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迅雷上乱下的,看到刘烨的名字肯定不会多想,唉我真是博爱啊。
不过才知道两年前拍的了,怪不得看的时候始终有一种怪异的气氛,一霎以为是70年代片一下又出来一部手机。
菁确实和李心洁有点像,至少和米尼是有那么一点的,嘿嘿,不把自己往角色里套,开始套别人了刘烨的扮相竟然是刻意的,我一直觉得是他本色选择的服装还有耳环呢,嘿嘿,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演技好就是不着痕迹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觉得他是gay呢,蓝宇和无极的影子甩不掉了,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明明演的都是冲动执着并且狂暴的,比如龙小羽刘思嘉钟跃民等等等等,唉……王安忆简直了,上海的气息女人的无谓,耐着性子看下去,总比长恨歌要好看那么一点点,展现场景多过交代情节的就应该划入文艺片了吧,一句话说的清楚的事情用镜头语言还能说上一个半小时,得多大功底啊!
很多自恋的情节,李心洁画的妆真是丑。
不过那些探监的情形,那些不顾一切的拥抱,那些彼此相恋但却不知所措的走向绝途的爱情,脑海里不断回想起的是我最喜欢的台剧之一斗鱼飞鸟和鱼的痴恋,始终铭记这句话,小燕子哭着求于浩不要推开她,钟情这两个字,无比喜欢飞鱼与鱼的痴恋,曾让彼此痛苦不已,但那种痛苦,却是幸福的一部分。
他们确实拥有过幸福,而春去春回,流传在众人心中的,只剩下美好的回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鱼和一只鸟相爱了。
但是上帝告诉它们,它们永远不会是恋人,甚至做朋友也是奢求,即使它们彼此相爱,这一辈子也是可望不可及。
鱼儿讨厌海水的束缚,渴望在蓝天中自由自在和高高在上的感觉;鸟儿讨厌空旷的蓝天,渴望得到海水的沐浴,在水中漫步。
鱼儿努力地跳出水面,跳向它梦想的蓝天;鸟儿不断地冲向海面,去感受水的亲近。
鱼儿一次次地跳,却总在尾巴还没离开海面时,就重重地落下,有一次落到岸边,是涨潮的海水救了它;鸟儿一次次地接近海面,却总在刚刚拥抱海水时,就被湿了的羽毛拖住,是它的朋友一次次帮它逃离险境。
鱼儿不愿放弃,因为它感到蓝天在召唤它;鸟儿不愿放弃,因为它觉得大海才是它真正的家。
这样,鱼儿和鸟儿不停地尝试接近,但都在它们接近梦想的过程中,接近死亡。
鱼儿的后代们依旧努力地去实现鱼儿的梦想;鸟儿的后代们仍然在不断地去完成鸟儿的理想。
鱼儿们死了一批又一批,鸟儿们走了一代又一代,可它们从没有想过放弃,依然执著的坚守著自己的信念。
大家认识可以借助海风飞行的鱼儿吗?
它就是飞鱼,那条执著的鱼儿的后代;大家认识可以在海水中游泳的鸟儿吗?
