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us。
世界听不懂他的声音。
天才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那个穿着西装的小孩子,用钢琴作为语言的孩子。
他爱上大他七岁的伊沙贝尔,在他们初次见面。
他和爷爷的那段对话~“你恋爱了?
”“我才没有,我只是知道了我长大以后要娶谁。
”再次相见,印象深刻的是他在高档的餐厅,向她一板一眼的解释女孩应该找小男朋友,每一条理由都条理清晰,有着充分逻辑。
但爱情本来就没有逻辑。
求婚,失败。
也许那是他生命里第一次受挫,也是唯一一次。
对于他来说:普通是一种奢求,天才是一种负担,而伪装是一场逃难。
爷爷对于他,是唯一能够理解他的人。
他们共同分享的梦想,飞翔。
最后他驾着飞机落在了钢琴家的院子,人都要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无论那是怎样的。
爷爷。
一个人永远都不能放弃梦想,哪怕已经到了满头白发。
哪怕那梦想只不过是孩童时期留下的印记。
当那台飞行模拟器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那个老人,虽然他当了一辈子的木匠,却一时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我一直都不敢正视“梦想”这个词,因为它一直和现实那样尖厉的碰撞,撞得两败俱伤、头破血流。
忽然间觉得自己应该找个墙角好好的反省一阵去。。。
那个老人死于飞翔。
他离开的时候应该在微笑吧。
这执着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还有承诺。
直到死的那一天都不会拆穿vitus的谎言。
一直觉得遵守承诺是一件很重要并很困难的事情,只是对于孩子来讲。
至于大人,承诺早就不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范围之内了。
我现在始终坚持这一点,但要尊重影片里的理想化。
花痴妈妈如果后退十岁,我会立志以后要找一个这样的男友。
如果后退五岁,或许会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弟弟。
如果前进十岁,我就会立即全方位付诸行动亲自制造一个这样的胚胎。
现在,只好先把愿望许下,我想要一个这样的儿子。
个人对于男性的评价标准可以简单概括为,理性、智慧、宽容、上进,对事业和感情有平稳且专注的持续力。
本来这个标准是成年男性适用的,看这片子的时候,竟然不由自主把小Vitus也代入公式演算一番。
然后下结论:这就是我儿子的模版。
天才分很多种,智商高是必要条件。
Vitus在10岁时的智商是180.看这段的时候突然想起《一吻定情》,入江植树的智商是200.日本人的贪心可见一斑。
看到电影宣传语,以为是讲天才之脆弱和格格不入的,1900那种。
看的时候还没十分钟就热血沸腾了。
Vitus不但天赋惊人,更刺激的是情商了得。
爷爷问他怎么闷闷不乐,是不是恋爱了,Vitus答,才没有,我只是知道了我以后要娶谁。
早熟的理智混合着天真的孩子气,简直就是我意念中的儿子啊!
我的冷门儿子冷门的定义首先是他绝不能长成奶粉宝宝。
白白嫩嫩名眸皓齿,看着就讨厌。
然后他必然很酷,不爱说话更不会吵闹,离不开我又不会很黏我,不会像其它小孩子每天妈妈长妈妈短这个是什么那又为什么,白痴一般。
这样的孩子必然显得有些早熟。
Vitus唯一一次发脾气,是伊莎贝拉的离开。
他走遍每个房间烦躁地问伊莎贝拉怎么还不来。
得知妈妈辞退了她之后,生气地把东西都拂到地上,说我不需要保姆她不是保姆她是我女朋友。
本来也以为是小孩子童趣的话,几年后11岁的Vitus与伊莎贝拉在唱片店重遇,那场戏彻底让我爱上了这孩子。
