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更新剧本:http://kuai.xunlei.com/d/KACOEKQUAERW(感谢冯小呆)此文为@求全之毁沈文意_(一刷:http://weibo.com/1975320422/yE5XfCMJF 二刷:http://weibo.com/1975320422/yEaUG44r5)、@柠檬你就是个大loser(http://weibo.com/1852607885/yE1r3DA4e)以及其他网友的捉虫整理。
关于TK能力的获得方式,英文有明确说到是“变异(mutation)”翻译没翻出来when... need someone gone.译作“……干掉”【照原意译作“让……消失”或许更好】big heads. small potatoes自命不凡 穷得瑟I do not agree with that这个我持保留意见you are god damn ridiculous they said他们说你太可爱了I gave you sth was yours我给了你值得拥有的一切are you willing to dump yourself to the dirt?你视金钱如粪土not we can help it(记不清……)除非我们能补救。
原意是(略委婉地说)无论如何都得杀了他字幕翻译得似乎还有不杀他的办法一样It is the little ones that get you.译作人不可貌相go home回家玩吧yeah, put it together. I get it不就是填字游戏,我会(让去咖啡馆找beatrix【事实上手臂上的伤疤书写只是一个名字,应为“联想到一起/懂你想要说什么……”】less letters译作短小精悍老布是在吐槽Joe选择了一个字母很多的单词,因为字母越少,伤口就越少。
shut your fucking mouth up你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you are still gonna meet her译作我仍然she wanted it so much译作她最大的愿望give her up同一个词组,先翻译成“招惹她”,后翻译成“失去她”my granny said he was nuts说他吃饱了撑的what is he, a tk freak?他的tk能量这么大- where is joe?- he had to go, baby下面这句翻成“他走了”逻辑不对time travel shit译作庸俗的穿越故事not even sure it is "his" 译作只知道是个男人这个错得非常严重,它直接把片中埋的一个悬疑点删去了。
某蠢反角说的是:等我的信号再行动(you wait for my signal)翻译成:还等什么 等出事么don't know why I asked译作无话可说don't know I would agree with that(大意)译作我同意意思反了bad version译作糟糕未来应为可能的糟糕未来/坏的发展方向smart, no law against it译作耍的小聪明you're going译作你应该去kill an hour译作去哪里消磨一小时应为就在这个酒吧里消磨一小时,哪都不要去clearly passed, safe(大意)译作迷途知返漏翻了一个worst fuckingthat's insane译作他精神不正常事实上是说“rainmaker独自行动”这件事情不可能you let this boy live, he will...译作你放过的这个孩子。
有一句英文是:你以为你已经清晰摆脱了自己的过去翻译拽文,来了句“浪子回头金不换”。
乍一看还行,仔细想想,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囧对莎拉说 我恢复了三成了萨拉说 你到周末也就能恢复到五成 赶紧滚蛋翻译把莎拉的话翻成 不急 你到周末也就能恢复一半这句有明显的逻辑问题,另外不急是从so slow翻的警察在莎拉家听到了动静 英文原文是莎拉说 我们这经常有风而翻译翻成了 怎么会有风呢?
囧对警察说 我放下枪 你放开她翻译翻成 你放下枪 你放开她接着画面中的囧就放下了枪……Joe说他有948根银条,等他把未来的自己杀了,亚伯给还他多少,他都跟杰西分一半。
所以这里的意思是亚伯不一定都给还他。
影片字幕是 948根银条 一半是你的【顺便Sliver在片中已经是货币代用直接译成“银条”而不加解释真的不会误导观众吗?
】此外还有些小错误 把working girls翻成 美女什么的基本都是大家一刷发现的错误,还要留心剧情,所以有记不清的部分,欢迎各位补充。
*写出来只是帮助自己梳理逻辑用,以及跟基友们业务交流*首先要说,这真不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
电影没过半,坐在我前面的一对就退了场,舍不得退场的右边一直在打响亮的哈欠。
屏幕一白一黑,就这么开放地结束了,嘴巴快于脑子地抱怨一句,坑啊!
但其实仔细去想想,烂番茄的好评也不无道理。
和所有科幻片一样,电影由两部分组成:逻辑和故事。
逻辑是电影中时间旅行的基本设定,故事是角色的性格、情感、行为动机。
并不是所有打着科幻片旗号的电影都重视逻辑,比如什么Jumper,内核是爱情故事,只是扎了条科幻的围脖,满眼密集恐惧的Bug笑笑就好。
这部电影的内核显然是科幻,在其基础上建立起的关于爱情亲情哲学世界观等等的前提都是内核的严密。
所以在理解剧情时首先假设在逻辑上不存在Bug,一切都会有合理的解释。
其次搁置北美版的争议:看了关于删减部分的介绍,感觉删减的部分的确影响了观众对角色深度、人物关系、情感部分的理解,但对于逻辑,就粗略了解似乎不会造成损害。
那么姑且当做没有损害吧作为一个前科幻迷,不精确地记得关于时间旅行的一些常见理论,可以用来理解这部电影。
*平行世界。
这种理论认为,当人们做出一个一定程度的改变,世界就会因此分裂,源代码所描述的就是如此,在一个世界中火车爆炸,而另一个世界中破坏被提前挫败。
而如果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改变了一个事件,同样会造成世界的分裂。
*祖母的悖论。
这种悖论建立在世界是线性的,不会因为事件而分裂,所以如果你回到过去杀掉自己的祖母,只会导致自己的消失,不会导致另外世界的产生,这就产生了悖论。
电影中young Joe自杀导致old Joe消失,而young joe的自杀缘于old joe的行为,这在线性世界中就形成了悖论,但设定的环形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时空的自我修正能力。
这种理论与蝴蝶效应相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会影响时空大的变化,你潜回二战前杀死了希特勒,回到自己的时空却发现二战依然发生了,只不过元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不争气地想起高中政治书上的一句话: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历史创造英雄……大概说的是这种时空观吧= =。
正经来说一下这个片子的世界观。
首先这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应当是世界和世界之间并无影响,而第一个封环失败的案例明确的表明,young所经历的一切,对处于同一环形内的old有影响,这就绝对是一个单一世界,young和old是同一个人,young的进行时是old的过去时,而因为不合理的闭环失败,这种过去时无法预期,而是伴随着young的ing出现在old的身上。
比如young joe在这个环形中所经历的事情,腿上带枪、寻找到幼年rainmaker,都会改变old的记忆。
也就是说old可以时刻感知到young的行为,这种感知并不像共享思维一样清晰,而是通过改变记忆实现的,old对young的行为没有预知能力,因为只有young行为实施了,才会形成old的记忆。
如名字所示,这是一个环形世界。
至少对于这些杀手来说,从young杀掉old到old被扔回2044年进行封环的三十年,是一个回环往复的过程。
想起了柳公子的《一日囚》,主人公被囚禁在某一天的24小时中,无论他做出任何改变,改变与他人的对话、打碎路灯、跑到野外过了0点才回来,都会自动回到所囚禁的这一日。
反观电影,实际上是对这些杀手们实行30年的囚禁,young开枪射杀old的瞬间,既是30年环形的起点也是终点。
电影中出现了三种环形。
第一种是young joe顺利射杀old,活了30年,然后乖乖被封环,完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轮回,理论上,一旦young射杀了old,Joe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封闭的环形世界,每次经历这个环形不需要有一模一样的经历,也许这个环的joe去了巴黎,下个环的joe去了伦敦,下下个环的joe去了中国,总之,只要在30年期满顺利地完成闭环,30年咋折腾随便你…………这种封闭的环形电影中并没有展现,但可以想象在电影所展示的未能成功封闭的环形之前,曾经轮回过无数次。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每一次环形轮回时Joe对外界造成的影响怎么办呢?
