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纳衰老,谋划,与老国王的谈话,受难,陨落,奥丁报丧,儿子们为父报仇。
中间几集超出了我对剧本的期待,将个人的信仰,思想,国家的利益冲突都带出来。
这剧在这边很冷门吗?
看到第四季都觉得不错啊,大方向的剧情,人物设定,战争场面,音乐都做的很出色啊。
况且演员有一半都出彩,真会选,真会演。
罗格纳白手起家农民的儿子一身好武艺充满智慧的头脑文韬武略他有大的战略向西发展侵略英格兰成功了领导力强大维京文化培养出来的攻打英国扩大规模再与爱尔伯特合作他从一个草根成为了伯爵成为了王一步一步发展吸引力其他的伯爵,其他王的加入他的梦想在英格落地种田发展维京贫瘠的土地培育出更加强大的力量武力勤劳维京不断开拓不断征战不断胜利在干完了英国他计划征战法国这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应当继续往英国发展就可以取的统治权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很强大了接下来打战也不是漫无目的战略远交近攻坚持了六代人二百多年接下来才是战术有了根据地才有革命区才会有胜利如果取得了英国的土地不断安排人员过去安排战士过去说不定以维京强大的战斗力可以统治英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英雄迟暮一个英雄一个王三年没有执政隐瞒了英国的情况在法国被弟弟干败英雄迟暮老气横秋在英雄的时代有影响力有吸引力有过人的智慧可以赢得胜利可以得到维京人的支持当失去这个光环他变成了过去式儿子们不信任不追随二老婆管理着运营没有好的关系前妻有她自己管理的领土也不理会他他想到了自杀没有成功见到过很多的企业家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东山再起的往往是少数很多都是像老的罗格纳一样没有了当初的资源影响力信用做事很难他实施了最后的一个计划以自己的死激起全维京人对于英国的战斗视死如归进入英灵殿成就自己最后的辉煌与其默默无闻的活着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他谋划再去英国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以利益吸引亡命之徒去到英国带着当初最弱的儿子无骨人力量不行谋略更强他自投罗网艾尔伯特的儿子大老粗一介武夫没有长远策划能力把罗格纳关了起来忽视无骨人艾尔伯特回来他与罗格纳惺惺相惜英雄惜英雄最后过招亦敌亦友两个人都是有野心的人一个梦想殖民英国走向世界一个梦想成为英国之王王中之王一个信仰基督教一个信仰维京文化,多神两个人都喜欢爱瑟斯坦一个有智慧的传教士一个在两种信仰之间争斗的智者帮助罗格纳开拓了视野英国,法国,罗马,西西里帮助艾尔伯特打败维京人指导罗马人的战斗他的儿子阿尔弗雷德一个聪明,坚强的王者一个好的继承人两个人都很成功都是一步一步提升就像同时创业的老友经历了数十年的争斗与合作两个人都知道战斗是最差的方式需要合作需要协议罗格纳引祸到英国艾尔伯特侥幸心理一个谋略大师通过谋略兵不血刃就成为了全英王中之王先是与艾德结盟联姻一起对抗维京人收买邻国公主把她变成傀儡再次战胜对方利用维京人的力量干掉公主的叔叔与弟弟再次得到王子的欣赏消灭理事会成为了王中之王他对于心爱之人的征服也是充满了谋略与艺术儿子的女儿邻国公主拉葛莎都不是通过强权而是智慧先予后取文质彬彬心甘情愿之前通过他的儿子干掉了种地的维京人干掉了反对他的贵族这次他想通过罗格纳干掉他的盟友艾德干掉罗格纳心存侥幸结果罗格纳直接就是把战争引向了他们两个告诉他的儿子们全力进攻两个王罗格纳死得轰轰烈烈视死如归而艾德国王猪一样的国王没有他女儿的智慧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简单思维就是报仇逞一时之快把自己也送入死亡之境并且遭受了最为惨烈的酷刑当初大秦帝国赢渠梁抓了公叔痤兄长,妹妹都要报杀父之仇他能够从国家公器出发宁可被刺也要保国家社稷把为国宰相送回为国不宣传为捕获宣传为外交还割地称臣为大秦的变法赢得了机会赢得了道义对比于中华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伟大罗格纳对于儿子们的培养还是有点粗导致了后面的争斗没能成为一个强国
