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记住

Remember,我记得(台)

主演: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迪恩·诺里斯,马丁·兰道,布鲁诺·冈茨,尤尔根·普洛斯诺,亨利·科泽尼,金·罗伯特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南非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15

《记住》剧照

记住 剧照 NO.1记住 剧照 NO.2记住 剧照 NO.3记住 剧照 NO.4记住 剧照 NO.5记住 剧照 NO.6记住 剧照 NO.13记住 剧照 NO.14记住 剧照 NO.15记住 剧照 NO.16记住 剧照 NO.17记住 剧照 NO.18记住 剧照 NO.19记住 剧照 NO.20

《记住》剧情介绍

记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家疗养院里,年逾古稀的犹太人古特曼先生(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 饰)呻吟着从睡梦中醒来。他的记忆正在消退,连妻子不久前去世的事也险些忘记。不过妻子的离开似乎也帮他卸去最后一点儿牵挂,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从养老院偷偷跑出。古特曼的身上携带着朋友写的信,上面记载着他沿途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此行最大的目的。几经辗转,他终于找到了名叫鲁迪·克兰德的老人。对方年轻时曾是参与过二战的德国士兵,家族的血海深仇驱使着古特曼先生不远万里追踪仇人。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记忆,让每个切身经历者都背上了毕生无法摆脱的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格桑花开的时候无处的男孩哗鬼学院妆红人生总裁在上4:总裁的专属守护天公仔公爵的契约未婚妻可爱的露易丝骊姬传奇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疯狂飘移假爸爸破毒强人无处藏私新推销员之死探长薇拉第十季第八页崮上情天求救信号伯特·克赖舍:鸿运当头噪音快盗战队鲁邦连者VS警察战队巡逻连者催命符之劫后重生战栗丛林美国骗局叹息桥速度与激情2风的旅程黑狐之绝地营救小超人梦特别普通的恋爱

《记住》长篇影评

 1 ) 铭记历史 重塑人性

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不止于泽夫是否真的记得?

或许当初瞒天过海的8814身份,让他过上了平和的普通人生,为人夫为人父为人爷爷,和善地与全世界相安无事,终究成了另一个人,彻底地忘记!

果真如此,那电影就仅仅只是一部聪明的借刀杀人复仇记,Max成了主角,浮于表面的大快人心!

又或许,他一直记得,只是痴呆症让他游离于外。

而基于这一假设,整个故事才有了深义——他的承诺,等妻子走后就开启“复仇”之行,应该是清醒时的选择吧!

也就是,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照片,面对Max的痛苦和仇恨,他选择自决的救赎,并且担起揪出同伙的重任!

如果,果真是这样的话,影片便有了温度和希望!

因为,糊涂中(遗忘)的他是恐惧、憎恨纳粹的,对孩童和受难者是充满爱怜和怜悯的;而清醒时(记得),他毫不犹豫地举枪自杀,平静而清晰地留下一句——I remember! 那一刻,他郑重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虽然这个世界正在快速遗忘,就像雪泥鸿爪终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但亲历者铭记并悔改是如此的有力量!

随着那一声枪响,影片戛然而止,非常的干脆利落;但,随着那一声枪响,相信一定搅动了无数人的良心,涟漪不止、耳鸣不绝…… 就像此刻的我,还在忍不住地回味!

慈祥的老人与当初的恶魔,热情好客的儿子和狂热的纳粹……善与恶𣊬息而变、转换自如,如何去善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特别是站在对立面如何去看?

铭记!

并以史为鉴,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努力防范于未然吧!

只要不漠然旁观,应该是可以的,《一生》已经证明了一切!