比如这个环中他跟女人生了个娃,下个环中他跟男人搅了个基,他环形回去之后,这女人这娃这男人们该怎么办呢?
结合young的行为会改变old的记忆和身体,以及时空的自我修正能力的理论,或许可以解释为每次Joe们环形回来所作出的行为都会对30年后的未来作出一次次的改变,就像word的改写功能,或者反复录制的磁带,新的内容输入时自动清洗和掩盖掉之前的痕迹<====以上为不严谨猜测第二种环是有许晴的那次轮回,old joe因为老婆的死决定回去杀死rainmaker,以改变世界。
这就带来了电影里所展示的第三种环,old joe一手制造了rainmaker的first class【串片场了喂】,young joe为了阻止这一切选择了自杀。
这个自杀结束了无限的环形循环,从此世上没有这个叫Joe的looper。
这里产生的问题是,似乎正是因为第三种环中old joe的作为导致了第二种环中rainmaker的产生,这不科学啊!
但实际上,这正是电影想传达给观众的世界观:无论你做什么,都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改变的只是你自己而已。
Joe顺利的杀了old,花天酒地享受生活,遇到许晴差点生娃,砰!
Rainmaker存在在这个环形中。
Joe苦逼兮兮的逃回过去,破坏了封环,杀了孩子他妈,砰!
Rainmaker崛起了。
Young Joe跟孩子妈滚了床,不忍看着old杀了孩子妈,造就大魔王,砰!
把自己毙了,孩子跟他妈温馨相拥。
这熊孩子一次不小心吼死了他妈,最后还是崛起成了一代Rainmaker。
又或者,孩子与他妈温馨相拥,悉心调教之下,熊孩子成了一个宜室宜家利国利民的大好人。
砰!
你猜,Rainmaker还存在吗?
我的答案是依然存在。
【小小发散一下,你们真的觉得那娃是未来的Rainmaker吗?
为什么,因为他万磁王附体【继续串片场】?
因为他是三个孩子之一【哈利波特的既视感】,因为他小脸蛋被打坏了而传说中的Rainmaker有个人造下巴?
图样图森破啊,rainmaker、rainmaker,这娃哪会make rain啊!
】<====以上是不正经的吐槽,但表达的意义是正经的。
也许他是,也许他不是,是与不是,杀与不杀,rainmaker就在那里,在未来等着每个环形、所有环形中的looper。
【咦,不知不觉的变成了吐槽风……果然假象是撑不住的啊= =】
有时空穿梭就有争论,《环形使者》也非例外。
争论的焦点在于,《环形使者》的世界观究竟是基于平行世界抑或单一世界。
这一争论关乎到本片是否有严重漏洞,而漏洞严重与否又将确定这是一部打着“高智商电影”旗号的烂片抑或继《源代码》后的科幻片佳作。
仔细研究剧情,《环形使者》恐怕并非在平行世界背景下展开的故事,最明显的理由是回归者的记忆。
回到过去的Joe以及Seth均出现记忆模糊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的回归行为扰乱了过去事件的进程,导致新事件的记忆不断影响到自己过往的记忆。
换句话说,回到过去改变历史事件后,老年Joe近三十年关于上海、关于“她”的记忆全部成为虚妄。
真正的记忆,随着青年Joe每完成一个新动作而同步进入老年Joe的脑海。
但很多影迷都提到“祖父悖论”的问题,放诸电影中,则体现为“假如Joe杀掉Rainmaker、未来的Joe如何回到过去”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理顺电影的时间线:Joe成为Looper,逐渐发现自己的同行不断被“封环”;大规模“封环”其实是未来世界一个狠角色Rainmaker的做法,因为一般封环是Looper个人的意愿,但显然Joe和Seth都不知道原来自己下一刻要干掉的是自己;Joe被封环后拿到一大笔钱,然后去到上海定居,并认识“她”,更为她洗心革面,扔掉自己的武器;30年后,Rainmaker的手下如约而至,但在捉拿Joe的过程中同时杀害了“她”,导致Joe产生了报复的念头;Joe干掉了Rainmaker部下,并回到过去,更打晕了青年Joe;这导致历史开始改变,对于青年Joe不知道他的“未来”,老年Joe则不知道他的“过去”;但老年Joe只知道要报仇,要把童年Rainmaker杀掉,于是不断寻找,最终终于找到;青年Joe却觉得老年Joe是脑残,他盲目报仇的做法最终导致了Rainmaker的崛起,最终选择一枪崩了自己,老年Joe也宣告从历史的长河消失。
电影的正式时间线大概如此,我们发现,从因果关系来说,没有Rainmaker崛起,就没有“她”之死,就没有老年Joe回归复仇。
假如老年Joe任务成功,他也没必要回到过去兴风作浪了,那么这一系列事件便失去了源头。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参考采用解决祖父悖论的方式,方式有二。
方式一:“杀害祖父”成为不可能任务。
有一定的力量阻止“杀害祖父”,本质上是有一定的力量阻止杀手消灭导致回到过去的因素。
因此,A回到过去不能杀害自己祖父,否则A就不存在,自然就没有回到过去的A。
然而《环形使者》中,青年Joe最后自杀,导致老年Joe也不复存在,可见回到过去的因素被消灭了。
由此用方式一解决问题不可行。
方式二:历史被干预,但干预者不曾存在。
这是一个非常玄乎无稽的概念,然而《环形使者》只能用这种概念解释,才能避免致命漏洞。
在祖父悖论中,假如A杀掉祖父,自己在祖父被杀的同时消失。
其后所有曾经的历史被重置到这一个时间点。
在《环形使者》中,则是青年Joe自杀后,老年Joe在过去大杀四方的事实没有改变,只是他人无法知道是何方神圣导致这么多的黑帮分子、一个无辜的孩子死去。
这时产生一堆“历史的盲点”,这些盲点容纳了所有导致某历史事件发生、却无法追寻来源的因素。
与平行宇宙或者历史宿命来解决时空悖论相比,这种历史盲点方式比较取巧,简直不由分说。
但细思下来,其实是挺有趣的一个命题。
某某人神秘失踪、销声匿迹,某某人离奇丧命、凶手未寻,会不会就是历史盲点所导致?
对象已经不存在这个世界,你如何从盲点中找出东西?