伊莎贝拉转过身来,已经认不出他了,Vitus当然知道面前这个女生是谁,但他没有做声,眼神里明明写满惊喜,但又非常冷静地抑制住,还装作流行乐迷让伊莎贝拉推荐唱片。
他还是个孩子啊~怎么可以这么理智这么隐忍又这么运筹帷幄。
换作你我,早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扑上去了。
看见伊莎贝拉坐进车内与别的男子亲吻,Vitus紧闭双眼,稚嫩的脸上满是失望惋惜。
明明是孩子,却有一切了然于心的自信,让人忍俊不止。
之后精心策划的相认,诚意十足的表白,这完全是一个有着高超情商的成年男子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尤其是当伊莎贝拉说我也爱你你就像我的弟弟,Vitus一副早预料到的表情,然后说了一番关于男女年龄差的的言论,让伊莎贝拉哭笑不得又反驳不了。
她只好退一步说那做爱怎么办,我知道这个女生已经败下阵来。
果不其然,我们的小 Vitus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坦白讲我不是很在意,做爱不过是交换DNA.爱死这孩子。
关于天才的教育最开始对Vitus的妈妈有些微词,觉得她在发现Vitus的音乐天赋后的表现让人。。。
不舒服,仿佛儿子不是天才就不是儿子了。
我承认我是后遗症作祟。
后来又释然了。
妈妈也好,爸爸爷爷也好,包括伊莎贝拉以及其他所有普通人,毕竟平凡,凡人有自己的观念和认同的模式,而且比天才更加难以改变,不是不想,是想不到。
所以Vitus只有人为地制造一场改变,来适应以及沟通。
这不是逃避,是另一种方式,让自己能够如鱼得水,能够与他人快乐且和睦的方式。
仅这一点上的情商,就比1900高明。
当然,前面说过,天才有很多种,1900更像小王子,脆弱而透明。
我希望我儿子如Vitus,毕竟对于生存来说,融入和变通更重要。
天才固然可喜,但如果丧失了快乐,宁愿他平凡甚至庸碌。
万万不可如梵高,天才的太高深太超前,不但死后百年才被人承认,自己也不善待身体,活生生割了自己的耳朵。
天赋就是用来利用和享受的。
智商这个东西,再怎么超凡脱俗,也得是我玩它,怎么能让它玩了我。
没办法,我就是个肤浅的自私派。
12岁的VITUS在昂贵的中国餐厅里跟心上人说道:根据统计资料,女人通常比伴侣小7岁,但男人平均寿命比女人少7岁,女人就要守寡14年,我们会死在同一年。
而且女人的性欲比男人晚10年达到高峰,所以有那么多人分手。
女人应该交小男朋友,我们会幸福美满!
这个明明就是莫扎特小朋友,6岁就向小公主玛丽·安托万奈特求婚。
如果得偿,一是小狼帮不会穷困而死,二是法国的大革命会推迟几年。
莫扎特也是数学天才……
vitus,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vitas,所以虽然早早地把它列在豆瓣想看,但没有想着去触碰,甚至于下载了这个版本的高清晰后还是看都没有看就删掉了。
现在不免有些懊悔,因为,看来我和大多数人一般对天才有着偏见。
小男孩非常可爱,明亮闪烁的眼睛,有些忧郁,所以当看到豆瓣上一个评论时连自己都乐不可支--“如果退回十年,我希望vitus是男友,如果前进十年,我希望vitus是我的儿子”。
现在看来,也的确只有后者可行。
不过vitus一本正经地向大他7岁的Isabelle求婚时,还是太有杀伤力了。
他的理论无懈可击,小日本老师常常教育初中男生说,你的女朋友还在幼儿园,可按vitus的说法,女生找一个小自己7岁的小男友或许才是新科学哦。
智商180的vitus是那么特别,因为妈妈一句不想把孩子像动物园一样区别对待,而在普通学校念书,可是谁也教不了他,也不敢教他。
老师:请问流经埃及的是哪条河流?
vitus:不知道。
老师比我懂得多。
老师(很得意):按常理,老师的确比你懂得更多。
vitus:请问谁发明了蒸汽机?
老师(有些飘飘然):詹姆士瓦特。
vitus:既然老师比学生聪明,为什么瓦特的老师不发明蒸汽机?