 2 ) 看不见的刻板

有剧透。

痴呆症和健忘的人设,表面上将NAZI分子日常化,但这种策略中似乎仍有一丝刻板的味道。

难道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做法,不是NAZI式的歇斯底里吗。

而犹太幸存者笼罩在更明确的刻板性中,电影讲述了一个暗地里掌控全局的“密谋者”。

他利用纳粹的那种刻板性以达到自身的战略目标。

本雅明讲过一个侏儒的故事,在对弈棋局的过程中,他是那个决定一切的人。

实在界提供了无法被描述的历史和现状。

对犹太人而言是大屠杀和创伤,对前纳粹分子而言是终生回避不及的罪恶。

而想象界是以另一个虚幻之境去应对创伤。

故事中的纳粹分子陷入了混乱,而幸存者则利用这种混乱。

象征界当中,这个故事遵循这一般却深刻的逻辑。

前者是“服从命令”“忠于誓言”的,而后者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

就这样,在变化多端的故事中,刻板印象得到了延续。

 3 ) 一些看完后反思才理解的事

他买枪的时候表示他是新手,但是枪法一流,开枪毫不犹豫,一打一个准,一枪爆头。

他第一次在疗养院,知道对方是同性恋时,发自内心地说,it is i that am sorry。

第一次在疗养院弹钢琴,弹门德尔松,第二次弹瓦格纳,瓦格纳应该是日常绝对不会弹的,但是一直留在身体记忆里。

当他弹瓦格纳时,他的同伴立刻下楼了。

关于第三户,当年十岁的孩子至死活在纳粹的思维中,并且影响下一代,他的身边聚集了一群同类(可能也是纳粹,也可能是被影响的赞同者)。

而这一段男主对纳粹的敌意是表露无遗的,无论当下他内心记得或者不记得他的身份。

———————分割线———————这部电影真是比历史课还生动,边看边查学到了好多历史。

而且事后回去看细节,又是一部没有一个废镜头的好电影。

有太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了。

第一个老人表示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立场在他看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认同做法,觉得shameless。

第三个老人至今追随纳粹的思想,痛恨犹太人,并且影响后代(离了两次婚不是没有道理的)。

之前小时候就无脑被动接受了纳粹是大坏蛋,犹太人是被迫害民族这个思想,因为这部电影才去查了一下到底为什么纳粹是大坏蛋,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即使不改变立场,也至少对自己的立场了解更全面些。

 4 ) 请记住欠别人的都是要还的

这部剧个人认为几乎没有任何BUG,没有任何尿点,不带丝毫科幻感的现实性悬疑片。

然而就是没有加任何不可靠因素,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悬疑的始终。

刚开始看还以为和《记忆碎片》的设定差不多,后来发现这部电影也有自己的特色。

故事并不烧脑,但是很精彩。

第一次写这种东西,太多自己的个人想法,更多的是想记录吧。

--有剧透-- 首先介绍下整篇的故事初设定,主人公是从一个年已90的老人Zev,影片开头,从他起床呼唤他的妻子Ruth,然后慢慢发现自己有短暂失忆症(看过《记忆碎片》的都应该知道,这种短暂失忆就是当病人睡觉醒来之后,最近的记忆会被抹去)。

紧接着,在吃早饭的时候,碰上了另一个老人Max。

(我认为当时Zev和Max是有一定交情的,不然Zev也不可能如此深信不疑,而Max也不会知道关于Ruth的事)。

这个时候他们有了几句简单的交谈,Max以Ruth的话题切入,让Zev感觉他是在保护有失忆症的自己,并且帮助他记下了所有Zev认为应该做的事。

大概如下:Max问他,你还记得你妻子临走时,你说你一定会去做什么吗。

Zev想了想,回答No。

这个时候Max说,没关系没关系。

你有失忆症,我已经为你写好了,这样你就不会忘了。

随即伴随着Max的假咳嗽(我相信是假的),远离了Zev。

对于深爱妻子的Zev来说,那些话对他来说责任重大不得不完成,所以当天晚上,Zev就去主动找了Max。

Max不出意料地将“剧本”转交给了Zev。

电影的开头就完美的展示了一个阴谋的开始,没有让人吐槽的地方,顺理成章的就发展下去了。

寻找罪犯的过程有平淡有高潮,过加拿大安检,购买衣服时被摸出枪,在医院和幸存犹太人的相拥痛哭,又或者是碰上了错误的纳粹主义崇拜者。

此起彼伏的情节让观众也跟着为Zev捏一把汗。

片中也有不少线索。

比如火车上和小男孩的对话,说明他记得他是“Wolf”,呼应了片尾另一个Nazi说出的事实。

作为一个被告知是犹太人的Zev,在纳粹积极分子家庭里喝着威士忌,听着“纳粹儿子”不停地炫耀“纳粹父亲”的丰功伟绩,心理活动不知道有多纠结。

在和那个儿子交谈时,加上不停乱吼的狗,Zev手都是抖的,额头上全是汗。

但是最终还是错杀了,然而憎恶纳粹的他,对于错杀应该也没有丝毫同情。

(看完结局,这又是多么的可悲啊。

不过纳粹是该杀。

) 然后最精彩的就是片尾部分了,简直就是连续反转。

在两个温馨的家庭,不管怎么说,后辈都是无辜的。

90岁的两位老人,当着后辈的面,揭露这么丑陋的历史,实在让人痛心。

毫不知情的Zev,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人,终于要报仇了,终于听到了想听的事实。