五季内,第四季两个国王的博弈最为精彩,在不可抗拒的历史事件中,两个王用尽了一切办法让自己的愿望得以战胜命运,而且在不可逃脱的死亡到来之际,仍然能把自身的死布局在未来两族的斗争上,这个斗争两王并不希望发生,两族之间的战争也不是他们的目的,但为了英格兰的统一和维京人的定居,必须借助两族之间的仇恨和残杀,厉害的政治家应该就是这样的,无所谓顺境逆境,一切境都要为他所用,改写历史进程,wessex的王孙和Ragnar的儿子注定要沿着两个国王的布局发展,最终实现英格兰的统一和维京人的定居,两王知道自己的生命里实现不了的宏愿,那就用死交给后代吧
看第一季,大愛帥氣辣媽拉葛莎,對男主角竟然外遇忿忿不平看第二季,拉葛莎離開男主角,心中叫好。
接著對拉葛莎這角色的種種反應就感覺越來越奇怪...看到第四季終於看出來了。
這位拉葛莎其實是女兒身男子心,跟當時代的男人一樣占有慾很強。
只能自己背叛別人、不能別人背叛自己。
1.男主角外遇,拉葛莎大怒的亂丟東西。
男主誠實告白,但說自己不愛公主,問她怎樣可以原諒。
拉葛莎說不要再見那女的,他說好。
-->>我覺得男主角蠻誠實地。
這裡一切都很好,很真實。
身為老婆會忌妒生氣有佔有慾也很正常。
接著就變調了...2.公主懷孕出現,男主為了孩子跟拉葛莎提議為了孩子兩個老婆和平共處。
還道歉說他不能丟下自己孩子的母親。
-->>我覺得男主挺誠實挺有責任感的,接著拉葛莎隔天就收拾包裹,啥都沒說就打算走了。
男主追過來問她怎麼一句都不說就拋棄他。
她回答: you humiliated and insulted me. I had no choice but to leave you and divorce you. 接著男主說他不想她走,她回答: this is fate第一次看覺得很酷,但仔細想想不太對勁。
你們看,男人外遇她可以原諒,女人懷孕來到她家也似乎可以接受,但要跟她一起平起平坐當老婆跟伯爵夫人,那可不行! 這就是她所說的humilated and insulted。
為何我說她生氣並不是因為老公外遇而是因為另一個女人要跟自己平起平坐呢? 因為她的地位明明就不變啊? 她老公還是愛她、還是要她當老婆、還是不希望她離開,他唯一希望的就是生更多小孩,而拉葛莎生不出來另外一個女人能,that's all。
我若是拉葛莎就好好調養自己身體讓自己可以生、或是調養身體道不容易流產,若真不行也只好接受另外一個女人幫老公生孩子。
為何說她離開的原因根本不是老公外遇呢? 因為她自己也外遇啊! 她婚後跟羅洛有一腿,還是老公的哥哥! 她其實沒資格要求男主角的。
好,那她雙標好了,那麼事情已經發生了,她愛的到底是自己還是丈夫呢? 很明顯的,她愛的是自己,因為對她來說她的自尊心遠比她丈夫的快樂來的重要。
當然人性上不願意與另外一個女人分享丈夫的愛是很可以理解的,但她不能在離開前先跟丈夫說一聲: 我實在無法接受,抱歉,我要走了。
不,她說的是: you leave me no choice。
明明丈夫給了她選擇,她的意思其實是說: It's impossible to share my husband with other woman cause you are mind, only mine. 接著男主說不希望她走,她的回答是: this is fate。
這句話更加不負責任了。
很多事情的確不是掌控在我們手中,但妳說妳的選擇是命定的? 那真是把責任都推給神了? 妳明明有選擇,妳選擇離開,那也沒錯,但妳要承擔啊! 妳的男人做出了選擇,他犯錯、他道歉、事情發生他選擇妳也選擇她、妳無法接受不是只有妳、妳選擇離開 -->全都是妳選的啊! 然後妳說是命運? 媽呀,超級不負責的。
3.後來那個背叛她的屬下後來要跟她結婚。
她在婚禮上殺了他,理由是她無法忘記被背叛。
Excuse me! 我記得那男人後來有跟妳解釋那是他犯的一個錯,他當時以為他愛的是權力、後來才知道他愛的是妳,後來改正讓她跟他一起當伯爵、有人反對她時把那些人殺了、跟她求婚、向她示愛。
種種行為與付出她都看不到,她只記得當初"那一次的背叛"可見得這女人相當自我中心吶 還相當任性、看不見別人對她的付出跟愛。