这段也让我感觉大快人心,老师脸上的表情,让自己想象着和vitus的同桌一样,在最后一排竖起大拇指,最好再扮个鬼脸,即便被老师拖出去爆揍,心里也是得儿一个笑。
在爷爷的指点下,一心想过normal生活的vitus骗过了所有人,架着蝙蝠翅膀从窗台上一跃而下,成为了“普通的小孩”。
他满脑子的classical和同桌的hip-hop不经意地在操场上转换,其实古典音乐当真不是件枯涩的摆设品,相反,古典音乐中迸发的感情总是缠绵而又充满激情。
当vitus偶然在唱片店遇到心目中的muse-Isabelle,背景里荡漾着Liszt的音乐,让这位公认的感情大师来悄悄指点纯真的vitus,真是美妙不过。
就像我最喜欢的小提琴大师在演绎最难的演奏部分时,总会孩子气地回想自己甜美的恋爱史一般。
爷爷最终实现了想飞的梦想,斜拉45度飞过停机场大门的感觉让他没有了遗憾,而一一完成了爷爷和爸爸妈妈理想后的vitus终于乖乖走进了音乐的殿堂,坚定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曾经和爸爸去听过朗朗的音乐会,卞祖善指挥,两个人在回家的路上兴奋的神情犹如在眼前。
据说在德国听wagner的作品得提前几年订票,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赶上这样恢弘的作品。
飞机留在停机场才安全,可飞机终究是要飞到天上去的。
vitus也是待在普通人中见才安全,可锋芒终究是会显露出来的。
熬夜看完了这本影片,傻呵呵地笑着去美美地睡上一觉,等改明儿开始调琴拉,也不能亏待了自己家的宝贝。
瑞士电影,电影画面很棒,彩色,跟蝴蝶有点像。
我喜欢这样的画面处理。
Vitus天才儿童,小时候,看见他驾着模拟的飞机在绿色的草地上飞,世界都美好起来,只有他的世界,充满热爱与生活的味道。
小Vitus长得很可爱,很倔强,当所有宾客跟妈妈要他弹钢琴的时候,他很倔地不弹,我以为他会反抗到底。
他弹了,而且那一刻,他被认定是天才儿童。
在琴声结束的那一刻,他露出狡猾的一个表情,很可爱,狡洁。
看完这样的电影,感觉自己可以或者需要享受生活,普通,多普通的字眼,他想追求这样的生活,却因为太过多的知识而不行,被赋予了太多的期待。
他不落俗套地给自已加一保护层。
没有像其他的天才儿童一样因此而殒落,他飞得更高了。
他不聪明了。
他妈妈在得悉那消息的时候流泪了。
女医生说,你儿子又健康又正常,你为什么要哭呢?
那一刻,我不喜欢他妈妈。
Vitus反驳爷爷的那句话,飞机呆在地面上安全,那它为什么要飞呢?
印象深刻。
果然他是一部好电影。
再多无它。
一个男人如果有才华的话,不管他是7岁还是70岁,你都会爱上他。
刚刚开始看这部Vitus的时候,就在心里暗暗祈祷,这个钢琴少年千万不要是多智近乎妖的形象,就像是八月迷情里的那位,NB的已经是人形非人类了。
幸好不是。
开始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嘴角总是向上翘的,温暖的调调贯穿始终,淡淡的。
演小Vitus的男孩就是个神,大而纯净的圆眼睛,就这么向上一翻,男女老少一律通杀。
当妈妈让他做什么的时候,总是奶声奶气却又无奈的说一句“okay”;当他的保姆女朋友伊萨贝拉问他要把自己在房里关多久的时候,一个把睡衣穿的整整齐齐甚至扣子都扣到最顶部的小人走出来,软软的说一句“关到我长大”;当他郁郁寡欢不吃东西的时候,爷爷问他“恋爱了吗?