结果被事实打脸。

被找到的纳粹人说出了自己真实的名字“Kunibert Sturm”,同时也说出了主人公Zev的真实名字“Otto Wallisch”。

真正的故事也告诉了观众,我们一直以为是犹太人的Zev,跟随着他一起寻找憎恶的纳粹,和他一起感同身受,没想到原来他就是纳粹,他就是那个杀人无数,期望着要杀的人。

带着复仇的情绪是他,和犹太人一起百感交集的是他,和纳粹家庭生死搏斗是他,到最后自己从犹太人的阵营突然又转到了纳粹这边。

他承认了这一点,因为他说“I remember.”。

一起不能接受的回忆,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自杀。

老人们的演技都很好,BGM的阴谋感也很十足。

然而故事确实那么的可悲。

失忆时的Zev其实是个很爱笑很喜欢小孩子的老人,我想要是他没有这些被赋予的“使命感”,应该能过一个傻白甜的晚年。

不过还是一句老话,欠下的东西总是要还的。

你需要复仇,别人也需要复仇。

 5 ) 血债血还

2023.02.07

美国一家疗养院里住着一个叫泽夫·古特曼的九十岁犹太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他妻子露丝去世一个星期了,可是他每次一觉醒来,都会召唤自己的妻子露丝,经人提示才能反应过来。

就是这样一个高龄且健忘的老人,在妻子去世一个星期后的凌晨,悄悄的离开疗养院,踏上了开往克利夫兰的列车,开启了他的复仇之旅。

泽夫和同疗养院的老人麦克斯都是当年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他们幸运的躲过了纳粹的屠杀,可是家人都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马克斯多年来成功的追踪到几十个纳粹逃犯,现在他已经风烛残年,坐轮椅,还有严重的哮喘,需要时刻吸氧,他最后查到线索的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纳粹狱卒只有靠泽夫来继续完成。

为此麦克斯为他准备了一个手皮包,里面有身份证和银行卡,还有现金,最重要的是麦克斯给他写了一份“提示和行动指南”,里面详细的告诉他要去往哪里,寻找谁,并帮助他安排了沿途的出租车和酒店。

泽夫在开往克利夫兰的列车上和对座小孩聊的很开心,一觉醒来,什么都不记得了,经对座小孩提醒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提示和行动指南,看完提示才恢复正常。

下了火车,泽夫坐上麦克斯电话预约好的出租车来到一家枪械商店,店主在输入他的身份信息核对时他一句“我看起来像能跑的逃犯吗?

”说的店主都不好意思的笑了。

泽夫自称是不了解枪的初学者,却选了一把9毫米格洛克17手枪,这可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执法用武器,泽夫请店主给写了一个使用说明书。

入住麦克斯预定好的酒店,在浴缸里睡了一觉的泽夫醒来后又四处呼唤妻子露丝,啥都不记得了,看过麦克斯写的提示才恢复正常。

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党卫军军官奥托·瓦莱什偷走了处决犯人的身份证件,在战争后期以鲁迪·库兰德的名字潜逃,据查那个时期有四个叫鲁迪·库兰德的德国人从德国移居美国。

泽夫来到第一个叫鲁迪·库兰德的家,见到鲁迪·库兰德,泽夫哆哆嗦嗦的从手提包里掏出手枪,命令他靠窗站,以验明正身,核实是德国人,88岁,在德国军队服过役,这些都对,可是接下来出岔子了,这个鲁迪不知道什么奥斯维辛,他在北非一直跟随隆美尔将军,有照片为证。

第二个鲁迪·库兰德住在加拿大,泽夫还要出国一趟,他的护照过期了,好在驾驶证也能用,泽夫聪明的把手枪放在大巴车座位上,用一件衣服盖上混过了关。

这个鲁迪住进了医院,已经时日不多了,核实过是德国人,而且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呆过,泽夫又费力的从手提包里掏出手枪对准了他,可是突然发现鲁迪胳膊上也有一行囚犯编号,原来这个鲁迪是个同性恋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个囚犯,泽夫一边道歉,一边抱着鲁迪痛哭了一场。