它就是企鹅,那只鸟儿的后代。
它们一个上天,一个下海,用同样的执著完成了自己不变的梦想……最终,它们成为了一对最幸福的恋人。
就像李然独白中说,我第一次看到这双眼睛,就希望自己可以一生被她注视着,一双清澈而明媚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清澈的只容的下一个人,唯一一个人,我听不见自己的心跳,感觉不到自己的呼吸,只觉得自己漂浮在半空中,这世界里只有这注视着我的这双眼睛,我知道,我等待的色彩,期待的唯一,终于到来了。
就像夏琳陆涛第一次见面……你知道就是那个人,你不可抑制的被吸引着,逃不过的命运。
就像美人草里那一路追逐后的深深凝视,下一步你就可以为她付出所有可是越是爱的深就越不知道如何去爱,于是原本残缺的两个人就互相伤害,即使付出自己的一切,也换不来一个平衡点,找不到来时的路,只好一步步走向灭亡人们都是喜欢这种情节的吧,小燕子说我不要做你的包袱,于皓背小燕子,告诉她,你是我最重要的包袱,几年后再看这些话的时候,我依然心中酸楚。
孔庆东讲金庸的时候曾经说过,悲剧的爱情不是外力不许两人在一起,而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可调和。
我们为爱奋不顾身,却往往又为爱而走错路她不能离开他,他只想见到她,纵使这样的爱会将他们带入最黑暗的深渊,他们也情愿米尼的结尾,她已然毫无留恋,阿康刚入狱那一段的空虚,无疑宣布了没有她她的生活将毫无色彩。
她不愿意毫无色彩的活,所以要一直追寻,所以要死的美丽。
最后一眼看刘烨,竟然是在电视画面上。
还记得么,小雪从富士山顶跳了下来,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王安忆的作品我看的不多,记忆中只有一部《妹头》,她的成名作应该是《长恨歌》。
在电影院观看过郑秀文版本的《长恨歌》,实在是很糟糕,郑秀文歇斯底里的演绎生生的破坏了那个袅袅娜娜地从老上海弄堂中走出来的活色生香的王琦瑶。
李心洁应该是实力派的演员,长得也漂亮,可脑海中总把对她的印象定位于《鬼域》中惊悚片女主角的形象,总觉得米尼这个角色并不是顶适合她,如果由周迅来演绎的话应该会更出彩一点,周迅的眼神和形象更能刻画出米尼的寂寞与绝望。
《米尼》又是一部根据王安忆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没有看过原著,据说改编的很失败,在豆瓣上也看到了许多人给了不怎么高的评价。
说实话,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拍摄手法都很一般,可我还是很喜欢,因为影片中大段大段的旁白。
李心洁那明显带着港台腔的普通话配上缓缓流淌的背景音乐,令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每个人都是需要倾诉的吧,而都市寂寞的人群习惯于在他人的喃喃自语中安静的沉淀,让那一字一句暖暖的熨贴灵魂深处的孤独与寒冷。
米尼是杂技团的台柱,她最擅长的节目是“空中飞人”,舞台上的她光芒万丈,万众瞩目。
可是洗净铅华,走下舞台后,米尼的心中却是大片大片的荒芜。
母亲从小就丢下她远嫁异国,米尼在舅妈的抚养下长大,舅妈并没有善待米尼,在她心中,这个美丽聪慧的女孩子只是一棵“摇钱树”。
亲情的缺失让米尼倍感孤寂,她渴望着一个奇迹的发生。
有一天,她遇到了阿康,阿康是一家小音像店的老板,他有一点点帅气,有一点点痞气,有一点点小聪明,还有一点点玩世不恭。
阿康经常搜集各式各样的钱包,用来窥探他人的故事,寻找人类原本的善良是如何在都市的繁荣里渐行蜕变。
第一次见面,阿康送了一张《樱花雪》的碟片给米尼。
阿康说樱花雪是一个很美的爱情故事,米尼长得很像片中的小雪。
小雪有着和米尼相似的童年经历,深夜,米尼对着电视机屏幕泪流满面,阿康的影子在不知不觉间已进驻了她的内心。
阿康喜欢躲在台下看米尼的表演,那种期待与痴迷,对他来说有着赛过偷天的快乐。
演出结束以后,他们一起吃夜宵,米尼娇嗔:“你为什么不给我送花”?
