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曾经有一个糟糕的童年,因为他行为闯下了大祸,令他童年充满不堪回忆的往事。
而事实上,他确实只是依稀记得一点可怕的情景,这些情景一直纠缠着他的正常生活。
伊万接受心理学家建议,把琐碎生活记在记事本里,却偶然发现通过记事本回到过去。
这时他才清楚记起,童年时候的自己做了那么多的错事。
他幻想着用现在的意识,潜入童年的身体,去弥补种种过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尤其是希望与当年暗恋的凯西最终走回一起。
然而他一次次的跨越时空的更改,只能越来越招致现实世界的不可救药。
一切就像蝴蝶效应般,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一向认为导演是最草菅人命的,为了主题和主角,视众生如草芥。
不用说那些一个饭盒一条命的金兵甲宋兵乙,就算混到男二号女二号,如果不幸成了情节障碍,也得随时为影片尽忠。
即使和谐如爱情片,一旦出现连观众都难以割舍的三角恋,为了一号成功,二号往往就得成仁。
当然这只编导在技术上的自由,事实上,作为思考,很多导演是一直在关心到底谁在掌握着我们的命运的。
不光是导演,哲学家也在想,世界是必然还是偶然;科学家也在论证,事件是因果还是概率;我们也想问,上帝这厮到底是在编程序呢还是在掷色子。
有一系列的电影在探讨这个问题,远的如二十年前的《机遇之歌》十年前的《罗拉快跑》《滑动门》,近的如连拍三集的《死神来了》,甚至香港的警匪片如杜其峰监制的《暗花》和最近的《证人》都试图表现创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
当然这里面最直截了当谈这一命题的就是《蝴蝶效应》之一、二、三。
虽然地球上的蝴蝶不管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比人类多得多,但是能混出名堂的只有三只,两只在中国,分别姓梁和姓祝,另一只在亚马逊丛林,就是经常被人提起的蝴蝶效应的主角,无名,一动震天下。
蝴蝶效应的通俗说法是“南美亚马逊丛林的一只蝴蝶动一下翅膀,两周后北美就会有一场飓风”,学术点说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个原因与结果的非线性关系。
由于鄙人当年这门课若非视力好就差点要补考,这里就不再作更深探讨,还是拿电影说事吧。
很多年前香港有个宣传交通安全的公益广告,广告语是“生命没有NG”,而上面一系电影则是在探讨,如果生命可以NG,人生会比当下这一条更精彩吗?。
给人希望的观点认为,换只蝴蝶就会换场风暴,这种观点比较迎合大多数希望再给一次机会的人的心理。
十年前几乎同时出现的两部电影德国的《罗拉快跑》和英国的《滑动门》(还有个特俗的名字叫《双面情人》)就是这按这种思路讲故事。
罗拉的故事用的是三段方式,一个讲完再回来讲下一个。
说的是罗拉的男友古惑仔曼尼(钱?