心情郁闷的泽夫听见钢琴声循迹过去,演奏了一首门德尔松的曲子,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

第三个鲁迪·库兰德住在乡下,一片荒野里独门独户,家里没人,泽夫等了一天,才等来鲁迪的儿子约翰库兰德,他是个警察。

原来鲁迪三个月前死了,他的儿子对父亲的朋友很热情,招呼泽夫进屋喝水,闲聊知道他父亲是德国人,参加过二战,是个收藏爱好者,看到他父亲的收藏品,屋子的墙上赫然挂在一面纳粹万字旗,还有纳粹军服和书籍,是个纳粹分子,可惜他父亲鲁迪没有到过奥斯维辛,在军队是个厨子。

约翰是个纳粹拥护者,发现泽夫是犹太人竟然放狗咬他,泽夫熟练的掏出枪来,一枪打死朝他扑来的狗,两枪打死试图攻击他的小纳粹,枪法极准,一枪打中左胸,第二枪直接爆头。

泽夫杀完人洗澡更衣,穿着约翰的睡衣在大床上睡到天明,完全无视走廊有个死人和死狗。

最后一个鲁迪·库兰德住在一个依山傍水,环境优越的别墅里,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他女儿对泽夫的到访很警觉,一再盘问才让进门,等待在楼上午休的鲁迪起床时候,泽夫弹起了钢琴,琴声把鲁迪引了下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不该喜欢瓦格纳的曲子”,“照片上认不出你的脸了,你的声音没有改变”,两人终于面对面了“,鲁迪说“我知道终有一天你会来找我的”,泽夫答“我不会忘记你”。

两人来到后面的花园,鲁迪坦言一辈子用假名字生活都快把他逼疯了,泽夫随声附和“对,生活在谎言里并不是生活”,鲁迪动情的说“我一直都知道你会来找我的”,说完上前紧紧的拥抱泽夫,而泽夫则冷冷的说“把你的手放开,奥托”,鲁迪愣了。

此时泽夫的儿子查尔斯赶到了鲁迪家,他们看到了泽夫用枪指向鲁迪的恐怖一幕都惊呆了,在泽夫的逼迫下鲁迪说出了真相,他不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幸存者,而是一名纳粹看守。

当鲁迪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叫“克莱伯特·斯特姆时,泽夫予以否认“你的名字是奥托·瓦莱什”,两个人为此争执起来。

鲁迪激动地说“这是我七十年来第一次没有撒谎,你才是奥托·瓦莱什,我是克莱伯特·斯特姆,我们两人都是监狱看守”。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鲁迪卷起了袖子,胳膊上烙有一排数字98813,而泽夫手臂上的数字是98814,啥也别说了,两个人都是潜逃多年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罪行累累的纳粹看守。

面对泽夫的连连否认,鲁迪告诉他你取名泽夫,是因为希伯来语是““狼”的意思,你说我们是狼。

一声枪响,奥托·瓦莱什打死了克莱伯特·斯特姆,接着举枪自杀,相信这个时候奥托是清醒的,他无法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

真的为犹太老人麦克斯的智慧拍案叫绝,利用纳粹逃犯来查找逃犯,上演了一出狗咬狗一嘴毛的闹剧。

虽然利用老年痴呆症病人残忍了点,但是比起他们这些纳粹当年对犹太人做的那些惨无人道,丧尽天良的恶事也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尽管这些恶棍都已经风烛残年,活不了几天了,但是犹太人绝不会心慈手软,就此罢休,一定要报仇雪恨,让他们血债血偿。

相比较佛系一贯宣扬的慈悲为怀,以德报怨理念就有点像“农夫与蛇”,自欺欺人了。

更何况他们不是冻僵的蛇,曾经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狼,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6 ) 被提纯的恨意

(文/杨时旸)有些记忆永远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消散,反而会凝结得更坚固、更锋利。

比如,经历过奥斯维辛的人,让他彻底忘掉炼狱般的折磨,这要求本身或许比当年的经历还要残忍。

某种程度上说,记住曾经的苦难,看着对自己施暴的人得到惩处,是他们活下去的动力之一。

对于德国那段黑暗历史的叙述已经太多,但是这部《记住》有一个不太一样的设定。

它的主角被设定为一个罹患老年痴呆症的耄耋老人,这让故事看起来显得荒诞甚至有一些诙谐和不正经,后来,这个故事嫁接了“在路上”的主题,而这条追索之路又构建起了一个悬疑故事的构架,最终的翻转令人震惊。

