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感觉语言不够快追不上我思维,姑且写写一些凌乱的感想。
这版弗兰肯斯坦是一个绝大的创新,因为就像片子里说的,这个故事里的弗兰肯斯坦,这个原著里的怪物,其实并不是被Victor创造出旋即又杀死的怪物,而是Victor本身。
它把原著故事关于医生和怪物之间关系变更成了医生本人在绝境中寻求解脱的内化心路。
这个本子的主线是Victor经历过自己失误造成哥哥死亡这一童年重创、不能满足父亲期望从而受到长时间的冷漠对待、无法沟通的平庸世人不能理解他的天才大脑之后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在疯狂的科学实验之中寻找自身救赎的一个故事。
他认为是自己害死了自己崇拜的哥哥,尤其哥哥还是令父亲骄傲的儿子,这种负罪感和暴风雪里得不到救援的事实让Victor看清了向上帝寻求帮助也是无用,让他始终保持着想把哥哥带回人世的想法,并且渐渐演变成一种偏执。
于是他转而投入科学的怀抱开始惊世骇俗的疯狂发明,这显然是不能被旁人理解的,其中尤以他的父亲为甚,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在即使只有7个人的公共场合发表演说都会语无伦次的Victor,和异性谈话时不知如何自然表达从而口吃的Victor。
相比于Victor这个名字,他这个人外表上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行事作风我行我素,实际上却是个深受挫败和自卑的loser,一个生活在伦敦人群之中,有着人类外表的怪物。
在他无亮的人生里恐怕只有靠自己亲手“复活”哥哥,才能让自己摆脱怪物的身份,重新复活为人类吧。
直到最后一幕,经过无数实验终于成功造物的Victor,却从怪物眼中看到一片空白,这时那个Victor才终于被事实告知,肉体可以被改造,逝去的灵魂依然找不回来。
虽然有怒吼着live的不甘,但“复活”这个仪式还是达成了,长久被罪恶感束缚的Victor在虚幻的Henry面前忏悔祈求原谅,这个仪式也还是达成了。
不管怎么样,最终Victor还是得到了救赎。
另一个男主Igor,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旁观叙述者,并且是可以理解Victor,能够得到Victor认同的角色出现在片中。
从被Victor施以援手救出牢笼开始,到其后给予他一个身份和可以施展才华的工作,Igor从一个怪物进化成了一个人,和Victor建立起比任何人都牢固的亲密关系,在他灰暗的人生中添加了一抹颜色。
即使Igor后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自己的思考和决定下与Victor决裂,他也始终对Victor心存狂热的崇拜与感激。
说真的,我觉得这个角色其实不要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毕竟有这个角色能让Victor的形象更饱满,两位男主角之间还可以产生满满的化学反应,基到让大家都没眼看,简直想赞叹一句不愧是三集片的Paul导,you did it。
最后还要非常用力地赞叹一句,James McAvoy,你实在是太厉害了!!
妈蛋什么叫演技,就让一美给你们看看什么叫演技!
Adrew Scott先生同样也是棒,他的戏份少,角色可表现的地方不太多,但在这短暂的戏份当中角色内心的挣扎和濒临崩溃的神经质简直绝。
我蛋和这俩比起来就还是糙了点……总之这片我自己是太喜欢了!
非常不赞同有人说这片没深度,不过是换了新角度嘛!