无因有果,讲究逻辑的影迷可能会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而在下个人自然也期待事件因果始末的解释更加严谨,但目前退而求其次,脑补出这样一种相对没有漏洞的机制,其实也是另有韵味。
从这种无风起浪的超自然现象中,我们似乎发现了世界演绎规则的荒诞。
把历史视为两条平行线间所有点的集合,我们观察到其中偶有(或大量)空缺,这些空缺就是盲点,它们会凭空出现(历史被干预,干预者消失),也会忽然消失(历史被干预,干预者依然存在,即符合因果的时空穿梭问题解决办法)。
我们甚至会遇到,以某一平行线间的连线为界,界某一边的一切点消失(历史被重置)。
在这种变动不居中,过去、现在、未来只是相对的概念,任何事物,不过是不停变化的点。
虽然这种世界观纯属个人脑补,未必是导演本人构思,但这不妨碍在下为《环形使者》打出五星评价(作为其启示在下胡思乱想的赞扬)。
当然,《环形使者》绝非完美之作,其时空穿梭的现象和内涵,还有太多值得深入展示的地方,可惜导演已经无暇兼顾。
不过导演已经在有限的时间内,嵌入多种有趣的弦外之音,其中一个例子在于Looper被大规模清洗。
根据青年Joe最后的幻视/预测/想象,Rainmaker由于幼年目睹母亲被身为Looper的老年Joe杀害,长大后才滥用超能力成为一方枭雄,为母报30年深仇。
而老年Joe固有存在的历史中,Rainmaker赶尽杀绝Loopers,让人推测彼此间早有血海深仇,这也应了青年Joe的“宿命之说”。
旧历史中与Rainmaker结怨的应该不是老年Joe,因为老年Joe此前并没有杀害Rainmaker之母或与Rainmaker发生瓜葛的记忆。
究竟是谁,导演没有明说,说不定是在新历史中在房间内被杀死的Looper,说不定是Seth,说不定是整天玩枪的二货,说不定是后来把Rainmaker生日、出生地告诉老年Joe的告密者。
不管真相是什么,这种侧面叙事手法,追溯了Rainmaker行凶的动机,暗示了种种悲剧的来由,当属《环形使者》的另一出彩之处。
2012年10月14日19:40,上海五角场百联又一城6号厅。
搬了一个星期的砖,我决定在周日晚上奢侈一把,花了30元团了一张《环形使者》。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剧院,因为我听说这是一部高智商电影,我害怕自己对影片的理解会跟不上导演的节奏,可是,当电影开始之后,我的种种顾虑就被两位超级影评人的无私解说给打消了。
这两位影评人都是女性,分别坐在5排10座和11座。
女性影评人本身就实属罕见,和豆瓣上不一样,我知道的影评人好像都是男性,什么木卫二啊,影志啊,再不济也得是桃桃林林这种的。
首先,不得不说两位影评人很敬业,从第一分钟就开始实况评论。
影片开始,囧瑟夫在那说法语,手拿着枪,忽然面前凭空出现一个人,“嘭”地一声囧瑟夫就把这个蒙面捆绑汉子秒了,此时一声嘹亮的“这哪能意思啊?
”在耳畔响起,我往影评人的方向看去,只见10座影评人满脸疑惑,眼睛瞪得老大,和11座影评人面面相觑。
当时我也很想知道这是哪能意思,但影片只放了1分钟,我相信整个电影院都没人知道是哪能意思,可是11座影评人却轻松应答了这个问题:“看了网上说的,是穿越,肯定就是讲这些杀手穿越来穿越去的杀人吧。
”我恍然大悟,没做功课的我,只能惭愧的低下了头。
之后的情节中,所有东西的出现,两位大师都要互相交流一下看法,分贝大约和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声音差不多,频率大约30秒评论一次,我猜想整个影院的人都获益匪浅吧。
话题回到电影,在众多音效玩的出神入化的电影中,我一直觉得《3D Sex and Zen: Extreme Ecstasy》的音效是最赞的 ,相信很很多人都没有异议。
但是一切终结在《环形使者》,因为影片中多次出现安静的场景里忽然开枪,空气里忽然出现个人然后爆头,此处音效过于逼真,连旁边两位观影无数的大师都吓尿了,她们每次听到枪响都会猛的一蹬地,然后身体后倾用后背撞击靠背并发出了“啊!
”“呀!
”“额!
”等激动的声音,仿佛射在她们身上一样。
音效加震动,能达到的效果大概就是一直没钱看的5D电影才有吧。
另外,影片过程中,11座女孩多次提到了《源代码》(不知源代码坐这两位影评大师的观众是否也体验了不一样的观影感受,我很想和他们交流一下),她一语道出了此片的精髓,可见两位影评大师观影无数。
她说“这影片怎么有点像源代码啊?
”当时我默默点头赞许,觉得11座影评大师说得很对,此片和源代码的确很像,都是讲穿越。
影片2/3过后,我因个人体质原因,坐到了第一排,但仍时不时听到两位大师从5排传来的声音,默默观赏,静静倾听,等待一切落幕。
9点30分,影片落幕,我回头寻找两位大师的身影,想互加一下qq交流,却发现她们早已像雷锋般消失,这电影没有大师解说只能3星,有了大师解说,胜似5星,我握着手里的票子,顿时哽咽了!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日!
素材一美国皮尤调查中心2011年搞过一个关于“美国家庭结构”的社会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2691位受访者之中,超过七成认为单亲母亲对社会存在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地是,在受访者所形成的三个阵营中,即便“接受者”中的大部分,也认为单亲母亲家庭较之同性婚姻、丁克家庭等更对社会不利。
认为有益的却只占13%。
“批评者”阵营的观点各异,对于各种家庭组织形式的态度也相对宽容。
但惟独在单亲母亲议题上几乎与“拒绝者”持有相同立场。
“拒绝者”的背景特点则是:普遍具有宗教信仰,倾向共和党,政治理念上也更趋保守。
美国人对于单亲母亲的观感如此负面,甚至那些能以平常心态看待未婚同居、同性婚姻抚养儿女的美国人,也将单亲母亲视作社会负面因素。
专家对此解读,这其中有保守主义价值观的因素。
人们的评估标准总是来自语其周遭的所见所闻对。
比如,他们会发现同性“夫妇”抚养小孩的家庭普遍不错。
关系稳定,儿女可爱,健康成长。
而单亲家庭却刚好相反,相当负面。
美国人想到单亲母亲时,他们不会去想这个女人财务独立,能自行决定是否生养后代,能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社会保障抚养小孩健康成长,等等。
他们会想,这些女人是被丈夫抛弃的。
她们也许爱自己的小孩,但出于谋生艰辛等客观因素而总是无暇甚至不愿照看。
素材二记者: 有点不敢问,但还是想知道关于“法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导演:(笑)最初打算他离开后,是要去法国接着拍。
但我们没钱去法国,所以只能打算假装把新奥尔良当做法国去拍,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这时,我们的中国发行商突然找到我建议说,“如果去改上海拍这段故事,看上去就合乎情理了。
干脆我们联合制作吧,你们过上海来,在上海取景拍摄,省的还要在新奥尔良的城市画面中摆个埃菲尔铁塔装作是法国。
”我一琢磨,这主意还不错。
你知道为什么?
因为这一段拍得是未来场景,需要有种科幻世界的感觉,而上海看上去似乎比法国更能体现这种感觉。
并且,视觉上也可以更自由,能放开了去拍。
所以最后我决定,改变初衷,战上海!