时而糊涂时而清醒的泽夫住在养老院里,在参加完妻子的葬礼之后,他和另外的一个老人麦克斯开始秘密实施一个计划。

麦克斯给泽夫写下了一张清单,告诉他要去往哪里,寻找谁,并帮助他安排了沿途的酒店。

随着故事的发展,线索一点点清晰起来,这两个老人在进行一次有步骤的复仇计划。

他们都是从奥斯维辛生还的人,在生命的尽头想要找到曾经杀害自己家人的监狱管理者,让他偿还性命。

当然,如果电影就按照这个套路拍摄下去,经历一次次寻找,最终找到仇家进行复仇或者选择宽恕,就又落入了这类主题的俗常设定之中。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一路上,泽夫按照清单上的信息一次次找到了不同的人,虽然先前几次都是错误的,但是却等于又一次经历了奥斯维辛的历史。

他在医院里见到了手臂上刻着囚犯编号的垂死老人,曾经因为同性恋身份而被囚禁于奥斯维辛,也见到了致死未曾悔改的狂热分子,而他的儿子也仍然憎恨犹太人……从这个角度去看,虽然过了数十年,但是历史的阴魂从未真正散去,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人们仍然在时间的尽头自己面对伤口,外人根本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而那些曾经对他人施害的人,有一些也从未真正有过一丝悔意。

当泽夫站在那个狂热分子的卧室里,看着他生前收藏的军服和勋章,看着他儿子热切而癫狂的眼神,就知道,心底的幽灵从未因为历史的审判而彻底被驱逐。

而人们总是天真地认为,有些事情,历经一次审判,甄别出黑与白,最终就能在所有人心里使得一切彻底拨乱反正。

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

最震撼的结尾翻转终于到了,泽夫终于找到了那个奥斯维辛的狱卒,但对方在承认自己隐瞒多年的身份的同时,还说出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泽夫本人并不是奥斯维辛的犯人,而与自己一样也是一名狱卒。

当年,他们互相在对方的手臂上刺上了假的囚犯编号以逃脱抓捕。

而泽夫多年以来一直对自己说谎,对外声称自己是受迫害的犹太人,而他自己真的把谎言信以为真。

这个翻转的结尾,甚至产生了某种哲学性的意象。

老年痴呆的设定担负着两个作用,从情节推动上讲,这样的疾病得以让一切行为顺理成章,忘事、糊涂、活在混淆和清醒的裂缝之中;而同时,这个疾病也成为了一道隐喻,自己对自己的蒙蔽与欺骗,那成为了一种“主动痴呆”的选择,得以苟活。

泽夫的家人都不知道这个秘密,他看起来也是个善良而温和的老人,问题是,他背负着如此深重的恶。

这是一件更加令人脊背寒凉的事,因为你根本不知道生活中那些慈祥的人们,曾经有过怎样凶恶的表情。

而到底哪一个阶段的表情折射的才是他们真实的内心。

他们是恶魔还是凡人,或者说,我们能否相信一个施暴的人真的会蜕变为一个良善的人?

这部电影的结局很决绝,泽夫向对方开了枪,也给了自己一枪,因为他终于从自己编织的谎言中清醒了过来,认识到自己真实的身份,多年来他用“伪身份”却塑造起了“真良知”,这良知让他无法接纳曾经的自己。

