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特岛7月22日
Utøya 22. juli,恐袭夏令营(港),7月22日重生(台),U - July 22
导演:埃里克·普派
主演:安德烈·伯恩森,亚历山德·霍尔门,布瑞德·福里斯达,艾丽·瑞亚侬·穆勒·奥斯本,苏陆士·萨达特,马格努斯·莫恩,张特兰
类型:电影地区:挪威语言:挪威语年份:2018
简介:在2011年的7月21日那天,650个年轻人正在于特岛上参加夏令营,他们刚刚得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奥斯陆的一座政府大楼被一个全副武装的右翼激进份子炸毁,接着激进分子就来到了于特岛。影片将跟随一名叫卡佳(Kaja)的小女孩,在听到了激进分子的第一声枪响后,令人窒息的72分钟生存挣扎。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于特岛惨..详细 >
虽然没犯什么不可挽回的错误,但这种没有显示出任何一方面优于纪录片形式的非纪录片确实没太大存在意义,大概就是那种压根没想好怎么拍但又一根筋一定要拍出来的电影。另外,“长镜头”和“一镜到底”就快被这些导演们玩成贬义词了。
就算是伪记录也采用了最糟糕的方式来拍,恕我欣赏不能。
老实说,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这事。巴黎恐怖袭击能让全世界亮灯,无数人今夜都是法国人,可是死伤人数只差了几十人并且全是青少年的于特岛惨案,恐怕和我一样不知道的应该是多数。给四星不是因为本片真的质量很高,而是为了推荐它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事件。
一个700多人的营地啊!!!只有一个枪手啊!!!哎……
手持的第一视点(在最后跟随主角一起躲避枪击)长镜头存在感极强,故事编排和镜头调度完全为了长镜头而服务,或许难以评价是好是坏。利用同伴的话语进行提示、推动主角动身,总感觉有点机械。虽然在银幕之外的我们能够“冷血”地认为女主角在作死,但是真正身处其间时我们能做到独身其身吗?0903@国贸百丽宫 挪威影展
就女主这智商能活到最后也是奇迹
保罗·格林格拉斯的《7月22日》和本片关注同一话题,但表现方法和侧重点迥异。相比前者,本片评价更加两极分化,抱怨缺乏戏剧性而乏味和赞扬影片克制与写实的声音并存,在之前对该事件前因后果有了解的观众可能更容易代入本片
影片很大胆地使用真实时间来从一个固定视角记录于特岛事件,这样一个尝试也很明显地表明了,追求极致的写实往往充满了漫长的停滞,对于观众也许是无聊,但事实上现实就是如此,无论多么危急,都是无休止的等待与重复,直到突然的死亡。
看了上海挪威电影周的于特岛 我明天就要写影评为豆瓣6.0平反!
真实感还是有的,但是除了对恐怖袭击现场的还原就没有别的了,倍速播放完全不影响观影。
一年竟然2部于特岛惨案,但我真的看不出这个事件放在剧情片里能拍出什么好效果
作为电影太拖沓了,作为纪录片又感觉有点不到重点,就是卡雅陪人死亡那时和最后是亮点
本身缺乏冲击力的画面,晃动的镜头又削掉了剩余80%的美感。
hit and run身临其境。只是偶尔会思考如此拍摄是否存在伦理问题…
看的真的很惊悚,难以想象当时岛上的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有多害怕
又是个一镜到底,镜头的每次抖动都发散着巨大的恐惧和无力感。但真正惊喜的是结尾处男女主角互诉衷肠,无限的趋近于传统类型叙事的时候戛然而止,女主中枪倒地,男主自顾自的落荒而逃。在灾难和意外来临时,这才应该是没有滤镜的真实!
★★★
和同题材《7.22》比起来,无论角度上还是完成度上都是偏弱的。一镜到底比《摄影机不要停》还要粗糙,既然是还原真实紧张感,几断煽情戏和作死戏就格外让人想快进。最棒的观感来自于凶手寥寥几个身影和帐篷外的脚步声。
一镜到底的片子,理论上主角是一定有主角光环的,但是居然敢。。。最后一个转场,高级,妹妹的人物弧光完成。峭壁之下,居然也能做出那一秒的惊悚感。本来勉强六分的片子,看完,比大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同一事件改编的电影要好太多了
一镜到底确实厉害,不过这样也会变得视角太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