同時我也為拉葛莎感到相當可惜,其實只要她稍微放下一點自尊,幸福可及呀! 如果當初接受公主,然後幾年後等她生完孩子在把她幹掉不是很好嗎? 如果接受這個愛她的男人跟他好好結婚、原諒當初他犯的錯,幸福在一起生孩子一起統治王國不很好嗎?4.後來再次懷孕還跟拉格納去打仗。
拉格納提醒她好幾次為何懷孕還來打仗、冒著失去孩子的風險。
拉葛莎說: 你憑什麼問我? 你不是我老公。
-->嘿 人家關心妳,這也是一種愛的展現! 好嗎!接著她一直搬重物、打仗跑跳、每天動胎氣、打仗的地方不可能有好的飲食跟休息。
拉格納又去提醒她了,說他關心她跟孩子希望她好好照顧身體,此時她說什麼先知說她留不住孩子不論她做什麼。
-->小姐,問題時妳什麼都沒做啊? 拉格納說得很好: 所以妳就做盡了一切事好證明先知是對的? 哀啊,所以後來流產了一點都不意外。
我看妳不能全怪神啊,妳自己也沒盡一點力量留住孩子啊好啦 抱怨完了。
原本這角色完美女神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已經恢復成一般人了。
還是相當任性與幼稚的那一種女人。
最後拉葛莎多年後殺了公主,從這個角色的人設來看也可以理解了。
她被作者設定成一個很會記恨而且記非常久的人。
中間會對你很好、會愛你,但最後會殺掉你喔。
我記得有一幕公主誠懇地跟她道歉,拉葛莎說欠債已經還清了。
拉格納要她留下是她自己選擇離開。
最後拉格莎殺公主的理由卻是: 我永遠無法忘記妳搶走我丈夫、我的王國跟我的快樂。
Excuse me,again這些是妳的選擇,當初妳也說原諒了。
妳都忘了嗎? 還是妳有雙重人格? 還是是作者有雙重人格? 這劇本肯定是男的寫的,因為看得出來實在不是很懂女人啊 呵呵呵不過忘記以上這一切角色合理性,把角色當作服務劇情以及歷史。
那也就可以理解了
拉格纳是真正的王者,他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摧毁的,他对一般人看来的苦难、肉体的疼痛、流血牺牲、死亡……有着不一般的见解。。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前几季一直把拉格纳和鹰在一起的镜头给的那么多,因为因为鹰对于拉格纳就是一种图腾,是一种先知,他在鹰的视角下俯瞰,这种高度无人能企及,代表着信念与理想,也代表着惨烈而悲壮。。。
这种生命的厚度,是可以直击观众心灵的一瞬,让人泣不成声……
第一季: 公元793年,拉格纳首次带领维京人向西航海发现英格兰岛,并洗劫了诺森不理亚王国的东边林迪斯法恩修道院,从此标志挪威、丹麦维京海盗开启百年入侵掠夺英格兰。
拉格纳2次入侵英格兰带回财富,名震维京人,伯爵忌惮他要除掉他,被他单挑杀死。
拉格纳被推举为伯爵。
拉格纳带领族人攻击诺森不理亚,掠夺财富2000金币。
因拉格纳威望,挪威国王艾瑞克会见拉格纳并邀请他帮助解决瑞典的领土争端。
第二季:拉格纳帮助艾瑞克打败瑞典伯爵博格。
拉格纳、艾瑞克入侵英格兰,遇到风暴,漂浮到威塞克斯海岸,杀退士兵。
博格偷袭了拉格纳老家,拉格纳紧急回救,前妻拉葛莎偷夫兵力帮助夺回家园,留下的艾瑞克被爱格伯特打败。
爱格伯特和诺森不理亚埃拉国王联姻且联盟。
拉格纳、艾瑞克、拉葛莎返回威塞克斯报仇,被爱格伯特联盟打败,拉格纳陷入迷茫,爱格伯特再次谈判赔钱,雇佣拉格纳帮助麦西亚公主去争夺王位。
拉格纳同意了提议。
艾瑞克忌惮拉格纳的威望拉拢拉格纳的手下准备除掉拉格纳,但一切都在拉格纳的掌握,他在晚宴清除了艾瑞克一家。
第三季:拉格纳和威塞克斯军队帮麦西亚公主夺王位,先战胜了公主的叔叔军队,又围困山顶战胜了弟弟军队。
拉葛莎带族人去爱格伯特送的沃土封地耕种经营新家园。
拉格纳、拉葛莎返回海峡。
埃塞尔沃夫和贵族屠杀了封地耕种的维京人,这是爱格伯特的计谋,他除掉入侵的维京人再除掉不听话的贵族。
公主毒死了弟弟成为了麦西亚唯一继承人,她想利用自己肚子里拉格纳的孩子要挟爱格伯特,但爱格伯特的计谋已经不怕拉格纳,公主只能就范听从爱格伯特。
拉格纳寻求新的掠夺地点,旅行者告知了她法国的事情,法国成了他的下一个洗劫目标。