而最终,人们发现,这一切的操纵者是那个为泽夫写下复仇计划的麦克斯。

他才是奥斯维辛的囚徒。

他早就发现了泽夫的身份,他决定利用这个老人的病症,借他的手杀死一个同伙,再让他自杀。

不可否认,这是一场复仇,但毕竟他也成为了凶手。

但这场宿命似乎无法逃脱。

《记住》有一个好看的故事外壳,包裹了一个极端严肃又严酷的主题。

有关历史阴魂,有关憎恶与宽恕,有关时间到底会稀释还是会加深仇恨,从当下来看,有些过于沉重的恨意,时间对其来说,作用反而是将其提纯,愈发猛烈。

它成为了一次根本无人能够解答的拷问。

所有经历过黑暗历史的国度,都有一些阴云飘浮在人们的头顶,几代人也涤荡不清。

 7 ) 不拘一格的战争反思片

这个切入角度选取得太巧妙了,最后的剧情反转单刀直入,处理得甚至有些冷酷,令人震撼。

战争过去了这么多年,纳粹主义依然影响着人们。

找到的第一位老人依然拥护希特勒的思想,但反对迫害犹太人的做法。

第二位老人是奥斯维辛幸存者,两位老人抱头痛哭的那一刻,令人动容。

寻找的第三位老人的儿子珍藏着纳粹的物品,甚至仍认为战争的初衷是正确的。

泽夫此时已经认识到了战争的错误,他杀死这个人是潜意识中的反思。

泽夫杀死战友,并自杀,是鼓起勇气对过去的忏悔。

养老院安逸的环境,以及在寻人过程中,老人火车上遇到的小男孩和家人、办理出入境人员、出租车司机等,这些都代表了和平美好充满爱的生活,暗示着冒用奥斯维辛犯人姓名逃出的人不应享受这样的生活,也让人联想到战争曾是多么残酷,和平生活多么美好。

电影剧情层层推进,情感表现隐忍冷静,结局令人惊叹。

主角老人们迟缓的行动仿佛是缓慢推进的历史,人们总要在其中挣扎与等待。

 8 ) 有些事,不能忘。

有些事,不能忘,往宏大里说,比如家仇国恨。

不然,跟动物有什么区别。

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内心最直接的触动。

再就是深切的感受:没有流量明星的参与,两个步履蹒跚,满脸皱纹,手都颤巍巍的老人,演的电影也可以这么好看。

还有一点想说的,国内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一部片子。

毕竟我们也有难以忘记,不能忘记的那一段历史。

好佩服编剧,能以这样的方式写“不能忘记”的故事。

关于奥斯维辛、关于战争的历史,无论是书还是电影,都有很多好的作品。

《钢琴家》《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战火中的银行家》《辛德勒的名单》《芬妮的旅程》《波斯语课》《美丽人生》《活出生命的意义》《安妮日记》……主人公老人家泽夫和老人院的好友,这位老朋友戴着眼镜,坐在轮椅上,还插着鼻管,但是他们俩的穿着都很得体,干净优雅的样子,可以说没有老人味儿。

你都可以想象他们年轻时有多帅。

查了一下泽夫的扮演者是《音乐之声》的男主,怪不得呢,立马想再去重温一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拍摄于2015年,两位老人家出演这部电影已经分别是86岁和87岁了,他们又分别在2017年和2021年去世。

看到这些信息,再回想这部电影,不胜唏嘘。

人类历史,违背人性的战争,耄耋之年的复仇和救赎之旅,公路,这些元素足以支撑一部精彩的电影。

有人说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家,还有失忆症,辗转路程,买枪,乘火车,住旅馆,护照过期……步履蹒跚地去见了四个人,其中细节值得推敲。

那又怎样,对此我倒是没有什么疑问,何须考究这个细节,以为并不重要。

想必编剧导演比我们缜密得多吧。

电影结尾时泽夫颤颤巍巍地拿着手枪,你会担心他瞄不准。

这双拿着枪的手,还可以弹出那么动听的钢琴曲,人性有多高贵有多卑贱,有多良善有多残忍。

就到这里吧,作为影迷,非影评人,很难忍住不剧透。

可这部电影如果提前知道结局,就感觉没那么精彩了。

 9 )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剧本很不错

整场电影很平淡,唯一激烈之处是第三个鲁德库兰德的儿子,对老人作为犹太人的厌恶及愤怒,甚至要杀掉老人,故事有了一丝波澜,在找到第四个鲁德库兰德,感觉结局意料之中,而老人最后一句(I Remeber)却又出乎意料,也与之前介绍自己的姓氏含义呼应,“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剧本很不错,作为一部反映与战争片相关的电影,让观众看晚后引起对战争的思考