)因为罗拉单车被偷而错过见面后在地铁上把老大叫他去收的十万马克给丢了,如果到时交不出来,就要被家法处置。
时间是十一点四十分,这小子告诉罗拉,十二点钟没见到钱,他就冲进超市去抢。
于是罗拉开始跑步筹钱。
导演一共给了罗拉三次跑的机会,每次奔跑在路上碰到的人都一样,但是时间和地点稍有差别,正是这些差别给了罗拉不同的结果,也给了那些人不同的结果。
例如有个老太太推着个小孩被罗拉有一次碰了一下而另一次闪开了,这一点区别就改变了老人的命运,因为她是去买彩票的,其中一次的号码就中了大奖。
还有罗拉的爸爸正和自己情人谈事,罗拉早一点和晚一点去他办公室导致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还有小偷乞丐会计等,每个人都因罗拉跑步的快慢而收获不同的后来,当然罗拉和曼尼也一样,第一次慢了一分钟,打劫超市被警察干掉;每二次好不容易赶上,又被子车撞到;第三次,你还是自己找张碟去看吧。
《滑动门》是用平行蒙太奇的方式来讲主人公的两种命运的,做公关工作的主人公海伦一大早上班被炒了,于是她坐地铁回家,就是能不能及时走进地铁那道滑动的门让海伦后面的故事有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坐上了地铁的海伦及时到家,发现男友杰瑞和前女友丽迪亚在床上,于是分手搬到好朋友家住从而认识了詹姆士且自己开公关公司;而没坐上地铁的那个海伦则被抢劫负伤,受到杰瑞照顾,然后纠缠在两女一男的斗智斗勇中。
导演巧妙地让两条线在几个地方重叠是这部片的一绝,如酒巴、赛艇比赛场、餐厅开张现场和医院,两条线都有这些场景,但是人物的身份和关系是不一样的。
结果是,罗拉的导演比较善良,海伦的导演比较残忍,但更有哲理。
但是真正残忍的不是海伦的导演,而是另一些持宿命论的家伙。
他们变着花样地告诉你,你就象《暗花》中杀手刘青去手里那个球,表面上弹得欢,但是弹到哪里,什么时候停,都不是自己说了算。
这些片子里最让人绝望的就是《死神来了》系列,这个系列目前拍了三部,除了特技越做逼真女主角越换越漂亮之外,故事结构上是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从飞机换成汽车再换成过山车。
不管场景怎么变,电影都传达一个观念:阎王叫你半夜死,不会留人过三更。
三部片中都设置一个能提前几分钟感知灾难的学生,这个学生总能救出一些人,但是故事的发展是不管他(她)怎么努力,他所救的人还是一个个出现意外,连顺序和场景都是安排好的。
最新一部的导演是华人黄毅,他同样没给人任何希望。
相对来说,《蝴蝶效应》的作者就厚道一些,他们虽然也表达了诸如“生下来就是罪孽”这类思想,但至少还给人一两个好的结局,只不过有代价,象最新一集的主人公回到过去牺牲掉自己妹妹以后,其他人却因此象王子和公主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了一大堆小孩。
但是《蝴蝶效应》总的观点还是,不管蝴蝶怎么扑腾,风暴是一定有的,只是大小和方式的不同。
看电影当然要思考,但思考不是为了添堵,更不是为了绝望。
有人看完《蝴蝶效应》后说,那小子本来想把事情弄好点,为什么总是越弄越糟糕,难道什么努力都是徒劳的吗?
还有人说,《死神来了》看了让人想死。
同学,这样看问题就不对了,你要知道:第一,不是什么蝴蝶都可以引起风暴也不是什么风暴都可以倒推两周去找只外聘的蝴蝶顶罪的。
事与事的相关度并不都象电影里那么高的,就是说并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引起后面的连锁反应。
例如说把一个城市的总开关关掉可以造成全城断电,但如果你家的闸拉掉摸黑的就只有你自己。
我们常犯的一个逻辑错误叫后此谬误,就是说把某件事之前发生的事情简单归为这件事的原因。
打个比方,公鸡一叫天就亮,但公鸡就不能因此就把自己上升为党和毛主席,因为鸡叫和天亮只有时间先后而并非前因后果,不信,你公鸡和周韵都不叫,太阳也照样升起。
象《蝴蝶效应》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传导毕竟只在电影里才集中出现,因为电影有太多的巧合,而巧合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
大多数时候,别说一只蝴蝶扇翅膀,就是两只蝴蝶一起飞也不会损害任何人,倒是他们自己要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第二,不是什么事情都那么巧。
我每天在荔枝林里跑步,也就能改变几只蚂蚁的命运,但是罗拉呢,随便一跑影响一堆人。
同理,大部分人早点晚点回家只不过是洗不洗碗吵不吵架的问题,个个都象海伦那样赶上个地铁就赶上了一切那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人人真象当年《甜蜜蜜》的黎明和张曼玉能那么多次天涯海角地不见不散,或象去年《证人》里同一单撞车事故中的各方又聚会到同一个案件中,那也把香港说得忒小了。
第三,不是什么事情都由别人决定。
罗拉碰到的那个老太太去买彩票如果不是机选而是自选,那罗拉爱怎么跑就怎么跑,你在街上拿大顶也不影响老太太发大财。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电影为了好看而把外因和偶然性放大了而让我们忽略了内因和必然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自己千万别当真,现实中还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第四,没有人会整天盯着设计你。
上帝和死神都是有身份的,我们都不入他们的法眼。
上帝六天时间得造出个世界,星期天还得造人,很忙;死神也一样,连那些贪污的受贿的祸国的殃民的修路蹋路修桥垮桥修个学校还压死学生的侵占救灾款项的挪用社保基金的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帮助坏人抓好人的逼人躲猫的闹市飙车的都没时间收拾,还有闲功夫管你这个遵纪守法又心地善良的,你以为你是谁!