拉格纳、卡尔夫(拉葛莎的现任)、齐格弗里德进攻法国惨败,齐格弗里德伯爵被俘被杀,战争耗尽了法国人城内的食物,他们想要和谈,拉格纳借着和谈假死被装进棺材抬入法国城内,里应外合洗劫了法国获得6000金币。
罗洛留下驻扎,法国担心维京人反复骚扰,决定嫁公主给罗洛,让罗洛抵御维京人,罗洛同意了。
第四季:麦西亚贵族推翻了麦西亚公主的统治,爱格伯特入侵麦西亚,背弃公主,成为了威塞克斯、麦西亚双国王。
拉葛莎婚礼当天杀了卡尔夫伯爵,自己再次成为伯爵。
哈拉尔、哈夫丹、拉葛莎寻求拉格纳再次入侵法国,拉格纳重伤后力不从心。
罗洛设置河边铁索要塞,拉格纳大败,他把船抬到内河,又遇罗洛,再次战败。
拉格纳威望尽失,无人再愿跟随,他用财宝买老弱病残出海英格兰,被诺森不理亚埃拉国王俘获杀死。
比约恩、哈夫丹、哈拉尔来到法国想要去地中海,罗洛同行。
他们洗劫了西班牙的穆斯林。
拉葛莎偷了海峡,占了拉格纳地盘。
比约恩、哈夫丹、哈拉尔 、拉格纳的儿子们来到英格兰大规模入侵为拉格纳复仇,杀了埃拉国王。
哈拉尔入侵英格兰前派人去攻占海峡,但哈拉尔不知道自己的派的人已被杀,偷袭计划失败。
拉葛莎胜利继续统治海峡。
维京人入侵威塞克斯,埃塞尔沃夫大败,爱格伯特被杀。
但复仇结束后,拉格纳的儿子们很快分裂,比约恩要去地中海,哈夫丹跟随,无骨者伊瓦尔要继续征服。
第四季剧情图文解说:
猛男罗洛,诺曼底公爵,他的子孙威廉将是英格兰国王。
麦西亚贵族推翻了麦西亚公主的统治,爱格伯特入侵麦西亚,背弃公主,成为了威塞克斯、麦西亚双国王。
爱格伯特夺了麦西亚王位,公主半夜刺杀,被情妇朱迪斯背刺。
爱格伯特成为双国王。
拉葛莎婚礼当天杀了卡尔夫伯爵,自己再次成为伯爵。
拉葛莎的婚服,当天他干掉了卡尔夫伯爵。
哈拉尔、哈夫丹、拉葛莎寻求拉格纳再次入侵法国,拉格纳重伤后力不从心。
罗洛设置河边铁索要塞,拉格纳大败,他把船抬到内河,又遇罗洛,再次战败。
罗洛率领的法国海军。
拉格纳威望尽失,无人再愿跟随,他用财宝买老弱病残出海英格兰,被诺森不理亚埃拉国王俘获杀死。
比约恩、哈夫丹、哈拉尔来到法国想要去地中海,罗洛同行。
他们洗劫了西班牙的穆斯林。
洗劫西班牙的穆斯林,突然出现的另一种文化很惊艳。
拉葛莎偷了海峡,占了拉格纳地盘。
比约恩、哈夫丹、哈拉尔 、拉格纳的儿子们来到英格兰大规模入侵为拉格纳复仇,杀了埃拉国王。
丹麦前所未有的复仇大军,噶了埃拉国王。
哈拉尔出发前已派人抢夺海峡,被拉葛莎击败。
维京人入侵威塞克斯,埃塞尔沃夫大败,爱格伯特被杀。
维京人大军进攻威塞克斯,爱格伯特被噶了。
复仇结束后,拉格纳的儿子们很快分裂,比约恩要去地中海,哈夫丹跟随,无骨者伊瓦尔要继续征服
埃塞尔沃夫,爱格伯特的儿子。
拉葛莎只能陪伴卡尔夫伯爵。
埃塞尔沃夫的妻子埃拉国王的女儿朱迪斯,只爱她公公爱格伯特。
法国公主,鼻孔看人。
用身体给奥拓伯爵换弟弟上位,出卖奥拓用身体给法国国王换弟弟掌权,最后双双被精明的国王咔嚓。
哈拉尔和哈夫丹,两个伯爵。
拉格纳的第二任妻子,被拉葛莎抢夺海峡后杀害。
只要拉格纳一走,这个神棍就来偷家偷人。
拉格纳的儿子们都喜欢这个女人。
哈拉尔爱而不得的女人。
比约恩把自己母亲的百合给拿下了。
主教弘扬教义。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想到拉戈纳孩子们的母亲,那个传说中屠龙勇士的女儿,我觉得没有比她更悲催更工具人的角色了……就真的是生育工具,用完就扔。
但这么个被拉戈纳当成工具人的女人却在这部剧中被塑造得很有血有肉,一点都不工具。
拉戈纳拉葛莎这对,我承认他们俩有领袖气质伟人气质,拉戈纳有人性而且脑子好使,拉葛莎意志坚定又刚烈,品德相对其他维京人好的不是一点两点,但真的,他们俩死了我一点都不同情。
还是从头开始讲起吧,故事是这样的:拉戈纳当上伯爵后急着生儿子,但是和原配拉葛莎生了一儿一女后她就再也怀不上了,好不容易怀了一个还流产了,他就失去了耐心,出差期间和屠龙勇士之女阿斯拉格一夜情怀了个小孩。
这女人没有武力值,各方面都能力平平(但是具有能够预测未来的天眼,我觉得这已经很开挂了,加上她刚出场的时候逼格和智商都很高,本来以为是个厉害角色,没想只是个炮灰),拉戈纳看不上她,但就是看中了她能生,于是和拉葛莎商量“要不我把她也娶了吧”。
拉葛莎很生气地离婚走人了,甚至都没告诉他她要离婚就直接驾着马车走了。
拉戈纳追上来,说你要走怎么也不说一声?
