其激烈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好莱坞动作大片。
结局是令人满意的,红猫落荒而逃,爬在树上不敢下来,最终与小红达成协议,握手言和,夕阳的余晖下,是一条狗和一只猫美好和谐的身影。
年华老去,小红回光返照,目送完最后一列火车远去,精神抖擞的来到主人约翰的墓前,倒了下去。
全镇所有的人以及那只红猫都来参加它的葬礼。
1.不落俗套2.音乐很用心很合适很赞3.焦点不只在一只狗,这个电影有它的深度(虽然我词穷,描述不出来)4.电影节奏感很好,基本上无尿点5.最终的不是悲伤而是让你能带着对生活的热情会心一笑6.吐槽一下这个名字和这个海报,真的看着让人毫无兴趣,可能是因为这狗长得不好看(常规审美来看),但是看完了就觉得这伙计好有魅力,一只真他妈帅的狗
人人沉浸在悲伤中,以及安排约翰的葬礼,大家都遗忘了那条红毛。
三天过去了,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它仍然守在约翰的屋门口。
南希想收养它,但是,它只忠于一个主人。
无论天寒地冻,白昼黑夜,三周过去了,它坐在约翰屋前,一动不动,它的眼睛望向大路。
有一天,红毛做了一个决定,既然约翰不回家,那么它,红毛,就寻遍天涯去找他。
它去了他工作的运输机场,望着那里每一个人的脸,问着他们同一个问题:“你见过约翰吗?
”“你见过约翰吗?
”“你见过约翰吗?
”“你见过约翰吗?
”它到铁矿公司四处寻找,找遍每一座公寓,在那里找不到他,它就去盐厂,去了超市,去了酒吧,甚至去了港口。
大多数的狗都会在丹皮尔港停下脚步,但红毛不是一般的狗,所以它现在很出名,它成了皮尔巴拉流浪汉,西北的红毛。
你瞧伙计,它浪迹天涯,周年复始的旅行,一个城镇接一个城镇,在佩斯不止一次发现了它的踪迹,远到澳洲北部达尔文港。
我有确实可靠的根据,它甚至要求免费搭上运矿的船,从黑德兰到日本佐贺关。
但最终,在寻遍千山万水之后,悲伤,我想它最终发现,是时候了,是时候回家了。
没有一个人真正是它的主人,知道他的出现,才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以一只狗为主线剧情,采用倒叙的形式,向一个陌生人讲述他们的经历
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狗,看了不少关于狗的电影,主题终归于犬之忠。
这条红犬与任何人都较为亲近,可只忠于一人。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使我印象深刻,“不是人选择了狗,而是狗选择了人”。
该影片以倒叙的方式进行讲述,一开始观众可能会有一些凌乱。
从狗狗的情绪起伏来看,起初狗狗活泼可爱,喜欢搭顺风车,直到碰到了他的主人,他的主人不同常人,拒绝他上车。
也许就在这个时候,狗狗燃起了对他的热情与好奇,总是呆在他的身旁。
直到矿工们聚众拿红犬作为赌注,赌红犬会吃一只活鸡。
这时,他的主人看到了这一幕,阻止了这一切的发生,也就在这时,红犬与主人相认。
总之,这部电影堪称经典。
妈耶 太好看惹。
超喜欢这种公路片的感觉😭我们要的是理解这个地方的人。
在这片广阔荒凉的大地上生存呼吸的人。
被这里飞扬的红土呛到鼻子 迷住眼睛 洒满全身连屁股都沾满红土的人和我们大家一样的人那些男人,还有女人,他们懂得独立的意义懂得有一颗善良的心的重要性他们的忠诚是天生的,不是假装的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失去我们要的是能代表我们的家能够代表我们大家心中的皮尔巴拉的我要说的是,他是一条狗
Red是只来历不明的狗,他个性怪异,自认为有着无上的特权,每天游荡在一个荒凉的矿场,和所有人和睦相处,成为这些孤独的、离乡的、落寞的人们的陪伴者、倾听者和朋友,拥有了此生唯一的主人,失去了此生唯一的主人,穿越整个西部去寻找此生唯一的主人,最终回到这里,终老在John Grant的墓前。
关于他的这部电影,处处只让我感叹,这是一部满分的神作。
澳大利亚西部的风光,恰到好处的音乐,剧情的杂糅,一群神乎其技的演员,形容为本年度我看到的最好看的电影,一点都不为过。
由于有着无限的共鸣,看到一半,我心情激动,想把它分享给每一个知道这个“共鸣”原因的朋友。
其实我知道,我之所以觉得它这么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触碰到了我心底的一些东西,最温软的那一部分。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这么一条狗。