一生献身科学的牛顿到了晚年去研究神学,心理咨询师说他们干久了自己都有毛病,哲学家往往成疯子,而诗人,动不动就自杀,所以呢,虽然上面所涉及的电影除了《机遇之歌》文艺味重点,其他都很好看,但是,看完之后千万不能自闭于蝴蝶布下的迷魂阵,你得记住后面的四不一没有,迅速穿过虚幻世界那道滑动的门,向着现实生活,快跑。
要不然,人会短暂性痴呆的。
好心提醒,信不信由你。
关于小女孩的结尾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告诉你们未来该发生的一切还是会发生你以为你改变了命运?
别忘了影片反复提到的警告:你只能看,一旦你参与了改变,更坏的事情会发生。
所以,主角杀了姐姐以为可以避免出现一个连环杀手,避免多个人的死亡,其实不然,恰恰因为姐姐的死亡,主角得以结婚生孩子,而孩子在童年时期已经表现出连环杀手的潜质。
所以这个未来(被主角改变了的,被认为是最好的未来)是可以预计的:主角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个连环杀手的出现,小女孩长大后杀的人会更多。
烧了一个女性玩偶可能在暗示她的恋父情结(因为那个玩偶带有她还没有的女性特征,导演给的特写),对应姐姐的恋弟,也有可能不是,就这么简单。
大小J的名字表面上是为了纪念姐姐,实际是暗示她们两个是同一类人。
放弃吧主角,这个世界上注定要出现一个名字叫J的杀手,而且这个人必须是你的血亲,不是你姐那就只能是你女儿了。
看完了,一片迷茫,开始看评论,看完了,更迷茫。
我始终不相信网上所说小女孩回去纵火的说法,不符合规律。
穿越者只能回到过去的自己身上。
而没出生的年代自己可能是一颗精子,拿什么去放火?
我写了我的观点,大多数来自网上我认同的说法,加了一些自己的想象。
大家看看。
我智商低,逻辑差,不对的地方尽管骂。
先说基础定律。
定律一:平行世界定律存在无数平行的世界,假如称为abcd…假如穿越者从a世界出发,穿越到a世界的另一个时间点,如果他什么都不做,过一段时间他仍然回到a世界。
一切正常。
只是他看到了那个时间点的东西,回来以后他可以改变a世界的未来,而改变不了过去。
比如sam穿越时间,目击杀人,回来后他改变了未来,让凶手提前落网(或者说原本不会落网的落网)假如假如穿越者从a世界出发,穿越到a世界的另一个时间点,但是他不光旁观,还试图去改变那个时间点的事情,那么他将回到另一个世界,比如b世界,这个世界因为他试图改变过去,而变更了历史,而穿越者的记忆,保留的是他在a世界的记忆,所以他很容易无所适从。
基于蝴蝶效应,他在a世界那个过去时间点的作为,会在b世界产生巨大的变化。
而受影响的并不是世界a的人们,他们继续过着世界a不变的生活,而世界b同样存在着一群人,和世界a基本一样,这时候穿越者回到世界b的自己身上,继续自己在世界b的生活。
定律二:穿越条件定律穿越者不是随意穿越到什么时间的,首先他只能穿越到过去的时间点,不能穿越到未来的时间点。
其次,他穿越需要过去那个时间点的某些记录,例如1里的日记或者录像,3里面的凶案现场照片和记录。
不能凭空穿越。
最后,如果这个时间点他曾经回去过,那么类似于打了一个标记,那么下次再回去,就不需要记录,可以直接回去。
也就是说,凭空穿越,只能回到曾经去过的时间点。
现在来看蝴蝶效应3的无数平行世界。
世界a这个世界是最初的状态,sam.a15岁的时候,家里发生火灾。
妹妹死亡,他和父母活下来。
后面平平淡淡,他和女朋友rebecca.a结婚,生下女儿,为了怀念死去的妹妹,起名jenna.a。
父母女儿其乐融融,但唯一美中不足,很怀念妹妹,于是,认识了大胡子老头发现自己超能力后,利用一个火灾现场意外残留的娃娃,他开始了第一次穿越,回到了世界a的1985年,救了妹妹。