根据以上两则素材,简单推算一下本片的意图:1、本片直观迎合了最大多数美国民众的家庭观念:单亲母亲的家庭对社会不利。
不利到何种程度呢?
酗酒犯罪都太小儿科了。
导演很狡诈地把它与另一美国保守主义价值观进行了对接:美国人是最优秀的种族,是上帝的特殊选民。
所谓特殊,在本片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童年雨人的超自然力。
而影响超能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关键因素正好是家庭!
一方面,上帝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可另一方面,斯人却偏偏失去老爸,只能被单亲母亲抚养。
于是危机开始出现,小孩的超能力因父亲责任的残缺而开始失控,先是杀死了代为照看的姨妈,之后又瞬间爆炸了追踪而来的一位环形杀手。
2、但真正的失控,也就是彻底进入超能黑暗面,是在小乔洗手后揣着金盆来到曹营,不,来到上海的二十年后。
小乔已变成老乔,老乔已娶了许晴,许晴在老乔被抓的过程中被杀,引发了老乔的跨时空追杀。
老乔回到过去的“前因”与他回来之后杀掉小孩母亲的“后果”,其实是一个逻辑悖论。
就好像是终结者I中,男人被领袖派回来保护领袖的母亲,可因为他回来了母亲才怀上了领袖。
但这个悖论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的主题:选择,决定命运!
小乔当年面对乱局选择了逃避才是他到了晚年遭遇闭环、丧妻的真正根源!
逃避非但没能改变自身的命运,甚至也把整个世界拖入了超能雨人的黑暗统治之中。
3、更关键的,选择决定命运的主题也是保守主义对于当下美国社会意识形态困境的态度。
这个态度就是:美国面临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但美国人主宰世界的格局始终未变(超能力的小孩);向富人征重税,是杀鸡取卵,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恶果(老乔杀死了母亲,导致更大的灾难);这后果可能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大得多(2060年后,上海也开始黑帮横行,老乔老婆也保不住);普通美国民众,你们不要只会享受高福利,而必须要扪心自问,你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按照规矩闭环,甚至关键时候要勇于自我反闭);想明白了,要做就赶紧去做,不要寄希望等待或者逃避(老乔想改变历史,却越改越遭);反过来,要解决当下的困境,富人们精英们也要尽量依靠信任人民(母亲对小乔从持枪驱赶敌视转变为理解亲近最后亲密);4、被杀对象为何“空投”到过去的庄地旧院,然后如此简单地一枪毙命?
因为没钱!
你想,如果去趟法国拍外景都手头吃紧,那么像格终结者那样的时光穿越而来然后一幕接一幕的枪战爆炸毁车砸店大阵仗,自然也是有心无力。
但从剧情角度来看呢,这种“朴素”的动作处理,倒也合乎逻辑,甚至很有说道。
因为小乔他们干的原本就是最最简单的杀人勾当,说难听点,比杀猪宰牛都省事儿。
可偏偏收入不菲。
正是由于付出与所得的严重失调,才让这伙人的竞争力、绝杀力日益退化。
老乔为什么空手而来,一个转身就用金块挡住子弹,再一甩手又用金块撂倒了小乔,直至单枪匹马血洗环杀大本营?
这里面除了说明危机时刻纸钞不管用只有真金白银才能保命之外,更是在强调,老乔之所以老而弥坚、专业精进,完全得益于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的充分挖潜。
所以影片真正想说的是:今天的普通美国人啊,你们得加把劲儿了,混吃的结果只有等死,而且死的很惨。
Looper整个电影是Joe视角,小Joe老Joe交错,但以小Joe为主。
注意这里又是一个导演以演员本身名字为角色名字的例子。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编剧的巧合因素,我这里暂排除“巧合”可能,讨论几句。
国内用演员名字直接替代角色名字的案例不多,因为我们重名虽多,也不像外国人,每个班都有一个Mary,都有一个Jane。
我印象里只有当年《像雾像雨又像风》,看当时的宣传说,赵宝刚太喜欢陈坤,特意把角色名字改成了“陈子坤”。
在Looper里我私心认为导演写了这一场戏,角色就是JGL,然而有趣的是,在电影里反而用浓妆硬要把他化成老布。
这是诟病之一,也是我坐在影院里感到不满足的原因之一。
这个电影JGL是毋庸置疑的男一,SF背景——这两条本身对于我就一定吸引力。
但要说一开始的期望值其实并不很高。
首先击倒我的是开头出乎意料的文艺风,坐在麦田边上抽烟听学法语的杀手Joe。
这是一种反高潮的叙述方法,不像大部分的SF设定电影,一开始大张旗鼓描绘世界观或者直接隐藏世界观。
这个电影把这种设定日常化了,用简单、单调、重复的步骤把一个残酷黑暗超常的设定拉到了背景里。
人物就很突出。
这里要说到国内版本的删节问题,我并不是要为随意删改这种行为辩护,我只是说我看到的和我的想法。
电影开篇介绍了Joe及其生计,看他处理了日常工作以后,他去了一家night club,特地兴冲冲跑去和一个show girl打招呼——这开头无论如何都有点“我要带你走天涯”或者“这个女人是祸起萧墙的源头”等等的意味,然而之后却没有这个人物一点事情了,而我也把她忘记了,甚至后半段老Joe跑出来意欲杀她女儿时,我都没认出她来。
这是一个删节造成的情节断落,但是并不影响,反而进一步造成了一种日常感:你在生活里和人相遇,你对这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对那个人有那样的想法,你甚或喜欢哪个人,对他浮想联翩,但是也就到此为止,很快就变成一段插曲。
一个紧凑的故事里很难造成这样的印象,可是这个删节倒恰好配合了后面Joe的夜夜笙歌。
他旁观其他人封环庆祝,也思考自己的未来,但是内心独白他也只说“如果你对未来有指望,最好别选这职业”,删节的剧中没通过他的嘴说出“我是不得已”或者“我想去法国过好日子”,都是旁敲侧击甚至是通过未来回来的人来展现的。
我非常叹服这种沉得住气的处理方式。
我最喜欢的是核心结尾那段,Joe在杀死自己前做了一段定格独白,这可真是只有电影能拿出来的表现方式。
他说:于是我看到了一切,我看见一个母亲为保护孩子被杀,一个男人为了妻子杀人,一个孩子带着仇恨和恐惧长大。
他看见了这个世界的因果轮回,看破了他自己在轮回中无足轻重而又可笑的地位。
后来我在微博上看到转发导演的访问,其中有他对Joe的整体评价,他说了Joe这个人只是为了“保持”生活,他不需要救赎,他是一心一意只想把奢靡的生活过下去。
这个特质从他年轻到年老从来没有改变过。
老Joe和小Joe在餐馆里会面,小Joe说了“你个我看她的照片,将来我可以绕道走,这样不就救了她了。
”按照片中的时间线设定,这样说是对的。
(时间线我等下再说)但是老Joe坚持不给。
导演的解说是:“He just want to hold on to her”,他一定要遇见她,不能为了救她而牺牲放弃自己的欲望。
这个是Joe这个人物的基调。
所以说最后当Joe做出了自杀而拯救世界的决定的时候,反差有多强烈。
甚至有种哲学意味上“升华”的效果。
我觉得电影成功就在于它把这种概念传达出来了。
Joe的行为已经超越高尚了。
删节版里没有他自己从小被抛弃走上歧路的背景,因此我看的时候只获得一种信息的传达,就是他“看透”了世事。
他从一个“个人”,“一个人”的角度超脱出去,他站在更高的认识中看到了事情的全貌,所以他很自然做出了那种选择。
对他来说,可能根本不算牺牲。
这个“预知”的场景让我想起《哈扎尔辞典》里的一个情节。
年代久远,我就记得个大概,是说哈扎尔相关历史上有个神秘的人物,大概是个公主,所以的典籍里都没有记录她的死亡,只有一本提到过一个传说。