”,他说“不是,我只是知道以后会娶谁了”。
这个时侯,你一定会斩钉截铁地承认你爱上他了。
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会迅速。
才华男人标准之————EQ也许你要说这哪里是有才华,分明是在耍可爱嘛。
这就是Vitus的天才之处,IQ高的人常常会让我觉得是“妖”而非人,但是这个小盆友却从小就显露出不比IQ低的高EQ。
真正的天才就像是真正的隐士一样,居于闹市而非山野。
大智若愚必是天才。
所以后来Vitus装傻,瞒过所有人,除了他的守护神一样的爷爷。
当然,从他开始装傻,影片也开始向NB发展了。
最后,爷爷的遗言也揭示了天才不被人理解的一面,“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变傻才能逃离。
”才华男人标准之————学有专长Vitus是天才少年,又有音乐天赋。
他的专长除了钢琴,还有在学校可以用超强数学能力刁难老师,在商战中用NB的赚钱能力并购掉欺负老爸的公司。
男人一定要有自己精通并且喜爱的东西。
这点很重要。
可以当成事业来做,也可以当成业余爱好。
玩物丧志是极点,不要到极点就OK。
我喜欢看一个男人在自己专长的领域里侃侃而谈、乐在其中的样子,具备专业素养的才华男,扛不住啊才华男人标准之————低调的张扬低调也未必就能包含我想说的那个意思。
就看我们的Vitus吧,表情总是囧囧的,但是一抬眼,一撇嘴就是招人爱啊。
这无关年龄,无关身份,只与内心有关。
纵使你有万斗才华,我还是喜欢你如孩子一般在我面前。
Vitus在唱片店再次见到他的保姆女朋友伊萨贝拉时,那个表情,简直不是一个12岁小孩做出来的。
激动、惊喜,想要上前却又强按下那股冲动。
然后暗暗看着她和别的男人接吻,心酸却又不放弃的表情。
才华男从不轻举妄动,而是随着自己的计划有节奏的进行。
所以当他向伊萨贝拉告白的那一段才会给看过的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这只有才华男才做得出来。
才华男:你知道吗,女性一般都比男友小7岁。
而男性的平均年龄会比女性少7岁。
所以,一个女人会守14年的寡。
而我们刚好可以同年死去。
女人的性欲会比男人晚10年产生。
所以女人应该选择小男朋友。
伊萨贝拉:那我们做爱怎么办?
才华男:哦,这你还得再等几年。
做爱只是DNA的交换。
年龄只是数字而已。
他们真的很严肃地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真的忍不住笑出声来。
用专业知识外加认真的态度,最好还有一点耍宝的表情,才华男绝对所向披靡。
才华男人标准之————要有动手能力Vitus的爷爷有一个工坊,他们一直在做木工活。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到IKEA,他们家的好多家具也是要自己组装的,还有老友记一开始里的Chandler和Joey帮Ross搬家的时候也是自己组装家具。
说到这,就一定要赞一下Vitus的爷爷。
一个无拘无束的男人,一辈子都在追求自由飞翔。
他带着孙子去偷花,给孙子做回旋镖然后打碎厨房玻璃,给孙子做蝙蝠翅膀,告诉孙子寂寞的时候就给人写情书,保守孙子的秘密直到死去。
从做翅膀到买飞机模拟器再到买飞机直至最后飞一把让鸟儿都嫉妒之后安然死去。
这样一个男人是孙子的守护神,更让女人无法抗拒爱上他的,即使他已经70岁。
这评论算是让我写歪了,这本是一部多么温暖而励志的片子,我也是因为其中的一句台词才想起来去看它,现在让我写的有点非诚勿扰的意思,但是天地良心我绝无此意。
最后用片中爷爷说过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本意吧:“如果你下不了决定,就得先舍弃一些东西。
”
我很喜欢天才戏弄老师与向伊莎贝尔求爱那两段。
“我不会,但我可以帮你查。
”“女人就应该找比自己小的男朋友。
”当他装傻时才融入到了这个世界,从而体会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要叫他宝贝儿。
有着可爱兔牙的高智商男孩。
从唱片店那场戏真正的爱上他。
遇见自己小时候要娶的女孩。
那个时候,女孩的理想是当一名摇滚歌手。
俩小孩还曾经疯狂的喝完整瓶香槟,在家里乱舞并被爸爸藏匿在书柜上的dv偷拍下来。
现在女孩已经成了女人,是唱片店的店员。
已经完全不认得自己小时候照顾过的邻居小baby了……男孩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脸深情的看着她给自己推荐辣妹合唱团的cd……他还是喜欢她。
用太阳花的包装纸包了自己一岁的时候女孩送给他的蝙蝠布偶。
在街道对面,看着女孩走过来,看着她热情的招手,看着她进了别人的车子,跟车里的人热吻……稀里哗啦。
宝贝带姑娘去高档餐厅,送钻戒给她,对她说我爱你。
姑娘说我对你的感觉就像当年当你的小保姆时一样,只是弟弟。
我们的宝贝儿说:“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女人通常比伴侣小七岁,但男人平均寿命比女人小七岁,女人就要守寡十四年,我们会死在同一年。
而且女人的性欲比男人晚十年到达高峰,所以有那么多人分手。
女人应该交小男朋友,我们会幸福美满。
”额滴神那~“做爱怎么办?