这时候由于定律1,他在过去改变了事情,于是他再也回不到世界a,而回到了世界b,变成了sam.b。
世界bSam.b 15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火灾,他救了妹妹,但父母死亡。
妹妹因此爱上了他,但又迫于伦理难以启齿。
他和女朋友rebecca.b结婚,生下女儿小jenna.b(也许这个女孩不会再叫jenna了,暂时还是用这个名字代替吧)但是大jenna.b由于心中爱恋哥哥,和嫂子侄女自然无法和平相处,矛盾重重,某次矛盾爆发之下,大jenna.b受不了了,决心回到过去,杀了嫂子和没出生的侄女。
于是大jenna.b也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穿越,回到了世界b的1996年,杀了怀孕的rebecca.b,当然包括肚子里的小jenna.b。
按照定律1,她也回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c,大jenna.c的身上。
世界cSam.c 15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火灾,他救了妹妹,但父母死亡。
妹妹因此爱上了他,但又迫于伦理难以启齿。
1996年,sam.c的女朋友被人杀害,他孤身一人,被大胡子.c发现了潜能,成了警察的帮手。
他无数次穿越,回到世界c的某些时间点,帮助警察收集线索破案。
因为每次都是仅仅旁观,他每次都顺利回到了世界c。
最后一次elizabeth.c来到他家,带来了一个笔记本,勾起了他的回忆,他决定追查凶手,救回女友。
于是sam.c第无数次穿越,回到1996年rebecca.c被杀的时刻。
而与此同时,他的妹妹jenna.c回到了比他早1个小时左右的时空,导致他的行动不仅失败,还多死了一个elizabeth.c,同时,他们回到了世界d。
世界defg等等就是大jenna数次杀人而跳跃的世界,不再多说,不是难点,大家都看明白了。
唯一需要说明的是,sam.n最后一次在妹妹怀抱中凭空跳转,去的是他曾经穿越过的1985年火灾现场。
这是他唯一一次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跳转。
而jenna如果想跳转到火灾之前的时空,必须需要火灾前的记录、照片或者器具。
而这一切,在所有jenna存在的平行世界里,都被大火烧尽。
(大火在我看来两个结局,妹妹死父母活着,娃娃幸存,作为唯一纪念;父母死妹妹活着,娃娃也被烧毁,没留下任何纪念。
娃娃是个关键。
) 我们跳转到世界o世界o世界o就是影片结尾那个世界,这个世界和最初的世界a很像很像。
区别在于,世界o,sam没有再回去救妹妹。
(否则就死循环吧)世界o里的sam.o,其实是从世界n里穿越回火灾,亲手杀死妹妹后回到了世界o。
这时候的sam.o脑海里充满了多个时空的重叠记忆,加上亲手杀死妹妹的内疚,一生活在混乱和痛苦之中。
他的女儿jenna.o长大后发现自己有穿越能力,并从大胡子.o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大概过程。
她从小看父亲痛苦不堪,没有一天快乐的日子。
于是长大后的小jenna.o穿越回到了影片结尾那个时间,要亲手烧掉那个能让父亲开始第一次穿越的洋娃娃。
这是小jenna的第一次穿越,她按照定律1,也将回到一个她不知道的世界p。
世界p是什么样子?
是她想象的那样,父亲没有回去救姑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家团圆,父亲也不再有那么多痛苦的完美世界吗?