说她具有魔力,她能同时看见过去现在未来。
每个夜晚,她为了避免被人暗杀,让盲人咒师在她合起的眼皮上画上致命的字母,想要靠近杀死她的人只要一看到那些字母当场就死了。
然而有一天,有人将一面镜子放在了她的面前。
当早晨到来,她醒来时睁开眼睛,她在镜子中同时看到了之前熟睡的自己以及自己眼皮上的字母,又看到了之后立即死掉的自己,接着她就死了。
我觉得Looper的结尾,差不多就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多重含义的情境。
Looper的时间线,片中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小Joe对老Joe的质问,得出很朴素的一种认识,即过去创造未来。
它遵循的应该还是“What happened, happened”。
已经过去的“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未来的影响是不可逆的,除非回到再之前的过去去改变。
我之前看过可能是discovery频道的节目,讲了一种比较有可能性的时间机器。
通过这个机器可以进行时间穿梭,但是它最早只能回到创造出它的年代,时间机器都不存在的年代就不可以。
我猜测Looper的时间机器大概也有这一属性。
Looper时间线可能存在的悖论是,通过时间旅行,被创造的未来人将能参与到创造本身的过程中。
不过撇开时间单箭头属性来看,我对这个设定欣然接受,这不就是一种 “反馈”机制嘛,由制造产物反过来影响生产过程。
一般来说,负反馈是良性的,因为它主要是抑制作用,可以控制生产;而正反馈是恶性的,很可能会造成无限放大效果,最后结果是失控。
照这个路数来理解,如果这一次小Joe没有自杀,老Joe杀死了Sarah,造就了Rainmaker,那么大概就应该是正反馈了。
但是我回头想想,恰巧觉得即使结局如此,即使导演自己说了这不过是一个Sci-fic movie about parenting,抛出的问题是黑暗的,结束的时候却是光明的开始——我还是能把它理解到“更黑暗”上去。
这也是我很喜欢Looper的原因。
试想Rainmaker的视角,他是傻瓜吗?
滥用能力的武夫,没有规划,只有报复世界的愤恨之心?
怎么会呢,剧中看到的Cid是个难以控制情绪的孩子,但是他显然智商很高。
他特异的地方不仅仅在超强的TK能力,更在他的智力。
低龄儿童智力高低很大反应在“记忆力”上,因此可以推断,他对30年前的这段生死经历中的关键人物Joe绝对不会只是“记得”而已。
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那么一切就可以翻过来重新理解。
首先,组织里的领导人是Rainmaker从未来派来统治loopers的,为什么要派一个未来的人回到过去去管理?
“知晓未来”必定是他所肩负的某项任务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觉得是为了引导或者说诱导Joe。
两个细节提示出了Joe本身才是整件事情的集中目标。
一个是非常显眼的“你一定要去中国”(因为中国大款投资了电影XD),这个谁都看到了。
另外一个很隐蔽——这名未来人,他知道Joe的秘密,他知道Joe私藏了银块。
当然可以说他是通过核账发现的,但想想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小Joe死在老Joe给他开来的小破车不远处,那个小破车翻倒了,撒了一地的银块,存活的Sarah看见了它们,电影特地给了一个镜头,因此——她用这些钱养大了Cid这是必然的。
由此可以推导出一个可怕的可能性,也就是说, Joe杀死了自己,才造就了Rainmaker。
这里又牵涉到时间线的问题。
但是这个也是能圆上的,不如说从单一的Rainmaker角度来看,他必须根据他的记忆完成童年期的所有事件,所以他就遵循这些步骤引导和制造了这一系列的事件。
这样说来腥风血雨的大封环行动,包括30年前的Looper总部被老布一个人血洗,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因为它们都是Rainmaker刻意安排好的。
最后我想讨论一下小Joe老Joe这两个角色互动的问题。
套用Lost的分类逻辑,两个角色分别是man of science和man of fate。
我觉得老Joe属于man of fate,他的人生到了最后产生了一种使命感,他认为自己肩负改变命运的关键因素(那个偶然得到的Rainmaker的出生时间和坐标),尽管最终他有可能或者本身,成为了这个命运的创造者。
这一点是违背他的意愿的。
小Joe相对来说是man of science,他不愿为命运说改变自己的行为,他相信1.他可以避免认识许晴阿姨;2.他接受Sarah的理论,认为通过母亲的教育可以改变Cid,避免他成为Rainmaker;3.他对未来抱有“未知”的憧憬,不管他是否主观上是一个“放弃了任何抱负”的人。
但是到了最终,一个做出消灭自己以消灭灾难未来的小Joe,他的较客观的位置改变了。
他用一种参与自己命运的方式超脱了自己的命运(当然,按我流氓的理解,还是在完成Rainmaker的使命)。
所以为什么我认为Looper是神剧?
因为我觉得它讲的不是一个世界观,不是一个事件,它讲的是一个很简介但又很难叙述清楚的命题,即一个人对自身内因的探索。
说到底,真的是封环。
一开始以为女主是许晴,因为宣传说的,结果许晴根本就是个打酱油的,连台词也没有。
然后以为女主是那个跳艳舞的女生,结果发现她也是打酱油的,虽然酱油瓶大了一点。
片子过了一小半出现Emily Blunt动机不明地挥斧头砍树桩,原来她才是女一号。
一开始以为男主是窘瑟夫,因为大家都这么说,结果他是串场的讲故事人。
然后以为男主是老威力,因为他的气场真的不一样,结果他是个动作花瓶。
片子过了一半出现一个用幼儿水壶款待客人的小孩,原来他才是男主。
不开玩笑,真是这样的。
这整个故事,就是说,一个小孩,他生有异能,幼时还不会使用他的异能,无意中杀了养育他的姨妈。
一度不愿负起照顾责任的生母痛心悔过,从此在一个农场悉心抚养他。
这个小孩有两个未来,一个未来:某日一个狂暴的杀手出现在农场,要杀他,他母亲挺身护儿,被杀,他从此流离失所,孤独怨恨,长大后成了大魔头,以致一个因他失去爱妻的杀手要回到过去,杀死他。
另一个未来:某日一个狂暴的杀手出现在农场,要杀他,他母亲挺身护儿,千钧一发之时,杀手的年轻版舍身成仁,自轰身亡,结果杀手也消失,母亲无恙,男孩的心理得到治愈,长大没有变成魔头,于是,他成了X-Men里面的教授。
这就是Looper的真正身份,它是X-Men的前前传。
ps吐槽:老威力的气势比窘瑟夫强。
窘瑟夫被拍得这么丑,暴殄天物,不可原谅。
Emily Blunt很美很有气质。
建议重拍《哈利波特》的时候,请她演Lily,再次挺身护儿。
我是老人家,看到很久不见的Jeff Daniels(《Speed》里面演keanu的搭档),觉得很亲切。
中方投资只换来那么一点无关紧要的场景和内容,做了冤大头了。
故事背景十分凌乱,编剧没有细想back story,没做功课。
looper这份悲摧职业,根本没有存在必要。
只集中讲高粱地的故事,也许还好一点。
很显然,小弟想说的是国内版权的环形使者。
先分清一下人物谓称:年轻的Joe/小囧/Joseph Gordon-Livett年老的Joe/老布/Bruce WillisSarah/布朗特/Emily BluntCid/TK能力神童/唤雨师/Pierce Gagnon同一个人有同一个目标,就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只是在30年的差距下,两个人选择的方式不同。
年轻的选择在体制内好好活下去,而年老的选择去破坏这个体制。
我*。
这个作为电影最大的矛盾也太苍白无力了吧。
你们一起去追求同一样东西不好么。
为什么非得要事倍功半的方法呢?