与原著的侧重点不同,这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原因之一,只着重描写了弗兰肯斯坦制造怪物的事情,而非描写弗兰肯斯坦与怪物之间的事情。
所以与原著的人称不同原著是弗兰肯斯坦的第一人称而这部电影是以弗兰肯斯坦的合作伙伴伊戈尔的目光刻画的。
由于矛盾转道了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怪物之间,怪物沦为配角。
所以实际上与原著的主题也不太相同,它主要讲的是人们要学会接受进步,但又不能为了进步毫无挂碍。
但本部电影社会构造和细节刻画是非常不错的,从开篇的马戏团就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特有风格,特别是你会发现马戏团团长不把自己的团员作为自己的员工而是见他们视为自己的财富的一部分,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刚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人们关注于自己的财富而非人们自己。
还有探长对上帝的迷恋,不允许别人拿出可以证明上帝不存在的证据。
弗兰肯斯坦的老爸因为弗兰肯斯坦不接受正统的教育而恼羞成怒,可以看出他在乎的只是学历而非真正的学识。
富二代为自己家族掌握一种技术而不惜杀掉一只会下金鸡蛋的鸡(弗兰肯斯坦)。
这是一种现在看来落后的价值观,特别是人对人的残忍对财富(马戏团团长)、无知(探长)、荣誉(弗兰肯斯坦他老爸)和权力(芬尼根家族的富二代)的渴望,但这种价值观却能在整个社会横行。
主角也曾说过一句话“你从未被温柔对待,就不知道什么是残忍”其实这是本部作品的一个主题。
既“你从未思考过,便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而这适用于这个社会也是用于我们这个社会。
不用多说仅关于这部电影,有的人就会因为不合原著而给差评。
这便是人们无法突破自己,诸如此类,人们会为自己从小而灌输的价值观而拼命维护,他们从不会去想那是否会是一种落后或者幼稚的观点。
比如从小就被剧情简单的西游记洗脑的人,很多人都不愿相信它是一部讽刺当时社会的著作,而且把那种言论视为阴谋论,观念之难改,可见一斑。
也就说明为什么落后王朝还有那么多人维护。
为什么君主立宪比共和制更容易让人接受,而我们知道共和更好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受到人人平等的观念影响。
而那些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虽备受欺辱,到死恐怕没想过自己是否可怜,还认为自己活的很开心。
弗兰肯斯坦虽说相交于别人是进步的,喜欢接受先进的思想,但他的有些观念碍于社会也是落后的。
他要制造生命的目的和初衷可能是好的。
但他从未想过要是自己制造的生命没有灵魂怎么办?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伤害怎么办?
要是真的掌握起死回生的技术,地球上全是活人怎么办?
(当然当时没有生态平衡的观念)所以弗兰肯斯坦的偏执--极力发展科技而无视可能会带来问题,既表现了他对原始科技的崇拜和对社会伦理,生态平衡的无知。
主题以外的其他方面,对于画面展现用了《神探夏洛克》满屏文字的老点子,不过换成了解剖图。
另外朋克风还是十足的。
部分情节略带血腥和恐怖。
演员演的有点出戏,比如探长一出来,我还以为是类似于莫里亚蒂的大BOSS之类的人物,有些遗憾。
另外个人感觉这部剧应在8分左右,结果只有6分有些失望,观看评论有些人认为不合原著,为什么非要符合原著呢,用一个原来的故事框架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不好吗?
有些人认为故事太老没有新意,你有看过原著或者其他影片或者仔细看过这部电影吗?
还有是看不懂所以差评,这跟无理取闹似的,一部作品的好坏和你看懂看不懂有什么关系呢,看不懂的看懂了再来评价好吗?
为什么你们写个影评跟闹着玩似的,带着那么多个人情绪。
既然是作品就要看主题,非要纠结合不合原著,故事老不老。
或者就是基、基、基、基、基腐到骨髓里了,真无语。。。
片尾普罗米修斯是怎么了?
都站起来往前走了,刚活过来,还不让他喘口气啊,喘一会你就说这个你刚造出来的不是生命,那是个啥?
为啥你要造他?
小时候看的92年版的科学怪人,对怪人的情感描写辣么深刻,我还是个孩子啊,记到了现在我都是孩子他妈了,但你这个空壳故事都讲了些啥,前面那么基腐,结尾还想铺垫了这么久的怪人被造出来会是什么样,居然几下就被打死了,大个子拽维克多的腿时让我一度出戏,这是干啥呀这!
太基啦!