留给大家自己想像吧。
萨姆15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火灾烧死了妹妹,萨姆很心痛。
在长大点的萨姆发现自己可以让意识穿越到过去的自己身上,期间认识了高博尔(胡子老头,应该是他的老师)。
萨姆不听高博尔的劝告穿越到了发生火灾的那天晚上,救了妹妹。
回到现实(这里的现实指萨姆穿越之前的时间),发现虽然救了妹妹但是自己的父母却被烧死。
此后听从高博尔的劝告不再试图穿越回去救自己的父母。
萨姆依靠穿越调查凶案线索和妹妹相依为命。
在此期间,萨姆的女朋友瑞贝卡被人杀死,凶手被认定为列侬。
有一天瑞贝卡的妹妹伊丽莎白请求萨姆告诉萨姆杀死自己姐姐的凶手不是列侬,并且告诉他瑞贝卡当时已经不爱萨姆而爱上列侬了。
伊丽莎白请求萨姆搭救列侬、找出真凶。
萨姆在酒吧和高博尔交谈,完毕后和酒吧吧女上床(这里妹妹珍妮在以后的穿越中发现萨姆和酒吧女上床的事情)。
萨姆不顾高博尔和妹妹珍妮的劝告执意要穿越回瑞贝卡被杀的当晚以找出真凶。
结果是妹妹珍妮跟随萨姆穿越不仅杀了瑞贝卡还顺便杀了伊丽莎白。
列侬因为发现萨姆于是离开洗脱了嫌疑,而萨姆却成为最大的嫌疑犯,珍妮做了萨姆不在场的伪证避免了萨姆的牢狱之灾。
萨姆对现在的结果十分不解,在警察局了解到出现一个庞蒂克杀手,杀了很多女人。
在跟高博尔交流后决定从第三个女人下手追查真凶。
萨姆穿越并躲藏在到第三个受害者家里,阴差阳错的却被当场发现,后来遭到起诉被判限制令(A)。
回到现实后发现第三个受害者却没有死(因为萨姆被当场发现并被判限制令,不会在跟萨姆产生感情,所以没有被珍妮杀掉),萨姆十分疑惑,去找高博尔,发现高博尔已经失踪(被珍妮绑架)。
萨姆在酒吧喝酒,和酒吧女交谈,喝醉后回家。
珍妮随后杀掉了酒吧女。
萨姆因为是最后一个顾客,被警察当作嫌疑犯拘押。
萨姆在警察局偷走了谋杀案的一些资料后被妹妹保释。
萨姆从警察局里偷走的资料上发现了废弃车场的尸首发现地址,在穿越后企图抓住真凶的时候被警察再次逮捕。
此时的证据对萨姆十分不利,在想黑人警官说出他和老婆第一次见面时的谈话内容后获得帮主,暂时离开了监狱。
萨姆回到妹妹家,发现了高博尔曾经养过的可以使人昏迷的花卉。
此时萨姆怀疑高博尔是真正的凶手,再次穿越回到废弃车厂,意外的发现了受伤被禁锢的高博尔。
出去找人帮助的时候萨姆被捕兽夹夹主了脚,接着发现妹妹珍妮竟然就是庞蒂克杀手。
珍妮向萨姆坦白了自己的杀手旅程,并告诉萨姆自己深爱这他。
悲痛欲绝的萨姆穿越到发生火灾的时刻,狠心将妹妹珍妮关在房内烧死。
回到现实后的萨姆见到自己的父母、妻子伊丽莎白、女儿珍妮。
萨姆的女儿珍妮在烧烤炉上烧掉了自己的娃娃玩具。
以上为基本剧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1.有没有平行世界?
根本没有平行世界的说法,这个电影不是物理科幻,萨姆改变过去的同时会影响自己。
如果是平行世界,当萨姆回到过去做出改变的那一刻产生了一个平行世界,那么萨姆回到“现在”究竟回的是那一个世界?