回头看看两个人原有的生活。
年长者:农妇山犬有点田,有空滚床单。
年轻人:杀人存钱卖朋友,有空下夜店。
年长者说,你命即我命,逃吧,你要好好活下去。
年轻人说,你回到过去不就是为了你的夫人么?
我找个别的妹子不完事了?
至于布朗特和神童两个人物庙宇似乎更为简单。
她只想给个好的环境给小孩成长。
而他只因为老妈抛弃他去城里生活,他就变成了毁灭世界的大恶魔。
……我……跪了……等等。
先看看国内版与北美版不异同吧。
出自百度贴吧“北美票房吧”。
——Joe小时候被母亲卖掉换毒,留落街头,被黑老板受容养大。
他这个背景,在三四个地方不同方式展示:他老板逼问他朋友藏身处时,他在街上看到孤儿的反应,他要给跳舞女友/卖笑女一半银子让她养女儿,最后给Sarah讲他母亲的故事,当然还有他最后的选择。
——他的母亲把他抛弃了,是他当杀手为生的直接原因。
小Joe除了杀人,消费,攒银子,就是他的全部人生。
他在为了银子出卖了朋友后,是有一个危机,就是他要给舞女一半银子让她养女儿。
从舞女一口拒绝接受他的钱,可以看出他在她心里多不被信任被尊敬。
在原来的“杀了老Joe”的loop里,退休后头几年,他过的是纸醉金迷的生活,新上海是个花钱的好地方。
到了第六年,他满箱子的钱(毛爷爷!
)所剩不多了,就又去当杀手挣快钱。
我看的版里,除了他认得了中国美女,和老Joe讲述她“救了他”,没有把怎么“救他”演出来。
总之,Joe是相当不可救要的。
——然后就是Sarah这个母亲。
她的故事里,她抛弃了儿子回到城里去过放浪生活,所以儿子根本不认她。
所以她和小Joe的母亲是一样的人。
只是她是一个忏悔回头的母亲。
但她虽然回头了,儿子还有没有救并不清楚。
小Joe在她身上看到一线希望,也看到他梦想的有母爱的生活的可能。
电影并没有许诺,说小魔鬼就一定会长大成好人。
但是有一个关爱他的人,至少他有可能不长成大魔鬼。
这就是社会延续的一个基本的原则:父母不能为儿女的未来负责,但是至少父母努力了。
所以未来还有些希望。
——所以,虽然这是个科幻电影,穿越,TK这些虚玄的事,根本上,是让人思考:我们对未来有多大的负责。
现代美国社会,黑人有父亲的家庭比例就很低。
如果整个社会都这样,looper的世界也就不远了。
一个不关爱孩子的社会,就是个要走到末路的社会。
——北美版和国内版的世界不同:北美版的上海虽然繁荣,但和其他地方一样有毒品交易犯罪黑社会。
北美版和国内版的老Joe不同:北美版的老Joe基本延续小Joe的生活方式。
除了晚年有个好女友退休了过安逸生活,一生基本是个混蛋。
北美版和国内版的小Joe不同:北美版的小Joe夜店买笑泡舞女,用毒很厉害,是个junkie。
在农场时,因为犯瘾呕吐。
北美版在对话里详细解释了他的童年的被卖和被黑帮收养。
国内版基本删掉了舞女这个人物。
她的女儿是三个小孩之一。
(因为小Joe有要给她银子养孩子,不清楚孩子是不是小Joe的。
)所以这两个版本虽然故事基本一样,人物的来处去处和心理动机解释相差很多。
——我说的删的大多是对话。
比如小Joe说他妈妈的事是和Sarah的对话里。
(Sarah先讲了她和Cid的原由,然后小Joe就讲了他的。
)也许删了是因为怕国内观众看太长对话觉得闷。
也许中方要求剪成动作片的。
现在这样,少了剧情背景但更像是动作片,不还是有人说闷吗?
所以除了为和谐的理由,也可能是以市场口味考虑的。
北美版里这些人物背景细节,都是低调的轻轻带过,没有煽情没有渲染。
没耐心,不常看剧情片的,有也不一定关注。
所以不喜欢国内版的,多了北美版的那些对话,不一定就喜欢了。
好吧,讲一下Looper的世界观。
在2044年的故事里,只出现过两种人,一种是贫民,另一种是黑帮。
前者为了生活去夜店打工,后者当了Looper杀手。
贫富极为悬殊。
前者开着破破烂烂的汽车,后者却可以开涡轮发动机车。
整片没有出现过纸币,不知道是不是都用作冥币了。
只出现过金条和银条。
在未来世界通货膨胀严重,春哥都不可信了?
而金子在地球上是有限的。
可以长期保值,一条金子就够一个成年人逃命了。
杀一个普通人两条银子,杀死三十年后的自己有N条金子。
当然,电影没有涉及紧茶、政府和其他权力贵族。
相信电影处理太多不同集团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件好事。
TK能力么,电影里讲这是一种mutation,一种变异。
突然之间多了个儿童版的万磁王我有点不习惯。
小囧和老布之间两个人互相化妆成对方就不多说了。
但是小囧在前半部分模仿他说话的语气和声音,模仿他的表情动作——这萌卖得神驰了。
小囧,你把虎胆龙威看了多少遍了?
我也不禁想起余文乐也模仿过梁朝伟的表情动作。
之前看过布朗特的《命运规划局》,她在里面出演白淅苗条的芭蕾舞演员。
如今却是个结实红黑的农场妹。
不禁感叹,拍电影也要牺牲啊,那个英国口音去哪了。
对了,她和小囧干一炮只出于性欲,对剧情没有任何关系的。
(她事前在摸她的大腿内侧)。
曾经和人讨论科幻片的“软硬”,谈到什么是软科幻的极致,笔者提出一个假设,随便找一部警匪片,把里面的枪械全换成激光枪,然后打上科幻的标签,这就是一部软的不能再软的科幻片,甚至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幻。
通俗来说,判断科幻片的软硬标准在于,摆脱了所有科幻的成分,故事是否仍一样成立。
名垂青史的科幻杰作,肯定不会只搞些激光枪、飞行船这样的小把戏,而是笼罩在自成一体的世界观下,科幻构思和故事本身是密不可分的。
大家知道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拍科幻片都要找来各领域专家开会,构建一个尽可能合乎情理的未来世界,是他们拍片资金太多没处使了吗?