 10 ) 人的记忆会被羞愧感篡改

人都是会记住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人也会篡改自己的记忆并且深信之。

犹太人的悲剧是被希特勒洗脑的恶果,而电影中的他却被洗了俩次脑,一次杀死别人,另一次杀死自己。

电影中利用人老年痴呆的弱点和不想回忆的过去去操纵人的行为,如此真实的表达了人的的羞耻感会把人篡改到如何的地步。

老人去买枪的时候,一副简单能用就好的样子,好像一个头脑简单只想保护自己的人。

但是在躲避边境检查时的沉着和淡定,杀狗和警察的时候一枪毙命丝毫不手软,杀完又沉沉睡去的状态,也可以猜到他经历过的并不仅仅是阶下囚的情况而已吧。

按理来说狗对一个孱弱的老人是不会如此态度的,但是他的冷酷和杀伤力也许才是那只警犬如此戒备,如此狂躁的原因。

我想也许后来他躺在浴缸泡澡,朦胧的时候是不是就有回忆起什么,他是不是也隐约感觉到了什么,只是为了追究到底,一心求死,才继续最后一站吧。

电影从头到尾不拖沓,干脆利落,似乎过了每一关,我们就只会去关注下一关,不会回头想,但是每一关都又密切关联,完美铺垫。

高潮只有俩个几分钟,但是却让我一直回忆起那种冷冷的杀伤力。

我想战争这类时代的烙印带来了太多悲剧和不得已,在灾难来临的时候选择去做什么,才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内心世界吧。

《记住》短评

时至今日看以色列?

7分钟前
  • 青沐
  • 较差

一部停留在了表面上的电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老爷子的演技是支撑我看完的理由之一,另一个就是结局反转,可惜这反转拍得太平淡,两个纳粹的孩子的台词也是蠢哭了,浪费了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的演技,讲复仇讲的流水账,讲各个嫌疑人的现状讲得也是潦草,把它列入悬疑片,又太过于无聊

10分钟前
  • Kk
  • 较差

老人演得非常好,但拍得很一般,对这类最后大反转的电影不大喜欢。

15分钟前
  • 江枫渔火
  • 还行

不喜欢

19分钟前
  • 菠萝冰棒
  • 很差

很一般 我应该很快会忘记这部电影

20分钟前
  • 肉_
  • 较差

就像天津爆炸事件中那些逆行的人,他们平凡而伟大,是值得人们牢记和尊敬的英雄。

21分钟前
  • Empress
  • 较差

我不理解,纳粹只要失忆了就是个善良慈爱的人?“危害人类醉”形同虚设?为什么现在的电影都在洗白纳粹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23分钟前
  • 小不正
  • 较差

反转的扯淡,外加犹太人受害视角

24分钟前
  • 在逃小王子
  • 较差

你遗忘的过去总有人会记得,那不是数字是条条人命。血可以洗干净血腥味永远在。

25分钟前
  • 力荐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性…失忆

29分钟前
  • tonight
  • 推荐

这是要记住仇恨还是要忘记仇恨?选择性失忆?本来可以戛然而止,最后来个解说,是怕大家看不懂?

33分钟前
  • 微分流形
  • 还行

类型应该加上:悬疑。 编剧很厉害。

34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勉强看下去 nazi是迫害犹太人的

39分钟前
  • BeckyHuang
  • 较差

最后的一记惊天大反转,让牛逼的枪法和为什么喜欢瓦格纳的疑问全都迎刃而解了……

40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不如《纳粹高徒》。

43分钟前
  • 老泰瑞
  • 还行

老年人节奏太慢,悬念也不够,就是个简单的结尾反转。。。这分数过高了

45分钟前
  • 龙王良马
  • 还行

歷史及戰爭造成的慘劇是無法用簡單的失憶來遺忘,人類內心的罪惡感也應該有反省的力量。

50分钟前
  • 珠海小豬豬
  • 还行

一星半

51分钟前
  • 恰恰是隻貓!
  • 较差

勉强及格。失智老人拿着康养院病友的计划书,按部就班追杀当年奥斯维辛的仇人。类似题材有《杀手的记忆》之类,这部拍得不算好,老人行动的整个过程缺乏设计,他就那么平平淡淡的去买枪(这种买枪流程我还挺愿见识的),然后找人,找错人,又盲打误撞杀了个纳粹二代(调度特别傻,对方知道他身份了还要跟狗置气,导致被老人射杀),结果杀完人就没事人一样走了。一直在找他的儿子也没营造出什么紧迫感,倒是一直幕后出钱替他安排一切的病友有点犹太霸总气息。伊戈扬布光透亮、机位和剪辑稳定的流畅肥皂剧风格依旧,整个观感都太平了,男主的表演倒是提供了一些惊喜,比如他在仇人家弹钢琴那段,一种属于老人的淡定恨意。片尾反转是最大亮点,也是这个故事最新鲜的地方,之前的铺垫也让它不至突兀

5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电影一般 但本子是个好本子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59分钟前
  • 错用神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