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昆汀·杜皮约
主演:杰克·普罗特尼克,埃里克·朱多尔,阿丽西丝·泽纳,史蒂夫·李特,威廉·菲克纳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简介:故事讲述一个男人寻找自己走失的狗狗,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慕男狂披萨快送女、一个热爱慢跑的邻居以及一件神秘的怪事……如果你看过《橡皮轮胎》绝对不难想象这部《全错了》的调子,奇怪的电子乐,钟表上7:60的时间,还有每个人不停的问“Why”,充满了神经质的快感。详细 >
错是错,无意义的错
神经质
荒诞,神笑点
意外发现Mahone。。完全get 不到此片的点。。
其实我想给更高分,但是又觉得看的一头雾水,电影里到处都充斥着荒诞与BUG,却让人感觉这些BUG是导演刻意而为的.可是这样感觉很随心所欲拍出来的电影又让人看的极其投入,只能说导演Quentin脑洞太大是我跟不上.
正如片名所说,全错了,荒诞,迷幻,一切都不对,但是一切似乎又没有什么不对。没有工作却一直去上班,没有实际工作的工作,一直下着大雨的办公室,一不留神就会被更换的车漆,从棕榈突然变成松树的树,被绑架的狗狗,被算计的人,反转却又随时发生着的生活。推荐观看。
totally unpredictable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友情推荐。
......
实在是太无聊了,这部是真的看不下去,能看完的人很厉害。目前6.7分,拍成这样是没法上5分的,没想到这个导演《真实》之前的都是这样粗糙的作品。
一如既往的昆汀·杜皮约的风格,荒诞无厘头,可惜欣赏不来。
虚无主义的治愈药剂
太特么妙了 这才是最棒的超现实主义 下雨的办公室 基因突变的棕榈树 喜欢给车涂漆的怪人 约地点用经纬度 找狗靠大便信息 面对面打电话 你不能开除我因为我在三个月前已经被解雇了 混淆梦境与现实 世界尽头一片荒芜 要的就是这种反逻辑反理性的荒诞感
喜剧片
为什么?影片试图用奇怪的理由打发走你的疑虑,或者说从来都没有想过正面回复,一次又一次地将摸不着头脑的你留在原地。所以无须咀嚼事件的成因,无须执着剧情的走向,只需随着这些古灵精怪的喜剧效果肆意地扬起嘴角就够了。
怪异,略显无聊,隐喻,不太能懂。故事性太差!
荒诞影片是很冒险的
杜皮约组建叙事结构的方式随着技巧成熟发生了很大转变,但其实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某种一脉相承的机制:一方面是对某个特定类型的直接戏仿,另一方面是通过堆积符号、荒诞和无意义质疑“阐释”本身,由这两种路径来揭示并挑衅类型背后的运行逻辑。表面上看《错》必然伴随“对”,《真实》必然伴随“虚假”,“戏内”一定有对应的“戏外”,但这些明确的二分也许只是障眼法。退一步讲这样的挑衅并不能真正做到破除什么,毕竟它本身并不产生新的意义,或者说压根反对意义,一切都是向着类型内部的“撒娇”,不过哪怕只是这样也比一些影展上和一些人嘴里的号称玩弄虚实把戏实则ego爆表的元电影要强太多。
非常戳笑点…
如果是文字的话,阅读起来应该比看电影更有感觉。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错是错,无意义的错
神经质
荒诞,神笑点
意外发现Mahone。。完全get 不到此片的点。。
其实我想给更高分,但是又觉得看的一头雾水,电影里到处都充斥着荒诞与BUG,却让人感觉这些BUG是导演刻意而为的.可是这样感觉很随心所欲拍出来的电影又让人看的极其投入,只能说导演Quentin脑洞太大是我跟不上.
正如片名所说,全错了,荒诞,迷幻,一切都不对,但是一切似乎又没有什么不对。没有工作却一直去上班,没有实际工作的工作,一直下着大雨的办公室,一不留神就会被更换的车漆,从棕榈突然变成松树的树,被绑架的狗狗,被算计的人,反转却又随时发生着的生活。推荐观看。
totally unpredictable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友情推荐。
......
实在是太无聊了,这部是真的看不下去,能看完的人很厉害。目前6.7分,拍成这样是没法上5分的,没想到这个导演《真实》之前的都是这样粗糙的作品。
一如既往的昆汀·杜皮约的风格,荒诞无厘头,可惜欣赏不来。
虚无主义的治愈药剂
太特么妙了 这才是最棒的超现实主义 下雨的办公室 基因突变的棕榈树 喜欢给车涂漆的怪人 约地点用经纬度 找狗靠大便信息 面对面打电话 你不能开除我因为我在三个月前已经被解雇了 混淆梦境与现实 世界尽头一片荒芜 要的就是这种反逻辑反理性的荒诞感
喜剧片
为什么?影片试图用奇怪的理由打发走你的疑虑,或者说从来都没有想过正面回复,一次又一次地将摸不着头脑的你留在原地。所以无须咀嚼事件的成因,无须执着剧情的走向,只需随着这些古灵精怪的喜剧效果肆意地扬起嘴角就够了。
怪异,略显无聊,隐喻,不太能懂。故事性太差!
荒诞影片是很冒险的
杜皮约组建叙事结构的方式随着技巧成熟发生了很大转变,但其实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某种一脉相承的机制:一方面是对某个特定类型的直接戏仿,另一方面是通过堆积符号、荒诞和无意义质疑“阐释”本身,由这两种路径来揭示并挑衅类型背后的运行逻辑。表面上看《错》必然伴随“对”,《真实》必然伴随“虚假”,“戏内”一定有对应的“戏外”,但这些明确的二分也许只是障眼法。退一步讲这样的挑衅并不能真正做到破除什么,毕竟它本身并不产生新的意义,或者说压根反对意义,一切都是向着类型内部的“撒娇”,不过哪怕只是这样也比一些影展上和一些人嘴里的号称玩弄虚实把戏实则ego爆表的元电影要强太多。
非常戳笑点…
如果是文字的话,阅读起来应该比看电影更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