他们若说是,你能信吗?
大师导演们之所以舍得花这个钱,是因为他们知道,科幻片的魅力不在于一两个新奇的噱头,而是提供一种感官整体审美愉悦。
电影的本质是变魔术,科幻片就像道具繁复的大型魔术,作假的方便度越大,越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才能让观众在两个小时里忘记这是一场秀,从而全神贯注,全情投入。
“子弹枪换激光枪”的伎俩,是在现实情境生硬的安插幻想道具,观众会觉得别扭,虽然他们可能说不出哪里不对劲,但能感觉出来虚假和不爽。
《环形使者》的感情脉络和动作场面完全达标,甚至偶有惊喜,但作为科幻片,其根基出了大毛病。
当然,没有严重到“激光枪”的程度,环形使者的职业设定与假想中科技进程和社会状况挂钩,大致勾勒出了一个世界体系的轮廓,做到这份上,世界观架构算是合格的。
但作为大众观赏的电影艺术,光逻辑能自圆其说还不够,还需要情绪上与之协调,毕竟观众不是来聆听科学假说,是来看包含了感情的故事的。
留心看片不难发现,时间旅行只是个幌子,老年乔借助时间机器回到三十年前,并和青年乔用“同体”的特征联系上后,此概念就到此为止了,可这时电影还未过半,大段好戏还在后头呢。
余下的篇幅,可以用“三方人马互相屠戮,伴随着一个孩子被杀与否的悬念”来概括,成了一个充满子弹和血浆的暴力故事,当然,这里的科幻成分仍不弱,只是与时间旅行几无关系,而搭上了“超级英雄”这趟顺风车,这个后面再谈。
因此,笔者还是品出了一点“激光枪”的味道:一个关于超能力的枪战故事,有必要非从时间旅行引出吗?
或者说,凭什么让时间旅行来当这么个平庸故事的陪衬?
再打个比方,有人把《洛奇》的剧本改改,改为前任拳王来自未来,正是洛奇在未来的自己,其余写实情节保持不变,那这出“时空穿越+自己打自己”的好戏是否也成了科幻片?
和《环形使者》的剧作理念何其相似!
其实《环》最浪费的正是这个自己打自己的高概念,完全没能发挥,李连杰的《救世主》虽然很烂,但在此处比它有想法得多。
时间旅行题材的电影历史悠久,但具体到指导理论,不外乎蝴蝶效应、平行宇宙、宿命论和肆无忌惮四种,各自有代表作品,且极少交集。
《环形使者》一开始借用的明显是平行宇宙观,编导还特地用一段对白稀少的长序列来表明这一点,小乔如何变成老乔,老乔如何从另一个平行宇宙杀过来,拍的相当简明利落。
但之后对抗双方的状态和心态,却明显是蝴蝶效应式的,现在可以影响未来,青年乔的伤势能改变老年乔的体征,最令人费解的是,老年乔想通过杀掉平行宇宙的敌人,恢复自己所在宇宙的秩序——只能说他吸毒吸多了把脑子弄坏了。
多种指导理论并用的影视不但有,而且还都是精品。
《回到未来》就是蝴蝶效应和平行宇宙的混用,但它偷换了概念,平行宇宙不是由时间机创造,而是改变了历史后自行生成,因此消解了两者的矛盾。
英剧《破案穿越记》是平行宇宙观和宿命论的融合,侦探进入平行宇宙调查案情,却无法改变历史,时间到了两者自然合而为一,也是相当睿智的解决方案。
《环形使者》也想玩“一片两论”,但显然功力匮乏,玩到一半发现loop太多,封不完了,只能放弃。
虽然时间旅行草草收场,但后半段故事引出了另一个重量级科幻题材:超级英雄。
一失控就暴走的小男孩显然很有潜力成为漫画大侠:浩克、凤凰女、哨兵都和他有同样的毛病,《超人前传》里也有类似的情节。
但那些面向青少年的爆米花作品,从未将触角延伸到本片这样阴暗的心灵角落。
凤凰女毁天灭地却未害死过至亲之人,浩克顶多误伤女友,超人的超能力失控则都是喜剧化的段子,似乎从没有编导展示过超能力者暴走后杀死了亲人的情节。
但正如本片所暗示的,从现实主义角度考量,这是多么容易酿成的悲剧。
影片结尾看似圆满,在笔者看来却比《盗梦空间》更开放式,一颗人肉定时炸弹的心理状态和人生轨迹,比匪夷所思的时间旅行更难以捉摸。
能在一部商业片中做出这种暗示,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如今漫画大侠片满天飞,难免让观众唤起些许心理阴影。
文/方聿南
我觉得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正义与邪恶的设置。
因为乔是男主角我们习惯性的认为他是正义也就是对的那一方,但同时我们忽略了乔其实是个杀人无数为钱卖命的杀手,当然其他的环形使者也是如此的在腐败社会靠杀人为职业的罪恶分子。
在30年后的未来,幻雨师的出现被环形使者们描述成心狠手辣的大坏蛋,因为他用自己的TK能力控制五大集团,还让所有的环形使者进行了封环,是的,这样的行为对于环形使者来说的确是毁灭性的,实际上幻雨师的行为不就是让环形使者整个消失,让这个等同于为了利益杀人的《刺客联盟》的杀手组织不再为祸社会。
所以,某个程度上来说幻雨师才是个全影片中唯一站在正义一方的角色经过如此的解读 我们再重看结尾,相信觉得部分观众都会猜中这个结局,老年的乔杀掉莎拉,引起幻雨师的怒恨,他在未来 封环所有的环形使者,此时自作聪明的我们跟年轻的乔一样陷入了穿越的惯性思维,他不得不选择自杀,但其实事情不一定会如此发生,这个结局也是乔的臆想,我们试想如果老年乔可以先杀了莎拉再接着杀了幻雨师,那么老年乔可能可以回到未来重新跟许晴一起,年轻的乔也可以重新开始生活。
当然这里有一个悖论,老年乔是当初封环之后才会有这样的生活,如今年轻的乔没有封环又改变了很大的历史极有可能回到未来老年乔的生活早已面目全非。
所以接下来的故事是全新的,乔的生命轨迹不再按原来的发展,因此我这里要提出一个“初始穿越”和“循环穿越”的概念。
循环穿越:这里的穿越是指穿越者在穿越的历史轨迹做无限循环,在他之前或者之后有无数的他在重复这次穿越。
举个例子,《寻秦记》里的项少龙是在现代发现了时间穿越器才回到过去的,而在最后的结局里他是留在了古代并留下了时间穿越器。
我们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来看,应该是先有古代的项少龙留下了时间穿越器,才会有现代的项少龙拿到它从而穿越回去,所以到底是先有古代的项少龙还是现代的项少龙,如果是前者,那他怎么会有穿越器呢,如果是后者,那他是不可能在考古中发现穿越器的。
所以,循环穿越的特点是找不到穿越痕迹的开始,但是它是可以改变历史的,这样的话会重新开始一轮穿越,也就是下面的“初始穿越”初始穿越:顾名思义,最开始的首轮穿越,因为改变历史而造成了“循环穿越”的开始。
这里我们联系到电影剧情,原本乔的生命轨迹就是封环然后去上海生活30年,送到过去被杀,但这里的老年乔为了许晴开始反抗决定改变命运,回到过去杀掉儿时的幻雨师,因此而后乔的生命轨迹所呈现的循环穿越就是之后电影所展现。
很多电视电影认为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觉得不然。
一旦出现了“初始穿越”就说明历史改变已经跳脱了原来的“循环穿越”,而唯一能将历史具体化的记忆也会在一瞬间变化。
假如现在未来的你穿越到过去改变了你某一个阶段的历史,那这样的话你的记忆就会随之改变,这样对你来说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因为你以为什么都没变,而实际上什么都变了。
对于电影,我有一点疑问:为什么乔的雇主不杀掉年轻的乔,而非要活捉呢?