一星半给全体演员一星给画面半星给剧本,剧本是最大败笔,前面有些思考还不错,比如基督教(或者泛化为保守势力)对于新事物的抵制打压恐惧,生死界限,但只是浅谈都没有深化,最后结尾无比仓促疲软,拜托下次不要浪费这么多好演员了_(:D)∠)_虽然X教授拯救哈利波特与莫里亚蒂斗智斗勇跟泰温打嘴炮然后炮灰福尔摩斯他哥的故事确实很带感,基就一个字我要说N次
可能因为我更关注人物的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另外两个男主角间的互动和对话很足,满足了我隐藏的观影需求……按照原著的基础,本来以为剧情到中后段他俩要死一个然后被活着的那个做成怪人,没想到俩人都活到了结尾,警探死的着实惨……与其说是原著改编,不如说直接套了个原著的壳,讲了一个新的故事,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让这个故事英伦味够了,但是新意不足,蒸汽朋克的整体设计风格展现的不够,如果是想展现一个科技树点歪了的一个世界观,对怪人的剧情需要展现的更多,而不是影片最后几分钟活过来马上就被当场反悔被杀死,故事的创新剧情浅尝辄止,整个世界观浮于表面,既不够童话,也不够怪诞科幻,在一个小时50分钟里同时在影片塞进了爱情,宗教,科幻,和过多的台词,造成了不管哪一方面都深入不了的后果,喜欢看爆米花电影的观众看完后得不到观影的爆米花快感,喜欢看大场面的观众看完后会发现场面不够,也引发不了喜欢解析电影的电影爱好者得出有深度的影评和思考,票房惨淡也有它必然的原因,但是,詹一美出演的疯狂的天才科学家弗兰肯斯坦这个角色很立体,比哈利波特演的善良天真的天才要立体的多(这个角色更像童话书里的主人公,角色设定有点虚浮和不充实。
)不知道为什么詹一美演的角色总是精力旺盛,惊世骇俗的那种类型,虽然也很有魅力。
gay!
gay!
gay!
观影体验 爽!
爽!
爽!
大腐国一米七系列男神之三主演,一美的中世纪古装太好看!
演技和口水一起飙!
丹尼尔虽然演技略捉急,然而居然觉得脸挺好看的。
莫娘去了苏格兰厂,不改神经病娇本质。
冰火泰温兰彻斯特和麦哥客串,全程认熟人。
这部电影基情程度不愧其《神夏》导演班底,女主全程路人打酱油,男男CP随便凑233333众所周知的故事也没拍出什么新意,算是真正科学怪人的前传,一美演技挺好,总接些不怎么样的片子(除了叉汉子系列),这次疯狂爆炸状态的年轻维克多倒是看到他不一样的一面,get剪辑新素材。
总体算是还好看的high一把电影,有些不错的镜头和剪辑效果【都为凸显颜值?
】叙述节奏有种《大腐》的感觉,光影服装好看!
虽然三个男主凑一起差不多,然而丹妮还没有女主高,看起来真是悲伤_(:зゝ∠)_
预告片很出彩、很吸引人,但正片真的漏洞百出。
剧本、选角和表演(我就不想吐槽对这么多神夏原班人马的不恰当使用)、整体节奏(或剪辑)。
作为神夏粉,可以看出这部电影中由于同样的导演导致的众多相似之处:屏幕上显示文字来展示人物脑内;Victor在迅速合作救人后径直离开、听到Igor“Sir, may I know your name?”后转身带帽回眸一笑虽然并没有自报家门;英勇抢劫Igor并两人来了段躲避障碍街道大逃亡;无处不在的镜子;一些静态对话的镜头;Victor丝毫不带喘息地介绍住处,完全不征询意见地安排同居,跑下楼梯一半回头交代事情等等,这真的不是神!
夏!
么!
我只想说,这是今年以来看的最糟的电影。
可以看得出演员们都非常努力,然而,一美不间断疯狂的表演其实不错、人物却毁于剧本;蛋妮一直表现得无法脱离苦逼、念台词如同嚼蜡且声音缺少弹性;莫娘似乎在克制神夏中Jim的疯狂但是这反而平淡了这个角色,同时没有充分表现出一个“坚守上帝的忠实信徒”(感觉角色设定类似Javert警长)(Turpin这个名字瞬间想到了理发师陶德里面的Judge Turpin),他黏稠的声音一样没有变化的律感、念台词时也未能成功塑造一个深悼亡妻、愚忠上帝但有一定观察力和抓住Frankenstein执念的警官形象(甚至叫了一声Victor但应该是剧本错误),而且Turpin最后似乎对Victor表现出关心不符人物(但或许在共同敌人是怪物的条件下作为人的Frankenstein还是值得保护的?