她说你这是羞辱我,我怎么可能不离婚。
这个时候儿子也追了上来,说我改变主意了,还是选妈妈。
这一段当时看得我感动得不行,贴一下我当时的追剧记录:「第一集最后几分钟看得我特别感动,好几个点,一个是盾女绝对不忍一夫多妻,你让我妥协我就离开你,《诗经》那个年代也是如此。
拉戈纳只是想要儿子,爱的还是原配,追过来求她别走,她说“It'smyfate”,认定了的事绝对不改,就非常刚烈。
第二个点是儿子,儿子始终维护母亲,从父亲搞一夜情就开始生气。
父亲的朋友告诉他必须选父亲(毕竟是继承人),可他还是选了母亲。
第三个点是拉戈纳没再纠缠,儿子追过来说改变主意了还是跟妈妈,他没有任何挽留,就说“照顾好妈妈”,然后很伤心地看着母子俩离开。
这几分钟之所以感人是因为这一家三口都做了最好的事,干净爽利,从心而行,不强求对方,到目前为止还真没在哪个电视剧中看到这种。
」目前为止没什么问题,但是之后他们俩对待这个新的妻子的方式可以说不是一般的过分。
真就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前面说了拉戈纳并不爱这个女人,即使前妻走了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他也没有好好待人家,就是一个接一个地生儿子,总共生了四个小孩,还全是儿子,这下他心满意足了(毕竟北欧人当时就是过着野兽一样的生活,首要任务就是传宗接代)。
除此之外就别想有什么交流或者互动,更别提精神上的支持了,他对她总是很不耐烦,很不在意她的感受,比如她都说了“这三天不行,非要那啥的话生下的小孩会是蛇眼”,但是拉戈纳一定要,就很不尊重人家。
因为在丈夫这里得不到爱,阿斯拉格的精神一直很脆弱,郁郁寡欢,尽管她是王后,但她觉得世界很灰暗很无趣。
有一次拉戈纳出海,家里来了一个叫哈伯德的流浪汉,这个人确实很有气质,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神性,会让我感觉他真的就是神。
他不仅在精神上安慰了阿斯拉格,还让她最爱的残废小儿子伊瓦尔停止了哭闹酣然入睡,于是她就被他深深吸引了,很依恋他,把他当成精神支柱。
但是正因为她天天去找这个男人,顾不上管孩子,两个稍大点的儿子掉到冰窟窿里险些淹死,为了救这俩孩子主角团还折损了一员。
最终是哈伯德救了这两个孩子,并且在救人后悄然离去。
拉戈纳自己也在出差的时候搞一夜情,和柯文瑞思女王生了个儿子马格纳斯,但是得知老婆和一个神一般的流浪者哈伯德乱搞男女关系后勃然大怒,从此以后进一步给她施加精神暴力,冷暴力热暴力一齐上阵,这下把阿斯拉格本来就脆弱的精神搞得更垮了。
拉戈纳再次出差,哈伯德也再次出现,阿斯拉格觉得救星出现了,把他当成她的救命稻草,但是这一次他不光安慰她一人,还安慰其他痛苦的女人,于是她很生气很嫉妒,像个疯女人一样推搡他质问他,还扇了他一巴掌。
挨了一巴掌的哈伯德还是很淡定,一点都不狼狈,也不恼怒,他说:“我会永远在你身边,永远。
但是不要想着占有我,因为占有在爱的对立面。
”然后他就转身离开,再也不回来了。
阿斯拉格的精神就彻底崩溃了。
这里演得特别好,把那种整个人破碎掉的感觉刻画得入木三分,我印象非常深刻。
拉戈纳还是有点良知的,他送人头之前还是认真向老婆表达了感谢和歉意。
拉葛莎就让我无语了,是她老公要生儿子,她却把所有的仇都算在他找的这个女人身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夺权也就算了,非要赶尽杀绝,而且这是一个没有武力值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
何必呢?
阿斯拉格对她并没有任何威胁,不杀她,一切还好商量,一旦杀了,她儿子能不为母报仇?