”姑娘问“这个,可以再等几年。
”宝贝儿说。
智商高真是一件好事情。
我这辈子是达不到了,估计以我的基因,我的后代应该也达不到,哈哈。
所以就把他硬拉过来做我的宝贝儿好了。
哪怕只是一厢情愿的。
宝贝在电影里说:“股市最棒了,赚可以赚十倍,赔最多全赔。
”所以,等我有钱了,也去炒股票。
老天爷赶紧给我点儿钱。
这世界跟不上他的头脑,只有装傻才能逃离。
”爷爷在遗书里说我的宝贝儿。
VITUS。
别担心我,我飞了。
你飞了?
对,这是最高机密。
我不会说出去的。
记得那个拉门吗?
机场那个圆篱的,用铁链锁住的。
恩,通往跑道的那扇门。
就是那道门。
模拟飞行三百小时后,我有点腻了。
于是我拿了小飞机的钥匙,再从工具箱里拿了我的大铁剪。
我一大早就跑去机场,天气风和日丽,四周宁静安详,我跃跃欲试。
我将铁链用力剪断,然后慢慢把门打开。
我发动引擎,螺旋桨开始转动。
通往跑道的门关着,但PC-6不需要长跑道。
只要拉上刹车杆,风门全开,在引擎转速到最大时放刹车,滑行40公尺,拉45度角…你...就会冲上云霄…连鸟儿看了都会嫉妒眼红。
瑞士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不知道为什么拖下来的电影文件被加以“美国励志片”的label. 本想借此片练下听力,结果满耳的瑞士德语把我听蒙了。
几次点开又关闭,直到昨天完整看完,才发觉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男孩维特从出生起便与众不同。
对占星颇有研究的一位亲友在他一岁的生日聚会上说, 维特的星盘十分奇异,未来必将成为大有作为的传奇人物,也许半是推测半是恭维,但这些随着维特的成长一一应验。
智商180 的钢琴奇才,幼小的身躯里装着一个过于聪颖的灵魂,通过阅读与演奏不断接近神的高度。
然而,上苍在赐予他非凡灵性的同时,也将他的翅膀越束越紧。
因为天赋,他的演奏成为父母在Party上炫耀的资本;他的学识撼动着教师的权威,更遭到同学的白眼。
他不能和同龄孩子玩耍,也无法被任何群体接纳。
和保姆伊莎贝尔的一次彻夜狂欢,也许是单调童年里难得的色彩,但也被为保护他的天赋而过于紧张的母亲抹成了灰黑。
维特唯一的朋友是他的爷爷,一位和善的老人,梦想成为飞行员,但做了一辈子木匠。
在他眼中,维特是天才,更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不该因为身负众望就被剥夺玩耍的权力。
当所有人都为维特的成功翘首以盼(母亲更是心急如焚),只有爷爷为维特锯出蝙蝠的翅膀供他玩耍,为他保守最高机密,告诉他弹琴要先稳住节奏,慢慢来。
他用自己的睿智与淡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维特。
也许正因如此,维特才能想出后来的万全之计。
凭借天赋与努力,维特完全能够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人,但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他无言以对。
父亲说做电子工程师吧以后准能赚,母亲执意要将他的钢琴天赋挖掘殆尽,维特却在钢琴师太的城堡里大吼只想做兽医。
回家途中,又是一顿刻薄的数落。
从一直以来母亲的焦灼和紧张里,从小时候窃听到的大人谈话里,他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会有多沉闷。
也许他是真的想飞了,也许飞行只是计划的一部分。
醒来的那一刻,上苍收回了恩赐,维特如愿以偿地变成了普通人。
课堂上有他答不上来的问题,琴键上有他学不会的乐曲。
他只是毫发无伤地回归到一个正常孩童的成长模式,却让心比天高的天才母亲倍受打击。
你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怪胎,更不愿让爱你的人失望,所以脱下天才的外衣,如释重负地做你想做的事,用天才的大脑帮助你爱的人走出困境,并让他们以为这只是好运降临。
你懂得圆融,不再针锋相对。
这时的你不只是聪明,而已经具备了智慧。
教给你并暗中配合你这一切的爷爷,在一场真实的飞行之后了无遗憾地去世。
看到你已经能掌握自己的方向盘,并飞行得如此漂亮,他无比欣慰。
更重要的是,他已将人生最大的秘密告诉了你: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
你是宽容的。
即使是大人犯下的错,为了不让他们伤心,你会先承认是自己不对。
你知道母亲是爱你的,如果她知道那样做对你不好,就不会再继续,可她并不知道,所以你不怪她。
PS:这是一部很多父母看了应该感到羞愧的电影。
希望孩子成为天才之前,是否审视过自己能不能成为天才的父母?