)。
总之觉得演得最好的其实是Victor他爹(aka Lord Tywin)还有客串的茉莉妹子,因为他们戏少。
【总感觉这电影的选角完全就是导演为了圆满自己的电影梦顺便造福了电视剧演员们。
】虽说如此,我相信Paul导还是很想做一个“玩得爽”的电影的,根据剧情安排、大节奏设定、特质突出然略显平面的角色,这些若是一个短片很酷,但作为一部电影甚至连商业片都不如。
不得不说Paul导胆子也是大,把玛丽雪莱女士的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估计是借鉴福尔摩斯的套路“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看一个传奇式的天才并以他为突破口影响甚至改变这个疯子”。
不过,不婉转地说,他搞砸了,包括Lorelei这个作用尴尬的女性(相比于原著Frankenstein的妻子)和不知为何需要的Finnegan,还有“复活哥哥”那个梗其实也不太必要况且交代也少,毕竟后面好些版本也都去掉了Frankenstein造人的这个动机。
后序:本来只是发微博吐槽,但是发现写了这么多干脆整理出来成为一整篇好了。
对于这种行为我一个马上要一模的高三学生不知道该打还是该表扬。。
其实私下里觉得整体走向在一个奇异的层面上很合我心...当初排舞台剧的时候设想了好多个疯狂的版本,也特别激动于在最后一刻毁掉所有美好:美好的情感、远大的理想、纯粹的科学精神(最后那一段的打雷拍得还是很漂亮的!
当时就想要这个场景然而舞台上...)。
这部片是HE,但若改成昆汀式大乱炖互相杀死一片只留蛋妮存货气息奄奄叙说故事也许会更有利于整体风格和主旨。
改编自玛丽·雪莱所著小说《弗兰肯斯坦》,讲述了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为追求和利用当时的生物学知识,从停尸房等处取得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拼合成一个人体,并利用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
然而,却无意间创造出了一个怪物的故事。
电影既没有表现出原著故事的神韵,也没有任何故事新编的欣喜,所有的角色都在梦游或是嘶吼,通篇都在说男人们的基情,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看点。
情节四拼八凑,节奏掌控异常混乱,结尾的处理更是无比草率,白瞎了这么一群演员在镜头前拼命地念台词,而结果也就是念台词了。
一星给豆瓣迅雷,一星给玛丽雪莱。
历来挑战这种都快被拍烂的经典题材,主创要不是艺高胆大,就是有受虐倾向,只要稍微处理不好,就可能被满天板儿砖拍懵,比如这部,除了重笔刻画了Igor这么个其实依然是酱油的角色,其他基本还是照着200年前的原著小说或100年前默片脉络在走,当然加入了一些新的人物背景设定,不过在我看来根本就是为本作的虎头蛇尾作铺垫……避免过多剧透影响各位观看,也避免过多吐槽影响难得的睡意,此处省略一万字……当我看到“亨利”经过雷电洗礼站在男主面前,以为高潮即将来临之时,一看进度条,我去,估计加上字幕连放彩蛋的时间都未必有。
果然,经过五分钟暂且称之为打斗的打斗之后,“亨利”被两位男主双插毙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可是你毕生的信念与理想与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啊,好歹抒发一下情绪体现一下演技假装震撼我一下也好,起码让我也可以用一下“男主角以此完成了自我救赎”这样高大上的评语吧,就一句sorry了事,威尔史密斯掐死自己那条变异了的德国牧羊犬时都比你思绪万千个万千倍啊,差评!
最后,提名一个有望和本卫肖争夺2015劳模奖的演员,Andrew Scott,堂堂大不列颠有那么缺演员么?
居然还出现一个,出柜一个,腐国真是实至名归!