所以说,都是自作自受。
拉戈纳年轻的时候拒绝循规蹈矩年复一年去俄罗斯洗劫,他发挥探索精神向西方航行,发现了英格兰这个新世界——比俄罗斯富多了,从此英格兰就一直惨遭维京人的烧杀抢掠,最后他也是在惨遭虐待后死在英格兰。
拉葛莎目前还活着,但伊瓦尔发誓非报杀母之仇不可,先知也说你的确会死在她儿子手上——先知说的话还没有一句不成真的。
真就是种什么因食什么果。
但是今天让我想起这个女人的却不是她的悲惨,而是她的善意。
阿斯拉格当上王后之后,看出拉葛莎的大儿子比约恩爱上了自己手下的一个女奴芙恩,便还了芙恩自由,祝福他们两个,还送她衣服和首饰。
甚至芙恩最后离开之前也是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王后抚养的,说明她最信任的就是王后。
而拉葛莎后来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境:拉戈纳次子乌伯——拉戈纳和阿斯拉格生的第一个儿子,爱上了拉葛莎手底下的一个女奴,拉葛莎坚决不还那个女奴自由,还对乌伯说“你没资格给她自由”。
乌伯没有管,还是娶了她。
而我现在最新看到的一集,很明显能看出这个已经成为乌伯妻子的女奴对拉葛莎怀着很重的意见和怨气,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她杀死了自己丈夫的母亲,同时也没有像阿斯拉格对待芙恩一样对她。
2021.11.16
时隔五年重温,世界已经大变,不变的唯有纷争、死亡、欲望,和信仰。
什么是“great man”?
Ragnar和Ecbert,两位国王用一生,尤其是用面对死亡的态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但他们也都更尊敬,乃至敬仰艾塞斯坦。
因为这位神父身上有股独特的勇气:勇于怀疑信条,勇于探索异己,勇于叩问灵魂深处的不堪和矛盾,勇于击碎自己的信仰然后重建之。
信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为人类是唯一“知道”自己必有一死的动物。
死亡本身并不是黑暗,“认识到”,才是。
知道了凡人皆有一死,所以众生皆苦,四大皆空,万物虚无。
这是大恐惧,大黑暗。
当先民们第一次认识到自己必死的命运,该是何等的绝望。
只有在这样的绝望中,才有了奥丁和索尔,有了宙斯和朱庇特,有了阿努比斯和荷鲁斯。
“知道”是一种痛苦,知道的越多,就越痛苦。
但“知道自己知道”,是人之为人的唯一标识。
“如享太牢、如春登台”,那是一种动物性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情绪,仅此而已。
Ragnar总喜欢说Happiness is nothing,那是他本能地懂得,人不能做情绪的奴隶,而必须用大脑主宰心智。
只有戳破虚妄之快乐,和快乐之虚妄,才能获得唯一的真实,哪怕这样的真实重若千钧:凡人皆有一死。
所以,Ecbert会念诵那段关于“all is vanity”的旧约经文:“因为日光下所行之事,我都以为烦恼,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所以,Ragnar会断言:“人们只是为了逃避自己的恐惧,所以创造了诸神。
”所以,艾塞斯坦会承认,自己既爱诺斯诸神,也爱基督上帝。
因为,无论是“the god”还是“gods”,都是一个文明乃至无数文明的精粹之凝结,是先民们一头扎进万古长夜后的唯一依托,是一切希望寂灭后的唯一希望。
从死亡的恐惧中,诞生了巍巍神灵。
神灵激发出人们最强大、最崇高的一面,让文明从茹毛饮血中蹒跚至今。
当然,神灵也引出文明最沉重的一面,人们无数次以其之名义提起兵戈,奔赴杀戮。
Ragnar的传奇故事,和英格兰人民背负的沉重“丹麦金”,是相伴相随的。
公元800年,基督教(天主教)在欧洲正处于上升期。
一切欣欣向荣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信仰的影子。
第一季中,最早被Ragnar洗劫的林迪斯法恩修道院,在真实历史中,是当时苏格兰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
修士们为了传道来到英国的北方,卡斯伯特成为了“圣人”,虔诚的信徒跟随而至。
有了人口涌入,就有商品交换。
于是,经济繁荣。
21世纪的人类,无法想象一个不被科技主宰的世界。
因为今天的一切,都和科技有关。
一切的“miracle”,都和技术迭代、科技创新有关。
同样的,8世纪的英格兰,也无法想象一个不再被信仰和神灵主宰的世界。
彼时的人们曾觉得,那些精美绝伦的彩绘和教堂,昔在、今在、永在。
千年已过,大不列颠仍然遍布教堂,只是再过千年,世界上还会有互联网或计算机吗?