阿康邪气的一笑,转身变出出一捧龙虾花束。
米尼惊喜,他们在夜色下亲吻,爱情开始生根发芽。
阿康许诺要给米尼一个完美的婚礼,他要把美丽的杨浦大桥上铺满红地毯,米尼穿一件由一千多白玫瑰花织成的婚纱站在那头,阿康从那头慢慢走过来,这时天上下起了流星雨……米尼在阿康编织的童话里甜蜜的微笑,她找到了久已渴望的温暖与安定。
幸福的时光是那样的短暂,阿康因为偷窃富商的钱包而入狱,米尼也因为摔伤而被杂技团解聘。
失去阿康的米尼是那样的孤独无助,她的生活被大段大段的思念填满,她在家和监狱的两点一线之间来来回回的奔走,在留有余香的爱情城堡里徘徊流连。
阿康刑满出狱后,他们的爱情开始急转直下。
阿康急迫的需要一个崭新的开始,他没有忘记曾经给予米尼的承诺,他想让米尼过上好日子。
可是他不知道米尼并不羡慕宝马香车,锦衣玉食,她只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米尼为了偿还阿康欠下的赌债,再次走上了舞台。
可是阿康却因为参与贩毒,事发后再一次被捕。
漂泊在半空的米尼心底再也没有了任何支撑,一种深刻的悲凉缓缓的漫上心头。
在舞台炫目的灯光中,所有有关情感记忆的闸门都喷涌而出,米尼想起了第一次见面时阿康灿烂的笑容,想起了阿康在舅妈家翻箱倒柜寻找母亲寄给自己的信,想起了阿康不惜越狱只为了送给自己一个粉红色的凤凰……在所有的温暖和美丽都缓缓的蜕尽以后,米尼就像《樱花雪》中的小雪,从半空中缓缓坠落。
很喜欢影片中米尼那位睿智的邻居老大爷:人活着本身没什么意义,平安度过就是万幸。
开心这件事就像下饭的小菜,人活着靠得是饭,有没有小菜其实是无所谓的。
作为一个非电影从业人员,是没有资格对电影本身的优良尺度做出判断和评价的。
但基于我对文艺片的感觉,说说对《米尼》的看法。
《米尼》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文艺片,但我个人看来,从处理方法上,却一点不文艺。
因为意境不够,没有唯美的画面,没有悲鸣的音乐,总之片子的全部的影像像是在直观的在呈现一对都市男女上演的悲欢离合。
唯一让我感到文艺和唯美的就是结尾。
这两幅图,就是电影的结尾部分。
随着主题曲的渐入,米尼缓缓坠地。
悲凉的结局。
曲终人散的意境,导演还是把握的比较到位的,或许没有这个点睛之尾,这部文艺片就会有遗珠之憾,说不文艺是觉得文艺的气息还不够浓厚。
也或许由于演员的演技火候没到,没有将都市男女处于爱情和生活现实矛盾的情绪处理到位,表演上有些空洞,人物性格最容易通过爱恨情仇表现出来的,但感觉那女主角的苦痛表演的并不那么生动,打动人心。
刘烨的将男主角的痞气表现还挺有那么回事,但是在爱情纠结的痛苦中,就觉得很平淡,而李心洁扮演的米尼,却觉得看不出什么深入的人格个性。
像是一个灵魂不显著的人。
当然这与导演和演员的水平是无关的,只是每个人对剧本理解不同,表现手段也有自己的一套。
《米尼》虽不是最合格的文艺片,但整体还是能够引起观影者去思考的,这是我对《米尼》这部电影本身一些感官,纯属个观点。
《米尼》是根据王安忆的作品改编的,文学性的东西,大多数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因为文学里更多的寄托的对现实的感官,所以《米尼》在我看来更像是现世报,不像是电影。
观看《米尼》就好像在参阅当下年轻人面临疯狂的爱情和现实的艰难矛盾中挣扎的情态。
生活不能没有爱情,可是爱情和生活如果处理不好,爱情只会死于生活。
可是《米尼》中的米尼和阿康都是不愿意妥协于生活的人,最后只好选择为爱情牺牲。
这也就引出我今天的主题:用激情恋爱,用理智生活。
年轻人的观念里,似乎都认为无爱不欢的人生是遗憾无趣的人生,所以大多数人抱着"人生能有几回爱,此时不爱何时爱?"的信念执迷爱情。
就像米尼和阿康那样爱的痴缠爱的死去活来。
爱情的美好和欢愉是没有人愿意摒弃的。
情欲也是人之性,就像食欲一样。
可是爱情是必须遵从生活的,一旦脱离生活,爱情的毒性就会显现出来,深深沉迷,欲罢不能,痛不欲生,最终走向毁灭。
就想《米尼》中,米尼绝望的死去,最后回荡的就只要悲鸣的歌声,曲终了,人散了。
虽然是电影,但现实中,这样的悲剧并不是没有上演。
处于爱情和生活现实的两难的抉择中,有多少人能够理智的作出选择呢?