如果直接杀掉囧瑟夫那威利斯不也就死了嘛,这样就能省去很多麻烦啊P.S . 囧瑟夫的hitRECord不久前刚发布了一张音乐专辑叫《move on the sun》,同名的歌甚是好听,我在这里科普下这个公司。
hitRECord.org是早在04年开始JGL就跟哥哥Dan一起做的一个网站,刚开始只是上传视频的网站,貌似比你管子还要早些,然 后后来很多世界各地的搞艺术的人加入,成为了一个互联网视频合作社区。
2010年成立了制作公司。
也就是说,在那个网站上传视频或者音乐,就是已经要默许了被别人剪辑或者改编。
然后就产生了无数的合作作品。
什么叫『合作』呢?
比 如:一个女孩在hitRECord上传了一首清唱的歌,旋律很简单,歌词也很简单,无伴奏清唱,然后她在上面写『求伴奏』,然后就有人下载了这个 音频,加了管弦乐或者吉他的伴奏,然后上传。
接着又有人把这个合成的音频做成一个mv,完成度非常的高,你几乎听不出来她原本就是在家里面的麦克风录的清 唱。
这就叫做合作。
囧哥的扮相怎么看怎么不爽,情节不大符合我的智商,导致我昏睡了大半场。。。感觉是很多剧集的拼凑版,拖沓却完全没有亮点。。
许晴婆婆太煞风景了!这么苦逼蛋疼深宫怨妇有屎拉不出又能秀英语的花瓶为啥不让杨幂演呢!我不服我不服!!!
好多人说烂,我觉得还行啊,囧瑟夫形象好难看,还为了个一夜情的女人把自己搞死了,许晴那个角色完全鸡肋,亮相就那么几秒,还反复回放,而且英文都不会说,就凭这个人家余男甩你几条街啊
这个电影明明可以更好!他有一个那么好的题材却拍出了那么简单的一部电影!悬疑呢!意外结局呢!高智商呢!怎么会有许晴呢!
作为一个假期档坐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看爆炸的电影而言,我觉得拍的还算不错啦~
环形屎者。看到许晴闪回就退场了。国配太狗屎。
电影的名字不该叫环形使者,可以叫这个歌名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zMjQwNDEy.html? 一直不知道这个妈妈为什么老是砍树桩,她只要让小孩生气就可以把树拔起来。
让老乔玩命的女人实在是不敢恭维,活了一把年纪除了打架和法语比小乔强以外毫无魅力可言。小乔不仅找到了问题真正的根源,并且去相信和保护那1%的美好。导演要说的其实是人性,所以,别纠结bug了。
逻辑上漏洞不少,不过时间旅行的故事一向都很难自圆其说,有些自己的想法,也有些符号式影像,但终究是个好莱坞剧本。
囧瑟夫怎么变样了!!!终于还是看懂剧情了。是不是这样结局又造就了明日英雄,有钱有特异,下次复仇者联盟也可以算他一个了!PS:都那个时代了,怎么武器设备那么落后!
上映前风传是部烧脑神作,事实看来似乎过誉了,烧脑算不上,设定易懂且不新鲜,神作更算不上,难以企及《Inception 》的高度,前后半段的风格无法统一,节奏跳tone,许晴违和感甚强等都是硬伤,不过全片人文关怀和情感救赎的植入令立意提升不少
剧情不错,挺让人猜不到的~不过呢,最后居然改变了未来,不是一贯类似电影的风格~
杀手要学法语都是些什么梗?不扣学。这女主也是一苦逼脸(眼),好吧,全篇都是囧脸
无剧透感觉就是:可以撸,但不许撸破,撸破了就得死。小囧模仿老布的化妆真是愁死我了…甘蔗地、怀表、短枪等特定符号印象深刻,个别镜头目瞪口呆,但整体上少些大气,媲美《盗梦空间》《12猴子》什么的都是浮云。同比今年属于上乘的科幻片,但没有激动到奔走相告的地步。3星半的片子,请降低期待。
一枚&#34;前身&#34;蛋可以灭了金身来阻止一只穿越鸡拯救爱,可你我就算跳10次天安门城楼也无法阻止小囧化身&#34;一只耳&#34;后变残的额头与法令和拯救这张渐成Matthew Rhys的脸!其后许晴老师拎着个酱油瓶羽化成仙顶着一张萧蔷的颜倾情出演(也许我们都在为自己认真的过生活!现在或未来!也或许没有未来,那么至少拥有现在
好吧,首先,这是我们专业的福利,免费电影,英文原版,我承认很多背景台词我没怎么明白。。。但是剧情基本还是明白了,一个哲学悖论的重新演绎。囧瑟夫和老布都非常不错~为免费电影票+1星~~
编剧有漏洞 情节略拖沓 Joseph Levitt没有在盗梦空间里看着水灵了 还有他跟Bruce Willis哪里看着像了导演让他俩演一人... 就不能给小帅哥化化妆演自己的老年吗?真是太违和了... 许晴这酱油打得值 一共没拍几个镜头反复闪回 赚了赚了~ 还有妈妈砍树是为了什么没交代啊?如果有续集我猜一定是围绕唤雨师
其实该片的内核就是一个吸毒的杀手和一个有强大破坏力小孩的故事,农场的相处最后让男人以自己生命的代价救了小孩,或许他也救了整个世界,但是这个looper的概念设置的的确不太好,特别是黑帮随意杀许晴却不杀布鲁斯把他送回来绝对是一个大bug,而母亲的角色也仅仅是为了配合小囧而设置成的不负责任
牛人写的剧情:主角注册了地球OL账号玩到20级,发现升级无力,遂加入入外挂大军——可以连升30级,绝对安逸绝对爽,但副作用是升到50后必须回档,不能保存。 主角开启外挂后转到国服,爱上了一妹子,但在回档时不慎导致妹子被本片BOSS删号,遂发誓要用50级的档案回到过去虐杀当时还不足10级的BOSS
I have to say it&#39;s a pretty smart movie. And it didn&#39;t really try to explain the tricky time travel paradise which seems very wise. Jos looks so funny in this make-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