人们常说“黑暗的中世纪”,那是因为忘了中世纪前的欧洲是什么样。
以今之视昔,会觉得地中海文明的衰落和欧洲的崛起是理所当然,是自然之更替。
但是如果站在当事人的视角,如果你是公元476年守卫罗马城的士兵,当你看到奥多亚克攻入罗马城,那你目睹的只有一个伟大文明的日暮黄昏,别无他物。
罗马曾很多次被攻陷,但这一次沦陷后,再无罗马。
pax romana结束了,下一个pax victorian,要等到1500年后才会出现。
罗马治世的结束,就像Ragnar回归卡特加特湾一样,那只是灾难的开始。
日耳曼打败了罗马,但日耳曼没能取代罗马。
罗马帝国破碎后,律法、经济、知识、文化、艺术、技术,一切完整的都走向破碎,一切坚固的都走向消散。
正如阿尔伯特所言:“we lost more than we ever had。
”也正如刘慈欣所言:“当年,古罗马人在宏伟华丽的浴宫中吹着口哨,认为帝国就像身下的浴池一样,建在整块花岗岩上,将永世延续。
现在人们知道,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切都有个尽头。
”这段话,美如诗。
对于日耳曼各民族而言,基督(天主)教信仰更像是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在最黑暗的时代撬动了一切,支起了光明。
布朗沃思在《维京传奇》的开头,详细描述了林迪斯法恩修道院如何繁荣了当地经济。
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基督教不仅撬动了欧洲的精神世界,更撬动了欧洲的物质世界。
彼时的欧洲,几乎一切的创造和发展,兴旺和繁荣,都是因为信仰的传播。
这点对于阿拉伯人也是一样。
在伊斯兰教出现前,他们只是零星的部落,散落于阿拉伯半岛的角落,在一个个庞大帝国的阴影下,在大流士、亚历山大和凯撒们的威严下,匍匐着,生存着。
直到7世纪,一个小部落的后裔改变了一切。
罗马沦陷后的第一个五百年间,世界是宗教的世界。
从基督教到伊斯兰,从青藏高原向西直至大西洋,亚欧大陆和北非的大部分人类,都在迎接信仰的巅峰时代。
只有当第三个五百年开始后,基督教信仰在辩证法的规律下,从原因运动成为约束时,人们才想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灵魂人物Ragnar,以及king Ecbert,他们其实是幸运的。
他们或凭借非凡的好奇心,或凭借幼年在查理曼宫廷的见闻,挣脱了时代施加在他们自由意志之上的枷锁。
信仰最大的敌人是怀疑,而他们都是怀疑者。
包括维京人的先知,基督教神父艾塞斯坦,这些同时代的超凡者都是怀疑者。
相比于两位国王,神父艾塞斯坦更幸运,他有两位国王唯一没有的,却是最珍贵的东西:追寻自由意志的自由。
两位国王作为怀疑者,却没有怀疑的自由。
他们是国王,是世俗信仰的守卫者。
他们必须肩负起“统治”的重任,必须在世俗王国和自由灵魂之间,选择前者,割舍后者。
他们只有在神父身上,才能看到真正之自由的影子,那个自己心向往之却没有资格追寻的影子。
所以,king Ragnar和king Ecbert真正尊敬的,乃至羡慕的,不是作为殉道者的艾塞斯坦,而是作为怀疑者的艾塞斯坦,是作为自由之定在的艾塞斯坦。
这里的“自由”不是要求随心所欲的鸡毛蒜皮,而是在信仰的巅峰时代敢于叩问信仰,以无限的勇气和诚恳,反思看似最牢不可破的存在,然后根据反思的结果确定自己的行动准则,实践之,坚持之。
这样的人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人,这样的人是真正自由的人,这样的人是终点而非桥梁,这样的人是万古长夜的不灭星火。
我用三个星期刷完了四季,在最后两集哭成了狗。
Ragnar Lothbrok和King Ecbert,这部剧我最喜欢的两个人物都迎来了生命的尽头。
最喜欢的一幕是两人饮酒大醉,互相嘲笑对方的神明是多么可笑,不由想起大秦帝国里年老的张仪和公孙衍互嘲的情形。
英雄相惜,只在英雄迟暮之时。
从第三季开始,每一集都是越看越心酸,尤其是Ragnar,看着他从第一集的意气风发一点点沦落成颓废的老头,狡黠的蓝眸如今只有疲倦和不甘。
当他如流浪的奥德修斯一般回到自己的王国,人民却报以冷眼和鄙视。
好不容易凑了人手回到英国,作为观众我在心里喊:再来一次胜利吧,就一次,最后的胜利。
残酷的现实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圆满的结局。
这才是真实!