忠于爱情的人必定是大多数。
《米尼》中阿康为了照顾失业的米尼,为了给米尼幸福,不惜铤而走险挣黑钱,因为他想快点给米尼幸福。
他是个好人,是个好爱人,但是是愚蠢的,激进的走向了深渊,最后也断送了自己的爱情。
米尼为了帮阿康还债,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人会因为爱情而变得无私,也会因为爱情而变得盲目,仿佛只要保住爱情,什么都是值得的。
可是生活毕竟不是戏剧,演完走人。
现实中的米尼和阿康是存在的,且不是小数。
为爱痴狂的勇敢,毕竟谁都想要证明一次。
但生活还是需要理智的。
以前听说过一句话成熟,文明,健康的男女才能维持长久的关系。
我想米尼,阿康是因为不成熟,也就是爱让他们变得盲目了。
我们是现实中人,希望大家在恋爱的时候尽量激情,在生活和爱情有冲突的理智的去控制平衡,这样才不会造成悲剧。
用理智和激情恋爱吧。
还以为这应该是一部90年代拍的影片。
因为那时候的李心结和刘烨都那么的年轻。
人是有天赋的,天赋各有不同,特别是演员,特别明显。
李心结和刘烨都是特别有天赋的演员,独特的气质,极富灵性,让人一看就能喜欢上。
这应该不算影评,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了妈妈。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如米尼一样的美丽,被很多人喜欢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两点一线在家和农场往返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一样,遇到了一个让她爱的痴狂的男人。
选择不顾一切的去爱,却不曾想到会如此浓烈的把酸甜苦辣都尝遍。
只是生活和戏剧最大的不同,就是剧本可以嘎然而止,但生活不会。
剧本中的角色可以死去,但生活中的人却是不得不持续的承受着种种选择的前因后果。
我不知道妈妈会不会后悔,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她不会选择这一条路,也不会受这么多苦。
所以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怜惜之情爱着我的妈妈。
即便她做了很多不该,做了很多错事,虐我心千万遍,我气过了,伤过了,痛过了,怪过了,却也无法真正的放弃她。
只能不放弃,不执着,或是承认这世间诸多无能为力。
那句黑老大的话,很多时候在我耳边回想:“人,生来就排好了座次,中国13亿人,你能排第几?
"。
”有的人拼命往上挤,在上边的人拼命保位置,不让别人挤上来“。
当初刘若英跟着张艾嘉去纽约拍《少女小渔》,戏中要求刘若英露两点,于是她哭着打电话给陈升。
陈升问“脱了会怎样?
”答:“脱了会死。
”刘若英问:“不脱会怎样?
”答:“回来做助理。
”“那就回来好了……”昨天,我为了今天上午去看《米尼》和领导请假,当然不能被允许。
我便设想这样的对话:“不看会怎样?
”“不看会死”“看了会怎样?
”“看了会没有工作。
”那就去看!
我喜欢的作家,我喜欢的演员,我喜欢的故事,我喜欢的米尼,……即使丢了工作,我也会去看!
于是如期翘班奔向影城,就像中学时翘课去赴约,就像大学时翘掉考试去听喜欢的讲座,就像无所畏惧的青春期,这种感觉,好过一切。
那么多铺陈之后,电影开始了,在李心洁以空中飞人的姿态亮相的一瞬间,我便知道,王安忆的小说已经遥远,甚至我所期待的电影也已遥远,但我还是喜欢着,小品式的表演,大段的诗意独白,不紧不慢的叙述方式,简简单单的节奏起伏……宛若一段漫长的耳语,诉说蒙着灰尘的往事,气息平静,却能激起久久无法散去的恐惧和心疼。
米尼,阿康,在世俗的世界里,靠近着,温暖着,悲伤着。
米尼和阿康怎么相爱呢?