自从雪莱的老婆创造出弗兰肯斯坦这个怪物形象之后,影视界一直就没放弃过这个主题,因为一堆尸体碎块拼凑出的恐怖怪物形象实在太适合在银幕上蹦跶了,绝对属于最受西方人民喜闻乐见的鬼怪形象之一。
除了外形讨喜之外,对弗兰肯斯坦内心戏的展现也是历来相关电影的重点,完全没有灵魂的逆天生物(创造生命当然是上帝的特权),他所具备的敏感、善良、单纯又喜怒不定的危险人格可以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到无数的映射,对生命与灵魂的讨论瞬间就能把这个题材的电影拔高一个档次。
坦白的说,我最喜欢的一部弗兰肯斯坦电影是94年那版,对弗兰肯斯坦的人性展现的最丰富。
去年的这版《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则明显是想独辟蹊径,努力摆脱怪物电影的噱头,转而挖空心思塑造维克多医生这个往往被人忽视的形象。
弗兰肯斯坦敏感善良的性格被剥离出来安在了助手艾格身上,维克多与艾格的感情混杂着惺惺相惜和矛盾斗争,换句话说,维克多医生与弗兰肯斯坦的性格冲突从电影的一开篇就开始了......当然编剧这种安排也明显带有男男CP的可疑倾向......因此片尾完工的科学怪物形象已经完全不需要任何性格了,只是沦为了补完电影情节的一个肉体道具。
本片的最大缺点是用力不均,对忠于上帝的警探,企图骗取科学成就的富家子等情节浅尝辄止而用力不足,还不如不碰。
倒是给艾格安排了一个美貌情人,算是安慰一下百年来弗兰肯斯坦找不到老婆的悲惨人生(怪生)吧......
治驼背的那个场景,啧啧啧(⁄ ⁄•⁄ω⁄•⁄ ⁄)
爛片
剧情很乱,这锅导演编剧背!
谁说是恐怖片?根本是卖腐片!一美与哈利波特的初恋爱情故事。一美用力过猛,喷了好几斤口水,但我的眼神还是无法从他的脸上移开……
我是看男主和妹子的,妹子好惊艳...
編劇給Igor的情書,就是Victor跟Igor的同人文
看剖腹产手术失败了多少次才有了后来的成功,每一次失败都是一尸两命,这是名副其实的踩着尸体成长起来的医学奇迹。维克多创造出来的是怪物,如果这实验再做100回,我挺想知道,第100个创造物依然还是个怪物还是可能会是一个普通人?
#腐国#拍的重点永远是基情,剧情比较一般,但拍摄依然延续导演一贯酷酷的作风,一票英剧中演员#jameMcAvoy#演技不错,那口水喷得我一惊。可怜怪物每次一被造出来就马上被杀死。每个人的执念都是有原因的,而真相总是伤人的。
科学怪人这个梗到底还要拍多少部电影?、
这是个男男努力造人的故事~
一部有一美有波特有唐顿三小姐有莫娘有老狮子甚至还有麦哥的,还基的不行的玩意儿还有什么好说的!
乏善可陈
詹一美阿詹一美水汪汪的蓝眼睛(¯﹃¯)嗯,这是个悲伤的基情故事QAQ三小姐来打了个酱油~
感觉电影好扯…到底在讲什么啊。第一次创造的怪物是戈登,第二次复活的是他死去的哥哥?然后…又把这个怪物给毙了…啥玩意儿啊这😂不过…那是丹尼尔和神奇动物在哪里的男主吧?🤔
也曾看过一些有关“科学怪人”题材的影片。自认为最好的一部是1994年罗伯特·德尼罗和海伦娜·卡特主演的。而前年艾伦·艾克哈特那一版《屠魔战士》虽然号称塑造了史上最帅的弗兰肯斯坦,但是剧情之差,难以言表。本片则是2015最新版本。詹姆斯·麦卡沃伊和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联袂主演。虎头蛇尾足以评
科学,宗教,人性,还有美人们
看到莫娘演苏格兰场的警官真是超级出戏…… 可是故事真的。。。 烂。。。 如果不是一美跟莫娘我都撑不下来了=。=
比较失败的改编,没有了怪物对弗兰肯斯坦的哲学质问,沦为三流爆米花
上帝才是最高深莫测的工匠
变态作天作地,害死一票人之后,毫无愧疚就潇洒而去,也是醉