真实,是我向家人朋友推荐这部剧最重要的理由,尤其是它的战争场面。
我妈第一反应这部剧肯定很血腥,不看了不看了。
血腥当然不是全部,它的真实在于从主角到龙套,每个人都融入进角色,维京人为了掠夺而战,萨克逊人和法兰克人为了保卫国家而战,每一次剑斧相接都是拼尽全力的,每一种战术都是实际可操作的。
真实还体现在语言,我之前在微博感叹,第一次看到有电视剧硬逼着演员背出拉丁语、古挪威语、古英语和古法兰克语,甚至虽然世界大同用英语,不同地区也硬是逼演员说出了不同口音。
这也使得一干中世纪教授激动不已,能在主流影视中听到古老消亡的语言。
(我中世纪史教授给她家狗狗分别取名Ragnar和Floki==)还有一些我们觉得夸张不可信的地方反而是真实的,比如维京女性的黑眼圈,还有他们繁复的发饰。
这些,再加上服装,生活习惯等细节,给本剧营造出了非常真实的历史风貌,这在历史作品中是极为难得的。
至今让我激动的一个场景是Ragnar和他的的小队第一次踏上Northumbria的土地,这一幕简直像是历史重现,几百年前的维京人可能也是这样雀跃地来到新土地,和萨克逊人谁也听不懂谁,干脆利落地砍人抢钱==当然,这部剧也有不一定正确的地方,比如人祭,Dr.Harry Brown说其实真实的人祭比剧中还要残忍,因为不会有人自愿牺牲,几乎都是强迫的。
Shield-maiden这个词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术语。
还有Ragnar的儿子给他复仇时,走的路线远远慢于史实。
以及不可避免也有撒狗血的地方,比如那个完全不知道写出来干嘛的唐朝公主,可能只是为了增加猎奇性。。。
不过,瑕不掩瑜。
就目前而言,这部剧是我看过的历史剧最高成就了。
虽然最喜欢的角色除了Lagertha都不在了,但还是很期待第五季,请为我继续诉说,the saga of sons of Ragnar Lothbrok。
我又半死不活的看完了又一季(第四季)…Ragnar自己不想活了就跑去找仇人以死埋地雷,最终得逞能以聚集所有族人的力量灭了两大英格兰王。
想不通的是盾女为啥要杀公主,大婆赶跑小三很能理解,但是公主都放弃一切了,太小心眼了吧,她有4个儿子啊,给他们一个借口给自己挖坟吗?
维京人翻脸比翻书还快,各种混乱,有点像我们春秋战国的时代,最后战胜英格兰王子的战术竟莫名像孙子兵法,哈哈哈!
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横轴过来,是大唐了啊…他们也太落后了吧…西方神话里的人总是虔诚的祈求神的庇护,什么事都赖是神的旨意。
Ragnar偏不信,只信自己靠自己,所以他活成了维京人的传奇维京人的神!
我们中华民族却不同,神话中,太阳太多太热了,射下来!
被海淹了,填了它咱不坐方舟!
没火太冷,自己钻木取咱不去偷!
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是抗争!
抗争!
靠自己!
Ragnar是不是跟我族的精神有点像?
对了,唐朝公主伊度的出场有什么意义?
五石散毒害男主什么意思?
纯粹就黑一下我们吗?
强行安排东方面孔,不能理解。拉格纳下线!
一如既往的优秀,但是蛇眼提前退场太滑稽了;就算是要加重拉格纳的后代之间的冲突,也不应该让蛇眼,如此重要的一个领主当祭品。人家的后代至少还能延续到第一个千禧年之后,散布西到不列颠,东到丹麦本土
真的是欧
唐德宗女儿都出来了,牛,时间线挺准哈,看到第六集,打个两星怕维京土著骄傲,看一半终于弃剧了,崽们出来跟一群痞子一样……剧情节奏侮辱我了——打一星,弃!
穿着大红棉袄、扎着长鞭子,用庙号称呼自己还在世的父皇,的唐朝公主,跟着兄弟出海远洋,不幸被海盗打劫卖到巴黎,又被维京蛮子劫持到北欧。。。太tmd佩服编剧的脑洞了。。
这一季的节奏太拖沓了,会看睡着的
第十四集是最喜欢的一集,两个国王代表着各自的世界谈论着他们的神灵.这些无法与常人言语的想法使他们倍感孤独,同样使他们互为知己.无论是维京神或是上帝,人们只是需要他,需要这个信仰.当拉格纳明白这一切时,信仰崩塌时.他选择了痛苦.而非欺骗自我.这两位国王同样深信深爱着神父,可能只要如神父那般的圣人才能明白两位最高位者的心
这季不行啊,已弃剧,2星给配乐
爱情动作片😅
emmm
Bjorn越来越帅了!跟他老爸当年一样吊炸天了(花痴眼。
第一季格局小,第二三季尚可,第四季简直就是一个“”乱"
弗洛基的腿真长啊!!!!!
先拓者之死
有时候我渴望死亡,因为死后可以见到爱的人,但我不知我死后是否能见到你,我不知你的上帝是否允许我进入你的殿堂,我接受洗礼改信你的宗教,让我们死后相聚
越看越没劲了
比约恩帅,其他这季剧情有点崩(前10集观感),后10集还是棒棒哒!
越看越纠结…拉格纳已疯,儿子们都长大了,感觉后面能拍的东西会有很多。很喜欢比约恩和罗洛~
都要弃了看见JRM
这一季整个是绿色的,NTR漫天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