天才是神的孩子恰巧附身在你的孩子身上,如果无法与神的孩子对话,还是专心唠叨你的孩子吧,不要等到两个都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Sorry but I failed to see what on earth this unluckily precocious boy is into.两小时的涣散感,有心无力泛泛而谈的着重点,疲软又单薄。想飞的钢琴少年既不想飞也无心音乐,而后莫名其妙转入投机界,这奇葩的走向仿佛初学者画板上一道突兀的笔误。幼年小男孩尚还可爱,可惜长大后过早地失去了孩童宝贵的天真。除爷爷以外的人物塑造缺乏深刻,基本失败。
早知道小时候就去学钢琴了
这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惟有装傻才能逃避
钢琴是他的天赋,飞行是他的梦想而作为一个小神童,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别人如果有更多vitus的原创音乐就更棒了
原来欧洲也有yy小说,还被拍成电影。一个二流的钢琴工作者携着某飞行员和巴菲特一起穿越到这小子身上,然后他就无所不能。。。
弹幕说老师让他们看的,怎么不让家长看,是不敢吗?小朋友,你不会以为老师想告诉你,只要赚了钱就能摆脱父母追逐梦想吧,太天真了,普通人赚钱刚够过活罢了。他们是想规训你,看到了吧,哪怕是天才,他的父母也很糟糕,他的老师也会训他。天才都想当普通人,你就知足吧。你看爷爷安分做个木匠多好,一飞上天就摔死了,天才不也放弃当飞行员听妈妈的话当钢琴家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要听话!而大人们毫无悔改!天才跳楼不会死,但普通人不会那么幸运。天才想当普通人就是个笑话,他有得选,你有得选吗?天才的开挂人生对普通人毫无借鉴之处。父母太失败才会渴望孩子替他们成功,越没什么越强求什么,很多父母是不合格的。孩子的出生是为了教家长怎么成为家长,可惜他们大多数不懂得,一事无成,只能从孩子身上尝到权力的滋味。但那都不是你的错。
为什么我看不进去,一看就瞌睡😪收音好像隔着一层布,沉闷无趣
觉得太牵强,soso说的对,真的是找不到什么感动,离我们生活太远了,只能奇观性的围观一下,笑一笑。依旧觉得他太虚伪了,在小天才题材的范畴不如billy elliot或者和你在一起;在老人与小孩的范畴不如永恒的一天。当然那个像小肥雪的兔牙少年还是很有喜感的~~
油菜
太天才了吧 大制作电影
全能性的天才
像极了十年前《意林》一类杂志的套路。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宽泛,没有重点,导致什么东西都讲到了一点却都没有探讨出一个东西来。沿着“荒谬”这个词走下去可以通往存在主义,沿着理想职业走下去可以通往价值选择,沿着亲情线走下去可以通向自我反思与救赎,很多象征提及了后工业化社会却没有继续剖析下去,影片充斥着控诉而缺乏逻辑性的思考,实在令人失望。人物塑造可以说是极度失败,Vitus的父母完全是片面的、扁平的,一切表现被剧情掌控而没有自己的灵魂,还好爷爷的形象比较立体。配乐做得很不错,Vitus几次心理转变都离不开优秀的配乐加持。给爷爷描述他飞上天空的散文诗和配乐一颗星。
追梦
我只是疑惑,一个小孩子讲人生,说服力有多少..
梦想
其实我们想要的只是内心的自由 有依靠的自由
布鲁诺甘孜,演技啊!泰欧神童演神童,圆满了。
蛮好看的,现实又美好!
依稀记得大学时候看过
我就看不惯他们总把神童想象成愿意和他们一样平庸并为此不懈努力。。不过几个小演员太可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