米尼是一条鱼,缺乏起码的安全感,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向着大海的洄游,她需要永不干涸的海水作为归宿,她需要一个家,一份守候,一种安定。
阿康是一只鸟,在天空中寻找方向,在喜欢的枝头停留片刻,听风起云涌,看岁月变迁,飞行继续,无拘无束,永远不会着陆。
当鱼和鸟相爱,唯有将巢筑在海天相接处,那必是视野之中却无法抵达的彼岸,必是悲伤的结局。
米尼和阿康第一次在随波逐流四目相视之时,一切都已写就,爱滋生于无氧的空间里。
米尼是杂技团的聘用演员,专门表演空中飞人,她跟着要好的同伴认识了香港富商大成哥,用大成哥的话说:米尼到哪里都是最耀眼。
不是单纯的美丽,可人或者什么,是淡定的气质,宁静的眼神。
阿康是随波逐流音像店的店员,他说他是严井俊二的日本表弟,他说他偷钱包只是想窥探那些人成功的秘密,他说《樱花雪》里的小雪和米尼很像。
阿康原本就是随波逐流的人,他滔滔不绝,他无所畏惧,直到最后被捕的一刻,依旧是坦然的表情。
阿康和米尼的爱情是畸形的,亦是朴素的。
阿康可以用一大把龙虾代替鲜花献上爱的表白,在众人面前亲吻米尼给她惊喜;他可以骑自行车带着她在城市飞翔,为她偷回那些被舅妈藏起的妈妈写来的书信;他可以去偷大成哥的钱包,只为“看看你是哪路神仙”,只因那是一个对米尼心仪的男人;他可以深夜越狱,只为送她自制的凤凰玩具和一个沉沉的拥抱,他也可以为了带给她现实的幸福,替狱友黑皮贩毒,直至走上不归路……你看,他能为她做一切冒险,可是却不能与生活和解。
他原本就是脱轨的人生,承载不下现世的幸福。
他的爱那么绝望。
米尼呢?
过早的失去父母让她没有安全感,她寻找归宿,她渴望落地。
因此,她不在乎阿康的职业,只要他能那么轻易地读懂她;她不在乎他简陋的小屋,只要那里依旧是她唯一的天堂;她不在乎他的贫穷,只要能微笑着看他吃早饭;她不在乎为他摔伤,再也不能飞,只要他是爱她的;她不在乎家和监狱两头奔波,只要那个关于幸福的希望还没有破碎,他甚至不在乎向大成哥出卖自己的身体,只要他能让自己重返舞台,替阿康还钱……她说“我爱你,我想你,我要和你在一起,什么都不要!
”米尼的爱看似简单需索却是孤注一掷,她真的是空中飞人,阿康是那唯一绑住她的红绸,有一天,红绸缎了,米尼便再也爬不起来。
这就结局。
鲁迅先生在《伤逝》中写:人须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阿康因贩毒供认不讳入狱,米尼如虞姬般在舞台上以最华丽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一刻她看见小雪从富士山上跳下,她理解她的悲伤。
爱情就这样结束了,仿佛一颗石头落入湖面,漾开一圈圈的水晕,然后又慢慢消逝,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那些相爱过的痕迹,那些快乐的记忆变成灰尘被风吹散,看见的人只是淡淡地惋惜着,细微的疼痛牵动着某根柔软的神经。
整部电影就像一段漫长的耳语,那么轻盈的语气,那么沉重的诉说。
一场爱的堕落,美好而残酷,大概是对王安忆原著中唯一的保留,也是最为本质的。
飞翔,下坠,在过程中看那些精致锋利的碎片闪烁曾经的光芒。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眼角湿润,却始终没有哭泣过。
如同有人给你讲了个宿命的故事,仅仅是宿命而已,有太多的无能为力。
鱼和鸟的爱情不太合情理,但愿上帝有一天愿意为它们在海天相接处筑一个温暖的巢。
每一行其实都有着自己的痛苦有的痛在肉体,有的却苦在心里在苦与痛之间画上等号的那一定有着尘封的往事喜欢柔柔的音乐和着淡淡的独白,看了开头就决定看下去.其实爱情真的很简单,第一眼就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你想要的.恋爱的时候单纯,而要是两个人住在一起一切都慢慢的改变了.影片很真实,男人为了女人去贩毒,女人为了男人而出卖身体,怎么感觉好像国外的一部小说呢.两个人的身份早就注定了这结局,我觉得她会选择离开,却没有想到是离开这个世界.米尼是一个很特别的女人,敢爱敢恨,既然选择了这份感情就会努力去坚守,到最后甚至连坚守的理由都找不到了,还是选择了坚守,带着爱情的美好离开了这个世界.影片很不真实,首先两个人真的相爱吗?我觉得他们爱的太轻易,太仓促了.两个人虽然生存在不同的环境里,却同样生活在空虚迷惑的精神世界中,很容易找到共鸣,可是当安康把一切都告诉米尼了,米尼还会选择和他在一起,有点太被爱情冲昏头脑了.其次大康做了那么多年的小偷,第一次入狱的时候怎么会犯下那么低级的错误啊,崩溃了,拜托找个更好一点的理由把他弄进去好不好啊.还有他是怎么越狱的呢?好奇怪哦.最后如果你爱一个人会怎么去爱他(她)?可能爱表达的方式不同,男人是会为了女人而努力赚钱,甚至铤而走险,女人为了钱而出卖自己的身体.可是这样的爱还存在吗?如果存在还叫爱吗?整个片子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悲痛是一点一滴的流露出来的,影片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李心洁的演出,快乐的时候是张扬的,悲伤的时候是淡淡的.