所以看蝴蝶效应不要抱着平行世界的想法来观看,那样你会陷进逻辑错误无法自拔。
规则就是,只有一个世界,萨姆在这个世界的过去做出改变会影响到这个世界的现在,连锁反应包括自己、亲人、朋友的经历人生的改变。
唯一不同的是,萨姆可以保留以前不同反应导致的不同人生记忆。
2.萨姆女儿珍妮的问题萨姆给女儿起名珍妮应该是为了几年被自己杀死的妹妹珍妮,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电影结尾小珍妮烧掉娃娃以及脸上诡异的笑容引发诸多猜测,这里只是为了续集做个铺垫吧!
很明显珍妮也继承了父亲的特俗能力。
此时的珍妮应该是长大后的珍妮穿越附身的珍妮,为了我们还不知道的原因烧掉娃娃。
绝对和萨姆以及萨姆的妹妹珍妮没有一点关系。
3.时间的分叉萨姆15岁的时候家里火灾妹妹被烧死(A),此时的萨姆不知道妹妹正真的死因,长大后的萨姆发现自己可以穿越->认识高博尔->穿越回去救了妹妹(B)->和妹妹共同生活,听从高博尔的建议穿越但是仅仅当观察者->和瑞贝卡谈恋爱(C)->瑞贝卡被杀->穿越->伊丽莎白被杀,出现庞蒂克杀手、高博尔失踪、吧女被杀等等->穿越->发现真想(D)——穿越到A火灾烧死妹妹。
结果父母没死,高博尔,瑞贝卡、伊丽莎白会跟萨姆逐一相识。
萨姆和瑞贝卡的恋爱被第三者列侬插足,萨姆最终和伊丽莎白结婚,给女儿起名珍妮纪念在自己记忆中的妹妹。
从上面A到D只是萨姆人生当中的一个分叉,萨姆在一次一次的选择后任然走回了正轨,而这个分叉带来的记忆却永远在萨姆心中。
以上是我的理解,如果把平行世界的概念带入进来,你会发现要想逻辑透彻的理解这个影片真的很困难。
看到好的电影,就如同找到了一个跟你有共鸣的人,就如同听到了触及灵魂的音乐,就如同看到了美丽的色彩、漂亮的身体,感觉很良好。
最近看烂片看多了,今天终于找到一部感觉不错的片子,而且在豆瓣上看到了跟我对结局理解一样的朋友,很开心。
《蝴蝶3》依旧被很多人大骂烂片,但是至少我觉得这一部在感觉上已经可以跟《蝴蝶1》相媲美了。
喜欢他的结局,把我从“平行宇宙”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个人还是觉得结局很意味深长的。
没有看过《蝴蝶3》的同志就不要继续读下去了,有剧透。
看到结局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另一部片子的结局——《牛津破案算式》,那个风流牛逼的教授说了一句话:The butterfly, flutters its wings and causes a hurrican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Are you that butterfly, Martin?这个风流牛逼的教授在影片的开始说了很多很牛逼的话(我是真的打内心觉得他说的很牛逼,他说的那些牛逼的话让我对混沌学派产生了一点兴趣,推荐该片中这个教授所有牛逼的话还有一个持续一分多钟的包含本片所有主人公及其关系的长镜头),但是就是这最后一句我以前听过无数遍的话让我印象最深刻。
其实《牛津》的重点和主题不是蝴蝶效应,片子中的蝴蝶效应也不明显,只是结尾真相大白的时候让人感觉到有那么点蝴蝶效应的意思(其实也很勉强,那个凶手想杀她妈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片子中的作案手法和动机很一般,一个简单的小案件,被一个牛逼的教授搞得很牛逼了,然而这个结尾却让人感到了一种有点伤感的无奈,伤感无奈在了蝴蝶效应上。
而《蝴蝶3》的结尾是另外一种感觉了,虽说有点无奈和伤感,但是这种无奈和伤感让人觉得活得很真实:你没有办法改变过去,即使你有特异功能可以回到过去那个宇宙,你仍然没有办法挽留你想挽留的,拒绝你想拒绝的。
Jena注定是一个凶手,自从Sam第一次回到过去把Jena从火灾中救出来的那一刻,Jena就是一个杀手了,这个事实改变不了了。
即使后来Sam费尽周折千辛万苦从现在的宇宙和过去的宇宙跳来跳去,企图拯救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也改变不了Jena终究会成为一个凶手这个事实。
因为在影片的最后,Sam回到了火灾的那个宇宙,把Jena锁在了大火的房间里,Jena死在了火灾中,若干年后那些本该死了的人还活着,他的父母也还活着,他老婆也活着,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当他的女儿(名字也叫Jena,这个设计很巧妙)把她的芭比放在火上烤焦了的时候(还带着一副淫荡邪恶的表情),我们都感觉到了这个Jena最终也会成为一个凶手。