目前为止,我有过两条。
听大伯说,弥留之际的虎子最后葬身于缓缓向南流去的白龙江水中。
我永远都记得,那天听说大伯抱着奄奄一息的虎子,把它扔进江水后,我和姐姐难过了一个星期,吃饭时拿起筷子就开始哭。
曾经有一段时间长辈们在闲聊时说起这段故事时,我和姐姐都会觉得不太好意思,但紧接着就会听见大人们开始感叹这条狗多么的通人性。
七岁时回老家,虎子选中我这个从未谋面的小家伙进行示威,气势汹汹的扑过来作为他的见面礼,然后就遭遇爷爷的暴打。
看似正常的行为在今天的我看来,读出了很多意味。
是陌生的爷爷对自己陌生的孙子慈爱的表达方式。
小孩子却对这个叫做“家”的地方充满好奇。
那晚,我在楼道转角处找到了虎子和他的窝。
虎子低下头任由我抚摸,很温驯也很悲伤。
我拥抱了他。
从那以后,我对这个叫做“家乡”的地方有了牵挂,现在想来,我想念虎子,胜过于想念这个院落里的每一个人。
只到去年冬天,回家乡工作以后,一天,我在院子门口昏暗的路灯下,看到了一只狗,那一刻,我觉得那就是他,他一直在这里等我,从未离开。
很多时候,我觉得选择一只狗来陪伴自己的人多少显得很无助很无害,他们对狗融入了很多平时不曾显露的感情,多少更能体现出这个人的本性。
意大利裔的矿工Vanni逢人就碎碎念自己的家乡,听烦了的工友们却一致表决“再说就找人撕开你的喉咙”,此时,Red成为了他最好的倾听者,却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Red是矿上每一个人的陪伴者,却也不属于他们,直到John的出现。
曾经,闹闹是属于我的,起码我是这么想。
看到Red在矿上窜来窜去,我就想起曾经宿舍门一开,闹闹就冲出门,在宿舍楼的楼道里疯狂的跑来跑去,爪子由于抓地不牢,在地板上做着飘移。
Red让工人们有寄托,拿他开赌赛,给他吃的,让他搭便车,让他在车上放屁,让他成为工会一员,利用他约女孩儿,让他帮助自己重新找回活下去的勇气。
闹闹吃百家饭,让我们乏味的生活泛起波澜,让宿舍充满他的难闻味道,让废书以及完好的袜子坐垫成为他的玩具,我们以驯服他为乐,用他作为带姑娘上宿舍楼的强大借口,让他成为圈子的一员。
A doggie for all。
原来闹闹一直是我们所有人的。
皮尔巴拉是个工业移民小镇,工人们大多是前科犯、流浪者和有故事的人。
我一度把兰州这座城市比为一座驿站,历史上的,和我们生命中的。
电影中从来都不笑的那个家伙跳上桌子那段台词我很喜欢,“我们要的是能理解这个地方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呼吸,和我们大家一样的人,他们懂得自由的意义,懂得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的忠诚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装出来的,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失去”,很庆幸,这四年遇到了这些人,还有这样的狗。
由于造物主的关系,由于宇宙与生命的关系,Red们在我们的生命里来了又走,我们也在彼此的生命里来了又走,弄不清自己从哪里来,弄不清自己追寻的东西在哪,但有些东西却永远存在于那个小镇,存在于那个驿站,像Red之于皮尔巴拉一样,像John之于Red一样,从未离开。
爱狗人士绝对应该看一下~~
笑中带泪
表演浮夸,情节做作,帮《八公》不好比!烂片。。。
动物和人的温情片子,总是引人落泪。
已经欣赏不了这种片了,很不好
里程数可真多。
果断没看完
音乐真不错!!!!
聪慧而独具个性,执着而富有爱意。为爱流浪。
真心没感觉好在哪里。。。最后又弄来只红犬。。如果再死了大家得多难过啊?
感人肺腑!
这不是一只狗,这也不仅仅是一部动物电影
怎麼沒和貓咪在一起?
表现手法稍有些不一样 这个狗神奇化了点
片子挺温情的,OST很不错哦
一个狗死了,还有千千万万的狗。人类就是这样善忘的。到了那个世界,找到最爱你的人就可以永永远远了。
整体基调轻松,故事简洁而有趣,配乐是一大亮点,红狗的表情也很讨人喜爱,适合合家观看的一部片子
好想养一条狗,但是关在家里养,我觉的是束缚住了狗的自由
动物电影与公路片的融合,人与动物的关系表现的还算准确,遗憾的是煽情段落过于直白,众多的人物分散了关注的注意力。神奇的红狗,希望中国也能有这样的奇迹出现,也许多少可以弥补优秀动物电影的缺失。
英语课上放的。矫揉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