开始看时就考虑片子看完要不要删除,硬盘没有多少空间了。
看完了在豆瓣一搜,零五年的片子——我对此一无所知。
某天睡眠缺失依旧的午后心血来潮下了下来,那完全是看在刘烨的份上。
这是个没安全感的男人,但不矫情。
米尼在第一个镜头里眩晕的轻扬看起来很美,那种破败颓废的美,像个妖精。
她说她想飞。
她每一个手臂张扬的样子都仿若时光倒流,那是跟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诀别的远久年代,这让她看起来安静而忧伤。
假若定格的话就是一个戏子。
她觉得人在飞翔时心却是踩在地平线上的,阿康仰望的表情痴痴傻傻,那个人就是她心挂念的地方,她的地平线。
所以当阿康背身入狱,她就跌了下来。
我因为你而不能再飞了。
后来她还记得自己说过这句话,那时已经对阿康放逐。
她知道勉强不了但还是想挣扎一下以为能让他回心转意。
她选择阿康是以为自己选对了一种坚强,“在男人坚强的背后你能体会为之付出的全部意义”,后来意义失却,凤凰身碎。
“时光或许不能停驻在留有余香的爱情城堡,可驻足在心里的甜香却是每一个女孩最为私密的春天”,她死的时候脸上的妆容不那么浓重,死得甚是如愿。
那是她最美的时候,她曾拥有过一个私密的春天。
阿康不认为拿人家的钱包叫偷,他只是觉得一切充满不确定,希望有个来路去路。
他入狱是因为拿了那个钱很多时间很少但总是请米尼吃饭喝酒的男人的钱包。
这真是讽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明目张胆,也许他只是个赌徒,他急于想知道米尼为什么选择的人是他。
狼吞虎咽的爱情来得太迅猛,他以为自己没资格认真。
这么自卑的男人。
米尼说,你怕了么?
怕了就说一声。
他当晚就越狱出逃,把那个亲手做的凤凰布偶带去她入住的招待所,被狱警抓走时他笑得一脸腼腆。
他是在告诉她,他不怕。
故事等到阿康出狱就散了,沙子淅淅沥沥下落,跟所有的爱情命运号一样在生活的锅碗瓢盆面前崩盘。
有点看不下去。
但最后都死了一切也就结束了。
一个半小时渲染那么长的一段人生,从爱情出生到生命死亡,片子有点那么力不从心啊。
音乐是多打一颗星的原因,它抑郁、敏感、缓慢——跟米尼每一个恍惚的神色一样唯美。
米尼拿着DV时你会以为那是某支MV处于进行时,音乐如水,对白喃喃的。
流动的是情感,画面就不能那麽隐晦了,所以多了一些煽情的独白。
独白和音乐让片子变得压抑起来,也更耐看些。
毕竟爱情有时候很矫情的不是麽。
没有看过王安忆的小说。
女性书写文字的先天性缺陷是太过自恋,这不是我喜欢的优点。
她写的时候应该还年轻,写了一个决绝的爱情故事。
我希望她快点老去。
看完后我还是决定给硬盘腾点空间,别人的爱情不能当饭吃,也许该人人自危不能任其顾此失彼才对。
反正现在好像就是这个样子。
这只是某一个别人的爱情,对吧。
电影像平淡的流水,静静地从心里流过,你却从中感受到一种悲凉。
喜欢李心洁扮演的米尼干净清澈的眼睛,她本是飞鸟,却因为爱上他,而成为他的氧气,成为他赖以生存的水。
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安全感,没有目标。
生存的意义好像就是等待,等待所爱的人出现,带给自己生命的奇迹。
在没有遇到他之前,米尼在杂技团做空中飞人,杂技团的赞助商大头哥对她有好感,愿意出10万买她一夜。