Jena就是一个凶手,即使不是作为Sam的妹妹出现的,也会作为他的女儿出现(当然,如果这个时候Sam又发现了,企图回到过去让他老婆避孕,Jena还会从某个别的角落冒出来,变成一个凶手)。
这个结局很真实,让人回归到了非祖母悖论非平行宇宙的大众世界中:人不可能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当然你回到了另一个平行的宇宙中除外),每回去一次,你都要为你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Sam想救出Jena,但是最终还是亲手杀死了她;Sam想阻止Jena杀人,但是Jena总会变成一个凶手。
想改变过去是愚蠢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我所理解的本片中心思想。
至于本片最大的蝴蝶效应,我的理解是:自从Sam第一次从火灾中救出了Jena,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只是在Sam15岁时那一个小小的举动,后来的世界天翻地覆。
这是我理解的《蝴蝶3》看电影的整个过程很煎熬,在看到结局之前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部烂片,因为他不符合科学,他违背平行宇宙理论,他无法解释祖母悖论。
直到看到结局,突然觉得其实一直都在讲科学。
你不想发生,但是你也改变不了。
就像《蝴蝶1》所讲的,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就注定要经历你应该经历的东西,你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无能为力,你对你所做的事情不能挽回,唯一可以避免你经历这些事情、做出这些事情的办法,就是去掉你来到世界上这个可能性,让你自己回到从前的那个宇宙,在那个宇宙中,你从未有过机会降生。
本來還挺期待這部的類但看了之後發現真是一點兒創新也沒有耶男主角爲了抓住內個連環殺手又一個勁兒的往回跑可以每次回去的時候總有別的受害者遇害電影最後不出意料又回到最開始的地方在那場火災發生之後男主角改救了他的父母把他的兇手妹妹關在了房間里哎..不知道是我視覺疲勞了還是3真的沒有1好看反正看的時候放空了好幾次而且爲什麽要有這麼多血腥的場面看的我整個很糾結唯一的發現就是男主角居然是OC裏面的內個LUKE哈哈剪了短髮真的有點認不出來類不過有變帥啦
关于前面的情节,大家已经分析的比较透彻了,而我想说的是自己对结局的不一样的看法。
看过结局的人大家都知道,主人公发现妹妹是杀人狂的时候实现了瞬间跳跃回到了过去,选择在火灾中不解救妹妹、而是救自己的父母,所以看到了另外一个结局,即父母、妻子都活着,还有孩子。
可我认为这只是影片结局的一半,在火场中的妹妹发现哥哥不救自己而是紧紧的关上门,看着自己被火烧死,于是充满了怨恨。
结局那个小女孩,很多人猜测是主人公的孩子又是个变态超能力者,而我的想法是那并不是未来而是过去,也就是那个把娃娃放到火上的正是遥远过去的妹妹,她要放火、破坏报警器,让所有人和自己都化为灰烬,另外也想再次证实哥哥发生火灾的时候会不会再救自己。
而影片结局里面那对模糊的夫妻背影,并不是主人公,而是主人公的父母。
不知道我这个结局解释是否合理。
上大学时看过1,没看过2,昨晚睡前吃快餐一样看了3。
觉得这部剧的idea很好,和中国穿越剧的一大区别在于,西方作者在思考jumping和现在的关联,尽量用符合逻辑的方式解答问题,剧里面有思考和逻辑分析,而中国的穿越剧就是把一堆现代人扔在古代展示一种错位的欢乐感,缺乏思考、分析和逻辑。
客观说这就是一种落后。
我的评价可能不客观,因为上面的原因,我其实完全没看过任何一部中国作家的穿越剧或穿越书。
我经常想,中国在近现代社会几乎从未输出过任何有创造性的科学建树、发明、技术创新、哲学思想,中国对现代科学和哲学几乎毫无贡献。
我们总喜欢说自己几千年前的四大发明和算出了圆周率,但现代社会我们每天每时每刻所用、所想、所学、所受惠的科技,从现在我写字的电脑,到评价的电影、到butterfly effect这个概念、说开来去,没有一件是我们中国人所创造的。
如果我们沉浸在步步惊心和寻秦记这种娱乐至死的文化当中,我们会不会在未来的千年内更加被现代文明所抛弃?
第一次没有仔细看,因为先看的影评。
觉得看个大概就能懂。
结果,只是一知半解。
这回是仔仔细细的看,一边看,还一边做笔记。
疑点:1。
妹妹如何进入第一死者的车的?
2。
胖子怎么知道穿越的办法?
(场景:酒吧)3。
为什么胖子知道他穿越了?
在哥哥第一次穿越回去后,出现了8个死者。
(他为什么在‘过去’被改变之后还是清醒的?
)然后建议他回去观察第三死者。
4。
妹妹也一样。
在他决定回去看第三个死者的时候,生气了。
5。
警察第一次为什么就知道有‘庞帝克’事件?。
(场景:影片刚开始,哥哥的第一穿越后,在警局。
他说‘庞帝克’会知道他和老婆是如何认识的。
之所以到现在才说它是一疑点,是因为这个时候才出现的连环杀人事件。
)6。
最后一次穿越,没有关灯。
没有数据,而且在半迷糊状态。
7。
在她妹妹描述如何杀第一死者时,镜头是在门口,杀的。
但当sam穿越回去时,死者躺在床上。
很干净。
8。
杀胖子的时候为什么要离开呢?
凶器没有电?
为什么工厂有捕兽夹?
哥哥瞎了吗?
那么大的东西没有看到,用脚去踩。
9。
第三死者本来死掉了,最后却没有死的原因没有具体交代,不过很明显是妹妹再次穿越回去了,(在她得知哥哥已经听了胖子的建议之后)那么她是如何办到的?
小结:科幻电影就是科幻电影,因为是编的,所以漏洞在所难免。
很多人都纠结在这两个问题上:1。
谁放的火?
2。
Sam的女儿为什么笑地如此诡异?
我的理解是:1。
着火是故事的前提,没有火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
要不然哥哥或妹妹直接穿越回去阻止放火者,不就没戏了嘛。
所以大家不要想太多!
2.女孩的笑,只能说明,她知道些什么,并不一定要和她爸妈的经历有关,这里可以想像的空间太多了,不过可以确定的就是,她也会穿越。
后面猜到连环杀手是他妹,但还是不明白最后他女儿为什么笑的那么诡异,其实有些地方还是不清楚,比2好很多!!!
在经历了《蝴1》的惊叹和《蝴2》的平静后,该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只会让我觉得是一个缺乏创意的圈钱陷阱罢了...
男主角是自私脑残的人渣
作为第三部,它比起第二部,是有进步的~~~只是,片尾时候小姑娘诡异的笑容,很慎人哈~~~
电锯女..little Jenna结尾的邪笑..OK..gotit..
比第一部差远了。剧情实在太牵强无趣。
。。。。。。。。。。。。。。。。。
结尾不错~
电影最后那个小女孩的笑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喜欢
太一般 电影直接叫启示算了 叫什么蝴蝶效应
我同样喜欢这个结尾
只能说,一部不如一部。何必呢,第一部如此的经典。适可而止也是一种智慧和美德啊!
shit!带着纯洁的妹子看的啊!来激情戏也太突然了!要不要这么低俗的一段啊!!太激情了!!!
人没疯,好厉害昂。。。。。。
有人说过不应该出第2部,我觉得出了第一部外就应该停止拍摄、起码给人留一个好印象。
貌似是oc的luke啊
很喜欢· 这个系列的都很喜欢· 但还是第一部带来的冲击比较大·
结局不错,最后小姑娘笑的好邪恶呀,故事情节有点乱。
前两部拍的多好的~ 被第三部给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