她笑,没爱,10万我也不干;有爱,50万我也干。
米尼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女孩,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依然美好地等待着心里那点干净的爱。
最终她等到他,那个叫阿康的男子,他是一条随波逐流的鱼,开了一家小小的音像店,喜欢“偷窃”,确切地说是他有窥探别人灵魂的欲望。
与米尼的爱,是一种在寂寞中互相取暖的爱。
因为爱米尼,他偷了喜欢米尼的大头哥的钱包,结果因此入狱1年。
她每月跑很远的路,坐拖拉机去看所爱的男人,在他的小屋,耐心地等她回来。
他冒着被多加半年刑的危险越狱跑到她住的招待所,只为送给她自己做的红凤凰和得到她的一个拥抱。
他们是彼此生命里最后的光亮。
爱着却不得不忍受着现实的残酷。
她因他摔伤失业,转行卖保险;他为了娶她,出狱后铤而走险去贩毒;她为了帮他还赌债,和一直喜欢她的大头哥睡觉,顶替好友GIGI重新当上空中飞人的主角。
他们彼此深爱,彼此伤害,一步一步从浪漫温暖的开头走到了鲜血淋漓的结局。
这电影绝对是走纯爱路线的李心洁舍弃香港的有钱人非要跟阿康,除了她孤独,就是纯爱了;刘烨一个及时行乐的小混混非要想铤而走险赚大钱,除了好奇,就是因为爱情了。。
还真是真爱啊。。。
我几乎感动了我素来不觉得电影应当跟原著完全一致,直接挂钩什么的,单纯看电影而言,这个片子不算讨嫌,一对男女主角长相很讨喜,演技也就那么回事,不功不过,豆瓣上评分那么低估计是原著党干的同样作为原著党,我也是觉得这个电影改的不好,米尼不是米尼到有点像周渔,本身就是出众美丽的人,孤独,痴狂,是个爱上坏男人的好女人,妄想改变他,其后的妥协也是生活所迫。
电影里面的米尼是个想认真生活的人,渴望平凡。
而真正的米尼,很平凡,又觉得平凡很无聊,阿康是她摆脱平凡生活的唯一稻草, 虽然也爱阿康,她的堕落,大体是自愿加上随波逐流,是对平凡的痛恨,也是对自己的无所谓,我其实觉得,如果真正的米尼遇上了张耀扬,说不定会跟他走阿康是唯一一个跟米尼的“聪敏”旗鼓相当的人,阿康的坏,在米尼眼里是聪明的象征,而电影完全是伟大的爱情包容电影把时间也调整了,那一点点历史背景也都没了总之,这是多么伟大而纯粹的爱情啊
刘烨姿色依旧
喜欢李心洁不标准的普通话.爱情,经不起生活的考验.
王安忆。。。
改编得比较失败。看在我喜欢刘烨的份上。
啥玩意儿。除了名字用的原来的,其他的什么都改了吧。你说王安忆她拿没拿到版权费呢?
李心洁这个金马影后也太花瓶了!刘烨就一痞子!
烂片无极限,见过烂的,没见过这么烂的。
一切都好,就是刘烨同学的口音。。。
情到深处人孤独。
始终没人敢把编居的名写上来。
米尼的爱,终究是错付了。
其实拍得还不错,有一些王家卫的影子,太过文艺了一些,但该表达的疏离感都到位了。镜头里的上海也没有过度美化,配那个音乐实在很揪心,来到上海,在上海,却永远不是上海人。有空看看原著到底改掉多少。
屎泥
2
极度失望。
小众影片 很多人可能没有看过 这两个主演的搭配还是很有想法的
音乐还不错
还不都是这样。
就痴迷于刘烨最帅时期花花公子混子样
李心洁老师很漂亮,刘烨演得好,故事老套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